第一篇:孤独是一种病态杂文随笔
随处可见的那一群人的狂欢,你认为他们是真的快乐吗?不是,那其实是一种孤独,因为不想让人认为是不合群,所以尽量表现出合群
不合群,在别人眼里就是怪胎,另类,你有病,那些奇葩怪异的词全给你扣上,久而久之,你没病都变成了有病
孤独太可怕了,可怕到以至于会让你感到窒息,你能想象那种,你跟外界失去了联系,你独自一人在角落的感受吗?身边没有任何人能跟你交流,长期而至,你会怎样?如果是我,可能真的会崩溃
孤独的身影无处不在,最具有代表的人群就是当代的大学生,刚进校的大一新生,从五湖四海而来,远离家乡,孤身一人,拼命想找到家的感觉,这时候,学生会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满足了他们的这一愿望,进了学生会,就像回到了家,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那所谓的学生会,只不过是一群人的孤独,大家聚在一起取暖而已,真的只是这样
孤独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内心无法跨越这道坎,你自己不愿意走出
这世上有一种生物,她们是最怕孤独的,这种生物叫女人,很不巧的是,我就是这生物中的一种,我怕独孤,每当独处的时候,手机没信息提示时,我都会感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孤独感,感觉它会把我给吞噬了,我拼命地逃,可任凭我怎么逃也逃不掉,所以我不停地刷手机,刷知乎,听音乐,从而是这种孤独感远离我有时候,我静下来想了想,我只是孤独久了,想找一个可以陪我说话,陪我闹的人,这人不论是男还是女,都可以,我只是害怕这种孤独感,我只是害怕一个人独处,我只是想找个人陪我说说话,就可以
可能这就是孤独患者晚期,独孤久了,终究是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哪还有心思去照顾别人的情绪,总以为什么都可以不去在乎,什么都无所谓,好像都跟我无关,反正我这世界还没灭亡,原来错的不是别人,是自己的心态,你都不会爱别人,别人怎么可能会来爱你,你一直都不懂
孤独了那么久,很多都习惯了,真的,习惯真是可怕
很多事,从一开始决绝就已经在冥冥之中注定了,你还怎么去更改呢,那个都确认过眼神的人,不相处,你怎么知道就是对的人呢,都有棱角,都需要时间去磨砺,才能达到双方的一个合适的相处模式,不经过磨砺就找到舒适版的相处模式,那是少之又少的你说,我有原则,有很强的观念,谁都无法触碰,我无法打破界限去改变,其实只是不够爱而已,因为不够爱,所以拿这些来当借口,从而使自己更高尚,你说这不是因为不爱而拒人于千里之外是什么?世间一切,如果真的够爱,那些所谓的道德伦理,通通都不算数,通通都作废,但如果不爱了,那些理由就又冠冕堂皇了,使自己看起来更绅士一点,仅此而已
孤独久了,其实一切也没那么可怕
第二篇:磨难是一种财富杂文随笔
人的一生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在生命的旅途中,欢乐与痛苦、歌声与泪水往往是孪生兄弟,又有谁总是“春风得意马蹄疾”,而没遇到过挫折、磨难的呢?或许这正是人生韵美和生命价值之所在。
遭遇苦难,承受不幸。或许你才华横溢、卓尔不凡,遭小人嫉妒陷害;或许你卓立特行、脱俗离垢,为权贵俗人难容;或许什么都不是,就是上苍拿你开涮没商量……对此,我们不应一味怨天尤人,不妨试试:笑着向别人讲述自己流泪的故事,直面人生;在困惑的心灵荧幕上另选个频道,曲径通幽;当独自行走感到疲惫时结伴赶路,携手奋进。条条道路通北京,抛掉那“欲渡黄河冰塞川,欲登太行雪满山”的悲观哀叹,胸怀“壮怀逸兴俱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仰天大笑出门去,顶风傲雪,一路浩歌向前!面对苦难,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勇敢地挑战命运,领略那风雨载途、霜雪相伴的独特人生滋味。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璀璨炫目的钻石其实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屈原流放赋《离骚》,司马迁遭刑写《史记》,蒲松龄落第编《聊斋》……正是磨难与逆境让上述名人、名作愈发光彩照人、名垂青史、千古不朽。因此,磨难是磨刀石,能砥砺我们意志的锋芒,能丰富我们平凡的人生,能让平凡的生命跌宕多姿、增发光华。
不幸的是,我们多数浮躁、愤世、急功近利的心很难感悟到这些。的确,我们都难免会遇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以及 “阑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失意和落寞。但人生的舞台上悲剧之所以比喜剧更有价值,就是因为那是些谁都不愿扮演的角色,只要坚强地hold住,就是成功,任何一种人生感受都是值得我们珍惜的。
活得太累,是因为我们流汗拼搏有所追求;爱的太苦,是因为我们热爱生活,痴情不移。无须太多解释,所有跋涉都是岁月的捧读,所有眺望都是凌空的飞翔,所有起落都是真实的展示,所有灿烂都是生命的沉淀。失意沉沦、玩世不恭,不仅丧失了生活,也丧失了自己,人生真正的悲剧就是一时失意便颓废消沉。
石压笋斜出,悬崖花倒生。不仅自然界生命如此,就是整个宇宙也是在高温高压下诞生的。因此,是追寻春天的大雁,就不应飞进冷漠的严冬;是含苞待放的玫瑰,就应该珍惜季节的温馨。人生就好比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三分靠运气,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朋友,让我们把磨难当作一种财富,在人生的征途上,一路高歌《真心英雄》:“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给我许多感动……”用歌声忘却所有的痛,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让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第三篇:读书,是一种乐趣杂文随笔
众所周知,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昨天在朋友圈有许多朋友晒孩子阅读的生活照,看到这一幕,让我感到无比地欣慰和自豪。
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热播,引爆了全国观众的心,至今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俗话说:“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由此可见一个人书读得多了,他身上自然会带一股书卷味儿,就会自然而言受书本的影响,言行举止间流露岀读书人所特有的气质,或温雅、或脱俗、或不卑不亢,或典雅大方。正如《诗词大会》中武亦姝过五关斩六将,一举夺魁,讲台上蒙曼、康震老师更是脍炙人口的美文佳句出口成章,娓娓道来,精彩讲解,更让亿万观众为之震撼。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其内容和思想博大精深著称,其文化内涵让人回味无穷。正是大量的阅读积累,李白才有了诗酒斗百篇的美称,杜甫因为大量的阅读,才感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司马迁因为大量阅读才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曹雪芹因为大量阅读,才有了字字见血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等,正是因为对传统文化沉积和阅读的积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白鹿原》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长篇小说才被大家所熟知乐道,家喻户晓。
再来看看国外,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等,他们都是因为勤于阅读,勤于笔耕,才对世界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为了纪念他们,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体大会上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向伟大著作和它们的作者致敬;鼓励大家尤其是青年人去发现读书的乐趣;唤起大家对这些为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进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的伟人的再次敬仰。
纵观古今中外,哪个有成就有建树的人不是从阅读开始的?
阅读,是一种习惯,它可以滋养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给我们以光明,给我们以力量。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的确如此,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从其对书籍的亲疏态度就可以判断出其文明和文化素质的程度。
当下,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就要必须行动起来,通过阅读这个古老的方式,要培养个人修养,提升国民素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之路。
阅读,贵在质疑。古人云:疑是思之端、学之始。质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求知的动力。阅读,不仅可以培养我们思维能力,而且也是培养我们学会思考问题,提升思维的重要途径。
阅读,贵在坚持。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可以坚定我们的信心和意志,还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对生活有更多的理性认识和感知。
阅读,能唤起我们内心世界的呐喊,它让我们明朗、奋起,让我们自信、坚强。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阅读,是交流和体验的过程,遨游在其中,可以在阅读中汲取力量,可以在阅读中磨炼意志,可以在阅读中寄托情怀,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前进的方向,扬起我们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让我们参与其中,放飞心灵,一起领略阅读的乐趣吧!
第四篇:闯红灯是一种病杂文随笔
你经常“闯红灯”吗?那是一种病,得治。
前面骑着“小绿”自行车的是一个50多岁的中年人,节奏不紧不慢,神态悠闲自在,显然是一种闲来无事、骑着自行车诳街的态势。我和他一起到达十字路口,正好赶上绿灯灭、黄灯亮起的当口。他脚下一用力,准备闯过去,可是起步慢了,红灯已经亮起,显示出“65”的字样来,左右的机动车相互穿梭了起来,他已经没有机会过去了,只好退了回来。退回来后他左瞅右瞅,前看后看,仿佛在寻找着什么。果然,他看到一个前后车距较大的机会,又一次启动自行车,再次试图闯过去,但是,后面辆车的司机没有给他机会,加了油门,缩小了与前面车辆的距离,他又一次退了回来。就这样,在65秒的时间里,他尝试了3次,结果都没有成功,在红灯最后的3秒时间里,横行的车辆少了,他终于抓到了机会,猛蹬车踏板闯了过去。
显然这位中年人患了“闯红灯病”。其表现是,站在红灯面前神态非常着急,非常痛苦。闯不了红灯,有点近似吸毒的人毒瘾犯了一般,抓耳挠腮,走站不安,冒着种种危险,也试图能够闯过去,只有闯过去,他的心里才安逸、快乐。其实他丝毫没有闯红灯的必要。首先,他不是一个有急事要办的人,因为不在十字路口的时候,他的节奏是很悠闲的,他显然是一个闲诳街的人,早一会,晚一会,对他来说是没有任何关系的。然后,他是一个已经过了毛糙、急躁、做事不稳年龄的人了,50多岁了,不再是一个毛头小伙子,正常情况下,这样年龄的人不会再闯红灯。然而他还是闯红灯了,这就是典型的患有“闯红灯病”的病人。
这种疾病是一种心理疾病,可称之为“强迫症”。“闯红灯”是一种心理需求,是一种心理暗示与趋向。见了红灯后,他心理上就会对自己有一个强烈的暗示:必须闯过去。如果不闯过去,他心里就难受,就痛苦,就煎熬。这种疾病的形成在于第一次闯红灯,他自己认为占了便宜,还没有事。有了“闯了红灯没事还占便宜”的心理倾向后,于是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时间一长就会形成“闯红灯病”。患有这种心理疾病的人,生活中潜伏着一个巨大的隐形炸弹,这种炸弹一旦引爆,后果将不堪设想。然而,只要没有引爆,他依然不会自行割除这种疾病。
让人感到焦躁不安的是,社会上患有这种疾病的人不是三个两个,而是成千上万,年龄有老也有少,政府对此仿佛也没有太多的办法,“闯红灯病”像传染病一样,依然在蔓延。
然而,我还是想警醒那些患有“闯红灯病”的人,虽然这种警醒像可能会像废话一样:一定要主动割除这种疾病,不然隐形炸弹一旦引爆,你后悔是来不及的。
第五篇:孤独食客杂文随笔
食物,总是能在关键时刻给人以最简单直接的力量。曾几何时,作为一个热爱美食的人,也总以为这世间百态,再也没什么能取代带着诱惑气息的美食在我心间的地位了。热爱生活的人,必然也是对这世间万千美好怀着满腔热忱的人,是能够给身边的人带去快乐的人,是能自由呼吸、无惧阴冷的人……
于我而言,准确的说,是现在的我,那种让味蕾绽放、让血液激荡的——品尝美食的快感,已然远去。因为,我,周雨禾,是一个暴食症患者。
如果你是一个正常人,兴许你不能理解那种机械地咀嚼、吞咽背后隐藏着什么。
如果突然间,看到桌上放着一堆带着香甜气息的面包、蛋糕、零食,我会强装镇定地走过去,四下环顾,确定周遭再无旁人后开始我的疯狂行径。我飞速地扯开装着面包的精致包装袋,粗暴地整块将它拽出来,两只手熟练地胡乱撕开它,便迫不及待地塞进嘴里,根本来不及让舌苔触及并感受面包的奶香味,上下牙门就早已将其粗鲁切碎,食道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将其送至地狱深渊。直到在完成一系列熟练确又带着僵硬感的一系列动作之后,心间的巨大幻灭感才顿时攻占了脑海。而这一时刻的思考已经完全无法改变已经把自己再一次推向毁灭的自我行为——那令自己都感觉到恐惧的自我行为。像是毒瘾患者一样,曾一次次在事情未发生前告诫自己不要、绝对不、一定可以……然而在见到食物的一瞬间那些自我控制的想法只会成为飘在空气里的尘埃。那种机械式的填塞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总之是一直张嘴,喂食,狼吞虎咽的循环动作。兴许是胃里被塞满了,甚至食物已经卡在咽喉处在无法往下了,才恍然间发现自己再一次的打破了自己所谓的坚持。
一切又回到原点了吗?
所有的辛苦努力,所留下的万千汗水都须臾间化为乌有了吗?
失败者,失败者,失败者……
沮丧,懊恼,悔恨……所有的坏情绪一瞬间注入到身体里,然而真正逼死人的,是这种带着莫大羞耻感的情绪根本无处宣泄。
你和你的家人说:我因为暴饮暴食而感觉到自己的疯狂,我好难过,好沮丧!你的家人甚至都无法理解那种建立在自己的快乐基础上的痛苦,兴许还会嘲笑你一番:这有什么好难过的,不就是多吃了点嘛……家人尚且不能理解你的痛苦,朋友就更不可能了。
唯有拥有相同经历的人,才能彼此理解,彼此贴近,彼此取暖。靠着相互的鼓励,克服这种阶段性的重复,战胜这种周而复始的幻灭感。而我所期待的,一直是这样的一个能感同身受的病友——我们会寻到解决的办法,告别这种痛苦而荒唐的进食行为,然后,一起远离来自于周遭的黑暗和冷眼,又能再次看向远方,那个有希望在等待着我们的地方……
周雨禾,愿我们,都不再做这样一个孤独食客。不!是绝对会有这样的一天!我们,一起努力克服!
我的伙伴会这样和我说,我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