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守望这片麦田诗歌赏析
往昔的梦幻都已飘散
我踯躅在这片麦田
麦子的笑容 映出你的模样
恍惚之间 迷乱了双眼
守望这片麦田
秋风荡起往日的漪涟
回首又见 你苍白的侧脸
一念之间 落入回忆的深渊
守望这片麦田
迷恋你亲手雕琢的流年
浮想联翩 几度化蝶的缠绵
驻足远眺 你的背影消失在光与墨的交点
守望这片麦田
麦秸中挣扎出金色的火焰
双手合十 在苦痛中涅磐
几度无眠 你的笑灼伤我荒芜的心原
守望这片麦田
誓言游荡在天边
就算你听不见我的呼唤
也无法扯断那牵挂的长线
守望这片麦田
鹣鸟在云端缱绻
就算我看不见明天
也不愿你在深渊中沦陷
守望这片麦田
寂寞地匍匐在黑暗
就算这是一场必输的赌局
也情愿赔上我几世的笑颜
我是这麦田中的守望者
孤独的守望你的出现
就算泪水模糊了双眼
就算记忆都已风干
我仍会站在这里
直到永远
第二篇:守望麦田
张腾岳:大家好,我们现在是在北京市郊区的中心粮库。在这个粮库当中,贮存着25万吨的小麦,有玉米的原粮。所谓原粮就像是我旁边看到的,就是麦子粒。直接是从麦穗上面被打下来的,那么可能,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麦子粒它到底什么样,大家都没有见过。但是说实话,如果没这东西,我们北方人而言,我们既吃不上面条,也吃不上馒头,更别说饺子和包子了。其实谁都知道,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而言,粮食问题实在是太重要了。不就是早间年就有人说过,我们中国人很难养活自己吗。但是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只用世界上7%的耕地就养活了这21%的人口。不能不说这是一个骄人的成绩。但是这其中却是包含着无数科研人员,他们费尽心机所进行的一切努力。那么今天我们的故事就围绕着小麦与大家展开。其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一位为了小麦的事业默默奉献了五十多年的一位科学家,他的名字叫李振声。
解说:这里是陕西省宝鸡县的宁王乡,1964年,一批知识分子被安排到这里蹲点,接受劳动再教育。面对陌生人,当地的农民似乎很难和他们相处,但是其中一个戴着眼睛,有着很浓书生气的人却迅速和当地农民打成一片。因为他总是能够想出一些巧妙的办法,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麻烦。村民李智儿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年这个人帮助解决了一直困扰当地的红薯储藏的难题。宁王乡冬天温度很低,存放在窑洞里的红薯,常常会烂掉。
村民:老李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他就挂个帘子,后来温度上去了,就解决问题了。他主要是考虑温度问题,主要的矛盾在温度上。
记者:一般人不知道。
村民:一般人都不懂。农民天天琢磨红芋,都不知道这个道理。
解说:不光是红薯的储存问题,村里的人逐渐发现,谁要是采纳了老李的建议,谁地里的粮食准会长得又快又好。当地人种植小麦有一种习惯,那就是冬天不浇水,当地有一句俗话,叫做正月浇麦,如伏虎。他们害怕浇不好的话,就减产。然而,老李却建议人们打破这多年的习俗,在冬天里浇地。只是简单的多浇一次水,却让地里的小麦增产了一倍。
村民:这下老李的名字就出名了,老李是神人,老李是神人。真是不简单,这就是学以致用。
解说:李智儿所说的老李,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李振声丰富的农业知识,和效果显著的农业技巧,很快就让当地农民刮目相看。完全忘记了他是来劳动再教育的臭老九。他成了农民最好的朋友。
李振声之女李滨:经常有农民到家里头来,有问一些问题。我经常等他们走了以后,我要扫一大堆土走。那时候,大部分都是做的那种鞋,农民都是纳的布底子那鞋。那比较粘土。
记者:但是你父亲是一概欢迎。
李滨:对,是一概欢迎。那倒没有问题。而且有一段时间就是,我记得每年过年的时候,很不认识的,有的老头,就是农村老大爷背着背篓,然后到我们家大院子里头,满院子转,李振声住哪里,李振声住哪儿。然后跑到我们家,说老李是好人,他就是自己丰收的比如说白菜,还有些粮食,磨的白面,他们就给我们家,过年的时候拿过来。
解说:在蹲点的四年当中,李振声和当地的农民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农民的认同,给了李振声最大的支持。因为他的小麦种植和田间管理上的成绩,李振声从一开始的生产大队顾问,最后成为陕西省的农业顾问。在中国农学界,南袁北李的说法流传已久。南袁,是指袁隆平,北李,就是李振声。在广大的中国小麦种植区,由李振声培育的优质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在三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农业生就了李振声,而他最初选择农学,却是因为饥饿。1931年,李振声出生在山东淄博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家中排行老二。1942年,中国的北方地区,因为干旱出现了大面积饥荒。数百万人被饿死。饥饿,给李振声童年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记忆。因为贫困,17岁那年,李振声从高中辍学,为了找一份谋生的工作,李振声随后去了济南。这时的一次偶然机遇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李振声:当时本来想到济南去找一个工作,可是在墙上看到有一个招生广告,不大的一个招生广告,一个红纸。山东农学院招生,而且可以提供食宿。所以,我就想去报考一下,试一试。结果没想到考上了。
解说:大学的经历让这个从农民家庭走出来的年轻人,感到了机会的可贵。更重要的是,李振声对农学的兴趣也从这里发端。在学校学习期间,他开始尝试培育小麦品种,并把它们带回了老家进行推广。
李振声:对这个就发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同时做实习的时候,我看到那个地边有一些鹅冠草之类的。也做了一点点这种杂交。同时我又把优良品种引回去,到我家里边去种,增了产。就感到育种这个科学确实能够提高农业生产,发挥很好的作用。所以,当时就有这样一种愿望吧。想如果我要是毕业以后能够从事小麦育种研究,那多好啊。
解说:十年前,李振声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十年后,他要面对的却是解决十三亿中国人的粮食问题。
张腾岳:我听过这么一个笑话,说是一个农村的老奶奶来到城里去探望自己的小孙子。有一天老奶奶问小孙子说,孩子,你知道粮食是长在哪儿的吗?小孙子十分天真地告诉老奶奶说,我知道,粮食它是长在超市里的。这句话让老奶奶百感交集。其实,我们也都知道,对于很多人而言,粮食恐怕就是拿着钱到超市里去买的一种日用品。但是,对于中国而言,粮食它是土地上实实在在长出来的养活全国人民的一个根本。那么我们这块土地它到底能够生产出多少粮食呢,这个问题,不断我们关心,就包括世界其他国家的一些研究人员,他们也非常关心。1994年的时候,美国的一家研究所的所长莱斯特布朗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恐怕大家还记忆犹新,那就是谁来养活中国。他认为,到了2030年的时候,中国就已经养活不了自己了,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的粮食缺口足以达到了3.7亿这个吓人的数字。那么当时世界舆论华人,《纽约时报》发表的一篇评论是这样说的,如果中国人不能养活自己的话,世界将会挨饿。面对着种种置疑,那么李振声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注意,搜集我国农业发展的点点滴滴的证据,并且在2005年博鳌论坛上,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回应了这种置疑。谁来养活中国,中国人要靠自己养活自己。
解说:1956年,中国北方的小麦大面积减产,形势十分严峻。减产的罪魁祸首是小麦条锈病,这种真菌引起的病害破坏小麦叶片的叶绿素,使小麦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从而,造成大面积减产。当时的李振声,正在陕西杨凌地区的中科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
李振声:我记得是1956年的时候,就因为条锈病减产小麦,差不多100多亿斤。就黄河流域减产100多亿斤。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粮食总量,也就是两千多亿斤。就差不多减产二十分之一。所以,那对生产上影响是很大的。当时在国家引起很大的重视,我记得当时周总理说要像对付癌症一样来对付条锈病。
解说: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条锈病被视为最难攻克的小麦病之一,原因是病菌的变异速度超过了小麦的育种速度。新的病菌产生变异,只要五年的时间,而育成一个新的抗病品种,却需要八年的时间。面对这种情形,做过五年牧草研究的李振声,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能不能把牧草和小麦进行杂交,从而使小麦获得长久的抗病性能。
李振声:因为草的抗病能力是非常的强的,基本上不感染什么病害。特别是小麦的条锈病,当时就想如果把这个草的抗病基因,转移到小麦里边去,那不是就可以大大提高小麦的抗病性。
解说:牧草和小麦在形态上差异很大,而且两者的种属关系也较远,这样的杂交方法,被称为远缘杂交。在当时,李振声的设想,就是在国际上也是超前上。而且在应用上,并没有成功的先例。这无疑增加了实验的难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王道文:因为首先前人做得比较少,第二,这个小麦的近缘种,它的亲缘关系有远近之分。这个牧草与小麦的亲缘关系,还是比较远的。做远缘杂交的时候,亲缘关系越远,杂交越困难。
解说:但在当时,这个大胆的设想却得到了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李振歧的支持。
李振声:他说很好,你这个想法,因为那个时候这个小麦条锈病很容易产生,这个抗原如果是来自小麦的话,病菌很容易产生适应性变异。他说你这个抗原如果是来自于草的话,可能这个小麦的病菌不容易产生适应性变异。有可能育成持久性抗病的品种。选题应该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面临着生产上条锈病,那么严重,我觉得我应该能够为这个工作做出我自己的贡献。
解说:1956年,李振声利用牧草和小麦进行杂交的实验开始了。这是一个国内从来没有开展过的,也是无法预知未来的实验。由于小麦和牧草的特性差异,第一年下来,杂交虽然有了结果,但是这个结果让人失望。
李振声:我们用的是小麦做母本,你看到的是小麦的种子,种下去以后,它长出来完全像草的样子,这原因是什么呢,草的遗传能力太强了,把很多小麦的特性都掩盖了。甚至有一些特性都吞没掉了。所以它就非常像草。
解说:不仅如此,和骡子不能生育一样,杂交出来的第一代品种,绝大多数不能再繁殖,而极少数能够繁殖的,后代形状也不稳定。
解说:面对种种困难与挑战,李振声进行的史无前例的远缘杂交最终能够成功吗?
解说:小麦远缘杂交是一个复杂的筛选过程,也是一个漫长的等待和观察过程。一年中,杂交只能进行一次。由于长时间看不到成果,远缘杂交的工作曾一度被看成是脱离实际,而受到了批判。
李滨:他们基本上都在地里头,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时候他们每一年经过这个夏天以后,他们身上晒的皮都脱掉了。都晒脱皮了。鼻子、脸也都脱皮了。就是胳膊都脱皮了。当时我还小,不太懂事,就老觉得他这皮翘着,老去撕他的那个皮。
解说:这是陕西省武功县杨凌公社关村大队,这片麦田就是当年李振声和他的课题组进行远缘杂交的麦田。1964年,在李振声的小麦远缘杂交实验进行到第八年的时候,一次特殊的气象现象使实验的前景突然明朗起来。
李振声:1964年遇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气候条件,就是小麦成熟前,差不多有连续四十天阴雨,连着下雨。下下停停,连着四十天阴雨。到了6月14号,天气突然暴晴。一天之内几乎所有的小麦都青干了,因为暴晴了以后,太阳光很强,温度也很高。
记者:就是叶片一下就变干了。
李振声:变干了,就是说我当时地里边有一千多份材料,基本上绝大部分都青干了。可是我们这偃麦草里面,出现了一个品系,当时叫小偃55号。这个材料没有青干,而且是叶片是金黄色的,就表明,它又抗旱,又抗高温,还有抗病毒。这是一个很综合的标志。
解说:而正是这次偶然的发现,成就了李振声以后的巨大成功。多年以后,当我们问起他人生经历中的种种偶然时,他这样回答我们。
李振声:这个科学研究工作就是,偶然中有必然。也是机遇,就是看你能不能抓住这个机遇。这个就靠什么呢,那就靠你天天在地里边看,你才能感觉到,发现这个变化。那个时候差不多就是相当多的时间,基本上地里的材料,我可以说哪个地方有一个什么样的材料,完全不要拿记录本,完全就能够记得下来你没有天天到地里面去,这样一个实践活动,那你可能就把这个机遇丢掉了。
解说:1979年,李振声耗费23年时间的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取得了最后的成功。杂交出来的品种,小偃4号、5号、6号具有其他品种所没有的持久抗病性和高产优质的特点。其中小偃6号最为突出。被陕西省作为骨干小麦品种连续种植了16年,在全国的推广种植面积达1.5亿亩,累计增产小麦80亿斤。此外,小偃6号还被选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之一。以它为基础,先后育成了53个小麦品种。这些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在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于在小麦育种方面的杰出贡献,2007年李振声站到了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上,他被授予国家最高科技奖,此时的李振声,已经在小麦育种领域默默耕耘了51个年头。
解说:尽管已经获得最高荣誉,李振声的心中还是记挂着农民。他和曾经蹲点的宁王乡的乡亲们一直保持着联系,2007年2月27日,在中央电视台国家科技奖论坛的演播室里,李振声见到了一位神秘的嘉宾。
主持人:今天我给您请来了一个客人,也是您当时的一个朋友。您能不能还认得出来他,好不好?
李振声:行。
主持人:让我们掌声有请我们的神秘嘉宾。
解说:这位嘉宾就是当年宁王乡的村民李智儿。
李振声:智儿,智儿,你真是,你怎么来了。
李智儿:祝贺你来了。
主持人:特别激动。您能认得出来他是谁吗?
李振声:智儿,李智儿,小名。
主持人:李智儿,我还以为他是您远房的侄子呢。
李振声:这是他的小名。当时因为他还年轻,我比他大。
李智儿:他四十岁的时候,我才二十五岁。
主持人:您是老大哥。来,咱们坐下聊,好吗?
李振声:你们本事真大,把智儿给请来了。
主持人:有多少年没见到了?
李智儿:这次有11年了。
李振声:对对。
李智儿:他从我家离开以后,就三十多年了,34年了。
主持人:叫得特别亲切。
李智儿:因为他下村的时候,第一次就是在我家,在我炕上住着呢。
主持人:他住在你的炕上?
李智儿:住在我炕上,我当时不在家。我到海南岛育种去了,他就在我炕上睡了几个月。现在我们平均产量的话,是1300多斤。群众有一句话,要吃面,种小偃。要吃饱饭,还要种小偃。这次你看,这就是用小偃54号给你拿来几把挂面,你亲自尝一尝。
李振声:谢谢谢谢。
解说:四十年前,李振声带领宁王乡的乡亲们,提高了粮食产量,被当地农民称为神人。四十年后,李振声用自己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全面提高中国小麦的产量,实现了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愿望。
张腾岳:从小到大见过不少火车站,但是头一回见到像这样的火车站。空荡荡的大厅里面,没有任何的一个行人,没有任何的一个旅客,有的是什么呢,有的都是一垛一垛的粮食,不远处,那卷扬机正在进行的就是装卸粮食。那么应该说,谁都知道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粮食,才能保证我们每一个公民的,我们每一天的基本生活需求。粮食对我们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因此我们讲,像李振声这样的研究人员,他们的功劳真的是用不可磨灭才能够形容的。那么,李振声在完成了小偃6号之后,又开始了蓝色小麦单体系统的研究。后来呢,又带着他的同伴们共同在黄海海地区进行提高粮食产量的工作,一举打破了我国粮食产量三年徘徊不前的局面。那么,面对着各种奖励接踵而来的时候,李振声说了这样一句话,他更喜欢的,还是去田间地头去看看小麦,去跟农民朋友聊聊天。他说,能给他打分的,就是这些农民朋友。
第三篇:麦田守望情感散文
今晚,走在客乡的街头,静静地聆听家乡麦子倒地的声音,隐隐生痛。
五月末梢,金黄遍野。五月的故乡,包裹在金色的麦浪中,那明亮的黄色,是那样的诱人,是那般的美丽,摄入心魂。夜晚是那样的静谧,然而麦子却焦急地等待着。雨水是那样的密集,夏风是如此的猛烈,农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一春的守候,不会失望吧?
夜风,不凉,很热。五月的麦田,是流淌的河流,是欢腾的海浪,是守望者用心里用金黄铺开的幸福梦想!
今晚,就在今晚,故乡的麦子就要被收割,或许已经被收割,那轰鸣的机器声敲碎了夏夜的寂静,看着片片麦子匍匐着倒下,粒子和麦秸两两分离,麦粒被收进了农人的粮仓,而麦秸却被无情的焚烧,疼吗,我的麦秸?
记忆的打麦场上,多热闹呀!农忙时节,男女老少一起上阵,割的割,拉的拉,然后集中到麦场里,脱粒,是最原始的碾压,老牛慢悠悠地转着圈子,再翻开重新碾压,直至干净,然后把麦秸叉堆在一起,垒的高高的,一排排的如看场子的哨兵!麦粒和杂子混到一起,等到夜晚起风的时候,用木锨高高的扬起,去除杂子,那一粒一粒的麦子呀,光光地裸露在夜色里,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那是农人的希望呀!轻轻地用手捧起,如呵护自己的孩子,闻着那麦香,仿佛看见明天的太阳!
夜晚还要看场子,跟着大人们拿着手电筒,席子,被子,躺在空旷的天地间,抬头就能看见圆圆的月亮,聆听河塘的蛙鸣,还有田野里不知名的虫子愉快的歌声,耳边传来大人们唠唠叨叨的谈话声音,夏夜,真的不安静!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去了,我的麦场,我的麦田。如今身在异乡,只能隔着时空的隧道,怯怯地问一声:我的麦田,你还好吗?我一直在守望,守望你的永存!
一直以来,总会有淡淡的乡愁,还有忧伤,不只是因为离人。当耕耘了收获,收获了再耕耘,不正如我们的人生……我们不单单守望亲情,还守望幸福!
年华似水,青春不再,梦想已经远去。在错乱的流年里,想着逐渐老去的记忆,看着日新的故乡,我忘记了回乡的路,还有灵魂的归宿。
今夜,客乡的风,清凉;今夜,故乡的风,热烈。我,漂泊在客乡;麦田,留守在故土。挽留不住的,终究是那刹年华。
今晚,让我静静地想您,然后守望着您,我的麦田!那里,始终有一盏盏温馨的灯光,一缕缕多彩的记忆。。。尽管艰辛,依然美丽!
今晚,故乡的袅袅炊烟,一直萦绕在心空,永远永远。。。
第四篇:诗歌,写在麦田
诗歌,写在麦田
诗歌,写在麦田
麦田,纵横阡陌
麦子,高过头顶
一缕幽香,穿过绿雪
灵感,拨弄我的末梢神经
落寞与惆怅
凝练成隽永的文字
灵性的麦子,歌之
舞之。拍打着
我惶惑不安的目光
麦芒,这个意象
装帧我粗鄙的诗歌
我的梦
有了诗絮的鲜活
这是一首短诗,仅有一个字
便耗费了父兄一生的辛劳
他们弯腰,或许直立
仰望,或许俯瞰
提炼的面包和馒头
升华了诗的主题
沿着他们的目光
走出砚台,走过麦田
蒙尘的神龛
成了一首诗
我看一陇麦田,写一首诗
感怀我的父兄,他们的至真至诚
与大地
孕育出生命的果实
与诗歌的雅然
散文诗:把诗歌写在麦田里
麦田,纵横阡陌。
麦子,快速地疯长,高过头顶。
一缕幽香,穿过绿雪,沁人心脾。
触动我的神经,激发我的灵感。
把冬日的落寞,与惆怅凝练成隽永的文字,成句成篇,写在日渐成熟的麦田里。
灵性的麦子,歌之,舞之。
每一个肢体语言,都拍打着我惶惑不安的目光。
麦芒,如纷呈的意象,装帧我粗鄙的诗歌,装帧我粗俗的灵魂。
我的生命,有了灵动的诗语。
这是一首短诗,短得只有一个字。
可是,从构思到完稿,却耗费了我的父兄一季,不,是一生的辛苦。
他们弯腰,或许直立。仰望,或许俯瞰。都在提炼着诗的主题。
锤炼的面包和馒头,升华了诗的意旨。
沿着他们的目光,沧桑的文字,走过春天的麦田,走过蒙尘的神龛。
一陇麦田,成了一首诗。
一首诗,成了一陇麦田独具的风采。
我看一陇麦田,我写一首诗,感怀我的父兄,感怀他们用至真至诚的情感,与大地孕育的生命之果。
第五篇:守望诗歌
多想静走在你的身边
回望看那个句点
想念曾经感觉
久久不能忘怀
渴望你在我指间
拥握着你是我的一切
破镜碎却整个黑夜
明天就不会再黑暗
想过时光不复变迁
故事写满每一页
最终、也如同秋叶
飘落满天
守望如诗如画依旧始终
凝忘彷徨模糊了视线
流淌在你剪影的画面
我守望原点和长街
不停向远方走远
我守望宁静和黑夜
我回答内心挣扎
我守望曾经失落失措
原来心里早有答案
我守望曾经曾有曾经
挥泪、只想平凡离开
故事重演这一切
也许、星辰会星耀无边
划破黑夜
我守望梦醒梦她花落遍地
凝望渐行渐远的视线
回忆在你徜徉的世界
我守望原点和长街
走过四季交替变迁、我守望宁静和黑暗
书写写我一切
我守望时光云卷云舒
回眸月圆月缺
演绎花开花谢
旅途中我放下一切
远方、是我唯一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