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1616年,莎士比亚死了。同一年,汤显祖也去世了。中西两个伟大的剧作家同时去世,是一个巧合,也许更是一个默契。和莎士比亚一样,汤显祖代表了明代,甚至是中国古典戏剧创作的最高峰。在明代乃至后来的剧坛上,没有一个剧作家像他这样获得后人的敬仰和崇拜。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策划两岸三地共同演出《牡丹亭》,把原来的55折浓缩成了27折,华美的服饰、优雅的唱腔轰动了各地,每到一处,几乎是万人空巷。去年七艺节间在杭州演出,是一百多个剧团中票卖得最好的。
给大家看几张当时演出时的剧照。
白先勇先生说这个戏是一出关注青春、关注爱情和生命的戏,洋溢着青春之美、生命之美,是浪漫爱情的极至。先让我们来看看剧情的梗概。
二.整体感知课文
这真是人鬼情未了的古典演绎。
课文节选的是第七出,是故事的开端部分。这一出戏还有一个名称,叫“春香闹学”。现在让我们先来读一读,看看春香是怎么闹的。
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节。
学生阅读其余部分。
三.分析课文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找出春香闹学的情节来,看看她闹了几次,是怎么闹的。
一闹:
陈最良:“凡为女子,鸡初鸣,咸盥、漱、栉、笄,问安于父母。日出之后,各供其事。如今女学生以读书为事,须要早起。”春香回答:
“今夜不睡,三更时分,请先生上书。”
春香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认真吸取老师的教导,从此早早起床读书呢?
显然不是,她这是说反话,表达对塾师的不满。这让塾师很是尴尬,却也反驳不得。
二闹:
塾师讲解经书,春香却问,“怎样声儿?”老先生不好回答,只好模拟一下,学鸠声了。
“末作鸠声。贴学鸠声诨介”。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老先生憨态可掬作鸠声,小丫头乐不可支学鸠鸣,好不热闹!老先生一本正经说“听讲”,他期望的可是严肃的课堂,这回却叽叽咕咕闹成一团。
三闹:
春香曲解诗文。
曲解有故意歪曲的意思。春香在这里是故意歪曲的吗?我觉得用乱解比较恰当。春香不懂诗文的意思,自作聪明,乱解一气,解出了一个喜剧效果来。
李渔说过:“我本无心说笑话,谁知笑话逼人来,斯为科诨之妙境。”春香越是流露自然天性,就越是逗人,越叫人忍俊不禁。
四闹:
春香追问君子为什么“好逑”,“为甚好好地求他”。塾师斥责:“多嘴!”
塾师回避这个问题,不想回答。
为什么不想回答呢?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两情相悦,这是人的自然天性,而迂腐的塾师却回避人情人性,强加礼教理学,死板教条,令人生厌。
五闹:
老先生让春香拿文房四宝,春香故意拿错了。她拿来了画眉细笔、螺子黛、薛涛笺、鸳鸯砚这些小姑娘喜欢的东西来。老先生对此一窍不通,呵斥春香换过了。
春香背后骂了一句“标老儿”,就是土老冒的意思。看来他们之间存在着很深的代沟。
六闹:
领出恭牌去游花园,借口逃学。
七闹:
老先生教训春香,春香反驳。
请一个同学用现在的话重复一遍两个人的对白。
老先生教育姑娘们学习古人苦读诗书,春香却不吃那一套迂腐的说教,顽皮懵懂,孩子气地天真地反驳,真叫人哭笑不得。
八闹:
春香听到外面有人叫卖花,就说“小姐,你听一声声卖花,把读书声差。”不仅自己不好好听课,还逗引小姐。这真惹恼了老塾师,拿起荆条来要打她。结果是一个要打,一个躲闪,边躲闪还边顽皮,课堂里一片混乱。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这实在是“闹”到了高潮,“闹”到了顶点,从语言冲突闹到了肢体冲突了。所以小姐要赶紧出面,收拾这个残局,以免惊动老爷夫人。
九闹:
春香在下课后背地里骂塾师:“村老牛,痴老狗,一些趣也不知。”让老塾师斯文扫地。
四.分析课文
(二)我们再来深入一层地探讨一下。
春香为什么会闹学?她和陈最良矛盾冲突的本质是什么?
是封建保守的礼教和自由活泼的天性的冲突。
大家知道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存天理,灭人欲”,以理制情,以理灭情。而汤显祖创作《牡丹亭》是要“以情抗理”,关注和尊重人的感情和个性,关注人的个体尊严和幸福。所以这出戏在四百来年的历史中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同学们可以去看看《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有一节林黛玉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曹雪芹借用《西厢记》和《牡丹亭》来开启另外两个反叛封建家庭、追求美好爱情的年轻人的心。
五.分析课文
(三)这样,我们对这个戏剧的理解就深入了一层了。现在我们再回到课文来。
春香在闹学的时候,杜丽娘是什么态度?
可以想象,春香闹学的时候,杜丽娘一定在一边偷偷地笑。其实,杜丽娘对老塾师迂腐枯燥的说教心里是很厌烦的,只是大家闺秀的身份不容她说出来而已。可以说是她在默许、纵容、支持春香的闹学。
请同学们找出一些细节来说明这一点。
我们来看一个评价:
“《闺塾》一场,环绕着讲解诗书这一筋节,丫头搅闹,塾师胡闹,春光喧闹,这一切,又促使杜丽娘内心腾闹。剧中人物七情生动之微,就从筋节髓窍中婉曲地传出。”(黄天骥《历代名篇赏析集成》)
春香闹学,把心闹醒,把心叫醒。丽娘深受禁锢的心开始解冻了。春香的意义,在于将小姐引向了那个最后让她心性复苏的花园。正是在春香的直接作用下,杜丽娘作出了冲破封建牢笼的第一个举动:瞒着父母去游园,全剧本的情节从此迅速展开:在游园时看到姹紫嫣红的春色,感到良辰美景虚度的苦闷,于是觉醒,于是复苏,于是情窦初开,春心萌动,一场浪漫至极,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由此拉开序幕。她由梦而痴,由痴而亡;又由爱而还魂,由爱而复生。这就是《牡丹亭》以“情抗理”的意义所在。
六.结束
从形式上看,《牡丹亭》是一出中国传统的才子佳人戏。但我们深入去探讨,会发现许多深层次的内容,许多延续到今天仍然有意义的思想。这也许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我们可以去关注这些经典的作品,去汲取作品中引发我们思考的东西。
完成作业。
《当汤显祖遇上莎士比亚》或者
《当杜丽娘遇上朱丽叶》
第二篇:课文《长亭送别》解读
课文《长亭送别》是《西厢记》中的一个情节。在这之前,张珙与崔莺莺已私下结为夫妻,但老夫人知道后并不认可,最后提出条件,就是张珙考取功名后,他们才能正式结为夫妻——合乎礼制的夫妻。这一矛盾冲突以张珙和莺莺的让步——张珙进京赶考得以缓和。
对进京赶考一事,诸人的态度是:①老夫人:挣揣一个状元回来,②长老:专听春雷第一声,③张珙:金榜无名誓不归,④莺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面对社会压力,莺莺敢于轻看功名,她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反叛比张珙来得更彻底。虽然如此,在整个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下,她的美好愿景完全不可行。三比一这少数服从多数使莺莺也不得不让步:同意张珙进京赶考。莺莺没有过激的包括以死相拼的行为。因为她明白,活着才能继续追求幸福,才有美好的盼望,才有破镜重圆的喜悦和快乐。
既然是无奈的分别,离别的痛苦自然是最难忍受的。到了什么程度?“松了金钏”、“减了玉肌”、“昏昏沉沉的睡”、“重重叠叠的泪”、“昨宵今夜,清减了小腰围”。因离别而不思饮食,不是昏睡,就是垂泪,体重骤减,百无聊赖,无所寄托。这些情绪又主宰着感受,眼前的一切景物也都随心情的不悦而透出凄凉。
为什么会是这样?根源在于爱情的专一性。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里对男女爱情的产生作了精辟的总结:“不言而喻,体态的美丽、亲密的交往、融洽的趣旨往往会引起人们的爱情欲望。”爱情一旦成熟,它的专一性、不可替代性就随之产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离别之苦才会那样高尚地难耐;若对爱情不专一(已移情别恋),哪会有那么刻骨铭心的痛苦呢?真正的爱情是要经受生活考验的,王实甫写《长亭送别》就是要对张生和莺莺的爱情专一表达由衷的赞美,也让读《长亭送别》的人对可能的离别之苦有一个参照,有一个思想准备。张生和莺莺是自由恋爱,那么选择了,就要互相负责任,终生厮守,白头偕老。这是不同于别种承诺的爱情承诺的真谛。
第三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把握剧情、矛盾冲突和人物形象;
2.赏析本文写景、抒情的手法,欣赏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剧情介绍、朗读课文,把握剧情及人物形象;
2.通过讨论、探究,理解人物形象,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剧中的矛盾冲突和莺莺性格中的叛逆精神。【教学重点】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教学难点】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
2.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剧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始免别离愁”,唐代大诗人杜牧千年之前的一声喟叹又在耳边回响。“离别”,一直是古今中外的一个恒久的话题。我们再一同走近王实甫,去体验莺莺和张生的刻骨铭心的别离。
二、简介作家作品
1.作家:王实甫,中国元代杂剧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不详。他的创作活动大致在元成宗的元贞、大德年间。长期混迹于教坊、行院,与伎艺为伍,是位不得志的落拓文人。编撰杂剧13种,只有代表作《西厢记》与《丽春堂》传世,《贩茶船》、《芙蓉亭》各传曲文一折,余则散佚。
王实甫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吸收了当时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融化百家,创造了文采斑斓的元曲语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文采派最杰出的代表,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可以说就是这种风格的一个杰出的代表。
2.作品:《西厢记》的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小说叙述唐贞元年间寄居蒲州普救寺的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莺莺的悲剧形象概括了中国历史上受封建礼教约束和被轻薄少年遗弃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运。可是元稹却诬莺莺为“不妖其身,必妖于人”的“妖孽”,而把张生对莺莺的始乱终弃说成是“善补过者”。这就未免颠倒黑白,文过饰非。
宋、金对峙时期,北方出现的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一般称为《董西厢》(又称《西厢弹词》或《弦索西厢》)。它在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都已经越出了《莺莺传》的窠臼,为后来王实甫《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基础。《董西厢》从根本上改变了元稹《莺莺传》的思想倾向,把莺莺受张生引诱失身的悲剧故事改变为莺莺和张生为争取自愿结合的婚姻、共同向封建家长斗争、终于取得胜利的喜剧。这一改变,赋予崔、张故事以新的主题思想,使它具有明显的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
《西厢记》和《西厢记诸宫调》相比,在思想上更趋深刻。它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
内容梗概:写唐贞元年,书生张珙游于蒲州,寄宿普救寺。适崔相国夫人携女莺莺扶相国灵柩回家乡安葬,途经普救寺,也借宿于此。一日,张生游佛殿,与莺莺相遇,两人一见倾心。时蒲州有孙飞虎起兵作乱,乱军包围了普救寺,欲夺莺莺为押寨夫人。老夫人在危急之中许下诺言,谁能破贼解围,就将莺莺嫁给他为妻。张生自愿为之,请镇守潼关的好友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相救。杜确率兵至,平定了乱兵。解了普救寺之围。不料老夫人嫌张生是一白衣秀士,门不当户不对,便出尔反尔,只许张生与莺莺两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不能与莺莺成亲,害了相思,经莺莺侍女红娘从中帮助传递书简,两人背着老夫人私下幽会。后两人来往之事被老夫人发现了,便把红娘叫来拷问。红娘反责老夫人出尔反尔,忘恩负义,并称此事若张扬出去,于崔家名声不利,不若答应两人的婚事。老夫人无奈,只得答应了张生与莺莺婚事。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士为由,逼张生赴京应试,待张生应试及第后,才允许他与莺莺成亲。张生与莺莺惜别,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然而崔夫人侄儿郑恒造摇说张生已做了卫尚书女婿,逼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这时恰好张生状元及第,回来迎娶,白马将军同时赉旨前来,为崔、张二入主婚。郑恒自知有罪难赦,触树自尽。云开雾散,有情人终成了眷属,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爱情颂歌。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主阅读。
2.通过简单问题,预热课堂。
本折戏中特定的空间?(长亭)特定的时间?(秋天)特定的时刻?(送别)3.课文演绎一个缠绵悱恻的“秋天的离别”,请围绕话题,品读曲词,理清结构,走近莺莺的内心世界,并探究景物的特征。
4.理清结构。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这在元杂剧中是颇为少见的,《长亭送别》也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接下来便是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并说考不取功名便“休来见我”,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
提问:本折戏共几个人物,刻画了几个场面。(学生浏览剧本,理清结构后回答。)点拨:人物角色:夫人,长老(即下文的洁),旦,末,红娘 由四个紧密衔接的场面组成:
(一)(科白和【端正好】等三曲),是赴长亭路上的场面,写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二)(“做到见夫人科”至“专听春雷第一声”)是长亭饯别的场面,主要刻画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三)(【四边静】至“小生又生此念”),是临别叮嘱的场面,主要表现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四)(【二煞】至结尾),是分手后的场面,描写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板书: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小结:四个场面,共十九支曲文,将艺术触角伸展到人物的心灵深处,集中刻画的是莺莺送行时的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
四、布置作业:分析莺莺这个人物形象,并探究景物的特征。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把握矛盾冲突和人物形象,体悟主题思想;
2.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阅读和分析。从我们对课文的初步探索中,你发现本文表达的是什么感情?(离情别绪)表达离愁别绪的方式有很多,你知道哪些?你觉得本文运用了哪些方法?试举例说明。(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动作暗示、生理感受、对比想象等)下面我们走近莺莺的内心世界,并探究景物的特征。
二、赏析戏剧冲突,把握人物形象,体悟主题思想。问题探究:
1.莺莺送别张生是为了上京取应,获得科举功名。对这件事老夫人和张生是怎样想的呢?莺莺又愿意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自由发言。
点拨:老夫人执意在“拷红”后第二日就打发张生上京赴考,并告诉张生“如不能得中,便休回来。”表现出一种毫无回旋余地的立场,她不顾女儿的幸福和追求,恪守“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的死教条,是一个只看门第取人的贪图富贵权势的势利小人,她是最坚决的。
张珙本就是一个上朝取应的举子,他是为了莺莺才滞留浦东,无意功名的。现在爱情已获得,上京应考自是顺理成章的事,因而才别离长亭。虽然也是深情款款,泪眼盈盈,但求取功名的想法此时已占了上风,所以他说:“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因此,他虽然不忍遽别,也是离愁满怀,但在求取功名这一点上,他和老夫人是一致的。
莺莺反对张生上京赴考,但她却无力留住张生,是本折中最为痛苦的一位。莺莺一上场,就充分流露了她内心的痛苦。她的内心愈痛苦,愈是说明封建家长的冷酷无情。虽然,她无力反抗老夫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的宗旨,但她斩钉截铁地表明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幺篇〕中的那句“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和〔朝天子〕中“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就是她的回答。“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这就是莺莺对张生赴考所持的态度。在莺莺看来,状元及第并不值得羡慕,最重要的是夫妻并蒂相守。历经多少辛酸痛苦,才获取的爱情,刚刚得到老夫人的承认,马上又要分开,莺莺的内心是极端痛苦的,她认为这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两下里”。将莺莺的埋怨、不满表现得尤为强烈。表现了她对功名的蔑视。她在老夫人离去后嘱托张生的第一句话就是:“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再一次表现了她在功名利禄的问题上与老夫人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莺莺渴望自由的爱情,勇于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重别离、轻功名,很好地展现了莺莺的叛逆性格和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
2.临别叮嘱,突出了莺莺的什么思想感情?从中找出一个词来描绘莺莺离别之时的心理活动。学生讨论后回答。
点拨:①对张生的关心——[五煞] ②对张生的担心——[二煞] 本段中莺莺的感情——怕
3.莺莺为什么怕?张生考中状元会怎样?张生考不中状元又会怎样? 点拨:考中:理想的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也有其他可能,如“铡美案”中始乱终弃的陈世美。他年少多才,金榜题名,自然会成为高门大族的择婿对象。如果落第归来,老夫人这一关势必难过,张生也可能“金榜无名誓不归”。陈世美的现象并不是偶然的,是整个社会制度造成的。“中也忧,不中也忧”,真是内心忧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二煞〕这是莺莺藏在心底的话,虽然来的突兀,但却分量很重,从这里,我们可以窥见封建时代妇女身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里妇女悲惨屈辱的地位。这一曲虽
然抒的是莺莺的内心真情,但也向那些只重功名富贵,扼杀人们真情的社会现象发出有力的抗击,这是莺莺真情的流露,更鲜明地展现了她叛逆又无奈,执著又忧虑的矛盾性格。
这是向往自由爱情婚姻幸福与传统礼教压制的矛盾。
4.请同学们结合以上的分析,概括一下本文所揭示的主题。
明确: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和书剑飘零的张生相爱,这本身就是对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的否定。不求门当户对,只求真情永远。为了爱,视功名如粪土,这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对封建传统道德的反抗。因而,本折的主题可以概括为:通过莺莺送别张生的情景,刻画了莺莺别离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表现了两人之间真挚的爱情,突出了莺莺的叛逆性格,突出了歌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
三、探究表现手法。
(一)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王实甫用了多种手法表现离愁别恨,尤其是景物描写成功地表现了莺莺此时的心情,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情景交融的作品中,景色描写往往是抒情或议论的铺垫,起到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感情、揭示主题等作用。
1.文中哪些曲词景物描写比较集中? 明确:开头两个曲词,结尾两个曲词。
2.先做一次感受性朗读,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老师读曲牌,学生读曲词)3.以鉴赏[端正好]为例,学习鉴赏曲词的一般方法。(师生共同完成)①选取哪些意象?
点拨:主要意象有碧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阵阵,北雁南飞,霜林染红。②景物有什么特征?
点拨:深秋时节,有萧瑟、悲凉、凄苦的特征。③这些景物衬托了什么心情?
点拨:衬托出莺莺为离别的痛苦压抑的心情。④你认为曲词中哪个字最传神? 点拨:“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大自然的景物融入了凝重的离愁和浓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凉凄苦的心境化二为一。
[端正好]一曲,因景生情,写凄凉的暮秋景象引出莺莺的离愁别恨。这首曲子化用了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曲子的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也有人分析说,这段曲词句句是景,只一“泪”字是情。但一个“泪”字,就使全篇景物都闪耀出别离的泪光,它们都成了传情之物,这是多么精湛的语言技巧!画龙点睛,这个“泪”字就相当于那个“睛”,着墨不多,却倾注了作家全部心血。
《西厢记》以词采典雅见长[端正好]一曲正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1)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空间广阔,色彩斑斓;2)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3)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染”。
是先有这样的情,才有那样的景,还是先有这样的景,才有那样的情,此时达到了难分难辨的境地。“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在离人眼里,霜林之所以醉,是由惜别的血泪染红的。使人很难说清何者是景,何者是情,情与景融为一体,合二为一了。
清代有人记载了这样一则轶闻:世传王实甫作《西厢记》,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竭扑地,遂死。正好说明作者呕心沥血之苦。
归纳:曲词鉴赏一般从意象、意境、人物心境、炼字等几方面进行。
4.提出要求,让同学们从意象、意境、心境、炼字等几方面分组合作鉴赏其他几支曲子,并注意运用的手法及艺术效果,在课堂上交流。
补充:赏析[滚绣球]:(1)选取了哪些意象?抒发了莺莺的什么感情?这支曲子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其艺术效果如何。明确:柳丝 玉骢 疏林 斜晖 马儿 车儿 松了金钏 减了玉肌 借景抒情、夸张,身心交瘁 [滚绣球]一曲,由情及景,用途中的景物为线索来抒发离别的怨恨。
这段曲词和前面的[端正好]相比,在情景上的铺设是不相同的。[端正好]主要是采用因景生情的手法,用凄凉的暮秋景象来引出莺莺的离愁别恨。[滚绣球]则是比较多的采用了由情及景的手法,柳丝系马、疏林挂斜晖、马慢走车快行、松了金钏减了玉肌等等描写,无不都是由莺莺对张生的依恋惜别之情引发出来的。
(2)有人说:“马儿屯屯的行,车儿快快的随”此句最妙,你怎么认为? 清人金圣叹对其中的“马儿屯屯的行,车儿快快的随”两句有这样的分析:
若又马儿快快行,车儿慢慢随,则中间乃自隔绝,不得多做相守也。即马儿慢慢行,车儿慢慢随,或马儿快快行,车儿快快随,亦不成其为相守也。必也,马儿则慢慢行,车儿则快快随,马儿仍慢慢行,于是车在马右,马在车左,男左女右,比肩并坐,疏林挂日,更不复夜,千秋万岁,永在长亭。此真小儿女又稚小,又苦恼,又聪明,又憨痴。一片的微细心地,不知作者如何写出来也。
这段话倒可说是把“情景交融”的境界剖析入微。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莺莺那种不忍遽别,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是先有这样的情,才有那样的景。
[脱布衫]——黄叶衰草图:飒飒秋风、纷飞黄叶,袅袅烟气、凋零野草。
长亭离筵,环境一变,情随境转。酒席间最使她关情的当然是张生。离筵上的张生,不同于西厢之境,内心难受,但又要矜持,作者用细腻传神之笔,从莺莺的眼睛里写出张生的委曲难言之情:“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这种细腻隐微的情绪,正是离筵特定之境与张生之情的合一,也是不可挪移他处的。
[一煞]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一煞]与[端正好]两相辉映,并与[滚绣球]曲中“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互相照应;[收尾]以“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再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此外,本折中还有其他几处的景物点染。这就自始至终、相当完美地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和环境,使全折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张生远去,独留莺莺,人远山遥,含情凝望。“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她极目寻找张生远去的影像,偶然见征马又在残阳里闪现了一下,随即隐没在群山暮霭之中,留下的是一片阒寂。
此又一境,又一情。景随人远,情随恨长,情境关合,丝丝入扣。[一煞][收尾]——古道烟霭图:青山疏林、轻烟薄暮、夕阳古道、风啸马嘶。——全是触动离情这景。
提问:《长亭送别》最后一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李后主《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比较分析。
点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水,秦观又将愁变
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将愁搬上了船,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都很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且意境完整。
5.小结:这些曲词或由景及情或由情及景,达到了一种极高的“情景交融”的境界。见树木,则生“晓来谁染霜林醉”的感慨,见太阳则“恨不能倩疏林挂住斜晖”。选取的如“柳丝、长亭、北雁、霜林、暮霭”等意象有力地表现了莺莺的离愁别恨。
(二)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如[叨叨令] [耍孩儿] [五煞]等。提问:[叨叨令]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几个叠词?这种手法和这些叠词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 点拨:排比、反复、叠词、儿化的运用造成了声韵的回环,“一唱三叹”,是莺莺的尽情倾诉,直抒胸臆。
[叨叨令]一曲,用丰富的情态描写,补述莺莺动身前已经产生和未来将要产生的愁绪。这段曲词是莺莺在自己丈夫和最知心的丫环红娘面前尽情倾诉离别的痛苦心情,因此在描写上与前面[端正好]和[滚绣球]委婉含蓄的内心独白不一样,整段曲词无遮无拦,直抒胸臆,将“车、马,被、枕,衫、袖,书、信”这些常用词带上“儿”字,加上一些叠音形容词,如熬熬煎煎、昏昏沉沉之类,用排比句巧妙组合衔接,并间以反复的感叹,造成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呜咽咽的声气口吻,宛然在侧。
全折运用了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等结合,因情随物而设。例如,“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夸张地表现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都是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用了“红泪”和“青衫泪”两个典故,是夸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是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作品中的夸张描写,大都将人物感情寄附于客观事物,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三)直抒胸臆,如[幺篇] [朝天子] 等。
四、课堂小结:《西厢记》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思想艺术上,都较传统的才子佳人杂剧有所突破,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深为后人——尤其是青年男女的喜爱。课文所选更是把优美的曲词和特定的环境构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意境美,再加上莺莺那追求爱情、轻视功名的叛逆思想,使它成为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为明清以来的戏剧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中为张生和莺莺的结合不遗余力的角色红娘,成为这起媒介作用的代名词。在课余时间,同学们最好把《西厢记》全本读一读,去体味一下那“词句警人,满口余香”的艺术语言。
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思考与探究第1、2题。板书:
主要情节: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崔莺莺:轻功名 重爱情 叛逆 倔强
景: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霜林染醉
交 融(烘托气氛 诗情画意 化用诗词 加深意境 促人想象)情: 痛(愁苦,怨恨)
第四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元曲·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曲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王实甫和《西厢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文章主题,把握文章在表现冲突,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的杰出成就。
3、了解中国戏曲在意境创造的特征。
4、把握主人公崔莺莺的心理情感。教学重难点
1、感受中国戏曲的“美”
2、分析人物,把握人物的心理。课时设计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别离是一曲永恒的歌,离情是话不完的题。古诗文中的离情是丰富的,有如“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亦如“执手相看泪眼”的伤情,亦有“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留恋不舍,亦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是相爱之人的离别《长亭送别》。(板书 元曲·长亭送别)
二、相关知识
1、元曲
不同于戏曲。元曲分为元杂剧和散曲。元杂剧即是现在我们说的戏曲,而散曲则是更注重抒情的一种文学样式,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2、元杂剧的形式特点 a.四折一楔子 b.一折一宫调一韵到底
c.北曲风格(与南戏及后来兴起的传奇有很大的差异)d.一人主唱
e.以旦角、末角为主的角色系统
3、作者及作品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人。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西厢记》
元代贾仲明在《凌波仙》称:“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清代金圣叹评论“《西厢记》不同小可,乃是天地妙文。”
三、梳理情节
问:如果你是导演,将这一折戏拍出来,可以拍成几个镜头? 3个。以人物划分 镜头一:小姐、红娘 镜头二:多人
镜头三:小姐、张生 4个。以场景 镜头一:去往长亭途中
镜头二:长亭送别(多人、二人)镜头三:伤离别
从人物角度看,我们看到的是个性鲜明、气场不同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同时从人物关系中看到的是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从场景角度看,我们领略到的是曲词的优美,意境的感人、传情。
四、练
课后思考:请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赏析,并将思考结果整理出。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把握了文章情节,了解了相关的戏曲知识,现在我们共同来探究文本,进一步感悟戏曲之美。
二、展示、交流
5分钟时间自己阅读文本。
5分钟时间整理补充自己的思考成果。
人物角度 需把握人物个性,找准矛盾冲突。
场景角度 选取典型的场景描写,对所描绘意境进行分析。崔莺莺 “泪”——怨妇形象
“怨”一方面是埋怨 埋怨母亲让有情人分离,怨人们更多遵循的是封建礼制,追求的是名利,连最爱的张生都是“金榜无名誓不归”。另一方面是担心,担心张生“停妻再娶妻”。张生 “忠”——忠于爱情
相国夫人 “气场强大”——维护礼制 和尚 识时务 红娘 疼惜小姐
补充拓展:练习所学《雷雨》把握剧中人物关系及矛盾冲突
【端正好】碧蓝的天空飘着白云,黄色的菊花飘落满地,西风紧,北方的大雁向南飞,谁把经霜的枫叶染得这样红?一定是离人带血的泪。化用了范仲淹《苏幕遮》的诗句。
云、花、西风、雁、霜林用一系列的深秋意象,既说明了时节,又营造了凄凉的离别氛围。
碧、黄、红色彩鲜明的对比,让人们在美丽的秋景中愈发的感受到了离人的伤情。暮秋时节在这样美丽而伤感的季节和自己心爱的人分别,愈美丽愈悲伤,一种凄楚已经从情境中溢出。
【滚绣球】“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不舍 拟人手法
“迍迍”“快快”叠词运用
“松了金钏” 知道分离后极度的痛苦,让人迅速消瘦 夸张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凉 乱 寒 败 迷乱
心凄凉的,迷乱的,无希望的,无线的惆怅、凄凉 【四边静】“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 道出了离别的场景,更写出了劳燕分飞的痛苦。【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内心的不快,离别的不舍
无声、有声相互映衬,别离后的凄楚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传递出一种压抑、无奈、凄凉之意。
三、小结
1、人物个性鲜明
2、矛盾冲突设计巧妙
3、意境创造手法绝妙
4、曲词优美,意蕴丰富
运用典故,化用诗句,成语,修辞手法(夸张、拟人、排比、叠词)
四、主题
反封建婚姻——爱情之美、离别之苦
第五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王实甫
汕头市新溪第一中学 谢燕玲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过程与方法: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教学重点
】
:
体
会
情
景
交
融的艺
术
境
界。
【教学难点】: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了解戏剧知识、王实甫以及《西厢记》,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剧情 【第二课时】 重点分析崔莺莺心理矛盾复杂的活动及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第二课时
1、导入:跟离别有关的名句,你想到的是什么呢?(提问)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今天我们将重点来体会莺莺离别在即的矛盾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及文中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同时欣赏同学表演的现代诗剧。
2、鉴赏分析
有人说,最动人的文字,最难写的文字都是跟离别。王实甫可谓是抒写秋景的高手,课文一开篇便设置戏剧环境,渲染气氛。作者用几个典型的意象,把读者引向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里。
1、情景交融的意境――意象 炼字
(1)、选取哪些意象?营造什么意境?这些景物衬托了什么心情? 在赴筵席途中,所看到的景物是:碧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阵阵,北雁南飞,霜林染红,营造伤感的意境,衬托出莺莺为离别的痛苦压抑的心情。
(2)、你认为曲词中哪个字最传神?
“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大自然的景物融入了凝重的离愁和浓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凉凄苦的心境化二为一。不晓得是谁把霜林染成红色,像喝醉酒一样红„„这是离别情人的眼泪呀„„哪一个字沟通了景物和情感的联系?――染。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因景而生别离之愁情。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
这里没有呼天喊地,没有抱头痛哭,有的只是令人伤感的意境„„难怪这曲子被誉为剧曲中的“秋思之祖”。我们来品读一番,带着感情。我们来欣赏一段视屏,通过视觉来体味这其中的意境。(播放视屏)
2、思考: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视屏里的一细节跟我们课文不一样―― 莺莺是坐在马车上,而张生是走在后面。课文:张生是骑马走在前面,莺莺在后面紧追着。哪一句看得出?――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
古人在离别的折柳相送,王实甫是否也会设置剧中人折柳相送呢?他构思更让人称绝――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柳丝虽长,却难系住远行人的马,恨不得使斜阳一直挂在疏林上,让时光停止。此乃“由情及景”。(时间:傍晚)
3、比较鉴赏――{端正好} {一煞}
同样是写景,在【一煞】中,我们看看有什么区别?你觉得哪一幅画面的意境更凄冷?此时的场景变化了,由原来的途中到长亭――深秋郊外黄昏
和刚才的景象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冷。哪个关键词?――无人词 听马嘶(以有声衬无声,以动衬静)
夕阳古道无人语――原来还有惜别的话语,现在却归于一片寂静。突然间一声(马嘶)无声和有声两相映衬,更烘托出当时环境的凄清和莺莺的悲凉。这情景本来就够冷清凄凉了,偏偏这时候传来马的嘶鸣,它打破了夕阳古道上的沉寂,也撕裂了莺莺本来就破碎的心。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莺莺和张生离别相送的情景。欲见不能的惆怅和不忍离去的眷恋。
到最后:人物消失在四围山色中。({收尾}只恐这大小车儿,载不动许多愁。
长亭送别拉下维幕。我们通过刚才的鉴赏可以总结出:戏曲的鉴赏方法可以参照古诗词的鉴赏,通过意象、通过炼字,通过比较,来进行个性化的品读鉴赏。
三、探究分析
一、在此情景下,人物的心理是什么?(揣摩崔莺莺临别时极为矛盾复杂心理活动)从哪些曲词可以看得出她内心的矛盾呢?
1、(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她的心理复杂矛盾?情态、动作、语言)曲词不同于小说,戏曲处理中,人物的心理往往是通过直抒胸臆来表达。在临别叮嘱中,莺莺她最担心的是什么? 请看{二煞}(学生讨论)
2、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 封建社会,对男性的要求就是读书、考功名,光宗耀祖,然后全家鸡犬跟着升天。文中崔母看不起张生、即便木已成舟仍然要求张生“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
莺莺明白,她和张生的爱情正到了一个危险地带,张生得中与否都是对他们的爱情的巨大考验。张生得中,他将成为高门大族的择婿对象,说不定会被皇帝招为附马,如果落第,老夫人又不承认这个白衣女婿。巨大的阴影笼罩着莺莺。这里,我们窥见了封建时代妇女身上所承受的巨大无形压力,如果剧中张生不是一位忠厚专一的君子的话,莺莺的弃妇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这也正是崔莺莺临别时心里极为矛盾复杂的原因。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这是莺莺对张生赴考所持的态度。这就使《西》摆脱了表现才子佳人离愁别绪的老套,升华到否定世俗传统偏见的高度,使艺术形象迸发出闪光的民主思想的火花。
《长》历来为人们所激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在思想上有新意,不仅表现了爱情和封建家长的矛盾,而且对读书追求功名利禄那一套世俗观念做了一定程度的批判。
大家想想,在此之前的文学作品中,比如我们读过的《孔雀东南飞》。刘兰芝和焦仲卿是以死来捍卫对爱情的忠诚,追求的是恋爱自由婚姻自由。但在剧情中,焦母希望儿子把精力寄托在追求仕途上,刘兰芝有没有表现出你不要考取功名,我们两夫妻有爱情不要面包也行?――没有。
即使是明代的《桃花扇》,丽娘和柳梦梅,他们也只是停留在追求自主选择追求婚姻的表层上。他们还一起去进京考取功名。
但是,莺莺却做出了第一步:
张生科举考试的态度上是如何?张生本人孜孜以求的――“凭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这一去夺了一个状元”、“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他不会和崔莺莺一起象贾宝玉和林黛玉那样一起来否定社会、反对束缚。和那些海誓山盟比较一下,这些可能更是张生的内心话。他要不是普救寺的这段艳遇,早就扎进书堆到了考场拿了状元了。然而,崔莺莺的思想理念并不一样,在她眼里状元只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在她心中没有功名的烦扰“得官不得官,疾便归来”、只有爱情的执著“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尽管她所追求的只是个人的单纯的爱情、不是自觉的反封建思想,但这位女性形象所否定的社会价值体系、社会观念让我们为之喝彩!
后来的《红楼梦》,宝黛爱情,上升到更高的境界。《红楼梦》宝黛的形象则更为丰满、深刻。贾宝玉是封建贵族的叛逆者,他具有反对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反映了他对封建道德的反抗。我们肯定《红楼梦》,并不是因为书中爱情的缠绵、古文化的丰富,而是对宝黛二人心相通、共同否定社会的价值体系——为什么一定要读书考功名?
四、学生活动参与――《送别》
今天将给大家欣赏由语文课代表谢雪玉和谢彦龙同学为我们表演的现代诗剧《长亭送别》。掌声有请――“黯然消魂者,唯别离而已。”再次用掌声感谢他们的倾情演出。
五、现实意义
讨论1:张生和莺莺就这样分别了。大家猜猜故事的结局会是怎样的?终成眷属。当然,王实甫在《西厢记》中道出了“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心声。这也是古往今
来,老
百
姓
共
同的咏
叹。
于是有了: 关关雎鸠的吟唱,孔雀永远的飞翔,那哭倒的长城,哭不倒的爱情,沉没的百宝箱,沉没不了的爱的向往,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朱英台的千古绝唱,才有了“问世间情是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
就算是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孙贵族,对于爱情,从古到今,劳动人民对爱情婚姻的追求都带有共性。都希望能够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希望构建一个平等、自由、和谐的社会。这是所有时代共同的呼声。查尔斯终于和他的情人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什么让他们冲破重重阻力,让王子爱上一个离过婚的半老徐娘?爱情。追求自由的爱情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讨论2:你如何看待“《非诚勿扰》的女嘉宾马诺‘ 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价值观?
六、总结 所以呢,对于处在敏感时期的我们,对爱情,请你三思而后行„„
七、作业
试将《长亭送别》中的【一煞】改编成现代诗,要求语言优美,富有诗味。
附:板书设计
意象 意境 烘托
人物(心理)动作、语言、情态、细节描写 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