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冲突理论谈高等教育的合并与融合论文
[论文摘要]兴起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高校合并,体现了我国以“共建、联合、调整、合并”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鲜明动因——促使高等教育从主要依靠扩大外延向主要依靠发展内涵转变,使其成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合并与融合的真谛在于通过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达到从办学思想、大学文化、体制机制、人力资源和学科建设等的有机融合。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合并融合冲突理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发展了的高等教育与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我国教育的非产业化性质,决定了我国不可能通过大量引进的方式扩大高校规模;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又决定了我国难以在短期内创建更多新的高校或大幅度扩展已有高校办学规模。因此挖掘已有教育资源潜力,实行合并办学,便成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成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投资效益的重要途径。高校合并与融合的真谛在于通过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达到从办学思想、大学文化、体制机制、人力资源、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的有机融合。回眸我国高校合并的过程和高校合并后的磨合,有助于我们理性思考和科学分析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艰难历程,从而为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
一、高校合并办学的时代特征
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积极探索教育改革之路,与工厂、企业结合,建立了一批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开辟了多渠道联合办学的新形式,推动了高校联合办学的蓬勃兴起;进入90年代之后,面对高等院校平均规模小的现实,便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合并,从部属院校到地方高校,万人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展示在世人面前。回顾高校合并这一重要的改革举措不难看出,高校合并办学,一是有力地冲击了我国原有的高等教育体制。合并办学拓宽了高等教育的投资渠道,打破了条块分割的办学体制,加速了高等教育地方化进程,推进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也促进了高校内部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二是促使高校不断转变办学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合并办学使高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将自身发展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它打破了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的相互割裂状态,使三者围绕共同目标有效运作,促使高校将三大职能有机地综合起来,也使高校将人才的培养规格、质量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机统一了起来。三是促使高校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加速高校教学现代化。合并办学不但促使高校主动进行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先进性,重视高校自身特色的凝练;也为学生扩充了稳定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使实践性教学环节得到了有效加强,强化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同时,合并办学的真正意义还在于通过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来实行高校之间的融合。合并高校成功运作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合并办学必须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创新,必须将新的构想、新的理念运用到高等教育的实践之中。不少高校通过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很好地协调与维护了高校与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高校与高校的关系以及学校与师生的关系。高校的合并和融合,使我国高等教育逐步改变了高校条块分割、“小而全”的状况,优化了高等教育结构与资源配置,提升了办学质量;淡化了行政隶属关系,推动了高校加快建立以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高校的合并和融合,有利于地方相对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办好若干所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高校;它改变了高校封闭办学的状况,积极深化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结合和发展国际合作办学,加快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复合。
二、冲突理论对高校合并办学的指导意义
高校合并办学作为我国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结构重组、机构重建、资源优化,在一定时期、一定历史阶段,对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深化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作为一个社会组织,高校在合并过程中,不同学校的教职员工之间必然会在价值观、利益观、需要、期望等方面出现不一致,由此会在互动的过程中产生冲突,这是合并高校在初始阶段出现的一种动态特征,也是一种正常现象。例如,合并高校在办学自主权和学术独立性上会带来更大的制约。长期以来,在高校内部管理中一直是沿袭行政主导的模式,依靠行政权力、行政系统来管理学校。高校合并后,原有的关系结构突然解体,原有人际关系的重新调整,往往会造成人事关系紧张复杂,只有依靠行政的力量,才能缩短磨合的周期。这样一来,在大学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行政权力泛化的倾向会更浓,非学术力量对学术性活动的干预会更大,政府对合并高校控制得也会更紧,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独立办学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会受到更多的制约。原来高校的目标定位不同、工作重点不同,必然带来融合时的各种“冲突”。
事实上,冲突研究一直是西方社会学和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自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就显现了一些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问题、种族矛盾和人权问题、贫富阶层之间的过度分化以及性别不平等问题等。“冲突理论”就是直接针对“结构—功能理论”,解释社会系统要素间的协调和稳定的关系,在整理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学理论。“冲突理论”以一种新的社会观来解释我们的社会,成为社会学理论体系中的主流理论。“冲突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与其他社会学理论相互交融,其特别强调“社会冲突”的棱角日渐减弱,业已成为各种社会学理论中都包含的“冲突”视角。帕克和伯格斯1921年合著的《社会科学导论》一书就认为,冲突是有限的人类互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正是冲突构成了有组织的社会。“冲突”是社会生活内容的经常状态,“冲突”发生在所有的社会之中。“冲突理论”将“冲突”作为解释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一般原理。即对任何层面、任何种类的社会关系,冲突理论都用“两类群体之间的冲突”来解释。
就冲突的类型来说,一是围绕“现实的问题”发生的冲突,即冲突各方都是围绕要达到各自的目标而产生的冲突。二是围绕“不现实的问题”发生的冲突,即冲突各方或者至少一方在冲突中不是以达到现实的目标为欲求的。
就冲突的激烈程度来说,一是冲突越是围绕“现实的问题”发生,冲突各方越可能寻求达到自己目标的折中方案,冲突的激烈程度就越低;二是冲突越是围绕“不现实的问题”发生的,冲突中卷入情感的可能性就越大,冲突也就会越激烈;三是冲突群体之间在功能上的相互依赖性越小,缓解冲突的制度化手段的有效性就越低,冲突就会越激烈。例如,在高校合并初期,往往是在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行政手段来达到学校的统一领导、统一机构、统一制度、统一财务和统一规划。可以肯定,作为高校融合的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作为不同高校融合的基础,这“五个统一”拖延的时间越长,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就越多,冲突便愈加激烈。就冲突持续的时间来说,一是冲突各方对自己的目标越是没有明确的限度,冲突持续的时间就会越长;二是冲突各方对冲突目标的一致性越低,冲突持续的时间就会越长;三是冲突各方对于对方胜利或失败的符号特征越少,冲突持续的时间就会越长;四是冲突各方的领袖人物越是意识到达到目标将付出极大的代价,冲突持续的时间就会越短;五是冲突各方的领袖人物说服下属停止冲突的能力越强,冲突持续的时间就会越短。例如,在合并高校学科专业重组时期,由于一个好的学科专业的造就,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需要相应学术思想的形成、学科方向的凝练和人才梯队的组建。如果在学科专业调整过程中,也简单地以行政手段推进,是难以形成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的。学科整合和专业调整过程中的行政手段,只有建立在学术民主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发挥冲突理论对高校合并办学的指导意义,就是要充分考虑学科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就是要高度重视专家学者的意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既不能急于求成,又不能无所适从。
就冲突的结果来看,冲突越是导致某一方被迫服从其他方,被迫服从的一方对于强迫一方的“敌意”将会越积越强。从长远看,这将使各方之间的冲突表面化。比如,当高校合并进入核心融合期时,即合并高校在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方面已实现融合的时期时,合并高校的全体师生便能够理解、接受和认同当前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与价值观,此时,一个核心层面相统一的学校已经形成。冲突理论体现在高校的合并与融合过程时,表层的“五个统一”是融合的起点和基础,深层的学科专业整合是融合的实质要求,核心层的理念文化重构才是融合的内核。合并高校既要根据各自不同的校情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推进不同层面的融合,又要注意不同层面之间的相互配合,以便尽早形成合力,促进合并高校的可持续推进和发展。
三、以科学的冲突观实现合并高校的要素融合积极的冲突对合并高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能使教职员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不断地进取和创新。而合并高校的要素融合,则主要指合并高校的办学思想、大学文化、办学体制、人力资源以及学科建设的融合。因此,笔者认为以科学的冲突观实现合并高校的要素融合,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办学思想的融合。办学思想是一所高校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不断地积淀、凝练、发展而成的。办学思想的融合,就是要在合并高校办学过程中重新审定自己的办学理念,重新塑造高校的主体精神和价值追求,并由此决定物质层面的办学目标、办学模式、办学特色等。办学思想的融合既是对合并前各高校办学思想的一种扬弃,又是对合并高校办学思想的一种新的提升。目前我国有高校2263所,不同的高校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等方面不尽相同。如果所有高校都能够合理定位,办出特色,我国就会形成一个百花齐放、各具特色、更加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必将为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大学文化的融合。大学文化包括理念、信念、价值、知识、氛围、价值、信念及其他一切独特的能力和习惯。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在合并之前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文化。由于形成大学文化的环境、背景不同,各高校大学文化的差异必然存在,这种差异就会导致合并高校大学文化的冲突。实践表明,大学文化的复杂性和传承性,是高校合并中大学文化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因为大学文化是经若干年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它融于高校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散布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大学文化的传承性与稳定性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当异质文化的高校实施合并时,排他性表现为对异质文化的抵制与否认和对自己文化的固守和盲从。因而大学文化的融合将会导致活动主体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自觉、不自觉地发生位移,实现文化的提升。所以大学文化的融合又是文化自我调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使大学文化得到凝练、升华,并溶入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潮流之中,从而建立起更具有包容性、更赋予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
三是办学体制的融合。合并高校要改革原有的管理体制和机制,首先就是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来增强学校的发展活力与动力;同时,要通过制定新大学发展的宏伟蓝图,来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确定学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此,合并后的高校在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上要有新的突破,如通过建立健全二级教学单位运行机制,实现管理重心的下移;通过推进和落实后勤管理改革,健全教学工作保障体系。在教学机构的调整上,对规模大、学科多、校区分散的高校可以采取学部制,从而整合相关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学科实力,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个人发展。总之,合并高校办学体制的融合,基础在于组织机构的调整;而组织机构的合理调整,取决于现代大学的使命和高校总体发展战略。在建构高校发展战略时,强调的是制度的到位、科学,强调的是抛开一些人为干扰因素,舍弃相互之间的不协调,发挥冲突的积极作用。
四是人力资源的融合。融合合并高校的人力资源,就是要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的价值,让活动主体能够获得充分发挥其才能的机会与平台。但就活动主体的内在需求来说,不同群体有不同的需要,与其相对应的资源因素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高校人力资源融合的主要对象是学术团队、教师团队和管理团队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是高校人力资本的核心。人力资源融合的目标,就是追求团队功效的发挥,而团队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建设是能否充分发挥团队功效的重要保证。比如就学术团队来说,在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时,既要对学术带头人有较强的激励作用,也要统筹考虑对团队整体的激励作用。尤其对缺少作为学生的研究生资源的合并高校,更需要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学术团队,形成以专职教师为核心,以兼职教师为依托,以项目为纽带,以开放运行为机制的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组织体制。同样,对教师团队和管理团队,也应当有区别地构建相应的组织,制定相应的制度,以实现资源的有机融合。
五是学科建设的融合。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学科建设是合并办学的关键。合并之后的高校,学科种类增多并不等于学科结构合理。如果学科之间缺乏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仍然发挥不了学科的综合优势。因此,在高校合并过程中,必须强化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因地制宜,组建既符合当代社会发展又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专业结构,使合并办学真正出效益、出成果。
第二篇:西方渠道冲突理论及新进展管理论文(最终版)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西方渠道冲突理论的核心观点,然后分析了西方渠道冲突研究的新进展,最后综述了西方处理渠道冲突的策略。
关键词:营销渠道;渠道冲突;冲突管理
一、西方渠道冲突理论核心观点
1.渠道冲突的含义及主要来源。
国外对渠道冲突的定义有很多,比较权威的是Louis W.Stern和Adel I.El-Ansary(1996)提出的定义,他们认为渠道冲突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即某个渠道成员发现其它某个或某些渠道成员正在阻止或妨碍自己完成目标。
Louis W.Stern和Adel I.El-Ansary(1996)认为渠道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有3个:目标不一致、领域(domain)冲突、对实情(reality)的理解不同。另外Anne T.Coughlan, Erin Anderson, Louis W.Stern, Adel I.EI-Ansary(1996,2001)认为灰色营销(gray marketing)也是产生渠道冲突的重要原因。灰色营销是指权威的和有品牌的产品通过未经授权的分销渠道进行销售,灰色营销不等同于那些将假货当品牌商品销售的黑色营销。
2.渠道冲突的影响。
西方学者对发达经济(主要是西方经济)中数千种渠道关系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的核心观点是:高水平的显性冲突会影响渠道长期亲密合作的能力。Inge Geyskens, Nirmalya Kumar(1999)发现:当冲突加剧后,一方面,中心公司(西方学者研究时假定的渠道中心)可以从渠道中得到的经济报酬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中心公司对合作关系在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满意度开始降低。
尽管渠道冲突一般会影响渠道顺畅,但有时冲突也是有益的,即平常所说的“功能性冲突(functional conflict)”。没有冲突时,渠道成员往往是消极的并且缺乏创新精神,冲突促使渠道成员培育并抓住新机会。通过提出和克服分歧,渠道成员可以相互刺激对方做得更好,并相互挑战从而打破旧的习惯。
3.渠道中的冲突与权力。
各渠道成员的行为往往表现为各种权力(power)之间的博弈。French和Raven(1959)将力的基础定义为“一方施予另一方的力的来源或根源”,他们认为权力的来源有以下5种:报酬力(reward power)、强制力(coercive power)、合法权力(legitimate power)、感召力(referent power)和专长力(expert power)。
渠道管理者在使用力的过程中面临的两个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是:使用哪种力或力的组合才能对渠道成员施以最大的影响,同时又避免冲突并使渠道成员满意。
二、西方渠道冲突理论新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西方学者对渠道冲突的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特点,即加大了对网络渠道的研究。Bert Rosenbloom(1999)将网络渠道定义为“应用互联网提供可利用的产品和服务,以便使用计算机或其它技术手段的目标市场通过电子手段进行和完成交易活动”。互联网技术支持的网络渠道并不意味着渠道管理进入了一个“自动导航式”的模式,如何管理渠道冲突、激励渠道成员、构筑合作以及达到企业分销目标,都依然要求营销经理全力关注。
Anne T.Coughlan,Erin Anderson,Louis W.Stern,Adel I.EI-Ansary(2001)提出了带有网络渠道的双重分销的渠道结构模型,此模型共分为3种情形。
情形a中,制造商自行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络渠道,直接与自己的传统渠道竞争;情形b中,制造商通过传统渠道以及第三方的纯网络销售商(指不拥有传统零售商店的网络销售商)销售产品或服务;情形c中制造商会发现他们的产品在网上销售,因为他的某些传统零售商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商店。4位作者认为,无论哪种情形,目标、领域以及对实情的理解等方面都会存在冲突。
情形a 中,目标冲突的存在是由于制造商希望通过所有的渠道(包括传统渠道和网络渠道)实现利润最大化。而领域冲突则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制造商可能利用网络渠道直接抢夺零售商的顾客;二是消费者的搭便车行为(在传统渠道中享受售前服务,却以更低的价格通过网络购买)使得商店零售商承担了促销费用,却得不到任何补偿;三是消费者通过制造商网站购买了产品,却试图在零售商店退货。另外,对实情的理解也存在冲突,制造商认为建立网络渠道只是为了扩大市场,使那些不愿意或不能从其它渠道购买产品的消费者能买到产品,而商店零售商则会认为制造商自建网络渠道是为了争夺属于他们的生意。
情形b中,冲突的类型与情形a一样,也表现为目标、领域和理解的冲突,但这时是传统渠道与网络渠道之间的直接冲突。首先二者的目标是不同的,网上零售商注重销售额与市场份额,故他们通常会采用较大的价格折扣,提供免费送货服务等其它能促进销售的措施,而传统零售商更注重短期利润,所以会收取较高的价格,从而很难与网络渠道竞争。另外,这种渠道中存在的搭便车情况可能会使冲突进一步恶化,而且由于制造商对网络渠道的价格与服务等没有直接控制权,这会削弱制造商协调不同渠道间冲突的能力。
情形c和情形b一样面临潜在冲突,即制造商不能直接控制网络渠道的价格、促销及其它营销活动。另外,如果混合型零售商(即同时经营传统商店与网络商店的零售商)在两种不同的渠道中提供完全不同的服务,则会面临被消费者混淆甚至被疏远的风险。显然混合型零售商也面临消费者在传统商店中搭便车的影响。
另外4位作者也指出,情形c中可能出现这样一种冲突,即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的所有者会禁止混合型零售商在购物中心发布有关他们的网络渠道的广告,因为如果消费者从混合型零售商的网络渠道购物,那么不仅可以增加零售商的销售额,而且可以降低其租金,这是购物中心的所有者不希望出现的情况。
三、渠道冲突解决策略
西方学者从许多角度提出了解决渠道冲突的策略,大体来讲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涉及网络渠道的渠道冲突解决方案;另一种则是从整体上(无论是否涉及网络渠道)提出解决方案。典型的策略如下:
1.涉及网络渠道的渠道冲突解决方案。
Kevin L.Webb(2002)从制造商的角度提出了解决电子商务时代的渠道冲突的12种方案,其中有8种与传统营销组合理论(4Ps)直接相关。
他认为在定价上,网上价格最好不要低于传统渠道的价格;在促销上制造商除了要宣传本企业产品外,还要宣传渠道伙伴;在产品策略上可通过缩小在线销售产品的范围并且为在线销售产品启用新品牌来降低冲突水平,另外还要考虑产品生命周期,产品需求迅速上升时,网络渠道较少与传统渠道发生冲突,而产品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时,冲突水平较高;在分销策略上,Kevin L.Webb认为如果制造商选择接受网上订单,那么由传统渠道伙伴完成电子订单的物流功能,可以降低冲突水平。
2.整体上的解决方案。
一般来说,渠道成员处理渠道冲突的办法可以区分为两种:一种是试图在冲突升级为破坏性冲突之前设法在第一时间控制冲突;一种是在冲突明显化后采取措施解决冲突。
对于如何在第一时间控制冲突,Anne T.Coughlan,Erin Anderson,Louis W.Stern,Adel I.EI-Ansary(2001)借助Dant和Schul的模式,认为可采取的策略有信息密集机制(如人员交换,合议等)、第三方机制(主要是调解和仲裁)以及建立关系规范等。
而如果冲突已经明显化,处理冲突时可以参考Kenneth W.Thomas(1976)提出的概念模型。他以渠道成员的固执性(对达成自己目标的强调力度)和一定程度的合作性(对另一方目标的关心)为变量将渠道成员的谈判方式区分为:回避型、迁就型、竞争或进攻型、妥协型以及合作或问题解决型。
另外Christine B.Bucklin,Pamela A.Thomas-Graham,Elizabet A.Webster(1997)将具有潜在危险的渠道冲突进一步划分为3个阶段,并提出了制造商处理不同阶段的渠道冲突时可采用的10种方法。
其它有代表性的策略还包括:超级目标(Louis W.Stern,1973;Kevin L.Webb,2002)、对经销商的激励(Louis W.Stern,1992)以及有效的补偿计划(Laura McDonald, 1999)等。
四、结束语
任何渠道成员在改变营销策略或采取新的政策时,都有可能遇到冲突。尽管冲突的代价很高,但组织并不能因此总是回避冲突。组织应对冲突进行管理,选择在正确的时机介入冲突。管理冲突时,掌握各种方案共同遵循的原则比了解某种具体的方法更为重要。这一原则即:要想有效地管理渠道冲突,应对冲突涉及的某些方面采取创造性的行动,这些行动要能促进渠道成员间的沟通并提高渠道效率。如果将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与我国企业面临的情况作比较,我们可以发现:
一方面,西方学者综合组织行为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营销学等学科的知识对渠道冲突的成因、性质、测量和处理策略等进行了十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对中国企业正确应对渠道冲突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例如,西方学者对灰色营销和功能性渠道冲突的论述对我们就很具启发意义。
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西方学者对渠道冲突的研究是以西方成熟的市场与法律环境为前提的,而中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期,市场和法律相对都不很完善,因此中国企业处理渠道冲突时会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这需要国内理论界与企业界共同探讨和寻求“中国式”的渠道冲突处理策略。例如,由于中国目前法律的不完善,调解与仲裁就会遇到较大的阻碍。
另外,我们还发现,由于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国外学者明显加大了对电子商务时代渠道冲突的研究。在我国,各大中型企业,甚至一些小型企业纷纷触网,让原本已十分复杂的多渠道系统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我们也应更加关注网络渠道对传统渠道的影响。
参考文献:
1.Coughlan A.T,Anderson E,Stern L.W,EI-Ansary A.I.Marketing Channels.(6th ed).N.J: Prentice-Hall Inc,2001.2.Rosenbloom B.Marketing Channels:A Management View.(6th ed.).T.X:Dryden Press,1999.
第三篇:(全英文论文)从关联理论谈口译中的语境适应策略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英语毕业论文)从目的论角度研究中式菜名英译(开题报告+论文)
2、(英语毕业论文)从广交会现场洽谈角度论英语委婉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功能与应用
3、(英语毕业论文)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in Teaching
4、(英语毕业论文)分析托马斯•哈代对西奥多•德莱塞的文学影响
5、(英语毕业论文)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对比研究——以“死亡”委婉语为例(开题报告+论文)
6、(英语毕业论文)从个人英雄主义到爱国主义的升华—《荷马史诗》中阿喀琉斯形象的分析
7、(英语毕业论文)旅游景点标志翻译初探
8、(英语毕业论文)浅析《简爱》中的女性意识
9、(英语毕业论文)战争隐喻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0、11、12、13、14、15、16、17、18、+论文)
19、(英语毕业论文)互动在高中英语阅读课的应用(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英语毕业论文)基督教及《圣经》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英语毕业论文)浅析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意识(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法国大革命对《西风颂》创作的影响
(英语毕业论文)Cultur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Classrooms(英语毕业论文)英汉被动句语义特征对比分析
(英语毕业论文)传播学视角下的影视字幕翻译研究—以美剧《复仇》为例(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白(开题报告20、21、(英语毕业论文)论杰里米·边沁的功利主义
(英语毕业论文)目的论指导下《页岩》英译汉中的词类转译现象(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22、23、24、25、26、27、28、(英语毕业论文)汉英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语毕业论文)车贴中的语言污染现象研究(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CBI理论诠释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从《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悲剧看女性的社会地位(英语毕业论文)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创伤和治愈(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从接受美学角度看儿童文学的翻译
(英语毕业论文)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师提问策略对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29、30、31、Words32、33、34、+论文)35、36、37、38、39、(英语毕业论文)《儿子与情人》中扭曲的爱(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英语毕业论文)对《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的性格分析(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论人性自私在《呼啸山庄》中的体现(英语毕业论文)从女性主义解读《芒果街上的小屋》
(英语毕业论文)中西方传统女权主义思想异同比较——王熙凤与简爱之人物(英语毕业论文)浅析《远大前程》中皮普的个人抱负与自我完善
(英语毕业论文)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意义(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英语毕业论文)从《厄舍古屋的倒塌》看爱伦坡写作的哥特式风格(开题报告(英语系经贸英语)论苹果公司的撇脂定价策略
(英语毕业论文)威廉•麦克佩斯•萨克雷《名利场》的道德研究
(英语毕业论文)Comparative Study of Metaphor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性格对比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40、(英语毕业论文)边缘人群的孤独与无奈——对《夜访吸血鬼》中路易斯的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41、42、(英语毕业论文)动机对中学英语学习的影响(开题报告+论文)
(英语毕业论文)A Study of Adaptation Theory in Advertising Translation(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43、44、述)45、46、47、48、献综述)49、50、(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电影《美丽心灵》男主人公形象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英语毕业论文)Effects of First Person Narration on Thematic Expression in Araby(英语毕业论文)爱伦坡短片小说“美女之死”主题研究(英语毕业论文)浅析中美婚礼习俗差异
(英语毕业论文)《乱世佳人》女主人公斯嘉丽的性格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英语毕业论文)高中英语新课标在xx中实施情况调查与分析(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Society
51、(英语毕业论文)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Light of the Skopostheory:A Case Study of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52、53、54、(英语毕业论文)《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中的爱情观对比究(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喜福会》中的象征主义
(英语毕业论文)Discussing the history of basketball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Americ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55、56、Chinese
57、+论文)
58、(英语毕业论文)The Interpretation to Captain Ahab in Moby Dick through(英语毕业论文)Euphemistic Expressions in Business Correspondences(开题报告(英语毕业论文)外贸英文函电中委婉语的特点及应用研究(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A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News Headlines from English Into Abnormal Psychology
59、综述)60、61、62、63、(英语毕业论文)从《喜福会》中透视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英语毕业论文)中西方在养老孝道方面的差异(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在冲突与迷茫中凋零--浅析苔丝悲惨命运的必然性(英语毕业论文)Jane Austen’s Opinion towards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英语毕业论文)美国俚语中所折射出的美国亚文化现象(开题报告+论文+文献64、65、66、67、68、文)
69、Potter 70、71、72、(英语毕业论文)中英报刊新闻标题语言特色探讨(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长日入夜行》中玛丽的悲剧和反抗(英语毕业论文)美狄亚的女性主义分析
(英语毕业论文)论《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开题报告+论文)
(英语毕业论文)解读托尼•莫瑞森《最蓝的眼睛》中的成长主题(开题报告+论(英语毕业论文)The Glossology and Transl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of Harry(英语毕业论文)跨文化营销策略研究--以宝洁为例(开题报告+论)(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女性主义视角下《白象似的群山》与《莳萝泡菜》中男性形象的对比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73、Contract 74、(英语毕业论文)A Comparative Study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Spatial Language(英语毕业论文)Language Features and Translation Skills of Business English in Business Negotiation 75、76、77、(英语毕业论文)论谭恩美《喜福会》中文化身份迷失与探寻
(英语毕业论文)从弗洛伊德解读《好人难寻》(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英语毕业论文)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主角赛丝的女性形象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78、79、(英语毕业论文)《鲁滨逊漂流记》“星期五”被殖民化分析(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从寂寞到超然—索尔•贝娄的《赫索格》中书信体的内心独白(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80、论文)
81、(英语毕业论文)《呼啸山庄》和《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的对比(开(英语毕业论文)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赵丽蓉的小品(开题报告+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82、83、84、(英语毕业论文)《小妇人》与《傲慢与偏见》中女性爱情观对比研究(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
85、+文献综述)86、87、88、89、90、社会病态91、92、93、94、+文献综述)
95、(英语毕业论文)A Stylistic Analysis of O.Henry’s Short Stories(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美国校园俚语发展的促动因素看美国的自由精神
(英语毕业论文)从简爱和安娜卡列尼娜的不同命运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英语毕业论文)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英语毕业论文)试析美国社会的道德恐慌——从麦田守望者的主人公看美国(英语毕业论文)从《雾都孤儿》看查尔斯•狄更斯的善恶观(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顺应理论视角下公益广告英译中的语用失误分析(英语毕业论文)《夜莺颂》的翻译技巧探究
(英语毕业论文)从欧•亨利笔下的小人物探寻人生的真正价值(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高中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96、West 97、98、99、Movements 100、101、102、103、+文献综述)
104、(英语毕业论文)浅析小说《教父》中教父的心理转变及其成因(开题报告+论(英语毕业论文)加工层次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词汇学习
(英语毕业论文)论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模糊限制语在英语新闻中的语用功能
(英语毕业论文)Colonialist Ideology in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最蓝的眼睛》和《宠儿》中黑人女性的悲剧根源(英语毕业论文)中西广告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英语毕业论文)The Influence of Bob Dylan and His Works on American Social(英语毕业论文)The Developments of Marriage View over Three Periods in the 文+文献综述)105、106、(英语毕业论文)文化视角下的品牌名翻译研究(英语毕业论文)论福克纳《八月之光》中的耶稣形象107、108、109、述)110、111、(英语毕业论文)教师在初中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
(英语毕业论文)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餐桌礼仪(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英语毕业论文)《劝导》中安妮•艾略特的道德判断(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英语毕业论文)《圣诞欢歌》中斯克罗吉的性格分析
(英语毕业论文)Comparative Study of Love-Tragedy Between Romeo and Juliet and The Butterfly Lover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12、113、114、115、116、117、+外文翻译)118、119、120、121、(英语毕业论文)伏尼契小说《牛虻》中主人公性格分析(英语毕业论文)中美婚姻价值观对比(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灿烂千阳》中女性人物的忍耐,斗争和重生
(英语毕业论文)Harmony is Everything: an Ec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Grapes of 英语毕业论文)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分析商务谈判中的报价策略(英语毕业论文)论中介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英语毕业论文)基于SWOT的星巴克发展战略研究
(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唯美主义与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
(英语毕业论文)英汉诗歌中“月”意象的认知解读(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Wrath(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122、(英语毕业论文)Improvi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ral English by Applying English Song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23、124、125、126、127、128、(英语毕业论文)《麦琪的礼物》中环境语的分析
(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金融英语词汇特点及其翻译策略(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蝴蝶君》中两位主角的心理冲突(英语毕业论文)《女勇士》中美国华裔身份危机的探寻
(英语毕业论文)从关联理论看《茶馆》两个英译本中修辞格的处理(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29、130、(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从功能对等理论看“赶”的英译(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外文翻译)131、132、综述)
133、(英语毕业论文)英汉“拉”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的对比分析(开题报(英语毕业论文)论中西婚姻观的差异(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英语毕业论文)论《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原因(开题报告+论文+文献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34、135、个案研究
136、例
137、(英语毕业论文)A Discussion of the Gothic Style as Applied in “A Rose for(英语毕业论文)接受美学视角下美剧《吸血鬼日记》的字幕翻译—以疑问句为(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译者主体性视角下的翻译策略—杨氏夫妇《聊斋志异》英译本Emily”(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138、告+论文)139、140、研究141、142、143、144、145、象分析146、147、148、149、150、151、(英语毕业论文)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美式幽默风格的翻译(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从句法模式论英语公益广告语气系统的人际意义(英语毕业论文)公益广告中双关语的应用及其翻译(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目的论关照下的归化与异化
(英语毕业论文)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成语的翻译(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汉语被动句的英译(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英语毕业论文)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对英译汉结构处理的影响
(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论中美广告伦理观的差异——从“性感平面广告”中的女性形(英语毕业论文)从玛氏公司看英美文化对广告的影响
(英语毕业论文)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电影台词翻译—电影“小屁孩日记”的个案(英语毕业论文)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主动语态在商务信函中的语用功能(开题报152、153、青年》
154、(英语毕业论文)中西饮食文化中的差异(开题报告+论文)
(英语毕业论文)文化视角下探析刘半农翻译观的嬗变---从《小说大观》到《新(英语毕业论文)卡特福德的等值翻译理论与名词化翻译——以《入乡随俗》英译汉为例(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55、156、157、158、159、(英语毕业论文)音意兼译—外来词中译之首选法(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交际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英语毕业论文)论中英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英语毕业论文)中美脱口秀会话分析对比研究(开题报告+论)
(英语毕业论文)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的两位灰姑娘——伊利莎白•班纳特和简•爱形象比较(开题报告+论文)160、161、述)162、163、献综述)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论文)173、174、175、(英语毕业论文)个体取向与集体取向对中美商务交流的影响
(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呼啸山庄》和《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的对比(开(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中医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过去与现在
(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矛盾的女性意识: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汀的婚恋观(英语毕业论文)电影《闻香识女人》中弗兰克的人物分析(英语毕业论文)从美学角度分析英文电影《阿凡达》的汉语翻译(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傲慢与偏见》中婚姻观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开题报告+(英语毕业论文)英语使用中展示的性别语言差异
(英语毕业论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中隐喻的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英语毕业论文)《可以吃的女人》的女性主义解读(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处理策略(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
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176、献综述)
177、(英语毕业论文)从关联翻译理论看《圣经》汉译过程中的关联缺失(开题报告(英语毕业论文)论《宠儿》中的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成长(开题报告+论文+文+论文+文献综述)
178、(英语毕业论文)An Analysis of Key Elements of Cross-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79、180、181、182、述)183、184、185、186、187、综述)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英语毕业论文)中英谚语体现的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英语毕业论文)广告翻译
(英语毕业论文)《远大前程》中的幽默与讽刺分析(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夜访吸血鬼》中的模糊性别观(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解读《女勇士》中“乡村医生”里的鬼(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女性语言的特点(英语毕业论文)文化视角下的品牌名翻译研究
(英语毕业论文)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研究(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论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语篇衔接与连贯
(英语毕业论文)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Holden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开题(英语毕业论文)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景区公示语误译的研究(开题报告+论文)(英语毕业论文)《哈利波特》系列里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二元对立分析(英语毕业论文)经贸英语中的缩略语现象及其应用(英语毕业论文)简与林黛玉性格及命运对比
(英语毕业论文)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信函写作(开题报告+论文+文献(英语毕业论文)《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性格分析
(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英语毕业论文)从《刮痧》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
(英语毕业论文)试析《旅游巴士》中的犹太文化内涵(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198、(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199、200、(英语毕业论文)浅谈《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的婚姻观(英语毕业论文)从功能理论角度分析电影《点球成金》字幕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