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乡闹元宵散文
又逢x年元宵佳节,凌晨时分,小村里已响起一阵喜庆的鞭炮声。我的思绪不由回到了二十多年前,在苏北水乡小城,悉心操办水乡闹元宵活动的那些日子。
民间自古以来便有正月里闹元宵的习俗。为了让水乡百姓能过个欢乐祥和的元宵佳节,组织每年的元宵民间花会巡游表演便成了我年前工作的一场重头戏。
为了确保民间花会巡游的规模,我们走冰踏雪深入到小城附近的乡镇,通过现场观摩,确定各乡镇进城表演的项目及人数,并向县里申请一定的补贴经费,以解决进城表演人员的吃饭、交通等问题。
待到元宵节那天,我带着手下一班人马早早来到小城城东三河边的大堤上,等待着各乡镇进城表演的人马集结。大约到上午十点左右,这时,小城的马路上已人声鼎沸,锣鼓喧天。来自四乡八镇的龙灯、旱船、毛驴、河蚌精、舞狮等表演队伍都汇聚在一起。一阵惊天动地的鞭炮声响过后,水乡元宵节花会巡游表演便正式开始。
此刻的水乡小城已是万人空巷,人山人海。沿途的店面都点燃了鞭炮,在乒乓炸响的鞭炮声中,那些来自河湖港汊、充满乡土气息的表演者们表演得分外起劲。当然,最受人们欢迎的当数那左右腾飞的舞龙表演了。那一条条五彩巨龙在手持绣球的指挥下,上下翻飞,精彩纷呈。更让人叫绝的是来自吕良古镇的两支舞龙队,一队是男子,另一队则是清一色的娘子军,被围观的群众戏称为:公龙和母龙。这两支舞龙队所经之处,鞭炮声、喝采声尤为热烈。那班舞龙的姑娘们都打扮得花枝招展,舞龙的技艺水平与男人们不相上下,真算得上:巾帼不让须眉。
巡游队伍从小城城东的大闸一直向西,最终进入县体育场的灯光球场内,那体育场内的看台上此刻已坐满了男女老幼,等着巡游表演的高潮。在球场上,各支表演队分门别类摆起了擂台。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表演者们个个汗流浃背,观众们欢声雷动,为表演者们呐喊助威。
我作为这次巡游活动的筹划和具体组织者,看着这万众狂欢的热闹场面,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当万千百姓还沉浸在元宵花会巡游表演的欢乐之中时,我与一帮哥们儿又开始了元宵之夜焰火晚会的具体准备工作。
那个年代,作为水乡小城的寻常百姓,手头还不宽裕,逢年过节,也只能放点小鞭、双响而已,从未奢望能亲眼目睹只在大都市才能见到的大型焰火晚会的盛况。为满足百姓的这个心愿,我们早早向县里的头头们提出了设想,每年元宵之夜,在小城举办大型焰火晚会,所幸,方案得到了县里的支持。在元宵节前,我们作为元宵焰火晚会的策划者,首先得拟定具体方案,确定几个燃放点,并由县政府办公室出面,召集各个燃放点头头开会,下达任务。当然,这些燃放点必须是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又盖有大楼便于燃放的单位,如县联社、县百货公司等。这些单位的头头们对此也十分支持,尤其是县供销联社,作为烟花爆竹的经营者,他们巴不得焰火晚会的规模越大越好。这样,他们的烟花销售量便会大大增加,何乐而不为呢?
元宵节的夜晚降临了,小城沿街的店面单位都彩灯高悬,霓虹闪烁,一派节日的气氛。
那些燃放点的楼顶上,也是人头攒动,一堆堆各色大小烟花都安放到位,只等晚会指挥部一声令下,便点火升空。此时,来之四乡八镇等待观赏烟花的群众已挤满街头,人人都仰望夜空,等待那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曼妙时刻的降临。
位于县政府东侧的县供销联社大楼楼顶按我们的要求,点燃了元宵焰火表演的第一炮,顿时,夜空中,爆出了一朵朵绚丽多彩的礼花,随着那夜空中礼花花型、色彩的变幻,观看的人群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元宵焰火表演晚会虽然没有设计什么奖项,然而,各参与单位也在暗暗较劲,都想在燃放规模、气势上超越其它的燃放点,在百姓中赢得更多的喝采声。所以,焰火燃放的实际持续时间和规模都大大超出我们的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皓月当空的元宵之夜焰火燃放进入了尾声,空中飘着淡淡的火药的清香。然而,水乡小城的街头依然一片欢声笑语,万众仰首的人群久久不愿散去,人们还沉浸在火树银花不夜天的亢奋和欢乐之中。
直到此刻,忙碌了整整一天的我们才算松了口气,庆幸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群众文化活动终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传统的元宵民间花会巡游表演和火树银花的焰火晚会,深受水乡小城百姓们的赞许和欢迎,这也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不断开拓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还记得,一九八六年春节前夕,一个崭新的元宵节民间欢庆活动方案被推上了领导的案头。这个方案让县领导眼前一亮,连声说好。
这个大胆而新颖的活动方案,便是举全县之力,充分展现当地的水乡特色,举办一次规模空前的大型水上元宵灯会。
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最终锁定由县文教局、交通局、航运公司等县直各相关委局具体承办。县交通局、航运公司负责抽调以汽渡为主力的一批大型船只,文教局负责调集各乡镇的民间花会表演队伍登船表演,再由县直单位和实力较为雄厚的工厂企业包干到船,负责每艘船只的彩灯制作、安装及烟花燃放。
经过紧锣密鼓地紧张筹备,元宵节之夜的小城港口外宽阔的三河水面上,盛况空前的元宵水上灯会终于在万众瞩目下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那晚,空中一轮明月高悬,水面上大大小小数十艘船舶一字排开。为首的是小城最大的汽渡船,船头架起一座安有“水上灯会”四个霓虹灯大字的拱门。在港口和船上无数盏聚光灯的照耀下,三河水面亮如白昼。在灯光的照耀下,来自四乡八镇的农民民间花会表演拉开了水上元宵灯会的序幕,表演船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舞龙、舞狮、鲤鱼灯、虾头灯等等打起了擂台,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紧随其后的数十条灯船上也是异彩纷呈,观音现世、八仙过海、天女散花等制作精美的各色灯彩也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
水上灯会的高潮出现在最后,在数十条灯船上空腾起了一串串五彩的礼花,那事先精心扎制的上千只荷花灯从船上放入河面,顿时波光粼粼的三河水面上,一片闪烁着烛光的荷花灯随波逐流,顺水而下。天上的焰火与水面的荷灯交相辉映,不由让人发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赞叹之声。岸边上万的观灯人群被这眼前的犹如人间仙境般的一幕惊呆了,人们仿佛已置身梦境,雷鸣般的欢呼声伴着震天的锣鼓声、鞭炮声,在三河水面上久久回荡。
这蔚为壮观的元宵水上灯会在水乡小城文化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幕虽过去了二十九年,但它在我的脑海中却留下了永恒的美好记忆。
第二篇:红红火火闹元宵散文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元宵节的气氛和过年就不太一样了,总是比较轻松和愉快些。元宵节时,家谱前摆的供品和过大年也是不一样的。过大年只摆两盘有花顶的馒头,而元宵节时除了那两盘有花顶的馒头照摆外,还要摆佛手糕,俗名叫“爪山”,学名“佛手山”,是“福寿山”的谐音,有求长寿多福的意思。佛手山是用一双一双的佛手状的发酵面团蒸成的,底上有九双手,依次递减,顶上是一双手托起的荷花,依着家谱竖着摆,既庄严,又好看。大叔蒸佛手山的手艺是全村有名的,元宵节前少不了要帮左邻右舍的,总得忙乎好几天。另外,在供桌的两端还要摆谷地糕,就是在枣糕上插长叶长穗的谷子苗,那谷子苗是在秋天收谷子时就挑拣好,而后阴干的,因此,看上去黄绿黄绿的,似乎还散发着秋天谷子成熟后的清香。插谷子苗的糕有方形的,有圆形的,谷子苗插在上面齐刷刷的,俨然一方田园,风光怡人。
最让人对谷地糕感兴趣的是藏在谷地里的“看田佬”,就是用发面蒸做的小人儿,多为男孩,也有女娃,有鼻子有眼,有的还戴着草帽,举着鞭子,牵着狗,为看守田园的样子。人们蒸“看田佬”,为的是让别人“偷”。偷走是吉利,留下的也不麻烦。人们偷看田佬是专门给怀孕的妇女吃的,据说,想生男孩就偷男娃吃,想生女孩就偷女娃吃。所以,元宵节那天,大人和孩子都会先去别人家“侦察”一番,然后到了正月十六傍晚时分,说不定会有一个不速之客来拜访,来客的光顾,是为了偷看田佬,大家心照不宣。来者偷到了想要的娃娃,高兴而去,被偷的人家也是愉愉快快的。
记得有一年,外婆让我到邻家供桌上的谷地糕里偷看田佬,她的本意是让我偷男娃,自然是给妈吃,希望妈妈给我生个小弟弟。没有想到我竟然偷回去一只狗,外婆问我:“哪个小小(男孩)呢?”我说:“那个小小(男娃)太丑了,不如这个狗好看。”大家听了都笑,爱开玩笑的邻家拉籽姨说:“看来,瓦妮妈要给瓦妮生小狗做弟弟了。”我听了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大家一起大笑。
元宵节的街上是五光十色的。家家门前吊华纸,是“华子”的谐音。有的上面写字,有的上面不写字。所谓华纸,就是下边糊有装饰性吊挂的麻边纸,有一尺见方大,折叠成米字后染上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用绳子粘起来吊高,风一飘,哗啦啦地响。爹说:“瓦妮,你听,那是俺孩长大念书展书的声音。”一说念书,我就想快快长大。除了吊华纸,家家户户还要糊花灯。花、鸟、虫、鱼,什么都有,有的挂在门口,有的放在房顶或院墙上,是专门让别人看的。所以,孩子们之间,少不了为谁家的灯多和谁家的灯造型奇巧而争吵。稍长我几岁的彦春姐姐的妈妈手最巧,她帮我糊的白菜灯就和真白菜一样青翠,点上蜡烛,挂到枣树上,惹得邻家直羡慕。
元宵节的街上,还有用松柏树的翠枝搭的彩色牌楼,牌楼的顶上和两条楼腿的四面都有制作精美的灯镶挂在苍松翠柏中间,灯面上,有栩栩如生的剪纸和有趣的灯谜,吸引得大人和小孩仔细地观看。还有棒槌火,在街上隔一段就是一个,浑身的窟窿眼,冒着红红的火苗。到了正月十六的晚上,有两件事是男女老少都要做的,一是“丢病”,即使是不看演出的,也要到大街上溜一圈,为的是把病丢了,以求在新的一年里健健康康的。二是人们都拿着馒头或枣糕去棒槌火上烤着吃,老人们告诉孩子们,必须烤够六六三十六个眼,就是要烤六个棒槌火,在每个棒槌火上考六个眼,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六六大顺的意思。所以,到了正月十六晚上,几乎是家家锁门,举家出动。
最让人心动的是在街头看演出了,有扭秧歌的,有赶旱船的,有耍社火的,有说快板的,有说书的。传统的“钉缸”、“拉花”,常把村里人身边的人和事都编了进去,说长道短,诙谐逗趣,围观的人最多,大人小孩,围得水泄不通而且笑声不断。有的人,看着看着,也就加盟进去凑开热闹了。到了第二天,人们就把唱词添油加醋地传开了。闹到夜半,就开始打铁火了。所谓“铁火”,就是扬撒烧开的铁水,人们看的时候,都站得远远的,怕烧着。那技术,只有几个铁匠掌握,一般人是没有机会学的。打罢铁火,是放烟花。放罢烟花才唱大戏,一唱唱到三更天。有的年份,正月十七,十八,也要闹热闹,不过最热闹的还是十五和十六那两天。一过十八,人们就开始忙地里的活了,孩子们也开学了。热闹的元宵节,就过去了。
最让我不能忘怀的是有一年的元宵节,雪下得很大。我还骑在爹脖子上去街上看热闹,妈跟着,一走一滑的。他们给我戴男孩戴的兰色绵毛帽子,把我打扮得像个男孩,别人也以为我是个男孩,夸奖我,真开心。那年,我还没有上学。
随着年龄的增长,过节的兴致越来越淡薄了。但是,童年那过大年的孤独感和热热闹闹过元宵节的记忆却始终难以释怀。无论是孤独,还是热闹,爹妈对自己的关爱和期待,是最令我值得回忆和足够我一辈子咀嚼的幸福滋味。
第三篇:古稀老翁闹元宵散文
古稀老翁“闹”元宵
民间不是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说法吗?这个“闹”字多喜庆啊!好嘞,七旬愚叟我也想来凑凑热闹,不揣浅陋,聊几句有关元宵节的事儿;“闹”得不周之处,敬请匡正。
天文的“元宵”。据天文学家介绍,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周为一个“朔望月”(农历),以一个月中月亮最圆的那天称为“望日”。月亮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近则快,远则慢,所以每个月“望日”的时间就有所不同,从农历十四至十七皆有“望日”,然十五、十六者多也。今年(农历猴年)正月便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故谓正月十五为“元宵”。
寄托美好愿望的“元宵节”。“在古人的心目中,月圆象征着吉祥,而“上元”是第一个“望日”,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明月之夜,所以人们于此时祈愿吉祥平安,幸福圆满,“元宵”便逐渐形成了一个节日。我以为,这应该是深植于民众之中的最基础性的动因。
始于西汉文帝时代的“元宵节”。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执政,危及汉室。齐王刘襄、太尉周勃、丞相陈平、朱虚侯刘章诛吕平乱,迎立文帝(刘恒),恰逢正月十五,遂将是日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处处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成为“普天同庆”的元宵节。到汉武帝时,又将“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经把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起于东汉明帝时期的“灯节”。“元宵节”又称为“灯节”。据说东汉明帝因梦见金人,派遣使者去西域迎回佛像,于是在元宵“燃灯表佛”,亦令民间挂灯,从此便形成元宵燃灯、观灯的习俗。另一说法,元宵燃灯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主管上、中、下三元者分别为天、地、人三官,而天官喜乐,故上元要燃灯逢迎之。不管是啥说法吧,这习俗是一直流传下来了。唐玄宗时,将赏灯的时间从元宵一夜改为三夜,北宋延长为五夜,南宋添为六夜,到明太祖朱元璋时,曾有连续张灯十夜的纪录。除了赏灯之外,后代又陆续创造出放烟火、舞龙灯、猜灯谜、吃元宵(汤圆、灯圆)等节庆形式。
全民性的“闹元宵”。除夕和元旦(大年初一)主要是家庭或家族团聚,而到了元宵节,男女老幼几乎倾城而动,就连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这夜也被“恩准”出来夜游观灯。人们喜气洋洋,人流摩肩接踵;或赏月观灯,或品味元宵美食,还有青年男女约寻意中人,煞是热闹,形成了“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民俗。
诗意的“上元夜”。元宵盛景令历代文人雅士诗兴大发,吟哦出许多优美的元宵诗词。从诗的鼎盛时期唐代,一直到最后一个清帝国,譬如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白居易的《正月十五夜月》、王安石的《上元戏呈贡文》、苏轼的《蝶恋花?密州上元》、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唐寅的《元宵》、黄景仁的《酒后偕步灯市》……此类诗章枚不胜举。而最有名的是大家都会背诵的两首词,即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些名篇的最大特点是情景交融——情,是生民之情;景,乃众生之景。这也从一个侧面再次说明,前文提及的那几个各朝皇帝,不管他是谁,不管他们与元宵节能扯上多少关系,“元宵文化”同其他所有文化一样,归根结底,都是世世代代老百姓创造、丰富、发展、流传至今的。
第四篇:梦里水乡优美散文
我的家乡在乡村,那是一处绿树丛生,山水相依相偎的人间天堂,更是一方用山里人的淳朴,希冀营造而成的净土。
乡村,那是牧童手中清远的笛;是红砖瓦之间升起的袅袅炊烟;是薄暮时分母亲那轻柔的呼唤以及孩子那土里土气的乳名;是门口方塘中那浮在水面的大片绿藻;是坍塌的墙角处幼儿
们筑起的小沙丘;是妇女们在茶园间采摘嫩芽时彼此的逗笑声;是村头老槐树下旧藤椅上闭目养神的老婆婆;是院中央那三人合抱的橡树,还有枝头聒噪的蝉鸣及树下吐着舌头的老黄
狗……乡村,也许是每一个走进城市的人心中的一个清丽的梦,梦中萦绕的是母亲不变的摇篮曲。走在碎石和黄泥铺就的小路上,不经意间,便踏足一片混淆着记忆方向的稻海中,轻
风微抚,流水潺潺,花香暗涌,泥土的芬芳和着远处隐约可见的仓青色的林黛,还有那田间此起彼伏的虫鸣声。轻奥凉风擦过肌肤的清凉感,静静闭上眼睛,恍如瞬间跌入一场梦中,梦中有这五彩斑斓的涂鸦,还有扎着可爱的小辫子,身着碎花小裙的我。
不顾及身后母亲焦急的呼喊与殷切的呼吁,调皮的爬上门前晒谷物的小平台,坐在高高的平台边缘,光着小脚丫使劲晃荡着悬空的两条纤细的腿,想象着在绵软的云朵间自由漫步的轻松与惬意,孩童那纯真羞涩的笑意也如墨般悄悄晕染在嘴角。蔚蓝的天空一贫如洗,似一块通秀的蓝宝石,大多的白云从容的流走,满载我年少青涩的不切实际的梦。一群同我一般单纯无知却有快乐的鸟儿从眼前施施然飘过,几片洁白如雪柔软如风的羽毛宛若异世飘然而落的精灵,轻轻覆在我的瞳仁。不远处几个衣着深灰色的老农在麦田不断重复这扬臂的动作,不知他们的手臂是否会酸痛?
迈过青石板铺就的小路,溪水在碎石间千回百转。一群穿着蓝底白花衣裳的妇女,手臂高高扬起,极有节奏的捶打着衣服的声音惊起了一群在林间栖息的鸟儿。几个光着身子的小不点,脊背晒得黑亮如乡村那厚实的徒弟。他们在溪水间尽情挥洒风情白露的童年时光。天真的笑脸,不诸世事的纯真眼眸一如冬日午后温暖的阳光,抚慰人心。
薄暮时分,从各家各户小窗中透出点点晕黄的灯光温暖着每一位晚归者的心。整座大山静悄悄的,犹如嬉耍一天后极累熟睡的孩童,偶尔有一两声犬吠,不显嘈杂,更衬出一份幽静。
这就是记忆中的乡村,是我居住的地方,也是我所有美好回忆的来路。经历岁月流逝,那些点滴感动,几许欢笑已然长存于心,一如花瓣清晰的脉络。犹记得,小时那些幼稚无知的梦一直还在静静安放于家乡,不曾抛却,我愿驻留在这里,去感受她,生生世世。
第五篇: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散文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上元”,其夜称之为“元宵”,元宵节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自古以来,元宵观灯是我国民间喜闻乐见,贯通古今的风俗习惯,因而元宵节又称之为花灯节。古人在元宵节张灯结彩闹元宵的盛况,在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首脍炙人口的词里可见一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把当时元宵节灯市的热闹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
正月正,闹花灯。在我们老家,每年正月十五闹花灯成了一个固定的传统,一直流传到现在。
从我记事起,我所在的小镇张习桥就是十里八乡闹花灯的集会中心。每年正月十五,迎新辞旧的喜悦心情更有理由将这种热闹升华到更高的水平,于是就有了老城闹春的习俗。
十字大街在欢腾的锣鼓声中刚刚度过了一个欢乐的白天,天一擦黑,各村庄的秧歌队就点燃自己糊的灯笼,随着锣鼓点一敲,踩花灯的人们就从四面八方向这里集合。
闹春集会的开始是由承办人用竹竿挑着一挂点燃了的红鞭炮,在人群中央来回打圈,一阵惊呼尖叫此起彼伏,场子中间就出现了一个不规则的圆形场地。最先亮相的是东道主秧歌队。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老太太小媳妇穿戴色彩艳丽的服饰,扭动着灵活的腰肢,跟随着整齐的锣鼓声,缓缓扭进了场地。
有的村的秧歌靠扭,在打场时不断地变换着队形,什么盘肠啊、剪子股啊、套环啊、单十字啊,不断地变换着花样。其中要数转白菜心最难。秧歌的两列队伍,要在伞头的带领下,兜着圈子从自己的队伍中一个个绕过去。第一次从甲处绕,第二次从乙处绕……以此类推,从头绕到尾。尽管有人指挥,还是有人绕着绕着就糊涂了。一个秧歌队不练上十天半拉月是转不会的。她们甩动着腰间的彩色绸缎,脸上夸张的大红胭脂在街口仅有的一盏汽灯的照耀下熠熠发光。
各村庄扎的花灯大都是就地取材——用秫秸(少数用木条),把秫秸用镰刀头,咔嚓掉外皮,用蜡烛火烤,就着热乎劲儿揋成各种形状,扎出所要的灯笼来。有些连接处还要用竹签子钉上,比如说,八角宫灯就需要用竹签子将每一根揋好的秫秸和八角上座、底座连接起来。
制作比较简单的有白菜灯。选较粗的秫秸,截下二尺多长的一段,一头用刀劈成五六瓣,留半尺多长做把。再将较细的秫秸劈成两瓣儿,揋成一尺多大的圈,从劈开的秫秸处依照大白菜的形状,将秫秸圈儿和劈开的秫秸,用麻批儿一一绑牢。在离个一乍多的地方再绑上一个较大的秫秸圈儿。这时将劈开的每一股秫秸依照白菜叶的弧度向外揋,使其扎撒着,活像水水灵灵大白菜的样子。在灯笼把的分叉处固定上一块钉着钉子的小木板,或者是将一根削好的长竹签子插在作把的秫秸中间,以备插蜡烛用。这时用比较软的疙瘩纸或是报纸,裁成两指多宽的条,用手指抿上浆糊,将扎好的骨架包裹起来。不然的话,光溜溜的秫秸粘不上纸,灯笼也容易散架。之后,取白纸糊白菜灯的底部,可用剪刀尖出一片片白菜帮子形,糊上去,在劈开的分杈上再用绿色纸剪成白菜叶子形状粘上去。如果再能连着粘出菜耳朵就更好了。这样一盏惟妙惟肖的白菜灯就糊成了。点上灯蜡,烛光忽明忽暗,看上去别有一番情趣。
依着扎白菜灯的方法,稍加变化,就可以扎出荷花灯、大萝卜灯、苞米灯、棉花桃灯等。依着人的心劲儿,还可变幻出很多种灯。比如说:西瓜灯、菠萝灯、金鱼灯、鲤鱼灯、兔子灯、老虎灯,还有的在形状上取胜,扎出四角形灯、三角形灯、六方形灯、八棱灯、五角星灯、八角宫灯。当然这灯笼上要写上字,有的是几盏灯笼组成一句话,诸如:世界和平、五谷丰登、祖国万岁等。还有手巧的人扎出了飞机灯、火车灯、火轮船灯、汽车灯。
更有奇巧的姑娘,先在扎好的灯笼框里边,糊上白纸,纸干了以后,就绷得紧紧的,用头号针在纸上“绣”出牡丹、梅花、兰花的图案来。最后在外面的框上糊上一层红纸,不点蜡烛,似乎平平常常。一点上蜡烛,烛光透过小孔映在外层纸上,牡丹、梅花、兰花的图案变得影影绰绰。令人拍手叫绝。
一队队秧歌踩着花灯在十字街头汇合了。踩花灯和扭秧歌又有些不同,右手擎举着灯笼,扭动的幅度不能太大,不然花灯就会因晃动太大而被刮灭,或是一不小心引着了灯笼上糊的纸。尽管这样,踩花灯的人还是举着花灯,忘情地扭动着,随着“嘟嘟哒,嘟嘟哒、嘟哒嘟哒嘟嘟哒”的唢呐声和锣鼓点,花灯时起时伏,随着鼓点在舞动。像跃动的火龙,似舞动的金蛇。随着领队的哨声,队伍时而穿插,时而如九曲盘肠。
要说技术含量较高的是踩高跷和花杠舞这两样绝技。踩在直立的木棍上行走如飞本已夺人眼球,肩膀上还要扛半大的孩子一起舞动,真称得上艺高人胆大。
花杠舞是本地独有的绝技之一,两个人跳脱双手,仅靠肩部力量抗住一个重量不轻的花篮,还要不断变换出“闪肩”“高抛接杠”“头顶杠头”等花样,博得一片喝彩。
踩高跷的卖力气,看秧歌的人们更是投入。有的人随着秧歌的大流走,扭到哪儿跟到哪儿。
我们街里的一帮的嘎小子,有的拎着提灯,里面是白纸糊的灯,有一个铁丝的提梁和木座,白纸的灯罩可以沿提梁挪动,可便将蜡烛放进去,外面是一个细铁丝编的罩,起到保护作用。有的提着四方形的纸灯笼,有的提着木框的四方玻璃灯。在人空里钻来钻去地看热闹。满天星星般的灯笼就汇成了一条地上的银河。满天星星般的灯笼就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如今,闹十五的习俗已经不复存在。正月十五最常见的还是白天人们在广场上零零散散的几个难度一般的保留节目,也没有人踩高跷了,即使扭得再热闹,也没了当年的氛围和气势,更别说万人空巷闹十五的盛大场面了。
但那些记忆,犹如一幅陈旧的年画,久久铭刻在心灵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