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教育论文(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5 11:52: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分析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教育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分析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教育论文》。

第一篇:分析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提出思想重视是前提、理解内涵是基础、完善体系是重点、加强实践是关键、实施认证是保证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策略。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教师素质提出严峻挑战。教育技术能力己经成为现代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强化教师的现代教学意识、改善教师的能力结构、提高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教学的能力均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输出主渠道的师范院校,如何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如何改革现行教学模式以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对未来教育的要求,是当前师范教育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对于如何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笔者结合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分别从观念、内涵、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5点对策。

论文关键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教师素质

1、思想重视是前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重视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是前提。对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在高师院校的实施程度。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母机”,以培养未来教师为己任。是否能够为教育领域输送合格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师是判断高师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高师院校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要求来培养未来教师,要认识到信息时代对师范生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加大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力度。为此,高师院校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增加对此项工作的支持力度,配置优秀的专业教师,开展经常性的旨在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活动。

2、理解内涵是基础

科学理解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是培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基础。关于教育技术能力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一般认为,这个能力包括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教育技术的知识与技能、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应用教育技术的社会责任。

其实,这4个方面构成一个人的教育技术素养,己经突破能力的范畴。因此说,与其说是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倒不如说是教育技术素质的培养,这样表述才更贴切、更科学、更合理。笔者认为,在这4个方面中,意识和态度是条件,知识和技能是基础,应用和创新是核心,社会责任是方向,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是一个人教育技术素养的综合体系。

意识和态度是一个人对教育技术认识的体现,直接影响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是形成教育技术素养的条件。知识和技能是形成教育技术能力的基础,只有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才能根据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来运用教育技术,从而形成和提高教育技术能力。应用和创新是把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具体的教育、教学中的能力,具体表现为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等。这几方面的能力,尤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最为重要,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主要指的就是整合能力的培养。社会责任是对教师如何正确使用教育技术的方向的规定。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整合能力是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其他几个方面是教师教育技术素养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为整合能力服务的。因此,要以整合能力的培养为中心,重视其他几个方面的配合,做好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工作。

3、完善体系是重点

当前,完善高师院校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重点。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不能仅仅靠一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而应该有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这些课程主要包括信息技术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材教法等。

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指的是目前大学里普遍开设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核心课程。对于师范生而言,这门课程还是形成教育技术能力的基础。只有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才有可能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才有可能形成教育技术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是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课程。要依据中小学课程标准,设计和组织涵盖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等4个方面的课程内容,这样可以使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很好的联系和衔接。当然,强调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并非是说把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等同于当前正在实施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材,而应是更基础、容量更大、知识更丰富的课程。

课程教材教法是向学生传授本学科教学思想、原则和方法的课程。这是形成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强化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师范生不仅能掌握有关学科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技能,还初步养成应用现代教育手段来实现这些教学思想的素质。也就是说,具有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具体课程整合的能力。

4、加强实践是关键

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是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关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能力总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并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然而当前以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为特色的教育技术课程变成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实验为辅的教学形式,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变成一句空话。加强实践应注意以下问题。

4.1增加实践的时间

不仅要增加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实验课时,改变传统的2+1课时安排惯例,同时在系列课程的理论讲授过程中增加学生参与、学生活动的机会,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4.2采用多种实践方式

可以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网络的学习、到中小学见习等多种方式开展实践。教师可以从学生实际所学专业出发,提出研究项目,基于项目组织教学活动和安排教学任务,为学生创造充分使用和展示教育技术能力的机会;教师应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作用,组织课堂、课中、课后的网上活动,激发学生更多地参与教育技术应用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深入中小学进行见习,加深师范生对教育技术的认识。

4.3重视与在职教师的交互

当前,许多学者都非常重视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但是,他们仅仅重视在同一层次学习群体间建立学习共同体。在师范生和在职教师之间也可以构建学习共同体。师范生和在职教师在教育技术能力方面各有所长,师范生在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方面具有优势,在职教师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比较突出。同时,不论是师范生还是在职教师,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实践,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技术素质。为此,可以利用现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中的BBS等工具,为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搭建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使他们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教育技术能力。最后,还要重视和加强对实践环节的考核,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

5、实施认证是保证

实施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资格认证是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保证。资格认证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资格认证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有力保障,具有评价、考核和监督控制的作用。当前,我国对“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资格认证还是空白。这既影响师范生学习教育技术系列课程的积极性,也造成师范生以后不得不面对重新参加资格认证考试的尴尬局面。为此,在师范院校推行教育技术能力资格认证是当务之急。结合当前情况,一方面可以在教师资格考试里增加教育技术能力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为师范生发放由教育部认可的教育技术能力资格证,作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认证。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贯穿整个大学阶段。既要重视教育技术能力在师范生素质中的作用,更要正确理解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构建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课程内容体系,发挥多门课程的作用,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

第二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分析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

【摘要】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思想和手段,才能适应信息化教育的要求。本文对高校、中小学以及师范专业的实习生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做出了分析,并比较了我国和美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一)各阶段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以某一高校为例,高达95%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使用教育技术手段对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理解力、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非常重要。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对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有效性持积极肯定态度,这是教育技术持续推广与发展的有利条件,但是有 23.5%的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减轻教学负担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加重了教学负担。92.4%的教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对教学帮助大,应该尽量采用;6.3%的教师认为帮助小,应尽量少采用。可见,随着硬件环境的不断完善,教育技术已被教师广泛接受,他们乐于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教育技术手段。

高校教师对教育技术知识的认知程度,按百分比从高到低依次是: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75.7%,多媒体设备使用60.5%,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55.0%,教学论、学习论、教学设计等理论52.9%,网络技术与应用 46.2%,网络课程开发与制作40.8%,多媒体课件和多媒体设备因为和教学息息相关,所以教师普遍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也是教师关注的一个方面。

在中小学教师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较多的是浏览网页、使用Google或百度等搜索引擎获取教学资源和使用word或excel等制作电子教案、而对网页制作和动态课件制作的相关软件则知之甚少,教师对具体技术软件的掌握程度不高。

70.6%的实习生能够熟练地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教学信息资源;68.1%的实习生能够熟练地使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22.2%的实习生能够熟练地制作flash多媒体课件;18.6%的实习生能够熟练地使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18.6%的实习生能够熟练地利用网页制作工具制作网络课程;21.2%的实习生能够熟练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制作视频课件。

(二)美国于中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对比

首先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看。美国从6个方面规定了所有教师都应达到的教育技术标准1.技术的操作和概念: 教师应对技 术 的 操 作 和 概 念 形 成 正 确 的理解。2.策划和设计学习环境和体验:教师策划和设计基于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和过程。3.教学、学习与课程:教师完成全部计划, 其中包括含应用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最优化的方法和策略。4.评价与评估: 教师利用技术进行更方便、更有效的评估。5.工作实效和职业实践: 教师利用技术促进他的工作实践和职业实践。6.社会、伦理、法律、人类方面的问题: 教师要了解与 PK-12 学中的技术应用有关的社会、伦理、法律和人性问题, 并将这些知识观念应用于实践中。我国《标准》中的教学人员子标准用四个能力维度概括了我国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 这四个能力素质维度是:1)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包括信息需求意识、信息应用与创

新意识、对信息的敏感性与洞察力、以及对信息的兴趣与态度等);2)教育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包括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基本操作技能、信息的检索、加工与表达、信息安全与评价等);3)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等);4)应用教育技术的社会责任(包括与信息利用及传播有关的道德、法律、人文关怀等)。

其次从技术上来看,美国加州教师初级教育技术所应达到的能力有:

1、基本操作、概念和基于计算机的技术问题,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操作和维护的基本原理、计算机和相关外围设备的基本的故障处理,2、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创造性应用,其中包括:管理记录与信息、通过多种形式的媒体交流、利用基于计算机的协同工具交流、应用电子研究工具和应用信息读写的技能,3、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教学应用,包括有效运用技术改善教学的当前最好的实践和研究结果、理解评价和选择软件$电子学习媒体的标准。

(三)我国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我国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有:工具应用能力、资源获取能力、知识管理能力、专业素养能力、知识技能能力、操作应用能力、教学实践能力、资源开发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发展创新能力、评价反思能力。

工具与应用

1、知识技能:(1)了解多媒体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基本原理;(2)了解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的基本知识;(3掌握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的基本知识和原理;(4)了解学校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及其外设的基本工作原理,2、操作应用:(1)能够熟练操作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成功安装和使用软件;(2)能够熟练操作学校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及相关设备;(3)能够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实际需要,配置合适的软硬件;(4)能够熟练使用校园网及因特网来支持教学与科研。

3、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掌握信息环境下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能够有效地进行信息环境下教学系统中的学习目标、学习者等要素的分析和设计,(3)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应用方式及其所需的工具条件,(4)能利用信息技术对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创设交流互动的学习环境进行设计。

4、资源开发:(1)拥有自行设计、开发教学资源、积极参与教学资源建设的意识,(2)掌握教学资源开发的基本内容和需求分析方法,(3)能够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自行设计和开发一定的教学资源,(4)能够应用教学设计原则来开发、实施和测试交互式的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软件。

5、教学实践:(1)能将有用的信息资源和技术与相关课程内容、课程资源整合,以提高教学效果,(2)能有效使用信息技术创设有利于交流互动的学习环境,使技术成为有效的教学工具,(3)了解网络教学的功能和特点,能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实践,(4)能够与学科教师及技术人员合作,设计开发网络课程.6、评价反思:(1)拥有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的意识,(2)了解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掌握对教学媒体、教学资源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3)能够应用适当的技术和评价工具,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课程的评价,(4)能够根据评价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达到绩效目标。

7、发展创新:(1)拥有终身学习%专业发展和创新的意识,(2)能在教学科研过程中不断发展创新,(3)能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终身学习和自身专业发展,(4)具有强烈的信息安全意识,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法律伦理问题。

【参考文献】

[1] 丁卫泽,吴延慧.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J].电话教育研究,2010.[2] 陈国荣,余莉.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及培训研究[J].教师成长,2010.[3] 陈莉,黄桂晶.中美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比较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

[4] 张均兵.美国加州教师初级教育技术能力考试的借鉴与启示[J].中国电话教育,2011.

第三篇:重视学法指导突出能力培养教育论文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和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获取终身学习的本领,为日后走向社会打好知识和能力的基础。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逐步实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进而达到掌握学法、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下面谈谈我在物理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加强观察、实验的方法指导,培养观察、实验能力

初中物理中的实验教学是重要的直观教学手段,不仅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思维表象,而且为学生提供可供研究的事实。因此,实验教学是不可替代的。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细致观察法、顺序观察法、重点观察法、比较观察法等。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还要教给学生物理实验的构思方法:如测物质的密度,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测电阻、电功率等,这些都是以物理公式为原理进行实验的。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等,由于相关因素较多,总是先设定其中一个或几个量,再逐个量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这些方法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初中物理教材的知识结构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列举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或演示实验;由实例或实验分析、归纳出重要的概念和原理;概念原理的应用与举例。自学能力的关键是阅读能力,在教学中,针对每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对于概念教学应提出“为什么引入?”“怎么引入的?”必要时要提出“与其他概念的区别及联系是什么?”等问题。对定理、定律要重点读,要求学生逐句反复推敲。

并且从“怎么得出来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应用它?”等几方面启发教学,教师对学生的解答给予补充和引导,教会学生认识和抓住物理规律的本质。可采取师生交谈法,教师设问法。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指导学生阅读这段文字时,我特别强调注意其中“或”字的意义。为什么不用“和”字?这段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后,老师归纳出这段话有两层意思:原来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通过这样的阅读和学习,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牛顿第一定律。对后面的惯性概念也能融会贯通,知道“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具有的要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同时,也教给了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三、优化复习方法,培养学生系统地分析和归纳能力

要提高复习效果,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从基本概念、定律、原理出发,采用归纳法,类比法,研究各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区别及应用,使零乱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所以在阶段复习和总复习中,我总是根据复习内容,先搭好一个知识结构的框架,让学生按照这个框架自己进行复习。

四、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在于理解,能力在于训练,在复习阶段,不仅将概念和原理进行归纳和总结,还要精选例题,对学生进行灵活多变的变式训练,重要习题要适当扩展和延伸。通过训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多个侧面去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开拓学生思路,促进学生物理认识步步深入。从不同的认识层次寻求多种解法,变学生的定势思维为多向思维,不仅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第四篇:泰山学院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研究

泰山学院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研究

摘要:该文基于问卷调查与访谈,分析了泰山学院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及原因,结合文献研究,总结了泰山学院与国内其他院校培养现状的异同,希望研究结果为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校本培养模式等研究提供依据,从而改进本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现状。

Research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Training About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y in Taishan University

JIA Chun-yan

(Teacher Education College,Taishan University,Taian 271021,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based on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analysis of current status of cultivation about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y in Taishan University and the reason,combining literature,summed up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ith the other universities.Then it hopes the findings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studying influence factors and school-based training model abou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y,and to improve the current status of cultivation about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y in Taishan University.Key words: taishan university;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y; training; present situation 概述

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的隐喻下,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回顾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历程,“亡羊补牢型”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面向未来教师即师范生发展的“未雨绸缪型”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成为必然[1]。目前还没有对泰山学院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相关研究,因此笔者首先对本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为后续相关研究打好基础。泰山学院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与原因分析

泰山学院是2002年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目前共有本科专业59个,其中师范类专业14个。为了深入了解其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笔者对自己所任教的《教育技术》公共课的三个师范类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历史学、英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调查,选择学生完成该课程学习后进行。调查对象的选择上,笔者之所以选择这三个专业,一是因为与学生相处时间长,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完成调查;二是自己的授课内容、方式等与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有更直接的关系;三是这三个专业涵盖普通文理科专业,所有师范类专业使用相同的教材与课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能够保证调查结果更具有真实性和针对性。问卷依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2](以下简称《标准》),从基本情况、态度与意识、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自我评价与建议六个方面进行设计,共50题,只有一题为开放题,其他均为选择题。问卷共发放218份,回收192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83份,有效率为95.3%。主要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现将泰山学院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调查结果与原因分析如下。

2.1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包括对专业、性别、教育技术及相关知识的认识,以及《标准》的熟悉程度的调查,统计结果分析如下。

2.1.1男女比例悬殊,水平存在差异

在调查的183人中,只有28名男生,这是本校师范类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专业男生比例在5%以下,如英语、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调查发现:“男生偏少”是影响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男生多的班级,其水平偏高些。

2.1.2“教育技术”认识薄弱

对“教育技术公共课之前,您是否了解教育技术”的调查中,只有1人选择完全了解,55.2%的同学选择“不太了解”,“完全不了解的”只有16人,笔者也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对“教育技术”有一定了解,认为“教育技术”就是学习“怎样使用各种媒体,怎样做课件”,而对教育技术的相关知识体系和教育应用缺乏系统的认知。

2.1.3对《标准》的内容比较陌生,不重视

只有8.2%的同学“熟悉”《标准》内容,54.6%的同学“知道部分内容”,这部分同学只知道《标准》的内容框架,具体内容并不了解。37.2%的同学“不知道”。笔者授课时由于课时限制,只介绍了标准的大体框架,具体内容要求学生课下自学,同时还提供了相关的试题和网址,结果表明对于教师布置的自学的课程资料,大部分同学没有重视。

2.2态度与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97.3%的同学认为“教育技术能力对于师范生重要”;95.1%的同学认为“教育技术能够有效地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97.3%的同学认为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100%的同学认为教师应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以及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这说明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教育技术能力对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2.3知识与技能

这部分分别对“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知识包括教育技术基本概念、理论基础、教学设计等理论性知识;技能包括教育教学活动中可能用到的各种技术技能。

2.3.1教育技术知识的掌握喜忧参半

对于基本概念、理论基础,90%以上的同学能够掌握,但是对于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的知识掌握较为薄弱,比如教学设计(48.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58.5%)的相关知识,一半左右的同学不太熟悉,还有个别同学选择“不知道”。分析发现这与笔者授课内容的偏重有直接关系,学生掌握薄弱的知识,授课时笔者只注重基本知识和步骤的讲授,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科内容进行细致设计的案例较少,导致学生在“模仿应用”时,没有清晰的思路。

2.3.2教育技术技能水平各有差异,专业性强、较为先进的技术技能普遍欠缺

调查结果见表1,其中A―D常用软件、工具的使用、PPT课件制作,80%以上的同学都能够掌握,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信息素养,具了解,这些技能主要是通过《大学IT》课程学习和自主学习获得,这说明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需要开设系统的相关课程。对于E―H四种能力,50%左右的学生掌握较差或没有掌握,其中能力较差的一是专业性比较强的课件制作工具:Authorware、FrontPage、Dreamwaver、Flash,80%左右的学生都没有掌握,由于课时限制,笔者讲授的该内容很少,学生又没有选修相关课程;二是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只有12.1%的同学基本掌握,所谓的掌握是指理论上知道是什么、其作用以及简单的操作,其原因是本校目前还没有一套交互式电子白板设备,笔者只能借助网络下载的培训视频、大赛获奖课堂实录,让学生具有感性认识,但学生缺少实践经验。此外虽然50%以上的同学掌握了“技术与教学整合能力”(H),但根据作业情况,大部分同学仅是对照课本上的基本步骤完成教学设计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缺少对具体学科内容的深入分析,对教学目标认识不清,“为了用技术而用技术”,设计方案缺乏个性、创新性以及对教学细节的考虑,这样的方案真正应用于教学实践时,根本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2.4应用与创新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普遍具有应用与创新的意识,但创新应用能力偏低。对于“如果您需要一些课件,您是怎么样完成的?”的调查中,84.2%的同学选择“网上下载,挑选出有用的使用,不进行修改”,选择“完全制作”的不到10%。同时对“您经常使用什么软件制作课件”的调查结果为,91.3%的同学选择PPT,其他制作软件使用的很少,同学们更偏向用比较简单、熟悉的技术来开发和制作学习资源,这和上述“教育技术技能”的调查结果相一致,究其原因还在于对笔者讲授的操作技能,38.2%的同学只在课堂上听,课下从未进行实践,58.5%的同学只对自己感兴趣的进行实践,因此导致多数同学无法熟练应用所学技能。在对“进行课件制作时,需要哪些支持?”调查中,学生需要的支持由高到低依次为技术(79.8%)、素材(73.2%)、设备(49.7%)、时间(47.0%),这说明影响学生“应用与创新”的重要因素是“技术与素材”。

2.5社会责任

泰山学院师范生对教育技术应用的社会责任的认识亟待提高。38.8%的同学不了解使用信息所涉及的伦理及法律等问题,54.1%的同学只了解一些,如不能浏览或传播反动言论、黄色信息等。54.1%的同学在教育技术运用过程中没有注重其版权及信息安全等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笔者在授课时没有重视这方面的知识。

2.6自我评价与建议

为了了解学生对自己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认知,以及学生期望如何培养、培养哪些能力,问卷进行了相关设计,得出了下述结论。

2.6.1自我评价

学生普遍认为个人的教育技术能力一般,还需要进一步提高。83.1%的同学认为通过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学习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还需要继续学习,86.3%的同学认同该课程可以有效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68.9%的同学对《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学习具有很大的积极性,这说明学生已经认识到《教育技术》课程对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具有积极学习的愿望和需求。

2.6.2建议

学生期望以《教育技术》课程为途径提高个人教育技术能力。学生认为师范生需要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有:教育技术理论(50.5%)、课件制作能力(95.1%)、现代教学媒体操作能力(95.1%)、网络运用技术(87.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58.7%)、教学设计能力(60.9%),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选择也呈现出与上述相同的趋势,但教育技术理论(11.5%)、教学设计(50.8%)、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8.4%)三方面的内容选择比例偏少,这说明大部分同学对教育技术能力的理解集中在“对技术的掌握”,虽然这与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存在差异,但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生目前的关注点,对今后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指导。学生还对授课类型提出了建议:讲授课(51.4%)、实验课(含上机课)(78.7%)、实践课(78.7%),同时希望增加课时以保证不同授课类型的有效实施,这说明学生期望用更多的时间,通过更多的动手操作、亲自参与实践来提高个人的教育技术能力。泰山学院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与国内其他院校存在的异同

笔者作为泰山学院师范生《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授课教师之一,对《教育技术》公共课教研组的其他教师了解比较深入,对于该课程的授课内容、授课形式、考核方式也非常熟悉,因此在文献研究、访谈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本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与其他院校的异同。其在很多方面存在着相同之处,比如:学校重视不够、培养内容不能与时俱进、课时较少、教学模式单

一、教学方法局限、考核方式单

一、实习实践环节薄弱等[3-4]。存在的主要差异见表2。

上述异同的分析,能够为探究本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构建校本培训策略或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反思与展望

本研究在对象选择上没有涵盖音体美专业,因此研究结果还不算完整,音体美专业因其专业的特殊性,笔者会单独进行研究,分析其与普通文理科教育技术能力存在的差异及原因,另外笔者将继续探索本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不同专业提出有效的校本培训策略或模式,为改进本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现状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希望本研究能为师范院校培养和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第五篇:注重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教育论文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之一,它既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符合认知规律;又能让学生动手动手动脑,开发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化学实验,可以给学生创造某种认知情境和情感气氛,用以激发学习动机,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设计、自己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化学实验能力包括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记录分析结果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

一、在化学课上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动手

有些学生上实验课时老是畏手畏脚小心翼翼,就连往试管里装药品这样简单的操作也不会;而有一些学生则只是一个看客,只看别人操作,自己不动手,这样的学生叫实验盲。我曾见过这样的同学,上大学了还不会动手操作实验仪器,每次实验都要依靠同组同学来完成,更重要的是他上的还是师范大学化学系,以后还要当老师。自己都不会做实验的老师,很难想象他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所以在化学课上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地做,不要怕出错,也不要怕碰坏仪器,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操作各种化学仪器。

二、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事物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它在开发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现象的本质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引导学生不能只注意实验的表面现象,还要注意克服偏离观察意图的单纯兴趣和偏好的心理障碍。

为了避免实验观察的盲目性,在化学实验课中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师生共同研究活动中应该观察的内容,使学生通过对活动中仪器、操作和现象的观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如观察物质燃烧现象的一般步骤是:第一,有无火焰,火焰是什么颜色;第二,放热(这是燃烧的共同现象);第三,产物特征。还可以通过设问质疑,引发学生相应的思维活动。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力的敏锐性主要是指在观察过程中能抓住化学变化过程中陌生的、偶然的、稍纵即逝的现象。例如在镁条的燃烧实验中,镁条燃烧产生的白烟很快就被产生的白光所掩盖,学生很容易忽略,能否捕捉到这一现象正是敏锐性的重要表现。

三、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最好的表现方式就是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教给学生如何描述实验现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要培养学生学会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都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完成的。通过分析对比一次次的实验结果,找出每一次实验结果的差异,从这些细微的差别中居里夫人发现了镭,雷利发现了稀有气体。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实验记录就是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及时而且如实地记录下来的过程。因此,要求学生按照实验观察的程序,及时把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事实如实地记录下来。

如初四化学第三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里有这样一道题:为了测定某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利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得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中的误差忽略不计):

(1)试计算该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2)从上表数据分析,当所取合金的质量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比为____时,表明合金中的锌与稀硫酸中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这个题目就是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五、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在化学中有较多的验证性实验,老师应尽量把这些实验过程当作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意地去设计探究性实验,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和探究,一方面能从探究过程中透过各种实验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想像力,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

例如,等容积的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试用实验的方法加以区分。学生起初会用已有的知识来考虑,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蒸发溶剂法,用这种方法将两者区别开。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学科、多层次的思考,从本质上分析二者的差异:饱和食盐水溶液存在Na+、Cl-和水分子,而蒸馏水中只有水分子,这些差异导致了二者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上的不同。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并通过具体的实验验证,得出了许多鉴别方法:(1)物理法——①称重量法;②电池导电法;③物块在溶液中的浮力法。(2)化学法——①蒸发溶剂法;②溶质溶解法。(3)生物法——①品尝法;②新鲜蔬菜失水法。多种鉴别方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应全面、完整地认识化学实验能力的内涵,着眼于广义实验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素质,为他们将来走上各种岗位后创造性地劳动打好基础。

下载分析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教育论文(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分析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教育论文(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我在教学中对进行创新教育作了一些探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一、营造宽松氛围,培养创新意识课......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是建立在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的,所以又称为“科研论文”,也称为教育科研成果。教育技术论文需要充分的研究才能取得成果,所以又称为“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一般......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技术学论文 [摘要]: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经济的竞争,科技实力的竞争。我国面临着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我们伟大祖国以富强、......

    教育技术论文

    当前,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学科,对教育教学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龙头,以及......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块1 培训准备 作者: pthjzs 学习目标 在本模块的学习中,您要努力达到如下目标: ◆ 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标准》1.1.1,1.2.1,2.1.1,2.2.2,2.2.3) ◆ 了解新课......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

    测试说明: 课程结业测试共30道题,其中包括15道单选题、10道多选题和5道是非题;每题1分,共30分。您有三次测试机会,每次测试时长60分钟,取三次成绩的最高分计入培训的总成绩。祝您......

    浅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迁移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论文摘要:基于当前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构建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迁移影响因素模型,对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培训迁移效果......

    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结合课文实例阐释概念隐喻理论对隐喻意义构建和识解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概念隐喻思维,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隐喻认知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