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孩子的游戏世界到成人的梦想生活散文
[摘要]
就拿母亲给婴儿取名字这件事来说,这名字一定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也许还需要由父母和社区举办的某种命名仪式来正式确认。
让我们从母亲和婴儿的相互问候方式说起。每天早上,从梦中醒来的婴儿会尝试用一些情绪性、口头性或是肢体性的方式把母亲唤醒。母亲被唤醒后,就会笑着、关切地走近他,或是开心的,或是紧张地喊婴儿的名字,这儿看看,那儿闻闻,检查婴儿是不是不舒服,再本能地帮他调整一下位置,像是把他抱起来等类似的行为。这些日常的举动其实是高度仪式化的,因为母亲似乎觉得她有这样的义务,并且做这些让她感到非常开心。这也能激起婴儿的某些回应,进而鼓舞她去继续这些行为。与此同时,这些行为也是非常个人化的(“典型”的例子就是母亲对待婴儿的方式是因人而异的),但是它们和一些传统原则一样,被人类学家看作陈规旧习。其实这些行为或多或少是自发产生的,也或多或少是责任所迫的。整个过程建立在生理需求的周期性之上,这种生理需求类似于生存的需要。同时,这也是人类世代交递过程中的一种情感必需(emotional necessity)。它有赖于儿童随年龄而增长的认知能力以及认知渴求。事实上,我相信,仪式化的阶段与皮亚杰的阶段论是一致的,除了在刚开始,观察者必须假定一个观察情境。在这一情境中,观察者不仅要记录婴儿与“环境”之间的感觉运动交流,还要记录关于母亲与婴儿的认知搜索的互动,以及两者与观察者本人之间的互动。
我们认为,这些有趣的日常举动就像是人类世代繁衍过程中的桥梁,它们虽然微小,但作用巨大。在之前描述的第一个仪式中,婴儿有一系列的生理需要(受本能驱使,包括弗洛伊德性欲理论中的口头、感觉以及触觉方面的需要),也需要母亲在抚育他时,带给他不同的体验。母亲在产后也有很大的需要,并且往往有些复杂。因为:不论她具有怎样的母性本能,无论她多么渴望成为一位母亲,她都需以一种特殊的方法,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母亲。因此,她有时会很焦虑(有时会很恐惧,常常会很迷信),想要逃避,有时会因为自己不得不接受母亲这个角色以及相应的义务而抑制自己的愤怒。除了某些积极感受之外,她也会产生某些消极感受,即是说,她坚决不能做什么,以防自己变得和其他她(在潜意识中或多或少)不喜欢的、鄙视的、讨厌的、害怕的那些渎神、邪恶、不讲卫生或是不道德的母亲太相似。幸运的是,她作为母亲的角色得到了认可,正如将她抚养长大的母亲一样。与此同时,她的母性形象也在孩子越发频繁的回应中越显仁慈。反过来,基于对无所不能和仁慈的母性的认识(如果有时会出乎意料地凶狠,则另当别论),婴儿在成长过程中会建立起一种良好的自我形象(我们可以说它是一种自恋的感觉)。尽管母亲产后的状况会加剧这种相互作用,但很明显的是,任何真正的重要他人迟早也会取代婴儿的“生母”。
就拿母亲给婴儿取名字这件事来说,这名字一定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也许还需要由父母和社区举办的某种命名仪式来正式确认。然而,不论这个名字被赋予了怎样的意义,现在这个意义都影响着我们每天怎样去呼唤这个名字。这对重要他人而言有着特殊的含义,对婴儿也有特殊的意义。母亲也以一个特殊的名字称呼自己。我认为,这种相互给对方赋予一定意义的方式是人类仪式化中的普适因素的个体发生学起源,它基于识别的相互性,通过脸部及名字进行识别。
这就意味着人类天生就需要这种规律性的相互认可和肯定:我们知道,在任何情况下,一旦没有这种认可以及肯定,婴儿的身体发育以及人格形成就会受到损害,他会自动减少甚至放弃对于感知判定的各种探求。这种需要实际上是一种对更新鲜、更正式、更广泛的仪式化(最后发展到仪式)的需求。它通过反复的面对面的“识别”以及名对名的对应得以实现。这种需求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仪式化的范围很广,从象征强烈情感纽带的常规问候,到象征角色互惠的传统问候,再到爱与灵感的非凡邂逅,最后到领袖的“魅力”(这些“魅力”由精美的雕像和画像,或者只是横幅和电视上的亮相所证实)。所有的这些仪式化似乎都存在着一些矛盾:他们都是游戏性的,并且有一定形式;经多次重复变得为人所熟知,并且因此而刷新了识别的惊奇(the surprise of recognition)。尽管行为研究者们告诉我们,在动物界中,为了避免引发对抗性的本能模式,这些仪式化必须首先是一系列明确的信号,但是我们怀疑,对于人类来说,克服不确定性是仪式化的首要功能。因为,虽然我们爱自己的孩子,但通常情况下,孩子也会对我们产生强烈的恨意和鄙意,在他们眼中,我们是那种会随便拒绝却谨慎接受他们的人(如果不是潜在的危险或恶魔的话)。由此可见,我们所爱的、所崇敬的通常也是危险的。敬畏却变成恐惧,慈爱却滋生怒火。因此,从日常生活到宗教仪式,仪式化成了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是周期性的经历一样,它必须在变化的时代中,找到更加新鲜且有意义的形式。
……
作品简介
《游戏与理智:经验仪式化的各个阶段》,(美)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Erikson)著,罗山 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7,03
在被深深的怀疑所笼罩的某一历史时期,爱利克·埃里克森对那些曾滋养了某些纪元,而在其他纪元缺失的共同愿景的本质和结构进行了探究。从孩子的游戏世界到成人的梦想生活,从艺术家的想象到科学家的推理,他对人类关于游戏和愿景的倾向进行了说明。最后,他对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愿景——美国梦的起源和结构进行了详细阐述。这种世界观既包括愿景,又包括反愿景,二者相互对抗,赋予了共同的现实以连贯的意义,并释放了个体和公共的力量。
埃里克森认为,由世界观所提供的时空定向是对个体心理的内在工作的一个恭维,适应了它的多种功能。在关键的一章中,作者通过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仪式化的各个阶段,将世界观的系统发生学起源和个体发生学起源联系起来。他强调了仪式化对于个体发展与关键机构的维持之令人信服的力量。此外,他还指出了人类互动向自我欺骗和共谋发展,仪式化向仪式主义发展,愿景向噩梦发展的倾向。为了阐明与(在科技时代变得更加普遍和更加深刻的)世界观合作或对抗的意识或无意识动机,埃里克森呼吁跨学科的合作。
第二篇:从霓虹到月亮的距离优美散文
去年的这个季节,我从窗外看去,远远地见一片桃花林,风一经过,落红乱舞,缤纷四起。我喜欢静静地看着窗外,对着那片桃林,设想着很多美妙的故事。如果说一朵桃花就是一个尘世里精致的女子,那里将是一个怎样曼妙的世界。臆想与桃林一起绽放、摇落,直到看到一片茂密的绿色。
又是在不经意的某个夜晚,我在办公楼加班,窗外一片霓虹闪烁,远处隐约传来歌声。那片小树林被黑色掩盖着,在光与影之间,它们模糊了。就在我关上墙壁上的灯准备回家时,几束月光从窗外直射进来,桌子上一片皓然的白,我的心顿时静谧安然。一轮圆月正挂在广袤寂静的天空,向大地普洒着光华。我怔怔地站立着,切切地享受着。
当我把目光投向那片桃林的时候,它们正沐浴在月光下,朦胧的美好把我带入新境。我在低眉之间搜寻着,究竟有我多久没有抬头看看月亮,数数星星了?一任时光蹉跎流逝,错过了人间多少美好的时刻。我一直沉醉在霓虹的世界里,忘却自然,抛弃天籁,以为繁华就是由无数闪烁的霓虹,不醉的歌舞组成。我以为只有向上攀登,保持一颗向上的心灵,我就能得到灵魂的安宁。在我貌似的幸福里,我安顿着疲惫,收藏着不安。只是一次乍现的月光,身与心之间的破绽就暴露无遗。
就在今年,一幢高楼在窗外拔地而起,挡住了我远眺的目光。当那一架机器伸出长手劳作的时候,我感觉它是一个多事的法海,刻意要拆散一段姻缘。我固执地想着那片桃林,认为花与月是同一类科,透过鲜花我就能抵达月亮。于是,我习惯了向窗外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如何喧嚣繁华,想四季的景物如何轮回。让心灵走近与逃离只在目光游移之间,并一直坚信,保持这种状态可以缩短从霓虹到月亮的距离。
我一路走着,想着。慢慢地知道,从霓虹到月亮的距离,在物质的层面上,只是从一座座高楼的崛起开始,点点滴滴蓄势而成。从这个街区到达那个街区,水泥铸就的森林里只居住霓虹歌舞。月光被遮住视线,即使是空气和水,也被掺上杂质。纯净只是一种被现代元素过虑了的东西,被人遗忘又被人狂热地想念。
而在精神的层面上,我只需要一个支点,一种理由,更或许只是一次不经意的翘首与低眉,一次心灵的感动和洗礼。我就能抵达月亮与花朵,让馨香弥漫,让意念丛生。
诚如在向前奔走的途中,我们拼命地想留住的,却一直是狠心地舍弃的。一直忽视的,偏偏是一直存在的。甚至是心中所鄙视的,都不明不白地存在于自己身边。或多或少,有增有减,哪一样都是拜生活所赐予。所幸我还肯低头,还想抬头。恰恰就在抬头与低头之间,霓虹到月亮的距离被缩短了。
那一日,樱花正繁茂,我站在树下迫不及待地它们亲密着,又是一个抬头,月亮正挂在树梢。我的心惊喜成小鹿,脱口就唱出那一句“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依稀见到你的模样”。从前,我一直认为原创作者是在拉郞配,居然要把两种美好强势地交集在一起。当我蓦然与一首歌的距离拉近时,我又发现我与月亮的距离近了。
回过头来,正看见游乐场里辉煌的灯火,尖叫声,欢呼声冲撞而入。我冒失地跌进霓虹里,小侄女吵嚷着要去坐太空飞椅。她以飞翔的姿式欢笑着,把快乐从高高的地方传递下来。我的目光一直向上看,向上看。忽然,月亮与霓虹重叠在一起,它们亲密得像姐妹。我一直刻意要缩短的距离,顷刻间消灭了。
我像一个在太阳下追赶着自己影子奔跑的人,无论我再快怎么也追不上。当我累得停下来的时候,影子也停下了。我才知道自己的愚蠢。
我在一幢幢高楼前与霓虹亲密,我享受了世界的繁华。我在高楼的转角处约会那片桃林,我享受了心底的繁华。在月晴的日子,我大开轩窗,让月亮跌落在一杯酒中。又是什么样的距离不是我可以抵达的彼岸呢?
第三篇:追寻梦想,从电脑菜鸟到JAVA软件开发工程师
追寻梦想,从电脑菜鸟到JAVA软件开发工程师
陈伟,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非常的阳光,然而和他接触一段时间后才发现他是一位有理想和冲劲的年青小伙子;由于高考失利的原因,所以他在大学只能选择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就这样毫无目标、浑浑噩噩的在大学混过了3年;然而在毕业后面对选择就业的时刻他越发的忐忑不安,不断问自己难道真的要去从事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吗?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陈伟,并且知道这不是他想要的。放弃就业机会后,陈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从一个电脑菜鸟成长为一名优秀JAVA软件开发工程师。
艰难决策:放弃就业机会选择重新学习
大学毕业后,陈伟放弃了学校给他推荐工作的机会;回家后,告诉了父母他自己的一些想法,他明确的告诉父母他想找一份从事IT行业有关的工作,并且想找专业的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可是并未得到父母得支持,因为陈伟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现在在社区楼下开小卖部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供陈伟上学已经不容易了。父母觉得这个孩子非常的不懂事,是在为自己不想参加工作找借口。
可是,陈伟的执着让父母得观点发生了变化,没有钱去培训学校上课,每天就在家中上网自学。而父母得态度也开始有了一些变化,看到父母得态度有了变化后,陈伟找机会与父母再次进行了沟通,这一次父母同意了他的想法。
再得到父母得支持后,陈伟开始在网上不停地寻找培训学校,在学校与学校之间进行对比,并进行实地的考察学校的硬件条件。父亲也陪着他到各种培训学校咨询,当他们来到国信安教育基地咨询时,通过国信安培训学校咨询老师对整个培训学校的讲解,咨询老师又为他做了人生职业规划咨询;在咨询老师的建议和帮助,使陈伟迷茫的心豁然开朗。
之后咨询老师带着他参观了,正在国信安教育培训学校进行JAVA就业培训的一个班级,在这里陈伟向参加培训的其他同学打听了一些他心中有所顾虑的信息,并对JAVA专业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在了解完后,他对JAVA就业培训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了解到了用人企业的需求,知道了毕业后要拥有一份理想的工作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技能。他决定去尝试自己的梦想,报名参加了国信安教育培训学校的JAVA就业培训班。
从头再来: 参加IT职业培训
对于陈伟来说说,学习网络技术是从零开始,以前虽然也接触过计算机,但那都是在学校学过的一些基本的电脑知识,意味着,在国信安教育的学习一切要从头再来。
在国信安教育培训学校,陈伟系统学习了职业素质教育、软件技术基础(PLT、Windows、Office)、HTML、JavaScript、数据结构、SQLServer、JDBC、Java OO、JavaBean、Servlet、JSP、XML、Project等方面知识,并通过阶段实战项目开发,积累了相当于两年的Java软件开发工程师工作经验。
在学习技术知识的同时,国信安教育培训学校提供的职业素质培养课程对陈伟整体素质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例如,通过对学员执行力的培养,培养学员的过程控制能力,每一件事都要做到精、准、细。在国信安教育培训学校,采用职业化管理制度培养学员的职业素质,使学员在学习阶段即开始接触并适应职业人的要求,比如:良好的职业礼仪,表达和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等。国信安教育安排的COT课程针对学员在求职过程中如何制作简历有一门单独的课程;人才服务部老师在简历方面根据每个学员特点进行的指导,班级每个同学的简历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陈伟对制作简历的课程印象深刻,通过职业素质课程的熏陶,陈伟的社会性、举止谈吐有了很大的提升。
苦尽甘来: 成为一名Java软件开发工程师
2010年4月,距离毕业还有一个月的时间,陈伟被成都某信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录用,成为了该公司一名Java软件开发工程师。工作中,陈伟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公司的——人才招聘系统和新闻管理系统。“工作以后才明白,IT技术不断地更新,需要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IT行业高手如云,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强。”这是陈伟在工作一段时间,回校时对我们老师说的话。在工作中,陈伟也接触到了很多高端开发技术和知识,他给自己提出了新的目标“在工作的同时,一方面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按照职业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职业素质,为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成为J2EE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目标努力。”
在国信安教育人才服务部老师对合作公司的回访中,我们了解到了,公司对陈伟工作的肯定,并有意愿将他提升为部门主管,不过还将对他进行一段时间的考核。在新的台阶上,陈伟在寻找着新的梦想,国信安教育也希望他在工作的道路中越走越好、越飞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