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凌晨三点当孤独遇到寂寞励志故事
有人说,其实每个人生来都是孤独的,而我的孤独是一面镜子,不会说话,却拥有我所有的表情,在暗夜里独自绽放。
记得刚来新加坡求学的那一年,我才13岁。对这个陌生的城市一无所知,只是凭着天生的好奇心,只身一人来到这里,开始了自己的异国求学之路,而那时的我对于新加坡这个城市充满所有美好的想象,仿佛已看到属于我的那片蔚蓝晴空。当我的双脚真实地踏在这片土地上的时候,心中有一丝难掩的兴奋与雀跃——终于可以像鸟儿自由飞。
可是没过多久,当求学之初的热情渐渐退却,一个人面对生活琐事的压力与日俱增,每天繁重的课业早已压得我透不过气来,加之又是自己第一次出门在外,父母和亲朋都不在身边,我不得不开始半工半读,为的只是能够尽快地学会独立,学会照料自己的生活。
每天上午,和别的同学没有两样,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听着同一个老师讲课。一到下午,我开始从事一些实践活动,同时也可以赚一些零用钱。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家保险公司做推销员。那三个多月的经历给我的人生带来了一次巨大的改变,年幼的我从一个内向、羞涩不太爱说话的女孩慢慢地变得越来越擅于交际。生活就这样在学校与卖场之间穿梭,可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那种巨大而又强烈地孤独感始终吞噬着我。一个人躺在床上,夜色静得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想起自己身在异国他乡的无助和无法释怀的寂寞,总是让我久久不能入眠。无奈之余,我只能用咖啡来消磨这暗夜的寂寥,也开始渐渐习惯独自诉说内心的焦灼与不安。我告诉自己不能哭,我不能被这些无形的压力所击溃。闭上双眼,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我到底是谁?我的未来在哪里?我究竟要的是什么?”
在每个黑夜与白昼交替的凌晨三点,我的答案在睡梦中渐渐清晰。
第二篇:先忍受寂寞再当高手名人故事
性格决定命运。我就是个内向、安静、骨子里要强的人,有人称我为“寂寞高手”。
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个画家。我3岁开始学画,那时候父母去上班,因怕我一人在家不安全,就把我反锁在家里,一锁就是一整天,而我就安安静静地待在家里画画,一画也是一整天。从那时起,我就养成了独处和静思的习惯。至今,我的朋友也不多。朋友多的话难免要应酬,应酬就要进入嘈杂的公共场所和方方面面的人接触,这样既占用我练球的时间,也不符合我的个性。我一个人待在家里看书、看搞笑碟片,吃点儿零食,偶尔陪妈妈逛街。压力特别大的时候练练瑜伽,一个人静静地打坐,听听轻松的音乐减压,就是我很享受的业余生活状态。
现在想想,安静的人真的很适合做职业台球手,因为打台球需要很专注,凝神思考,耐得住性子,不急不躁,心理素质稳定……而这些,我都具备。如今,能耐得住寂寞的人不多,我偏是其中之一。所以说,先忍受寂寞,再当高手吧。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我的同行说过这样的话:“潘晓婷能有今天的成绩,在意料之中。”可能,他们知道我的付出是常人无法比拟的。
我15岁开始在父亲的球馆里练球,一待就是4年。球馆里有个小屋子,里面的一张单人床、一个衣柜就是我全部的财产。那4年里,父亲给我做了硬性规定:每天练球8小时-12小时,没有周末,一个礼拜只能休息半天。即使我病了,上午在医院打点滴,下午回到球馆还是要补足当天的练球时间。
以前,家里经济拮据,父亲陪我到北京参加比赛,我们就从山东济宁乘火车一路站到北京。在北京,因为没钱,我和父亲只能住18元钱一晚的地下室。地下室阴暗潮湿,推门就能闻到刺鼻的霉味儿。第一次拿了全国冠军,奖金只有4000元,为了能细水长流,我和父亲在全聚德只点了半份烤鸭。看着那半份香气扑鼻的烤鸭,我却痛哭不止。所有这一切,我都忍受了。因为,在我15岁开始摸球杆时,父亲就说过,要想做到最好,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牺牲更多。父亲当过国家级的足球运动员、篮球裁判,后来改行当厨师,又被评为鲁菜特一级厨师。父亲希望我像他一样,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金字塔尖上的人。为实现这样的目标,人家练3个小时的球,我要多练好几个小时,这样才可能赶超别人。所以,吃不了这份苦,受不了这份罪,趁早放弃,另谋出路;但是,一旦选择了这条道,想要成功,吃苦就成了最基本的准备。就看人有没有对苦难的耐受力,耐受力强的人早晚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篇:人生要耐得住寂寞励志故事
寂寞是一节无人相伴的旅程,是一方没有星光的夜空,是一段没有歌声的时光。它使空虚的人孤苦,使浅薄的人浮躁,使睿智的人深沉。
思想丰富的人,可以凭借寂寞的空旷与历史对话,携灵魂遨游,接灵感入怀。
人,无论是高尚的龌龊的优秀的猥琐的睿智的愚钝的,身处寂寞的境遇,不等于陷入寂寞的窘迫。环境似云,有聚的热烈,有散的寡落;心静如水,有静的轻柔,有动的汹涌。人无非生活在这两片天地里,以不断变换的角色,把各个不同的命运演示。
许多人都怕寂寞,无论对于谁,寂寞与否,取决于有无所依的心境。
一个人时,百无聊赖,情无所寄,便会寂寞。这说明他生活的贫乏。
一个人时,心驰神往,思物念友,感情一片亮色,便不会寂寞,因为他有一个温馨的自设之境。
一个人时,文思泉涌,佳构特书,笔走龙蛇,也绝不会觉得寂寞因为他沉浸在创作的欢愉之中。
高雅的人,独处静隅,或赏文或聆曲,则又是一番清逸的享受;等而下之者,一卷在手,读些演绎故事,藉以消遣,也不至于为寂寞所恼。
人生在世,路,还要自己走。在命运的航程中,无疑每个人都是独行者。可能有的人会一帆风顺,但更多的会坎坎坷坷。一帆风顺者,如碧海泛舟,难有心旌猎猎的动魄之喜;一旦生活之舟搁浅,寂寞的难堪便会长驱直入,衍化成无数的噬齿之情。坎坷多桀者,如攀山行栈,一息尚存,壮心未已,一路方卉虉草,奇险风景,自有难得的人生体验。这是磨砺,是财富,他已咀嚼了人生,踏碎了寂寞。
或许,人为了不寂寞,才成家交友。然而,轻易成婚,完成了人生一大任务,却背上了同床异梦的不幸,值得吗?泛泛而交,虽然拥聚着新朋旧友,却感觉不到切近心脉的挚情,会不会更加落寞?
或许,人是为了事业不寂寞才追求自我价值i的实现。真心修道的人,苦心励志,耽于寂寞之隅,义无反顾,始有成功;虚情掩饰的人,附庸风雅,浮心燥气,终见陋于大方。
寂寞是漫撒人生的清辉,是滴进情感的夜露。所以,真正体验了寂寞的人,才会更加诊视生活的温馨。
第四篇:当患癌护士遇到癌症病人这是一个有关救人和自救的故事
当了30多年护士的陈彩霞不幸患上了癌症,但她没有放弃,而是把医院的癌症患者都组织起来,他们成立了“生命奇迹艺术团”,在排练和演出中相互鼓励,大家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为此,她组织癌症患者创办“生命奇迹艺术团”,即便百般艰难,依然坚持所有演出都免费。她说,人要好好活着,做很多有意义的事儿。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好好活着。
故事——身患癌症的护士组织起“生命奇迹艺术团”
3月17日上午,郑州人民医院门诊楼三楼,51岁的护士陈彩霞正跟患者就文艺演出的事交流着。
2010年,已经做了27年护士的陈彩霞,成为肿瘤专家邵永孚教授的助理。在接触到更多的癌症患者后,她发现不少患者的内心充满了绝望和痛苦,对治疗很不配合,给康复带来了很大困难。
如何让癌症患者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陈彩霞想,何不张罗个茶话会,将患者组织起来聊天、交流,获得开心?
茶话会组织起来后,不断有癌症患者前来倾诉,其他病区的患者也慢慢加入,茶话会变成了“健康促进家园”。
不幸的是,2011年底,陈彩霞却被确诊为甲状腺癌。让人意外的是,手术后第三天,她就出院并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2012年2月,“健康促进家园”更名为“郑医生命奇迹艺术团”,成员渐渐发展到近90人。
付出——看到患者高兴,她“感觉幸福极了”
艺术团成立之初,仅仅一个排练场地就让陈彩霞头疼不已。“实在找不到的时候,我们只能在病房楼之间的连廊上排练。”她说。
而一些患者对她组织这些活动很不解,甚至谩骂不已。
“有时候声音稍大一点,就有病人抱怨,那时候,彩霞姐几乎每天都在道歉。”艺术团成员、癌症患者魏先生说。
活动的形式单一,吸引不到更多病人,陈彩霞又犯难了。了解到很多癌症病人都有文艺表演的爱好后,她就组织和动员大家进行文艺节目排练与表演。慢慢的,艺术团的节目形式从唱歌、跳舞、朗诵、小品,增加到包括模特表演、书画才艺等10多种节目形式;演出地点也不再限于医院,公园、广场、敬老院、福利院、四川雅安„„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几年来,为了买服装和道具,陈彩霞拿出了自己的副护士长津贴,年近五旬的她学起了开车,费力地搬运服装道具。
每次茶话会、排练或演出结束后,陈彩霞都一个人默默打扫活动场地,可一想到癌症患者自信地演出,观众陶醉地欣赏节目,她立刻“觉得幸福极了”。
心声——人要好好活着,做很多有意义的事儿
艺术团成立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受益,艺术团的癌症患者也对陈彩霞越来越依赖。
有些检查必须她亲自陪着,他们才放心。患者病情反复时,陈彩霞除了帮助寻医问药,还想方设法帮他们解除焦虑。
“组织艺术团这么几年,其中的苦和累、无奈与委屈,别人很难想象。”同事付小丽说,“她得了癌症还那么努力工作,大家都特别心疼她。”
陈彩霞的爱人杜先生,经常给艺术团义务当司机,家里活儿也包揽了,无论她多晚回家,都有热乎乎的饭菜等着她。
遇到工作上不懂的事情,陈彩霞都会问丈夫。两人并肩坐着,一个讲给另一个听。“每次看到这个画面,都觉得好温馨。”女儿杜辰星笑着说。
“许三多说‘好好活就是做很多有意义的事儿’。” 辰星说,“也许妈妈就这么想的吧,她经常告诉我们,人要好好活着,好好活就是做很多有意义的事儿。我觉得我妈妈就是许三多这样的人。”
“她一心想把工作做好,我们却担心她累坏身体。”辰星说,为此,她还跟妈妈急过,“妈妈,你身体不好,以后得悠着点,如果因为工作而累坏身体,我们都不原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