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喜欢是种选择爱是非你不可杂文随笔
简媜在《四月裂帛》说:“ 这么多年,我很幸运成为你最大的分享者,每一次见面,你从不吝惜把你内心丰溢的生息倾注于我的杯。”
感情之中最可贵的状态就是无话不说,无话不谈,那种对于彼此之间的相互肯定,毫不顾忌的全力支持,我想更是一种不可多得灵魂伴侣。
1和大漠相识的时候,他还是一名杂志社的美工,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着,赚着一份微不足道的工资,后来杂志社就因运营不佳,准备开始裁员,遗憾的是大漠就是第一批被裁掉的员工。
大漠找了很久的工作,但一直没有心仪的单位接纳他,于是他就和女朋友说,我不想继续找工作了,我想去做一名自由摄影师好不好
要知道刚刚出道的摄影师,先不讲拍的如何,起码就连赚钱吃饭都是个难题,而她的女朋友当时在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加班多少不说,但同样也赚不了多少钱,而她却毫不迟疑的说,“你想去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别担心,有我在我们饿不死。”
“有我在,我们饿不死”,或者是那句“我养你啊”通常是出自男生的口中,往往这句话都会让女生感动涕零,就像周星驰在《喜剧之王》中的情节一样,但不得不说,这句话很少会出自于一个柔弱姑娘的口中。
2从那天起,大漠开始报班学习摄影,女朋友为了多赚一些钱经常熬夜做一些皮具手工艺品来补贴家用,期间也有很多人都劝大漠放弃这个念头,去本本分分的去找一份工作。
大漠也一度自卑的想过放弃,但姑娘却说“就算全世界都不相信你,但你一定要记住,我会一直的相信你,有我的支持难道还不够吗?”
就这样,大漠开始在摄影的路上走的越来越远,他身边的每一位朋友都当过他的模特,而他的技术也越来越出色,慢慢的他开始在微博、豆瓣、人人中发布一些约拍的信息,从最开始拍一天照片50元钱,到后来的200元,一直到最后一组照片3000元,日子也渐渐的好了起来。
三年后,大漠开办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在开业的那天晚上,他喝了好多的酒,然后醉醺醺的拉着他的女朋友走到我们的面前说,你们知道这是谁吗,她是我的领导,是我的老师,是我的这辈子都报答不完的爱人。
是啊,好的伴侣不单单是心意相通的爱人,在更多的时候,特别是在落寞之时,对方会变成你的精神支柱,会变成你成长之中的良师益友,也会变成你命中永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种力量,通常会让彼此变得越来越优秀,走的越来越久远。
3去年的7月份,大漠悄悄的约我出来见面,对我说,我想向她求婚,我觉得是时候了,一起帮我谋划一场求婚吧。
我打趣的问到,你真的决定好了吗?毕竟现在找你拍片的模特可是越来越漂亮了,未来你确定会经得起诱惑,不喜欢上别人吗?
他点燃了一根烟说,“你知道吗,每个人都可能会在一定的时间里,对一些新鲜的人和事物产生兴趣,这种感觉我们称作为喜欢,但我知道我是爱她的,因为爱是“非她不可”。
那天是他工作成立的5周年庆典,也是他个人首次的摄影展,现场来了好多的朋友,有画家,有主持人,有摄影师、有乐队的歌手,大伙都在展厅最中央的一张照片下驻足围观,而这张照片被一面红色的绒布蒙了起来。
半晚之时,他走到这张照片下,一脸幸福的用麦克风说到“这张照片,我从来没有给任何人看过,但却是我这辈子最宝贵的一张。
乐队的朋友们突然弹起了吉他,一束追光也悄悄的打在在人群之中的姑娘身上,大漠走到了姑娘的身旁说:“如果不是你的出现,一定就没有现在的我,更别说今天的影展,其实,我早就计划着今天,等待着迎娶你做我的新娘,如今我做好准备了,你呢?他一边说着,一边掀开了照片上红布。
那天晚上的庆典,姑娘笑完了哭,哭过了笑,但她左手一直在抚摸无名指上的那枚钻戒。
那张照片中的主角是她的妻子,她的妻子一手举着一个番茄,一手拿着他的衬衫,在窗外阳光的照射下,仿佛整个人都被镀上了一层光辉,而那张照片的名字就叫“Not you can't。
第二篇:什么是爱杂文随笔
什么是爱?很多人都各有说辞。有人说:爱是理解、爱是包容、爱是忍让、爱是陪伴、爱是感觉、爱是信任等等,也有些人也说:爱是肌肤之亲、爱是行动之快、爱是言语之和、爱是撒娇含羞等等,还有人说:爱是看着他(她)幸福、爱是放手释怀、爱是珍惜感恩等等。
其实都说的没错,而其实那些也都只是爱的整体体现,也都是从宏观来讲的爱。真正的爱是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的,没有那么多刻意缓急的,也没有那么多甜言蜜语的,更加不会有太多的要求。真正的爱是来源于生活本身,来源于细节的用心,来源于内心对爱人的细心与用心。
早餐的一杯牛奶,中午的一句问候,下午的一个拥抱,晚上的一句晚安,这些用心感受了,用心去体会了,就知道那份微妙的感觉,其实就是细心的体贴的那种爱的表达和传递。而这只是浅浅的喜欢,还谈不上深深地爱。
一个对视的眼神,一个舒适的拥抱,一段温情牵手散步的路程,一个浅浅深深的吻,便都含有深深的喜欢。
为一个人改变,或去改变一个人,这些其实都不是真正的爱,这只是深深的欣赏而做出的些许改变。真正的爱是自然的,无论美丑、无论好坏、无论善恶、无论康病、无论老死,都深深的牵挂着、相思着、怀念着、喜欢着,这才是真正的爱。
大爱无疆,真爱无言。很多真诚实意的爱是不需要说出很多甜言蜜语的,而是都包含在为心爱的人做的每一件事情上和每个回应中。从未做过饭而细心去做饭,从未收拾过房间而用心的去收拾房间,这些都满满包含着那份真诚的爱。
不管熟练或生疏,满心欢喜、热情饱满的为心爱的人做任何事情,那种心态其实已经满满的包含着那份真挚的诚恳的爱。不管那件事多么简单或者多么容易,用一百二十个心用心去做,去为心爱的人做,不觉枯燥、不觉复杂,愿意此生此世都这样对待他(她),这就是爱。一个简单的动作,满含着爱的温情与柔和;一句简短的话语,满含着爱的温馨与关爱;一条看似无足挂齿的信息,满含着爱的期待与肯定,那就是对真爱的解读和实践。
什么是爱?爱既有感性的行动,又有理性的感觉。爱,不是说一定要高大上或一定要有感觉,甚至是高富帅的外在要求,而倘若如此,那已经是侮辱了“爱”这个字,爱是无法用外界别人的目光去衡量的,爱的价值是自我内心感知的价值。
而开头说的那些是对爱的一种态度,爱的实际要从生活中,从言行中,从内心感触中去断定那是不是爱,那是不是真诚的爱,那是不是值得的爱。
在给心爱的人选礼物时,考虑心爱的人喜欢的颜色、款式、价值,那就是一份用心的爱;在给心爱的人做好吃的时候,想到心爱的人的口味,那也是种对心爱人的那种心意;在给心爱的人去个电话或短信时,又考虑到心爱的人是否有时间,是否有打扰,那也是对心爱的人一种用心态度,而这如果考虑多了也许就不是真的那么爱,爱在某些时候一定是自私的表现,会有强求的时候,因为太爱,所以在乎。吃醋也是爱的一种体现。而其实任何反面的也都一定含有爱的成分,不要否定说太烦人太粘人了。只是我们最应该做的是要把握好那个尺寸,掌握好那个不管是正面积极的还是反面消极的,一定不能过度。
所以,什么是爱,爱也是一个精准尺寸的把控。
有人说,爱像沙子,越抓紧越掉的多,其实也是那么回事的。
而又有人说,爱像毒酒,喝了它,就会五脏六腑剧痛而死或是七窍生烟而亡,这也是有可能的。
还有人说,爱像蜜蜂,吃了它,可以年轻十岁,容光泛发,这也是有的。
所以说到底,还是要对爱的严格把握和对爱的那心态的认真负责。
爱,是什么?爱就是一把衡量你内心的一把夹尺。因认真的态度而精准尺寸,因夹的恰到好处而轻松愉快,若夹的太紧也会有夹过的痕迹,但只要不要让痕迹太深就不会夹断,也不会松开。爱就是行动和言语的一个把控态度。
第三篇:爱是卑微的杂文随笔
最近的状态一点都不好,都跟你有关。
伤害一个对自己好的人远比伤害自己更让人难以释怀。半年了,你始终是我心里的一个心结,也许是你之前的两年对我太好太好了,而当时的我习惯了被你保护着,以至于很多时候忽略了你的感受,以至于后面想起来心里对你会内疚,对你放不下,这个心结现在每天都会影响我的正常生活。
怀着对你的内疚和放不下,我开始想重新回到过去。试着去走进你的生活,关心,包容,理解你,却也感觉到到你不再是之前那个你了。
似乎现在我做的一切都是一个人的一厢情愿,以前你会秒回我信息,会逗我开心,会不忙时随时给我发信息,现在你不会了,现在做这些事的人是我了,给你发的信息很久很久才回,现在即使在空闲时间也会忙其它的事,不会找我聊天,原来等一个人的回应是那么的卑微。
越来能体会到当初我的忽冷忽热对你来说有多么卑微,多么难过。越是这样越放不下你,曾经用生命爱我的你,事事以我为中心的你。
也许人真的要失去后才更懂得珍惜,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以前先招惹我的是你,如今走不出来的是我。
我放下所有自尊和面子,问你我们能不能回到过去,你不知道这得需要多大得勇气。你没有正面回答,也许是真的当初被伤德太深,真的已经放下了。
而我却在原地痛苦针扎着,我们现在每天也会聊天,却找不回以前那种感觉了。
回不去放不下又走不出来的恶性循环真的很不好受,闲下来时经常会觉得心里空空的。
会幻想和你以后的生活,会回想之前生活的记忆片段,太多太多的记忆让我无法释怀。
让我现在和你说再见,我做不到舍不得。就这样不明不白的关系联系下也太痛苦,一想到以后你曾经对我的好会放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心里会很痛。
我该怎么办。
本该选择理性的时候,偏偏感性占了上风,有些事劝得了别人劝不了自己。
第四篇:喜欢是廉价的杂文随笔
今天在空间看到朋友义愤填膺的一条说说,颇为嘲讽地说,“喜欢可真廉价啊”。
有评论在下面一语道醒,“喜欢当然廉价了,你见过有谁随意说爱吗?”
忽然就明白了为什么wb里黑子永远那么多,大概就是她们当初的确真心喜欢过的东西,后来随意跟着最开始的一些人吐槽厌恶,最后厌恶超过了喜欢,黑子也就越来越多了。
不想苛责任何一个人,因为他们都有喜欢的权利,只是对现在的文学感到恐慌,没有一本能让人爱上它而不仅仅是喜欢的么?
还是说,我们已经没有了爱上的勇气?哪怕那只是一本书,而非一个人。
这是社会的反复带来的,还是我们自己太过反复?
喜欢是什么时候变得廉价的?
会不会有一天,人类变得比现在更为冰冷更为懂得伪装,会不会有一天,连爱也变得廉价呢?到了那个时候,我们还拥有什么样的情感呢?我们说出口的话,有多少能被人相信呢?
我们会不会有一天,没有喜欢,没有爱,只有屏幕的荧光,在每一个黑夜里大笑。
那是它们的胜利,我们的输局。
第五篇:老师喜欢是我随笔
老师喜欢是我随笔
老师喜欢是我随笔1
离园时,我正忙着送孩子,雯雯奶奶不好意思地走来,悄悄说道:“夏老师,雯雯回家对我说:“我喜欢老师,老师不喜欢我。”我听后,脑子迅速回忆日常与雯雯相处的片段:批评她了?没关注她?没表扬她?没给她小奖品?似乎都不是。我马上静下心来,对雯雯奶奶说:“真对不起,我的工作不到位,在不经意中让孩子有了这样的想法。我过几天给你反馈好吗?”家长听了放心地走了。
第二天早点时,我从雯雯的身边经过,摸了摸她的头,冲她笑了笑,她用脑袋使劲蹭了蹭我,开心地咬了一大口饼干,回头自豪的对旁边的小朋友说:“夏老师最喜欢我了,她今天摸了我两次头,比多多还多呢!”我恍然大悟,原来雯雯判断老师关爱的标准,就是看老师爱抚小朋友的次数啊!
以后的几天我密切关注雯雯的情绪变化,尽可能多的抽时间和她交流,适时地摸摸她的头,搂一搂她,告诉她我的感受,也鼓励她把心中的感受告诉老师。就在我计划找家长聊聊的时候,雯雯奶奶再一次找到了我,语气中透着感激:“夏老师,谢谢你这样细心,雯雯每天回家都兴奋得不得了,逢人便说老师喜欢她,特自豪,真谢谢你!”我诚恳地说:“以前是我对孩子关注得不够,还请您多多谅解。”雯雯奶奶感激地走了,我脸上的红晕却久久消退不了,歉疚之情充溢着整个心房……
“我喜欢老师,老师也喜欢我。”如果每一个孩子都能对我产生这样的感受,我想这该是对我——一名专业幼儿老师最高的奖赏吧,我愿意为得到这种奖赏而努力。
离园时,我正忙着送孩子,雯雯奶奶不好意思地走来,悄悄说道:“夏老师,雯雯回家对我说:“我喜欢老师,老师不喜欢我。”我听后,脑子迅速回忆日常与雯雯相处的片段:批评她了?没关注她?没表扬她?没给她小奖品?似乎都不是。我马上静下心来,对雯雯奶奶说:“真对不起,我的工作不到位,在不经意中让孩子有了这样的`想法。我过几天给你反馈好吗?”家长听了放心地走了。
第二天早点时,我从雯雯的身边经过,摸了摸她的头,冲她笑了笑,她用脑袋使劲蹭了蹭我,开心地咬了一大口饼干,回头自豪的对旁边的小朋友说:“夏老师最喜欢我了,她今天摸了我两次头,比多多还多呢!”我恍然大悟,原来雯雯判断老师关爱的标准,就是看老师爱抚小朋友的次数啊!
以后的几天我密切关注雯雯的情绪变化,尽可能多的抽时间和她交流,适时地摸摸她的头,搂一搂她,告诉她我的感受,也鼓励她把心中的感受告诉老师。就在我计划找家长聊聊的时候,雯雯奶奶再一次找到了我,语气中透着感激:“夏老师,谢谢你这样细心,雯雯每天回家都兴奋得不得了,逢人便说老师喜欢她,特自豪,真谢谢你!”我诚恳地说:“以前是我对孩子关注得不够,还请您多多谅解。”雯雯奶奶感激地走了,我脸上的红晕却久久消退不了,歉疚之情充溢着整个心房……
“我喜欢老师,老师也喜欢我。”如果每一个孩子都能对我产生这样的感受,我想这该是对我——一名专业幼儿老师最高的奖赏吧,我愿意为得到这种奖赏而努力。
老师喜欢是我随笔2
上课铃响了,我如往常一样走进教室,看着学生们一个个面无表情,心中掠过一丝不快。想起最近这帮孩子发言积极性降低等情况,我决定把前十分钟的复习内容改为师生交流。
“王老师发现,大家最近变得有点深沉了,不如以前发言积极了,能告诉王老师你们这些变化的原因吗?”话刚说完,教室里立刻变得鸦雀无声了。“没关系,你可以大胆说,王老师特别想看到大家积极发言的样子。”张浩然怯懦地举起了手,“老师,我们怕说错”。“为什么怕出错,说错了会怎样?”我追问道。“怕别人会笑”,说这话是王望威,我班一个因为口音重怕被嘲笑而不爱发言的孩子。我笑着听完他说话,转向全班学生“你们怎么看待上课发言这件事?”“发言的都是好学生”。看来,学生们对上课发言已经产生了误解,他们认为,只有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才能发言,只有确定答案正确了才能发言。“在王老师看来,能站起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你的课堂发言已经是正确的了,至于答案,那从来不是老师最关注的,我希望看到的是你们敢于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问、表达自己的见解。还特别欣赏那些认真听取别人发言并在别人发言后给予感谢和鼓励的同学”,我希望能够稍微纠正他们对课堂发言的误解。学生们听完好像有了反应,“老师,那你是不是特别喜欢向王恩赐、张茹梦这样的好学生啊?”
老师喜欢是我随笔3
梦瑶是一个很厉害的孩子,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她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一般的孩子要快,所以在班中很受老师和孩子的喜欢。正因为如此,在集体活动中,梦瑶总会积极举起她的手,我也时常请她回答,往往一次活动要请她三、四次。以前我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好,因为这是孩子自己争取的,当然得给积极发言的孩子多些机会。但是,慢慢地我发现班级里出现了两极分化,活跃的孩子更加思维敏捷,而沉默的孩子更加沉默。
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反思,因为教育是需要面对每一个孩子的,再这样发展下去,势必会对沉默的孩子不公平。于是,在活动中,我请孩子回答问题时,开始注意均衡性,坚持在每一次活动中不丢下任何一个孩子。尽管依然能看到梦瑶高高举起的手,但是我的目光不只局限在积极举手的孩子身上。有好几次,梦瑶实在是熬不住了,举着手连说:“老师我知道,我知道。”后来我在活动的评价中批评了梦瑶的这种行为。从此梦瑶举手发言的次数慢慢减少,没过多久,梦瑶几乎不举手回答问题了。
我觉得很奇怪了,就找了一个机会问她:“梦瑶,这段时间你怎么不举手回答问题呀?”“陈老师,我不想。”“为什么不想,你以前不是很积极的吗?”“老师你都不叫我回答问题,老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听了梦瑶的`这句话,我大吃一惊,没想到小小年纪竟有这样的想法,我马上告诉她老师不叫你不是因为不喜欢你也你不好,而是每个小朋友都要有回答的机会。回想自己的做法看来我有些矫正过枉,为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忽视了梦瑶这样能力强孩子的长处,没有尊重受欢迎幼儿发展的优异现实。
为了兼顾全体,又能照顾到像梦瑶这样的个体。在集体活动中,我把问题进行难易的划分,难的部分可以多给些机会给梦瑶。在关注到每一个幼儿的同时,尽量给梦瑶展示的机会。很快梦瑶又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