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请问你要去哪里的美文摘抄
总有人在说,我现在吃苦受罪,忍辱负重,为五斗米折断腰肢,为各种应酬跑断肝肠,好累好苦,可是人人不都这样仓促奔忙,这是命里要经历的磨难。我的前路在远方。
如果你问他,那你的远方,有什么风景呢?
他两眼才放光芒,等将来,安排好一切,无忧无虑了,我就想完全放松地坐在阳光下,养猫逗狗,再捧一本书,享受悠闲时光。
那么,你现在为什么不能无忧无虑地放松晒晒太阳呢?
对方一定会有千万种理由来反驳。
当妈妈的总想,等孩子长大了,我能有心思逛街做美容。
当爸爸的会讲,等子女成家立业,我才有底气出去浏览旅行。
奋斗的老中青三代都是这样,一辈子把心态放低,低到尘埃,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因为,进行着各式各样的忍耐。
因为子女,因为父母,因为伴侣,因为想要的名、利、誉,太多太多……忍耐庸常的岁月,以为可以积攒足够的金钱;有了足够的金钱,才去添置与众不同的东西,提升自己的品位。那么在你庸常得无聊的时候,走远一些,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否价钱不贵,就可以与众不同,并非披金戴银,些许改变,就可以坐拥品质?
忍耐了一世,当你收获地位、金钱、名誉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你已经失去了健康、心情和时间,甚至为之奔忙想要通往的前路,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喜欢美食的,已经没有胃口;喜欢旅行的,却又没有健康;喜欢看书的,却已是老眼昏花,头脑昏沉。
有生之年,有力之时,且行且珍惜,当下选择当下行,当下喜爱当下做,不要无谓受罪,压抑自我。
不是教你不去磨炼,不去努力,丝毫没有忍耐。而是不要本末倒置,颠倒黑白,忘记生命的本质,忘记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第二篇:享受在哪里美文摘抄
魏书生老师教的学生每天都写一篇日记,从进入中学开始,一直写到毕业。说是日记,其实许多是命题作文,题目由魏老师来出。
刚入学没几天,学生问:“老师,今天日记的题目是什么?”
魏老师说:“写《谈学习是享受》吧!”
“学习那么苦,怎么能是享受?”
“每件事都是有一失必有一得,有一苦必有一甜。大家站在甜的一面想一想,保证有享受的感觉。”结果,这篇文章许多同学写得非常成功。
过了些天,学生又问:“今天日记的题目是什么?”
魏老师说:“《谈学习是享受》。”
学生喊:“老师说错了,已经写过了!”
“我知道写过了,但是没有错,今天是《谈学习是享受》之二,换一个新的角度去论述。”
又过了些天,魏老师留的日记题目还是《谈学习是享受》。
这次没有人说老师错了,纷纷问:“老师,是不是之三啊?”魏老师说:“正确。”
“老师,我们究竟还得写几篇《谈学习是享受》?”
魏老师说:“请同学们注意,这是我教大家几年中最重要的一个命题,到毕业前夕老师准备让大家写完《谈学习是享受》之一百。”
“老师,为什么说这是几年中最重要的一个命题?为什么要写那么多遍?”
魏老师说:“因为不同的享受观使人成为不同层次的人,所以我说这是老师教大家的第一重要的命题。吸毒是不是享受?从某个角度看,也许是享受,但那是犯法者干的事儿。是不是享受?对不眠不休的赌徒来说,也许是享受,但那是者干的事儿。有了点权力就吓唬吓唬老百姓,欺负欺负普通人,是不是享受?这种耀武扬威或许在他们看来是享受,但老百姓却痛恨无比。有点权力,拿着它为老百姓多做实实在在的事,是不是享受?无疑是享受,这是咱们周总理、焦裕禄、孔繁森的享受观。许多科学家、思想家,都把学习、劳动、科研当成享受。我是教书的,就应该把教书当作享受。”
这些年来,魏老师教的学生写过《谈预习是享受》、《谈背英语单词是享受》、《谈做数学题是享受》、《谈写作业是享受》、《谈背课文是享受》、《谈写左手小楷是享受》、《谈写日记是享受》、《谈跑步是享受》、《谈读课外书是享受》……
有一天,魏老师问学生:“咱们天天到学校干什么来了?”
大家喊:“享受来了!”
魏老师说:“这就对了!我们生活在和平环境中,每天在学校里不愁吃、不愁穿,专心致志地学习,的确是享受。消极悲观的人觉得学习是受罪,积极乐观的人觉得学习是享受。要不断强化学习是享受的观念,想得多了,写得多了,便形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了爱学习的品质。学习优异的学生,大多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把学习当成享受。现在,同学们要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地强化学习是享受的观念,感受学习的快乐。将来,同学们也要善于在人生的道路上寻找享受。”
后来,魏老师班里的一位同学在一篇《寻找享受》的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话:“享受在哪里?我可以告诉你。她在刻苦的学习中,她在知识的海洋里;她在艰苦的劳动中,她在辛勤的耕耘里;她在奉献的人生中,她在晶莹的汗水里。”
第三篇:信任去了哪里的美文摘抄
我在丽江骑马,一个纳西族马夫介绍说,马在路上互相遇见,有的会互相打招呼。两匹不认识的马相遇,还会互相招呼一下,何况是人呢?同类动物互相遇见,会亲热地招呼,不见得就会互相提防,而我们是人啊!人难道不比动物更聪明,想不出互相信任的法子吗?
陌生人是“大灰狼”?
上海有个调查,上海居民仅有不到2%的受访者表示会让陌生人进家门。
这是什么意思呢?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陌生人都是坏人。”或者直白一点儿说吧,98%的受访者倾向于认为“陌生人”更大的可能是“坏人”。
这种把陌生人看做“大灰狼”的想法,是怎么植入大伙儿的脑壳里去的呢?
成年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吗?没有。他们是被媒体的各种报道吓坏了,媒体报道一个“陌生人”的大灰狼故事,他们就放大成98%的陌生人都是大灰狼。
少年人呢?他们被灌输得非常可怕。
多年前,我坐公交车,邻座是一个小男孩,我们同路将近一个小时,我对他为什么坐一个小时车上学好奇,就问他。第一次问,他看看我不回答,第二次问,他看看我起身头也不回地走开了。这个小男孩是怎么了?为什么就不能和一个陌生人好好说话,正经八百地回答一下陌生人的问题?他为什么对陌生人那么恐惧?
因为他们从小就被教育成了这样的人——不相信陌生人的人。
我不知道我们这个国家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1995年,我还在南京读博士的时候,我上公路招手搭车回南通,还有卡车司机免费让我搭车,现在呢?
现在,我们把自己关在笼子里,装保险门,装防盗栅,我们把家武装得像监狱。我们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是好人。所以,我们把自己关在保险门和防盗栅的后面,而外面的都是“坏人”。
我们不仅自己这样看,还把这个想法灌输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也这样看。
他乡反倒似故乡
常常回忆起在英国的时光。我背包旅行,在怀特岛,路上经常看见居民把自己做的蜂蜜、甜点、自产的蔬菜等放在路边,没有人值守,只有一只碗。如果你需要那些东西,只要往碗里放上一镑、两镑,你就可以把东西拿走了。
这是对路人怎样的一种信任?
在剑桥做访问学者,常常忘记了带证件。但是,跑到哪儿,我只要说自己是访问学者,就没有不信任的。整个剑桥镇,几乎看不见防盗门和防盗栅,家家户户,门就对着街,都是落地玻璃门,院门是象征性的,房门也是象征性的。
我在路上走,到处看门牌号,总有人主动出来,问我是不是迷路了。
对于他们来说,我是一个陌生人,而且是一个异国的陌生人。可是他们却没有不信任,相反把信任给了我!
信任——世界上最好的财富。
我在丽江骑马,一个纳西族马夫介绍说,马在路上互相遇见,有的会互相打招呼。两匹不认识的马相遇,还会互相招呼一下,何况是人呢?同类动物互相遇见,会亲热地招呼,不见得就会互相提防,而我们是人啊!人难道不比动物更聪明,想不出互相信任的法子吗?
信任是一种财富,你拥有它,就先把它分给别人,和别人分享。信任是这样一种财富,只要你不断地施舍给别人,不断地把它送出去,你就得到的越多。世界上哪里还有比这个更好的财富?拥有并分享这个财富吧,不要让你在信任的银行里是个赤贫的家伙。
信任一下陌生人,又何妨?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陌生人”。
第四篇:请问你爱过我吗心情随笔
有的时候真的很想问你,你到底有没有在意过我,有没有爱过我?为什么和你在一起我没有感觉到你对我的关心,为什么你对我如此冷淡?我以为你能喜欢我,可是我错了,你从来没有认真的与我说过一次心里话。每次我与你说心里话是你总是那样推脱,我真的很想问一句为什么,为什么你从来不在意我,为什么我要爱上你!?或许是我错了,但是想放手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沦陷的那么深……看着别人那样亲密,却不由自主的想起你,是不是很傻,有的时候很奇怪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而放弃了另外一个男生,或许我真的太傻!
从你有了新的生活之后,我再也不敢擅自打扰你,因为怕你生气更怕听到你那伤人的话语。有的时候伤人的不是你的话而是你说话时的语气,你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语气让人如同到了冰窟一般。有多少次拿起手机想要打电话给你却放弃了,不是不想打而是怕啊!是不是我们连朋友都没法做了,不是说好的吗,不做恋人就做朋友的……
请问你真的爱过我吗
第五篇:妈妈,请放下手机美文摘抄
吃过晚饭,女儿要我陪她摆积木。我嘴上答应着,手里却拿着手机,准备不时瞄两眼。女儿说:“妈妈,我要摆个三角形的房子。”“好呀!”我随声附和。女儿开心地搭起了房子,我则三心二意地一会儿给她拿积木,一会儿看看手机。
“妈妈,看我种了一棵树。”女儿得意地说。“哦。”我在微信圈刚给朋友点了个“赞”,抬头看了下女儿又低头看手机了。“妈妈,请放下手机好吗?”女儿大声地说。
我抬起头,看到女儿愤怒、委屈的小脸,顿时后悔极了。我在干什么?是在陪孩子,还是在玩手机?
把女儿哄睡着后,我忍不住在妈妈群里感慨,有多少妈妈和我一样,一边陪孩子一边玩手机呢?没想到,大家纷纷发来惭愧的表情。有一位妈妈发来一段话,很引人思考:家长是一种职业,别以为一边看手机一边坐在孩子旁边就是陪孩子;也不要以为玩着电脑,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子!在孩子面前,请尽量少玩手机!
孩子的成长教育,只有一次机会,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为了看手机而忽略了孩子,真不应该。对不起,女儿,妈妈决定,从今天起,放下手机,专心陪你,给你讲故事,陪你做游戏,和你一起成长,一起学习,努力做一个好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