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下乡支教活动心得总结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并密切结合我们学院的专业特色开展了调研、科普支教、pc服务、文艺汇演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本次三下乡充分发挥了队员们的各方面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团结友爱、共同进取的传统美德,为我们三下乡活动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随着7个小时的车程结束,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中我们迎来了即将在这里度过一个星期的莲塘村,心中不免有些许激动,下了车,来到了我们的暂住之“家”——育民小学,开始了我们的大清扫活动,也开始了我们的三下乡之旅。三下乡简而言之就是我们一群大学生将我们的科技、文化、卫生等知识传播到乡村,去帮助更多的人,莲塘就是我们实现青春下乡行、共圆中国梦的地方,在这里我们挥洒青春的汗水,汇聚我们的爱心,服务他人,提升自我。
本次三下乡活动中,我们的科普支教活动取得了圆满地成功,下乡之前我们通过联系当地校长得知当地学校只开设了语文、数学两门常规的课程,并且是隔年招生,对当地的小学教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进行科普支教策划中我们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设了各类科普知识普及,如:安全小知识、医疗小知识、环保小知识、科普小知识等各类科普小知识,还开设了趣味英语、趣味谜语等一系列趣味课堂,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加强农村小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我们在下午的学习中则开设了书法、剪纸、绘画、武术等各类兴趣班,填补了农村教育的空缺,让学生多方面、多渠道获取知识,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习中国传统工艺,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科普支教中,我们结合我们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专业特色,开展了“pc到家服务送温暖”等一系列活动,在农村进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宣传,在课堂上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操作,在村委会摆摊进行计算机知识普及,亲自拆解计算机为广大村民进行讲解,并且pc服务到每家每户,为家里电脑有问题的家庭免费提供义务维修电脑服务,全村上下掀起了一股pc之风。
我们支教课程的丰富,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努力认真,刻苦学习,支教效果甚为良好,为了检验支教成果,在7月27日晚我们在育民小学举办了“省规划院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生和莲塘村民文艺联欢晚会”,晚会活动期间育民小学人山人海,几乎村里面的每家每户都来观看晚会,小朋友的表演更是精彩绝伦,有手语、武术、童谣等等,体现了小朋友们的活泼与可爱,晚会节目也少不了我们蒲公英社会实践团队队员参与,精彩动人的开场舞,激昂奋进的诗歌朗诵,青春热血的队歌大合唱——我相信,精彩之余,让人捧腹大笑的亲子游戏也成了晚会的亮丽风景线,也是农村亲子难得的一次心与心交流的机会,晚会在大合照中结束,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晚会的节目表演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也到了当地村委会的肯定,晚会不仅是对我们本次三下乡成果的精彩展示,更是我们蒲公英社会实践团队送给莲塘村村民最好的礼物。
支教活动中,虽然为期不长,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但是在这里我们收获的是一份份童真的友谊,收获的是莲塘村育民小学孩子们一张张美丽的笑脸,我们感受到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我们也尽自己所能教给他们知识,同时我们也收获到了小孩子的梦想和祝福,很多小孩子其实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们有着跟别人不一样的经历,但通过支教老师们努力,他们不断打开心扉,绽放笑脸,看到孩子们欢快无忧的笑脸,幸福感油然而生,蒲公英,传递爱给孩子们,孩子们也用他们的欢声笑语给我们传递着爱。
美好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又是一年三下乡结束的时刻,我们在不舍中离别,开始我们新的生活,三下乡的日子虽然艰辛,但是有蒲公英的相伴确实有滋有味,八方童爱润童心,启航逐梦下乡行,新的开始,逐梦启航。
第二篇:三下乡支教心得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
三下乡支教心得
今年的夏天虽没有往年的酷暑难挡。但是我们仍肩负着不同的使命,拥有不同的感动。我们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在学院xxx老师的带领下,肩负着“接受教育、提高能力、增强自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在湛江市东海岛民安镇文亚小学,我们班“花蕾”服务队开展为期八天的义务暑期“三下乡”活动已经圆满结束。
这次“三下乡”活动,我们“花蕾”在继续坚持“接受教育、提高能力、增强自信”的宗旨下,大力传播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宣传和弘扬科学精神,在服务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增长才干,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结合化学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专业特色,不仅仅教育同学们书本上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们的良好的学习能力,为他们以后丰富知识提供一些帮助。相信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实实在在地为当地教育事业出点力,为当地教师和孩子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也希望我们的实际行动引起社会各界对当地民族教育事业的广泛关注。
“三下乡”为的是更好的让大学生了解当今社会,更好的适应以后的社会,为以后踏足社会铺就一条道路。只有真正的偷入其中去,才能够领略到当中的道理。在活动中每一位同学都互助、互爱。在一个和谐的气氛中开展活动。无论活动的前后,大家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一种良好的心态,一种开心的心情······对突发事件能够保持冷静,以平常心对待!为使我们队员能够保持良好的联系,队长给我们每个人发了通讯录,还有外出实现报队长批准。
这次“三下乡”活动主要由“支教组”、“新闻组”、“调研组”、“后勤组”、“文娱组”共同组成,这样的分组更有利于活动顺利和有效的开展。作为支教组的一员,我也颇感骄傲。教师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有幸自己能够如此快的站在这个岗位上体会做一名教师的滋味。当我第一次踏上讲台,沉着地看着台下一双双期待求知的眼神,仿佛又出现了自己当年读小学的那一幕幕······我们上课的形式多样改变了他们老师的一些传统的教育模式。根据具体情况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思想道德、自然与科学、礼仪、心理健康教育、趣味化学、第二课堂等等的课程。我这次主要是负责上三年级的数学和第二课堂的武术课程,并且兼任三年级的班主任。
作为班主任,我需要做的事情是保证他们在学校的安全和学习。从这里,我懂得了“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既要思考孩子们对着节课内容的掌握;还要考虑如何让他们对你这节课感兴趣;(即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且还要将课堂气氛搞好,不能太沉闷,要不然每个人都会昏昏欲睡,那就没什么效果了;而且还要搞好课堂纪律······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情况,要随机应变,还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了解每位同学的性格。还有就是和其他的科任老师商量应该怎样上好每一节课,上什么内容等等。作为班主任,你还应该时刻关注孩子们的状况,有谁没有来学校都要有记录,还妖打电话通知家长······
作为一名普通队员,我从其他队员身上学会了要做个热心、负责的人。无需事事计较计较个人的得失,要以集体利益为重,要多为他人着想。从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我对许多同学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了解了部分同学那种外冷内热的性格。收获了一份份真挚的友谊,学会了坦然地承受压力、努力去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在此次活动中,我还体会到了我们班的团结,同学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体谅的。在此期间,有队员扭到脚了还是怎么样了,会有我们其他队员的帮助和关心。这让我学会了团结同学,帮助同学。在最后的晚会上,我们的队员互相配合,把整个晚会搞得有声有色,尤其是那些舞蹈和话剧《支教那些事儿》,让乡亲们体会到我们支教的苦闷和其中的快乐。
作为孩子们的朋友,我发现农村的小朋友特有的淳朴、可爱、礼貌······他们有着最灿烂、最纯真的笑容;他们待人是那么的真诚;他们就是那一块块未经雕刻的璞玉。每天早上,他们是最早来到这个校园的,每当我起床的之后去教室的路上,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都会向你问好。“老师,你好!”这句话是我在文亚小学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这也是他们礼貌的体现。只要你对他们好,他们就会以十倍的好回报你,就如五年级的一名学生,刚去的两天是那么的难管和调皮,但是当你用心去对他好,他会和你打成一片······愿他们能够在农博的村广大地上,他们自由而快乐的成长。
泪水与喜悦,还是要落入俗套,最想说的一句话还是时间过得好快,八天的暑期实践活动就这样结束了。从开始的喜悦与好奇到如今的怀念与不舍,种种感想在这短暂二有漫长的八天里,从我的心里飘过飘过,难以忘怀!怀念那些善良而又可爱的孩子,怀念和他们早早起来搞卫生的时候,怀念春之家的几兄弟,怀念晚上在空旷的空地上洗澡的乐趣······
八天,如白驹过隙,“三下乡”的到来仿佛就在昨天,而离别却在今天;八天,虽然时间不长,但离别总是让人依依不舍;八天我们留下汗水,收获了欢笑和喜悦。八天后,我们留下希望,带上祝福,踏上新的征途。世上最难忘的就是那朝夕相处,一同挥汗,一起欢笑的人儿,还有如诗般得土地。
当然,我们学习的更多的是理论知识,在学校真正实践的东西不是很多,然而“三下乡”这样的活动对我们来说刚好是一种实践,也是一种锻炼。有句话这样说的“世上没有完美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例如:饭菜的问题、值班问题······但是我们也一一解决了,我们学会了互相体谅。
“三下乡”已然圆满结束,这次活动让我收获了很多:友谊、经验、淳朴善良的笑容······这将会对我的将来初入社会带来很大的帮助,也会对我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来文亚,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自己获得一个锻炼的机会,更是为了让学生们能从中收获一点东西。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我们做到了。因为,我们看见了学生们脸上灿烂、纯真的笑容;因为,我们听见了学生们送给我们的热烈的掌声;因为,我们感受到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这一年,我们参加了三下乡,我们无怨无悔。因为这是一段很棒的人生经历。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
第三篇:三下乡支教心得
心得体会
“我怕我没有机会,给你说一声再见,因为也许就再也见不到你。”终于,还是在这一天,我们13个人聚在一起高唱了这首歌曲。
可能10天在平凡人眼里仅仅是青春年华的淡墨一笔,也许10天也只是人们心中几万分钟的匆匆一瞥。可是这10天,我们认识了这样一群孩子,脚踩平底鞋,身着并不高贵的衣服,一个字一个字的跟着你,静静的学习。可是这10天,我们认识了这样一群老人,静静的站在那里,默默的支持着我们,站在墙角,听着再见,拭去泪迹。可是这10天,我们认识了这样一群伙伴,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兴奋在一起,失落在一起。
这10天我们才真正懂得什么叫做不舍,这10天我们才慢慢顿悟身为老师的魅力,这10天我们终于在走过的脚印里找到叫做生存的东西。
如果没有来过这里,我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懂:何为珍惜。
如果没有来过这里,我可能一辈子也不明白:何为独立
如果没有来过这里,我可能永远不会有第一次自主探究,科研调查的经历。每天,天刚亮,孩子们求学的声音就打断了睡梦中的我们,渐渐才明白原来在乡村的他们那么的渴望学习。
每天,夜刚近,河边孩子们洗衣时的嬉戏声唤起来懒洋洋的我们。原来我们才看重疲倦,他们却希望着独立。
我不敢用我自己和他们做对比,因为我清楚的明白,除了大脑里知识的容积,我们什么都不如他们。
这次,是真的要别离,难过,不舍亦或是伤心。我们希望,就像他们送我们的张张千纸鹤一样,他们的未来天空,满满是他们飞翔的身影。
“我不能答应你,我是否会再回来,不回头,不回头的走下去”终于,这首歌曲,还是结束了。
数信学院“助梦起航,圆梦顺河”义务支教服务队
第四篇:三下乡支教心得
三下乡支教心得
今天是我们三下乡的最后一天,我们任务很艰巨:文艺汇演,搬行李离校,安抚学生老师情绪···
乡亲们别样的感谢。
在三楼教室楼梯上,一学生告诉我:老师下去吧,有别样的惊喜,快去吧!
一下去进办公室,就傻眼了,一办公室乡亲村民们送来的礼物:三百多斤西瓜,一百多斤香瓜,还有很多香蕉,葡萄,八宝粥,蛋糕,娃哈哈矿泉水,鞭炮···这都是乡亲们自己凑钱给我们买的,听队长说,这里的乡亲,村民,对外来人是有敌意,隔阂的。然而这样的成果,对我们来说是成功的吧,有个村委会阿姨代替村民们特地为我们制作了一名锦旗。想想这十几天免费义务教学的我们的辛苦,是值得的吧,也是成功的,我们不是要追求这些沽名钓誉,但是这是他们对我们所做的努力的肯定、赞成的表现。我们没有给他们带来不便和困扰。
眼泪,不舍,祝福,感恩。
无言的感动,只有泪先流,学生知道我们要走,一个个都要我们留下、不舍得我们走,要我们下次还来,初中班的孩子带头都在黑板上写着挽留我们,对我们不舍的话,写满了黑板,每个小细角都填满了他们想对我们说的话,我们也于心不忍,毕竟相处的十天来,我们也是尽心尽力的关注孩子们,特别是班主任,每每一进教室,师生,一个个都成了泪人儿。学生们每个人送给老师自己的小小心意,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的话:老师希望你们下次还来,····一个个自己制作的盒子,自己叠的写了感恩的话的千纸鹤,自己的小糖果,小饼干···· 我们感动,我们更好的办法,只能送他们一句又一句前程的话语,接受他们送我们礼物的心意,照相留恋,还有离别的拥抱····
文艺汇演是下午4.30开始,上午彩排,一切就绪。
上午彩排一切正常,学生们很懂事,很配合,下午2.30学生来了,我们在初中班教师开始给他们化妆,刚开始他们害羞同时又欣喜但不肯化妆,躲在后面,后来看见一个个美美的人儿出来,都很乐意了,我们帮他们画着美美的妆,他们回给我们热情的吻。有不舍,有高兴。突然感觉的怀念:他们的活泼,他们的调皮,他们的懂事,他们好奇求知的眼神,他们每一次放学回家的老师,再见,然而想了想:这一次再见,可能真的很难相见了,最后排队下楼梯,他们也不说老师再见了,只是老师好。然后,有拥抱我的,跟我握手,跟我击掌、、初中班,大班的同学都很懂事,帮小班的学生们搬凳子下去,学生们摆好凳子,我们老师继续忙前忙后,文艺组的我们为组织现场,节目忙碌,后勤组的给围观节目的乡亲们,家长学生们送切好了的水果,班主任在组织学生做好准备····
一切就绪,就在小班合唱班歌《两只老虎》等各班班歌串烧节目中开始了,中班班歌合唱的《团结就是力量》,大班班歌《》,大班班歌合唱《阳光总在风雨后》。体现了每个班的活跃气氛,展现了每个班活跃的风格特色。
接着是邓杨华老师的吉他弹唱《朋友》,一声朋友正好道出了我们同行下乡的24人的感触和师生之间的感情。紧接着是高晓露老师跳的柔美身姿的古典舞,接着是12老师个老师唱得我们学社联自编自谱的学社联之歌《青春的纪念》,纪念着我们走过的十天路程。然后是舞蹈《泥娃娃》,《建党90周年》朗诵,舞蹈《健康操》,中班的健美操,还有最具特色的T台秀,全都体现了学生们生机活泼的面貌,以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最后以另外12个老师一起演绎的手语舞《感恩的心》感谢衡山对我们的照顾,以及我们回报社会的感恩心,节目就在最后一声感谢中结束了。
关于我们的特色放学。
让学生把凳子放回教室,然后我们组织有秩序的放学,把学生铁合在铁门里面,家长在铁门外面,邱老爷在门口,呼唤着往哪个方向送的老师,然后每个学生自觉地高呼老师的名字,场面是不亦乐乎,依旧洪亮,依旧哄闹···因为要赶紧走,所以不能送孩子们了,所以老师全站在门口,护送他们,他们流泪,拥抱我们,我们依旧再三叮嘱:不要逗留,快点回家,不准下河游泳,回家注意车辆·····。远走的孩子们,屡次回头望着我们,走得极其的慢。。
不想触动泪腺,所以走得决绝。
送完学生,我们老师就赶紧回来搬行李,打扫办公室卫生,行李搬到操场集合,就在我们不经意间,发现好多学生都回来了,小班,中班,大班,初中班,还有些家长,学生们通红的眼睛,一句句老师下次要来哦,舍不得我们走。我们怎么赶,怎么说,还是不走,老师们也忍不住流泪了,最后车来了,我们果断的搬行李上车,学生们在窗外,抖动着细小的胳膊,初中班的几位同学,拥肩望着我们,有小班的学生依偎在妈妈的身边的,注视着我们,管饭的阿姨给我们送来了打包的饭菜····不管怎样的留恋,车依旧还是启动了,随着鞭炮声,我们出了校门,一路上依旧是学生的面庞。总觉得哭是件丢脸的事,所以不喜欢哭,所以在学生面前,我没有哭。
一路歌声送你们,一路前行。
好像是小倩发起的:小班的口号是什么:我们齐声答:我爱小班,小班最棒!然后中班口号,然后我们把每班的班歌全部唱了一遍,然后唱学社联联歌《青春的纪念》,这次我没有忍住眼泪,望着窗外的满眼绿色,终究还是怀念这十天。在路上看见苏攀宇,靠着白墙,面无表情的望着在玩耍的弟弟妹妹,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见我们的歌声,那么懂事的他,那么护着老师的他,第一个拥抱我的他,开始回忆起第一次见他的样子,黑黑瘦瘦的,圆圆的头,很皮,有些讨厌,总是在不经意间吓你一跳。老师们反复提及的名字,慢慢我才开始把名字与他对上,敏感,细心的孩子,大班的体育委员,在乎老师对他的一言一句~~~
忽而看见一个水塘,里面远远的有三三两两学生在游泳,此时我们的小班老师,大声呼道:不要下河游泳~!!他们应该听不见,那么远。车子一路前行,我看见一片荷花,想起学生们送杨老师的荷花,开得那么艳,那么纯,不知道在哪去了?还有看到荷花,忘了归校的“荷二仙姑”徐桑立老师,哈哈。车子依旧颠簸,欢笑歌声一直不断,车子里传来文韬口头禅:我也觉得,向着南岳衡山的目的地开去···
学校,学生,再见,希望歌声能传到你们的耳边,希望你们能快乐的生活,好好学习,考出衡山。
后记:
车程最后到达了衡山脚下,行李安放在旅社,我们一行就奔赴衡山了,在衡山旁一个小小休息的坪山,狼狈的解决了晚餐,然后浩浩荡荡的开始爬山,去祝融峰看日出···
最后的总结:
支教者的我们,担起的老师的职责,用心的支起爱的旗帜,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胜利的完成了此次三下乡的任务。
他们其实有些比我们小不了多少,最大相差年龄也不过15、16岁,但习惯的称他们孩子们、学生们。
一句学生,是一份责任。一句孩子,是一份关心。
十天的相处我们去了解彼此,相信彼此,努力的做好老师这一角色,给他们不一样的关爱,关心每一个人的心理,身体。十天的辛苦,是值得的,最后的成果,我们是高兴的、自豪的。
第五篇:三下乡支教活动总结
第一次不是为了写实践报告而写这么长的总结。真的很多很多无法传达。
可能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后知后觉。义教活动结束了也有差不多一个星期了,我现在才回想,才会去流泪。全因为——这片海。“星星都亮了,看着你的眼,数着一颗一颗掠过天空,照亮我的心;天空都亮了,看着你的眼,数着一颗一颗掠过天空,照耀我的心。”现在听着这首歌最后不停唱出来的气场,感动,脑海里又回想起那天晚会的情景。学生们穿着可能以前没穿过的类型的鲜艳的服装、拿着以前从未拿过舞扇、登上她们从未正式登过的舞台、跳着这10天她们学到的可能以前没跳过以后也可能不会再跳的舞蹈。当然,我不是舞蹈老师。但是我可以说,那个扇舞,是整台晚会最好看最精彩的节目。表演的大部分都是我的学生,我也见过她们的练习,赤脚,没有舞鞋。有多辛苦,我就不说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第一次参加运动会的同学。他们第一次学唱歌,第一次耍太极。给予孩子们的第一次太多了,我就不说了。
希望我们能像流星,即使稍纵即逝,也能给孩子们带来美丽的光辉,也能点亮孩子们的天空。
10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10天,我们只是孩子们生命中的过客,我们能够在10天里面做些什么,能够做到些什么。不能因为我们能够做的少,就不去做。可是,事实是,我们能够做的确实很少。
但是我们还是要去做。每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可是每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首先是留守儿童的问题。去年我就知道留守儿童,也第一次见到,但是近距离接触还是第一次。我也感受到自己的无力。我们能做的,只是跟这些小孩聊聊天,以启发的形式去引导他们去思考。不过说了好像也还是那样,聊了之后那个小孩还是一天一件事弄给我们。也许我们的到来不能带给他什么,与他的谈话也不能,或许直到我们离开,他才懂得珍惜。我们离开的那天,很多人流泪了,当然也包括那个很搞的学生。也包括我们。我们能做的就大概只有这些了。当然,我们还可以在这段时间中,发现平时老师、学校发现不了的问题,从不同的视角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给镇政府、学校、老师们参考。毕竟,10天,我们都不是超人,没有超能力,能够做出的彻底改变他们一生的事情,以及能够做出这些事情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
有时候我在想,离别可能是贯穿这些小孩童年的字眼。每个月一次父母回家的探望,短短一两天他们又要和不得不出外打工赚钱的父母道别。在我们这10天的无亲无故的义教老师离别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流泪成这样。不难想象,他们当中不少人每次跟父母道别的时候是有多难过多让人心酸啊。
我妈前两年也是去了历洞镇中心小学支教了一年。两年前她教了当时的三年级,两年后的现在,我教了五年级,刚好是同一班人。是一种缘分吧。
本来作为一个要出家的人了,暑假假期本来就短得可怜,一个月,还要去三下乡占了三分之一。不过这次三下乡的所见确实能够让我不枉此行。首先,作为一个历洞走出去的人,历洞的每一个细节我都还记得,在哪里小时候和谁做过什么事情。这次下乡还可以回去跟年事已高的太公聊聊天。还有去年受到安哥的委托,要我帮忙,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我才决定参加这次下乡的。
我十分不同意一些义教老师在活动中提倡的完全颠覆传统教学方法的一些做法。首先,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检验的,是有效的,至少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有效的。再者,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三思,我们这样做,或者不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会给这些孩子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好的、坏的?教学方法要改是没错,但是要慢慢地改。不顾后果地否定原有方法,最后的结果是怎样,我也不敢去想象。平时不给学生教尊重,教礼貌待人等,必将会给学生、给三下乡留下不好的印象。
同时在每次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十分有必要强调有度的互动。有些老师,可能ta自己以前学习的时候不喜欢听老师讲课,或者极度厌恶传统老师的讲课方式,就很大胆地去尝试新的方式。新的方式当然有好有坏。互动性提高了,可是课堂就没纪律了。这时候能够问问题的学生就那么几个,其他人要么在听,要么不感兴趣就不听,在一旁睡觉说话分散精神。最后学到东西的就那么几个人,其他人被忽略的,都是在教室里面浪费时间。这些睡觉说话分散精神本来在家里就能做的了,为什么还要回来学校和教室?
我自认为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在郁南读初中、高中,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多人会自己在下面回答的,当然老师也没强调要举手才能回答。可是我去到了中山一中之后,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多时候都是自问自答,自说自话。虽然下面的学生也都在听,也只是听而已。直到我和徽哥去到了那个班,每次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们两个很多时候都会打破沉默报上答案的。比如让你来做老师,你会喜欢哪一种方式呢?自己的独角戏,下面听不听与我无关的大学老师模式;还是能够收到实时反馈的有度的互动教学呢?
同时,在我大学的课程中,老师会经常提问题,不积极回答的人一般都是低头干其他事情,积极回答的就那几个。有位老师,很会讲课,也经常用各种方式与学生互动,而她最喜欢的那些学生都是积极回应老师的,成绩当然也是最好的那些学生,学到的东西也最多。所以我认为,怎样去有度地与学生互动,并且尽可能扩大互动的范围,在小学中学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当然,我也用明信片去激励他们。最后都会每人送一张,而且跟他们说:希望你们以后靠自己的能力,寻找你们手上拿着的明信片的风景。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说三下乡支教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怎样怎样。其实那篇文章的标题是:哥哥姐姐,这样的支教,我们不需要。是“这样”的。那样的支教,我大概可以概括为:不为人师表、玩心过重的、不负责任。我也发现本次义教队伍中有一些老师带着这样的心态呵。开会不认真,老是打岔,(其实他高中上课就是这样)我就不点名了。做事不想后果。这就又回到我前面的话题:有度地互动。
首先,作为郁南与广外合作开展三下乡每年的系列活动的首届参与者(被下乡),以及连续两年郁南学子交流促进会三下乡义教活动的主要辅助人和参与者(下乡)(说话之前、做事之前确立好自己的身份威信才有信服力),我很确切地告诉大家,三下乡,在控制地好的条件下,会有很多益处的。至于各样益处我就不多说,即使是我被下乡时候已经过去了4年了的现在,我还能感受到那些益处。带去新的知识、新的好的观念、发现问题,帮助解决问题等。对我们参与者,实践、开阔视野、思考反省、为社会为家乡做出贡献等。
说三下乡不好或者全是好的肯定是没参加过三下乡或者被三下乡过的。也请以后说话的时候想想自己的观点怎样才有信服力。
每个团队都需要一个黑面人来凶恶的。我这次就是这种角色,同时注重启发一下大家去思考。每当有学生违反纪律,大家懂的,我就不多说了,可能是遗传的吧。
学生当中,存在着各种不幸各种坎坷的家庭。有人努力学习却没有条件等等的。
就说说两个我感受比较深的学生吧。都是女生。一个是留守儿童,是家里最小的一个,有个大姐和大哥,家境还行。另外一个是单亲,家里将近家徒四壁的境况。
前者在香港念过书,独立能力很强,想法很多时候很独到,很会想。可是就是这么坚强的女孩,在晚会表演完之后,听完我们老师合唱完的再见之后,流泪了。我就问她怎么了,又说,没事的没事的,我还会回来看你们的。她抿着眼泪,小声地说想柳老师(我妈)了。这时,我想,这里有我可以做的事情,刚好我妈过一天也会到历洞,然后我就跟她说,你明天等一下,柳老师会回来的。第二天,我妈就带着我以前的一些适合她们的书回来,送给她们。还是那句话,可能离别这个话题会经常出现在她们的童年中。
另外一个,是个乖乖的小女生,很认真很努力学习,每天除了完成作业,有很多时间不知道用来干什么。我去过她家家访,知道了一些情况。确实有一点困难。这些困难不是经济上能解决的,而是没有这样的条件啊。家访回来之后,我们几个老师商量着送一些书给她,也送一些给其他学生。其实我认为,对于这些好学的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当然也包括不能从父母或者身边的人学到身心健康成长所需的知识的小学生,我们是不是可以送一些这方面的书籍呢?当然我也没这个能力去送全部人,对这方面的书籍也不是很了解,只能给这个建议了。希望这些书,能够起到一些作用。
义教结束的那天晚上,天空都亮了。晴朗。愿我们像流星,即使是过客,即使稍纵即逝,即使只有一丝光辉,也能让孩子们的天空亮起来。他们也像我们天空中的星星,只有这些星星都亮了,我们的天空才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