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语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从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小黑板(或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2.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破的词。
2.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
⑴给本课的七个生字组词。(可以在文中找,也可以自己想或)
⑵课件出示读读写写。
老师建议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再请同学们根据个人喜好,在后边的横线上试着添上自己喜欢的三至五个词语。)
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学生也可以动手抄个别字词一两遍。(课堂上学生动口不动手不好。)
三、尝试自读,讨论交流
学生默读课文,也可以轻声读书,可以查找资料,可以直接在课本上画画写写(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加一点批注,有疑问的地方打个问号),还可以写读书笔记。学生既可以同座交头接耳;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谈得来的同学切磋。老师则密切关注学生的自学状况,释疑解惑。
四、角色转换,生讲师听
组织学生就初步阅读的收获和不懂的问题进行交流。此时,教师则扮演类似实话实说主持人崔永元(或和晶)的角色,尽可能地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现。教师可进行画龙点睛式的插话,随机指导,并把来自学生的各种学习方法、学习所得及尚存问题以简要的表述方式写在黑板上。
五、朗读课文,领悟情感
1.听录音(或老师)范读,后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读。最后请几位学困生读个别段落。
2.朗读指导要点:
⑴母亲和父亲对我的诗不同的评价及我不同的反应。如,母亲的兴奋和赞美,父亲的严肃近乎冷酷;我听到母亲表扬后盼望父亲回来的心情、表现等孩子的一系列体验,都应努力读出来。
⑵课文最后两段,是作者对两种评价的冷静思考和独到见解,是成年后的理性认识,也应有别于前面的朗读。
3.想想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六、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
2.抄写要求正确读写的词语。
七、课外作业
1.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短语,并画记起来。
2.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三至五个句子并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积累词句,升华情感
1.听写以下短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订正,再读一读。
眼睛(发亮)既(腼腆)又得意洋洋有点(迫不及待)怀着(一种)自豪感实在(等不及)了把头埋得(低低的)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一如既往)地鼓励我2.背记自己喜欢的三两个句子,互相交流启发。
二、以问启思,悟情明理
1.课文中讲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哪几个阶段?(七八岁时;几年后,似乎还未满12岁;现在。)
2.我写的第一首小诗,母亲是怎么评价的?我当时表现怎样?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我听了以后表现如何?
3.几年后,作者对自己写的第一首诗又是如何看的?
4.精彩也好,糟糕也罢,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样说你赞成吗?我儿时真的是多么幸运的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诱导,但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
5.父母师长的不同评价对孩子会起什么样的作用呢?
三、生问师答,个性阅读
构建生问师答的阅读教学模式。有时候可以尝试不问则不讲。学生如不发问,说明他们没有问题,那老师还一厢情愿地讲什么呢?结合本课学习,学生可能会问及下列问题。教师可实实在在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1:假如父母都说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那又将如何?
生2:爸爸为什么不说一般、普通,却硬要说糟糕透了。是译文的关系,还是爸爸说得不好?
生3:我一定是作者自己吗?(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不是作者自己,仅仅是一种第一人称的写法而已。)
生4:父亲和母亲的不同评价到底谁对谁错?
师:世界并不是简单的是非组合体,他们都对,但父亲似乎过火了点。母亲善意的谎言,动机是好的,也没错。肯定容易,否定也容易,难的是有机结合,恩威并济。
生5:如何让二者有机结合呢?
师:肯定是主要的,否定和惩罚(不是体罚)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全教育。要有阳关大道,也要有荆棘挡路。俗话说得好:要让小儿安,七分饥来三分寒。可见,适度的否定必不可缺。
四、联系生活,深化理解
请你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对待荣誉和挫折,愿意谈什么就谈什么。教师相机指导。
小结:你要成功,得依靠许多人的帮助和指教。世界上最难的事可能是自己战胜自己,切记:站直了,别趴下。
五、作业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有兴趣的,可完成课后选做题。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从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小黑板(或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2.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破的词。
2.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⑴给本课的七个生字组词。(可以在文中找,也可以自己想或查字典)
⑵课件出示读读写写。
老师建议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再请同学们根据个人喜好,在后边的横线上试着添上自己喜欢的三至五个词语。)
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学生也可以动手抄个别字词一两遍。(课堂上学生动口不动手不好。)
三、尝试自读,讨论交流
学生默读课文,也可以轻声读书,可以查找资料,可以直接在课本上画画写写(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加一点批注,有疑问的地方打个问号),还可以写读书笔记。学生既可以同座交头接耳;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谈得来的同学切磋。老师则密切关注学生的自学状况,释疑解惑。
四、角色转换,生讲师听
组织学生就初步阅读的收获和不懂的问题进行交流。此时,教师则扮演类似实话实说主持人崔永元(或和晶)的角色,尽可能地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现。教师可进行画龙点睛式的插话,随机指导,并把来自学生的各种学习方法、学习所得及尚存问题以简要的表述方式写在黑板上。
五、朗读课文,领悟情感
1.听录音(或老师)范读,后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读。最后请几位学困生读个别段落。
2.朗读指导要点:
⑴母亲和父亲对我的诗不同的评价及我不同的反应。如,母亲的兴奋和赞美,父亲的严肃近乎冷酷;我听到母亲表扬后盼望父亲回来的心情、表现等孩子的一系列体验,都应努力读出来。⑵课文最后两段,是作者对两种评价的冷静思考和独到见解,是成年后的理性认识,也应有别于前面的朗读。
3.想想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六、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
2.抄写要求正确读写的词语。
七、课外作业
1.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短语,并画记起来。
2.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三至五个句子并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积累词句,升华情感
1.听写以下短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订正,再读一读。
眼睛(发亮)既(腼腆)又得意洋洋有点(迫不及待)怀着(一种)自豪感实在(等不及)了把头埋得(低低的)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2.背记自己喜欢的三两个句子,互相交流启发。
二、以问启思,悟情明理
1.课文中讲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哪几个阶段?(七八岁时;几年后,似乎还未满12岁;现在。)
2.我写的第一首小诗,母亲是怎么评价的?我当时表现怎样?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我听了以后表现如何?
3.几年后,作者对自己写的第一首诗又是如何看的?
4.精彩也好,糟糕也罢,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样说你赞成吗?我儿时真的是多么幸运的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诱导,但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
5.父母师长的不同评价对孩子会起什么样的作用呢?
三、生问师答,个性阅读
构建生问师答的阅读教学模式。有时候可以尝试不问则不讲。学生如不发问,说明他们没有问题,那老师还一厢情愿地讲什么呢?结合本课学习,学生可能会问及下列问题。教师可实实在在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1
:假如父母都说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那又将如何?
生2:爸爸为什么不说一般、普通,却硬要说糟糕透了。是译文的关系,还是爸爸说得不好?
生3:我一定是作者自己吗?(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不是作者自己,仅仅是一种第一人称的写法而已。)
生4:父亲和母亲的不同评价到底谁对谁错?
师:世界并不是简单的是非组合体,他们都对,但父亲似乎过火了点。母亲善意的谎言,动机是好的,也没错。肯定容易,否定也容易,难的是有机结合,恩威并济。
生5:如何让二者有机结合呢?
师:肯定是主要的,否定和惩罚(不是体罚)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全教育。要有阳关大道,也要有荆棘挡路。俗话说得好:要让小儿安,七分饥来三分寒。可见,适度的否定必不可缺。
四、联系生活,深化理解
请你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对待荣誉和挫折,愿意谈什么就谈什么。教师相机指导。
小结:你要成功,得依靠许多人的帮助和指教。世界上最难的事可能是自己战胜自己,切记:站直了,别趴下。
五、作业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有兴趣的,可完成课后选做题。
第三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父母对我写的这首诗的评价)对于这父母的评价我是怎么理解的呢?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
2、齐读题目,二、创设情境,品读课文
(一)1、对于父母亲的评价,作者作了一个生动贴切的比喻,在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快速找出来。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指名读——齐读
这各是两股怎样的风呢?以温度来分(暖风、凉风)你喜欢那一股风?暖风对我有怎样的影响?
2、找到母亲的语言,神态。
出示母亲赞扬我的句子。“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指导朗读母亲的语言,(你为什么这么读?妈妈你在想什么?我看到了你的眼睛亮亮的。)
[抓标点、动作、神态、语言] 如果你就是巴迪,听了母亲的话,你有什么感觉?(充满信心,比吃了蜜还要甜等)指名读,齐读
师过渡:妈妈,谢谢您毫不吝啬的鼓励,有了您春风一样的赞扬,我像是吃了蜜一样甜。我文学的种子就在您的暖风中萌芽了。爸爸对我会怎么评价呢?
3、请同学们找出父亲评价我的句子,来读读。父亲第一次批评我,在哪儿?
出示:“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指名男生读父亲的话。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指名读,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从哪体会到?父亲扔掉什么? [找我的心情变化的语句]读14小节。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地抬不起来。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听得出你很伤心、委屈]
扔掉的仅仅是诗吗?还扔掉了我的什么?[自信,热情] 于是我„„[引读14小节] 是啊,父亲,原以为您会更加赞赏我的诗,您的这一扔,对我来说无异于迎面一股冷风,您扔掉了我的自信; 您的这一扔,对我来说无异于当头一盆冷水,您扔掉了我写作的热情; 您这残酷的一扔,我怎么能受得了?我怎么能不失声痛哭呢? 父亲不爱我吗?
父亲啊父亲,您为什么要这么做?我想问问您,您这一扔,想扔掉的是什么? 不要着急,让我们静静地默读课文,1-4自然段。研读1-4段落相关语句。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标点,时间很短,但我觉得很长] 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的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周围画了一圈花边。[修饰,很自满] 感受我的等不及,过于自信
父亲看到这些了吗?[吸引,只有十行,读了几个小时] 作为父亲,你想对我说什么?(你想扔掉我的什么?)
所以,多少年过去了,我还是要感谢父亲,正是父亲当年的这一扔,扔掉了我的:骄傲自满。
5、回过头来我们看看父母给出这截然相反的两个评价的诗到底怎么样呢?
6、当年写的第一首相当糟糕的诗现在又有什么成就呢?
现在,我已经(引读句子)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出示拓展资料:
巴德•舒尔伯格是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所出版的作品有《在滨水区》、《码头风云》、《什么使萨米逃走》、《醒着的梦》、《聪明的糊涂和糊涂的聪明》、《我喜欢这个不讨人喜欢的人》等。这是什么的力量促使他有如此的成就?
如果当年没有父亲的严厉批评,我可能会„„
这就是歧途 如果当年没有母亲的热情鼓励,我可能会„„
这也是歧途 他们的这两股风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板书:爱)课件出示: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在暖如阳光的春风中,我得到了——鼓励(板书:鼓励)在看似无情的冷风中,我受到了——警告。(板书:警告)在爱的包围下,在爱的鼓舞下,我走进了文学的殿堂,走向了成功!
7、你认为应该在什么时候给予这两种不同的评价呢?
三、概括提升
1、生活中你有巴迪这么幸运吗?讲述一下你生活中父母是怎样给予你不同的爱的。
2、谈收获。
3、小结:是啊,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这两种不同的爱,这些爱有的来自于父母,有的来自于老师,有的来自于其他长辈。只是小的时候,我们更喜欢听“精彩极了”,不愿意听“糟糕透了”对吗?其实,我们应该听听这两种不同的声音。
板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暖风
凉风
鼓励
警告
爱 成 功
第四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谨慎、得意扬扬、歧途”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父爱与母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学会正确对待赞扬、批评等不同的评价。
3、能以精当的语言表述,培养围绕问题情境深入阅读,开展思辩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父母对我写的第一首诗的评价,对于父母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我是怎么认识的呢?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
2、齐读题目,二、创设情境,品读课文
1、对于父母亲的评价,作者作了一个生动贴切的比喻,是什么呢在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快速找出来。多媒体出示:(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
指名读——齐读
这两股分别是怎样的风呢?以温度来分 板书:(暖风、凉风)
2、你喜欢那一股风?暖风对“我”有怎样的影响呢?共同学习第一段。快速读读文,找到母亲的语言,神态。
出示母亲赞扬我的句子。
“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指导朗读母亲的语言,(你为什么这么读?妈妈当时是怎样想的?想鼓励“我”)[抓标点、动作、神态、语言] 听了妈妈的话,小巴迪的表现是怎样的呢?
(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指名读,齐读
师过渡:妈妈那毫不吝啬的鼓励,春风一样的赞扬,让巴迪像是吃了蜜一样甜。从此,文学的种子就在妈妈的暖风中萌芽了。那么,爸爸对我的这首诗又是怎么评价的呢?
3、请同学们找出父亲评价我的句子,来读读。
父亲第一次批评我,在哪儿?
出示:“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指名男生读父亲的话。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指名读,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严厉的父亲)从哪体会到? 听了父亲的评价,我又表现如何? [找我的心情变化的语句]读14小节。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地抬不起来。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师:你的朗读告诉了我小巴迪的伤心和委屈,那么现在你能告诉老师父亲的这一扔,扔掉的仅仅是诗吗?还扔掉了我的什么?[自信,热情] 于是我...[引读14小节] 父亲,原以为您会更加赞赏我的诗,可是您把它扔回原处。
您这一扔,对我来说无异于迎面一股冷风,您扔掉了我的自信;
您这一扔,对我来说无异于当头一盆冷水,您扔掉了我写作的热情;
您这残酷的一扔,我怎么能受得了?于是我...(学生读我再也...)过渡:谁能告诉老师,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想扔掉什么?让我们到1-4自然段中找答案。
默读1-4段落,划出相关语句。(学生读划)(在等待父亲回来的过程中,小巴迪的心理和活动)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标点,时间很短,但我觉得很长,心中的焦急] 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的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周围画了一圈花边。[修饰,很自满] 感受我的等不及,过于自信
父亲看到这些了吗?[吸引,只有十行,读了几个小时] 作为父亲,你想对我说什么?(你想扔掉我的什么?)(骄傲自满)
所以,多少年过去了,我还是要感谢父亲,正是父亲当年的这一扔,扔掉了我的:骄傲自满。
正是父亲当年的这一股冷风,吹醒了我,让我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
正是父亲当年的这一盆冷水,告诉我,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
现在,我已经(引读句子)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
出示拓展资料:
巴德•舒尔伯格是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所出版的作品有《在滨水区》、《码头风云》、《什么使萨米逃走》、《醒着的梦》、《聪明的糊涂和糊涂的聪明》、《我喜欢这个不讨人喜欢的人》等。
如果当年没有母亲的热情鼓励,我可能会(沮丧,失去了创作的勇气)在母亲暖如阳光的春风中,我得到了——鼓励(板书:鼓励)
如果当年没有父亲的严厉批评,我可能会(骄傲,更不可能出版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在看似无情的冷风中,我受到了——警告。(板书:警告)
课件出示: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无论是暖风还是凉风,无论是鼓励还是警告,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板书:爱)在爱的包围下,在爱的鼓舞下,我走进了文学的殿堂,走向了成功!越来越体会到儿时的我是“多么幸运”
(完成板书:成功 边总结边把板书串连起来。)
三、总结写法、文章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进行描写来衬托人物心理活动
四、作业
1.摘抄并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2、说说自己是否曾经得到过父母和老师眼里的批评或过分的鼓励?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学过此文之后,你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板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暖风 凉风 鼓励 警告
爱 成功
第五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
计
www.5y
kj.co
m 天河区东圃小学简媛施
学习目标:
.
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糟糕、誊写、出版、慈祥、谨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默读课文,把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
教学重点:内容的理解及重点语句的感悟。
教学方法:多种形式的朗读。
课前准备:
.
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阅作者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有关资料。
3.多媒体。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真情引入,吸引学生
女儿的语文学习一向很优秀,这天单元测验后放学回来,平时叽叽喳喳的女儿变郁郁寡欢的她已经告诉我她心中有事,过后她惶恐地把语文测验卷给我看,“87分”,这分数在二年级属于中下水平,看着女儿伤心的样子,我半晌没说话。此时此刻,我该怎么对女儿说呢?请同学们学习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帮我想办法。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
检查预习情况。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错的词。
2.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
3.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4.写生字。(注意笔顺、易错难记的字)
三、尝试自读,讨论交流
学生默读课文,也可以轻声读书,可以查找资料,可以直接在课本上画画写写(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加一点批注,有疑问的地方打个问号)。学生既可以同座交头接耳;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谈得来的同学切磋。(老师则密切关注学生的自学状况,释疑解惑。)
四、朗读课文,领悟情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同学认真体会,怎样读,才能把作者的感情表现出来?)
2.朗读比赛。(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启发,达到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
3.想想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文,深化课题、名写出课题一组相对应的词。(“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思考:为什么课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带双引号?“精彩极了”是什么意思?“糟糕透了”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关系?
二、披文得意,自我感悟、哪些语句写了母亲对巴迪的赞扬,哪些语句写了父亲对巴迪的批评?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得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2、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要表达的感情,确定朗读重音
(1)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这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地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自己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2)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漂亮的花体字把诗人人真真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画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桥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3)我与父亲的对话(内容略)
3、层层深入,抓字词句进行品读理解。
(1)十四自然段(受不了——痛哭)
(2)十五自然段(接受——进行修改)
(3)十六自然段(领悟——幸运的爱)
4、自读最后一段,说说“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的话外之音吗?(相机出示:近处有一艘“生活号”的小船,在它前方有三个岛:自大岛、成功岛、自卑岛)
5、师:“成功岛”是我们“生活号”小船的目标,可有人却偏离了航向,到了“自大岛”或“自卑岛”,这是什么原因呢?请你分析一下。
三、读后反思,课外引伸、从这篇课文中,你还了解到些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本文学习的得与失。(它使孩子有机会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所反思,温故而知新,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
2、回应第一课时的话题:“我该怎么对女儿说呢?”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讲自己的做法)我把女儿拉到跟前,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给她看。她看完后,我看着女儿充满惶恐和不安的眼神说:“妈妈不会对你说‘糟糕透了’的,谁走路没有摔跤的时候呢?问题是摔倒爬起来后要搞明白是什么原因让你摔倒的,如果下次还在同样的位置跌倒,那才是不可原谅的。”女儿听着我的话,眼睛里的惶恐渐渐消失了。重要的是当孩子失意的时候,不可一棒子打死,要帮着孩子燃起希望之火;当孩子得意的时候,需要提醒和警告的力量来给予孩子平衡。无论是宽容的爱还是严格的爱,让孩子在爱的鼓舞下,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之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3、提供一些写亲情的供大家阅读,最好,让他们自己去收集,并把其中的好段落抄写下来。
4、完成课后习题3
四、总结全文
要正确地对待批评。世界上最难的事可能是“自己战胜自己”。
五、板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慈母
严父
爱
平衡
前进
www.5y
kj.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