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8和9》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5 12:14: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好朋友8和9》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好朋友8和9》教学反思》。

第一篇:《好朋友8和9》教学反思

在总校培训的第二次汇报课,我讲的是一年级数学“认识8、9”。这节课中的优点不再多谈。下面将课中两点不足之处反思如下:

一、教要面向全体。

李明新校长在深化“实”与“活”的学科教学研究会上提出了“四实”,其中一实指出——实在落实主体。我在这节课中便犯了一个没有落实主体的错误。学生在学习8的分解、组成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秋天就要过去了,小兔子聪聪和明明准备了过冬的食物——8个萝卜。这8个萝卜分给两只小兔子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在学生同桌商量后,我让一桌学生到前面,一人分萝卜,一人记录8的分解。下面的学生不说、不动,只是看着。这难道是落实主体了吗?我做为教师,总是把面向全体挂在嘴边,实际意识上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面向全体的意义所在。只有课堂中落实主体,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学生活动形式要丰富。

在巩固8、9的分解、组成时,我采用了游戏的形式。一个是用手势,老师和学生出的手指数合起来是8;另一个是拍掌数合起来是9。学生在前面学习5以内数和6、7的分解、组成时,这两个游戏都用过,在这里再用,学生兴趣明显不高。李校长提出的“四活”中说到——活在发展方式。我又犯了使学生能力发展的方式单一的错误了。巩固8、9的分解、组成方式很多。如:对口令、动物叫声、拍手歌、拍肩凑数等。学生既能巩固新知,又能放松休息,在玩中学,在活动中有所获。当课堂沉闷时,不要怪学生,老师要反思,是否将多种形式的活动,灵活地运用在课堂中了?这些形式学生是否喜欢,对学生的发展是否有帮助?

一节课能透视出一名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智慧,希望这节课留给我的启示,能成为我进一步提高所追求的目标。

第二篇:8和9教学反思

《8和9》教学反思

在教授学生能正确的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个数时,我充分利用了主题图。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有趣的情景中正确的数量是8和9的物体个数。并且我在指导学生看图时,有意的培养学生有序的看图,有序的数数的方法。

在教授8和9的写法时,我采用先在黑板上示范,再让学生书空,最后才在课本上描红。这样安排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掌握的比较好。

在教授8和9以内的数的顺序时,我使用了计数器和直尺。学生通过学习计数器和直尺上的0-9的数字,很直观的掌握了8和9以内的数的顺序。并且我安排学生看着直尺正着和倒着数直尺的数。

在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时,我使用了点子图。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没有像教材中那样直接呈现,而是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另外,我把8和9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设计成开放练习,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拓展了思维的空间。

在教授“几”和“第几”时,我先让学生从前和后数,再从左右数。这样的安排,是为了引导学生找准数的起点,从理解而“几”和“第几”的区别。

本节课也有几处需要改进:

1、注意创设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情境,让学生有成功感。在教学中,创设一个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课前收集如下信息:生活中哪些物体的数量是8和9的?用一句话说一说8和9。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位学生在收集有关8和9的信息活动中,真真切切地领会8和9的基数含义,感知8和9的符号作用。在课堂上,将学生收集的信息在全班展示,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

2、注意提出推理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课堂教学中能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教师能否提出探索性、创新性的问题密切相关。课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如,当学生数出3张点子图上的点子数是7、8、9时,教师马上提问:“怎样数,能很快得出卡片上的点子数?”又如,比较7、8、9中任何两个数大小时,教师提问:“从这3个数中选出两个,你能比出它们的大小吗?你能选出几组?”这样的提问,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思考空间,使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推理。

3、对于学生肯定性和激励性的评价还不够,例如,有个学生有序的说出了9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要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在关注着他们的进步。

第三篇:认识8和9教学反思

认识8和9教学反思

认识8和9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解的基础上再去认识直角。本节课较为集中的问题:

(1)明白生活与直角的密切联系;

(2)怎样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用是不是直角:

(3)怎样画角。

在讲课过程中,我首先给出标准的直角图形,让学生们观察直角的特点,说一说,再通过分析直角活动,进一步形成直角的表象,接着让学生们找一找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而学习如何判断一个直角,最后,教学画直角,这一环节相对较难,部分孩子在下课后没有掌握。课后,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

整节课,对于孩子们来说,三角板的灵活摆放是个问题,有大部分人都摆放不好,量不出直角,我应该将这节课根据孩子们的接受程度去合理安排。

有关初步认识角时,应给出标准的直角图形,让学生从图中抽象出直角,形成关于直角图形的表象;接着通过直角的不同摆放位置,发现这些角的大小都没有变,所有的直角都相等,加深对直角的认识。

孩子们认识了直角后,老师拿出一个活动角的一边旋转,得出接近直角的角,让学生猜,造成认知上的矛盾,使学生明白要确定一下角是不是直角,最科学的方法是找出一个标准去衡量,这时再次学生交流判断直角的方法,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当学生学会判断后,再进行练习活动,找直角,判断直角,既能巩固直角的判断的方法,又能体会到直角在活动中的实际运用和直角美感,体会教学的运用价值。

对于画直角,也是重点,应该再用一课时进行角与直角的练习及其画法,认识区分。

认识8和9教学反思2

作为新教师,通过这次数学的公开课,我真是受益匪浅。从备课、修改教案、准备课件、上课、评课,这一次经历是我这学期学到最多知识的,最重要的一次。这堂课是《8和9的认识》,下面是评课老师们给我的几点建议,也是我上课后的几点感悟,希望能得到老师们的指点。

1.教师应怎么上课,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这是对课时目标的把握。在这个方面,我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了,既符合新课程,又让学生学得扎实。

2.教师的关键是语言上指导,在我认为,教学上的语言可分为:指导性语言和启发性。在这次教学过程中,对于指导性语言,我把握的还可以。对于启发性语言,我还欠缺,在整个教学中未能把学生达到高涨。本来在教案中安排了一个小游戏,本想在这个游戏使学生达到高潮,可是在上课过程中的,漏掉了这个环节。这个以后需要更加注意。

3.数学教师的教态应富有激情,会哄小孩子,使每个人都活起来。语调应抑扬顿挫,这样才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把数学学习建立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成长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基础,教学是循序渐进的,应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5.在做课件时,对于主题图的设计没有考虑的太多,结果图太小,不够清楚,下次应更注意点。

6.在上课过程中,由于紧张,忘了画9个0,当时我并没有把把9写好了再画,在这点上我,也学习到了教学过程中应随机应变。

总之,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很多自己的不足之处,更多的是学到了很多教学上的技能和方法,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类似的活动,一步一个脚印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认识8和9教学反思3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数学王国里的故事。今天,数字王国里非常热闹,数字娃娃们在做游戏呢?数字娃娃0觉得自己太胖了(出示海绵制作的数字0),他想减肥,于是在腰间系了一根腰带(在0的中间系上一根绳子),结果,它变成了几?(8)数字娃娃6看见了直笑(出海绵做的数字6),于是对它说:你怎么变成8了呀?要减肥得多做运动,我来做个倒立给你看(将数字6倒过来),数字娃娃0一看也笑了:你也变了!你也变了!小朋友,你们看看6变成了几?(9)那我们今天就来和8、9交朋友。(板书课题:8和9)

【设计意图:以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教学8和9的基数含义

1、到生活中寻找8和9。

师:生活中哪有8和9呢?我们一起到校园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吧?老师和同学们正在做什么呢?(出示课本主题图)

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请你数一数,它们的数量是多少?然后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师:出示教材第50页“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挂图学生同桌互相说,再汇报、交流。

生1:花坛的两边有8棵松树。

生2:花坛里有8朵美丽的花。

生3:黑板上写着“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大字。

生5:黑板的前面摆放着9盆花。

生4:有9只蝴蝶在花丛中飞。

生6:有8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共9个人整理花坛。

教师: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方法:按一定方位数蝴蝶的只数或者数一只做一个记号。)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细致,图中树、花朵、大字可以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8表示)

板书:8

师:图中的盆花、蝴蝶、人物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呢?(用数字9表示)

板书:9

在黑板上画8个点,问学生:这有几个点子?8个小点子想加入9的队伍你们有办法吗?

【设计意图:经历8到9的过程,初步感知8和9的大小关系】

2、教学8和9的顺序。

a、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先拨7个珠子,再拨1个,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老师拨珠子的过程,重点让学生感受拨7颗珠子以后再拨1颗是8颗珠子的过程。然后再拨1颗珠子就是9颗珠子。

b、出示尺图,引导学生在直尺上认识数:这些数在尺子家族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展示尺子),你们猜一猜7的后面是几,8的后面又是几呢?你会读吗?还可以怎么读?(从大到小读或从小到大读)

(设计意图:学生在具体实物上直观感知数字8、9)

C、拍手游戏:请你拍的和我同样多,请你拍的比我多一个,请你拍的比我少一个。同桌互相玩游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认识8、9的大小关系】

3、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请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

7<88<97<98>79>89>7

4、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设计意图: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没有像教材中那样直接呈现,而是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5、教学8和9的序数含义

这里有一群动物,它们想戴上漂亮的帽子。大家愿意帮帮它们吗?

(教学课本51页内容)同桌之间像这样互相提一个问题。

6、教学8、9的书写

(1)指导8的书写

首先让学生看课本第51页的黑体字8,问学生8

字像什么?师:你们看,8像一个小葫芦,9呢,

就像是我们吃饭用的小勺子。看来8和9离我们真的好近。然后看第54页8的书写顺序图形,再出示田字格小黑板,边板演边讲解:8字是一笔写成。从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起笔,自上而下,先写一个S字,接着自下而上过S字腰间,与起笔处连接,一笔而成。最后请学生看着黑板上的“8”字空写,再让学生用食指在桌面上练习写“8”。

(2)指导9的书写

9字是一笔写成,它的上部像个0,它的竖像个1,上半部这个0要写在上边的小格里面,注意要圆滑,不能右棱角,写到0的起笔处,再往下方斜竖,一直到下线为止。学生练习在课本54的写字格里描9。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正确书写数字的习惯】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各小组“开火车”报数:从1到9,从9到1。

2、帮一帮:这些小帆船的船号顺序排错了,你能帮助改正过来吗?

471258963

(设计意图:巩固8、9的顺序)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疑问吗?

【设计意图:回顾整堂课的知识内容】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8和9的认识

7〈88〈97〈9

8〉79〉79〉8

剖析: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重要方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3.师生互动,关系融洽

新课程带来的其中一大变化就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课堂单一的数学知识的传授的角色,逐步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转换、本节课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把掌声送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里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

认识8和9教学反思4

8和9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0-7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

本节课上完后,感慨很多。1.可能内容较多,整体上时间较紧,学生有点吃力。2.在教学8和9的序数意义时,我设计了练习课,发现学生对序数和基数还是容易混淆,于是我就采用游戏的方法来达到效果。如:请从左数第8个学生站起来和从右数第8个学生站起来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基数和序数。3.学生在学习8和9的组成时,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总结出规律,效果很好。

认识8和9教学反思5

学习8、9这课时,我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身感受8、9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安排时我把教材作了如下处理:

1、联系生活,切入主题。

教材提供给学生数数的画面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这个画面与我们创建文明城市十分和谐,因此我就从创建文明城市谈话切入,给学生美好熏陶,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

2、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我先出示三幅点子图,让学生数一数,并说出数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每幅点子图左边都有5个点子,只要看右边的点子数就能很快数出每幅图的点子数。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我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这样处理问题开放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8和9数数的主题图比以前几个数的数数要难多了,物体的位置打乱了,数的时候要更应注重有序性,在这个方面我引导的不够好,一开始并没强调,只是在有学生没按顺序数时我才强调,而且说的也不够清楚。

认识8和9教学反思6

本节课上后个人感觉还有很多细节问题没有处理好,虽然同事们都给予了肯定,但我个人还是不太满意的。下面作出自我反思:

1、本节课拖堂5分钟,主要原因有二:

首先可能是教学内容较多,在新课中就有许多练习,整体上时间已经比较紧凑了。

第二,在两个环节上个人认为还处理不当,导致时间浪费过多。一是学生收集的信息中有一个关于8和9的小故事,这在试教时是没有的,因为两个班学生收集的信息不同。我觉得这个题材不错,于是在课堂上给学生读了一下,也浪费了1分钟时间,虽然感觉这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但在时间如此紧凑的前提下,也只能放在课后让学生去了解。另外,在处理8和9的序数意义时,我怕读题太费时间,但结果学生由于识字量有限,对这一题解决得并不理想,也许读一读题目,效果会好很多,毕竟这是一年级的学生。由于我对低段教学经验不足,总是忽略这个问题,这是今后应十分重视的问题。

2、8和9的书写环节应该调整在揭题之后。

这是吴老师给我提的第一个建议,我发现其实这个问题很明显,但自己之前却没有考虑到,而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看到课本上的顺序是这么安排的,就这么死板地去教,可见自己处理教材上还应考虑得更周全些。

吴老师的建议让我觉得豁然开朗,比如在理解8、9的基数和序数意义时,我是通过数花朵一题来完成的,但由于没有读题,学生反馈情况不太理想,吴老师建议我让学生现场站一站,如请从左数第8个学生站起来,请从右数8个学生站起来。这样的方法既直观又生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几和第几”,从而突破难点。遗憾的是我只能将吴老师的建议带回我平时的课堂深化下去,感谢的是有这么多专家及同事给出中肯的建议,让我学到更多!包括黄校长,亲临我的试教,悉心指导;还有吴老师的谆谆指导,总是让我受益匪浅,而面对这所有的一切,我只有更快地改正自己的不足!

个人觉得自己此次准备仓促,也暴露出了自己在教学上的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设计上,还没有特别创意的设计。又如以往对于教研课,我都至少试教2次,而本次只教了1次,所以也足以看出自己的功底还不够,以后应朝着“精教”的方向去努力。另外,本节课我都采用保护环境这个主题,后面的练习设计也都在“花”上下功夫,但给人的感觉却有些视觉疲劳,可见我的情境没有连贯好。借着此次机会给自己提出一个忠告:不要忽视每一节课,不要因为这是一节普通的教研课而不够重视,我需要的是初上讲台时的那种执着和不懈的努力。不要给自己找任何的借口,正视不足,不断改之,方为上策!

认识8和9教学反思7

开学到现在,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在数学学科上,他们对很多新授知识已经掌握了,我想课堂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最好能结合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比较多的游戏活动,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数学。在新授知识的引入中,我采用的是在“拍手数数”,要求是“老师拍了几下,请你用嘴巴默默数一数”。在这个游戏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老师拍手时候,学生竖起耳朵,真的是没一点其它的声音,完全的投入到了课堂活动中去。我觉得这个环节是自己比较满意的,一个好的引入可以把学生的心拉到课堂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数数中,我采用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通过主题图的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8和9。学生一旦认真学习,就会让老师和同学有很多惊喜,学生们观察真的是很仔细,甚至有一个小朋友说“老师和学生一共拿了8个工具”,这一点在之前我也没有发现,太让我惊讶了,他把细小的环节也观察到了。8、9的认识的编排与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但是要求更高了,主题图上可供学生数数的资源更丰富了,并且所数事物的数量不像6、7那样明显,物体的位置打乱了,所以数的时候更应注重有序性。在这个方面我引导的不够好,一开始并没强调,只是在有学生没按顺序数时我才强调,而且说的也不够清楚。第二个活动是听“听数字拍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静静的听,争着当“顺风耳”,课堂学习氛围非常得好。课堂中多采用这种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积极性,在这方面我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只注意游戏的乐趣和学生的参与度,而更应注重游戏本身的知识教育性。比如在有学生拍错手时应思考一下,为什么他们会数错,从学生反馈中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认识8和9教学反思8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手,脑,口都动起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潜能也被充分的挖掘和调动,但随之而来的困惑也较多、

一、从教材的内容编排看

新教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轻能力重知识的要求,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把教材的内容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步子,一会儿几何知识,一会儿代数知识,好比一台机器,把所有的零件放在学生的面前,作为教师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如何组装机器、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通过半个多学期的教学实践探究,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必须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机械模仿教师的解题过程,死记硬背,这种方法已在教台站不着脚。同时,新教材还有独特的一面,那就是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了,变的学生好容易理解了,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二、从教学的方面看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和信息资源的采集者,好比“机器零件”供应商,要从讲台上的“独奏者”转变到后台的“伴奏者”。教师必须要认真地钻研教材,找准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的关系、寻找相关数学资源,图片,实物模型,创造和平共处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现实生活,体会现实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决心。如商品中的打折销售,对于学生来说,买卖服装是生活中最平常的事,但其中的数学知识学生知道的还不是很多,只要教师收集的资料准备真实有效,学生的会很感兴趣用数学的知识去解答这些问题,但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在上课时尽量做到让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发表意见,做到多鼓励,少批评,同学之间少指责,使他们不再沉默。

三、教学中的困惑

1、在教学中,教师注重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但在此过程中,好的学生能积极讨论,发言,学到了很多知识,发展了他们的能力,但对于哪些调皮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放松、什么都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作为教师十分头疼,如何解决呢还有待探索和研究。

2、阅读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在新课程的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我们是不知所措。

3、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但面临毕业的学生们也不知会考会怎样改革评价方式,这也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的困惑。

认识8和9教学反思9

这周上了一节新授课8和9的认识,感觉学生反应和理解掌握的不错,这节课总体还是不错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趣,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活动探究了知识的获得。教学开始用数学王国里的故事引入;数学王国里可热闹了,数字宝宝们都在玩游戏呢!数字0感觉自己太胖了,于是在腰间扎了一根腰带,大家想数字0会变成几呢?对,8.数字6看见了嘲笑他说:“想减肥太容易了多运动就好啦,看我来给你倒立吧。”数字6倒立后,数字0宝宝也笑着说“你也变了你也变了。”同学们猜数字6会变成几呢?对,9。用故事引入,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孩子探究知识的热情高涨。在教学主题图时,认识了8和9基数的含义,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数量是8和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是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并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利用直尺图,计算器,点子图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索、交流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计算器让那个学生自己数发现是7个珠子,继续拨珠子,7加一个珠子是8,得出8比7多1,也就是7比8少1。再体会由8--9的拨珠过程。在数点子图时,让学生将三个数进行用以前学过的符号表示它们的大小7<8和8<9,并问学生其他情况,发展学生的反向思考能力。

还有不足和困惑,对于8和9的写法,到底有没有必要教或者放在这个地方教合不合适,值得探讨。另外对于评价机制,应该重视每一个同学,一视同仁,而且评价用语应及时到位,不然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方法还应注重灵活性,尝试运用多种方法相结合,使课堂氛围更加活泼,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发言。

认识8和9教学反思10

1、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上。”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

2、注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

3、营造师生互动,关系融洽的教学环境

本节课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把掌声送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里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高。

4.几点不足和一些困惑

本节课虽然秉持“以生为本,以本为源”的理念,但在对序数与基数融合辨析上还尚不清楚和明显,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8和9,认为学生在学前班都已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并没有过多的强调跳的写法及其下笔顺序,造成了重点的疏漏。

认识8和9教学反思11

1.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可任由教师任意涂抹。在幼儿园的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可教学设计始终是一种设计,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学生说出了妈妈给我买了4个苹果,爸爸又给我买了4个苹果,我一共有8个苹果。因为一开始,没有对第一个学生回答的问题作适当的评价,致使后面每个小朋友站起来都这样类似的说,可见小学生的模仿性是很强的。在教学时,一定要做到及时评价,恰当评价。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由此可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3.师生互动,关系融洽 。

新课程带来的其中一大变化就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课堂单一的数学知识的传授的角色,逐步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转换。本节课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 ““把掌声送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里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

4.几点不足和一些困惑。

对于8和9,学生都已经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又独立放了单独一块内容教学8和9的写法、到底这还有没有必要教,或者放在这个地方教合不合适,还值得探讨。

认识8和9教学反思12

《8和9的认识》是我这学期的数学教研课,在上课和评课中,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正确把握目标预设,关注课堂生成。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数具体事物的数量,学会熟练地数数,并理解8、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掌握8和9的组成与分解;

3、能正确地读、写8和9,知道它们的大小,学会用数8和9描述身边的事物;

4、通过具体实物与8、9建立对应关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在游戏活动中学数学,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一年级学生对很多新授知识已经掌握了,我想课堂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最好能结合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比较多的游戏活动,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数学。在教学数数中,我采用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通过主题图的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8和9。学生一旦认真学习,就会让老师和同学有很多惊喜,学生们观察真的很仔细,这一点在之前我也没有发现,太让我惊讶了

三、创设生动、有趣并且“有效”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基数与序数时,我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知“9个与第9个”的区别,学生被故事的情境所吸引,展开了积极的思考,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能化解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但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也要注意情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由于一味地结合情境来教学,出现了情境设计的“牵强附会”,没考虑到情境对教学的干扰性,反而阻碍了知识的学习。今后这一点我要尤其注意,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多思考一下这个情境是否会对学生学习有干扰作用。

通过这堂课,也让我对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亮点与不足之处有了更多的了解,让我看清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认识8和9教学反思13

对于“8和9的认识”,教材在编排上和前面的“6和7的认识”基本一样,不过比“6和7的认识”的要求稍微高一些。我在教学“8和9的认识”时,是按照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序数、写数,这样的思路进行设计的。

一、充分运用主题图,用好教材

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只是还没有足够的机会用语言表述出来,因此我充分运用主题图,给学生提供可供数数的丰富的资源,让学生数一数,说一说校园主题图中数量是8和9的物体。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不失时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认识了8和9之后,我设计了画一画,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来表示8和9,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也很高,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在教学比较大小时,我出示 “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三、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 “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对学生的评价不够果断与准确;

2、教学语言还不是很贴近儿童,态度也有生硬之处;

3、学生参与活动时,教师的组织指挥不到位,没能准确地掌握“度”。

4、前后环节有重复,起伏不是很大,还不能充分体现“扶”→“放”的做法。

总之,本节课之后,我反思:如果我们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符合儿童特点的学习环境,就可以清除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屏障,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原型,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更重要是发展学生智力与技能,使数学学科的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

认识8和9教学反思1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4、使学生能够掌握物体个数能够表示数字的经验和使学生知道数字对比大小的经验。

教学重点:会数数量是8、9的物体的数量。

教学难点:了解8和9的基数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8和9的数据。

2、多媒体课件、学习纸等。

【教学设想:在思路上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一样,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身感受8、9的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引人

课件出示书上的主题图,提问:同学们这是哪儿呀?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教师:我们的校园好美好漂亮呀!在这么漂亮的学校里学习同学们多幸福呀,我们要好好学习呀!美丽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配合书上的主题图,引人8、9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图使学生能够数出表示有8和9的个数的物体。激发学生爱美、爱学校的感情。】

二、教学新课:

(一)教学8、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画。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主题?图为师生提供了数量为8、9的物体有:

a、校园两旁有8棵树。

b、花坛里有8朵花。

C、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d、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e、有8个同学和1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学生数以上“8、9”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序的,教师小结时,应引导他们按一定的方位、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往下、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等等。

蝴蝶只数难数一些,可以让同学在小组内互相数一数,然后教师再引导同学按一定顺序(从上到下)数一遍,每数一只,就做上一个记号。

小结:同学们要爱护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做到不爬树不摘花。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2、展示课前每人收集的数量是8、9的物体的作业。

拿出课前收集的关于8和9的数据,先在小组内向同学交流;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份在全班交流、评议。最后全班同学都把自己收集的数据张贴在教室四周,全班同学自由交流、评议。

3 、摆学具。

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对物体的个数的数数,使学生掌握对基数的理解。】

(二)、教学8、9的顺序

1、课件出示计数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当拨到第8颗、第9颗算珠时,算珠闪动变颜色。并问学生: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2、课件出示直尺图:

教师将教材中直尺图里的括号作了一些调整,让学生通过填空,熟记0~9各数的顺序。

填好后再让同学们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

最后可以让小组内的同学看着直尺上的数,提几个问题,让学生间互问互答。

设计意图:通过对数的顺序的练习,掌握数的顺序。

(三)、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1、课件出示点子图。

先让学生数出这三幅点子图的点子数,然后让学生说出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

2、比较7、8、9的大小。

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

7<8? 8<9? 7<9

8>7? 9>8? 9>7

3、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对点子图的理解比较,能够掌握对数字大小的比较。】

三、巩固练习

1、打开数字教材出示书中练习题。

2、把做好的练习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讲评。对完成好的学生作业,教师给予奖励。

3、打开数字教材看微课。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五、板书设计:

8和9的认识

8、9

7<8? 8<9? 7<9

8>7? 9>8? 9>7

8和9认识的教学反思

8和9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0-7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我在这节课的具体做法有:

一、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在幼儿园的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由此可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三、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一点困惑:

对于8和9,学生都已经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又独立放了单独一块内容教学8和9的写法。很多学生写8和9已经很好了,对8和9的认识也比较到位,但是教材还是安排这些浅显的认识,到底有必要吗?还值得探讨。

认识8和9教学反思15

紧张有序的高二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经受了磨砺和考验的我,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学科知识的理解和业务水平方面更有了进步,这都离不开学校领导和同组的有经验的老师的支持和帮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书育人,而要做好教学工作就务必具备精湛的专业水平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这一年来我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用心主动的学习老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我努力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尽管我在教学中留意谨慎,但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

为了以后更好提高教学效果。经过一番深思,我个人觉得高二数学教学,就应作到夯实“三基”,理顺知识网络。因为高考命题是以课本知识为载体,全面考查潜力,所以,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巩固掌握相当关键。我从中得到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教学定位要合理化,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

透过一年来的高二的数学教学,以及对会考试题及市统测的研究分析发现,数学考查的多是中等题型,占据总分的百分之八十之多,所以我认为,对于大多数的学生作好这部分题是至关重要的。我的做法是:加大独立解题和考场心理的模拟训练,这是我们能够进一步改善的地方,可大大提高整体的数学成绩。与此同时,又要有针对性地提高程度较好的学生,先从思想认识和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提高拔尖人才,这样把一些偏、难、怪的资料减少一些,在平时考试中,个性注意对试题整体的把握,指导学生的整体学习思想。

二、教师指导好学生对教材的合理利用

数学考试考查点“万变不离教材”,许多的试题就来源于教材的例题和习题,提高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的同时,关键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对于教材的改造和加工至关重要,先整体把握全教材的章节,再细化具体的资料,用联想的方式,对于详略的处理交代清楚,使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理解解题思想和知识方法的本质联系,提高实际运用潜力十分重要。

三、理解知识网络,构建认识体系

各知识模块之间不是孤立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有的在概念外延上相连,有的在应用上相通等。这样,就能够把已有知识连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解决问题时便会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事实上,在知识点的交汇处命题,在试题中已十分普遍。因此,在教学中,选用练习时,不宜太难,以基础题训练为主,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信心;也不应过重,不利于对知识的理性归纳。由于L1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好,复习时节奏与速度不宜太慢,但尽量给予补缺补漏的时间。本人在这方面不足之处:W6复习、练习过于综合,有必须难度,因此收效不好

四、高度重视新课程新增资料的复习。

新课程新增资料:简易逻辑、平面向量、线形规划、概率、是大纲修订和考试改革的亮点,在高考都有涉及。现行教学状况与过去相比,教学时间比较紧张,复习时间相对短,新增资料考察要求逐年提高,分值也不断加大,如向量已经成为分析和解决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新课程试题中,有些题目属于新教材和旧教材的结合部,在高考命题中采用新旧结合的方法。例如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既能够用导数解决也能够用定义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处理既能够用传统方法也能够用向量方法。只有重视和加强新增资料的复习,才能紧跟教改和高考改革的步伐,提高学生的认知潜力和思维潜力。

五、明确考试资料和考试要求,把握好复习方向和明确重难点

我结合自身的状况,工作中,我首先在进行复习资料的时候,先把《新课程标准》精读一遍,平时通读争取做到心中有数,同时经常请教本组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好的经验,其次我总是努力多听本组老师的课,这样最有利于把握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难点的突破方法,及时反思并结合自己学生的状况做为教学中的指导,再次我争取把近几年的全国的高考试题做一遍,认真研究,从知识、方法和思想上入手。透过实践证明效果很好,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到应用。

六、把握教材,注重通性通法的教学、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工作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就是说高考最重视的是具有普遍好处的方法和相关的知识。尽管复习时间紧张,但我们仍然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取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复习才有实效。

学生的心理素质极其重要,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培养锲而不舍的精神。考试是一门学问,高考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仅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潜力,而且取决于临场的发挥。我们要把平常的考试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把平时考试当做高考,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以及整个考试的运筹诸方面不断调试,逐步适应。

教师自己还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如何调整复习策略,使复习更有重点、有针对性。

第四篇:《 8 和 9 的认识》教学反思

《 8 和 9 的认识》教学反思

《 8 和 9 的认识》教学反思1

8和9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0—7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我在这节课的具体做法有:

一、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在幼儿园的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由此可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三、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对于8和9,学生都已经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又独立放了单独一块内容教学8和9的写法。很多学生写8和9已经很好了,对8和9的认识也比较到位,但是教材还是安排这些浅显的认识,到底有必要吗?

《 8 和 9 的认识》教学反思2

今天这节课,自己感觉上得一般。由于准备得比较仓促,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有些环节,不知该如何衔接,导致无话可说,使得环节过渡显得比较突兀,如在教学比较7、8、9的大小后,不知该如何过渡到教学8、9的组成。原先准备要讲解8、9的写法,后来也忘记提了。根据实际观察,很多学生8、9的写法是错误的,以后还是要补一补这两个数字的写法,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

在以前教学数字的组成的时候,也比较强调有序分这个概念,因此以为今天不用再进行强调,学生自然会应用。可能是由于前段时间插了另外两个单元的教学,学生对这个概念有些遗忘,导致他们今天未能很好的应用。看来,有时备学生比备教材更重要。

《 8 和 9 的认识》教学反思3

学习8、9这课时,我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身感受8、9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安排时我把教材作了如下处理:

1、联系生活,切入主题。

教材提供给学生数数的画面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这个画面与我们创建文明城市十分和谐,因此我就从创建文明城市谈话切入,给学生美好熏陶,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

2、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我先出示三幅点子图,让学生数一数,并说出数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每幅点子图左边都有5个点子,只要看右边的点子数就能很快数出每幅图的点子数。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我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这样处理问题开放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8和9数数的主题图比以前几个数的数数要难多了,物体的位置打乱了,数的时候要更应注重有序性,在这个方面我引导的不够好,一开始并没强调,只是在有学生没按顺序数时我才强调,而且说的也不够清楚。

《 8 和 9 的认识》教学反思4

本节课上后个人感觉还有很多细节问题没有处理好,虽然同事们都给予了肯定,但我个人还是不太满意的。下面作出自我反思:

1、本节课拖堂5分钟,主要原因有二:

首先可能是教学内容较多,在新课中就有许多练习,整体上时间已经比较紧凑了。

第二,在两个环节上个人认为还处理不当,导致时间浪费过多。一是学生收集的信息中有一个关于8和9的小故事,这在试教时是没有的,因为两个班学生收集的信息不同。我觉得这个题材不错,于是在课堂上给学生读了一下,也浪费了1分钟时间,虽然感觉这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但在时间如此紧凑的前提下,也只能放在课后让学生去了解。另外,在处理8和9的序数意义时,我怕读题太费时间,但结果学生由于识字量有限,对这一题解决得并不理想,也许读一读题目,效果会好很多,毕竟这是一年级的学生。由于我对低段教学经验不足,总是忽略这个问题,这是今后应十分重视的问题。

2、8和9的书写环节应该调整在揭题之后。

这是吴老师给我提的第一个建议,我发现其实这个问题很明显,但自己之前却没有考虑到,而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看到课本上的顺序是这么安排的,就这么死板地去教,可见自己处理教材上还应考虑得更周全些。

吴老师的建议让我觉得豁然开朗,比如在理解8、9的基数和序数意义时,我是通过数花朵一题来完成的,但由于没有读题,学生反馈情况不太理想,吴老师建议我让学生现场站一站,如请从左数第8个学生站起来,请从右数8个学生站起来。这样的方法既直观又生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几和第几”,从而突破难点。遗憾的是我只能将吴老师的建议带回我平时的课堂深化下去,感谢的是有这么多专家及同事给出中肯的建议,让我学到更多!包括黄校长,亲临我的试教,悉心指导;还有吴老师的谆谆指导,总是让我受益匪浅,而面对这所有的一切,我只有更快地改正自己的不足!

个人觉得自己此次准备仓促,也暴露出了自己在教学上的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设计上,还没有特别创意的设计。又如以往对于教研课,我都至少试教2次,而本次只教了1次,所以也足以看出自己的功底还不够,以后应朝着“精教”的方向去努力。另外,本节课我都采用保护环境这个主题,后面的练习设计也都在“花”上下功夫,但给人的感觉却有些视觉疲劳,可见我的情境没有连贯好。借着此次机会给自己提出一个忠告:不要忽视每一节课,不要因为这是一节普通的教研课而不够重视,我需要的是初上讲台时的那种执着和不懈的努力。不要给自己找任何的借口,正视不足,不断改之,方为上策!

《 8 和 9 的认识》教学反思5

开学到现在,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在数学学科上,他们对很多新授知识已经掌握了,我想课堂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最好能结合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比较多的游戏活动,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数学。在新授知识的引入中,我采用的是在“拍手数数”,要求是“老师拍了几下,请你用嘴巴默默数一数”。在这个游戏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老师拍手时候,学生竖起耳朵,真的是没一点其它的声音,完全的投入到了课堂活动中去。我觉得这个环节是自己比较满意的,一个好的引入可以把学生的心拉到课堂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数数中,我采用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通过主题图的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8和9。学生一旦认真学习,就会让老师和同学有很多惊喜,学生们观察真的是很仔细,甚至有一个小朋友说“老师和学生一共拿了8个工具”,这一点在之前我也没有发现,太让我惊讶了,他把细小的环节也观察到了。8、9的认识的编排与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但是要求更高了,主题图上可供学生数数的资源更丰富了,并且所数事物的数量不像6、7那样明显,物体的位置打乱了,所以数的时候更应注重有序性。在这个方面我引导的不够好,一开始并没强调,只是在有学生没按顺序数时我才强调,而且说的也不够清楚。第二个活动是听“听数字拍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静静的听,争着当“顺风耳”,课堂学习氛围非常得好。课堂中多采用这种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积极性,在这方面我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只注意游戏的乐趣和学生的参与度,而更应注重游戏本身的知识教育性。比如在有学生拍错手时应思考一下,为什么他们会数错,从学生反馈中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 8 和 9 的认识》教学反思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4、使学生能够掌握物体个数能够表示数字的经验和使学生知道数字对比大小的经验。

教学重点:会数数量是8、9的物体的数量。

教学难点:了解8和9的基数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8和9的数据。

2、多媒体课件、学习纸等。

【教学设想:在思路上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一样,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身感受8、9的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引人

课件出示书上的主题图,提问:同学们这是哪儿呀?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教师:我们的校园好美好漂亮呀!在这么漂亮的学校里学习同学们多幸福呀,我们要好好学习呀!美丽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配合书上的主题图,引人8、9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图使学生能够数出表示有8和9的个数的物体。激发学生爱美、爱学校的感情。】

二、教学新课:

(一)教学8、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画。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主题?图为师生提供了数量为8、9的物体有:

a、校园两旁有8棵树。

b、花坛里有8朵花。

C、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d、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e、有8个同学和1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学生数以上“8、9”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序的,教师小结时,应引导他们按一定的方位、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往下、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等等。

蝴蝶只数难数一些,可以让同学在小组内互相数一数,然后教师再引导同学按一定顺序(从上到下)数一遍,每数一只,就做上一个记号。

小结:同学们要爱护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做到不爬树不摘花。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2、展示课前每人收集的数量是8、9的物体的作业。

拿出课前收集的关于8和9的数据,先在小组内向同学交流;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份在全班交流、评议。最后全班同学都把自己收集的数据张贴在教室四周,全班同学自由交流、评议。

3 、摆学具。

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对物体的个数的数数,使学生掌握对基数的理解。】

(二)、教学8、9的顺序

1、课件出示计数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当拨到第8颗、第9颗算珠时,算珠闪动变颜色。并问学生: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2、课件出示直尺图:

教师将教材中直尺图里的括号作了一些调整,让学生通过填空,熟记0~9各数的顺序。

填好后再让同学们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

最后可以让小组内的同学看着直尺上的数,提几个问题,让学生间互问互答。

设计意图:通过对数的顺序的练习,掌握数的顺序。

(三)、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1、课件出示点子图。

先让学生数出这三幅点子图的点子数,然后让学生说出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

2、比较7、8、9的`大小。

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

7<8? 8<9? 7<9

8>7? 9>8? 9>7

3、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对点子图的理解比较,能够掌握对数字大小的比较。】

三、巩固练习

1、打开数字教材出示书中练习题。

2、把做好的练习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讲评。对完成好的学生作业,教师给予奖励。

3、打开数字教材看微课。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五、板书设计:

8和9的认识

8、9

7<8? 8<9? 7<9

8>7? 9>8? 9>7

8和9认识的教学反思

8和9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0-7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我在这节课的具体做法有:

一、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在幼儿园的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由此可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三、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一点困惑:

对于8和9,学生都已经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又独立放了单独一块内容教学8和9的写法。很多学生写8和9已经很好了,对8和9的认识也比较到位,但是教材还是安排这些浅显的认识,到底有必要吗?还值得探讨。

《 8 和 9 的认识》教学反思7

对于“8和9的认识”,教材在编排上和前面的“6和7的认识”基本一样,不过比“6和7的认识”的要求稍微高一些。我在教学“8和9的认识”时,是按照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序数、写数,这样的思路进行设计的。

一、充分运用主题图,用好教材

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只是还没有足够的机会用语言表述出来,因此我充分运用主题图,给学生提供可供数数的丰富的资源,让学生数一数,说一说校园主题图中数量是8和9的物体。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不失时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认识了8和9之后,我设计了画一画,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来表示8和9,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也很高,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在教学比较大小时,我出示 “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三、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 “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对学生的评价不够果断与准确;

2、教学语言还不是很贴近儿童,态度也有生硬之处;

3、学生参与活动时,教师的组织指挥不到位,没能准确地掌握“度”。

4、前后环节有重复,起伏不是很大,还不能充分体现“扶”→“放”的做法。

总之,本节课之后,我反思:如果我们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符合儿童特点的学习环境,就可以清除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屏障,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原型,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更重要是发展学生智力与技能,使数学学科的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

《 8 和 9 的认识》教学反思8

在教学数数中,我采用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通过主题图的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8和9。数的时候要注重有序性,在这个方面我有引导,但可能我语速太快没有说清楚,部分学生没按顺序数。还有在有学生说到有8个字时,我只让学生带大家数了一下是不是8个,居然忘了说是“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字,也就忘了渗透保护环境的思想品德教育,这一点实在是不应该。第二个活动是学生准备学具小木棒,圆和三角形图形让他们摆一摆,课堂氛围比较好。应该说课堂中多采用这种活动能提高学习积极性,我在这方面要注意的问题是没有把握好时间,占用课时太长导致后面的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完。在教学数序时,我采用了直尺图,让学生来填上空缺的数。比较大小在教学过程中的采用的是我点子图让学生到讲台当一位学生来数来比较大小,一位来评价学生比较的是否正确,这样做让学生更印象深刻。

整节课来说我课前教学准备充分,同学们表现非常积极,课堂纪律也非常好,教学助手运用较熟练,但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对于孩子的评价机制太过单一,评价不够及时,语言不够精炼,语速太快。教学方法应该在灵活一些贴近生活,让他们数一数教室或者身边的事物数量,从而感受数学贴近生活。

《 8 和 9 的认识》教学反思9

《8和9的认识》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认识8和9;二是学会书写8和9。虽然在设计环节比较细,但也显示出教学步子比较小,内容上没有体现出一定的深度。这可能和当时构思这节课的时间比较早有关系,根据当时的学生在课堂上回答能力、动手操作等方方面面的实际水平,我觉得在40分钟内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因此想法就是把这一内容上实、上细,免得因为内容太多而走过场。不过因为自己的惰性,也没有及时去了解学生现在的实际水平,就只是在小范围作了调整。所以到那天上午上出来的课,自己也感觉内容有点单薄,因为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及能力是天天变化的,我应该及时作出调整。

《 8 和 9 的认识》教学反思10

8和9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0-7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

本节课上完后,感慨很多。

1.可能内容较多,整体上时间较紧,学生有点吃力。

2.在教学8和9的序数意义时,我设计了练习课,发现学生对序数和基数还是容易混淆,于是我就采用游戏的方法来达到效果。如:请从左数第8个学生站起来和从右数第8个学生站起来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基数和序数。

3.学生在学习8和9的组成时,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总结出规律,效果很好。

《 8 和 9 的认识》教学反思11

《8和9的认识》是我这学期的轮流试教,在上课和评课中,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正确把握目标预设,关注课堂生成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数具体事物的数量,学会熟练地数数,并理解8、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掌握8和9的组成与分解;

3、能正确地读、写8和9,知道它们的大小,学会用数8和9描述身边的事物;

4、通过具体实物与8、9建立对应关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在游戏活动中学数学,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一年级学生对很多新授知识已经掌握了,我想课堂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最好能结合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比较多的游戏活动,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数学。在教学数数中,通过主题图的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8和9。学生一旦认真学习,就会让老师和同学有很多惊喜,学生们观察真的很仔细,这一点在之前我也没有发现,太让我惊讶了!

三、创设生动、有趣并且“有效”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基数与序数时,我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知“9个与第9个”的区别,学生被故事的情境所吸引,展开了积极的思考,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能化解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但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也要注意情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由于一味地结合情境来教学,出现了情境设计的“牵强附会”,没考虑到情境对教学的干扰性,反而阻碍了知识的学习。今后这一点我要尤其注意,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多思考一下这个情境是否会对学生学习有干扰作用。

通过这堂课,也让我对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亮点与不足之处有了更多的了解,让我看清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 8 和 9 的认识》教学反思12

1、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上。”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

2、注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

3、营造师生互动,关系融洽的教学环境

本节课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把掌声送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里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高。

4.几点不足和一些困惑

本节课虽然秉持“以生为本,以本为源”的理念,但在对序数与基数融合辨析上还尚不清楚和明显,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8和9,认为学生在学前班都已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并没有过多的强调跳的写法及其下笔顺序,造成了重点的疏漏。

《 8 和 9 的认识》教学反思13

《8和9的认识》是我这学期的数学教研课,同时也作为了综合组的教研课,我在这堂课的课前准备时间上花的比较多,也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帮助。课后,每个听课老师都给了我很多的意见,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数具体事物的数量,学会熟练地数数,并理解8、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掌握8和9的组成与分解;

3、能正确地读、写8和9,知道它们的大小,学会用数8和9描述身边的事物。

二、过程目标:

通过具体实物与8、9建立对应关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观察、操作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索数的组成。

三、情感目标:

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主导教与学的方法与过程,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变的更为多元,更为具体,如何恰当地把握课时教学目标,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的疑问,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比如在把握目标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上,往往被目标所困,放不开手脚,当课堂有很好的资源生成时,却被自己轻易的扔掉了。如在听铃声拍手过程中,我的要求是“老师敲铃你拍手,你比老师多一下,先听后拍,边拍边数”,有一些小朋友出现了多拍一下的情况,可我并没有深究为什么他们会多拍一下,是数的方法上的问题,还是由于算错的原因?我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带过。课堂是动态的,随时都会出现与预期的目标不一致的情况,我得随时作出决策,使目标更加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

对学段目标与课时目标的理解还不够清楚,如情感目标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这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这个目标定的过高,也就显得不实际了,它应该是在学生长期的学习中不断强化生成的。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数数、数序与比大小、基数与序数、数的组成、8 和9的书写。其实一年级学生对很多新授知识已经掌握了,我想课堂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比较多的游戏活动形式,为的是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数学。在新授知识的引入中,我采用的是在“听中数数”,利用一对小铃铛,做了一个“谁是顺风耳”的游戏,要求是“老师敲了几下,请你用嘴巴默默数一数”。在这个游戏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老师敲铃是时候,学生竖起耳朵,真的是没一点其它的声音,完全的投入到了课堂活动中去。我觉得这个环节是自己比较满意的,一个好的引入可以把学生的心拉到课堂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数数中,我采用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通过主题图的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8 和9。学生一旦认真学习,就会让老师和学生有很多惊喜,学生们观察真的是很仔细,甚至有一个小朋友说“老师和学生一共拿了8个工具”,这一点在之前我也没有发现,太让我惊讶了,他把细小的环节也观察到了。8和9数数的主题图比以前几个数的数数要难多了,物体的位置打乱了,数的时候要更应注重有序性,在这个方面我引导的不够好,一开始并没强调,只是在有学生没按顺序数时我才强调,而且说的也不够清楚。在有学生说到有8个字时,我只让学生带大家数了一下是不是 8个,居然忘了说是“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字,也就忘了渗透保护环境的思想品德教育,这一点实在是不应该。第二个活动是听“听铃声拍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静静的听,争着当“顺风耳”,课堂氛围比较好。应该说课堂中多采用这种活动能提高学习积极性,我在这方面要注意的问题是往往只注意游戏的乐趣和学生的参与,而没注重游戏本身的知识教育性,在有学生拍错手时应想一下,为什么他们会数错。

在教学数序时,我采用了直尺图,让学生来填上空缺的数。我在教学过程中的采用的是我点图学生说的形式,这样做其实是对资源的浪费,这是一题很好的开放题,应该让学生自己来表达,让他们打乱顺序来说,如“5的后面是6”、“最后一个是9”这样的形式能更好的训练学生的数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基数与序数时,我通过创设小猴子吃桃子的情境让学生感知“9 个桃子与第9个桃子”的区别,学生被故事的情境所吸引,展开了积极的思考,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能化解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吃第9个桃子为什么吃不饱?”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积极思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也要注意情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我在教学数的组成时,通过“动物园里有两只可爱的小猴子,老师买了8 个桃子去分给它们吃,想一想,老师可以怎么分?”这样一个情境,设想通过这样一个情境来揭开数的组成。结果学生反而被情境所干扰,由于考虑到了分的公平性而在“4和4”、“5和3”徘徊,只想出了一两种分法,最后在老师的一再提醒之下,才说出了其它的方法。说明这个情境并不合适,可能还是用“两只盘子”来分的效果要好。这就让我想到了创设情境的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由于一味地利用情境来教学,出现了情境设计的“牵强附会”,没考虑到情境对教学的干扰性,反而阻碍了知识的学习。今后这一点要尤其注意,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多思考一下这个情境是否会有干扰作用。还有就是数的组成的“成对”记忆,这节课我在这一点虽然提到,但不够重视。数的组成的“成对”记忆,能让学生更好的建构起数的组成,这也是我要注意的,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研究,认真思考。

在课的结尾时,我设计了“用数字画画”,但由于时间有限,我把这块内容放到了课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浪费,很多老师都认为这是一个比较有新意的设计。我觉得自己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时间不够”,说明我的教学设计与时间分配不够合理,今后在这方面要多思考,多学习。

通过这堂课,也让我对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亮点与不足之处有了更多的了解,让我看清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 8 和 9 的认识》教学反思14

紧张有序的高二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经受了磨砺和考验的我,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学科知识的理解和业务水平方面更有了进步,这都离不开学校领导和同组的有经验的老师的支持和帮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书育人,而要做好教学工作就务必具备精湛的专业水平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这一年来我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用心主动的学习老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我努力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尽管我在教学中留意谨慎,但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

为了以后更好提高教学效果。经过一番深思,我个人觉得高二数学教学,就应作到夯实“三基”,理顺知识网络。因为高考命题是以课本知识为载体,全面考查潜力,所以,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巩固掌握相当关键。我从中得到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教学定位要合理化,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

透过一年来的高二的数学教学,以及对会考试题及市统测的研究分析发现,数学考查的多是中等题型,占据总分的百分之八十之多,所以我认为,对于大多数的学生作好这部分题是至关重要的。我的做法是:加大独立解题和考场心理的模拟训练,这是我们能够进一步改善的地方,可大大提高整体的数学成绩。与此同时,又要有针对性地提高程度较好的学生,先从思想认识和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提高拔尖人才,这样把一些偏、难、怪的资料减少一些,在平时考试中,个性注意对试题整体的把握,指导学生的整体学习思想。

二、教师指导好学生对教材的合理利用

数学考试考查点“万变不离教材”,许多的试题就来源于教材的例题和习题,提高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的同时,关键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对于教材的改造和加工至关重要,先整体把握全教材的章节,再细化具体的资料,用联想的方式,对于详略的处理交代清楚,使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理解解题思想和知识方法的本质联系,提高实际运用潜力十分重要。

三、理解知识网络,构建认识体系

各知识模块之间不是孤立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有的在概念外延上相连,有的在应用上相通等。这样,就能够把已有知识连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解决问题时便会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事实上,在知识点的交汇处命题,在试题中已十分普遍。因此,在教学中,选用练习时,不宜太难,以基础题训练为主,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信心;也不应过重,不利于对知识的理性归纳。由于L1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好,复习时节奏与速度不宜太慢,但尽量给予补缺补漏的时间。本人在这方面不足之处:W6复习、练习过于综合,有必须难度,因此收效不好

四、高度重视新课程新增资料的复习。

新课程新增资料:简易逻辑、平面向量、线形规划、概率、是大纲修订和考试改革的亮点,在高考都有涉及。现行教学状况与过去相比,教学时间比较紧张,复习时间相对短,新增资料考察要求逐年提高,分值也不断加大,如向量已经成为分析和解决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新课程试题中,有些题目属于新教材和旧教材的结合部,在高考命题中采用新旧结合的方法。例如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既能够用导数解决也能够用定义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处理既能够用传统方法也能够用向量方法。只有重视和加强新增资料的复习,才能紧跟教改和高考改革的步伐,提高学生的认知潜力和思维潜力。

五、明确考试资料和考试要求,把握好复习方向和明确重难点

我结合自身的状况,工作中,我首先在进行复习资料的时候,先把《新课程标准》精读一遍,平时通读争取做到心中有数,同时经常请教本组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好的经验,其次我总是努力多听本组老师的课,这样最有利于把握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难点的突破方法,及时反思并结合自己学生的状况做为教学中的指导,再次我争取把近几年的全国的高考试题做一遍,认真研究,从知识、方法和思想上入手。透过实践证明效果很好,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到应用。

六、把握教材,注重通性通法的教学、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工作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就是说高考最重视的是具有普遍好处的方法和相关的知识。尽管复习时间紧张,但我们仍然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取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复习才有实效。

学生的心理素质极其重要,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培养锲而不舍的精神。考试是一门学问,高考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仅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潜力,而且取决于临场的发挥。我们要把平常的考试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把平时考试当做高考,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以及整个考试的运筹诸方面不断调试,逐步适应。

教师自己还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如何调整复习策略,使复习更有重点、有针对性。

《 8 和 9 的认识》教学反思15

《8和9的认识》我在这堂课的课前准备时间上花的比较多,也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帮助。课后,每个听课老师都给了我很多的意见,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数具体事物的数量,学会熟练地数数,并理解8、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掌握8和9的组成与分解;

3、能正确地读、写8和9,知道它们的大小,学会用数8和9描述身边的事物。

二、过程目标:通过具体实物与8、9建立对应关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观察、操作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索数的组成。

三、情感目标: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主导教与学的方法与过程,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变的更为多元,更为具体,如何恰当地把握课时教学目标,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的疑问,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比如在把握目标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上,往往被目标所困,放不开手脚,当课堂有很好的资源生成时,却被自己轻易的扔掉了。如在听铃声拍手过程中,我的要求是“老师敲铃你拍手,你比老师多一下,先听后拍,边拍边数”,有一些小朋友出现了多拍一下的情况,可我并没有深究为什么他们会多拍一下,是数的方法上的问题,还是由于算错的原因?我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带过。课堂是动态的,随时都会出现与预期的目标不一致的情况,我得随时作出决策,使目标更加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

第五篇: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

11月11日是光棍节,在这个特殊的节日,谢老师以及各位兄弟姐妹能莅临我校进行教研活动,我非常的高兴,遗憾的是未能献上合格的公开课,在谢老师以及其他老师的点评中,发现了自己太多的不足,现则其重点简要说明,希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改进。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9以内数的认识,7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一图写二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顺利的进行9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根据一图写出四式,为后续学习数打下基础。

教学第一个例题(恐龙图)这部分我将课件上的恐龙制作成了动态的(好像在向前爬行),结果学生将其中一条减法算式理解成前面两只恐龙离开了视线,对另一条减法算式的理解造成了困难。谢老师指出,课件的动静制作应该要充分的考虑,不能单纯为了课件的美观,我将这里的“恐龙”制作成了动态的,无形中给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无关刺激,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困难。

教学第二个例题的时候,我提出了一个在教学中应不应该把如何摆规定死(同颜色摆一起),谢老师指出,这里有三个层次的作用,第一层次是为了写算式和解释算式方便,第二层次是为了说明加法的意义方便,第三个层次是渗透集合的思想。经过谢老师的一番指点,才发现这样一个小小的规定,还存在那么多的深层含义,以后要勤于思考。

教学第三个例题的时候,有学生在计算的时候是用手指头点点算出来的。谢老师提出手指头是如何点的,按什么顺序,一问三不知啊,惭愧。平时自以为很简单的数指头也包含那么多的学问在里面啊,学生的件件都不应该是小事,要认真对待,到底该不该让学生继续用手指来计算算式呢?

在后面的2个练习中,谢老师指出我缺乏层次性,其实练习的层次性设计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在这节课的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2

《8、9的加减法》是在学习7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是根据一幅主题图,让学生写出四个算式并计算得数的探索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会到教学的乐趣。

首先让学生复习和巩固7以内加减法,为今后熟练地口算打基础。

然后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小动物,通过设计三关,使学生体验了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添了课堂情趣。通过设立三关,让学生闯关这样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一关,我让学生观察恐龙图,放手让学生提问题,并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探索出“一图四式”,并掌握了8和9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第二关,通过让学生摆圆片,列出四道版式并计算得数;第三关,直接用“想一想”的办法来计算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

最后,我设计了各种游戏活动,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为学生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不仅轻松愉悦地掌握新知,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这节课创设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脑思考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始终在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探索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3

有关8和9的加减法的安排是由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过渡到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重点应放在“一图四式”,且要注意教材中的安排意图。慢慢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看图说话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首先是复习前段时间的口算题,可以采取游戏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拍掌、猜数等各种形式。在新授时用蓝猫引入,直接出示主题图,然后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想的,显得有些脱节,使学生不知道怎样回答。应注意提问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按老师设计的教学程序进行。在动手摆图片过程中,应注意摆的过程,摆的`思路,应让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操作中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多采取不同的形式的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做到并不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教,而是传授思想和方法。

为了使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使学生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经历合作交流与想象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指导学生从小养成善于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良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尽量多的锻炼机会。通过前面加减法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加减法计算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师应适时指导,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好的思考方法。鼓励学生不用借助学具,直接看着算式写得数。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4

《8、9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第二小节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7以内的加减法和8、9的认识的基础上安排的,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它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书的重点内容。

本节课一开始,复习和巩固了8、9的组成,为今后熟练地口算打基础。在新课环节,我用孩子最喜欢的卡通人物来设立三关,在学生闯关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我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一图四式”。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看一幅图列出两个算式的基础,所以列出加法算式相对容易一些,而列出减法算式则是这部分的难点。利用老师的语言和动作引导,让学生以看图说话的方式搜集相关数据,初步感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其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通过摆小棒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四式”,并掌握了8和9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接着直接出示算式5+3、3+5、8-3、8-5计算,提问: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鼓励学生说出多种计算方法,使计算方法多样化(如:数数、想数的组成与分解、调换加数的位置、算减法想加法等)。最后,通过送信游戏和课堂练习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指导学生从小养成善于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学生说三句话以及算式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真正明白了加减法的算理。

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第一个环节,让孩子说的还是不够,8,9的组成不够熟练,在教学中,引导得多,放手让孩子自己自主思考的时间不够。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5

这一节课有学习的基础,在前面已经学了2—7的加减法,学生对怎么想加减法算式得数的方法已掌握得很好了。并且在前面的学习中也已会看图说三句话。所以,上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例图,引导学生看看图中是怎样的.情景,然后引导学生说用加法列式的三句话,在优生的带动下很多小朋友会说,并能正确地列出算式,也能说出每个数字是什么意思,教师再强调加法的含义,紧接着我又引导孩子们说说减法的三句话,并列式,说说每个数字的意思,师生共同强调减号前面是总数。完成例题教学后,半扶半放地让学生做试一试,大部分学生能顺利完成,在此又提问怎么想算式的得数。后面的练一练就完全放手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了。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6

在《8、9的加减法》一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将教学目标定为:让学生掌握8、9的加减法,通过经历“一图四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善于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能用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良好习惯。但是这一节课上下来,却让我充满了困惑。

困惑一:学生对于数学信息不够敏感。当我出示笑脸图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半天也说不到正题上来,无奈我只好又提示:“你能用带有数字的话来说说这幅图吗?”才勉强让学生说出图上有5个红色的笑脸,3个粉色的笑脸。

困惑二:学生不会提数学问题。在上《8和9的加减法》以前的教学中,我就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提数学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一共……”“还剩……”这类简单的数学问题,但是从这节课来看,收效甚微。学生还是弄不清楚什么是数学问题什么是答案,即使有一部分学生知道却不知道怎样表述出来。

困惑三:学生会计算,却说不出算法。当我出示一张口算题时,全班同学都会算,但是你要问他是怎样算出来的时,大多数学生都说:“我是想出来的”,你问他是怎样想的,学生却答不上来。

总之,这堂课是在慌慌张张中结束的`。这节课开始引导学生提数学问题和说算式的意义,用去了较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时间很紧,特别是下课铃声响起之后,尽管这节课还没下课,但是下课铃声把学生的注意力全吸引住了,这时,我也乱了,怕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匆忙之下把不该省略的部分省略了,把该省略的部分却又留了下来。

课后,我深深的感到,自己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孩子们感知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7

本节课,是在教学了9以内数的认识,和7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一图两式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有了前面所学知识的铺垫,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并不会感到陌生,学生能够很快的'进入知识点的迁移。因此,本节课上起来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加强:

1、教学例1恐龙图的时候。我是让学生自己看,然后提出数学问题。层次有点拔高,导致学生只知道列算式,不知道如何根据图意来提出数学问题。所以第一步应该有序的引导学生先进行观察左边有几只恐龙,右边呢?然后再来回答“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样比较合适。还有更应该强调加法的意义。明确2代表什么,6又代表什么?

2、本节课练习题虽然形式多样,但是题的容量不够,缺少深度的挖掘教材蕴含的意义。可以增加口答口算,以及笔算口算的习题量。也可以针对性列出8的加法一组,8的减法一组,9的加法一组,9的减法一组,8、9混合的一组。让学生能够反复说算法和算理。

3、需要留出更多的时间来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一定量的练习题。本节课的教学中都是一味的我在引导学生做题。这样有的基础差的孩子会造成依赖性,懒惰思考的习惯。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及时改正。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8

《8、9的加减法》是在学习8和9的组成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提供一幅画有8个笑脸的图,让学生写出四个算式并计算得数的探索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会到教学的乐趣。

首先让学生复习和巩固8和9的组成,为8和9的加减法计算打基础。 然后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笑脸图,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写出5+3=8,3+5=8,8-3=5,8-5=3四个算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一图四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有关8、9的加减法计算,我分两个教学,一是通过摆学具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相应的两道减法算式;二是直接用“想一想”的办法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最后,我设计了各种游戏活动,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为学生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不仅轻松愉悦地掌握新知,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这节课创设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脑思考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始终在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探索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这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在复习导入时,没有对之前学习过的6、7的加减法进行复习,以至于在看到笑脸图写算式时,很多同学都写不出。其次就是学生汇报所写的算式时,我把不符合要求的算式打上了×。其实这一点很不好,学生们所写出的算式本身是对的,只是不符合我当堂课的意图,但是应该向学生说明,而不是轻易的否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的努力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9

在本课的设计中,结合学生对于加减法计算方法的体验和‘一图四式’的学习,设计了让学生总结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中的规律的教学环节。这样就把课本的知识进行了拓展,让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学会一些学习的方法! 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认知体验。如:在本节课教学中要学习8、9的加减法,可以先让学生回顾学习的`体验,接着去根据图片中的要求进行列式,然后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学会计算,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发生“考虑”。

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为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整一节课都顺着学生的思路,学生的思维导致教学内容完不成;二是突出“精讲多练”,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强把学生拉入自身的教学设计中,先进行“填鸭式”的讲解,再实施“题海战术”。这两种思想都是不可取的!本节课的设计采用了“同学合作交流学习”

和“教师恰当点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不是被动的吸收课本现成结论,而是在教师的协助下亲自动手、动脑,在观察、尝试、探索、实践中获得体验。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0

《8和9的加减法》练习课教学反思这节课是练习课,首先,我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一图四式”。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看一幅图列出两个算式的基础,所以列出加法算式相对容易一些,而列出减法算式则是这部分的难点。所以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了看图列式计算上。本节课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学生会看图说话,但是不会自主的提出数学问题。这跟我平时引导的不够有关系,今后我也会多加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2、学生会计算,但是说不出算法。当我出示一张口算题时,全班同学都会算,但是你要问他是怎样算出来的时,大多数学生都说:“我是想出来的”,你问他是怎样想的,学生却答不上来。这就需要平时教给孩子计算的方法,把算理教给学生,这一点我做得还不够。

3、学生对数学信息还不够敏感。这是平时缺乏训练的结果。在今后的.学习中,时不时的联系生活实际给孩子出一些数学题,训练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我深深的感到,自己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孩子们感知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下载《好朋友8和9》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好朋友8和9》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一.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内容分析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解决......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开学到现在,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数学学科上......

    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

    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 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1 在设计上太注重老师的引导,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实施,层次不分明。在学生掌握了8的组成后,对于9的组成我完全放手,并进行了分层教学,具体设......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1 1、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可任由教师任意涂抹。在幼儿园的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学......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1 本节课上后个人感觉还有很多细节问题没有处理好,虽然同事们都给予了肯定,但我个人还是不太满意的。下面作出自我反思:1、本节课拖堂5......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 《8、9的加减法》是在学习8和9的组成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提供一幅画有8个笑脸的图,让学生写出四个算式并计算得数的探索过程,掌握......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 《8、9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第二小节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7以内的加减法和8、9的认识的基础上安排的......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1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数学王国里的故事。今天,数字王国里非常热闹,数字娃娃们在做游戏呢?数字娃娃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