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致我们远逝的青春抒情散文
有点落伍了。住院就医时为了方便联系家人才买了手机,本想打打电话就可以了,谁知道却被短信、微博、微信、上网浏览等等吸引住了。这才知道曾经的同学们建了“光阴的故事”一个微信群,在一起聊着年轻时的故事和走进现代的自己。信息时代让世界变得精彩,也让分散在各地的我们在一个虚拟空间里又相聚在一起,距离缩短了,情感加深了,仿佛共度青春的一刻就在昨天不曾离开过,仿佛此刻的我们又拢聚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无形的网上班集体。
赵薇执导的电影《致青春》的热播,让曾是学子的我们又走进了青春的记忆走廊,点滴细微的小事,感触颇深的交流,共同呼吸,共同感知,共同面对青春期的困惑,共同憧憬未来的一切。青春是多么的美好,遗憾的是每个人只有短暂的一次,去不再来。
当人生的年轮刻上花甲的数字,我们常常会羡慕身边走过的年轻人,岁月无情,青春谁也留不住,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但是我想说青春是永远的印记,不会磨灭,刻在了你的生命里。青春褪去了它光鲜艳丽的色彩,青春的花儿凋谢了,但是青春的花瓣仍在生命的长河里不停地飘流着,溶化在你的血液中,依旧散发出温馨的芳香,伴随你走过险滩礁石、栁暗花明,时不时会在你记忆的漏窗里透出斑斓五彩,鼓舞你面对现实的一切挫折、悲伤、欢乐、困惑。青春的理想不会湮灭,无论你走在什么样的路上,你还会继续编织心中的梦,在漫漫生命的岁月中不懈追求。
青春,一朵艳丽的生命之花,是人生从青涩到成熟的一个里程,在童年久久的期盼中到来,又在不经意间溜走。看着一张张老照片,皱纹的额头舒展了,眼睛里闪着流光,一次次聚会中渐渐苍老的脸绽出如花的笑容。沉淀了几十年的青春岁月象一杯陈年的酒,依旧醇香醉人。青春走了,但是青春的岁月,那份美丽在我们的心中永远珍藏着,回味着,青春永远。
第二篇:致青春抒情散文
一场秋雨一场凉,一场繁华过后不散的青春。
街边的景开始模糊,枝桠枯木交错里又是一年冬日的来临,再没有曾经那样急切的等待第一场雪的来临,可以踩在在一望无垠的雪地里留下长长的脚丫子的回忆,却不曾想在覆盖着银装的世界里也覆盖了那一张张洋溢童真的脸庞。
青春像一列急速奔跑的列车,我们无奈的看着曾经喜怒哀乐的神色里褪色的记忆,却再也无法挽回指尖驹隙溜走的旧时光的残影。有人无法接受这样的时光,这样匆匆的流年,宁愿陷入消逝的记忆做一场青春不醒的梦魇,等待花开花落里被风吹散的黎明的到来;有人彷徨,彳亍徘徊,在夕阳下长长的身影,走着一场无法停留的脚程。
无论是什么样的选择,岁月的车轮仍在朝着前方奔跑;无论是什么样的相遇,在青春的邂逅中像一场季节里开败的花,经过一场散席后的悲凉,各自东西。
我们的无奈撑不开现实的大网,又有多少聚散离合撑破滴血流泪的心,在青春里结满伤疤微笑向前。你喜欢老来藤椅中缱眷的消遣,那是多少寂寞的幻想中孤独的身影;你惬意在夕阳杯茗中渺渺的清音,可是多少经年的魅影恍惚朦胧,不及细数的过往,留多少遗憾才能抚平。
你说山寺青苔,面朝大海,铺一幅暖心记忆里的长轴祭奠一场欢喜的盛筵,用一场风花雪月的岁月逃避现实的魑魅魍魉,而我却在时光的流影里掩面而泣。
如果为时光定一个轮回,那定是一幅重彩的油墨,我用蘸满铅彩的笔尖绚染,四季在笔下生辉;如果为生命作一次写生,那却是一幅绵延的山水画,在笔墨间晕染成诗。青春一指流沙,于你而言,不过一段岁月匆匆!
第三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抒情散文
这几天在老家,天气总是阴晴不定的。上午还是阳光明媚,下午就下起了暴雨。搞的人心情有点闷,仔细一想,好久没这么安静的听雨了,这也是人生的一场乐事吧!
时间过得真快,静静的听着Yesterday once more,略带磁性低哑的嗓音总是会让人联想浮翩。听到熟悉的旋律,带着快乐的回忆跟着一起哼唱,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听到伤心处,也会哭泣,那些时光已远去。18年感觉是临界点,尽管出来社会一两年,带着懵懂无知看待这个世界。慢慢找到了朋友,一起玩玩耍耍,一切都戛然而止了。18年她终止了两段恋情,曾经我们如此需要爱,感情越是这样越是索取,越难获得,原谅自己不曾被爱过,所以不大懂。而我结束了爱情的长跑,选择了结婚。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面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二十多岁的我,还来不及分辨婚姻是怎么回事就这样走进了围城。因为小时候的缘故,父亲是个不负责的人,母亲也没读什么书,后来感情不合,他们两个分手重新组建了家庭。过去提多了,如同嚼蜡索然无味。各有各的不幸,慢慢体会吧!虽然判的是父亲抚养,他也没尽到他的责任,一直在追寻爱情的路上,矢志不渝。我想在古代,我爸一定是个痴情郎。能跟老公在一起,也完全是个意外,本来他一直想找老家的,人算不如天算,居然我们结合在一起了。
当年觉得自己好傻,一直想找年龄大点的,算是弥补一下那些年不曾得到的父爱吧,可是年龄大点就要意味着早点结婚生子,男方条件好那还可以,若是不好接下来的罪可要自己承受了,要有足够的智慧才行。
说起来,还真有一个曾经跟我一起工作的妹子,之前因为怀孕了,所以辞掉工作了,这不打掉才一两个月,跟我说又有了,不知道留还是做掉。她跟我说,通过这件事看清了男友,现在也没啥钱,如果选择留,就会养好身体,快点去上班。曾经那个天真懵懂的小妹,一下子就长大了,仿佛听到内心的声音,一下子变得强悍无比。对啊,勇敢向前冲吧,这才是成长的味道。
因为结婚了,事情也变得忙碌几分,几年没联系的朋友都送来祝福,那些年曾经追求自己的,说了句新婚快乐,便不再理会。尽管有些小失落,不过也是正常的,致那些年逝去的青春。还有个妹子,一直玩的要好,个性比较强势,不大喜欢,不知道怎么走在一起了,从小家里重男轻女,在家不被重视,之前跟我一起玩,总爱损我,今年她跟我说,要好好存钱,不会随便相信人了,好好爱自己,也会包容人了。又是一个成长的声音,尽管有些方面走的比别人慢,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相信会越走越远。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第四篇:致我们逝去的青春的抒情散文
云雾相间,炊烟袅袅,林立之间那些阁楼或篱笆墙就是我们最爱的家园。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习习凉风夹杂着幽幽花香和淡淡的泥土气息迎面吹来,让我们感觉世界多美好!不,应该说是我们的家乡,多美好!
每天都背着那黄布书包,一大群孩子们嬉笑着一起上学,一起回家,迎着朝霞,也映着晚霞。
就算不读书的日子,也跟着大人们在田土间穿梭,但脸上总是笑得像花儿一样灿烂。
那时的我们,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只是坐在自己的井里守着自己的那一片天。日子虽然过的不富裕,但粗茶淡饭我们却很快乐。因为我们只是十来岁的孩子,还不谙世事。
我们就好像路边的白杨,陪伴着彼此成长,渐渐地从知识的海洋中了解了另一个世界。
突然有一天,老师问我们:想不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答案是肯定的!但对于当时的我们,开销都是以元角分来计算的家庭,交十元的旅游费太奢侈了。我很理解家里的难处,但却吃不下,也喝不下,委屈的泪水打湿了我的小花枕头。最后,父母还是咬着牙答应了。
那一夜,我欣喜若狂,甚至彻夜未眠,想象着外面五颜六色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
从未进过城的我们终于坐上了公共汽车,一条凹凸不平的土公路把我们的家乡连到了繁华的大城市。
那一天,我们见到了只有书本上才能见到的动植物,见到了高楼大厦,还有各种各样的汽车……
回家以后,我们就为了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为了父母两鬓渐渐花白的头发,为了家乡也能有柏油公路、小汽车、高楼大厦。
我们这年轻的一代,只能用知识武装自己,只能靠实干和技能吃饭,所以我们也只能废寝忘食的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多年以后,我们终于走进了曾经向往的大城市,融入了喧嚣的城里人的生活,但心里却越来越空虚,落寞。
说不出为什么莫名的多愁善感,总觉得世界慢慢变得不再那么美好了,总是想着想着我们的童年就发了呆。
突然听到孩子亲切的呢喃“妈妈”,才让我恍然大悟,世事变迁,我们也已不再是孩子了,也是为人父母了,我们也正渐渐老去。
而我们的孩子,尽是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公主和少爷,他们哪里能感受我们的孩童时光,更不要说体会父辈们经历的艰难困苦。
于是,我们也当起了故事家,给我们的孩子讲起了我们有趣的童年,但更多的是,要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和有一颗感恩的心!
就这样,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的教导下慢慢成长,他们,将去实现比我们儿时更远大的理想。
我们的青春虽然逝去,但我们走过的足迹足以让人回味和留恋一辈子。因为,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幸福的一代、是新世纪的一代!
第五篇:致我们的青春
读 书 报 告
——致我们的青春
学生姓名:张成君 学号:1119010509 专业:大禹学院水利类 书名:《青春期》 任课老师:雒新艳 上课教室:致用楼220 联系电话:1565103987
5致我们的青春
摘要:生命会老,记忆会远,青春期永远鲜艳!一百幅精致美好的怀旧画面,一百段永不褪色的青春回忆!《青春期》带我们去围观豪情万丈的八十年代!
关键词:流金岁月,青春期,高考,爱情
一作者简介
荆方,女,1968年生于北京,长于开封。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辗转于北京、深圳、广州等城市,曾做过与美术不相关的多种职业。2006年始在《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等报刊开设专栏,发表图文作品多篇。2009年,描绘60后集体童年记忆的怀旧图文集在《读库》选载,引发读者关注。2010年出版《我是60后》(1968-1978),掀起60后、70后怀旧小旋风。
二内容简介
度过红色年代的动荡童年,跨入流金岁月的昂扬青春。《青春期》如一部节奏奔放的纸张电影,带我们去看豪情万丈的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一切都是那么懵懂而新奇,一切都是那么兴奋和喜悦,一切都充满了希望,一切都充满着苏醒的力量。
我们不再看单调的样板戏,开始看青春偶像片《庐山恋》,里面男女主人公的拥抱让人眼热心跳;我们不再跳忠字舞,开始跳《金梭和银梭》,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舞厅遍地开花,三步四步外加迪斯科劲舞;录像厅风起云涌,香港武打连着琼瑶言情剧;旱冰场后来居上,男孩女孩眉来眼去、勾勾搭搭;诗社、英语角、电大、夜大孕育出一批又一批“迎风流泪、对月伤心”的文艺青年„„
此书献给:感叹黄昏渐近的60后,努力养老养小的70后,揪着青春尾巴的80后,正当迎风飞扬的90后。无论岁月抹去了多少时代的印记,我们都拥有过,正拥有,人生中最鲜艳难忘的青春期!
三读后感想
《青春期》这本书从主人公的幼年写起,到大学毕业,踏入社会为终止。其中细致地再现了60后的青春期,也展示了人们从单纯逐渐向自私的转变。
全书可根据作者的成长阶段被分为四个阶段,我也将我的感想分为了对其各个阶段的不同感想。
(一)幼年阶段
这个阶段,主人公接触的人无非就是父母姐弟、邻居以及父母的各类朋友。普遍的家庭用品开始进行改革,添加各种花式各种种类。邻居八斤儿家打家具,而“我”家也“来了一只芒果”。从芒果时间上,足以见到那个时代人们对于探索精神的缺乏,竟然将芒果视为装饰物,着实为一大笑话。
在社会治安问题普遍得不到解决的今天,实在很难想象当时仅靠说评书就能“导致刑事犯罪率大大降低”,正确的方法能付出最少的代价却取得最好的成绩。当然也与说评书人的才气与能力有很大关系,凭其热情,中国评书也被推到了一个时代的巅峰。
使我印象较为深刻的一件事是家属院的福利分房事件。人之初,性本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淳朴之风从人群中逐渐散去,以致于社会不正之风泛滥。作者描述的分房事件里,邻里乡亲为了弄得一套住房,想尽各种方法。超美说出“(房子)和你家一样”这句话是那一抹凌厉之色,让作者“蓦然一惊”,也让我不禁惊叹人性在利益面前的丧失。或许这么说有点严重,但是这是我们必须都要承认的:在这个物质为先的社会,我们不能再做到全身而退,而只能慢慢走向追逐物欲的人潮中。
(二)初中阶段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初中时期的主人公,怎么也不能算上是一个勤学好问、品学兼优的优等生,这种自动将学生分为优劣层次的现象在当时也是普遍存在的。
青春期的生活永远都与学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所扮演的角色的所处位置,总会随着在老师眼里的地位而上下波动。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走在青春期中的我们都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12年的学习生涯中,我自认为不属于差生那一列,却对这样的“等级制度”极为不满。学校,教书育人,传授学生知识,引导学生做人,却仅仅依靠学习成绩将学生划分等级,是不是有点片面了?你们所要求的能力呢?国家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不就是更注重能力一说吗?
60后的精神成长期,跨越了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他们是非常特别而特殊的一代,在同一旗帜下,冲锋亦退却,聚拢又散开,时代赐予他们的思考良多,并赋予了他们多元的精神和品格特点。所以当他们说起自己喜欢的明星时,基本上都是屏幕中以正面形象为主,歌曲以激荡慷慨为基调的,他们绝对不是“外貌协会”的,他们追的是实力、是思想。这正是当代追星族没有认识到的地方。
学生时期的追星更多注重的是明星的形象,而没有更深层次的思考。从大众的普遍追星因素分析:追星是一种精神享受;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不断被满足,催化了人类精神生活的逐步空虚;因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互补的关系。早期社会的歌星和影星只是那些物质有保障的上流人士可以享受的精神寄托;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人基本摆脱了物质生活的束缚;人类生活的主旋律不单单只是追求物质生活,也开始享受精神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刺激。丰富我们的人生,摆脱我们的精神压力和心理空虚。所以,正值青春期的我们更要正确对待追星,真正做到填补精神生活的空虚。
(三)高中阶段
不知不觉,我的大学生活也已经快过了一年,这个不长不短的时间段里,还是无比怀念我的高中生活,尽管高中没有大学的精彩,甚至更多的面对的是高考的压力。刚步入高中,一切生活学习的重心都围绕着高考展开,用轰轰烈烈来形容它也不为过。主人公的高中生活也有着无限精彩,那是青春期步入高潮的阶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一场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在书中也提及了不少人走出家乡,向一些发达城市进军,寻找发财道路。不少成功的例子激发了小市民的心理,于是更多的人外出“淘金”。不过这些都是大人的事,在学生看来,除了花哨的商品增多,其他也没有什么变化。
初中生向高中生的转变可以说是在质上有了一个初步的转变,主人公也“不再胡打混闹,渐渐有了一点女孩子的气质。”形成了文艺女青年的雏形。当时的人们也开始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于是,高考变成了龙门,跃过去便是平坦的大道,跃不过,就是一片黑暗的前途。主人公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出路,就是专攻美术,成为艺术生。一条正确的道路对一生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作者在描述自己的高三生涯时,反复提及了陪伴左右、一起为未来奋斗的“师兄弟”几人:大庆,二庆,兰兰,立新。大庆是一个复读几年仍没有圆大学梦的人,最后竟被逼自杀,可见在当时,高考的压力就把人逼得无处遁形。
主人公也在一起奋斗的日子里,以一首《浪子归》对二庆倾心。早恋,在今天是家长和老师所不看好的,但在我看来,时间的早晚其实并不是问题。之所以大人们如此的担忧,就是怕我们所谓的爱情影响了学习。其实,换个角度,学生时代的爱恋是最单纯的,仅仅因为喜欢而去喜欢。当我们步入社会,很可能由于生活的原因,匆匆选定对象,接着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高考匆匆赶来,又翩翩而去,没有人能忽视它的存在。在这之后的日子里,与朋友的一一告别造就了那个假期快乐而又伤感的主旋律。
(四)大学阶段
五彩缤纷的大学生活从集体的住宿生活开始慢慢展开,各种有趣的活动吸引眼球,慢慢地我们成长着,逐渐走向成熟。
大学是我们步入社会之前的一个过渡期,不少人将大学称之为半个社会。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生活习惯使得集体生活矛盾不断,于是大学又为锻炼人际交往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主人公的集体宿舍有24人,就注定了会摩擦不断。但是分开之后却又无比怀念那样的生活,那样的人。大学刚过去一年的我们,是不是该意识到要去珍惜现在的生活了。
三年后的我们,即将各奔东西,奔向各个不同的职位,再也没有人会在你懒得动的时候为你带上一份食堂的饭菜,没有人为你记住每日的事情„„这些细小的事都会是我们以后一遍一遍仔细回味的。毕业季离现在的我们还算遥远,却又与我们一场接近。我们能做的只是抓紧这剩下几年的时间,努力不让光阴虚度,不让多年后的我们暗自后悔。
毕业后的主人公随着“十万大军下海南的队伍”去了海南,开始工作之旅,告别家乡,青春,也成为了渐行渐远的背影。轰轰烈烈的青春期,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归于平淡。
四小结
无论在经济还是文化、社会管理领域,主人公青春期所经历的所有变化,质言之就是“人性的复苏”,希望富足、稳定、安全,渴望友情、亲情、爱情,追求浪漫、传奇、侠义,等等,这是都是普通的人性。荆方书中描绘的那些普通人的“青春期”故事,之所以现在看起来那样温馨,就是和1978年前那个三十年相比,芸芸众生的人性开始得到尊重。单个的人,不再是一个机器上毫无感情的螺丝钉,而是有自己的主意、自己的欲望、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些凡人的“私念”,只要不侵犯别人的权利,则非耻辱而是可以晾晒在阳光下。
正处青春期的我们,经历过很多与作者类似的经历,也正在经历着作者描述的精彩的大学生活。很多现实生活的问题,能在《青春期》中找到正确的解答。在读完《青春期》之后,我也读了辛夷坞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两本书同是对青春年华的深深怀念,尽管如此,我对后者中的“终将逝去”有些许不赞同。青春易逝,年华易老,固然不错,但我们青春年华所经历的一切一切,无论是人,还是事;无论是悲伤,还是欢乐,都值得我们铭记,用以后的无数年慢慢品味。因为,我们的青春,将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参考文献:
[1] 荆方.青春期[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11.[2] http://baike.baidu.com/view/18696.htm#sub6761537 致我的青春,致我们的青春,致我们美好年华里珍惜的人,珍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