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哪个孩子愿意在委屈中在不得已中变得懂事杂文随笔
《爸爸去哪儿》这档亲子节目深受观众的喜爱。在最新一季中,参加节目的有五对父子,孩子的性格各不相同。其中杜江父子备受瞩目也饱受争议。节目中,杜江的儿子杜宇麒在节目开始时收玩具会哭,离开爸爸会哭,房子不好也会哭。
作为一个尚未满四岁且没上过幼儿园的小朋友,“哭”似乎是杜宇麒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不少的网友认为杜宇麒是被宠坏了的孩子,任性且不懂事。指责爸爸杜江过于溺爱孩子,不会教孩子。甚至于还有网友在网上人身攻击尚且不满四岁的杜宇麒。
面对网友的指责,杜江做出了回应:“如果可以任性被宠爱,哪个孩子愿意在委屈中变得懂事呢?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是这样,失去了孩子本该有的放肆和任性。”
是啊,哪个孩子愿意在委屈中,在不得已中变得懂事呢?换位思考,我们小的时候愿意在委屈中变得懂事吗?成年后的我们总是懂事且隐忍,这样的我们开心吗?
我相信,杜宇麒长大后,肯定会懂事的。因为在节目中边哭还能边听道理的小孩能任性到哪儿呢?杜宇麒爱哭,可他也喜欢与人分享,有礼貌、能够对父母表达爱意。那些批评杜宇麒小朋友的人似乎都把他的优点有意无意的忽略掉了。未来的几十年都要活在懂事中,那为何不让孩子在该享受任性的时候让其尽情的任性?
我们总是喜欢以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希望孩子能够成熟懂事。却忘了对孩子宽容些,让孩子在不用承担苦恼的时候有一个能够尽情放肆尽情任性的童年。不必小心翼翼,不用学会察言观色,开心了就笑,害怕了就哭。
我的朋友小K看了杜江的回应后,打电话给我说“我特别羡慕杜宇麒小朋友,有一个宠他的爸爸。越是长大,越觉得懂事是件多么心酸的事情。”
小K是一个典型的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好孩子。究其原因,当然是因其从小就乖巧懂事成绩好。在别的小孩子玩游戏、出去与小伙伴玩的时候她只能在家写作业。在别的小孩子跟父母吵闹着要买玩具的时候,她妈妈会和旁人说,我家小K可懂事了,从来不会吵闹着要玩具,她特别乖,放学了都在家看书写作业。小K已经半张的口又合了回去。
母亲对别人炫耀的资本,是从她压抑自己的天性中得来的。多少次,她在心里歇斯底里的对母亲说:我一点也不想乖!我也想去玩!可她终究是忍住了。
小K说,你不知道我小的时候有多羡慕能够笑能够闹的孩子。越是长大,越觉得懂事是一件多么心酸的事情,越是长大,越是替小时候的自己委屈。所有人都在教你坚强和懂事,却没有人教你难过了就哭,不用假装坚强。
中国的很多家庭一向喜欢要求孩子从小就乖巧懂事,压抑天性。没有哪个孩子愿意在委曲求全中长大。未来很长,让孩子在应该享受的年纪闹腾一点,自由一点,让他们长大了懂事了后还能很自豪的谈起自己的童年。
第二篇:在忙碌中成长杂文随笔
进入岭师大学以后,听师兄师姐说,我们暑假有三下乡活动。据他们所说,三下乡就是去乡镇学校支教,几十个人同吃同住。我听到这些以后,对三下乡十分向往和期待。
2017年5月,三下乡活动开始了,殊不知这是我忙碌的开始。我所在的队伍是教科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并担任副队长。我负责的三下乡前期工作是联系学校和租车,由于我们的队伍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所以很多学校都被其他队伍占了,我一个一个电话地打,又一个一个地被拒绝,很多学校都接收队伍了。后来经一所学校的校长介绍,我成功联系上了一所今年新建的学校,还学校可提供良好的住宿和饭堂条件,我听到他的学校情况后,我异常兴奋,因为这条件实在太好了。我欣喜若狂地把消息告诉了队长,队长考虑之后否决了这所学校,因为这所学校只有一到四年级,而且是新建的,具有很多不确定性。然后她选择了上一年的学校――西坡小学,因为那里的村民和校领导都十分欢迎我们。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理解这一决定。因为我找到的学校比西坡小学的环境好很多,而且我打了这么多个电话,才联系上的学校……后来又经过一波三折之后,我终于把车租了。
2017年7月8日上午9点,我带着期待、兴奋但又担忧的心情,正式踏上了我的第一次三下乡之旅。因为我之前已经提前去踩过点了,所以其实我知道西坡小学的环境,我挺担忧这十天队员会不习惯那里的住宿环境,但是我不能把担忧表现得太明显了,因为这样会影响到其他队员。车开了差不多两个小时,进去了一条红泥路,我笑称这是村民为了欢迎我们而铺设的“红地毯”,走完“红地毯”之后,很快就到了西坡小学,在学校门口等待我们的是校长夫人和学校的副校长。
进去学校之后,我们很快就开始打扫我们的“闺房”,把杂物清出来然后用水冲洗地板,铺上席子,我们的“闺房”就布置完毕了。由于有一位队员有点发烧,我就带她去了村里面的医生那里看病,刚进去的时候如果不是看到一个阿婆在吊针和满地带血的棉签,我都无法相信这是可以看病的,这里的卫生条件之差让我对这里的医术不敢恭维,我建议队员只拿药不打针也不吊针,因为我怕会感染。谁知道医生给的药还真管用了。晚上吃了饭,开完会就这样一天过去了。
因为我是调研组的,我的课并不多,所以我会去看看其他人上课,当看到有学生不认真或者扰乱课堂的话,我就会去干预一下,时间长了,孩子们就觉得我是这里最凶的老师,因为我总是板着脸。其实我觉得我骨子里确实是一个对别人要求严格的人。
正式上课的第一天下午,由于文艺晚会节目需要,我接到了一个排练武术表演的任务,我当时难以置信。怎么可能,我教武术?开什么玩笑?但是还是要硬着头皮上,我立刻上网找一些简单易学的武术表演视频,在确定之后,就马不停蹄地练习,因为第二天就要教学生了。由于时间紧迫,我还让孩子们早上加练,他们训练的也很认真,这十天确实是辛苦他们了。当然最后的表演也十分完美,我为他们感到自豪。
也正是随着三下乡活动的进行,我才意识到放弃那所只有四个年级的学校是必要的。因为学生的年龄太小比较难开展活动,所以选择西坡小学是正确的。虽然刚去西坡小学前两天很不习惯,很不适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和与小朋友们建立了良好的感情之后,慢慢地就习惯了,适应了。
短短的十天,我一直都是尽职尽责地去完成我的任务,每天都很忙碌;但是在忙碌的十天中,我渐渐成长起来。
第三篇:在古代文学中遨游的杂文随笔
7月11日下午,启航社会实践队开始在上榕小学上第一节课,这一节是语文课。语文是所有科目的基础,而阅读是语文的基础。
“大家喜欢读课外书吗?”老师问过后,十几双小手不约而同地举了起来。当问到喜欢读什么课外书时,教室里稚嫩的童声说出了他们的答案,“故事书”“童话书”“小说”……四大名著在中国文学史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这里的孩子岁数虽然小,但是他们大多知道四大名著是什么,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们很多人都看过了,真让人惊讶。
凝聚古人文采的古诗也深得孩子们的喜欢,他们在教室整齐地朗诵古诗,在夏风的吹拂下,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飘荡在整个校园。朗诵完毕,孩子们争着上台默写刚刚朗诵的古诗。有些小朋友够不着黑板,就搬张凳子垫着。虽然他们的字有些歪歪扭扭,也有些错别字,但是他们认真的摸样很可爱。
“我们把《静夜思》画下来吧!”老师的一句话让这群活泼天真的孩子纷纷拿出纸笔,苦思冥想地勾画他们心目中的《静夜思》。大多数小朋友的画里都有个人、有张床,有个月亮。“咦,你画的床好像凳子啊。”“老师,你看我画的好不好看?”画好后,他们就互相讨论起各自的画,展示自己的画给老师看,眨巴着眼睛期待着老师的赞赏。其实无论画得怎样,那些画都是最美的,都是独一无二的。希望他们能把这份好学、积极向学保持下去。
第四篇:在忙碌中成长经典杂文随笔
终有一天,少年白衣会悄然落幕,洗尽铅华的我们,在粗粝晦暗的生活中,慢慢变老,而不变的,是当初那颗热爱生活的心。
已经入秋了,空气中也有了些许凉意。傍晚,我独自于窗下静默,夹杂着秋意的黄昏,显得古老而陈旧。微风路过,缓缓地,有缥缈幽静的暗香熏入鼻腔,潮湿了眼眸。
仔细想来,应是院里的桂花开了。
起身,踏过门槛,独自步于庭中。那棵经年的桂树,依旧倚墙而立,缄默着,恰似杳无音讯。晚风微扬时,藏在绿叶下的繁花,细小而琐碎,却最是惹眼。
恍惚间,以为是她给的温柔。
那时,奶奶已是耄耋之龄,不知到底飘落过多少场大雪,才染就成了她那满头的银丝。平日里,奶奶总是着一身蓝布衣裳,一串盘扣自领口倾斜着蜿蜒向下。陈年的布料,古朴的样式,素净,自是不言而谕。
后来,时常听奶奶念起过去的故事。
质朴的话语里不带一丝勾勒,每每听她讲述一段,便好似经历了另一段人生,别样的身临其境如同传奇一般,被封存在我往后的记忆里。
奶奶说她一生命途多舛。多年前,爷爷的英年早逝带给她沉重的打击,那时正闹饥荒,家里还有一群幼年的孩子嗷嗷待哺……说到此处,房间里的空气凝固了片刻,紧接着耳畔传来一生低沉的短叹。我深知,有些过往,奶奶是不愿提及的,因为在那些窘迫的时光里,她曾被万剑加身。
然而,能和爷爷一同携手,归隐到生命最初的地方,是奶奶一生的热望。
夕阳鸿雁,长亭古树,飞花院落。那是她想象中的景,静谧、安稳。在某个落月溅起星光的晚上,坐于桂树下,揽一袖幽香入怀,一边同他浅酌低唱,一边期许着来日方长。这大概是她所期待的一生吧,温和从容,不失静美。
可是,这个世界不符合她的梦想。
正如安妮宝贝所言:
我们想要的生活很简单,追寻它的道路却总是迂回反覆。
诚然,岁月欺人。经年的尘世劳作,让奶奶变得很低很低。愈渐佝偻的背影,已然蒙尘。纵使命途凉薄,风雪披身,在粗粝的生活里,奶奶慢慢变老,可她从未忘记过她的笑容。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每逢秋天,奶奶总是会迈着小碎步,兴致盎然地来到庭中,左手持一竹箩,走到桂树下,蹲下身子,用右手捡拾着遍地的桂花,动作略显迟钝。
她头戴一顶黑色线织帽,帽檐上绣着一朵小黄花,和躺在地上的桂花一样,被风一吹,便跳起优美的华尔兹,欢快的舞步让我心生好奇,我时常在想,一朵凋零的小花,为何会在生命行将落幕之际,依旧绽放地如此兴致勃勃。
后来,日色漫长,每逢清闲之时,奶奶便坐在院里,将她收集到的桂花摆开晾晒,她的眸光里写满了喜悦,从容的笑意爬上脸颊,她安静地欣赏着面前的花朵,不说一句话。
从那时起,我便开始有所领悟,原来花和人一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然而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纵然花朵会凋零,匆匆前行的背影终将蒙尘。而那颗热爱生活的心,却足以使她光彩依旧,抵挡岁月流逝,绝不会冷清单薄。
后来,少年白衣落幕后,我们在粗粝晦暗的生活中,慢慢变老。不变的,是当初那颗热爱生活的心。
窗外,桂花依旧纷飞飘零,从前固定而清简的时光,被封存在我往后的记忆里。我能想到的,依旧是那个鲜衣怒马的少年。
她怀抱一腔冥顽的热忱,将岁月慢慢雕琢,美得从容不迫。
第五篇:飞翔在记忆中的风筝杂文随笔
春风仰着小脸带着羞涩不知不觉地吹来了温暖,吹开了花,吹绿了树,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在这美丽、温柔的季节里,当然要带着儿子去放风筝。
来到那片熟悉的田野,儿子兴奋得犹如小兔般向前飞奔,他手中的风筝线撒了欢儿地往出飞,“小燕子”风筝便摇着曼妙的身姿徐徐上升,随风而起。伴随着手中线轮的不停转动,风筝越飞越高,直窜入云霄。
仰望着天空中花花绿绿的风筝,我的思绪便飞回了童年。
童年的我最爱放风筝。那时每年初春,老师都会带我们去郊外放风筝,每次班级的风筝比赛我总是摘冠,无论从风筝的样式、风筝的飞行高度和飞行姿态去评比,我都是佼佼者,总能引来无数羡慕的目光,我也因此倍感自豪和骄傲。
我的风筝都是爷爷亲手为我扎的。爷爷总在正月十五过后就为我准备新的风筝。我想要什么样的,他都能做到。那些竹条、纸张、颜料在他手里翻来覆去地捣腾着,用不了几天,栩栩如生的风筝就诞生了,有“飞机”、“大雁”、“衣服”、“脸谱”……
我自豪地在同学们面前炫耀着,因为我的风筝是独一无二的,也是独具匠心的,它凝聚着爷爷对我的关心与爱怜。每当我带着骄人的成绩满载而归,对爷爷、对我都是一种鼓励和肯定。
如今爷爷已去世多年,我也为人夫为人父,但对爷爷的思念却无时不在。爷爷给我做的每一个风筝都藏在我的箱子里,而风筝也成了连接我和爷爷心灵深处的纽带,是爷爷留给我最珍贵的童年记忆。
阳春三月放风筝,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习惯,不会取消,不会淡忘。
依然是在那片熟悉的田野里,看着放风筝的孩童,我思绪万千,记忆的画面不断展现,仿佛爷爷又一次在为我扎风筝,在陪我放风筝,仿佛那放风筝的孩童就是我,仿佛那高飞的风筝就是我。我仰望天空,享受着思念的美好回忆。
可是爷爷只能永远在天堂里微笑着看着我,看我长大,看我生活,而那风筝也只能永远飞翔在我的记忆中,永远,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