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春,是冰与火的交集经典散文
青春,你好!每当我拥抱你,我就感到自己有无限的力量。当你走过暴风雨,回头,体味着青春美好与失落,欢乐与痛苦,情与仇,笑与悲,你才发现,青春,是冰与火的交集。
青春里,我们应该无所畏惧,以笑面对困难,淡然面对疾病,乐观面对困境。
青春里,我们应该学会包容,学会退让,学会冷静,学会慎思、笃行、明辨、信任。
青春里,我们得到的也许不是最好的结果,但越过漫长的冬季,内心在大火中煎熬,走过大山、荒原、沙漠、沼泽、火山、冰原,朝着遥远的目标,一步步慢慢艰难走去,磨练了意志,成就了强大的内心。
走过青春的末梢,我们终于懂得,迷失与痛苦,仇恨与固执,不幸与磨难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经历了这些以后,自己还不懂得,原来,冰与火的煎熬,是为了让自己领悟到:珍惜身边的人,珍惜爱你和你爱的人,珍惜已有的幸福,为了自己,为了爱,努力去创造幸福!
青春,经过花季,走过雨季,来到青春的尾巴,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青春,你是我一生难舍的风景。
第二篇:冰火青春
冰火青春
——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
关键词:北京爱情故事残酷青春真诚爱情尊严
电视剧艺术是电视众多节目门类中最具亲和力的类型之一。然而一部优秀的电视剧作往往可以触及观众的内心,激起人情感上的共鸣。而电视剧中现实题材的作品,因其与现实生活的映衬关系,更容易直击观众的内心。在2011年拍摄制作的众多现实题材的电视剧中,《北京爱情故事》就是一部接地气的,直指人心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虽有一些问题,但其对许多现实禁忌话题的探寻,却值得人肯定。
一、年轻一代生存状态的主题——与爱情有关的青春和尊严
“爱情使他超越了个体存在的有限性,他真正的成为了自己存在的主人,获得
1爱情是美好的,往往发生在最了他个体的同时也是充实了的世界性的存在。”○
美好的年华——人的年轻时分,但是,黑格尔对于爱情的描绘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在生活的现实重压之下,这种理想化的状态早已被挤压变形,颠沛流离于现实之中。因此,在这部电视作品中,用这几个年轻人之间的爱情,在现实世界的逼迫下被异化的状态,恰巧能够更深刻的真实的反映现实世界。
对于在北京毫无家庭背景、在一个假仁假义的老乡开的广告公司打工的蚁族石小猛而言,青梅竹马的“丫头”以及和丫头的爱情,是他在这个不属于也未接纳他的城市中唯一确定拥有的一切的代表。石小猛和丫头彼此信任,真心相爱相守,但是现实却将这样的爱情幻影击得粉碎。面对髙额的房价,石小猛用自己三年辛苦的三万和向朋友借的二万块钱付了定金,却因为首付还欠的八万元,被一直视为哥哥的同乡老板所利用。面对无法按时交上首付款,而自己的存款和朋友借的钱都将打水漂的压力,石小猛被逼到了绝境。在自卑不自信的内心驱使下,不得不放弃唯一仅有的爱情,答应了自己好友程峰父亲放弃爱情而获得一份高薪高职位的要求。然而当石小猛发现自己的忍痛割爱没能换来平顺的仕途,昔日的爱人却如合同所写,与兄弟程峰在一起时,原本淳朴厚道的石小猛开始走上了人性裂变的道路。过往坚贞的爱情成了“自己不能拥有,他人也別想得到”的自私心理的殉葬品,最爱的丫头也成了这段肮脏交易的牺牲品。
程峰在阅女人无数以后,在陪伴石小猛去接丫头时,遇到了一袭白衣、正扶老太太过马路的丫头,由此心生爱慕。作为片中大德集团的太子,程峰和父亲因为过世的母亲的缘故,关系非常糟糕。丫头沈冰的出现让程峰想收回浪子心,不再漂流在花花世界。程峰的父亲得知这一切,利用手中金钱和权利,从石小猛的手里为儿子夺走了沈冰。几经周折之后,程峰和沈冰终于走到了一起。而后来,程峰为了父亲,与吴狄联手要夺回自己公司几乎是一场激壮的战役。而终于程峰夺回公司、娶得美人归,似乎获得了圆满的结局,但早已走到人性极端的石小猛设计使沈冰晕迷不醒。
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位满手血腥的人,如果他愿意,他可以舍下屠刀,1黑格尔著,《美学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
修得正果。然而普通人或许整日理佛,虔诚尽心,却到死也未曾能近佛前三分。这样的事实是让观众难以接受的,却也正是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深刻且真实的对现实世界的描绘。程峰是一个一心只想做乐队、在学业上毫无建树的花花公子、富二代,在情场悦人无数,工作中也只是一个形同虚设的太子爷。但是当他想要回头得到一份真爱的时候,不但可以凭借父亲的权利(不管是否是其自愿),也仍然最终获得了自己兄弟的女人;而当父亲为了自己锒铛入狱的时候,自己却可以过五关斩六将,还有贵人相助,在自己完全不擅长的领域迅速拿回属于父亲的公司。于是观众看见了来自云南的偏远地区、差七分考上清华,在学业中一直刻苦努力、成绩优异,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生活中乐于助人,善良上进,忠诚于爱人和爱情的石小猛,如何在现实的逼迫下,一步一步沦落,践踏自己的尊严,献祭自己的爱情,同时也向残酷的现实妥协,奉上自己的青春和自由。也许这样的电视剧结局,注定要让很多观众难以接受其结局。观众总是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幻想,寄望在荧屏中抚慰自己的灵魂,化解自己的心结,安抚自己的心灵。很多观众感到失望,来自于对真诚美好的爱情和青春的善良愿望,他们希望那些奋斗着的真诚善良的人可以最后得到幸福,他们希望那些偶然集结的误会矛盾终究可以冰释前嫌,他们更愿意在虚构的影视作品之中看见现实生活中不会发生、或者说甚少发生的童话般美好结局。但是,恰好是这样的结局,才是对真实现实的真切关照——而这,也是这部电视作品的成功之处。
二、不同印记的八零后人物塑造——现代都市年轻人的缩影
整部作品以三个80后的大学室友为中心进行展开,将他们毕业后的天差地別,同时又相互交织、不断变化的生存状态为表现对象。全剧通过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爱情,比较深刻地折射出生活在北京的年轻人的生存意义、梦想的共同话语。从贫困家庭走出来、带着"学而优则仕"的梦想毕业后拼命留在北京的石小猛,在经历了工作的重压的利用,友情的背叛和倾轧,被人利用和当成交易,他从一个单纯善良的农家孩子,开始一步一步变化。他在自己留在北京和拥有自己的家的梦想面前,自己的努力行不通时,他曾经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兄弟身上。他一步一步放弃了自己的原则,最后为了男人尊严,带着复仇的心理,他接受了兄弟父亲的合同。他有自己的道德判断,他无法忍受兄弟觊觎自己的女人,他睚眦必报,他一步一步从这个社会的边缘底层人,学会了不择手段向上爬,拥有了财富和地位,实现了别人严重的物质成功,却慢慢的丧失了原本美好单纯的一切,最后走向了皈依最初的道路。
拥有家族企业生活优渥却与父亲格格不入的富二代花花公子程峰,他内心有自己想要的一切:组建自己的乐队、和爱的女子结成自己的家庭,到后来又努力帮父亲夺回公司。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他既厌恨那些强夺兄弟女友的人,却又不可自拔的陷入抢夺自己兄弟女人的境地。他重视兄弟情谊,却又不自觉的成为了利用金钱摧垮和背叛了自己的兄弟的那个人。他肩负着富二代的身份,内心有自己的道德评判标准,愿意为自己喜欢的一切奋不顾身,看似他从未有意的伤害谁,但是却不自觉的影响和改变了别人的一生。
生长在离异重组家庭、拥有了北京身份、重情重义、和生活在北京的大部分普通人一样的吴狄。他对朋友忠心实意,充满责任感、责任心。他哥哥富有、有成就,想要给他令人艳羡的一切,却被吴狄拒绝,执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挣得一切。他为背叛自己的初恋女友杨紫曦尽力做了一切他能做的一切,在她被抛弃的时候,付
出自己的全部为她买下了她一直想要的花店,最后依然选择和杨紫曦在一起。吴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有责任心的普通人。
以这三个室友为中心展开的女性人脉中,有他们的同学、在单亲家庭长大,不惜用自己的灵魂和肉体去换取一个从小梦想中的花店的杨紫曦;有他们乐队的爱慕者,同时真心爱恋程峰、单纯善良的北京女孩林夏;从云南来到北京、从事幼教工作、和石小猛青梅竹马的丫头沈冰。这都是一个个鲜活的聚集在北京这样大城市的80后年轻人的缩影。她们各自有不同的境遇和命运,她们都努力的争取在这个世界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杨紫曦为了物质而放弃了自己的恋爱,背叛了与吴狄,选择与吴狄的好友在一起,不惜在这段本就不道德的感情中背叛自己的内心和灵魂,只为了可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实现自己从小要开一个花店的梦想——而这个梦想是刚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吴狄所无法给予的。身体和灵魂的出卖是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捷径,但是注定会让自己遍体伤痕而无疾而终。当然,影片的最后她也得到了背叛的惩罚。林夏是一个为朋友两肋插刀、有着侠义气质的女孩。她全心全意的爱着根本不属意于她的程峰。林夏的纯洁善良题现在她对程峰的爱,她为了程峰一直坚守自己,从灵魂到身体。所以,当石小猛在酒醉和嫉恨程峰的心理驱使下,剥夺了她的女儿之身时,她才会因为失去了自己对程峰的爱最真诚和最如此悲愤难忍。然而,她最终为了保护沈冰而选择了自己把这个秘密藏在心底,直到沈冰自己知道。当她得知了沈冰和自己最爱的程峰在一起之后,她虽然伤心难过,却也还是选择了祝福和接受。她甚至可以不顾爱恨情仇,在程峰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毅然伸出了自己的援手。
沈冰是一个单纯的和静默的云南女孩,毫无疑问,她也是本片最重要的角色。她为了照顾生病的男友石小猛,从老家来到了北京。她忠实于自己的爱情和爱人,直到被背叛。她善良、美丽,从事幼师工作,工作认真负责,爱孩子。她对待感情谨慎认真,坚守自己的原则,她在石小猛遇到阻碍的时候愿意陪伴石小猛回老家发展,在石小猛离弃她时,她伤心难过,却也为石小猛做着最后的保留,直到后来得知了石小猛和林夏的事,才真正放下这段感情。最后走出感情纠葛,接受了程峰的穷追猛打的求爱。在程峰失势时在他身边陪伴,在以为程峰对她感情背叛时伤心决绝。这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在她的身上寄予了太多美好的元素和愿望,纯洁、美丽、善良、贤惠、坚强、有原则,而她对这个世界也是本着同样理想化的愿望。她坚定的认为她对石小猛、对程峰的付出是值得的。所以,注定在这样并不理想化的世界,太多虚妄的幻想都注定要破灭——无论是沈冰,还是人们寄托在沈冰身上的美好愿望。
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身上刻满了这个时代特有的印记,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拥有各自不同的背景,带着各自的差异——贫富差距的、地域差异的、道德与梦想的差异,都聚集在了北京这个繁华背后又充满了冷酷和苍凉的都市。这个故事中充满了爱恨情仇,每个人的命运不自觉的胶着着,最后谁都不是胜利者,却恰如其分的展现出了真实的人生和真实的世界。这是影片人物塑造成功的一面。
三、令人遗憾的不足之处
在整部电视剧成功的背后,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整部电视剧在某些情节设置上,还是有一些问题。比如,影片中对于林夏和股神邵华阳之间的“第三者”爱情,多少让人觉得破坏了影片整体的风格。两人从相识相知,到慢慢步入相爱,最后
林夏却为了邵华阳饿病妻而放弃两人的爱情,多少让人觉得有一些牵强。而沈冰在剧目中间与男演员的一段步入婚礼,也显得说服力不够。
但是,整部电视剧体现出了难能可贵的真诚。故事建构完整真诚,人物设置真切,制作精良,真实的反映了现实的一些真实的状态,足以打动观众,感动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
参考文献:
黑格尔《美学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第三篇:青春是不再燃烧的火的散文
谁能将西落的太阳挽留,谁能将东去的河流截留,谁又能让青春的烈火继续燃烧。
青春,一团不点自然的火;青春,一团不再复燃的火,青春,一团永不磨灭的火。
风华正茂,青春绽放的青少年,应该像寒风中的雪花一样夺目绚丽,在飞舞中等待降临,以及融化,彻底的将自己奉献。然而身在青春的我,却像一朵凋零而没有结果的花,属于秋天那份沉甸甸的的甜,属于秋天那红彤彤盛景,都将是我不可实现的梦。
时间能成就梦想,时间也能砸碎梦想,我的梦想就是自己砸碎的一块玻璃,散落满地的无法愈合的心。曾经梦想成为文学家,借文字的土壤种植一份温暖,温暖每一颗心;曾经梦想成为科学家,接着前人研究的成果继续奋斗,走在历史的前列;曾经梦想成为画家,用笔墨记住所有美妙的画面;曾经也梦想成为富翁……呵,现在这些连晚上做梦都不再梦见,无形的现实之锤,将我梦砸的支离破碎。
回想高中单纯而充实的生活,如今成了能忆不能回的过去。那时所有的努力只为了一个目标,考上个好大学。那段已去的岁月,依旧历历在目,和其他的同学一样起早贪黑,拼命学习。天生愚笨又不够勤奋我,让大学之门拒于千里之外。站在大学的门槛外,只能伸着脖子仰望那不属于自己的天堂。高考刚结束那段时间,我很恨自己,以至于变得自卑,不想与任何人交往。在失落和犹豫不决的情况下,糊里糊涂上了我现在上的专科。
就这样,高中永远与我诀别了,那段艰辛而黯淡的岁月,从此属于别人奋斗的旅程。看着别人在高中的田野里,像曾经的我一样,为了心中的梦想耕耘时,心中顿时有种说不出的无奈。只因青春的脚步不再复回,不然,我愿再上一次高中,哪怕是竹篮打水。
记得刚进大学校园时,望着陌生而简陋校园,心彻底的凉了。因为,与我高中时想象中的大学相差甚远,甚至不如高中好。繁华的闹市,和我当时失落的心情,形成强烈的对比。有几次想永远的告别学生时代,可又不知去往何处。初次出远门的我,每当夜幕降临时,都会站在宿舍窗前,吸收着异乡的空气,却想像着家乡的夜晚。
军训半月后,严厉的教官,友好的同学,渐渐地使我爱上了这本该讨厌的一切。
正式开学上课后,和蔼可亲的老师,又让我重新对校园产生了敬意。这时的我觉得,没有好的学校,只要在学校能够学到你要的东西,就是好的学校。
老师曾鼓励我说:“你有从事工程的天赋,只要好好利用在校学习时间,再到企业钻研,定会是……”为了不辜负老师的期望,还有哪点自己的虚伪,我成了班上每天最早的学生。人们常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有的课程即使对我而言学起来很难,甚至有时我觉得上课比坐监狱更难熬,但我还是坚持每天上课。除了上课的时间,就是看书,偶尔看会电视,从来没有玩过游戏。舍友开玩笑说我是书呆子,我自己说我是乞丐,因为我出去逛时,会机场站在小书摊看看。
呵,天生愚笨的我,让老师失望,也让家人失望。因为,我没有真真的学到我应该学到的东西,想要太多而学到的甚少。在同班同学的眼中,我是一名好学生,曾很荣幸的得过国家奖学金,校园十佳志愿者,校园文采大赛优秀奖等。我深知,这些都是贴在我身上而过时的标签。
原以为三年的生活遥遥无期,可现在毕业就在眼前,闪电般的日子,又要与我永远的诀别。实习也马上就要结束,不知如何走出学校这虚拟的社会,进而走进真实的社会却没有想好。想象着未来要成为企业中小小的员工,在那里舞动人生的另一段风采,有点不甘但不得不的无奈。可我仍旧兴奋,因为,不久我将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双手为自己遮挡一片晴天。
离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离当初的那个天真的梦想却越来越远。岁月的流逝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即使留下一点伤感与忧伤,或是无法弥补的遗憾,或是已经黯淡乐意,那也只能忆,不能回。
多少次曾天真地想:“要是能回到以前,哪怕是高中,或是大学,我定会……”人们常说时间是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也是最公平的东西,给予每个人的只有一生,不增不减。时间宝贵,我是赞同,因为时间是创造一切的唯一工具,也是人活着的唯一证明;至于时间的公平性,就不以为然了。
来比亚迪为期三月的实习,马上就结束了。很荣幸的评为学校四名优秀实习生之一,荣誉是贴在我身上的标签,同时也是车间领导对我的鼓励,更是车间其他同事对我的支持。在这临走之际,我真的不舍,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只能把祝福留给车间的领导,以及和我共同度过这短暂而难忘的三月实习的同事,祝他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事事顺心。
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努力方向,高中努力的目标是明确的,也是唯一的,而现在的我,却不知道一切的奋斗是为了什么。如果能够从头再来,我要让青春永远的燃烧,直到成为灰烬。
大学每个寒暑假,我都是在工厂度过的,这是我唯一自豪的事,我敢说我是我们学校花钱最少的,时刻我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靠自己站起,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够承受倒下的痛苦,也只有这样,我才能够在倒下后有勇气从新站起。当我拿到自己汗水换取的那点钱时,不由地想,难道这么多年来过着重复的生活,只为拿到这少可怜的工资吗?
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与现实的接近,随着要自己面对一切,我变得很现实,现在的我,已没有以前的天真,只想毕业后找到一个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就像我写的文字一样简单朴实,却能记住我的足迹。当我年老的时候,翻开曾经我写的字,乐滋滋的回想那些走过而不能沿途返回的路途。到那时,时间的流水喝老了我的容颜,唯有自己的文字还能留给自己一点记忆,我就知足了。
青春没有结局的开始,青春没有开始的结束,青春永驻生命的年华。
如果可以,我愿生命是一朵即将着地的雪花,哪怕只是空中霎那的洁白;如果可以,我愿生命一朵离枝的玫瑰,哪怕只是瞬息的灿烂;如果可以,我愿生命是已经点燃的烟花,哪怕只是短暂的绚烂。
青春,像雪一样融化,滋润万物;青春,像花一样凋零,回归自然;青春,像火一样燃烧,化为灰烬。
第四篇:《冰与火之歌》读书笔记
看《冰与火之歌》时,我被震撼了。发自内心的震撼。
这是一部真正的史诗,这里面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当我在全书第四卷,行文已经过了数百万字以后,忽然看到一个伏笔起来,与第一卷前几节布下的悬念遥相呼应,配合的天衣无缝时,我真的只能说出两个字“叹服”。
《冰与火之歌》是有着七部曲构思的长篇巨著,甚至其中单单的一部曲就有着长达80万字的篇幅,但是精湛而又生动的语言却让人完全察觉不到超长篇小说常有的累赘啰嗦以及审美疲劳,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作者乔治·r·r·马丁的精心构思以及独特的描绘手法——分镜写法。书中的每一章节都是以书中不同重要人物的角度写成的,却又能极好地拼凑起整个故事而不会让读者感到重复错乱,还给人一种宏大世界的感受。马丁的描写相当朴素,没有华丽的字眼只有巧妙的比喻,让他笔下的人物与世界显得栩栩如生。
等到了要我用语言去概括《冰与火之歌》的优点时,才发觉这部作品是如此的包罗万象,如此的宏大精妙。
有至死不渝的爱情,有勾心斗角的阴谋;有顶天立地的英雄,有卑鄙无耻的谋客;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理由,每一个人都不是情节的摆设;你会对一个人的举动恨的咬牙切齿,你会对一段情节看的怒火中烧,你会因为一个人物的意外死亡心痛不已,但是最后,你还是只能无奈的承认:这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冰与火之歌》与传统史诗最大的区别在于:她没有讲述任何大道理,没有进行任何说教。对于传统作品所歌颂的种种精神,如兄弟之情,坚贞爱恋,战天斗海的勇气等等,她都有所包含,但又难以体现。事实上,她歌唱的是一种无奈,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是人性。
人是最复杂的,而人是人化世界的核心。《冰与火之歌》通过不断呈现人的行为,呼唤着人们重视自我本身,而非思虑其他外物。她要求人们认清自身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随着书的进行,所有人,书中的主角和读者都在成长,这是反思自身的成长。透过对自身的反思,能让人最终统一到一个世界--爱的王国,从这个意义上讲,《冰与火之歌》体现了宗教的精神。她将是揭开新史诗时代的开山鼻祖。
我真的爱死了这本书,我愿意像所有人推荐他。不要被他的序章吓倒,对于普通的小说来说,序章是长了、无趣了。但是对于《冰与火之歌》,这部真正的史诗奇幻,你绝对要有耐心。
你不得不为作者的预谋而击节感叹,在书中他留下了那样多的悬案、预言和传说,时至今日,人们仍在网上激烈的争论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人们相信,这些都确实存在于冰与火之歌的时空中,总有一天,它们会在作者的笔下自沉睡而苏醒。
第五篇:冰与火之歌读后感
冰与火之歌读后感
看《冰与火之歌》时,我被震撼了。发自内心的震撼。
这是一部真正的史诗,这里面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当我在全书第四卷,行文已经过了数百万字以后,忽然看到一个伏笔起来,与第一卷前几节布下的悬念遥相呼应,配合的天衣无缝时,我真的只能说出两个字“叹服”。
《冰与火之歌》是有着七部曲构思的长篇巨着,甚至其中单单的一部曲就有着长达80万字的篇幅,但是精湛而又生动的语言却让人完全察觉不到超长篇小说常有的累赘啰嗦以及审美疲劳,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作者乔治·R·R·马丁的精心构思以及独特的描绘手法——分镜写法。书中的每一章节都是以书中不同重要人物的角度写成的,却又能极好地拼凑起整个故事而不会让读者感到重复错乱,还给人一种宏大世界的感受。马丁的描写相当朴素,没有华丽的字眼只有巧妙的比喻,让他笔下的人物与世界显得栩栩如生。
等到了要我用语言去概括《冰与火之歌》的优点时,才发觉这部作品是如此的包罗万象,如此的宏大精妙。
有至死不渝的爱情,有勾心斗角的阴谋;有顶天立地的英雄,有卑鄙无耻的谋客;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理由,每一个人都不是情节的摆设;你会对一个人的举动恨的咬牙切齿,你会对一段情节看的怒火中烧,你会因为一个人物的意外死亡心痛不已,但是最后,你还是只能无奈的承认:这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冰与火之歌》与传统史诗最大的区别在于:她没有讲述任何大道理,没有进行任何说教。对于传统作品所歌颂的种种精神,如兄弟之情,坚贞爱恋,战天斗海的勇气等等,她都有所包含,但又难以体现。事实上,她歌唱的是一种无奈,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是人性。
人是最复杂的,而人是人化世界的核心。《冰与火之歌》通过不断呈现人的行为,呼唤着人们重视自我本身,而非思虑其他外物。她要求人们认清自身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随着书的进行,所有人,书中的主角和读者都在成长,这是反思自身的成长。透过对自身的反思,能让人最终统一到一个世界--爱的王国,从这个意义上讲,《冰与火之歌》体现了宗教的精神。她将是揭开新史诗时代的开山鼻祖。
我真的爱死了这本书,我愿意像所有人推荐他。不要被他的序章吓倒,对于普通的小说来说,序章是长了、无趣了。但是对于《冰与火之歌》,这部真正的史诗奇幻,你绝对要有耐心。
你不得不为作者的预谋而击节感叹,在书中他留下了那样多的悬案、预言和传说,时至今日,人们仍在网上激烈的争论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人们相信,这些都确实存在于冰与火之歌的时空中,总有一天,它们会在作者的笔下自沉睡而苏醒。
冰与火之歌读后感
冰与火之歌——这名字之前看到过很多次,但是每次都被它后面紧跟的几个字打消了兴趣:权利之争。在我看来,作为一部西方魔幻题材的作品,却以政治斗争为核心,这不免太乏味了点。我想多数看西幻的人都比较期待那些龙与魔法、英雄与传奇、战争与史诗一类的场景吧,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在现实中都已经看得很多了,又何必到幻想故事中继续看呢。不过,这两天看完了电视剧的第一季,发现我的想法或许还是有些偏颇了。
这两天闲来无事把第一季全下下来看了看,虽然中间有些地方感觉有点跳跃,但是总体还是很不错的,毕竟这只是一个宏大故事的开端。
开始的两集很不错,神秘的异鬼、黑衣的守夜人、长得略像菠萝(吐槽下)的龙蛋等,都非常吸引人的眼球;然后转到临冬城,古老的城堡、身着铠甲的骑士、国王与贵族领主等,也都是常见的西幻的一些必要元素,视觉上的效果也都非常不错。但是到了中间,艾德·史塔克去了君临城做宰相,各种势力开始明争暗斗,我开始觉得枯燥无味,怎么像是看到中国宫斗片的影子?尤其是艾德公爵所表现出的政治素养的缺乏,甚至可以说是天真,让我很无语:出身于古老家族的公爵大人在政治上真有这么低能?另外,中间有些跳跃的地方让人不知所措,比如一些新的支线人物、剧情的出现显得很突兀,完全没有过渡,我只能理解为电视中很难对小说中的大局情况进行展现。
不过,看完了之后再回味一下,觉着其实整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起码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可以看很久,总比电影短短两三个小时来的爽些,哈哈。另外,突然想起那句老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想来即便是西幻故事里,人也肯定是主体,所以也难免会有政治斗争。但是其实还是希望多看到一些比较西幻特有的富有想象力的东西。
再说下剧集(小说)里面的一些比较好的地方吧。首先,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异界,一个曾经有龙与魔法的世界,这是一个充满新奇与幻想的世界。其次,故事有多条主线和支线,比如:王位之争、异鬼入侵、野蛮人袭来等。并且具有多人物视角,包括buster琼恩·雪诺、little布兰·史塔克、'boy'艾丽娅·史塔克、True Dragon丹妮莉丝·坦格里安、half-man提利昂·兰尼斯特等等。这样的设定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故事内容,并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然后,虽然故事的发展还是有很多西方历史事件的影子,但是其本身还是显得非常紧凑合理。
最后再感叹一句:什么时候国人能拍出这种感觉的片子,吾辈就算知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