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何处芦花荡的散文
秋风里,几杆芦苇瞌睡打盹地站在河边。看它们这样子,我也似丢了魂魄。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是雪,无处认渔家。”这样的盛景,像游子,不知何时已经远离了家乡的怀抱。
这让我不禁想起儿时,想起与芦苇有关的一些事来。
于芦苇塘中玩耍,是从早春开始的。这时的水已经是春水了,但它毕竟才挣脱冬天的魔爪,还有点冰凉。贪玩的我们不怕凉,便挽起裤管,趟起一串水花,开始抽芦苇芽了。忽然“妈呀!”一声嚎叫,唬得我们立马收住了脚。再看水生,正龇牙咧嘴,眼泪鼻涕横流,金鸡独立站在水里,双手搬起右腿,如玩斗鸡的架势。原来,雨水漫了芦苇滩,去年收割后的芦苇茬刚好被淹没了,再加上一滩的苇芽掩映,就看不见苇茬了。水生从脚板上拔出了芦苇茬,便有鲜血滴到水里,一圈圈地荡开。
我们是见不得血的,个个心惊胆寒,象溃败的逃兵,返身上岸。“哎呀!”“娘呀!”又是一阵嚎叫,大家溃逃时又有踢破脚趾的、扎了脚板的。水生见我们如此狼狈,便破涕为笑,扬起小手,厉声断喝:“看你们熊样!见血就跑,还能干革命吗?”水生这话是电影里翻出来的,但确实能给我们以鼓舞。大家重又虾着腰,战战兢兢地如工兵探雷般往前趟。水生带着恨说:“这些苇芽就是我们的敌人,我们一定要把它们消灭干净。”大家随声附和:“一定消灭干净!”七手八脚连掰带拔,方才上岸。
我们坐在塘埂上,一边晒太阳,一边剥苇芽。有说苇芽是甜的,我嚼出的只是一股水,没味。又有小伙伴剥了苇芽的皮,吹起了响笛,我也吹,不响,索性就扔了这些“战利品”。再看池塘里,苇芽只剩星星几点了,我们很是得意。等到第二天再来看时,苇芽却又密密麻麻地长满了。
夏天热,孩子们最喜水里扑腾,芦苇荡边也更显热闹。大一点的伙伴早已脱了衣服,交给小一点不会水的伙伴,让他们给我们拿衣服,还叮嘱他们不要离开。为了防止蚂蚁钻到衣服里,也不许它们把衣服放地上。小伙伴还真听话,如电影里的小战士,个个唯命是从。
芦苇塘的深处是不长芦苇的,水面宽阔,适合游泳。中间还有个小洲,有几间房屋那么大的面积,没有嶙峋怪石,野花、野草、杂木、苦竹倒长得不少,郁郁苍苍的颇具野性之美。常有斑鸠、翠鸟、黄鹂、喜鹊等在上面叽叽喳喳,做窝育雏,甚是热闹。
我们玩累了,就爬到洲子上歇息,在摇曳斑驳的树影下晒太阳,这也叫晾澡。趁这间隙,谈着听来的趣事,博得大家阵阵欢笑。这笑声隔着芦苇荡,也传到了塘埂上。塘埂上的小伙伴听见了就要下来玩,水生便高声断喝:“这是命令,你们要坚守阵地,完成任务。”塘埂上的小伙伴就跟我们谈条件,要我们给他们带些“战利品”。我们自然应允。给几枚鸟蛋,足够他们乐呵半天了。若是懒得爬到树上掏鸟蛋,就在枯枝败叶里寻些乌龟蛋给他们,有时候也会扒到蛇蛋。总之,能哄得他们开心,乐得为我们鞍前马后就行。
田中青纱帐,水里芦苇荡,最是容易藏人的地方。电影里打鬼子,芦苇荡里打游击的镜头我们记得不少,也引出不少趣事。大热天的,男孩子喜欢水里面扑腾,女孩家也不甘落后。水莲就是一个。她大我一岁,家庭条件比我家里好,又有哥哥姐姐宠她,高傲得像个公主。小伙伴们大都不理她,可她也要玩,就拿美食“勾引”我。我心里虽不情愿,但念着她给我的馍馍味,也只得陪她玩了。
她家里有一个特大号的木盆,被桐油油得清亮,两道铁箍透着乌光,夏天怕风干了漏水,就在盆环上拴了绳子,泡在水塘里。水莲说她水性不好,浅水里只会几个狗刨,一个人不敢到深远的芦苇荡里玩,央求我和她同往。她坐在大木盆里,我就成了她的纤夫,从浅水里一直把她拉到芦苇荡里,翻些菱角,掐些鸡头子,上岸来我们平分了吃。有时也芦苇荡里掏鸟窝,弄几枚鸟蛋玩。有时我也和她同坐盆里,我划水,她观景。伙伴们看我们这样,就跟着起哄,说我们是小两口下扬州。水莲听了就“咯咯咯”地笑。我却感觉脸皮发烫,一猛子扎到水里,潜到水底,偷偷游到起哄的伙伴们身边,伸出两只手,胡乱抓住一个小伙伴的腿,往深水里一拉,一时水波云涌。直到水里憋得急了,两个人才扑腾着水花,露出头来相视一笑。大伙见状,也都纷纷加入战团,不分敌我,又是一阵水仗。玩得尽兴,方才罢手。再看水莲,如一尊观音,孤独地坐在木盆里,留了个背影远远地背着我们。
伙伴们又说:“你老婆不高兴了,还不快去帮她划船。”大家说罢,嘻笑着往岸上游去。我孤零零地站在水里,脸皮又是一阵发烫。远处几个女孩正可劲地喊水莲回家吃饭,水莲只当没听见,回头朝我这望了望。那一眼就像放了个飞爪,楞生生地把我抓了去。我把她送上岸,心里盘算下次再不跟她玩了,别等大家笑话我。
清幽幽的芦花慢慢地变白了,再没和水莲玩。这不,我正在池塘边的柳树上套知了,水莲来了,手里拿着一个雪白的蒸馍,故意在我目前晃了晃。我故意不理她。水莲说:“加了糖精的,挺甜,你尝尝。”我说:“不吃。”她说:“过了这一村就没那一店了。”还学着大人们说话的口气:“屎屙裤裆里跟狗憋气啊。”我四下里望了望,见没有别人,接了水莲的馍说:“我们明天翻菱角。”
一个人就着口水正吃馍,忽见水生从芦苇丛里溜了出来,顺手揪下我半块馍说:“你老婆给你送饭啦,哈哈哈……”我瞪了水生一眼,“你说啥呢,谁老婆?她是想让我帮她翻菱角。”水生问:“你想跟她一起翻菱角吗?”我说:“不想也不行了,馍都让我吃了。”我又盯着水生说:“你也吃馍了,你也得去。”水生神秘地一笑,贴在我耳边“唧呶”了半天。我说:“不会淹死她吧?”水生说:“她不比你水性好?她那是没人跟她玩,骗你呢。”
第二天晌午,我和水莲划着大木盆翻菱角,四面芦苇轻轻地摆动着,偶尔有几声水鸟叫唤,还有这划动着的水声。水莲一边翻菱角,一边南无天北无地的和我说着话,我嘴上“嗯嗯”地应着,眼睛却死死地盯着水面。我手下加了劲,朝裸露着的一截苇杆划去。大木盆刚碰到苇杆,水下便“哗”的一个浪花,盆就翻了。我赶忙抓了木盆往岸边游。水莲连踩水带划拉,好不容易游到岸边,看到水生正在水里拍手大笑,对着水生就是一顿大骂,嘴里吐着清水,哭哭啼啼地回家了。
原来,水生学着电影《渡江侦察记》里的片段,将一杆芦苇用粗铁条打通了关节,就成了一个出气管。首先埋伏在芦苇丛中,见我和水莲来到,便嘴噙芦苇管,潜水往木盆边靠近。
经这一闹,水莲再不找我玩了。朦胧中,我们似乎明白了一些东西,感觉我们之间隔了一条河。尽管这样,我的玩心还是没退,竟然玩到课堂上了。
同学春兰长得漂亮,扎两个乌黑的辫子,学习不怎么用心,上课总爱打瞌睡。我是班长,老师就让她和我同桌,意思是让我看着她。我在座位上跟她画了“国界”,但也挡不住她入侵。她醒着时尚能遵守“国际法”,瞌睡一来就忘乎所以了,胳膊一趴就占领了我大半疆土。更可气的是,两根辫子有时还能甩到我的脸上,刺激得我喷嚏连连,她却能安然如梦。
我发誓要“制裁”她,上学时就带了几穗芦花,趁她瞌睡时,扎到她的两根辫子上。专等老师上课时,看她的洋相。上课时,老师就没往这里看,也或许是假装看不见,春兰依然趴桌子上睡觉。我却急了,一边眼睛盯着老师,一边手摇春兰的芦花大辫子,抖得她一时间“白了少年头”,教室里也“雪花”飘飘了。同学们像看耍猴,目光离开了黑板。老师把教鞭往黑板上一阵乱敲,如打响鼓。春兰却依旧呼呼大睡。老师让我拉春兰起来,春兰一脸的迷惑,望望我,又看看老师,然后甩甩两根芦苇辫又睡下了。同学们一阵哄堂大笑。老师让我站起来,狠狠地批评了我,还调了座位。这下我就坐在老师的眼皮底下了,春兰却没事。
流年似水,童年毕竟要过去,那些美好却不曾忘记。人大了,又知道了芦苇的许多好,也读了不少描写芦苇和芦花的诗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美好,从《诗经》里走来,一直走到我的梦里。夏天,我提一领芦席,哪风哪凉。冬天,我穿着爷爷给我编织的芦花窝子,在皑皑白雪上踩出一条温暖的路。
第二篇:芦花荡说课稿
《芦花荡》
知识目标
1.积累“尖利、能耐、悠闲、寒噤、阴惨、仄歪、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张皇失措”等词语,掌握字音、字形和词义。2.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3.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及环境特征,感受其传奇色彩。能力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掌握解读叙事性作品的方法、思路。
2.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3.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德育目标
从文中智勇双全的“老头子”,投身革命的大菱、二菱,苇塘里坚持抗战的队伍身上,学习他们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的英雄品格,我们有理由相信:英勇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教学重点
1.通过体味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2.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教学难点
探究问题: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的?如何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的“过于”二字?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故事情节,在复述中再现文章内容,感受其传奇色彩。在熟悉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进行美点追寻,赏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感受作品的美。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感受课文内容的传奇色彩,并探究传奇色彩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同学们,你们一定听到过许多英雄的故事吧,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抗日英雄“老头子”的故事。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掌股之间,置他们于死地,可谓智勇双全,让我们走进《芦花荡》去见识见识这位神奇的老人。(板书文题)设计(二)请大家翻开课本前面的彩色插图《白洋淀》,白洋淀共由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面积四十多万亩,水道纵横,芦苇万顷,俯仰吐穗,风光旖旎。面对浩淼的淀水和一望无际的苇田,我们可曾想到这里曾是抗战的大舞台,上演了无数个英雄的故事,让我们在芦花丛中,寻找英雄的足迹,追随他们高大的身影。
二、作者、作品简介
多媒体显示: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的鲜明形象,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其中《荷花淀》《芦花荡》等反映抗战时期的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帜,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多媒体显示白洋淀优美风光,声屏播放课文朗读,学生听读,感受课文内容。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多媒体显示): 辨明字音:
提防(dī fɑnɡ)竹篙(ɡāo)苇塘(wěi)疟子(yào)寒噤(jìn)吆喝(yāo he)一梭机枪(suō)蹿(cuān)仄歪(zè)趴(pā)扒(bā)飒(sà)转弯抹角(mò)辨析词义: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仄歪(倾斜、歪斜)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2.学生自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3.选两位同学复述故事,其余同学补充、评价。师:那么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呢?
生:抗日战争时期,我军队伍驻扎在苇塘里,里外交通全靠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他非常自信。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其中一个女孩受了伤,他发誓要为女孩报仇。他引诱鬼子进入他的埋伏圈,用锋利的钩子把鬼子钩住,用竹篙痛打鬼子
师:在这篇小说中,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生:是那一片芦花荡。
教师点拨: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一大要素,复述时应抓住主要人物“老头子”,他活动在敌人监视的苇塘里,“老头子”的主要活动构成了整个故事内容的框架。明确:一个干瘦的、眼睛特别明亮的老者撑着一只小船,无数次地穿过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运干部。他不带一支枪,甚至也不穿一件像样的衣服(除了那件蓝色的破旧短裤),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驰骋,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稻米和肥鱼的香味,才和歌声一起从苇塘里飘出来;靠了他,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才得以维系。
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接着复述故事情节的后半部分,即最精彩的部分。以“但有一次,却发生了意外„„”开头,续说下文。
四、美点大追寻
师: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找一找,划一划,文中有哪些描写芦花荡景色的句子。
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师:这段文字,传达给你什么信息?
生:芦花荡的夜色是非常优美,非常安宁的(师:能不能想象一下这种情境?)生:晶莹的星星倒映在明澈的淀水里,微风吹过水面,荡起阵阵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多么美的夜色啊,可是,敌人却侵占了我们的家园,白天,这里一片死寂,连水鸟也“紧紧藏到窝里躲避”了,只有到深夜,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一次美点大追寻,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美。
1.教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同学读这篇小说的感受,要求同学用“我喜欢,因为 ”这样的句式说话。学生各抒己见,畅谈阅读的感受。生:“我喜欢这篇小说的情节,因为它具有浓浓的传奇色彩。” “我喜欢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老头子’,因为他孤身一人捉弄并战胜十几个鬼子,本领神奇。”
“我喜欢这篇小说中的两个俊女子,因为她们小小年纪便投身革命,大菱受伤后表现得异常坚强,是个真正的革命战士。” „„
2.教师对同学的发言作总结归纳,明确这篇小说的美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情节、人物、环境描写。
五、教师引导学生深层体味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 1.要求学生就“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表现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2.各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发言,进行全班交流。
明确:表现在老英雄身上。老人年近六十,身体干瘦,却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苇塘中部队的供给,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就是因为他,敌人的阴谋总不能得逞。
表现在老英雄的英雄行为上。老人手无寸铁,独自一人,竟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3.深层探究
师: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的?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1)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部落空,保证了塘内物质的充足与联络的通畅。两方面的巨大反差,使老英雄富有传奇色彩。
(2)“英雄的行为”更富有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先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大菱受伤后,老人发誓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而女孩却一再怀疑,先不答话,后来竟说“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女孩的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后来叙述打鬼子,也只交待打鬼子的过程,而不写他事先已设好圈套;写打鬼子的过程,只写老人的行动,也不写其用意,就在剥莲蓬、绕小船中,巧妙地痛击鬼子。让人读后才恍然大悟,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题。
第三篇:《芦花荡》课堂实录
诗情画意《芦花荡》教学实录
【选文简析】
《芦花荡》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是“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说。文中“老头子”的形象因其个性鲜明而丰满,在充满神奇色彩的芦花荡的映衬下,尤为奇特。
【学情分析】
学生在对《芦花荡》进行初始阅读时,就不难把握老人的英雄形象,因为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相反,对于这么一个干瘪老头身上的人情、人性之美,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这恰恰是小说最成功之处。
【课堂实录】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扫描教材插图中“白洋淀”的图片,同时配上音乐。
师:看着这样的图片,听着这样的音乐,展开你丰富的想象,你想到了什么?或想到了谁?
生1:我想到:我独自一人泛舟其上,小舟飘呀飘呀,一直飘向水的深处。
师:真美,你的描述让老师也不由神往了。
生2:我想到:双休日,我和几个好友驾船来到此处,戏水玩乐,好不自在。
师:说到戏水,老师突然想到《水浒》中的一等一的戏水高手,有和老师英雄所见略的吗?
生3:我还真想到了“浪里白条”张顺。
生4:还有人称“阮氏三雄”的阮氏兄弟。
师:真不错,同学们的想象使这美丽的芦花荡更添魅力。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进孙犁笔下抗战时期的这一片芦花荡,来认识一位平凡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老人。
概括故事整体感知
师:这位平凡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老人,文中称他为——“老头子”。那好,我们就一起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讲讲这位老人的故事。每个小组,每位同学说一句,到最后一位同学得把故事讲完。
(每一小组热烈而有秩序地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并视情况参与若干小组的活动;学生声音渐轻。)
师:好,现在我们打破组与组的界限,进行全班接龙游戏。
生5(组1第一生):老头子靠着自己水上的本事,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
生6(组3第二生):一次,他要护送两个女孩子进入芦花荡。
生7(组7第三生):在护送途中,大菱受伤了,老头子很自责、很难过。
生8(组8第四生):老头子发誓要为大菱报仇,他做到了,打得鬼子哭爹喊娘。
师:四个组中的四位同学已完成了故事接龙,大家来评一评:简洁吗?完整吗?
生9:我认为还可以更简洁,比如讲到人物感受的文字可以不要。
师:评得有理,具体说说哪几句可以不要。
生9:比如“老头子很自责、很难过。”这样的语句可以精简。
师:很好,当大家在概括故事梗概时,将故事讲清即可,故事中人物的感受不需要涉及。还有谁再来说说?
生10:老师,我不是评点,而是有疑问。刚才第一位同学所讲关于老头子的情况需要讲吗?
师:能提出疑问真好。同学们觉得呢?
生11:我认为不用讲,因为这与故事无关。
生12:怎么无关,不是有联系的吗?应该讲一讲。
师:同学们都能积极思考,非常好。刚才大家接龙式的故事讲述,其实就是在概括故事梗概。在概括故事梗概时,应该讲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除此外,故事的背景也可以讲一讲,而刚才大家提及的老人的有关情况就是属于背景。
赏析人物深入研读
师:讲完老人的故事,喜欢这位老人吗?最喜欢他的哪一点?读有关语句,并说说你的感
(适当提示:主要可以从老人的性格等方面去考虑。要求学生迅速跳读课文,从文章中找根据,形成自己见解后再小组交流。要求学生能结合文本、联系自己的感受去分析人物,这样的分析才显得真切。)
组1:我喜欢老人的自信。课文中说:“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多么自信。而且他的自信也是有基础的,他的水上工夫确实了得。
组2:如果我是那个受了伤的女孩,我喜欢老人说到做到,为我报仇。你看,文中老人是这么说的“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老人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而且做到了。
组3:我喜欢老人的智勇双全。文中这么写:“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你看,一个老人就这么把日本鬼子玩得团团转,不就靠老人的智勇双全吗?看着觉得真解恨!
„„
师:老人就没有让人不喜欢的地方?
(这一问题引领学生换一个角度去分析人物,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让人物在学生进一步的品读中逐步显得丰满起来。)
组5:我们组在讨论时,就有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老人有点过于自信了,而且就是老人的过于自信使两个小姑娘受了伤;而且当大菱受伤后,老人又表现得过于自尊。但讨论后意见还是不能统一,想请教大家。
师:你们觉得老人的过于自信自尊表现在哪里呢?
组5一生:过于自信表现在:“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这么危险的时候怎么能洗脸发出声音来呢;再如“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可结果“照得雪亮”;还有呢,“不怕。他打不着我们!”最后还不是“挂了花”。
组5又一生:我说说“过于自尊”。当大菱受伤后,老人觉得面子下不来,说:“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后来又说:“我没脸见人。”这不就是“过于自尊”吗?
师:还真有理有据。哪个组来谈谈?
组6:我们组赞成你们组这位同学的意见,老人是有点过于自信,害得其中一位小姑娘受了伤;而且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竟然要抛下两个女孩不顾了。
师:以上文字让我们读到的难道仅仅是老人的过于自信自尊?
(学生陷入沉思)
组7:我们不同意。像刚才所提到的“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仔细读,“多么俊更多”能读到的还应该是老人对两个孩子的喜爱,也正是这份喜爱才让他忘了这是多么危险的时候了。
组8:这么说,“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除了理解为老人过于自信外,联系上一句“女孩子正在拧着水淋淋的头发,叫了一声”,那更应该是老人为了安慰惊慌的孩子,这不也是出于对孩子的喜爱吗?
组9:对,应该联系上下文。老人说“不怕。他打不着我们!”这句话时,是“柔和”地说的。用“柔和”的语气说话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呢?同学们可以看文中对老人的外貌描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亮。”这显然是白洋淀上的一条硬汉子,这“柔和”一词已足以说明问题了。
组5:那老人说“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又说“我没脸见人。”那该如何理解呢?难道这也不能说明老人的过于自信而导致的过于自尊吗?
师:看看下文有一处集中写老人心理感受的——“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这说明老人有着高度的责任感,而且以前的确没有失过手,因为非常自责才会这么说。
组7:而且这也是老人的个性之所在呀。这样的老人不可敬吗?
师:真好,同学们能有这样的感悟,老师打心眼里为你们高兴。
组5:那得谢谢老师的指点才对。我明白了,课文中的老人的确自信,但真正使小姑娘受伤的不是老人的自以为是,而是老人对孩子的喜爱。也正是这一点使老人的形象更有立体感,不但不应该成为让我们不喜欢的理由,相反该是最让我们喜欢的地方。
师:对,老人既是白洋淀上的一条硬汉子,却又柔情似水。这样一位率真而又个性鲜明的老人怎么不值得我们喜爱?
品味景物适当延伸
师:老人的形象有个性、真实,无处不折射出可贵的人性之美,但老师要说:芦花荡的映衬使老人的形象更美,谁能来印证老师的这句话?
生13:“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多么静谧的夜景,让人陶醉。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物怎么会不美呢?
生14:“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这样美的芦花,不正因为老人为大菱报了仇,他眼前之景才会那么轻松、美丽的吗?
师:大家已经谈得很不错了,不过老师还想补充一点——文中人物美,景物也美,两者相映成趣,极为和谐。更神奇的是,文中似乎很难找到战争时期原本应有的火药味,相反同学们感受的更是其中特有的温馨。
(生或点头,或微笑)
师:无独有偶,孙犁的《荷花淀》中景物与人物之间也极为和谐。追问:为什么在孙犁的笔下,虽然是反映战争时代的作品,其人物、景物都是这么美?
(此一追问重在让学生感受作者所追求的光明的人生以及对人情的向往。
学生思维被激活,自由地谈。)
教学检测拓展学习
要求学生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
1.课外阅读孙犁的《荷花淀》,体会作品中人物个性、人性之美。
2.关注你的生活,捕捉独具魅力的个性、人性之美,抒写下来。
(这一设计既是拓展学习,又是课堂教学检测的延伸。)
【专家评点】
从“英雄”形象的定性上升至“人性之美”的探讨,进而领略人物形象的“丰满”,这是本课教学构思;而“生成性的、对话式的教学模式”则是实施手段。显然,设计者是站在文学高点及教育理论前沿完成本案的。所谓“高点”,即是立足于荷花淀派及孙犁特色进行“人性”定位;所谓“前沿”,则是在教学中引进学生本位的先进教育策略,在交流中进行人物成像。
这种居高临下而又植根学生理解的教学设计使本课大气而从容。从现代阐释学看,任何文本的阐释,都立足于解释者的立场、观点、趣味和思想方法。在《芦花荡》教学进程中,第一阐释者是学生而非教师。以学生的“先结构”(海德格尔语,即认识水平)而言,显然无法站至文学史的高点。文本提供给八年级学生的最佳入口应该是人物形象的初步评论。“学生本位”的前沿意识使教师设计了“最喜欢”和“不喜欢”两大导入性问题,这使得阐释沿着学生认知甚至感受水平顺利展开。同时,设计者非常注意避免超越文本的主观臆断式阐释,要求学生从具体语句中找出根据。伽达默尔曾说:“艺术的语言意味着在作品本身存在着意义的过量。”重视文本的存在,才能让阐释获得意义保证,并引领学生到达初始阅读所无法到达的高度。
第四篇:芦花荡教案
《芦花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人物及环境特征,感受其传奇色彩。
2.揣摩文中“老头子”这一人物形象,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
3.学习老头子和大菱、二菱的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的英雄品格。【教学重难点】
1.通过体味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2.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那富饶的齐鲁大地上,在长长的铁路沿线,游击队员们以非凡的智慧打击了敌人,收获了胜利。在辽阔的冀中平原,在美丽的白洋淀,抗日战争的洪流也锻造出许许多多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大家想认识他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些传奇人物吧。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默读全文,按要求复述课文,复述后其余同学补充、评价。(1)按六要素进行概括性复述。
(2)创造性复述。以“但有一次,却发生了意外„„”开头,复述故事情节的后半部分,即最精彩的部分。2.讨论:
(1)课文中的哪句话能概括老头子的性格? 明确:“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2)“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课文中贯穿始终,正是他的性格造就了他这位传奇英雄,引出了这个传奇的故事。正是由于他的自信,使他敢于承担起穿越封锁线的重要任务。过于自信使他在送大菱二菱的过程中遭遇了敌人并使孩子受伤。他的自尊使他决心为孩子们报仇进而引发了芦花荡中的“战役”。
(3)用自己的话总结作者塑造老头子这一英雄形象的目的和意义。
明确:老头子具有强烈的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象征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不可征服的人民。
三、品读课文,探美语言
1.同桌相互朗读、听读自己摘抄的精彩描写片段。2.在全班范围进行赏析环境描写的交流。
要求:用先朗读句子;再说说“这一句美在——”;最后说说这一处环境描写作用的顺序。补充:环境描写的作用。
——推动情节发展;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形象;加强抒情韵味等。3.齐读文中公认的精彩环境描写片段,读出感情或韵味。
三、研读本文写法上的特色
讨论:这篇小说除了运用精彩的环境描写来推动情节、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形象、加强抒情韵味外,这篇小说还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渲染人物及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 明确: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创造出强烈的反差来渲染人物及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
在人物塑造上,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非常干瘦,而且不带一支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然落空,保证了苇塘里的队伍得到充足的给养。两个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在情节上,课文着重写了一场“英雄的行为”,更富有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
先是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这里有一段对话描写,老头子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却一再表示怀疑,先是没有答话,以为老头子不过发发狠,说说罢了,再用小女孩的话表怀疑:“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再是在叙述老头子的战斗过程时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使传奇色彩显得更为浓郁。英雄是设好圈套让鬼子往里钻:他事先系好了钩子,又掌握了鬼子的活动规律,接着就用莲蓬引诱鬼子。作者不写这些,只从鬼子洗澡写起,写老头子船上放着一大捆莲蓬,只顾剥着莲蓬吃,也不写他的用意,写小船冲着鬼子这里来,又转了一个圆圈回去,也不写老头子的船为什么这样划来划去,其实是诱使鬼子进入圈套,这层意思要回味起来才能明白。进了有木桩的水域,先不说桩子上有无数钩子,只写小船绕着鬼子转,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下面才写鬼子这么乱转,一个个都被钩子咬住了。待到明白过来,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
同时,从人物塑造上说,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股掌之间,置他们于死地,更显示他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
四、拓展延伸
课外阅读孙犁的《荷花淀》,感受作品的诗意美。
五、家庭作业
摘抄本文中精彩的环境描写片段。
第二课时
同桌交流家庭作业中自己摘抄的精彩描写片段 1.《芦花荡》一文的描写艺术 孙犁的《芦花荡》,叙述了一场“英雄的行为”,富于传奇色彩。“老头子”智勇双全,痛打鬼子,讨还血债,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读之使人在赞叹中振奋。本文的描写艺术一直受人称道。
(1)环境描写揭示主题。
课文开头的环境描写,紧扣战争背景和人物的心境,不仅渲染了故事的气氛,也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首先,我们从作者的描写中感受到了战争年代环境的险恶:“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到深夜才能有,“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而即使在夜晚,敌人也“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芦花荡”自然环境的优美:“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着微风的轻拂激起层层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因而给人以“要滴落下来”的幻觉,这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可是,这样美丽的国土,竟是被敌人践踏着,我们怎能不愤怒与抗争?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感受到了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环境里顽强生存的英姿:“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充满了意志和力量。也正是这样的水土,这样的人民,才能产生“老头子”那样传奇式的英雄。(2)心理描写刻画性格。
同样是为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服务的。任何心理描写都是特定人物在特定情况下的心理反映。课文中的老头子是非常自信和自尊的,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可是,这一次却要带着挂花的人进去。他是那么喜爱这两个孩子,孩子受伤了,流血了,他的心也受伤了,也在流血。听着受伤的大女孩痛苦地哼哼,听着小女孩的话语,他伤心到极点,内疚到极点。他强烈地自责,他感到自己向部队作的保证落了空,他感到自己的过失给自己带来奇耻大辱,使自己丢人现眼,没有脸去见部队。强烈的自尊心使他感到无地自容。这段心理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特点。2.《芦花荡》环境描写赏析
《芦花荡》是孙犁《白洋淀纪事》系列小说中的第二篇,被选入人教版的初中教材。《芦花荡》可视为《荷花淀》的姊妹篇,将这两篇小说看作是“荷花淀派”作品的“双璧”,毫不为过。《芦花荡》中的景物描写优美如诗,生动如画,与《荷花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集中体现了孙犁“诗体小说”的特点。
除此之外,这些景物描写还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1)体现了小说的情节的真实性。
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它的情节和细节却要合乎情理,贴近现实生活,这样才能让读者信服、叫好乃至拍案称奇。《芦花荡》中的老英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而且不带一支枪”,这样的老人怎样为大菱、二菱复仇呢?不光读者会产生怀疑,就是两个女孩子也深表怀疑。可是文中的景物描写却为老英雄的胜利复仇增加了可信性,让我们觉得事情的发生是那样的合乎情理。作者在写老人实施复仇计划之前有两句十分简短的景物描写,阅读时是万万不能放过的:“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正因为红日当空,天气非常闷热,鬼子才会下船,泡到清凉的淀水里,忘乎所以地洗澡、戏耍;也正因为天气非常闷热,鬼子才会对清凉幽香可口的莲蓬垂涎欲滴,争抢着去追赶老人,最终一个个成了老人钩子上的死鱼,老人也因此得以痛快淋漓地为大菱、二菱报仇雪恨。鬼子不下船,老人的复仇计划无从实施;鬼子不抢莲蓬,老人的复仇计划依然无望,而这所有环节的发生,都和复仇前看似非常平常的两句景物描写密切相关。可见,看似平常的景物描写却体现了情节的真实性,这就是好的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启示。(2)推动了情节的向前发展。
在护送这一情节中,一切都是那样静谧、安详,“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爱美的女孩儿陶醉在这宁静的月色里,忘记了身体的病痛和战争的创伤,将发烧的手浸在清凉的淀水里,又掬一把泼到脸上,洗净战火、硝烟和泥尘,露出了俊俏的富有少女青春气息的脸庞。生活原本就应该是这样美好恬静与安宁的,可是“远远有一片阴惨的黄色的光,突然一转就转到她们的船上来。女孩子正在拧着水淋淋的头发,叫了一声”。这样的景物描写打破了眼前暂时的宁静,暗藏着危机和不安全因素,为下文的遇敌和受伤打下了铺垫。在复仇的情节中,景物描写也很好地推动了情节的向前发展。“这里的水却是镜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一看就知道,平静中暗藏着老人复仇的怒火,拉长的水草就是日寇的葬身之地,紧接着那痛快淋漓的复仇场面的出现,也就显得自然而然了。
(3)逼真地渲染了气氛,恰到好处地烘托了人物形象。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这是小说开头的一段集中的景物描写,写得有声有色,意蕴丰富。“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气氛的阴森,敌人的凶狠、严酷,面目的可憎,而另一方面,家乡的景物又是那样的优美和恬静:“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着微风的轻拂激起层层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一切都是那样充满着诗情画意!这样美好的田园却遭日寇的野蛮侵略和糟蹋,怎能不唤起我们同仇敌忾团结起来保卫家乡的决心?由此可见,作者借助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让读者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烘托人物方面,也是匠心独运。“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写月落之后苇塘的飒飒风响,衬托了老艄公沮丧、内疚的心情,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老人的倔强、自尊的性格,这也正是不可战胜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多么富有动感,多么富有诗意,我们仿佛看到了老人那摧不倒的胜利的雄姿,高高屹立在风中,老人的形象成就了一幅剪影,成了民族精神的化身。用这样如诗如画的景物来衬托人物形象,在众多战争题材的作品中,也只有孙犁能够做到这样,这也正是孙犁的小说具有永恒、无穷的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第五篇:《芦花荡》读后感
《芦花荡》读后感
这篇文章的主角并不是一位大家都熟知的英雄人物,而是一个无名无姓、普普通通的划船老人。他的工作既平凡又重要:运送食物、接送干部和伤病员到村里,全靠这只破旧的小船。一次,老人护送两名女孩儿到村里去,谁知,其中的一名女孩被日本鬼子击中了,老人痛苦地自责。他要完成自己对那个女孩的承诺,他们打伤了你,留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第二天,他立刻将十几个日本兵引到芦花荡去,与他们斗智斗勇,最终把日本兵全部歼灭。
看完后,我心里不禁为之一震:这位老人,他既是凡人又是伟人。他平凡在只是个运物载人的老船夫;但他伟大在诚实守信,有勇有谋。
他先把新鲜的莲蓬放在船头,借此来引诱那些在河里游泳的日本兵。日本兵看到新鲜的莲蓬,立即朝老人那里游过来。紧接着,老人假装很慌张,赶紧撑着船向前划去。可是船突然就停滞不前,原来到了大铁钩的埋伏区。要是那些日本兵再注意一下水里有没有障碍物的话,或许也就不会被活活淹死。可是他们的心里只想着:快些吃到这清爽香甜的莲子。所以,这些日本兵最后全都吊在大铁钩上。这时,老人唰将竹篙举起来,啪啪啪地打在日本鬼子的头上。不一会儿,那些日本兵全部死了。老人在完成了他对女孩的承诺之后,也满心欢喜的回去了。
这位划船的老人利用日本兵爱吃莲子,但却又不常吃的弱点,击败了他们,为那个受伤的女孩儿报了仇。这位老人是个有智慧的人,是个有血有肉的硬汉!他没有名字,是个无名的英雄!
家长点评:小作者笔触生动形象,将人带到了那个意境中。将老人的朴实,勇敢和智慧都表现的淋漓尽致。感想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