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基础知识带答案(推荐)
公共基础知识带答案一门综合性知识总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法律、行政管理、公文写作与处理等五大内容以及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知识面。下面是公共基础知识带答案,请参考!
公共基础知识带答案
1.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答案:B
2.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答案:C
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答案:A
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答案:D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答案:C
6.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的理论。
A.唯物主义 B.二元论
C.唯心主义 D.怀疑论
答案:C
1.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答案:C
2.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答案:C
3.“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答案:B
4.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
答案:B
5.从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A.运动性 B.客观实在性
C.不可分性 D.时空性
6.实践是指()。
A.个人的生活活动
B.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
C.人有目的的、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
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答案:D
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答案:C
2.实践的客体是()。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答案:D
3.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答案:D
4.实践的主体是()。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5.实践的中介是()。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答案:A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答案:C
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答案:B
2.“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答案:A
3.“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答案:D
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答案:C
5.“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 D.形而上学真理论
答案:A
6.“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答案:A
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答案:A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答案:C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答案:A
2016年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1.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答案:B
2.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答案:C
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答案:A
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答案:D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答案:C
6.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的理论。
A.唯物主义 B.二元论
C.唯心主义 D.怀疑论
答案:C
1.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答案:C
2.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答案:C
3.“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答案:B
4.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
答案:B
5.从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A.运动性 B.客观实在性
C.不可分性 D.时空性
6.实践是指()。
A.个人的生活活动
B.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
C.人有目的的、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
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答案:D
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答案:C
2.实践的客体是()。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答案:D
3.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答案:D
4.实践的主体是()。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5.实践的中介是()。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答案:A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答案:C
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答案:B
2.“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答案:A
3.“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答案:D
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答案:C
5.“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 D.形而上学真理论
答案:A
6.“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答案:A
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答案:A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答案:C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答案:A
第二篇: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带答案
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师德)及语文基础知识试题(2013年)
二、单选题
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B)A、三年 B、三至五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三、单选(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B)之日起开始实施。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B)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3、国家实行(A)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4、(A)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5、(A)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四、双选题(5分)
1、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AB)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AB)。A.学费 B.杂费 C.书费 D.住宿费
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____ __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__ ____,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CD)A、耐心 B、个性 C、平等 D、个体差异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来保障”。(CD)A、靠教师 B、靠社会 C、靠法制 D、靠制度
5、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放在突出地位。(BC)A、学历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信息技术教育
五、多选题(5分)
1、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ABCD)A、教育方针 B、政策 C、法律法规 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BCD)A、“八荣八耻”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3、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BCD)A、共产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社会主义
4、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ABC)A、身份证 B、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 D、教材教法合格证
5、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
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ACD)A、宪法 B、教育法 C、劳动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六、简答题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试分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答: 《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开除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 的教育,不能因为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同非义务教育有所不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学校管理 制度,学校可给予其开除学籍的处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30分)1.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融会贯通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属于教学原则中的()。A.启发性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巩固性原则 2.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属于教学法中的()。A.实验法 B.演示法 C.引导法 D.参观法 3.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4.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A.管理 B.德育 C.教学 D.服务 5.“原罪说”认为,任何人天生即是有罪的,他们的罪先天地来自其祖先,这种主张属于()。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论 D.起源论 6.现行的初等义务教育在()时期开始普遍实施。A、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C、第三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D、信息革命出现 7.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康德的《论教育》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8.下列属于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的是()A、引发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动知识 9.下列哪一项属于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10.某工厂招用九年级在读学生王某为员工,此行为()。A.违犯《教师法》 B.违犯《义务教育法》 C.触犯《未成年人保护法》 D.触犯《刑法》 11.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针对教育目的提出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12.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A.社会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学校教育制度 D.国民教育制度 13.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14.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A.开除 B.劝退 C.批评教育 D.记过处分 15.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A.公平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严格责任原则 D.过错责任原则16.下列哪项主张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17.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进行的评价是()。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正式评价 D.非正式评价 18.在认知和技能领域中,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A.教师自编测验 B.课堂提问 C.平时作业 D.行为检查单 19.对性格内向、孤僻、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宜采用的谈话方式是()。A.商讨式 B.训导式 C.渐进式 D.谈心式 20.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中学生的青
春期教育和()。A.心理咨询 B.心理障碍调适 C.学生考试焦虑 D.心理卫生辅导 21.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有()双重性质。A.上层建筑和生产力 B.上层建筑和为阶级斗争服务 C.为阶级斗争服务和为发展经济服务 D.为发展经济服务和为促进人的发展服务 22.坐巴士会晕车的人,在乘船、乘火车时也有类似的反应,这是()。A.条件反射的消退 B.条件反射的泛化 C.条件反射的分化 D.条件反射的习得 23.学生受师生关系影响的主要因素是()。A.教师的态度 B.教师对学生的认识 C.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D.学生的认知特点 24.狼孩有着一种适应性心理障碍,其主要原因是()A.缺乏营养 B.遗传因素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 25.“足智多谋、随机应变”,这是思维的()。A.逻辑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广泛性 26.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学生的性格类型属于()。A.场依存型占优势 B.场独立型占优势 C.情感型 D.内倾型 27.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是()。A.追崇科学世界 B.回归生活世界 C.更多的科学世界,较少的生活世界 D.都不是 28.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29.学生掌握数的概念时,把数分为实数和虚数;又把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理数又可分为整数、小数和分数等,这属于()。A.思维的抽象过程 B.思维的具体化过程 C.思维的分类过程 D.思维的概括过程 30.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教师劳动的特点是()。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协作性 2.学校咨询的目标是()。A.解除学生心理困扰 B.使来访的学生以后能处理类似的问题 C.促使学生动辄寻求咨询 D.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发展的主要内涵是()。A.发展是有顺序的、不可逆的 B.能够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变化 C.使个体产生更有适应性、更高效的行为 D.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4.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罢免校长 5.开学初,新来的黄老师通过调查、谈话、自我介绍和小测验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性差异,以便管理学生、安排日常教学。请问黄老师所作的评价不是()。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学者伊里奇所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是制度化社会的重要体现。()2.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依法聘任。()3.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独立完成作业。()4.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5.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课程的设计和教育内容的丰富与更新。()6.一般说来,正负迁移的产生取决于两种学习在刺激反应之间相似与相异的程度。()7.一定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是无法通过教育观念反映出来的。()8.多动症是先天体质上的原因。()9.教师的责任在于“传道、授业、解惑”。()10.政治性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制约和决定着教育的政治思想和为谁服务的
问题。()
四、论述题(要求:紧扣题意,理论联系实际,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论述充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1.面对新课程改革,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如何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2.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五、材料分析题(要求:紧扣题意,理论联系实际,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论述充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1.某校地理教研组教师对本校地理课课程资源进行了评价,认为地理教具只有挂图和地球仪两类,而且全校地球仪只有六个,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距离较大,课程资源缺乏,课程开发困难较大。请用课程评价、课程资源管理等有关理论分析这一案例。2.某校语文老师对班级里犯错误的学生的处理办法是:犯了小错误,就给大家唱支歌,表示歉意;犯了大点的错误,就去做件好事,表示弥补;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就写一份“说明书”,说明当时的心理活动。你对这位老师如此“惩罚”学生有何感想?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A.一 B.二 C.三 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 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教好与管好学生 C.估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A.名誉权 B.人身自由权 C.受教育权 D.人格尊严权 2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21.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______。22.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队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之为_______。23.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_______。24.学生的学习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_______。2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和_______。26.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_______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27.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_______、_______、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28.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作_______。29.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有:_______、平等管理_______、和目标管理。30.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_______。31.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_______阶段。32.古希腊提出问答法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_______。33.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班组组织的领导者,又是班组人际关系的_______。34.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_______和真谛。35.教学过程中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_______教材和_______教材。36.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___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的关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7.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38.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39.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40.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41.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42.联系实例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CCBB 6-10:ADCCB 11-15:ADCBA 16-20:BCABD
二、填空题 21.政治经济制度 22.个体身心发展 23.教师人格特征 24.基础 25.行 26.马克思主义 27.个别教学权、班级授课权 28.道德两难 29.常规管理、民主管理 30.孔子 31.高中 32.苏格拉伦 33.艺术家 34.本质 35.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36.民主平等、相互促进
三、简答题 37.答案要点:(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8.答案要点:(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39.答案要点:(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40.答案要点:(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 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41.答案要点:(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论述题 42.答案要点: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定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
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确良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1.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论演说的教育》,其作者者者是(B)A.柏拉图 B.昆体良 C.夸美纽斯 D.苏格拉底 2,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C)A.《教育论》 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3.”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B)A.洛克 B.杜威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A)A.课堂教学 B.个别教学 C.小组教学 D.现场教学 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B)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戌癸丑学制 6.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的主张体现了(B)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7.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C)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制度 D.民族文化传统 8.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一定有教育,这说明教育具有(C)A.历史性 B.阶级性 C.永恒性 D.继承性 9.德育原则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D)A.基本规律 B.基本方法 C.基本途径 D.基本要求 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 B.上课 C.个别辅导 D.布置作业 11.”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对应(C)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2.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哪个环节?(B)A.开端 B.中间 C.终端 D.外部13.识记过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是(B)A.暂时遗忘 B.永久遗忘 C.干扰遗忘 D.逆向遗忘 14.”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是(C)A.知觉 B.嗅觉 C.嗅觉适应 D.嗅觉感受性 15.下列哪个选项是影响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D)A.线条透视 B.空气透视 C.运动视差 D.视轴辐合 16.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B)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紧张性与集中性 D.紧张性与选择性 17.”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是(D)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情感?(A)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19.个人同时面临两种有意义的活动目标,二选一的冲突是(A)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20.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C)A.无条件反射 B.本能的行为 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1.B 2.C 3.B 4.A 5.B 6.B 7.C 8.C 9.D 10.B 11.C 12.B 13.B 14.C 15.D 16.B 17.D 18.A 19.A 20.C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D)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A)A.教育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社会学 D.教育经济学 3.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A)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4.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D)A.美育 B.劳动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 D.美育、劳动教育 5.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D)A.目的 B.内容 C.方法 D.功能 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C)A.演示法 B.练习法 C.实验法 D.实习作业法 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C)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9.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B)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0.”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C)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1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C)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12.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A)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3.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A)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 D.实践活动影响 14.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D)A.交感神经 B.副交感神经 C.中枢神经 D.周围神经 15.有预定目的,用专门方法的识记是(A)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16.长系列的材料,中间部分记忆的效果差,两端效果好,这是由于中间部分要受哪种抑制干 扰?(D)A.前摄 B.倒摄 C.单一 D.双重 17.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B)A.动力系统 B.自然前提 C.心理基础 D.核心成分 18.年龄智商的公式是(C)A.IQ=MA/CA×100% B.IQ=CA/MA×100% C.IQ=MA/CA×100 D.IQ=CA/MA×100 19.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A)A.兴趣 B.需要 C.动机 D.理想 20。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C)A.现实与人 B.人与人 C.现实与人的需要 D.生理与心理需要 1.D 2.A 3.A 4.D 5.D 6.A 7.C 8.C 9.B 10.C 11.C 12.A 13.A 14.D 15.A 16.D 17.B 18.C 19.A 20.C 1.传统教育学的创始者是(D)A.杜威 B.孔子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C)A.心理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学 D.教育经济学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D)A.促进作用 B.制约作用 C.决定作用 D.促进或延缓作用 4.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C)A.智力发展 B.知识的增长 C.身心发展 D.体质的增强 5.划分课的类型的依据是(A)A.课的任务 B.课的内容 C.课的方法 D.课的活动形式 6.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D)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模拟教学 D.课堂教学 7.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B)A.道德认识 B.活动和交往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8.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C)A.决定作用 B.领导作用 C.纽带和桥梁作用 D.核心作用 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B)A.延伸 B.必要补充 C.发展 D.改革形式 10.学生的主体性最主要地体现在(C)A.自觉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 D.能动性 1.D 2.C 3.D 4.C 5.A 6.D 7.B 8.C 9.B 10c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
要素是()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二、填空题
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____。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____。
3、学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 ____价值。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____。
5、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____。
6、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 ____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
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 ____。
8、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____和教科书。
9、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____。
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实现 ____的过程。
11、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____。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____、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____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14、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____。
15、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 ____。
三、判断题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6、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7、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8、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9、依据科尔博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10、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四、简答题
1、试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2、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试做简要的说明。
3、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4、试述备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5、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五、论述题
1、以”我们的思想"为主题,设计一个主题班会活动方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B
4、C
5、D
6、B
7、D
8、C
9、B
10、A
11、A
12、C
13、B
14、C
15、B
二、填空题
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延时
4、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受到社会的特别保护。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创新
7、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8、教学大纲
9、学校教育
10、学生身心发展
11、模象直观
12、作业检查与批改
13、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
14、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15、教育者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三篇:1公共基础知识答案
参考答案及解析(更多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属八至十一级。而县长属县级正职,因此B项不可能属于行政八级。
2.B【解析】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则是我国权力机关。这点考生必须注意。
3.B【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在戊戌变法中,改良主义者设立了京师大学堂,宣传维新思想。
4.C【解析】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而意识则不是客观实在的。
5.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政府管理职能的运行过程。其中计划职能就是在政府管理中,围绕目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6.D【解析】生产力是一切问题的最终根源,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同样离不开发展我国的生产力。
7.A【解析】注意这里问的是基本目标,B、D 都是其目标之一,C是不可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有一定的失业率,而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在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8.A【解析】生产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三要素,其中劳动者是主体要素,居于主体地位。
9.C【解析】只有C是最全面地概括了一定时期一定的社会上层建筑的内容,他是一系列要素的总和,注意选择最佳答案。
10.A 【解析】政府职能的实施有赖于多种手段的采用,包括行政、经济和法律及其他,其中最主要的是依法行政,即通过行政立法、执法实施其职能。这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11.D 【解析】《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七条明确规定为三个月。故选D。
12.D 【解析】这是因为我国的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这两者决定了我们国家的中心任务,也成为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和工作重心。
13.C 【解析】这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性质为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我国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而这种性质和利益上的一致性,必然要求法的实现主要依赖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遵守。
14.B 【解析】这一原则是我国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罪刑法定原则,但社会生活和犯罪的现实是多样的,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也并非一概不考虑客观形势。而A、C、D都已显得过于极端化。刑法原则不是僵硬死板的。
15.C 【解析】对党员的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理决定权应该在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而不是行政机关内部的监察部或者各级检察厅等,这是由党员纪律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
16.D 【解析】结合材料很明显可以看出,这些议案实际上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基本政治权利的行使,是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和建议的权利的行使。
17.C 【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是联系和发展的根本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规律。由这个规律延伸出来其他的辩证法的观点,如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和全面的观点等。
18.A 【解析】根据我国《国家机关组织法》,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的最高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同时也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最高监督机关。
19.C 【解析】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则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20.B 【解析】根据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服判决的被告人上诉或者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期限为10天。
21.C 【解析】这是党的基本路线中明确提出的奋斗目标,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愿望。但这不是一项基本国策,只能说是理想和目标,因此④是错误的。
22.D 【解析】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诞生的埃尼阿克,火车是在19世纪初期发明的,因此只有①、③、④项正确。
23.A 【解析】非政府成员的行政领导者的产生可用委任制或者称任命制,故选A。
24.C 【解析】这里需要法院审理后决定是否受理,而不是必须或者不能、应该,法院可以受理也可以不受理,应该根据具体复议的事项和管辖的范围以及是否超过了法定的期间决定。
25.B 【解析】形而上学的观点就是否认运动和发展的观点,因而看不见物质的运动性。
26.B 【解析】了解平行文的概念就不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平行文是指向同一组织系统的同级机关或非同一组织系统的任何机关发送的公文。故B项正确,考生应注意概念的把握。
27.D 【解析】我国《继承法》明确规定,法定继承中前一顺序的继承人排斥后一顺序的继承人,这是正确的,但同一顺序之中不分先后,平等享受继承权。
28.A 【解析】此题要求牢记概念,参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教材。
29.A 【解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指的就是公民在法面前无特权,不论性别、民族、职业、地位等都平等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这充分体现了法律上权利的平等性。
30.D 【解析】加班费显然不属于奖励之列,应该是工资的形式之一,是劳动的报酬。
二、多项选择题
1.ABD【解析】按照我国国家机关的分类,按设置属性分为三种即领导机构、办公机构和派出机构,而议事机构不在此列。
2.ABD【解析】根据公文写作的要求,上下级之间是不允许联合行文的,同级政府之间或者政府与同级党委或者人民团体之间是可以联合行文的。
3.ABCD【解析】我国新颁布的《公务员法》明确规定了公务员的纪律要求。选项A、B、C、D分属于第五十三条中的(一)、(二)、(十四)项。
4.ABC【解析】人们发现和掌握真理受到社会实践水平、历史条件和主体认识水平的限制,但不受客体条件的限制,因为虽然客体具有无限性,但人们认识真理的过程也是无限的,所以这不是限制条件,故选A、B、C。
5.BC【解析】根据我国的宪法和国家机构组织法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6.ABCD【解析】这是江泽民同志在西安考查时的谈话内容,应选A、B、C、D。
7.ABCD【解析】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而这里的四个选项都是社会性的公共职能,应当全选。
8.A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公文的一种具体形式的要求,调查报告是一种重要的行政公文,应该多加注意。D项不正确,调查报告目的不在于一般的传播信息或者授人知识。
9.AC【解析】行政职权的产生和方式只有原始性的职权或者通过有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依法授权,而内部和外部行政则是依据行政行为的对象和关系进行的划分。
10.ABCD【解析】这要求理解社会主义目标的实现途径,四个选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故全选。
11.ABCD【解析】法的作用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虽然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对于公共职能仍有广泛的作用。
12.AB【解析】量变不等于只有统一没有斗争,矛盾无处不在的原理告诉我们,在事物的量变之中仍是对立和统一的结合,C则为质变,不合要求。
13.BC【解析】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第二十条的规定,应该是停止或变通执行,而不能
简单地拒绝执行或退回。
14.ABC【解析】现代公共政策制定体制是一个完备的有机体系,一般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构件:公共政策制定的中枢系统、咨询系统和信息系统。
15.ABCD【解析】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发展的,其中物质的运动是和静止对立统一的,理解静止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和方法。四个选项从不同的角度正确的分析了此观点。
16.ABC【解析】我国新颁布的《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辞职的限制性条件有明确的规定,A、B、C三项内容属于第八十一条中的规定,而D项则属于辞退的范围。
17.ABCD【解析】我国法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五种:条例、规定、通告、办法和决定等。
18.AB【解析】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亲自实践获得的认识和知识,间接经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认识和知识。而由于具体主体的时间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自实践,更多的是间接经验。至于它们的可靠性则不能简单地判定。
19.ABC【解析】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主要应该看党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故答案为A、B、C。
20.ABCD【解析】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有四个:竞争性、平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社会主义条件下推行市场经济就是要把这些一般的市场经济特征同我国的具体经济制度结合起来。A 体现的是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市场上就是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以及和消费者的不同形式的竞争;B从市场主体的角度看市场经济的平等性,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由企业自主权直接参与竞争;C政府不干预企业,负责宏观调控,让企业在宽松的开放的条件下充分竞争;D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都离不开健全的法制,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法制经济。
三、判断题
1.√2.√
3.×【解析】材料才是提炼主题的基础,而不是语言。
4.√5.√
6.×【解析】这些手段仅仅是宏观调控手段系统中的经济手段,而其他的如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没有包括在内。不全面。
7.√
8.×【解析】有限责任不等于没有责任,这里显然理解错了责任有限的内涵。实质上是指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股份也可以在内部流通或者经其他股东的同意对外进行流通。
9.×【解析】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应该是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
10.× 【解析】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1.√12.√
13.× 【解析】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产品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
14.× 【解析】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稳定物价,但这种稳定应该是相对的,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物价应该是相应变化的。而不是绝对的固定。
15.√16.√17.√18.√
19.× 【解析】根据党章的有关规定,党员在受到国法追究之后,仍应接受党内关于党员纪律的处分。
20.√
四、案例分析题
1.答:本案中,黄某的投毒行为不构成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对于其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一律不追究刑事责任,而不管其所实施的行为的性质和类型。
我国《刑法》规定,确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必须要具备主客观要件,即犯罪构成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其中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作为犯罪主体,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作了如下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未满14周岁的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本案例中黄某因其年龄不满14周岁,属于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因此黄某虽实施了投毒行为,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不能予以刑事处罚。但可以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2.答:(1)国家赔偿是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由国家对受害者予以赔偿的一种法律制度。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请求国家赔偿必须具备以下要件:①国家侵权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②国家侵权行为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不是行使职权的行为,国家不负赔偿责任。③行为主体行使职权的行为必须是违法行为。④行为主体的违法行为必须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15条第(五)项,行使侦查、检查、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本案中的侦察员邢某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违法使用警棒将熊某打死,符合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国家应对熊某的死亡承担赔偿责任。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6条:“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抚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第6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所以,本案中的赔偿请求人应为熊某的继承人和其他与熊某有抚养关系的亲属,赔偿义务机关应为邢某所在公安局。
(3)首先,邢某的行为已触犯刑法。应由司法机关对其追究刑事责任。其次,邢某所在公安机关在赔偿损失后,可责令邢某承担全部或部分赔偿费用。
五、公文改错题
(1)标题中“请示和报告”矛盾,应去掉“报告”。
(2)发文号不应加“0”,改为×财发[2002]7号。
(3)主送机关简称不对,应为“××省”。
(4)名单中应将“陈雨”提前。
(5)推荐人员应先写名字,后注明单位和职称。
(6)结尾应改为“以上请示当否,请批示”。
(7)发文时间应大写:二○○二年二月十日。
(8)加盖印章。
六、综合分析题
(1)违反了市场交易中的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2)原因:①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各种法律法规不健全。②地方保护主义支持假冒伪劣活动。③假冒伪劣仍然通过市场获取非法暴利。④执法部门力量不够,打击不力。
后果:①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②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③浪费了国家经济资源。
(3)①国家要履行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打击经济犯罪,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职能;根据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约束企业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形成全社会良好的信用氛围。②企业经营者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在经济活动中谨防上当受骗;同时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以保持自身的廉洁自律。③消费者要增强权利意识,要学法、懂法、用法,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自觉同违反市场秩序的行为作坚决斗争。
第四篇:党建基础知识测试 -带答案
党建基础知识测试
所在部门: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
2、“三会一课”制度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 ;按时上好 党课。
3、“两学一做”是指“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学习教育。
4、“四讲四有”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5、“六大纪律”: 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 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6、“三严三实”: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7、“四个全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8、“五大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9、“四风问题”: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10、“四个意识”: 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11、“访惠聚”是指: 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
12、“六篇文章”: 创新驱动、结构调整、开放合作、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加强党建
13、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 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14、“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5、“三型政党”:建设 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 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6、“四自能力”:自我 净化、自我 完善、自我 革新、自我 提高 能力。
17、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新十六字方针”: 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
18、“两个一百年”:第一个一百年,到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定能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到新中国成立100 年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一定能实现。
19、党员交纳党费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 自觉,二是 按时,三是 足额。
20、“两个责任”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
二、简答:
1、什么是“四种形态”?
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福建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上提出)
2、“一案双查”指的是什么?
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不正之风长期滋生蔓延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
3、“一岗双责”指的是什么?
指各级干部在履行本职岗位管理职责的同时,还要对所在单位和分管工作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原则是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
4、“四同步、四对接”指的是什么?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实现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和工作对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
第五篇:文秘专业公共基础知识答案
文秘专业公共基础知识答案
一、单选选择题(40分)
1A 2 D 3 B 4 D 5 B 6 B 7 D 8 A 9 B 10 D 11 B 12D 13D 14 A 15B
16D 17B 18 D 19D 20 C 21B 22 C 23 C 24 B 25 C 26 B 27D
28B 29 D 30D
31B 32 C 33C 34 D 35C
C 37 C 38C 39A 40 C
二、多项选择题(20分)
1ABD 2 ABC 3 ACD 4BCD 5AB
6ABCD 7ABCD 8ABD 9ABD 10AB
三、公文写作题(10分)参考答案:包括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其中正文包括召开会议的目的、内容、时间、地点,及出席人员等。
四、申论(30分)
参考例文:
积极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大学生就业已经不再如以往般辉煌。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那种“只管进,不问出”的教学体制已经无法适应形势的发展。大学教育和社会需求 严重脱节,大学生供求失衡。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能为国家创造财富。所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要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1)高校毕业生要进行恰当的自我评估,明白自己的优势,作出正确的职业规划,找准职业切入点。要踏踏实实做事,避免眼高手低。要明白学历不是一切,跟经验丰富的人学习。求职时要摆正心态,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专业。
(2)学校应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要根据就业情况和市场需求,确保专业设置的前瞻性、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及科学性。学校要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企业可以把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把企业作为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及社会服务基地。推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并举。
(3)健全并规范各企业招聘渠道。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限制。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股份)企业急需高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解决不了大学生的派遣、落户口、接收档案等问题而招不到人,这也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自己的身份望而却步。所以,我们有必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可操纵的招聘体系,从双向解决招聘及应聘问题。
(4)高校要做好就业信息服务,政府相关部门也应拓宽信息发布渠道,提供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会,规范人才市场。高校应该 加强对学生能力、兴趣的测评,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以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5)切实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边远地区就业,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政府应该加速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招商引资,吸引大学生,以缓解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就业压力。完善人才资源市场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为毕业生到基层、边远地区就业提供优惠政策。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各方关系,认真、细致、扎实地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针对新问题,研究新方法,努力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