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妮日记》观后感
《安妮日记》是一部由罗伯特·多恩海姆执导,本·金斯利 / 汉娜·泰勒-高登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安妮日记》观后感(一):Anne Frank: The Whole Story
記得,是很小的時候,有過一套世界文學名著,兒童讀本。那時候,第一次看了這個故事。那時候,正處於即將進入青春期的邊緣,因為我比安妮更早熟,所以,我覺得,她所寫的,是我心中的吶喊。父母的不理解,誤會,漠視,或者是完全不平等甚至不願意聽我講話的相處模式,讓我疲憊跟惱火。況且,我是在中國,沒有安妮的爸爸那種可以聆聽我說話的人。於是,我更壓抑自己,更容易叛逆。所以,我壓抑著的叛逆需要盡快的找到一個出口發泄:寫作。
像安妮一樣,我開始寫日記,甚至寫給我認為可以理解我的人。那是,跟我相同感受的人不多,最後,我真的只有寫給我的“日記”,也就是,我自己。那是的我,多麼渴望有人的理解,多麼渴望我也有一個彼得配載我的身邊。
現在,我長大了,不是是那個懵懵懂懂渴望別人理解的小女孩了。現在的我,看這部電影,突然明白了許多。
以前的我,那麼的不懂事,以為我是全世界最可憐、最值得悲憫的人,殊不知,那些傷人的話,足以讓我最最親愛的父母無限難過。我寫過一封跟安妮寫給爸爸類似的信,我現在才知道,或是說,我突然驚覺,那封信,讓媽媽多麼傷心難過。
是時候,給媽媽打個電話了。
嗯,就這樣。
以上。
《安妮日记》观后感(二):安妮 那个小姑娘。书后感
记得小时候某个午后坐在家门口,坐在板凳上靠着家里的木门,一个奇怪的念头冒出来:会不会,就在我的脚底下的地球的另一端,有一个小姑娘也在跟我冒着同样的想法,也在好奇通过地心直达地球另一端,是不是也有一个小姑娘存在并且正跟她有一样的疑问。这样,我仿佛陷在在自己的思维里出不来了:我,另外一个小姑娘互为依存。
最多十岁吧,应该还不知道地球是圆的。那时,如果能有人听听我的疑问就好了。因为当我明白我不可能知道答案时,有一种痛苦冒出来那种痛苦和经历无关,和眼前生活无关,和学校无关,和爸妈应该也无关。
尽管这样,我相信,她有可能存在,世界那么大。
不可能知道世界有多大,学校就是我去过最远的地方。但是仍然相信一种可能性,一种眼前生活之外的可能性。
前段时间,读《安妮日记》,我认识了这样一个小姑娘。
安妮是一个犹太小姑娘,出生在德国,因为德国的反犹情绪,全家搬往荷兰。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攻下荷兰,也因此殃及在荷兰居住的犹太人,包括安妮一家。为躲避残害,安妮家和另外一家犹太人躲身于父亲工作的工厂的阁楼上。日常生活供给全靠别人运送。在藏身两年一个月之后,因为别人告密被发现,而带往集中营。
虽然是避难,并且有着生命的危险,两家人在这里也要面对日常生活的一切。13岁的安妮,家里最小的孩子,在藏身期间,开始和父亲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做朋友--一个日记本。她把在后屋生活的点滴记录下来,都是些生活琐事。看她所记录的每一天的生活,仿佛和正常生活并无不同,只需想象一下也可以知道两家人在一个封闭环境下的吃喝拉撒,以及各种物资的匮乏,行动上的不自由以及时刻担心会被发现,会是怎样的窘迫和艰难。
因为知道故事的结局,从开始看就知道面临什么样的结果,只是在看书的过程中时常被安妮的文字带到她当天的生活里而片刻忘记结束。安妮所记录的母亲对她的不理解,父亲对她的关爱,她对peter的喜爱和担心等等,对生活的理解她超出了那个封闭的阁楼。
于我,每翻一页,都像是在翻去安妮的生命,急性子的我也想要慢下来。1943年,1944年,日子越往后进行,心情越沉重,日记停止的时候我快要窒息。忍不住想象一个鲜活的生命被纳粹发现时的慌张,以及被押往集中营的恐怖和后来所收到的虐待至生命的消失。
即使在那样的生活下,学习也始终是安妮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在那样局限的环境下她也能通过观察周围人的言行而继续生长。而局促的空间没有填补安妮内心的空白,反而使她觉得孤独,她对生命,友情和爱情的理解,都写在日记里。摘安妮的一些话:
“一到爸爸的床上,天大的惊吓也就一扫而光”
“这位迂夫子已经按着手表站在那里,因为我晚了一分钟给他腾出桌子”
“他是善良的典范,坐在他旁边的是后屋的神经过敏者(安妮说她自己)”
“一个人五十四岁了,还是那么死板和小心眼,这是生来如此,永远也改变不了啦”
“每日例行公事:削土豆”
“做任何事都要受到双倍的惩罚“一是受到训斥。二是我自己感到绝望”
“我想感受到父亲的真爱,不是作为他的孩子,而是作为安妮这么一个人”
“有时,我相信,上帝想要考验我,现在和以后,我要在没有榜样和言语的情况下变成一个好人,好使我以后变得特别坚强”
“乌鸦落在猪身上,只看到别人黑”
“我根本无法想象,对我来说世界还会恢复正常”
{“1942年10月9日,我们的许多犹太朋友成群地被带走,用运送牲畜的卡车把他们运送到威斯特伯克集中营,我们相信他们中的大部分将会被杀害……
“1944年2月3日,我已经到了无所谓生死的临界点,没有我地球照常运转……
“1944年7月15日,这真是一个奇迹,至今我还坚持我的信仰:尽管人们都有这样那样的荒谬和缺陷,但我坚信人们内心的最深处都是真正善良而美好的……” 自百度}
《安妮日记》一度受到怀疑是伪造,荷兰政府专门成立调查委员会。我看着这些就像是自己心里流淌出的文字,对安妮的存在没有一丝怀疑,甚至她不被理解的痛苦,她对别人言行的思考,对很多很多事情的不解以及对人内心美好的坚信,如同自己心里想的一样。不想去追究细节的真实,每仔细想一下,都是命运对她的残忍。
或许是欧洲教育的发达,我羡慕安妮在十几岁时读过我没有读过的书,也哀叹她作为犹太人在特殊时期所遭受的厄运。如果厄运没有降临,她应该成为一名真正的写作者了,而并不是因为记录战争中犹太人的生活而出名。她应该能勇敢的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十几岁,我开始念初中,离开家在学校住宿,学校的影响渐渐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家庭。如果我早一点读到安妮,或许会鼓励自己去读课本之外的很多书,或许会更明白怎么看待除学习之外的很多事。
读安妮写的字,仿佛找到了午后门前那个问题的答案,的确有一个那样的姑娘,就在地球的另一端;
放下《安妮日记》,有一种想要让安妮的人生延续的冲动,想让她停止的生命,在我的身体里继续流淌。
我不能接受这样一个生命的停止。所有我们都相信的勇敢,坚强,美好,都要在我身上放大;所有她对人生的理解,鼓励我继续理解下去,而不苑囿于人生一时的痛楚。
不要叫安妮作家,她是那个小姑娘。
十几岁时的我,应该对号她日记中虚拟的好朋友,吉蒂。
安妮的吉蒂
《安妮日记》观后感(三):记录,从不是用来回忆痛苦 ——《安妮日记》影评
《安妮日记》让我们得以从一个少女的视角反思战争与种族迫害的行为,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了人性的罪恶和人性的坚强与善良。密室外是无情的炮弹,但当笔尖与纸张相遇的那一刻,一颗少女懵懂的心却在战火与硝烟中悄然绽放——安妮﹒弗兰克的日记记录了一个残暴的时期,一个被冰冷的钢铁和炽热的爆炸碾压和吞噬的时期,一个依然拥有爱与希望的时期。
日记是最好的寄托
《安妮日记》观后感(四):不仅仅是《安妮日记》
与其他《安妮日记》电影不同的是,这部迷你剧是在美国女作家梅丽莎?缪勒所作的《安妮?弗兰克:安妮传记》的基础上改编的,从它的名字(”Anne Frank: The Whole Story”,而不是《安妮日记》广为人知的英译名”Anne Frank: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就可以看出,与其说是对《安妮日记》的改编,不如说是安妮本人和那段历史的纪录片。
对于喜爱《安妮日记》的读者来说,这部迷你剧展现了如此之多亲切、细腻的细节:安妮和雅克谈论的“约普和里奥”,是安妮最喜欢的《无忧的约普》系列书中的男女主人公(安妮曾经在日记里说,她要让自己的孩子也读西丝?凡?马科斯菲尔特的作品);从亚琛来到阿姆斯特丹的祖母送给安妮的那支红色自来水笔,后来“葬身”于密室的炉火之中,安妮还特别为它写了一篇《笔颂》(她说:“我的自来水笔火化了,我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如此。”);安妮的生日会上,大家一起观看的电影是《小狗林丁丁》;安妮在睡前卷头发、漂白嘴唇上方的汗毛的习惯……等等。剧里的每一个情节,都可以在安妮的日记里或安妮的传记中找到对应,几乎没有一个情节是虚构的;而这里面的每一个演员,多少都与ta所扮演的那个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有一些样貌上的相似,从密室里的八个人到他们的帮助者。这些都让这部迷你剧如此真实,因而也就让它更加令人痛彻心扉——当密室里的八个人被盖世太保带走,安妮看着自己的日记散落一地,玛戈痛哭失声;当安妮在奥斯维辛-伯克瑙被剃光头发,在前臂被刺上编号;当安妮在卑尔根-贝尔森因为虱子而丢掉所有的衣服,仅仅裹着一张破烂的毯子四处寻找食物,面颊深陷、眼睛无神地告诉汉妮莉她不想再活下去了;最后的最后,玛戈因为斑疹伤寒离开了人世,几天以后,安妮跟随而去……这一切的一切,都真实地发生在七十年前,发生在一个笑容比阳光灿烂的犹太小姑娘身上。
而片子结尾处的字幕说:纳粹杀死了超过一百五十万的犹太孩子。安妮?弗兰克,只是这一百五十万分之一。
七十年前,有一百万个像安妮一样活生生的、爱笑爱闹的犹太孩子,有六百万个凡?佩尔斯先生和太太那样的普通犹太人死在集中营里。不管多少次想起这个事实,我都忍不住要问,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怎么会?
我找来了扮演安妮的演员Hannah Taylor-Gordon成年后的照片,她仍然是个美女,有着明亮的黑色眼睛。2001年,14岁的她与照片中的安妮如此相似,那么,如果安妮能够长大,应该差不多就是那个样子吧?她曾经怀着多么美好的梦想在日记里写道:“我希望我能一直像这张照片里一样,这样,说不定我能有机会去好莱坞呢。”,如果说这部迷你剧在我这里还有一些什么遗憾的话,就是一些安妮本来只是写在日记里的话,被改编成了她与家人之间的对话。虽说这样的表现更加自然,但有些情绪与秘密是安妮不曾与家人分享的,她只向她的吉蒂诉说,日记里那个更加理智、更加丰富的“充满矛盾的小妞”是不为人知的。
另外,安妮日记里的“普蒂”(Putti)本是凡?佩尔斯太太对凡?佩尔斯先生的昵称,而在剧中反了过来。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对我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完美的安妮·弗兰克。
这部剧似乎只有一个央视配音的版本,英文原声无中字,所以自己翻了一个字幕http://subhd.com/a/313186
《安妮日记》观后感(五):思想是自由的 不要放弃工作和希望
这部电影有三个版本:1959年,2001年,2009年;
导演:乔治·史蒂文
主演:米莉·佩金斯
上映时间:1959年(美国)170分钟
这一版本在网上看到的是删减版的。
黑白电影,安妮在剧中非常突出和显眼,这样的色调处理得很不错,有很多安妮自己的对白
眼睛非常传神,对安妮的天真叛逆和浪漫表现得恰到好处
有关2001年版本没有过多介绍,在安妮日记贴吧上得到了这个电影资源,长达三个小时。
前面一个小时基本上是安妮一家躲在密室的前期生活,可以看出,一家人的经济很不错,父亲很有经商头脑,母亲很贤惠
中间一部分主要是安妮一家躲藏在密室中的生活,最后,这里告知了我们一点,就是安妮一家是被人告密而导致了他们被遣送到了集中营的最后一部分还叙述了这些人在集中营的悲惨生活,特别是安妮瘦骨嶙峋的的病态样子
影片最后用了两分钟从每个人物平时中幸福的样子中以字幕和音乐的形式告诉了我们他们的最后结局,而最后只有父亲一个人得以幸存
影片有一个很重要贯穿于全影片的主题的话:工作和希望。是父亲常常教导安妮和他的家人的,在密室生涯中,他们靠这样的信念活下去
导演:乔恩·琼斯
主演:Ellie Kendrick
上映时间:2009年(英国)100分钟
这个电影时间短,没有过多拖拉和过渡的片段,直接从密室生涯开始到最后密室被人举报他们从密室中走出来
加了很多惊心动魄的情节以挑起观众的恐惧和担忧,更能体味密室中的他们过着的畏缩日子,但这些情节是我最不喜欢的情节,因为让我更喜欢01年版本的,因为最不喜欢导演这样的“故意”。
是根据一名少女的日记改编
《安妮日记》:一个花季少女因为希特勒发动的残杀犹太人战争而死于纳粹集中营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讲述了这两年来的成长心灵历程,特别是与母亲的口角和成熟的少女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安妮一家,唯有其父亲是存活下来了的。
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味道和视角,看了三个版本,怎么说,各有所长,都很喜欢。
不太喜欢第三个版本,因为电影中很多情节是为了渲染紧张气氛和观众的胆颤心里而铺设的情节,我最不喜欢这样的“故意”,更喜欢前两个版本。
思想是自由的不要放弃工作和希望
《安妮日记》观后感(六):如果有如果
不知为什么我只能找到140分钟的,难怪总感觉电影无法完全表现那种在隐蔽空间里躲藏的漫长压抑之感。个人觉得安妮的日记更让人感觉到她的乐观和充满希望。这个家庭即使在朝不保夕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学习和思考,为战后作准备。在狭小空间里依然尽力尊重个人,保持教养,这真是可敬的。
抓捕情景拍得尤其好,所有人静止着看密室门从外面被打开,没有冲突打斗,警察甚至语气温柔,但被抓捕的人却颤抖不止,惊慌失措,无多言语,只是相互拥抱吻别,好像只是各自参加另一场旅行,随后在他们依次走下狭窄的楼道时字幕交代他们分别被扭送的集中营和去世时间,这些都发生在他们听说胜利即将到来的消息之后。真噶心痛,如果没有告密者,也许就能看到被拯救的一天了,但是没有也许,因为这是历史。
第二篇:《安妮日记》观后感
绿色阅读,书香办我成长
——《安妮日记》读后感
我与《安妮日记》结缘源于书的封面,那张黑白照片上有着天真笑容的女孩触动我的心弦,我想看看此书与此女子有何渊源?看完书后发现那正是作者安妮最自豪的一张照片,也代表着安妮对生活美好的期待。
13岁的安妮在生日礼物中发现了这本日记,从此在安妮的生活中多了一个忠实的听众,耐心的朋友。安妮对着她真挚的朋友叙述她的酸甜苦辣,诉说少女的心事。
日记中记载了安妮一家由于害怕遭受纳粹地迫害,于是与朋友一行8人一起躲进了密室,开始他们长达25个月的暗无天日的生活,虽然通过日记也抒缓了安妮不少压力与恐惧,但是好景不长,安妮一家还是由于坏人地告密被抓忘集中营,最后只有安妮的父亲有幸生还,他出版了安妮的日记,完成安妮的心愿。
安妮,天真,活泼,她身处乱世,但她任然对生活抱有最美好的希望和期待。开始在密室时,由于青春期的叛逆和对密室生活的不适应,安妮与凡达恩太太经常发生口角,与母亲的关系也不好,日记中多是安妮的抱怨。但是由于在生活的强压下,安妮渐渐懂事,与母亲的关系也渐渐缓和。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有了自己的处事原则,也有自己的向往,她想做个记者,想把日记出版等等,于是日记更多出现了安妮对外界生活的渴望和对和平的向往。
在我看完此书后,我深深感到战争的可怕,也庆幸自己生在和平时代,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身边的人。在书中虽然对战争的具体场面描写不多,但是从安妮的生活能感受到战争带来的伤害。纳粹迫害了数以万计的犹太人那其中就包括安妮,安妮的故乡阿姆斯特丹居住有八万犹太人,几乎没有幸存的。虽然二战很可怕,但战争无情人有情。安妮一家在几个好心人冒着生命危险的帮助下,生活地苦并快乐着,这几个好心人不但帮他们搬入密室,还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帮助,比如替他们买食物,生活用品,还给安妮和她的姐姐带来精神食粮——书,让我不禁感叹世上还是好心人多,战争无情,人有情。
也许安妮的文章是稚嫩的,写的也只是生活琐事。但我觉得那是精彩的,是扣人心弦的,是直入灵魂的。安妮用笔记录下在表面波澜不惊的生活下,人们那深深的恐惧与渴望。他们渴望自由,渴望和平。在密室中,他们明天都要听广播,听那来自外界的消息,希望盟军能解放荷兰,解放她们。身处乱世的人们都没有对生活丧失过希望,那我们就更不能轻易地放弃生命了。
我们的生活和平美好,即使有挫折,有坎坷,有我们意想不到的,但是我们应该抱着对生活的期待生活下去,相信明天会更好。
第三篇:《安妮日记》观后感精选
《安妮日记》观后感(一):Anne Frank: The Whole Story
記得,是很小的時候,有過一套世界文學名著,兒童讀本。那時候,第一次看了這個故事。那時候,正處於即將進入青春期的邊緣,因為我比安妮更早熟,所以,我覺得,她所寫的,是我心中的吶喊。父母的不理解,誤會,漠視,或者是完全不平等甚至不願意聽我講話的相處模式,讓我疲憊跟惱火。況且,我是在中國,沒有安妮的爸爸那種可以聆聽我說話的人。於是,我更壓抑自己,更容易叛逆。所以,我壓抑著的叛逆需要盡快的找到一個出口發泄:寫作。
像安妮一樣,我開始寫日記,甚至寫給我認為可以理解我的人。那是,跟我相同感受的人不多,最後,我真的只有寫給我的“日記”,也就是,我自己。那是的我,多麼渴望有人的理解,多麼渴望我也有一個彼得配載我的身邊。
現在,我長大了,不是是那個懵懵懂懂渴望別人理解的小女孩了。現在的我,看這部電影,突然明白了許多。
以前的我,那麼的不懂事,以為我是全世界最可憐、最值得悲憫的人,殊不知,那些傷人的話,足以讓我最最親愛的父母無限難過。我寫過一封跟安妮寫給爸爸類似的信,我現在才知道,或是說,我突然驚覺,那封信,讓媽媽多麼傷心難過。
是時候,給媽媽打個電話了。
嗯,就這樣。
以上。
《安妮日记》观后感(二):安妮 那个小姑娘。书后感
记得小时候某个午后坐在家门口,坐在板凳上靠着家里的木门,一个奇怪的念头冒出来:会不会,就在我的脚底下的地球的另一端,有一个小姑娘也在跟我冒着同样的想法,也在好奇通过地心直达地球另一端,是不是也有一个小姑娘存在并且正跟她有一样的疑问。这样,我仿佛陷在在自己的思维里出不来了:我,另外一个小姑娘互为依存。
最多十岁吧,应该还不知道地球是圆的。那时,如果能有人听听我的疑问就好了。因为当我明白我不可能知道答案时,有一种痛苦冒出来那种痛苦和经历无关,和眼前生活无关,和学校无关,和爸妈应该也无关。
尽管这样,我相信,她有可能存在,世界那么大。
不可能知道世界有多大,学校就是我去过最远的地方。但是仍然相信一种可能性,一种眼前生活之外的可能性。
前段时间,读《安妮日记》,我认识了这样一个小姑娘。
安妮是一个犹太小姑娘,出生在德国,因为德国的反犹情绪,全家搬往荷兰。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攻下荷兰,也因此殃及在荷兰居住的犹太人,包括安妮一家。为躲避残害,安妮家和另外一家犹太人躲身于父亲工作的工厂的阁楼上。日常生活供给全靠别人运送。在藏身两年一个月之后,因为别人告密被发现,而带往集中营。
虽然是避难,并且有着生命的危险,两家人在这里也要面对日常生活的一切。13岁的安妮,家里最小的孩子,在藏身期间,开始和父亲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做朋友--一个日记本。她把在后屋生活的点滴记录下来,都是些生活琐事。看她所记录的每一天的生活,仿佛和正常生活并无不同,只需想象一下也可以知道两家人在一个封闭环境下的吃喝拉撒,以及各种物资的匮乏,行动上的不自由以及时刻担心会被发现,会是怎样的窘迫和艰难。
因为知道故事的结局,从开始看就知道面临什么样的结果,只是在看书的过程中时常被安妮的文字带到她当天的生活里而片刻忘记结束。安妮所记录的母亲对她的不理解,父亲对她的关爱,她对peter的喜爱和担心等等,对生活的理解她超出了那个封闭的阁楼。
于我,每翻一页,都像是在翻去安妮的生命,急性子的我也想要慢下来。1943年,1944年,日子越往后进行,心情越沉重,日记停止的时候我快要窒息。忍不住想象一个鲜活的生命被纳粹发现时的慌张,以及被押往集中营的恐怖和后来所收到的虐待至生命的消失。
即使在那样的生活下,学习也始终是安妮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在那样局限的环境下她也能通过观察周围人的言行而继续生长。而局促的空间没有填补安妮内心的空白,反而使她觉得孤独,她对生命,友情和爱情的理解,都写在日记里。摘安妮的一些话:
“一到爸爸的床上,天大的惊吓也就一扫而光”
“这位迂夫子已经按着手表站在那里,因为我晚了一分钟给他腾出桌子”
“他是善良的典范,坐在他旁边的是后屋的神经过敏者(安妮说她自己)”
“一个人五十四岁了,还是那么死板和小心眼,这是生来如此,永远也改变不了啦”
“每日例行公事:削土豆”
“做任何事都要受到双倍的惩罚“一是受到训斥。二是我自己感到绝望”
“我想感受到父亲的真爱,不是作为他的孩子,而是作为安妮这么一个人”
“有时,我相信,上帝想要考验我,现在和以后,我要在没有榜样和言语的情况下变成一个好人,好使我以后变得特别坚强”
“乌鸦落在猪身上,只看到别人黑”
“我根本无法想象,对我来说世界还会恢复正常”
{“1942年10月9日,我们的许多犹太朋友成群地被带走,用运送牲畜的卡车把他们运送到威斯特伯克集中营,我们相信他们中的大部分将会被杀害……
“1944年2月3日,我已经到了无所谓生死的临界点,没有我地球照常运转……
“1944年7月15日,这真是一个奇迹,至今我还坚持我的信仰:尽管人们都有这样那样的荒谬和缺陷,但我坚信人们内心的最深处都是真正善良而美好的……” 自百度}
《安妮日记》一度受到怀疑是伪造,荷兰政府专门成立调查委员会。我看着这些就像是自己心里流淌出的文字,对安妮的存在没有一丝怀疑,甚至她不被理解的痛苦,她对别人言行的思考,对很多很多事情的不解以及对人内心美好的坚信,如同自己心里想的一样。不想去追究细节的真实,每仔细想一下,都是命运对她的残忍。
或许是欧洲教育的发达,我羡慕安妮在十几岁时读过我没有读过的书,也哀叹她作为犹太人在特殊时期所遭受的厄运。如果厄运没有降临,她应该成为一名真正的写作者了,而并不是因为记录战争中犹太人的生活而出名。她应该能勇敢的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十几岁,我开始念初中,离开家在学校住宿,学校的影响渐渐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家庭。如果我早一点读到安妮,或许会鼓励自己去读课本之外的很多书,或许会更明白怎么看待除学习之外的很多事。
读安妮写的字,仿佛找到了午后门前那个问题的答案,的确有一个那样的姑娘,就在地球的另一端;
放下《安妮日记》,有一种想要让安妮的人生延续的冲动,想让她停止的生命,在我的身体里继续流淌。
我不能接受这样一个生命的停止。所有我们都相信的勇敢,坚强,美好,都要在我身上放大;所有她对人生的理解,鼓励我继续理解下去,而不苑囿于人生一时的痛楚。
不要叫安妮作家,她是那个小姑娘。
十几岁时的我,应该对号她日记中虚拟的好朋友,吉蒂。
安妮的吉蒂
《安妮日记》观后感(三):记录,从不是用来回忆痛苦 ——《安妮日记》影评
《安妮日记》让我们得以从一个少女的视角反思战争与种族迫害的行为,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了人性的罪恶和人性的坚强与善良。密室外是无情的炮弹,但当笔尖与纸张相遇的那一刻,一颗少女懵懂的心却在战火与硝烟中悄然绽放——安妮﹒弗兰克的日记记录了一个残暴的时期,一个被冰冷的钢铁和炽热的爆炸碾压和吞噬的时期,一个依然拥有爱与希望的时期。
日记是最好的寄托
《安妮日记》观后感(四):不仅仅是《安妮日记》
与其他《安妮日记》电影不同的是,这部迷你剧是在美国女作家梅丽莎?缪勒所作的《安妮?弗兰克:安妮传记》的基础上改编的,从它的名字(”Anne Frank: The Whole Story”,而不是《安妮日记》广为人知的英译名”Anne Frank: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就可以看出,与其说是对《安妮日记》的改编,不如说是安妮本人和那段历史的纪录片。
对于喜爱《安妮日记》的读者来说,这部迷你剧展现了如此之多亲切、细腻的细节:安妮和雅克谈论的“约普和里奥”,是安妮最喜欢的《无忧的约普》系列书中的男女主人公(安妮曾经在日记里说,她要让自己的孩子也读西丝?凡?马科斯菲尔特的作品);从亚琛来到阿姆斯特丹的祖母送给安妮的那支红色自来水笔,后来“葬身”于密室的炉火之中,安妮还特别为它写了一篇《笔颂》(她说:“我的自来水笔火化了,我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如此。”);安妮的生日会上,大家一起观看的电影是《小狗林丁丁》;安妮在睡前卷头发、漂白嘴唇上方的汗毛的习惯……等等。剧里的每一个情节,都可以在安妮的日记里或安妮的传记中找到对应,几乎没有一个情节是虚构的;而这里面的每一个演员,多少都与ta所扮演的那个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有一些样貌上的相似,从密室里的八个人到他们的帮助者。这些都让这部迷你剧如此真实,因而也就让它更加令人痛彻心扉——当密室里的八个人被盖世太保带走,安妮看着自己的日记散落一地,玛戈痛哭失声;当安妮在奥斯维辛-伯克瑙被剃光头发,在前臂被刺上编号;当安妮在卑尔根-贝尔森因为虱子而丢掉所有的衣服,仅仅裹着一张破烂的毯子四处寻找食物,面颊深陷、眼睛无神地告诉汉妮莉她不想再活下去了;最后的最后,玛戈因为斑疹伤寒离开了人世,几天以后,安妮跟随而去……这一切的一切,都真实地发生在七十年前,发生在一个笑容比阳光灿烂的犹太小姑娘身上。
而片子结尾处的字幕说:纳粹杀死了超过一百五十万的犹太孩子。安妮?弗兰克,只是这一百五十万分之一。
七十年前,有一百万个像安妮一样活生生的、爱笑爱闹的犹太孩子,有六百万个凡?佩尔斯先生和太太那样的普通犹太人死在集中营里。不管多少次想起这个事实,我都忍不住要问,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怎么会?
我找来了扮演安妮的演员Hannah Taylor-Gordon成年后的照片,她仍然是个美女,有着明亮的黑色眼睛。2001年,14岁的她与照片中的安妮如此相似,那么,如果安妮能够长大,应该差不多就是那个样子吧?她曾经怀着多么美好的梦想在日记里写道:“我希望我能一直像这张照片里一样,这样,说不定我能有机会去好莱坞呢。”,如果说这部迷你剧在我这里还有一些什么遗憾的话,就是一些安妮本来只是写在日记里的话,被改编成了她与家人之间的对话。虽说这样的表现更加自然,但有些情绪与秘密是安妮不曾与家人分享的,她只向她的吉蒂诉说,日记里那个更加理智、更加丰富的“充满矛盾的小妞”是不为人知的。
另外,安妮日记里的“普蒂”(Putti)本是凡?佩尔斯太太对凡?佩尔斯先生的昵称,而在剧中反了过来。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对我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完美的安妮·弗兰克。
这部剧似乎只有一个央视配音的版本,英文原声无中字,所以自己翻了一个字幕http://subhd.com/a/313186
《安妮日记》观后感(五):思想是自由的 不要放弃工作和希望
这部电影有三个版本:1959年,2001年,2009年;
导演:乔治·史蒂文
主演:米莉·佩金斯
上映时间:1959年(美国)170分钟
这一版本在网上看到的是删减版的。
黑白电影,安妮在剧中非常突出和显眼,这样的色调处理得很不错,有很多安妮自己的对白
眼睛非常传神,对安妮的天真叛逆和浪漫表现得恰到好处
有关2001年版本没有过多介绍,在安妮日记贴吧上得到了这个电影资源,长达三个小时。
前面一个小时基本上是安妮一家躲在密室的前期生活,可以看出,一家人的经济很不错,父亲很有经商头脑,母亲很贤惠
中间一部分主要是安妮一家躲藏在密室中的生活,最后,这里告知了我们一点,就是安妮一家是被人告密而导致了他们被遣送到了集中营的最后一部分还叙述了这些人在集中营的悲惨生活,特别是安妮瘦骨嶙峋的的病态样子
影片最后用了两分钟从每个人物平时中幸福的样子中以字幕和音乐的形式告诉了我们他们的最后结局,而最后只有父亲一个人得以幸存
影片有一个很重要贯穿于全影片的主题的话:工作和希望。是父亲常常教导安妮和他的家人的,在密室生涯中,他们靠这样的信念活下去
导演:乔恩·琼斯
主演:Ellie Kendrick
上映时间:2009年(英国)100分钟
这个电影时间短,没有过多拖拉和过渡的片段,直接从密室生涯开始到最后密室被人举报他们从密室中走出来
加了很多惊心动魄的情节以挑起观众的恐惧和担忧,更能体味密室中的他们过着的畏缩日子,但这些情节是我最不喜欢的情节,因为让我更喜欢01年版本的,因为最不喜欢导演这样的“故意”。
是根据一名少女的日记改编
《安妮日记》:一个花季少女因为希特勒发动的残杀犹太人战争而死于纳粹集中营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讲述了这两年来的成长心灵历程,特别是与母亲的口角和成熟的少女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安妮一家,唯有其父亲是存活下来了的。
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味道和视角,看了三个版本,怎么说,各有所长,都很喜欢。
不太喜欢第三个版本,因为电影中很多情节是为了渲染紧张气氛和观众的胆颤心里而铺设的情节,我最不喜欢这样的“故意”,更喜欢前两个版本。
思想是自由的不要放弃工作和希望
《安妮日记》观后感(六):如果有如果
不知为什么我只能找到140分钟的,难怪总感觉电影无法完全表现那种在隐蔽空间里躲藏的漫长压抑之感。个人觉得安妮的日记更让人感觉到她的乐观和充满希望。这个家庭即使在朝不保夕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学习和思考,为战后作准备。在狭小空间里依然尽力尊重个人,保持教养,这真是可敬的。
抓捕情景拍得尤其好,所有人静止着看密室门从外面被打开,没有冲突打斗,警察甚至语气温柔,但被抓捕的人却颤抖不止,惊慌失措,无多言语,只是相互拥抱吻别,好像只是各自参加另一场旅行,随后在他们依次走下狭窄的楼道时字幕交代他们分别被扭送的集中营和去世时间,这些都发生在他们听说胜利即将到来的消息之后。真噶心痛,如果没有告密者,也许就能看到被拯救的一天了,但是没有也许,因为这是历史。
第四篇:安妮日记
坚强与光明
——读《安妮日记》有感
13~15岁的我们正值花季年龄。快乐地过每一天,安心地坐在教室里上课,不用担心是否有人闯进来,把老师抓走;不用担心是否在书声琅琅时,有子弹从学校上空投下来;不用担心,因为战争我们要流离失所。但上个世纪的孩子就没我们那么幸运。
安妮,身处二战时期的花季少女因为法西斯的迫害,只能和家人躲在父亲公司的密室里。在不能见阳光,不能听雨声,只能在夜深人静是偷偷看窗外的月光的密室里过了25个月。和她陪伴的只有一本日记——Kitty,她承载了许多,安妮的心情:恐慌,快乐,渴望,彷徨;安妮的成长:对自己、对世界、对大人的看法。对于安妮她是最忠实、最了解她的朋友。对于我们,她是一本让我们了解那段历史给人们带来的心灵创伤。
安妮是坚强的,她没有因为生活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而绝望,她依然阳光。窗外,闷热,弥漫着死亡气息的街道,擦身而过一张张平静却隐藏着惊慌的脸。窗内,死寂,弥漫着担心气息,互相对视一张张恐慌却透显从容的脸。安妮静静地坐在窗前,平淡从容的书写下内心的汹涌澎湃。恐慌与从容,死亡与生存,在生与死的面前,安妮没有逃避,她平静地面对。静思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体会过当时的背景,在一些小问题上被打倒,遇到困难就轻言放弃。我想我们要快乐地正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微笑地去面对。
我想到了60多年前,中国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像我们一样年纪的,或比我们还要小的孩子都拿起了红缨枪把矛头对向了侵略者。那时,中国人民也是时时刻刻都在死亡的阴影下生存,但人民没有放弃,领导者没有放弃,这就是中华之魂。在那时涌现了江姐、小兵张嘎、董存瑞、黄继光一批革命先烈,都值得纪念。
安妮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都在密室中度过,而她生命的华彩乐章便在一本日记上奏响。她比同龄的人成熟、了解、思考地更深,她凭借心中那坚定的信念,走过了看似的两年,实际如一生般的时光。
她在,微笑在,坚强在,阳光在。所以我们的心中也要住一个安妮小人。
何一鸣
第五篇: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读后感
1942年—1944年,战争与种族灭绝的阴云布满了天空,盖世太保的铁瓜伸向每一个无辜的犹太人,在历史上上演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安妮是位犹太少女,1942年7月,由于压迫犹太人的风声紧急,他们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单调的饭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几年不能出门、用水和去卫生间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所经历的一切并没有使她的心田荒芜,那里已经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安妮想成为作家和记者,可这个美丽的愿望在当时那股势不可挡的黑暗洪流下显得那么脆弱,像闪着彩光的泡沫。但是安妮仍写道:“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在此同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读到此我仿佛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呐喊!
经过密室中无数个漫漫日夜,安妮由一个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蜕变为一名成熟的少女。在安妮的15岁生日时,安妮有了惊人的成长。她已将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会层次,开始思考男女平等等问题了:“现代妇女要争取完全独立的权利了!”“但独立也不够,妇女还应该获得尊重!”“我谴责的是我们的价值系统,和不承认女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多伟大、多困难,同时也多美的男人!”„„实现在让人难以想象的那样一个战火蔓延、人人自危、无数人倒在血泊中的时代,身居密室接近两年的十五岁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见地谈起了男女平等这个深刻的社会问题!读到此处,我不禁感叹,战争能摧毁一切,唯独不能侵占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
我相信《安妮日记》会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用她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