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代的两首诗歌探析其进化向善论论文(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12:32: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哈代的两首诗歌探析其进化向善论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哈代的两首诗歌探析其进化向善论论文》。

第一篇:哈代的两首诗歌探析其进化向善论论文

一、引言

一生经历维多利亚、爱德华七世、乔治五世等多个历史时期,哈代的思想发展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哈代曾经信仰上帝,又在二十出头放弃了上帝。哈代在改良主义学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叔本华的内在意志力论的共同影响下,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进化向善论。他认为:“人类社会的改善就像宇宙间生物进化一样,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发展、日趋完善的过程,因此,人类要想得以生存和发展,也必须遵循‘适者生存’的规律,努力适应环境的需要。”哈代不承认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在晚年时将自己称为进化向善论者,并在创作中努力以这种思想为指导。进化向善论是介于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之间的折中。哈代自然是不主张乐观粉饰现实的,但是他也不认为诗歌中的悲观态度是对生命和现实的抱怨、更不是妥协或懦弱,相反,他有一种直面不幸的真实和勇敢,他关心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希望能诊断出“疾病”,并将其医治。因此,哈代的悲观是有积极意义的,哈代甚至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二、从《最后一朵菊花》看哈代的进化向善论

《最后一朵菊花》被收录在《今昔诗集》里,作于1901年,属于哈代晚期的作品。在这首诗中,哈代用进化向善论作为指导,描写了自然进化的向善。在第一节中,哈代发现一朵孤零零盛开的菊花震颤在“已是知更鸟哀鸣”的寒冬,而此时别的花儿已经凋零,“葬入了坟冢”。诗人感到甚是惊讶,“在漫长的夏季”,“太阳为花朵做完了该做的事情”,给了它足够的阳光和温暖,“这朵花那时为何没有开放”?诗人相信这朵花曾经“感觉到了那炽热的召唤”,却“丝毫也没有留心”,当它苏醒,想要开放时,“树叶僵尸般掉落”,“树液纷纷地隐身”。可它最终还是开了,只是“美色来得太晚”,“季节的光辉已经耗完/什么也没有为它留下”。“孤独的东西”是诗人对这朵孤花深深的怜爱和疼惜,疼惜这“美丽”震颤在“狂暴的风雪中”。它究竟为何延迟开放?为何逗留到寒冬?难道这花如此天真到认为自然会对它留情?以为自然会怜香惜玉?

“会抑制自己的残害”?诗人一拍脑门,自嘲一笑,幡然醒悟,“瞧我说的,仿佛花朵,生来就有思维的能力”。哈代虽然不知道菊花属短日照植物,在日照时间渐短之秋冬季行花芽分化而至开花,但他清楚晚放的菊花只是为求生存,故意为之,只是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

植物进化向善,动物也是如此。它们需要不断地适应环境以求继续生存。有些植物利用它物不用之物求生存。有些花儿吸引蜜蜂和黄蜂,有些吸引蝴蝶,有些吸引飞蛾。他们将种子以各种方式散播,加大繁衍的可能性。他们还选择在不同的季节开放,以减小竞争。适应永远在进行着,这样物种才能赢得自己可以生息繁衍下去的生态位。哈代在形成进化向善论前认为自然法则应当按照人们的所思所想来进行调整。然而生态过程刚好是相反的。自然法则是不会变化的,冬天会冷,狂风呼啸,暴雪潇潇,不论是有还是“没有头脑”,菊花避开了在繁花盛开的拥挤的夏,也就避开了生存的竞争对手。这不得不说是自然生物的进化向善。

三、从《写在“万国破裂”之时》看哈代的进化向善论

《写在“万国破裂”之时》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是哈代在1917年出版的《梦幻时刻》诗集中的一首诗。哈代的进化向善论,在这首诗中也有所体现。在这首诗中,哈代认为尽管世界上有战争、痛苦和哀伤,但是这些都只是暂时的,战争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只是结束这一切并恢复良好秩序,需要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这便是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万国破裂”是向《旧约圣经》借典。先知耶利米向以色列人传达上帝的声音:“你是我的战斧,我要用你把万国砸得粉碎。”以色列人是与上帝立约的子民,不仅要打败侵略他们的巴比伦人,还要摧毁所有尘世帝国,并最终消除形成民族与国度的政治和地理分界线。这表示世界可以通过人类的努力变得更好。这也是进化向善论的基本宗旨。

除去借典,这首诗本身也有深意。本诗分为三节,每节有每节的场景,但所绘之境都是农村随处可见之景。一开始,韦萨克斯的农夫“独自一人犁地/缓慢无声前移/一匹老马,拖着蹒跚的步履/半在瞌睡半在拉犁”。这是一幅平静祥和、简单质朴的耕作图。第二节诗人将目光转移,看到“没有火光的几缕青烟/从野草堆上袅袅升起”。一堆野草默默燃烧,化做他物的养料,让人联想到自然的良性循环与生生不息。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开始表明态度:

“然而这将延续不断/任凭朝代推移”中。“这”指的是这样质朴、简单、真实的农村景象和生活。尽管战火纷飞,朝代更迭,这样的生活不会改变,生命也还是会延续。第三节是这一思想的进一步阐释。“一对男女青年”让人联想到年轻、爱情,甚至繁衍。战争让世界充满了愤怒和杀戮,但是最终会让位给和平和美好。天真单纯的年轻人会用激情、希望、浪漫和诺言来战胜战争的丑陋和人类的野心,“战争的风烟即将隐没黑夜”。哈代想用这首诗告诉人们苦难是暂时的,甚至是转瞬即逝的,而青春和天真是不朽的,宇宙永存希望。这首诗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在进化中的向善。

四、结论

这两首诗分别从自然生物和人类社会两个角度来表现哈代的进化向善论。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比如《黑暗中的鸫鸟》《平凡的一天》等等。哈代的进化向善论的形成离不开进化论和内在意志力的影响。自然万物只能适应环境、调整自己才能继续生存下去,而不是自然法则听从个体生命的情感和意愿。自然法则不会变化,造物主对人类苦疾无动于衷,人类只有认识并改正自身的缺陷与现实的丑恶,才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坚持进化向善论的哈代认为宇宙间充满希望,人类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世界更美好。

参考文献

[1]Bailey,J.O.EvolutionaryMeliorisminthePoetryofThomasHardy[J].StudiesinPhilology,1963,60(3).[2]Hardy,Thomas.CollectedPoemsofThomasHardy[M].London:ReadBooks,2008.[3]托马斯·哈代.梦幻时刻[M].飞白,吴迪,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4]托马斯·哈代.托马斯·哈代诗选[M].蓝仁哲,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

第二篇:论哈代女人诗歌论文

摘 要:该文探讨了英国小说家兼诗人托马斯·哈代和他一生中几位重要女人之间的关系乃至情感纠葛,是她们丰富了哈代的感情生活,并为其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动力和源泉。

关键词:哈代 情感纠葛 创作源泉

英国小说家兼诗人托马斯·哈代在世的八十八个春秋中,有诸多女人对他产生过或大或小的影响,这其中包括其祖母、母亲、妹妹、发妻艾玛、续弦之妻弗罗伦斯、儿时倾慕对象哈丁、初恋情人伊莱扎,表亲恋人特里菲娜、红颜知已亨尼卡夫人、晚年朋友艾格尼丝等不一而足。本文将着重探讨和哈代有过感情纠葛并进入他诗作的女人。哈代不仅是位才子,亦是个“情圣”,这使其感情生活注定与女人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

进入哈代感情生活的第一个女人,更确切地说是女孩,是露伊萨·哈丁,哈代儿时的倾慕对象。哈丁是哈代的邻居,但内向的哈代却羞于向哈丁吐露自己的爱慕之情,他们之间唯一的交流便是哈代的一句见面寒暄。不过纵使哈代勇于表露自己的情感,两者之间家庭背景的差异也会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因为哈代出身贫寒,而哈丁却是大家闺秀。哈代内敛的性格和卑微的出身使一番本该用“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来描述的爱情遭到扼杀。后来哈丁去城里读书,哈代也曾试图去找过她,但无果而终,之后两人便断了联系。哈丁终生未嫁,于1913年去世,被葬在离哈代的发妻艾玛坟墓不远的地方。哈丁的去世激起了哈代往日的情思,他写了几首诗来寄托自己的哀思。在《露伊》一诗中,站在斯丁斯佛墓地的哈代在悼念亡妻的同时,亦忆起昔日活泼可爱的哈丁,叹只叹两个生前并不相识的女人,都在哈代的生命中走过,如今又都先其而去,长眠于同一块墓地。哈丁在哈代的印象中一直是那个美丽可爱、楚楚动人的邻家女孩形象。在《过路人》一诗中,哈代更是以哈丁的口吻叙述了自己在她心目中的地位。哈丁先是叙述了哈代每天都穿戴整齐地从她的窗前走过,每当她对他微笑,哈代便像个女孩子似的羞红了脸。可是后来哈代不再走过她的窗前,于是她认为他一定是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女孩,诗中的哈丁把哈代称为“我爱的那么真的少年”。这也许是哈代的一厢情愿,但从某种角度上反应了他对哈丁曾经有过的那份执着的爱。《写给小巷里的露伊萨》作于哈代临终前,可见哈丁在其心目中的影响颇深。诗中哈代希望儿时的那一幕幕能重现,让哈丁和他再一次在那空荡荡的小巷里相遇,那么他一定不会再次让机会从身边溜走。诗歌结尾处哈代表达了死后能同哈丁再相遇的愿望。正所谓“憾生前不能结连理,愿身后化作鬼魂聚”。

哈代生活中第二位重要的女人是伊莱扎·尼科尔斯,可以算是其初恋情人。他们于1863-1867年交往,甚至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这其中伊莱扎对哈代的爱更深、更强烈,甚至有点一厢情愿的意味。但后来伊莱扎发现哈代更加喜欢她年轻漂亮的妹妹玛丽·简,于是两人便不欢而散,当然哈代跟简也未有什么发展。哈代后来写了一组题为《她对他说》的诗来谨记两人之间的那段情。其中第一首最后一节写到:“可知我对你痴情永不移——/愿以自己性命免你苦疾”。第二首第二节写到:“那么你也许会停住脚步,想到:‘可怜的女人!’/ 然后发出一声叹息——作为丰厚的回报/……/给一位可以甘愿为你放弃自己一切的女人”。第三首开篇便直抒胸臆:“我将会对你忠贞不渝;是的,忠贞不渝!”。第四首是当伊莱扎发现哈代移情后的肺腑之言:“爱你多深我不知,一生也无从得晓/否则我会愈发地爱你/但有一点我明了,我的生命与你的/本是分离的,却因彼此痴迷而融合在一起”。诗中无不透露着伊莱扎的深深爱意和哈代的丝丝悔意。唯只叹“痴心怨女终被负,负心之人悔当初”。

第三位女人是特里菲娜·斯巴克斯。她是哈代的表妹,比他小十一岁,所以笔者称其为表亲恋人。1867年,二十七岁的哈代爱上了十六岁的特里菲娜,随后两人定下终身,特里菲娜也公开佩戴着哈代送给她的订婚戒指,而且据说特里菲娜还于1868年为哈代生下了一个儿子。(参见洛伊斯·迪肯和特里·科尔曼的《天意和哈代先生》)但是1870年哈代的一次康沃尔之行改变了他的初衷,使他移情别恋,爱上了艾玛。1873年特里菲娜主动解除婚约,一段美好姻缘就此告终。但是哈代在由其第二位妻子捉刀的《托马斯·哈代传》中完全隐去了这一重要的插曲,好像在刻意回避着什么。特里菲娜去世后,哈代亦写了数首诗来悼念她并追忆二人的恋情,但都未直接提及其名。《思念菲娜:惊闻其辞世》是特里菲娜去世后哈代写的一首悼亡诗,也是唯一暗示其名字的诗。诗中哈代把她称为“我失去的珍品”,其悔意不言自明。他不知道特里菲娜的晚年生活如何,是忧伤还是快乐?是才能和怜悯之心相伴甜蜜生活,还是生活之光黯淡,布满不幸灾祸?总之他知之甚少。尽管哈代未曾为她写过一行诗,不曾拥有她的一根秀发,不曾了解她的晚年生活,但她一生中最美好的部分却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在《她的不朽》一诗中,哈代加入了超自然的元素,特里菲娜的鬼魂被赋予了话语权。她说自己已去世多年,已没有几个人记得她:丈夫续弦;孩子们的爱献给了继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不在乎来见她的魂灵,直到她去世了才知道谁最在乎自己。她对哈代说:“幽灵只有在懂得铭记的人的头脑里 / 才有不朽;/ 你活着,我就活着 / 你死了,也把我扼杀。”哈代遂答道:“我不会死去,我最亲爱的!——/以此来延长你的时日”。但一个人不可能永生,想到此,哈代不禁扼腕叹息:“当我停止呼吸 / 我这个她赖以生存的躯体 / 她的灵魂便也寿终正寝 / 再也不能复活”。在《我歌唱她的优越:薄情郎之歌》一诗中,哈代把自己称为“薄情郎”,想必他对当年背叛特里菲娜心存愧疚。但诗歌也许在为自己当年的移情别恋开脱。诗歌开始说他歌唱特里菲娜的优越,但旁人却说赞美得不恰当。后来他发现这些优点恰恰是艾玛所具有的,因此导致他将赞美和爱慕对象转移。《在维色伯里附近的爱维利兹牧场》是描写两人恋爱时的一首诗。诗中哈代首先忆起二人在草地上跳舞的情景,他说特里菲娜“点燃了 / 爱情的阵阵狂喜”,最后他又忆起了她对他说“永远爱你!”的时刻。《一个地点》中的地点指的也是爱维利兹牧场,描述的也是两人相恋时的场景。诗中二人坐在草地上,促膝而谈,被爱的光环所环绕。诗的结尾处从地下传来一个声音说:“直到天荒地老 / 才会再有 / 像他们这样的爱情 / 溢满峡谷”。这段感情得以如此的歌唱与赞美,可见特里菲娜在哈代心目中不可磨灭的地位。若说哈代的感受,真可谓“忆起当年浪漫事,无尽悲凉心头生”。

第四位女人,也是最重要的一位女人是艾玛,哈代的发妻。1870年3月,哈代前往康沃尔郡的圣·朱丽叶教区去做教堂修缮的前期调查工作。接待他的是教区长的妻妹艾玛。哈代和艾玛虽不能说是一见钟情,但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哈代逗留的近一周时间里,两个人的爱慕升温,艾玛白天陪伴哈代去附近的采石场,晚上和姐姐一起为其唱歌。在随后漫长的恋爱期,两人聚少离多,仅仅见面八次,更多的是依靠飞鸿传书。书信来往不仅是传情,艾玛还负责为哈代誊写书稿,并在哈代出版遇到挫折时给了他极大的鼓励。这期间,两人的感情与日俱增。1874年9月,在经历近四年的漫长恋爱后,两位有情人终成眷属。但两人婚后的幸福生活只保持了三四年,哈代在1878年3月18日的日志中写到:“斯特敏斯特牛顿的田园生活结束了……我们最幸福的时光”。(《托马斯·哈代传》:118)在之后的三十多年中,两人的婚姻生活便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尤其是艾玛晚年的十几年中,两人过着分居生活,交流甚少,形同陌路。究其个中原因,哈代传记作家米尔盖特的话也许有一定道理:“如果和一位文学天才结婚是艾玛的特殊待遇的话,那也是她的不幸。…… 这其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种有事业的艺术家固有的无情与冷酷,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变得越来越不能或不愿以艾玛所需要的耐心待之,做她倾诉的对象。”(《托马斯·哈代:传记》:397-8)

直至1912年11月,艾玛的突然辞世才使哈代追悔莫及,极大的愧疚感使他对艾玛的爱情重燃,巨大的悲痛化作创作的源泉,于是便成就了一首又一首的悼亡诗。一般读者所熟知的是在艾玛去世后一年间哈代创作的那二十一首《1912-1913年组诗》,但实际上数量多达百余首。他的悼念亡妻的挽诗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在整个英语挽诗史上是无人能企及的。难怪韦伯把哈代的艾玛组诗称为继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和勃朗宁夫人的《葡萄牙十四行诗》后最好的爱情组诗(《哈代的爱情诗》导言)。哈代的挽诗情深意切,感人至深,读来不免令人潸然泪下,遂觉于我心有戚戚焉。比如常常见诸各种文选的《伤逝》和《呼唤》。在《伤逝》一诗中,失落感、忧伤等情感被表达得淋漓尽致。第一节,哈代点明了艾玛去世的突然性,没有任何征兆和预感,然后表达了阴阳两隔的悲痛:“即使我插上那燕子的翅膀 / 也难以再看上你一眼”。第二节哈代痛陈艾玛的去世“改变了一切”。第三节哈代来到昔日熟悉的小巷,但空荡荡的小巷里再也觅不到艾玛的芳踪,一种强烈的失落感涌上心头,那种空虚使哈代极度神伤。第四节中两人相恋时的美好时光同第五节两人的疏远隔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也表露了哈代对失去幸福的一种极大的愧疚。最后一节,哈代不得不接受斯人已逝的残酷现实,但是丧偶的打击对他来说是巨大的,伤痛是难以愈合的。《呼唤》一诗更是令人动情。寂寞寥寥的哈代似乎听到了亡妻在呼唤他,如泣如诉。但实际上那只是他的幻觉,是他过分思念亡妻的结果,那呼唤声只不过是阵阵风声。残酷的现实、极度的失落又加剧了哈代的伤悲。于是我们在诗歌的结尾看到一个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人举步维艰地走在风中,片片树叶随风飘落在他身旁,而其耳边仍回荡着一个亡灵的呼唤声。这是一幅何等凄惨的画面,一个老年丧偶者孤苦伶仃的形象跃然纸上,不禁令读者心生怜悯。作为哈代的发妻,艾玛不见得是哈代的最爱,但她无疑是去世后博得哈代最多爱的人,可惜的是这爱是源于赎罪的爱。若是将这种对逝者的爱转移一些到其生前,相信逝者不会走得那么悲,生者亦不会悼得那么累。叹只叹“昔日鸳鸯成陌路,逝去方知相思苦”。

第五位女人是作家亨尼卡夫人。1893年两人初次在都柏林相遇。哈代对其印象是:“一个迷人的、富于直觉的女人”。(《托马斯·哈代传》:254)之后两个人的联系就一直没有中断,直到1923年亨尼卡夫人去世。两人之间的书信数量颇为可观;仅仅是两人见面后短短半年时间里,哈代就给她写了二十多封信,可见他在这份感情上的投入程度。但身为有夫之妇的亨尼卡夫人的矜持与慎重使哈代的热情遭受挫折。无奈的哈代只能把这份感情转化为友情,并一直保持到老。也许正如哈代在写给亨尼卡夫人的信中所言:“我衷心希望能把你列入我一生中最珍惜的朋友之一”。(《哈代书信集》第二卷:14)这也许是哈代的宿命。哈代在事业方面给了亨尼卡夫人很大的帮助:他与她合作创作,告诉她对付出版商的策略,并为她指定文学代理人。哈代也写了数首关于亨尼卡夫人的诗,但几乎都是在他失恋期间写的。《分离》是哈代和亨尼卡夫人初次见面后写的一首诗,说明两人之间相爱的难度之大。距离只是表面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两人都已有家室,更重要的是妻子艾玛的醋意大发甚至对亨尼卡夫人充满敌意。在《城里的暴风雨》一诗中,哈代回忆了两人一次驾车出行的经历。两人驾车出行,恰逢暴风雨,遂停下马车,在车篷下避雨。哈代说令人惋惜的是雨停了。读者不免困惑,雨停乃好事,怎么哈代尚觉可惜呢。看到诗歌的结尾才恍然大悟:“如果雨再多下一分钟 / 我可能就会亲吻她”。《一次爽约》(追忆1893)讲的是亨尼卡夫人没有赴哈代之约,令其怅然若失,伤心不已。哈代得出的结论是:“你不爱我”。他禁不住抱怨道:即使你不爱我,难道就不能腾出点时间来安抚一个饱经沧桑的人的心吗?《在一家客栈》讲的是哈代意识到他和亨尼卡夫人之间相爱的不可能,他认为致使他们不能相爱的原因是“人类的法则”。《这个月的日历》表达的仍然是一种伤心的心情。哈代撕掉了与亨尼卡夫人相遇的那个月的日历,想把那一天忘却,因为他向她示爱的信得到的只是保持友情的回复。《最后一句情话》仍然表达的是哈代不能得到亨尼卡夫人的爱的失意:“这是最后一句情话;最后一句,真是最后一句!”,“我们注定不能相爱!”可见不能博得她的爱给他带来的伤痛之深,也可见她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两人之间的感情是典型的柏拉图式恋爱。真可谓“人生难遇一知己,恨不相逢未娶时”。

第六位女人是艾格尼丝·格罗夫。两人于1895年相遇,当时哈代夫妇是去拜访艾格尼丝的父亲皮特·里佛斯将军。在晚间的舞会上,哈代一时兴起跳起了民间舞蹈,而美丽的艾格尼丝则成了他的舞伴。次年七月的一天晚上,哈代夫妇去伦敦帝国学院听露天音乐会,又邂逅了艾格尼丝,两人竟随着华尔兹舞曲翩翩起舞,而周围散步的人还以为他们喝醉了。据哈代个人回忆艾格尼丝是和他跳生命中最后一支舞的女士,因为自那以后他就再没跳过舞。尽管这一说法后来被人质疑,但至少说明这一次共舞在哈代的心目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后来两人有了进一步的交往,但哈代更多的是在文学创作方面给予她指导,也许哈代对她也有些许朦朦胧胧的爱慕,但两人没有更深的发展。哈代在其去世后写了《关于艾格尼丝》一诗以示追忆和凭吊。诗中写道:“我再也不敢奢望曾经奢望过——/无数次的事情!/ 同那位美人再次翩翩起舞”,惋惜失落之情溢于言表。正所谓“昔日舞伴化白骨,唯我独受追思苦”。

第七位女人是弗罗伦斯·达格戴尔,即哈代的第二位妻子。1904年,经亨尼卡夫人的引荐,儿童文学作家弗罗伦斯闯入了哈代晚年的感情生活,两人年龄相差三十九岁。时值哈代创作诗剧《列王》,弗罗伦斯毛遂自荐为哈代到大英博物馆查资料。作为回报,哈代在创作和出版方面给予她帮助。1909年,也就是在哈代的第一位妻子艾玛去世前三年,弗罗伦斯以哈代私人秘书的名义名正言顺地入住哈宅。在艾玛人生最后的岁月里,在她最需要哈代的时候,哈代的感情却倾注到了弗罗伦斯身上。他带她游访名胜,拜访朋友,出席场合。为哈代庆祝七十一岁生日的不是妻子艾玛,而是情人弗罗伦斯。其时两人已经在精神上订婚,哈代已经称弗罗伦斯为“我最亲爱的弗”。后弗罗伦斯因故离开哈宅,1912年11月艾玛去世时,她应哈代之邀来帮助料理后事。1914年2月,在艾玛去世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哈代和弗罗伦斯正式步入婚姻的殿堂。哈代写给弗罗伦斯的诗既有婚前的情诗又有婚后的颂诗。《来访之后》是弗罗伦斯第一次拜访哈代后哈代的感受,诗中对她赞美有加。诗歌一方面赞美弗罗伦斯端庄优雅的外在美,她步履轻盈、款款而行、仪态雅致、不骄不卑,尤其是那一双炯炯有神会说话的大眼睛给哈代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诗歌另一方面褒奖她的内在修养,说她思想有深度,与哈代在对人生看法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一位外在美和内在美相结合的女人势必会得到哈代的青睐。《见面还是不见》是艾玛死后哈代在与弗罗伦斯的感情一事上的犹豫心态。诗中哈代把弗罗伦斯称为“我的梦中情人”。到底该不该去见自己心仪的女人,哈代进退维谷。一方面他非常想去,不愿一桩大好姻缘就此搁浅。但另一方面考虑到两人之间巨大的年龄差距,以及他对亡妻艾玛的那份重新燃起的感情,他又犹豫不决。《我有时想》是二人婚后哈代写给弗罗伦斯的。诗歌前两节哈代先是说自己的某些正义行为别人不在乎,得不到世人理解。最后一节点明其实真正在乎理解他的人就是弗罗伦斯。在哈代眼中,她是一个有思想的女人,是自己的精神支柱,给予自己无尽的支持:“即使我绝望 / 她在乎一切,注意一切”。《款款而行的一对》描写了哈代再婚后的幸福,诗中说他和弗罗伦斯“比最聪明、最漂亮、最不寻常的夫妇还要幸福”。

而实际上哈代夸大美化了他和弗罗伦斯之间的关系。弗罗伦斯在与朋友霍尔夫人的通信中透露,哈代对她的爱是一种保护性的情感,就像父亲对孩子的那种,而非浪漫恋人之间的那种。(《艾玛·哈代和弗罗伦斯·哈代的信件》:105)尤其是哈代那近乎病态的对亡妻的感情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他对弗罗伦斯的感情投入。弗罗伦斯向她的朋友丽贝卡·欧文抱怨哈代让家中的一切都力图保持艾玛去世前的原样,她不能更改花坛的样式,不能砍伐或移动最小株的灌木,亦不能改变任何一件家具的位置(参见弗罗伦斯给丽贝卡·欧文的信,1916年5月5日,存于科尔比大学图书馆)。可想而知这样的生活会有多么拘束。更有甚者,哈代还曾建议她今后一直都穿黑衣以悼念艾玛。即使再大度的女人也不可能不萌生醋意。当然他们之间一定有幸福的地方,但远非像哈代诗歌中所说的比任何人都幸福,也许是他与第一位妻子之间不和谐的关系使他尽力想粉饰自己的第二次婚姻吧。两人的婚姻总的来说可谓“寂寞晚年遇佳人,哀伤犹在结伉俪,有苦有乐伴余生,忘年之情亦甜蜜”。

当然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的女人也进入了哈代的感情生活,有的也很重要,但由于她们没能进入哈代的诗作,篇幅有限,这里便不再加以探讨。每一位伟大的人物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女人,可是在哈代的背后却有数位女人,正是这些女人丰富了哈代的感情生活,并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动力和源泉

第三篇:论王维心路历程对其诗歌的影响

论王维心路历程对其诗歌的影响

摘要:王维的诗歌创作与其心路历程相应,以开元末、天宝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后迥异的心态特征影响其诗歌创作。前期他自豪自信、乐观进取,创作中关心现实、抨击黑暗,表现了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和人生态度。这时期创作主要是游侠诗和边塞诗。这些诗笔力雄厚,情调激昂,风格豪放,意境雄浑,无论写人还是写景都体现出一种阳刚之美。后期因政治挫折和妻子去世,生活上半官半隐,思想上崇佛好道,诗歌创作随之出现巨大变化。这一时期他大力写作山水田园诗。并创造出诗情与画意、乐感、禅趣高度统一的独特艺术风格。

关键词:心路历程;影响;诗歌风格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其诗歌创作于其心路历程相应。王维一生中最大的那次变故,成为他人生的分水岭,形成了他前后迥异的心态特征。这两种不同的心态特征又作用于其诗歌创作,使之在题材择取、风格境界等方面呈现出差异。人们往往根据其心态变化所引发的题材、风格变异,将其诗歌创作以开元末、天宝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王维的诗歌现存四百多首,基本反映出他的思想性格、生活状况和人生历程,显示出鲜明的艺术风格。在思想上,他一方面积极进取,入世立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一方面信佛参禅,流露出空静自然的性情。前者使他写出或丹心报国、或仗义游侠、或讽喻现实的豪迈诗章;后者使他在较为闲适的生活中独辟蹊径表现自然,写出一些或空灵秀美、或壮丽多彩的山水诗篇。当然,这两种思想在他的诗中相互联系,是相互影响的。

一、人生经历

王维(701-761),字摩诘,人称诗佛,太原祁州(今山西祁县)人,出于官/ 11

宦世家,高祖、曾祖、父亲都曾任司马,祖父也做过一个协律郎的小官。其父亲任汾州司马时,全家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县),王维在蒲州出生。他少年早慧,富有诗才,精通书画音乐,而且积极进取,颇有政治抱负。他十五岁写的《题友人云母障子》可见一斑。

十八、岁时,他和弟弟王缙游历长安、洛阳两地,写出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洛阳女儿行》、《桃源行》等作品,很受上流社会的推重,显示出卓越的才华。他二十一岁考中进士,任太乐丞,掌管官廷乐队,从此走上仕途。不过,他的官运难尽人意,使他后半生不得不过半官半隐的生活。

就在他任太乐丞时,因为让伶人表演黄狮子舞(只供皇帝观赏的舞蹈),被指责为越禁犯上,贬为济州(治所在今山东省茌平县西南)司仓参军,一去就是十来年,竟使今人很难去了解他的这段生活。再回长安,王维已是三十岁左右的人了。此时的他,父亲早已亡故,爱妻去世不久,母亲一心奉佛。于是他隐居终南,研究佛理,并为母亲经营辋川,有时还去他的离东都不远的嵩山别业小住。

开元二十二年(724)冬,张九龄作中书令,成为唐朝的开明宰相。王维曾去登门拜访,受到张九龄的赏识提他为右拾遗,从八品上。王维跻身朝堂,心中的激动自不必说,诗风也当向上豪放。开元二十四年十一月,李林甫执政,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唐朝政治走入黑暗。王维思想也因此出现很大的转折,心中压抑不畅,便萌发了退隐的念头。不过李林甫虽然排斥异己,王维的官位却渐渐升高。他曾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巡塞上,写出《使至塞上》等名篇,也曾以侍御史兼殿中身份出知南选,写出《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佳作。天宝初年,王维任左补阙,后迁库部郎中,天宝十一载转文部郎中,官至五品。这年李林甫死,杨国忠任宰相。王维诗风又变得清新活泼,写出《敕赐百官樱桃》、《同崔员外秋宵寓直》等诗。天宝十三载,他升为给事中。

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反,六月攻陷长安。王维被俘,被迫原职出任伪官。只是他伪装喑哑,被囚禁在长安菩提寺中,过后又转移到洛阳普施寺。在菩提寺囚禁时,他的好友裴迪去看他,他曾口占凝碧池一诗给裴迪。正是这首诗加上弟弟王缙自愿削官为其赎罪,才使得他在两京收复后免罪降为太子中允。不久升为太子中庶舍人,又拜给事中。其间他曾请求出家,不允。他献出辋川别业作为清源寺,又在终南山开了一片瓜园。乾元二年(760)转为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上元二年七月去世。卒年61岁,葬于清源寺西。/ 11

二、前期时代背景和诗歌创作

盛唐开元时期,由于国力强盛,整个社会意识呈现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与想象,形成了宏大雄壮、慷慨激昂、积极进取、朝气蓬勃的盛唐气象,这种奋进的社会意识除了归因于唐帝国繁盛的物质基础外,还在于其深厚而富饶的文化、美学土壤。远溯先秦两汉悠久而优秀的文化积淀,近承魏晋南北朝充实自由的审美心灵滋养。远古文明的积淀,华夏民族的融合,南北文化的交流,社会心理意识的互汇交融,培育成更为恢宏的盛唐气质。这样,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社会意识以至远古记忆特别是那种欣欣向荣的时代情绪,必然会渗透在每一位艺术家、诗人的内心。国力的繁荣也促变了盛唐士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在深层次上塑造出盛唐诗人豪迈狂放的性格特点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养成了盛唐诗人无所不能、永不言败、不甘人后的精神气概。

作为开元诗坛的领军人物,王维自然会受到整个时代风貌、社会意识的审美心灵启迪,进而形成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心态。并且诗人这时仕途得意使得他自豪自信。这些心态影响到他的诗歌风格,在他的诗中,那种昂扬的精神风貌与壮阔的襟怀抱负在游侠诗和边塞诗里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体现出一种阳刚之美。

(一)自豪自信、乐观进取

盛唐的英雄意识、英雄主义,是以节义为本的秦汉侠士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激活和升华。在当时社会心理高度自信的时期,那种任侠行举的自由意志和节义精神被王维转换为狂放豪迈的主体意识和忘身报国的荣辱观念。这种人格理想,又对象化在他的那些游侠边塞诗中。

少年人都有少年人的梦想,盛唐时代的少年都梦想着建功立业,梦想着杀敌报国,而对于二十一岁刚中进士的王维来说,这样的想法也许更加强烈。其《燕支行》曰:“汉家天将才且雄,来时谒帝明光宫。万乘亲推双阙下,千官出饯五陵东。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卫霍才堪一骑将,朝廷不数贰师功。赵魏燕韩多劲卒,关西侠少何咆勃。报仇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画戟雕戈百日寒,连旗大旆黄尘没。叠鼓遥翻瀚海波,鸣笳乱动天山月。麒麒锦带佩吴钩,飒沓青骊跃紫骝。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汉兵大呼一当百,虏骑相看哭且愁。教战虽令赴汤火,终知上将先伐谋。” / 11

诗歌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宏大的场面,用“完乘亲推”烘托出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将军形象。随后八句几乎句句用典,将历史上卫青、霍去病等名将附于此将军一身,尽情地抒写了天朝将军英勇杀敌和誓死捍卫国家的决心:诗人跟随这位将军来到边关,来到战场,带我们领略了这位将军带部下行军、战斗和获胜时的情景。最后,又着重点出将军善于练兵、用兵,智勇双全。这一点正是战争胜利的关键。因此这位雄才大略的将军才是此诗的关键所在。

诗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才华出众、品德高尚的将军,而更多的是王维的梦想。他梦想着像这位将军一样建功立业,杀敌报国。从“万乘亲推双阙下,千官出饯五陵东”句,可以想象作为刚刚进士及第的王维心中多么渴望有一天也能够有这样的待遇。“赵魏燕韩多劲卒,关西侠少何咆勃”,“ 报仇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这四句句句用典,凸显一种狂放和自信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正是盛唐精神的重要表现之一。我们还能从王维那描写战斗的场面感受到他那一颗飞往边塞的心,它热情、激昂、蓬勃向上。这种精神正是王维前期少年精神的附丽。

如果说《燕支行》是游侠少年从军戎边和建功立业的一种向往,那么《少年行四首》就真实而形象地描绘了从游侠到将军的转变,这正是王维所希望的。“其一,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杨边。其二,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其三,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其四,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这首组诗连起来向我们讲述了一位性格豪爽、风流倜傥的游侠少年是怎样转变为国家栋梁的故事。第一组诗写出那个时代游侠少年的普遍性格,他们性格豪爽、雄姿英发,遇见意气相投之士,则将战马系在高楼旁的柳树上,和来人把酒畅饮,也因此才有“新丰美酒斗十千”的夸张描写。在畅饮酒的时候,少年说到自己的出生和其坚定的报国信念。作为羽林郎的他,也已经跟随大将出征过了,随后一句反问说那少年在经历了边塞艰苦环境的磨练后,不但没有退缩,反而越战越勇,而这样艰苦的战争更坚定了他“纵死犹闻侠骨香”的决心,就算死也要流芳百世。第三组诗进一步描写了少年在沙场上的英勇神武。他武艺超群、一身是胆、驰骋沙场,最终以辉煌的战绩赢得战争。也许就是这样的铁血男儿,这样的坚定信念,/ 11

使得他终于成长为一位战功显赫的大将军。他胜利凯旋,群臣欢聚一堂,论功行赏,而将军最终得以封侯,佩戴侯印。字里行间充满着昂扬向上的乐观情绪。

也许这就是王维少年时期的梦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几度宦海的沉浮,王维迅速的成长起来,他也真正到过边塞,领略过边塞的风光,他的诗出现了新的内容。

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任监察御史,这一年他创作了《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人通过自己在边塞的所见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壮美的边塞图。同前面的边塞诗相比,去往边塞的真实经历,使王维看到真正的边塞风光,也体会到真正的边塞生活。他从懵懂少年对边塞的憧憬中走了出来,以自己的所见所感充实诗歌。其实,开元二十五年这次的边塞之行王维的心情大概是抑郁的,所以才会有“征蓬”和“汉塞”这样的比喻。但是“大漠”和“孤烟”是水平线和垂直线的相交,“长河”与“落日”是水平线和圆形的相切,这几个极为简单明了的几何图形,给读者呈现了一个辽阔、气象宏伟、意境深远的壮美境界。表现了诗人粗狂情怀与开阔的胸襟。歌颂了祖国的幅员辽阔、国力强盛和声威远震的边功,显示出昂扬向上的勃勃生机更彰显出乐观进取的英雄主义精神。“

(二)关心现实、抨击黑暗

王维在仕途上一直积极奋发,希望能够施展自己的抱负,为国建功立业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作为朝气蓬勃的少年,王维关心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功名,他也关心现实关注民生,为百姓而不惜与权贵对立。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这是王维作于二十岁的《息夫人》诗。此诗以春秋楚国息夫人为原型,隐射当时宁王抢占饼师的妻子,拆散别人家庭的恶劣行径。诗中没有用词语来渲染息夫人的悲痛,也没用一个字形容楚王的蛮横霸道,但仅一句“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足以使闻者落泪,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可以想见,在当时王维依然能够一身正气,不怕得罪权贵为百姓说话,这正是他关心现实的一种体现。

作为关心国家大事,心系天下的少年,王维还有一些讽刺权贵当道无功受禄的现象和对不公平的黑暗社会的揭露。如《寓言二首》“(一)朱绂谁家子,无乃/ 11

金张孙。骊驹从白马,出入铜龙门。问尔何功德,多承明主恩。斗鸡平乐馆,射雉上林园。曲陌车骑盛,高堂珠翠繁。奈何轩冕贵,不与布衣言。

(二)君家御沟上,垂柳夹朱门。列鼎会中贵,鸣珂朝至尊。生死在八议,穷达由一言。须识苦寒士,莫矜狐白温。”这两首诗通过揭露贵族子弟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批判那些出生显贵,不需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出将如相的权贵子弟。而诗中“奈何轩冕贵,不与布衣言”和“须识苦寒士,莫矜狐白温”,则揭露当时政治制度对出生贫寒人们的不公平。

类似的诗歌还有很多,比如《陇头吟》:“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这是王维用乐府旧题写的一首边塞诗,题目一作《边情》。

一、二两句,先写一位充满游侠豪气的长安少年夜登戍楼观察“太白”(金星)的星象,表现了他渴望建立边功、跃跃欲试的壮志豪情。起句很有气势。然而,底上突然笔锋一转,顺着长安少年的思绪,三、四句紧接着出现了月照陇山的远景:凄清的月夜,荒凉的边塞,在这里服役的“陇上行人”正在用呜咽的笛声寄托自己的愁思。如果说,长安少年头脑里装的是幻想;那么,陇上行人亲自经受的便是现实:两者的差别何等悬殊!写到这里,作者的笔锋又一转:由吹笛的陇上行人,引出了听笛的关西老将。承转也颇顿挫有力。这位关西老将“身经大小百余战”,曾建立过累累军功,这不正是长安少年所追求的目标吗?然而老将立功之后又如何呢?部下的偏裨副将,有的已成了万户侯,而他却沉沦边塞!关西老将闻笛驻马而不禁泪流,这当中包含了多少辛酸苦辣!这四句,是全诗的重点,写得悲怆郁愤。关西老将为什么会有如此遭遇呢?诗中虽未明言,但最后引用了苏武的典故,是颇含深意的。苏武出使匈奴被留,在北海边上持节牧羊十九年,以致符节上的旄繐都落尽了,如此尽忠于朝廷,报效于国家,回来以后,也不过只做了个典属国那样的小官。表面看来,这似乎是安慰关西老将的话,但实际上,引苏武与关西老将类比,恰恰说明了关西老将的遭遇不是偶然的、个别的。功大赏小,功小赏大,朝廷不公,古来如此。这就深化了诗的主题,赋予了它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清人方东树推崇这首诗说:“起势翩然,关西句转收,浑脱沈转,有远势,有厚气,此短篇之极则。”(《昭昧詹言》)在十句诗中,作者把长安少年、陇上行/ 11

人、关西老将这三种类型的人物,戍楼看星、月夜吹笛、驻马流泪这三个不同的生活场景,巧妙地集中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就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今日的长安少年,怎么知道不是明日的陇上行人,后日的关西老将?而今日的关西老将,又怎会不是昨日的陇上行人,前日的长安少年?诗的主旨是发人深省的。

在这些诗歌中表达出诗人希望能有个理想的政治环境,让那些能人志士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有所作为,不要被不公平的制度所压抑导致终身不得志。王维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向上的,代表了一种进步思想。与当时黑暗的社会制度形成一种对峙。

二、后期生活经历和诗歌创作

如果说王维前期诗歌精神得益于青少年特有的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和那样一个安定、繁荣的时代。那么经历安史之乱和人生低谷之后的王维,还会创作出怎样的诗歌呢。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据《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禄山陷两都,玄宗出幸,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喑病。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这是王维一生中最为屈辱的时刻,在其《谢除太子中允》一表中,王维深刻的忏悔自己的罪过。他说:“臣闻食君之禄,死君之难。当逆胡干纪,上皇出宫,臣进不得从行,退不能自杀。情虽可察,罪不容诛。”又说:“污秽残骸,死灭余气。伏谒明主,岂不自愧于心;仰侧群臣,亦复何施其面”,这样的检讨,可堪痛心疾首,近乎自虐。

王维在经历这样一场浩劫后,身心受到重创,他以文章为武器,和大乱带来的心灵痛苦展开了对决。开元十五载,长安沦陷,王维在狱中作《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写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又写了《口号又示裴迪》云:安得舍尘网,拂衣辞世喧。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在王维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他仍然忠君爱国,将生死置之度外,用诗表明自己永不叛国的决心。一句“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表明王/ 11

维渴望平乱安禄山叛党,恢复祖国河山的迫切心情。在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时期,这一首诗引来了无数人的痛苦流涕,也成为王维后来获得宽恕的直接原因。后一首诗则表露出了王维归隐的愿望。

后期诗人生活上半官半隐,思想上崇佛好道,诗歌创作随之出现巨大变化。这一时期他大力写作山水田园诗,并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最高成就,不仅在唐代诗坛上盛誉空前,而且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一)生活上半官半隐

政局的变化使王维看到了仕途的艰险,他便萌生出归隐山林、超脱尘俗的念头。在王维为官期间他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这个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地方,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很多房屋。王维在这时和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这就是他的半官半隐的生活情况。

从官场走入林场,王维走了过去失意士大夫常走的道路。山林的清新空寂让这位多才多艺的诗人有了更多新鲜的题材和灵感。隐居终南山是王维人生观和生活态度的转折点。从此隐逸山林,不问政治,享受山水田园的无忧之乐。是这一时期诗人的主要生活内容。《终南别业》写的正是这一时期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中岁颇耗到,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此诗写出诗人淡泊恬静,超然物外的风采。作为晚唐山水诗人的代表此诗也反映出这一时期诗人的精神面貌和创作风格。

这首《青溪》写: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诗题又名《过青溪水作》,大约是王维初隐蓝田南山时所作。写了一条不甚知名的溪水。全诗描写了青溪的素淡美好。其实,青溪并没有什么奇景,它那素淡的景致,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笔下,会具有如此的魅力呢?诚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王维也正是从青溪素淡的天然景致中,发现了与他那恬淡的心境、闲逸的情趣高度和谐一致的境界。“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诗人正是有意借青溪来为自己写照,以清川的淡泊来印证自己的素/ 11

愿,心境、物境在这里已融合为一了。最后,诗人暗用了东汉严子陵垂钓富春江的典故,也想以隐居青溪来作为自己的归宿了。这固然说明诗人对青溪的喜爱,更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后自甘淡泊的心情。

这首《渭川田家》写到: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夕阳西下、夜幕将临之际,诗人面对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油然而生羡慕之情。诗的核心是一个“归”字。诗人目睹万物在暮色苍茫下找到各自的归宿。这一切,让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十分感慨。自开元二十五年(737)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之后,王维深感政治上失去依傍,进退两难。在这种心绪下他来到原野,看到人皆有所归,唯独自己尚旁徨中路,怎能不既羡慕又惆怅?所以诗人感慨系之地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其实,农夫们并不闲逸。但诗人觉得和自己担惊受怕的官场生活相比,农夫们安然得多,自在得多,所以有闲逸的感觉。《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诗人借以抒发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不仅在意境上与首句“斜阳照墟落”相照映,而且在内容上也落在“归”字上,使写景与抒情契合无间,浑然一体,画龙点睛式地揭示了主题。读完这最后一句,才恍然大悟:前面写了那么多的“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这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心和灵魂。表达出诗人对归隐的喜爱之情。

(二)思想上崇佛好道

王维全家均笃信佛,因此其早年即相信佛教。王维曾绘四十八幅十六罗汉图并师事大照普寂禅师。维平生亦虔诚奉佛,且素服长斋。他对佛学造诣亦深,每为诗文,辄寓佛理禅机于其中,故世有诗佛之誉。曾皈依荷泽神会,从之参禅。归隐后,常与高僧交游,并与裴迪泛舟往来于辋川之间,谈经说道,啸咏终日。我们可以想象王维之信佛是深受庭训的影响 ,他母亲正是北宗禅师普寂的虔诚弟子。王维晚年遭受安史之乱,长安陷落,王维被俘拘禁在菩提寺中。于是意气消沉,一心向往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愿意归耕为老农。他只好另外寻觅心灵的归宿,所以他皈依自然,皈依佛教。他的诗《叹白发》写到:我年一何长,鬓发日已白。俯/ 11

仰天地间,能为几时客。惆怅故山云,徘徊空日夕。何事与时人,东城复南陌。又有诗《山中寄诸弟妹》说: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城郭遥相望,惟应见白云。

因此可以知道王维之所以奉佛的原因之一,就是社会环境的逼迫,在丧乱之中,无可奈何,于是只有投靠佛门,奉佛吃斋;他归隐之后也是焚香打坐诵念佛经。

王维信仰佛教,他的思想更为深邃,而心境也更趋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王维在“凝碧诗”之事后,思想转变最大,深深领悟到富贵功名如过眼云烟。隐居蓝天别墅,游山玩水,和好友裴迪以弹琴赋诗为乐。而且不愿意为生活而忙碌,其衣食住行简单朴实。例如:老年方爱粥,卒岁且无衣。(《田家》)

王维在隐居时的许多作品,充满禅机和佛老思想。在对死亡、异己力量的隐忍,退让、调和的背后是对生活深刻的爱惜,他早已“倦于仕途,厌于奉制”,而所以“沉吟未能去”者,多因“世纲婴我故 ,小妹日长成,兄弟未有娶,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几徊欲奋飞 ,踟蹰复相顾。”(《偶然作六首》其三)诗人厌恶仕途之“人情翻似波澜”(《酌酒与裴迪》),又慨叹“人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叹白发》),似是别无选择。然而,这不过是王维精神灵魂的逋逃薮,这里的“自在”“自由”属于诗,精神、灵魂对“世累”、“时累”的摆脱。但是,即使是皈依佛门,诗人的思想也并非浮躁和死寂,体现在山水田园诗中,表现为一种幽远、恬淡、宁静的佛理禅趣,与现实生活的黑暗相对立,并非心灵空虚幻灭的反映。王维深知“亦忙亦闲”的真正滋味,他寄情于山水田园逃遁于佛禅借重于文学的炉砧进行熔冶锻打, 创造了量多特优的诗歌篇什,铸就了王维诗歌的独特风格,山水田园诗到了王维那里,形成了中国诗歌史上最为壮丽的奇观。王维大多数山水田园诗歌在描绘自然美景和田园风情的同时,实则表露出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另一种层次的生命感悟和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引导诗人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人生。

综上所述,王维的人生经历是丰富多彩的,由于现实和心态的变化,决定了其诗歌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前后期诗歌风格的变化,源于其不同的心路历程。而心路历程的形成和变化则是由当时时代经历所导致的。/ 11

注释:

1、陈敏昭,《王维,<使至塞上>欣赏》,三门峡上阳书院,2009.11.25

2、刘德重,《唐诗鉴赏辞典》,秋水诗韵吧,2007.11.25

3、朱竞,《王维诗歌与少年精神》,道客巴巴,2012.1.4

4、陈氏论,《王维与佛教》,中华民族宗教网,2011.4.26

5、《中国古代文学》,第二版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月第二版,P267

参考文献:

1、《王维孟浩然诗歌精选》,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6月第二版

2、《唐代文学年鉴》,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6月第一版

3、王志清,《纵横论王维》,齐鲁书社,2008.7月第一版

4、柳晟俊,《王维诗比较研究》,京华出版社,1999.4月第一版

5、尚定,《走向盛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月第二版

6、王辉斌,《王维新考论》,黄山书社,2008.5第一版

7、李婷婷,《王维诗歌用典研究》,湖南大学,2013,4

8、何春图,《王维的诗歌与其佛教信仰》,四川大学,2006,3

9、王志清,《王维诗歌盛唐接受的现实与意义》,2010年中国文学传播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中国古代文学部分)

10、袁晓薇,《解读一个“全面的典型”——王维诗歌接受史研究刍议》,阜阳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 第二期 / 11

第四篇:论王维心路历程对其诗歌的影响讲解

论王维心路历程对其诗歌的影响

姓 名:杨 伟 学 号:***26 写作时间:2016年3月29日 联系方式:***

目录

内容摘要…………………………………………第1页 关 键 词…………………………………………第1页 正 文…………………………………………第2页

一、人生经历……………………………………第2页

二、前期时代背景和诗歌创作…………………第4页

(一)自豪自信、乐观进取………………第5页

(二)关心现实、抨击黑暗………………第8页

三、后期生活经历和诗歌创作…………………第11页

(一)生活上半官半隐……………………第12页

(二)思想上崇佛好道……………………第14页 注 释…………………………………………第16页

参考文献…………………………………………第17页

论王维心路历程对其诗歌的影响

【内容摘要】王维的诗歌创作与其心路历程相应,以开元末、天宝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后迥异的心态特征影响与其诗歌创作。前期他自豪自信、乐观进取,创作中关心现实、抨击黑暗,表现了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和人生态度。这时期的创作主要是游侠诗和边塞诗。这些诗笔力雄厚,情调激昂,风格豪放,意境雄浑,无论写人还是写景都体现出一种阳刚之美。后期因政治挫折和妻子去世,生活上半官半隐,思想上崇佛好道,诗歌创作随之出现巨大变化。这一时期他大力写作山水田园诗。并创造出诗情与画意、乐感、禅趣高度统一的独特艺术风格。

【关键词】心路历程;影响;诗歌风格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其诗歌创作于其心路历程相应。王维一生中最大的那次变故,成为他人生的分水岭,形成了他前后迥异的心

态特征。这两种不同的心态特征又作用于其诗歌创作,使之在题材择取、风格境界等方面呈现出差异。人们往往根据其心态变化所引发的题材、风格变异,将其诗歌创作以开元末、天宝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王维的诗歌现存四百多首,基本反映出他的思想性格、生活状况和人生历程,显示出鲜明的艺术风格。在思想上,他一方面积极进取,入世立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一方面信佛参禅,流露出空静自然的性情。前者使他写出或丹心报国、或仗义游侠、或讽喻现实的豪迈诗章;后者使他在较为闲适的生活中独辟蹊径表现自然,写出一些或空灵秀美、或壮丽多彩的山水诗篇。当然,这两种思想在他的诗中相互联系,是相互影响的。

一,人生经历

王维(701-761),字摩诘,人称诗佛,太原祁州(今山西祁县)人,出于官宦世家,高祖、曾祖、父亲都曾任司马,祖父也做过一个协律郎的小官。其父亲任汾州司马时,全家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县),王维在蒲州出生。他少年早慧,富有诗才,精通书画音乐,而且积极进取,颇有政治抱负。他十五岁写的《题友人云母障子》可见一斑。

十八、岁时,他和弟弟王缙游历长安、洛阳两地,写出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洛阳女儿行》、《桃源行》等作品,很受上流社会的推重,显示出卓越的才华。他二十一岁考中进士,任太乐丞,掌管官廷乐队,从此走上仕途。不过,他的官运难尽人意,使他后半生不得不

过半官半隐的生活。

就在他任太乐丞时,因为让伶人表演黄狮子舞(只供皇帝观赏的舞蹈),被指责为越禁犯上,贬为济州(治所在今山东省茌平县西南)司仓参军,一去就是十来年,竟使今人很难去了解他的这段生活。再回长安,王维已是三十岁左右的人了。此时的他,父亲早已亡故,爱妻去世不久,母亲一心奉佛。于是他隐居终南,研究佛理,并为母亲经营辋川,有时还去他的离东都不远的嵩山别业小住。

开元二十二年(724)冬,张九龄作中书令,成为唐朝的开明宰相。王维曾去登门拜访,受到张九龄的赏识提他为右拾遗,从八品上。王维跻身朝堂,心中的激动自不必说,诗风也当向上豪放。开元二十四年十一月,李林甫执政,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唐朝政治走入黑暗。王维思想也因此出现很大的转折,心中压抑不畅,便萌发了退隐的念头。不过李林甫虽然排斥异己,王维的官位却渐渐升高。他曾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巡塞上,写出《使至塞上》等名篇,也曾以侍御史兼殿中身份出知南选,写出《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佳作。天宝初年,王维任左补阙,后迁库部郎中,天宝十一载转文部郎中,官至五品。这年李林甫死,杨国忠任宰相。王维诗风又变得清新活泼,写出《敕赐百官樱桃》、《同崔员外秋宵寓直》等诗。天宝十三载,他升为给事中。

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反,六月攻陷长安。王维被俘,被迫原职出任伪官。只是他伪装喑哑,被囚禁在长安菩提寺中,过后又转移到洛阳普施寺。在菩提寺囚禁时,他的好友裴迪去看他,他曾口占凝碧池

一诗给裴迪。正是这首诗加上弟弟王缙自愿削官为其赎罪,才使得他在两京收复后免罪降为太子中允。不久升为太子中庶舍人,又拜给事中。其间他曾请求出家,不允。他献出辋川别业作为清源寺,又在终南山开了一片瓜园。乾元二年(760)转为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上元二年七月去世。卒年61岁,葬于清源寺西。

二,前期时代背景和诗歌创作

盛唐开元时期,由于国力强盛,整个社会意识呈现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与想象,形成了宏大雄壮、慷慨激昂、积极进取、朝气蓬勃的盛唐气象,这种奋进的社会意识除了归因于唐帝国繁盛的物质基础外,还在于其深厚而富饶的文化、美学土壤。远溯先秦两汉悠久而优秀的文化积淀,近承魏晋南北朝充实自由的审美心灵滋养。远古文明的积淀,华夏民族的融合,南北文化的交流,社会心理意识的互汇交融,培育成更为恢宏的盛唐气质。这样,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社会意识以至远古记忆特别是那种欣欣向荣的时代情绪,必然会渗透在每一位艺术家、诗人的内心。国力的繁荣也促变了盛唐士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在深层次上塑造出盛唐诗人豪迈狂放的性格特点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养成了盛唐诗人无所不能、永不言败、不甘人后的精神气概。

作为开元诗坛的领军人物,王维自然会受到整个时代风貌、社会意识的审美心灵启迪,进而形成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心态。并且诗人这时仕途得意使得他自豪自信。这些心态影响到他的诗歌风格,在他的诗中,那种昂扬的精神风貌与壮阔的襟怀抱负在游侠诗和边塞诗里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体现出一种阳刚之美。

(一)自豪自信、乐观进取

盛唐的英雄意识、英雄主义,是以节义为本的秦汉侠士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激活和升华。在当时社会心理高度自信的时期,那种任侠行举的自由意志和节义精神被王维转换为狂放豪迈的主体意识和忘身报国的荣辱观念。这种人格理想,又对象化在他的那些游侠边塞诗中。

少年人都有少年人的梦想,盛唐时代的少年都梦想着建功立业,梦想着杀敌报国,而对于二十一岁刚中进士的王维来说,这样的想法也许更加强烈。其《燕支行》曰:“汉家天将才且雄,来时谒帝明光宫。万乘亲推双阙下,千官出饯五陵东。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卫霍才堪一骑将,朝廷不数贰师功。赵魏燕韩多劲卒,关西侠少何咆勃。报仇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画戟雕戈百日寒,连旗大旆黄尘没。叠鼓遥翻瀚海波,鸣笳乱动天山月。麒麒锦带佩吴钩,飒沓青骊跃紫骝。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汉兵大呼一当百,虏骑相看哭且愁。教战虽令赴汤火,终知上将先伐谋。”

诗歌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宏大的场面,用“完乘亲推”烘托出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将军形象。随后八句几乎句句用典,将历史上卫青、霍去病等名将附于此将军一身,尽情地抒写了天朝将军英勇杀敌和誓死捍卫国家的决心:诗人跟随这位将军来到边关,来到战场,带我们领略了这位将军带部下行军、战斗和获胜时的情景。最后,又着重点

出将军善于练兵、用兵,智勇双全。这一点正是战争胜利的关键。因此这位雄才大略的将军才是此诗的关键所在。

诗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才华出众、品德高尚的将军,而更多的是王维的梦想。他梦想着像这位将军一样建功立业,杀敌报国。从“万乘亲推双阙下,千官出饯五陵东”句,可以想象作为刚刚进士及第的王维心中多么渴望有一天也能够有这样的待遇。“赵魏燕韩多劲卒,关西侠少何咆勃”,“ 报仇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这四句句句用典,凸显一种狂放和自信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正是盛唐精神的重要表现之一。我们还能从王维那描写战斗的场面感受到他那一颗飞往边塞的心,它热情、激昂、蓬勃向上。这种精神正是王维前期少年精神的附丽。

如果说《燕支行》是游侠少年从军戎边和建功立业的一种向往,那么《少年行四首》就真实而形象地描绘了从游侠到将军的转变,这正是王维所希望的。“其一,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杨边。其二,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其三,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其四,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这首组诗连起来向我们讲述了一位性格豪爽、风流倜傥的游侠少年是怎样转变为国家栋梁的故事。第一组诗写出那个时代游侠少年的普遍性格,他们性格豪爽、雄姿英发,遇见意气相投之士,则将战马系在高楼旁的柳树上,和来人把酒畅饮,也因此才有

“新丰美酒斗十千”的夸张描写。在畅饮酒的时候,少年说到自己的出生和其坚定的报国信念。作为羽林郎的他,也已经跟随大将出征过了,随后一句反问说那少年在经历了边塞艰苦环境的磨练后,不但没有退缩,反而越战越勇,而这样艰苦的战争更坚定了他“纵死犹闻侠骨香”的决心,就算死也要流芳百世。第三组诗进一步描写了少年在沙场上的英勇神武。他武艺超群、一身是胆、驰骋沙场,最终以辉煌的战绩赢得战争。也许就是这样的铁血男儿,这样的坚定信念,使得他终于成长为一位战功显赫的大将军。他胜利凯旋,群臣欢聚一堂,论功行赏,而将军最终得以封侯,佩戴侯印。字里行间充满着昂扬向上的乐观情绪。

也许这就是王维少年时期的梦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几度宦海的沉浮,王维迅速的成长起来,他也真正到过边塞,领略过边塞的风光,他的诗出现了新的内容。

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任监察御史,这一年他创作了《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人通过自己在边塞的所见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壮美的边塞图。同前面的边塞诗相比,去往边塞的真实经历,使王维看到真正的边塞风光,也体会到真正的边塞生活。他从懵懂少年对边塞的憧憬中走了出来,以自己的所见所感充实诗歌。其实,开元二十五年这次的边塞之行王维的心情大概是抑郁的,所以才会有“征蓬”和“汉塞”这样的比喻。但是“大漠”和“孤烟”是水平线和垂直线的相交,“长河”与“落日”是水平线和圆形的相

切,这几个极为简单明了的几何图形,给读者呈现了一个辽阔、气象宏伟、意境深远的壮美境界。表现了诗人粗狂情怀与开阔的胸襟。歌颂了祖国的幅员辽阔、国力强盛和声威远震的边功,显示出昂扬向上的勃勃生机更彰显出乐观进取的英雄主义精神。“

(二)关心现实、抨击黑暗

王维在仕途上一直积极奋发,希望能够施展自己的抱负,为国建功立业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作为朝气蓬勃的少年,王维关心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功名,他也关心现实关注民生,为百姓而不惜与权贵对立。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这是王维作于二十岁的《息夫人》诗。此诗以春秋楚国息夫人为原型,隐射当时宁王抢占饼师的妻子,拆散别人家庭的恶劣行径。诗中没有用词语来渲染息夫人的悲痛,也没用一个字形容楚王的蛮横霸道,但仅一句“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足以使闻者落泪,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可以想见,在当时王维依然能够一身正气,不怕得罪权贵为百姓说话,这正是他关心现实的一种体现。

作为关心国家大事,心系天下的少年,王维还有一些讽刺权贵当道无功受禄的现象和对不公平的黑暗社会的揭露。如《寓言二首》“(一)朱绂谁家子,无乃金张孙。骊驹从白马,出入铜龙门。问尔何功德,多承明主恩。斗鸡平乐馆,射雉上林园。曲陌车骑盛,高堂珠翠繁。奈何轩冕贵,不与布衣言。

(二)君家御沟上,垂柳夹朱门。列鼎会

中贵,鸣珂朝至尊。生死在八议,穷达由一言。须识苦寒士,莫矜狐白温。”这两首诗通过揭露贵族子弟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批判那些出生显贵,不需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出将如相的权贵子弟。而诗中“奈何轩冕贵,不与布衣言”和“须识苦寒士,莫矜狐白温”,则揭露当时政治制度对出生贫寒人们的不公平。

类似的诗歌还有很多,比如《陇头吟》:“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这是王维用乐府旧题写的一首边塞诗,题目一作《边情》。一、二两句,先写一位充满游侠豪气的长安少年夜登戍楼观察“太白”(金星)的星象,表现了他渴望建立边功、跃跃欲试的壮志豪情。起句很有气势。然而,底上突然笔锋一转,顺着长安少年的思绪,三、四句紧接着出现了月照陇山的远景:凄清的月夜,荒凉的边塞,在这里服役的“陇上行人”正在用呜咽的笛声寄托自己的愁思。如果说,长安少年头脑里装的是幻想;那么,陇上行人亲自经受的便是现实:两者的差别何等悬殊!写到这里,作者的笔锋又一转:由吹笛的陇上行人,引出了听笛的关西老将。承转也颇顿挫有力。这位关西老将“身经大小百余战”,曾建立过累累军功,这不正是长安少年所追求的目标吗?然而老将立功之后又如何呢?部下的偏裨副将,有的已成了万户侯,而他却沉沦边塞!关西老将闻笛驻马而不禁泪流,这当中包含了多少辛酸苦辣!这四句,是全诗的重点,写得悲怆郁愤。关西老将为什么会有如此遭遇呢?诗中虽未明

言,但最后引用了苏武的典故,是颇含深意的。苏武出使匈奴被留,在北海边上持节牧羊十九年,以致符节上的旄繐都落尽了,如此尽忠于朝廷,报效于国家,回来以后,也不过只做了个典属国那样的小官。表面看来,这似乎是安慰关西老将的话,但实际上,引苏武与关西老将类比,恰恰说明了关西老将的遭遇不是偶然的、个别的。功大赏小,功小赏大,朝廷不公,古来如此。这就深化了诗的主题,赋予了它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清人方东树推崇这首诗说:“起势翩然,关西句转收,浑脱沈转,有远势,有厚气,此短篇之极则。”(《昭昧詹言》)在十句诗中,作者把长安少年、陇上行人、关西老将这三种类型的人物,戍楼看星、月夜吹笛、驻马流泪这三个不同的生活场景,巧妙地集中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就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今日的长安少年,怎么知道不是明日的陇上行人,后日的关西老将?而今日的关西老将,又怎会不是昨日的陇上行人,前日的长安少年?诗的主旨是发人深省的。

在这些诗歌中表达出诗人希望能有个理想的政治环境,让那些能人志士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有所作为,不要被不公平的制度所压抑导致终身不得志。王维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向上的,代表了一种进步思想。与当时黑暗的社会制度形成一种对峙。

二,后期生活经历和诗歌创作

如果说王维前期诗歌精神得益于青少年特有的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和那样一个安定、繁荣的时代。那么经历安史之乱和人生低谷之后的王维,还会创作出怎样的诗歌呢。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据《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禄山陷两都,玄宗出幸,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喑病。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这是王维一生中最为屈辱的时刻,在其《谢除太子中允》一表中,王维深刻的忏悔自己的罪过。他说:“臣闻食君之禄,死君之难。当逆胡干纪,上皇出宫,臣进不得从行,退不能自杀。情虽可察,罪不容诛。”又说:“污秽残骸,死灭余气。伏谒明主,岂不自愧于心;仰侧群臣,亦复何施其面”,这样的检讨,可堪痛心疾首,近乎自虐。

王维在经历这样一场浩劫后,身心受到重创,他以文章为武器,和大乱带来的心灵痛苦展开了对决。开元十五载,长安沦陷,王维在狱中作《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写到: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又写了《口号又示裴迪》云:安得舍尘网,拂衣辞世喧。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在王维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他仍然忠君爱国,将生死置之度外,用诗表明自己永不叛国的决心。一句“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表明王维渴望平乱安禄山叛党,恢复祖国河山的迫切心情。在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时期,这一首诗引来了无数人的痛苦流涕,也成为王维后来获得宽恕的直接原因。后一首诗则表露出了王维归隐的愿望。

后期诗人生活上半官半隐,思想上崇佛好道,诗歌创作随之出现巨大变化。这一时期他大力写作山水田园诗,并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最高成就,不仅在唐代诗坛上盛誉空前,而且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一)生活上半官半隐

政局的变化使王维看到了仕途的艰险,他便萌生出归隐山林、超脱尘俗的念头。在王维为官期间他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这个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地方,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很多房屋。王维在这时和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这就是他的半官半隐的生活情况。

从官场走入林场,王维走了过去失意士大夫常走的道路。山林的清新空寂让这位多才多艺的诗人有了更多新鲜的题材和灵感。隐居终南山是王维人生观和生活态度的转折点。从此隐逸山林,不问政治,享受山水田园的无忧之乐。是这一时期诗人的主要生活内容。《终南别业》写的正是这一时期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中岁颇耗到,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此诗写出诗人淡泊恬静,超然物外的风采。作为晚唐山水诗人的代表此诗也反映出这一时期诗人的精神面貌和创作风格。

这首《青溪》写: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

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诗题又名《过青溪水作》,大约是王维初隐蓝田南山时所作。写了一条不甚知名的溪水。全诗描写了青溪的素淡美好。其实,青溪并没有什么奇景,它那素淡的景致,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笔下,会具有如此的魅力呢?诚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王维也正是从青溪素淡的天然景致中,发现了与他那恬淡的心境、闲逸的情趣高度和谐一致的境界。“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诗人正是有意借青溪来为自己写照,以清川的淡泊来印证自己的素愿,心境、物境在这里已融合为一了。最后,诗人暗用了东汉严子陵垂钓富春江的典故,也想以隐居青溪来作为自己的归宿了。这固然说明诗人对青溪的喜爱,更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后自甘淡泊的心情。

这首《渭川田家》写到: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夕阳西下、夜幕将临之际,诗人面对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油然而生羡慕之情。诗的核心是一个“归”字。诗人目睹万物在暮色苍茫下找到各自的归宿。这一切,让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十分感慨。自开元二十五年(737)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之后,王维深感政治上失去依傍,进退两难。在这种心绪下他来到原野,看到人皆有所归,唯独自己尚旁徨中路,怎能不既羡慕又惆怅?所以诗

人感慨系之地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其实,农夫们并不闲逸。但诗人觉得和自己担惊受怕的官场生活相比,农夫们安然得多,自在得多,所以有闲逸的感觉。《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诗人借以抒发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不仅在意境上与首句“斜阳照墟落”相照映,而且在内容上也落在“归”字上,使写景与抒情契合无间,浑然一体,画龙点睛式地揭示了主题。读完这最后一句,才恍然大悟:前面写了那么多的“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这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心和灵魂。表达出诗人对归隐的喜爱之情。

(二)思想上崇佛好道

王维全家均笃信佛,因此其早年即相信佛教。王维曾绘四十八幅十六罗汉图并师事大照普寂禅师。维平生亦虔诚奉佛,且素服长斋。他对佛学造诣亦深,每为诗文,辄寓佛理禅机于其中,故世有诗佛之誉。曾皈依荷泽神会,从之参禅。归隐后,常与高僧交游,并与裴迪泛舟往来于辋川之间,谈经说道,啸咏终日。我们可以想象王维之信佛是深受庭训的影响 ,他母亲正是北宗禅师普寂的虔诚弟子。王维晚年遭受安史之乱,长安陷落,王维被俘拘禁在菩提寺中。于是意气消沉,一心向往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愿意归耕为老农。他只好另外寻觅心灵的归宿,所以他皈依自然,皈依佛教。他的诗《叹白发》写到:我年一何长,鬓发日已白。俯仰天地间,能为几时客。惆怅故山云,徘

徊空日夕。何事与时人,东城复南陌。又有诗《山中寄诸弟妹》说: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城郭遥相望,惟应见白云。

因此可以知道王维之所以奉佛的原因之一,就是社会环境的逼迫,在丧乱之中,无可奈何,于是只有投靠佛门,奉佛吃斋;他归隐之后也是焚香打坐诵念佛经。

王维信仰佛教,他的思想更为深邃,而心境也更趋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王维在“凝碧诗”之事后,思想转变最大,深深领悟到富贵功名如过眼云烟。隐居蓝天别墅,游山玩水,和好友裴迪以弹琴赋诗为乐。而且不愿意为生活而忙碌,其衣食住行简单朴实。例如:老年方爱粥,卒岁且无衣。(《田家》)

王维在隐居时的许多作品,充满禅机和佛老思想。在对死亡、异己力量的隐忍,退让、调和的背后是对生活深刻的爱惜,他早已“倦于仕途,厌于奉制”,而所以“沉吟未能去”者,多因“世纲婴我故 ,小妹日长成,兄弟未有娶,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几徊欲奋飞 ,踟蹰复相顾。”(《偶然作六首》其三)诗人厌恶仕途之“人情翻似波澜”(《酌酒与裴迪》),又慨叹“人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叹白发》),似是别无选择。然而,这不过是王维精神灵魂的逋逃薮,这里的“自在”“自由”属于诗,精神、灵魂对“世累”、“时累”的摆脱。但是,即使是皈依佛门,诗人的思想也并非浮躁和死寂,体现在山水田园诗中,表现为一种幽远、恬淡、宁静的佛理禅趣,与现实生活的黑暗相对立,并非心灵空虚幻灭的反映。王维深知“亦忙亦闲”的真正滋味,他寄情于山水田园逃遁于佛禅借重于文学的炉砧

进行熔冶锻打, 创造了量多特优的诗歌篇什,铸就了王维诗歌的独特风格,山水田园诗到了王维那里,形成了中国诗歌史上最为壮丽的奇观。王维大多数山水田园诗歌在描绘自然美景和田园风情的同时,实则表露出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另一种层次的生命感悟和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引导诗人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人生。

综上所述,王维的人生经历是丰富多彩的,由于现实和心态的变化,决定了其诗歌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前后期诗歌风格的变化,源于其不同的心路历程。而心路历程的形成和变化则是由当时时代经历所导致的。

第五篇:翻译论文—论诗歌的不可译性

论诗歌的不可译性

吴斐

(长江大学 外国语学院 英语(师范)10801班 湖北 434023)

摘要:谈到诗歌翻译的“可译与不可译”,不同的译者持有不同的观点。美国诗人Robert Frost认为诗是翻译中漏掉的部分。而本文将从世界上所有诗人的共同语言——感觉出发,来追寻诗歌不可译性的根源。总所周知,绝对忠实于原作的译文是不存在的,具体来说,对于诗歌翻译,纯粹的意义相对容易表达,而与意义和语言形式都有联系的情感、修辞与风格则常常使译者束手无策,而后者正好是一首诗歌的灵魂之所在。因此,本文将从诗歌的外在形态——形美、音美和意义情感两方面进行分别阐述诗歌的不可译性。

关键字:诗歌翻译、可译与不可译、感觉、外在形态—形美和音美、意义情感

一、引言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它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同时,作为一种艺术美的特殊存在,是个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再现,而且是诗人在“万能规律”之上苦苦思索而创造出来的独属于自己的东西,它是诗人内心孤独的产物。因此,诗歌同其他文体,如政府公文,学术论文等相比,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可概括为:第一,高度集中、概括的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同时,正如埃利蒂斯说:“世界上所有诗人的共同语言是感觉”,我们不妨将诗歌中诗人所要表达的感觉,诗人所要抒发的感情作为一首诗歌的灵魂之所在。因此,诗歌是否可译将与翻译能否准确的表达原诗的灵魂,即感觉、感情息息相关。

二、诗歌的不可译性

众所周知,由于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绝对忠实于原作的译文是不存在的。具体来说,语言的扞格,文化的差异,译者与作者在社会时代、民族心理、知识架构、写作风格等方面的距离,决定了翻译实践不可能产生绝对忠实的译文。而翻译的求“信”或求“似”中,“似”的内容大致包括思想、情感、修辞、风格等方面。其中思想内容的“似”以至准确是对翻译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较容易做到,但情感、修辞与风格,求“似”已不易,完全的对等几乎是一个难以企及的梦想。也就是说,纯粹的意义相对容易表达,而与意义和语言形式都有联系的情感、修辞与风格则常常使译者束手无策。因此,对于将情感作为灵魂的诗歌而言,其情感的载体—形美、音美、意义的翻译,难度可见一斑,甚至可由此将诗歌视为不可译。

而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看,双语转换是一种认知心理现象,其过程蕴含了日常言语交际所具有的感知、理解、产出等认知心理现象,其中的感知可理解为对源语的感觉和知觉。随之,对应在诗歌中,对于感知的理解,本文将从诗歌的外在形态——形美、音美和意义情感两方面进行分别阐述。

2.1外在形态的不可译性 2.11形美的不可译性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具有完全不同或大不相同的发音、书写和意义系统,它们之间没有丝毫的渊源与联系,除开英汉字形与发音的不同外,这里的“形”主要是指诗歌的体裁方面,或者说诗歌的格律。如,唐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格律来写作的,主要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律诗在字句方面,每首限定八句,五字一句为 1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字一句为的为七言律诗,简称七律,绝句亦然。除去节奏和用韵,唐诗还讲求对仗,即要求上下联词性相同,词义相对。如“昔”对“今”,“日”对“月”,“上”对“下”,“出”对“入”等等。另外,由于汉语少有词汇的曲折变化,而词性的转换频繁。例如“上”,可以作动词,解释为“去”,也可以作形容词,与“下”相对,还可以作副词,用在动词后,如“爬上山顶”。而英语的词性转变远不及汉语灵活。这一切都构成了译诗的困难。

2.12音美的不可译性

凡诗皆有音乐意境。不仅各种各样的格律诗,散文诗,自由诗也同样有音乐意境的,因为散文诗,自由诗是有音乐似的旋律的诗歌.诗歌的不可译性通常也表征出了文化语言上的一些特征.音乐性是诗歌的标志性文体特征,也是诗歌文化民族性的最好体现.文化的民族性特征具有不可通约性.换句话说,一种民族文化所特有的东西,别的民族不太可能拥有。比如,京剧这种艺术形式也只有汉语这种语言符号系统中才可能拥有,很难想象,要是哪一天,有人能用英语或别的什么语种来唱京剧,那该是多么令人不可思议的,这就如同,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看英文电影时听到的却是英文调子的中文对白时的感受一样。中国古代的四言诗,五言古诗,律诗,绝句,词曲等诗体形式以及由这些诗体形式所产生的音乐意境也只有汉语才能拥有.音乐意境是诗歌语言的本体性或本质性特征,与诗歌语言是一种二合一的关系,在翻译的时候,会一起丧失.关于此,中国古代著名翻译家道安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说:“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三者,胡经委悉,至于咏叹,叮咛反复,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胡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及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 其中的“失本”可理解为,一种符号系统到另一种符号系统的转换过程就是原著的“失本”过程。道安的见解中,他说出了翻译的真理,即,一切翻译活动皆是丧失原有符号系统的本体的活动,诗歌的翻译也是如此。此外,对于诗歌的音乐意境不可译的这一点,它已经注定了其多数译作的失败,所以,王佐良先生正确地指出:“至今英美译得比较成功的中国诗绝大多数是不押韵的.”赵辛尔先生也指出:“以格律体译中国诗往往使中国古典诗歌带有繁复夸饰的维多利亚风格,这就与中国古典诗歌简朴明快的诗风背道而驰了,因而另一些诗人翻译时宁愿舍弃音步,格律,不用韵脚,所以一般评论家认为翻译中国诗的成功之作是英语自由诗,而不是格律诗.”因此,对于诗歌翻译而言,其音乐意境的不可译性,由此可知。

2.2意义情感的不可译性

2.21 思维方式不同,情感表达的方式不同

下面以A Red,Red Rose这首使得中英文版为例进行说明

A Red,Red Rose

by Robert Burns O 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O my luve is like the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ed in tune.As fair thou art, my bonie lass,So deep in luve am I;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 my dear,Till a' the seas gang dry.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my dear, And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 , my dear, While 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And fare thee weel, my only luve, And fare thee weel a while;And I will come again, my luve, Tho'it wre ten thousand mile!

我的爱人象朵红红的玫瑰 王佐良 译 呵,我的爱人象朵红红的玫瑰,六月里迎风初开;

呵,我的爱人象支甜甜的曲子,奏得合拍又和谐。

我的好姑娘,多么美丽的人儿!请看我,多么深挚的爱情!亲爱的,我永远爱你,纵使大海干涸水流尽。

纵使大海干涸水流尽,太阳将岩石烧作灰尘,亲爱的,我永远爱你,只要我一息犹存。

珍重吧,我惟一的爱人,珍重吧,让我们暂时别离,但我定要回来,哪怕千里万里!

这是一首最为脍炙人口的爱情名诗,其语言淳朴清新,音韵和谐自然。诗人把爱人比作鲜艳欲滴的红玫瑰,悦耳动听的美妙音乐,并发誓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爱的美好和誓言化作爱的经典。但在此处,取中英文两个版本,并非用两者在翻译上的比较,而是就借此在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上进行比较。西方对感情的表达直白化而中方则趋于含蓄美。因此,这首名诗即使被译成中文,语言如何的淳朴清新,但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感情表达的方式相背,相反,此诗若不译,我们隔着语言这层面纱来欣赏这首A Red,Red Rose,或许效果会更好。法国作家帕斯卡基尼亚尔给“肮脏”下的一个言简意赅的定义,他说肮脏即“某样东西不在它的位置上”。他举例说一只沾满泥巴的鞋放在白色的桌布上就是肮脏。那么,我们由此可以得到美的概念的一些启示,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美是某样东西在它的位置上”。如此说来,未经人为改造、修饰过的自然、自然物便是最高级别的美了。同样,对于诗歌翻译而言,有些诗歌或许不译会更好。

2.22文化差异的不可译性

拿唐诗英译来说,唐诗是我国文学的一朵奇葩,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很高。很多唐诗,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它不知勾起了多少异乡游子的思乡愁肠。诗中的“月光”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月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纯洁的象征,人们常常用“皎洁”来形容月光之亮;同时,月光又蕴涵着另外一层深意——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月亮是故乡的化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然而,月光(moonlight)在英文中却没有这层深意,相反,在英国的俚语中,该词有乘黑夜逃跑之意:e.g.moonlight flit,另外,该词用作动词还有身兼二职之意:e.g.moonlighting。在西方人的心目中,月圆之夜是鬼哭狼嚎的不祥之夜,因此,moonlight有一种疯狂,虚妄之意。这与中国人心目中的“月光”相去甚远。把它翻译过来,诗意当然就大打折扣了。

同样,以Oh, Captain!My Captain!这首诗为例,这首诗中诗人把美国比作“大船”,林肯比作“船长”,把林肯率领联邦政府军战败南方叛军的过程比作是“度过了一切风险”的“艰苦航程”。这里诗人用象征的手法把美国比做大船,把林肯比做驾驶美国这个大船的船长,把南北战争比做艰苦的航程,通过大船的胜利返航表现林肯的功绩,形象地赞颂林肯,表达对他的爱。而我们知道,就传统意义上讲,美国是一个偏向于海上发展的国家,而中国则偏向于内陆发展。因此,对于“船长”的那种气势,或许会因为文化差异,我们很难理解出原诗的意义情感,就如同,我们看电影加勒比海盗系列时,其中杰克船长,captain Jack Sparrow,自由随性、勇敢不羁、幽默风趣、至善至纯,拥有令人闻风丧胆的“黑珍珠号”海盗船。对他来说,最惬意的生活就是驾驶着“黑珍珠”在加勒比海上游荡,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海浪声,站在桅杆上的他望着远方的太阳,风把衣摆吹得扬起来。杰克船长就是这样出场的,他衣着褴褛,言语粗鲁,有时举动甚至像个丑角,有时又有带点娘娘腔的手势和走路的姿势,虽然不喝酒但却总是一副醉醺醺的样子,仿佛是天生流露出随性自由的模样,是的,他自由幽默,身怀绝技,狂放不羁,我型我素„„.让人没办法不喜欢,但是,对于杰克的全部情怀,就像大部分中国人无法从骨子里全盘理解美国文化一样。因此,就文化差异方面讲,对于诗歌翻译,无论是英翻中还是中翻英,翻译得再好,文化的隔阂还是很难消除,即使消除了,将一首英文诗翻译成中国特色的绝句,那么将中文诗的原文标签贴在英文诗上,未免有点牵强。

三、总结

总之,因诗歌的特殊性,使诗歌具有不可译性。无论是从诗歌的外在形态——形美、音美还是诗歌的意义情感方面,诗歌翻译都是难点。因此,要想更好的去欣赏一首诗,我们不应该去指望这首诗的译本,而是要尽可能多的去了解该首诗的语言所包含的一切。

参考文献

[1]田传茂, 杨先明.汉英翻译策略[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刘绍龙.翻译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钱志富.诗歌的可译与不可译新解[J].宁波大学学报,2006,(1)[4]顾飞荣.最美英文爱情诗歌[M].安徽: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On the Untranslatability of Poetry

Wu Fei

(English Normal Class 10801,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Yangtze University, Hubei 434023)

Abstract: Speaking of the translatability and untranslatability of poetry, different translators hold different views.American poet Robert Frost thought that poetry was ignored by translation.And this paper is about searching the root of untranslatability of poetry from the point of poets’ feeling, which is the common language of all poets in the world.It is known to us that the absolute faithfulness of the translation to the original work does not exist.In detail, the simple meaning of the work is relatively easy to express, but the emotional and rhetoric style of the work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language form is hard to express.And the latter usually stand for a soul of a poem.Therefore, this paper is going to talk about the untranslatability of poetry from two points, which are the external form of the poetry, including the form and the sound, and the emotion of the poetry.Key words: Poetry translation; translatability and untranslatability;form—the form and the sound,;emotions

feeling; external

下载哈代的两首诗歌探析其进化向善论论文(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哈代的两首诗歌探析其进化向善论论文(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王船山对杜甫诗歌的批评论文

    王船山在《姜斋诗话》、《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等著作中对杜甫的诗歌创作提出了许多不同流俗的看法,这些看法不仅体现了他对杜诗的独特理解,而且也与他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