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前半生抒情散文

时间:2019-05-15 12:1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父亲的前半生抒情散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父亲的前半生抒情散文》。

第一篇:父亲的前半生抒情散文

岁月悠悠,长路漫邈。据说人的一生要经历无数的风景,也要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后来有些风景就像凉风拂过湖面,只有碧波的影子。而有些人却像钉子钉进木头,那是骨子里的记忆,总让人弥久感怀,或者说永生难忘。

可回首时,人们总会说时光可以倒流多好,或者有时光穿梭机多好。同样的,我也幻想着,如果日历上的日期除了每天的定时更新外,还可以自由倒退,我想选择回到一九七一年农历八月十四号那一天。虽然这个日期是在我出生前很遥远的一个时间,但却对于我意义非凡。因为这一天,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出现,也正是这一天才有了后来的一切感动。名字同所有男人一样叫父亲。

从拿起笔,一页一页写下自己或悲秋或伤春,更或是带有责任感的故事起。文章的对象很少选准父亲,好像不是情愫太浅,也不是无从下笔,而是语言这东西有时候总是苍白的,那是怎样的文字都描绘不尽父亲丰富的一生。但这次还是想下定决心,给父亲前半生一个回忆,从认识这个男人,到后来离不开这个男人,他身上的有些东西,总是无形的影响着我,同时也感动着我。

故事要起头,当然要从父亲两三岁时说起,就像搞历史研究一样,越是追溯到源头,获取的资料才越弥足珍贵。

撑着蛋黄般的脸色,又骄阳似火的太阳,在湛蓝的天空中,肆意地散发着热量,炙烤着黄土大地,也炙烤着摊在碾场上的麦子。不远处桐树枝头上时鸣时歇的知了,当不知夏收给人们的紧张农忙。麦堆地摊前,几只鸟雀也悠闲着,争先恐后地啄食麦粒,一会儿飞高,一会儿飞低。农忙下,全家人都出去在碾场上收拾麦子,两三岁的父亲,由于还没具有劳动能力,而轻松地进行着自己的午觉,单单一个人在家。

贫穷折磨下的人们,哪像如今的人们住着高楼大厦,大部分祖祖辈辈都是宅居窑洞生活,但那也是冬暖夏凉。说起窑洞也奇怪,据说住人时,窑洞很少有顶部坍塌的现象,一旦长期空缺不住人,便渐渐坍塌消土。谁都没有想到一直住人的窑洞,窑顶突然塌下一大土块,恰恰也是父亲正在午觉的那个窑洞,后来每当说起父亲这段经历时,我都会不自已地流泪下来,真的是有惊无险。比父亲身体大几倍的土块,就从父亲的小脚丫前砸落下去,那个土炕被砸出和土块一般大小的窟窿,庆幸没有伤及父亲,庆幸只是砸穿了土炕。

忙完碾麦回来的家人,都傻眼了。偌大的土炕被砸下去一大块,父亲在那个炕头上失声哭啼着,祖母一把将父亲抱在怀里,久久的痛声哭喊,祖父、姑姑也在一旁抱团哭泣。谁都没想到意外来的这么猝不及防,好好的窑洞怎么会突然坍塌下一块?或许就正如那句话:“活在当下,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那个先来?唯独能做的就是珍惜一切。”或许也正是这场意外,让父亲后来的生活,并不是那么顺风顺水。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有言论“人多力量大”。回看父亲那一辈,好像家里最少也是三个孩子,在农村,人们并不是响应当时的号召,可能只是觉得多一个孩子多一份劳力。贫苦家庭中的孩子,在每个假期里,并不是和人家富家子弟一样,在父母的呵护下游东玩西,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假期里游东玩西。十五六岁的父亲,虽然身体由于吃不饱饭,与同龄孩子比起来瘦小些,但却力气是超乎寻常。

午后的阳光还是那么毒辣,没有一点要消退的意思。兄弟五人相约一起出去割草,地点据父亲说,也是我后来爱和小时玩伴玩的地方——柿子园。五人背着各自经常割草用的担笼,担笼里则放着家里磨好的牧镰,开始了又一次割草行动,或有边跑边上树的,或有边走边哼唱的,但这并不是他们最疯狂的时刻。割草在他们的活动中,可谓是及其枯燥无趣的,想让割草变的有意思,就是他们自创的游戏,名字叫“打杆赢草”。大概是这样的,事先选出一片空地,先将一个人的牧镰插在地上,这就是所谓的“杆”,然后几个人在距离这个杆大约七八米的地方,相继扔出自己手上的牧镰,如果扔出的牧镰,有打中杆者,即为获胜。这“赢草”就是获胜者在其他未打中的担笼里拿走少许的青草,以作奖励。听父亲说,一场下来运气好的人,会凭打杆让自己的担笼大丰收,而运气差的人,则让自己的担笼空空如也。当然这游戏的前提是,大伙必须在地里割一会草,在担笼有草的情况下,才可开始游戏。动作快的人,在不一会就割好半笼青草,往往让游戏开始的人,也就是动作快的人。

父亲在打杆游戏里,既不是经常输草者,也不是经常赢草者。也就是在这次割草行动中,又一个意外在父亲身上发生了。游戏在玩的过程中,一个人扔镰,其他人则负责在一旁观看,父亲当时就属于观看者,蹲在旁边一边观看,一边给自己的担笼里存草。谁料想一个兄弟扔镰时,用劲过猛,但没有将镰扔向杆的那个方向,而是失手扔在了一旁的父亲后背上。出门前刚磨的镰刃,还没盾多少,碰手可破,更何况是扎在了父亲的后背上,伤口止不住的往外流血。在一旁的伙伴们,一时都吓破了胆,不知如何是好,突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快先止住血,给家里送”。因为是个夏天,伤口可能由于受了风,到家时,父亲的伤口已经感染,白嫩的肉向外翻了出来。在家里正在忙活的小姑,看到这一情景,气不打一处来,不问青红皂白,拿起放羊用的鞭子,打在了失手扔镰的兄弟身上,以为他们是打架造成的。

祖父当时除了会打算盘,有果树修剪技术外,还有一技绝活,这便是会调制刀箭药。上了刀箭药的伤口,立马止血化脓,父亲的伤口不多日,便结痂愈合。又是万幸,没有伤到要害处,躲过了又一场意外,至今父亲的后背还有一点印痕,还好当时伤的不深。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青少年华的父亲,本应该和同龄孩子一样,有着健康的身体,有着天真的笑容。可谁知,一切并不是那么寻常。校园里书声琅琅,下课后男女生追逐打闹,享受着青春里该有的样子。这时的父亲,却脖子里悄悄长出一个东西,也正是这个东西困扰了他青春里最美好的那几年,一个帅气的男生,落落大方,却要忍受病痛的折磨,享受灰色的青春时光。

后来听父亲说,病发后自己一直也没太放在心上,认为就是正常的发育罢了。直到这一天到来,西安四一大医疗队走进校园,免费为学生做身体检查时,有号脉检查的,有上简单仪器检查的,还有用手在头部做简单观察的。在父亲这,医生一眼就看出脖子好像有点奇怪,便用手摸着检查了一番,据父亲说,医生当时看出了自己脖子上的问题,但没有告诉他,也没有告诉老师,只是和其他同事说明了情况。那位好心的同事,便喊住父亲,自己又给父亲检查了一番,基本上确定就是甲状腺。这样的病情,也只是医生们在讨论的过程中,父亲不小心听见,回家便才第一次郑重其事地告知了祖父,祖父当时也没在意,只是说男娃喉结大,这是正常现象。但父亲知道自己确实是得了什么病了,不是所谓的正常发育,也不是所谓的喉结大。

病魔好像都不会因为患者的可怜,或者说家庭情况的可怜,而有半点怜悯的迹象。二十一岁的父亲,按当时农村的风俗,已经到了成婚的年龄,也不得不面对盖房筑屋的现状。带着病痛的父亲,也参加到这次置办新房的行列中,可能也是因为当时的劳累和没有充足的睡眠,父亲的病情极其恶化,脖子的肿块那几天疯狂的生长,眼看越来越大。亲戚们也都建议祖父,快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检查,但由于盖房的紧张,一时也抽不开身去给父亲检查,病情就又拖着,后来新房完工了,父亲也累倒了。

直到一九九二年的春天,也就是父亲二十二岁时,在别人的介绍下,祖父带着病情恶化的父亲,踏上了去往西安市人民医院的看病路。病情和当时来校检查时的结果一样,看着脖子高凸的父亲,医生们也心急如焚,没多久便开始了手术。任何一个手术或大或小,都要进行术前打麻药,可考虑到脖子神经线的复杂,医生只对父亲打了不到一半,甚至还要更少剂量的麻药。一方面医生可以随时观察父亲的情况,一方面为了手术的成功率,就这样父亲在疼痛中坚持了三个半小时。听姑姑说,手术台上的手术布,硬是被父亲用手抓破,她后来看到父亲时,嘴里说不出话语,只是双眼泪流,这足以想象父亲当时忍受的疼痛,这也成为我佩服父亲的一处。

曾有人说,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要有个艰难苦楚。回顾父亲的前半生,我觉得这不是什么艰难苦楚可以形容,而是命运竟这般捉弄着人。但一生要强的父亲,从没有在命运跟前低头,更没有认输,或许善良的人,总有他应有的回报。在他的世界里,不喜欢与别人争强好胜,也不喜欢过多的去麻烦别人,他从来不说爱,但会用行动爱护着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每每回家或者离家时,父亲总会在那条小路上护送着我前行,这个男人就农民一个身份,却教会了我许多,感动了我许多。之前也为他写过一首诗歌《欠父亲一首诗文》,但我觉得还欠父亲一首散文。

母爱似水,柔情不断;父爱如山,岿然不动。这是对父母爱的最好诠释,但语言总是苍白的,毕竟行动才最有力量。

第二篇:回忆父亲抒情散文

今天是2015年12月24日,父亲去世整整一个月了。

上个月23日,我正在南昌女儿那里,哥哥打电话给我,说父亲近来身体不太好,虽然吃饭正常,但总是说四肢无力,老躺在床上不想起来,饭也是给他送到房间里去吃,而且老在念叨着我,那意思是希望我能够尽快回去看看他。

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两个月前,我才回到老家,父亲的情况还不错,精神很好,红光满面,似乎比以前还胖了点,拄着拐棍还能在房屋周围走走。他喜欢热闹,我特地开车带他到附近的天雷和米贝的两个集市去赶场玩,看风景。由于腿脚无力,他好几年没有去集市赶场了,看到集市建起了许多新房子,马路也加宽了,增加许多新店面,各种商品琳琅满目,面貌焕然一新,赶场的人熙熙攘攘,他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不住地感叹:“现在国家的建设真是太快了,隔了几年没来赶场,竟有些认不出来了。”

父亲身体向来很好,不生什么病,连感冒都少有。然而现在却……

我问哥哥:“满满是不是病了,比如感冒什么的?如果是病了,送他去医院或请个医生到家里来看看?”

在三个兄妹中,父亲排行最小,按照老家的习惯,我们叫他满满。

哥哥说:“满满没有病,也没有哪里感觉不舒服,就是浑身没有力气,起不来床。”

既然如此,我决定当天从南昌直接回老家。“领导”从桂林打来电话,她说要与我一起回去看望父亲,于是我决定先回桂林,再从桂林开车回老家。因为老家是在乡下,自己开车还可以省却中途换车而更快回到老家。

女儿说:“现在差不多已经中午了,今天走是不是仓促了点,要不明天再走吧?”

我说:“不行。你公不太好,我不能再等了!”

坐高铁当天傍晚我就回到了桂林。不知什么原因,这个晚上我老是睡不着,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烦躁难耐,直到天亮。父亲的状况让我很是担心,起了床,第一件事就是给哥哥打电话询问父亲的情况,哥哥说和昨天差不多,我这才稍稍放心。

天气不太好,从桂林出发就一直下着毛毛细雨。傍晚时分,当我们走到距离老家约五十多公里的一个服务区,我打电话向哥哥询问父亲的情况,哥哥说没有什么变化。然而,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到达离老家仅二十公里的梨溪水库时,我的电话突然响起,一看是哥哥打来的,我心里顿时咯登一下,感觉情况不妙,这个时候哥哥打电话来肯定有事。果然,哥哥在电话里说:“满满刚刚已经不在了!”尽管这两天我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听到哥哥这句话时,突然悲从中来,巨大的伤痛让我无法自已。我把车靠路边停了下来,尽量让自己的心情能够平静下来。“领导”也不断安慰我:“事情既然已经这样了,还是冷静对待,不要着急,稍事休息一下再走吧!”

“就差这么一点点路了,紧赶慢赶,还是不能最后见上父亲他老人家一面。”我无奈地长叹一口气,再也无法控制的泪水夺框而出。

停了一分多钟,心情稍稍平静些,我们才重新上路。天完全黑了,雨一直在下,而且越下越大,浓雾弥漫,老天也在泪水满面。

赶到老家时,已是晚上七点。家里来了不少帮忙的乡亲邻里。按照老家的习俗,父亲的遗体已经穿上了老衣,被放置到了堂屋右侧用板凳支着的一块门板上。人们进进出出,忙着安放棺木和其它事情,个个神情悲哀,话语不多。我站在父亲的遗体前,端详着那张我再熟悉不过的和蔼、亲切的脸,父亲容态安详,就像是睡着了一样。然而,我与父亲,就这样突然间阴阳两隔。我的老父亲啊,我再也不听不到你叫我的名字了,你再也听不见我对你的呼喊了!面对父亲的遗体,我扑通一声,突然双膝跪下,再也控制不住那奔涌的悲情,放声地痛哭起来。

在众人的帮助下,父亲的遗体安然入殓了。由于长途奔波和极度悲痛,这时,我才感到疲惫不堪,没吃什么东西便忽忽睡下了。

躺在床上,我久久不能入睡。父亲的音容笑貌,以及他那许许多多的往事,在我脑海里清晰地电影似的不断上映着,悲痛似乎渐渐远离了我,我又回到了父亲那无边无际、慈祥仁厚的爱怜与温暖之中……

由于家境贫寒,父亲没能上学,没有什么文化。只是在五十年代的合作化时期,村子里开办了夜校,父亲和妈妈才上了几个月的夜校,认得不多的几个字。那时,父亲和妈妈去夜校上课,我也跟着他们去,夜校的课还没结束,我就在妈妈的身边睡着了。回家时,我总是在父亲那宽大、厚实的背上睡得似醒非醒,模模糊糊地听着父亲和妈妈说着上课的内容以及他们夜校里的一些趣事。等到第二天早上我醒来时,父亲早就没了人影——下地干活去了。

父亲个子高大,身板结实,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是我们村子最有力气、最能干活的能人之一,什么重体力活,什么难做的活,对他来说都不在话下。为此,在我幼小的心里,父亲不但是我的保护神,更是我的骄傲。父亲十二岁时就学会了犁田,砍柴、割草、栽田、打谷,农活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他的活做得很漂亮,而且效率也高,在村里被称为干农活的高手。比如说割草吧,是农活中比较不好做的,特别是大太阳天,草干燥、柔滑,不易上手,那就更不好割了。而父亲却割得又快又好,别人一担草还没有割好,父亲却早已割好挑着上路了。

后来,父亲学会了鋸木板,我们家装修房子用的木板都是父亲和他的撘档锯的,农活不忙时,他们还常常去给别人锯木板挣钱,这是父亲会的农活外唯一的手艺活。专门锯木板的人,被称为锯匠,干锯匠这种活,不仅费体力,也需要一定的技术,比如磨削锯片、调整锯齿,都得自己动手。锯木板时,不只是要有较好的体力、耐力,而且要掌握相应的技巧,使用什么样的锯法,比如是用一字锯法,还是盘式锯法,是大有讲究的。拉锯的两个人要配合默契,身体随着锯子的来回拉动,有节奏地前后微微摇晃着,看起来好像很轻松的样子,但只要看看他们脸上雨一样汗珠,你就会知道干这活是多么的辛苦。在我们老家,很多人都会锯两下,但要锯得好,能长时间坚持,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父亲和他的撘档锯木板,可以一天接着一天地连续进行,木板锯得又快又好,非常平整,没有任何“挖瓢”等缺陷,木匠都夸他们锯的木板漂亮、好用,用他们锯的木板做木工,轻松又省力。

农闲时,父亲也偶尔也做些牛的买卖。父亲凭着他长期喂养牛、使用牛、观察牛的经验,对牛有他一套独到的“牛经”,他通过牛的长相、身姿、四肢、气质、牙齿,就能断定一头牛的年龄与优劣,而且看得比较准,从没有失手过,只是赚多赚少而已。他买得最多的是一年左右的嫩牛,公、雌不论,只要他看中了的,他就买回来,养它几个月,最多半年左右,看准机会就果断出手。这是父亲做事“见好就收”求稳、不贪的风格。对于牙口稍大一点的牛,如果父亲认为确实不错,他也买。不过,对这种牙口较大的牛,买来最多养

一、两个月就出手,决不久养。这其中的道理,虽然没听父亲系统说过,我想,应该就是他的“牛经”了。

父亲慈祥、和蔼,脸上常常挂着笑容,说话也轻声细语,很少见他发脾气骂人。就是在犁田时对牛的“不听话”也是和颜悦色,不出粗口呵斥。在父亲面前,哥哥和我都没有任何畏惧感。多数情况下,父亲只管田地里和山坡上的活,家务事以及管小孩之类,都是妈妈料理。对于哥哥和我,最多也只是口头上督促我们要努力学习,不要和人打架之类。学校放假,我们把学习通知书拿回来,得知我们的学习成绩都不错时,他也只是嘿嘿地憨笑着,脸上露出满意和放心的神色。从父亲这些简单而深情的表达里,我深切地感受到父亲对我们亲兄弟俩那深厚如天的牵挂和关爱。

在公社化之后,父亲做了差不多二十来年的生产队长。他虽然没识几个字,凭着他精湛的农活手艺和丰富的经验、以及对农时的准确把握,他总是把生产队的各项活路安排得井井有条,恰到好处。最苦最累的活,他总是干在前头,生产队的男女老少,对父亲都极为尊重、佩服,很少有为派工派活脸红脖子粗的时候。我高中毕业后在公社做了广播员,父亲经常到公社开会就住在我那。他对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从不打折扣。工作中有什么困难也是尽量想办法自己克服,不轻易向上级叫苦。他说:“上级要管的地方那么宽,要做的事情那么多,如果大家都向上级叫苦、伸手,上级的工作就没办法做了。上级有时间有精力把大事考虑好、管好,我们底下的事情也就好办了。”父亲对党和政府有深厚的感情,他常对我说:“要不是来了共产党,我们这些在旧社会靠给人打长工的人,哪有今天这样好的生活?我从内心里拥护共产党,感谢毛主席!”

后来,父亲年纪大了,不当生产队长了,后任的队长对他也是尊重有加,重要的事情都要征求他的意见,他也总是热心相助,知无不言,从不袖手旁观。在他看来,生产队的工作事关村民们自己的切身利益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把生产队的事情做好,也等于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父亲虽然讲不出多的大道理,但他的那些简单、朴素的言语,热情、大方的待人态度,周密、细致的处事方式和公正、守信的做事原则,对我的影响很大,并深深地融入了我的血液之中。

在我们周边的几个村子,父亲是个少有名气的栽田高手,他栽田又快又好。我读高小时,学校放农忙假我都回到村里参加栽田。有个年轻后生想要与父亲比赛栽田,他哪是父亲的对手,几下就落在了父亲的后面。另一个年轻后生不服气,立刻加入,两个人接龙迎战父亲,虽然只落后父亲

一、两行秧苗,但始终没办法超过父亲,而且栽的秧苗远不如父亲栽的漂亮。最后,这两个年轻后生拱手向父亲认输。这一场比赛,让当时在场的人都看呆了,我也从未看到父亲有这等高超的栽田手艺。在栽田中,父亲还有另一手绝活,那就是扯直汪。所谓扯直汪,就是在一丘较大的田栽秧苗时,往往首先要在田的中间栽出一幅直线秧苗,把田“劈”成两半,既要栽得直,不能栽出蛇形弯曲,又要栽得均,间隔得当,这样不只是为了美观,也便于今后的田间管理。田的顺向越长,栽这个直汪的难度也就越高。当我们栽到一丘三亩多面积的大田时,谁也不敢来扯这个直汪,都怕栽不好丢人现眼。那两个曾经输给父亲的年轻后生极力推举父亲来破这个局,父亲客气了几句,也就爽快答应了。他用一根扁担在田塍边一插,瞄了一下,拿起秧苗就唰唰地栽了起来。父亲不时抬头看看插在田塍上的扁担,腰都不伸一下,一口气就往下栽。父亲栽出的直汪,横竖都笔直如线,就像是木匠弹出的墨斗线一样。看到如此情形,其他的人都纷纷跳进田里,在父亲的两侧一字儿排开栽了起来。一个多小时,这丘大田就栽完了,大家站在田边,议论、欣赏起田里刚栽下的秧苗,纷纷称赞父亲的直汪扯得实在是太直、太漂亮了。

“马马虎虎吧。”父亲只是笑笑,并不怎么在意,淡淡地说:“田我都栽了几十年了,累也该累出来了,这算不了什么。”

一个累字,道出了父亲干活的认真与辛苦。

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也成了栽田好手,速度比一般大人还快。为此,我虽然还不是一个全劳力,干栽田这项活生产队却给我记的是全劳力的工分,按劳分配的精神在我身上得到了体现。

我后来就读的初中距离家里有三十多里路。我所用的粮食、蔬菜都是周末回家时自己带到学校的。一次我刚下课,有个老师就来告诉我,说我父亲来找我。在学校门口,父亲身边放着一担东西,看到我来了,父亲说:“我给你带了点米和菜来。”他指了指面前的一袋米和一把干菜。

我很激动,又有些意外:“满满,那么远,你还专门给我来送米和菜?”

父亲笑了笑,说:“我要给供销社去禾滩挑脚,顺便弯到这里给你送些来,下次你回家时就不用自己挑了。”

那时,我们那地方还没有公路,货物进出都是人力挑,这就是挑脚,是个大强度的体力活、苦差事。

家、学校、禾滩处于三角形,为了给我“顺便”送些米和菜,父亲竟要多走三十多里山路,看着父亲脸上不断流淌着的汗珠,我心里感到有几分心酸。为了我读书和少受些累,父亲真是太辛苦了。父亲说完,转身就匆匆赶路去了。我站在原地,看着父亲渐渐远去的身影,直到父亲的身影消失在前面拐弯处的大山背后。

初中毕业时,父亲本希望我考师范,读两年毕业就出来当老师,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家里比较拮据的经济重负。然而,受到语文老师即班主任的影响,我一心想要上大学,于是我报考了高中。对此,父亲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关心我考得怎么样。对于这个,我也说不好,尽管对考试有一些把握,心里也确实担心可能出现意外而落榜。一次我和父亲去姑妈家返回路过公社时,顺便进到邮局,问有没有我的信。当我报上我的姓名时,邮局的人随即递给我一封厚厚的挂号信。我接过信,小心翼翼地打开,正是我报考的地区一中给我的录取通知书,我一直悬着的心这才落了地。

父亲问:“是哪个给你来的信啊?”

我说:“是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啊,你考上了,什么学校?”父亲眼睛一亮。

“地区一中。”

“哦。”父亲畅快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惊喜、开心的神色。“你还老担心考不上呢,我说你一定考得上的你还不信。不过,没想到你一考就考得那么远。”地区一中在地区所在地,是地区的重点中学,离我们家有三百多里远。知道我考上了高中,父亲嘿嘿地笑了笑,他略一停顿,又说:“远就远一点吧,考得越远,才越有出息呢。”在父亲的观念里,人要出门才有作为,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人不出门身不贵嘛!”

去地区一中读书,要走二、三十里山路,后面一段六十多里虽然有公路,但是不通班车,要步行到县城去坐第二天的班车。因为担心我年龄不大,路也不熟,开始几次,父亲总是坚持要送我到有公路的地方。那是一个山坳,公路从坳上盘旋到沟底,然后沿条小溪通到县城。父亲就站在山坳上,看着我沿公路前行。我走出了五、六里远,回头还看见父亲站在那里凝望着我,再走远一点,山坳逐渐模糊了,父亲与山坳融为了一体,我这才不再回头,大步朝前赶路。我知道,我背负着的,是父亲的希望,是他那颗热乎乎、跳动着的心。

文化革命的兴起,大学停止了招生,我的大学梦也因此而破碎了。直到文化革命结束,恢复了高考,我才圆了大学梦,而这个梦的实现,被整整耽误了十一年。耽误了十一年,大体相当于人的整个生命的七分之一到九分之一,对于一个人,这是多么巨大的损失啊!大学毕业,我被分配到了外省桂林的一个国家部属单位。当我家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里时,全家人都高兴极了,祖祖辈辈大字不识几个的我们家,破天荒地终于出了我这个大学生。当时,我已经三十出头,可父亲仍然把当成小孩。他笑眯眯地摸着我的头,感叹地说:“靠着党的好政策,也靠着你自己的努力,你终于有出息了,在我们周围这几个村子,大学生你是第一个,我的脸上也十分光彩。我这一辈子的苦啊累啊真是全都值了!”

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动情地对父亲说:“我有今天,全靠家里的培养,特别是妈妈和你的辛苦培养。这我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

“有你这句话就足够了!我心里真是甜啊。”父亲爽朗地笑了起来。

在后来的三十多年中,父亲先后四次来过桂林。这之前,父亲没有去过大城市,只是到过邻近的县城,桂林是他到过的唯一大城市。在桂林,他住得最长的一次也就是两、三个月,再久他也呆不住了。一方面可能是生活习惯问题,没有什么他熟悉的人,口音不同,别人说话有的他听不大懂。我们上班去了,就他一个人在家,没人说话,不免有些憋闷。另一方面是来的时间久了,总是惦记着家里的那些事,特别是放心不下的是家里养的牛啊、猪啊什么的。他说:“我要是在家里,我虽然老了,做不动什么了,就是伸伸手你哥也会轻松些啊。”

2003年父亲来桂林时,我们对面的甲天下广场正在修建,工地上巨大的推土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你来我往,机声隆隆,工地热火朝天。父亲被那些施工的工程机械迷住了,他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么多的工程机械施工。每天在工地边,他一看就是大半天。我下班回来,他就津津乐道、绘声绘色地向我讲述他所看到的那些神秘施工机械是如何施工的。他特别感兴趣就是推土机、装载机。他说:“那些推土机、装载机啊,怎么就那么灵活、那么大的力气啊?一铲下去,一个小土坡就不见了;挖两斗泥巴,把个偌大的汽车车厢就装得满满的,呜的一声拉着就运走了。怪不得现在的马路啊、房子啊,几家伙很快就建好了,原来有这么些神通广大、蛮厉害的机械啊。如今的国家呀,变化真的是太大了。”

我说:“是啊,要不,那么大的工程,都要靠人工手挖肩挑,不知要搞到何年何月才能完成。”

父亲说:“记得打日本鬼子时期,我参加了芷江机场的修建,那时哪有这些机械啊,靠的全是人工苦力,施工的人在工地上黑压压的一大片,到处是人,但工程进展就是缓慢,几万人差不多忙了一年时间,才把机场修好。”

父亲对桂林的映像好极了。在公共车上有人给他让座,他既惊奇又感动,他说:“桂林的人就是好,这在其它地方是很难见到的。”再就是桂林不但山清水秀,风景漂亮,而且街道干净,整洁,看不到什么垃圾,对此,他啧啧赞不绝口。

桂林的风景名胜,我陪父亲都去看过。他说:“这桂林啊,到处都是好看的画,有的比画还要好看。来了桂林,哪里我都不想去了。”有一次我陪父亲去爬叠彩山,想让他看看桂林城的全景。他看到我掏钱买门票,有些不解地说:“在我们那里,万千的山啊,看都看不完。天远地远的,跑到这里花这个钱,有点划不来哦。这个叠彩山有什么好看的呀?”

我说:“这山与山不一样嘛。这是桂林市内最美丽的一个景点,在山上可以看到桂林全市,而且山上有很多古迹。朱德朱老总和毛主席的老师徐特立都来登过这个山,山顶上还刻有他们登山时互相唱和的诗呢。”

父亲对古迹没有什么兴趣,听说在山上可以看到桂林全景,而且朱老总和毛主席的老师徐特立都来过,他兴致倍增。我们拾级而上,在半山腰的平台上,我指着风洞上方一幅陈毅的石刻:“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并一字一句地念给他听。

父亲高兴得开起了玩笑:“呵呵,那你就比神仙还神仙了哟!”

我也笑了起来:“满满,你是神仙的父亲,就更神仙了啊。”

“好,好,都神仙,都神仙啊!”父亲哈哈大笑起来。

我们上到山顶,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仔细欣赏着桂林城的景致。我指着一些地方告诉他,那里是漓江,那里是象鼻山,那里是伏波山,那里是我们家住的地方……。父亲感叹起来:“啊,桂林真大呀,密密麻麻的房子,山峰似的高楼大厦,蜘蛛网似的街道,横竖都看不到边,整个城市该住得有偌十万的人吧?”

“大约八、九十万吧。如果包括流动人口在内,至少也有一百五、六十万人。与那些更大的城市相比,桂林只算得上是个中等城市。”我解释说。

“桂林的山与其它地方的山还真是不同,你看那山,一个个平地而起,像什么的都有,尖溜溜的,一个挨着一个,好像一大片刚刚出土的竹笋一样。”

桂林的山像竹笋,这很新鲜,从来没有听人这样比喻过。人们形容桂林山水,大都是引用唐朝韩愈“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千古名句,父亲的比喻,土是土一点,倒也贴切、形象而又生动。父亲识字不多,但他对一些事物的观察,有他独特的视角,比较准确而又别有新意。

自那以后,父亲就没有再来过桂林,主要是因为年纪太大,不想再出远门了。好在已经有了长假,我每年至少要回去看他两次。我退休之后,回去看他的次数就更多些。次数虽然多了,因为各种原因,但我每次回去在父亲身边呆的时间都不长,少则三、五天,多则七、八天。这些,父亲从不讲究,也不在意,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只要回去了,见到了,他就高兴了,就好像什么都有了。由此可见父亲的大度与开明。

去年国庆节,我和“领导”带着女儿和外孙女一起回到老家。女儿早就提出要回老家看望公。我上大学时,我们把女儿放到老家,父亲背着她,走亲戚,赶集市,走遍了老家的山山水水,可以说,女儿就是在父亲和妈妈的背上长大的。一次,父亲做了一个扛猪的架子,放在某个角落,被两个七、八岁的侄儿发现了,于是他们用这个架子抬着女儿到处玩,开心极了。不想,架子的木料是生漆树,女儿经不起漆树气味的刺激,生起了漆疮,身上好多地方都红肿了,女儿痒得哇哇直哭。妈妈被吓倒了,将父亲和两个侄儿骂了个狗血淋头。好多年以后,妈妈还常拿这事来数落父亲。父亲懊悔不已,默不作声。

三、四岁时,为了上幼儿园,女儿才到了安江城里她外婆家。

这次回去,看到父亲身体虽然很好,但明显苍老了许多,背也更弯了,我心里不免涌起一阵酸楚。父亲的背,为了他的子孙们,背过数不尽的艰辛与苦难,也背来了无数的甜蜜与幸福。父亲的背,承受了太多的重负,是活生生被累弯的。而我们回报给他的却是那么的少,不及他给予我们的万分之一,真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

女儿回来,父亲特别高兴,也许他又想起了女儿在老家的那些趣事;见到刚一岁多的重外孙女,他更是心花怒放。依据谐音,他把重外孙女称为“虫崽”。“虫崽”倒也大方,见面不久,就围着父亲“太太呀、太太呀”的叫个不停,这可把父亲乐坏了,一天到晚那张嘴总是笑得合不拢,吃饭时也要将他的“虫崽”搂在怀里。我们和父亲一起照了张合影,可惜侄儿、侄女们和另外两个“虫崽”没能回来。没想到,这张合影竟成了绝版。

父亲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像是一块随处可见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可以长出绿野,开出鲜花。

父亲是普通的,普通得就像是一阵随时可遇的清风,清风吹过,给人以凉爽、清新和快乐。

一辈子,父亲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事情。他用自己厚实的肩膀,撑起了子孙们的天堂,他对子孙们天高地厚的恩情,足可以让天地动容。

父亲是山,永远在我的心中巍然屹立;父亲是河,永远在我的心中悠悠流淌。

父亲的墓地,坐落在一个群山环绕的山坡正中,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环境优美。前面是层层叠叠、越远依次越高的群山。山峰如黛,绿树成荫,翠竹低垂,百鸟和鸣;山脚下,一条清澈如练的小溪自西向东蜿蜒而来,绕山脚流过,流水淙淙,如泣如诉。好一幅动静有度、美轮美奂的山水画卷。父亲,永远地长眠在了这片青山绿水之间。山下那条弯变曲曲、飘在翠绿丛中的小公路,是我回老家的必经之路。回去时,可及时向父亲报到、问候;离开时,也便于向父亲辞行,就像他在世时一样。

在父亲去世满一月之时,特写此文,是为祭。

第三篇:父亲的爱抒情散文

微信里突然收到女儿发来的一条留言:妈,老爸钓鱼还是坐的原来他自己做的那个凳子迈?帮我参考一下父亲节送啥礼物好呀。随即又发过来几张男士手链和男士衬衫的图片。我会心一笑,女儿长大了。而我今年竟然忘了这么重要的日子,俺的老父亲啊!我该拿什么来报答您?刹那间,父亲的身影在脑海里一幕幕不停地闪现……

——引子

从古至今,有很多文人墨客不惜用优美的词句来讴歌赞美母爱的伟大,可以说诗词歌赋举不胜举。相对来说,却很少文人赞颂父爱如山的高大,似海的深沉。小时候,我也只知道《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却一直纳闷怎么没人写《世上爸爸更好》的歌曲。不容置疑是母亲给了我宝贵的生命,然而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父亲的爱却扎根得更多一些,更牢一些。

在我的记忆里,相比母亲的大嗓门唠叨,父亲是一个不多言不多语的人。但是相对于母亲给予我的爱,父亲的爱却并不逊色,在我看来,反而更深沉绵长些许。温良的父亲是一个慢性子的人,这与急脾气的母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我儿时的感知里,父亲是胆小怕事、懦弱的人。父辈兄弟姊妹六人,上有两个兄长和三个姐姐,按说他是家中的老幺,依据两位叔伯常骂爸爸的说法,“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不知背地里受了多少婆婆爷爷的恩惠,我们家的日子应该是衣食无忧的。然而我深刻的记得,在我们与婆婆爷爷分开过的那段日子里是吃不饱穿不暖的,甚至于还贷了款欠了帐。父亲用勤劳的身影告诉我:靠父母不是本事,自己辛苦挣的才硬气。有时遇到叔伯欺凌,妈妈与他们据理力争,才只有桌子高的我气不过,就冲叔伯哭喊:“你们坏人!不要欺负我妈妈!”每当父亲在时,就会劝慰妈妈,“骂似风吹过,不痛又不痒。别和他们争吵;别与他们置气。今天他欺负我们,明天自有别人来教训他。”转头来,父亲又教育我:大人之间的事,小孩不许插嘴,无论如何从小要学会尊敬长辈。幼时的我没想到父亲会如此忍气吞声,反而对我说教,每每这个时候,我总是嘟着嘴生他的闷气,诧异于父亲的宽容大度是为了什么,愤愤然回到房间。现在想来,父亲是睿智的。吃亏是福不是祸,唯有勤劳能致富!如今,我们三姊妹已长大成人,各自都有了幸福的小家庭,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们受益匪浅。

斗转星移,写到父亲的爱就不得不提笔忆起小时候趴在父亲宽广而结实的背上的那些日子。

有一次,我们全家去给大姑婆祝寿。在我小时的记忆中,大姑婆家离我们家好远好远,那时又没有通公路,不像我们那天去看望九十高龄的大姑婆,开车只用了大约一小时。印象里只有羊肠小道,要徒步翻越很多道山梁,跨越好几条小溪流的,途中还要经过妈妈的娘家。总之,迎着初升的太阳出发,要等太阳当顶了才能赶到。我呢,刚飞出家门时还蹦蹦跳跳着跑在前面追赶蝴蝶,最多坚持到外公家,(外婆在妈妈七岁时就去世了)我就像久旱的花骨朵;像即将凋谢的花儿;像霜打的茄子一般,高兴不起来了,撒着娇趴到爸爸的背上坐起火车来。小脚丫走累了歇息在爸爸舒适的背上,别提有多惬意了。一会儿假装睡觉,眯着小眼睛,只用小耳朵聆听爸爸苍劲有力的步伐,迈着节奏的声响;一会儿又睁开眼,望了前面望后面,问爸爸我们走了多远,还有多远;一会儿又骑在爸爸的脖子上,张开双臂学着小鸟飞翔。那时是没有见过火车的,更别说坐过了,只是从妈妈教的儿歌里,匍匐在爸爸的背上尽情想象……

午饭的时候,父亲不知是开心还是情难自已,与几个表舅猜拳行令,忘乎所以。当妈妈小声支我去劝爸爸少喝酒时,遇到他们在猜有无,我竟然忘了自己的任务,还帮着爸爸竞猜,提建议。一顿饭喝到太阳偏西,还意犹未尽,直到爸爸站起来摇摇晃晃挥手,说下次再较量才勉强收尾。妈妈的愠怒也不好在娘家人面前发作,只能留着在返回的途中不断地唠唠叨叨。对于妈妈的絮叨,当时的我是极不耐烦的,因为我在爸爸的背上。而爸爸只是冲妈妈“嘿嘿嘿嘿”地傻笑,却不作任何辩解。“妈妈您别吵吵了,爸爸都这样了,我保证他今后不会再喝醉了。”我求着搀扶着爸爸的妈妈。大我两岁的哥哥给爸爸找来水竹棍做拐杖后走在最前面,姐姐走在身后,偶尔扶一下我的屁股,嘱咐我抓紧爸爸的肩膀。我倒是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随着爸爸左右摇晃的身躯摇摇摆摆,觉得像是在坐摇摇椅一样开心快乐。因为我坚信爸爸坚实的背膀是最安全的港湾。现在,我虽然已经记不清,自己当时是怎么就非让喝醉酒的爸爸背的了,但是我们一家深一脚,浅一脚,披着月色在山间小路上穿行的温馨场景却让我记忆犹新,爸爸坚持背我的那份情让我难以忘怀。

脑海深处,平凡而渺小的父亲无所不能。他不但会用竹子编各种生活用具,而且还会用竹子给我编小巧的背篓或用棕叶编蚂蚱和蜻蜓,让玩伴们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每当我调皮闯祸后,父亲也不像母亲那样打骂我,而是用布条反捆了我的手,不许吃饭,然后面壁思过,直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保证不再犯,才默许姐姐给我解开布条,允许我上桌吃饭,把好吃的夹到我碗里,顺手自然的轻轻为我擦去即将掉入碗里的泪滴,慈爱地看着我的神情至今难忘。

还记得我七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不知怎么回事,嘴里、舌头上莫名地长满了小泡泡,张不开,连喝一滴糖开水都难以下咽,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别提有多难受了,更无法吃饭。那段日子,我请假在家,伙伴们怕传染,放学也不来和我玩了,哥哥姐姐也忙着要帮父母干活。我常常一个人胡思乱想:照这样下去,自己不被痛死烂死也会被饿死的。整日里无精打采,奄奄一息地躺在被窝里等着死神的降临。妈妈留着泪一滴一滴地喂我喝爸爸从深山老林里采来的清热败火的草草熬制而成的药水。那不能说是喝,只能说是浸,因为流出来的比流进嘴里的多得多。原先“妙手回春”的爸爸万没想到自己这次失手了,直到几天后我高烧不退,开始说糊话才乱了阵脚。父亲母亲商量后,从爷爷那儿借了二十元钱,然后妈妈找来大背篓,爸爸冒着雨把我背到乡卫生所,又是涂药,又是输液,才把我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后来听爸爸讲,第一天我都无法站在背篓里,也不晓得用双手抓住爸爸的双肩,只是在大背篓里蜷缩成一团,对于爸爸呼喊“幺儿”的声音不言不语,可把爸爸吓坏了。整整一周的时间,爸爸每天用大背篓背着我,天微微亮就出发,不顾汗水打湿补了几层补钉的衣裳,火急火燎地驮着我赶往卫生所。排队输液,直到傍晚时分才又匆匆忙忙往家的方向赶。每次下山大约需要两个小时,返回爬山就得三个多小时,天天如此,无论刮风还是下雨,父亲从来没有一句埋怨的话语。在我渐好,头脑清醒的时候听到他对我说得最多的是:幺儿乖乖,病好了爸爸给你买彩色的大棒棒糖吃哈。我心里乐着,眉开眼笑地应着。那时的我也没好好去想想,双肩瘦削的父亲哪来的力量,背着几十斤重的“小胖墩”来回几个小时,却不喊累。穿着破烂的草鞋,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生怕我摔跤,却不说苦。现在,当我为人母了,才深深的理解,感动着父爱的伟大。

如今,我已结婚生了女儿,有很多次只要一个电话回娘家,父亲都会不辞辛劳的有接有送。当女儿如我小时候一样,趴在父亲的肩膀时,我就会告诉懵懂的她:“幺儿,要记得外公背你哟!长大后要给外公买酒买糖哈!”幺儿便会数着爸爸的白发,“咯咯咯”地笑着回答:“我要给外公买好多好多糖糖,还有外婆,还有妈妈,还有……”?

父亲啊!我敬爱的老爸!当时光匆匆流过您的黑发;当皱纹已慢慢爬上您的脸颊;当您的双鬓已渐渐泛起了白霜;当您那曾经宽大结实的背膀已日渐消瘦变形时,您无言的爱早已让女儿情不自禁。蘸泪笨拙地默记您的爱,我深知那是三言两语难以诉说完的恩情,但我会永远铭记在心,永远珍惜我们之间的父女情缘。我也知道您不会上网,不会读到这篇关于您的小文,但我还是想对您说:“爸爸我爱您!祝您父亲节开心!晚年幸福安康!”

后记:

在父亲节即将到来之际,仅以此拙文献给我敬爱的父亲。感谢父亲几十年来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铭记父亲的谆谆教诲,以及无私的包容和呵护,让我感受到的无与伦比的幸福。谢谢您老爸!再次深深祝福您节日快乐哟!

第四篇:我亲爱的父亲抒情散文

认识父亲那年我五岁,是一个似懂非懂的年龄。

那是一个温暖的午后,妈妈领着一个很沉稳的男人来到我和姐姐面前,很温婉的说,这就是你们的父亲了,应该叫爸爸,我一脸茫然的打量着眼前这个陌生的男人,他比我们还拘禁,脸上挂着一丝僵硬而牵强的笑。在我的印象里,爸爸是一个太遥远而陌生的名字,妈妈让我很为难,我也很让妈妈失望,那声爸爸我到底儿没喊出来。从此我们由三口之家变成了四个人,多了一个人的家庭感觉很温馨,我的世界也变得很完整。

我从来都没有觉得这个爸爸不好,只是在一个孩子的心里,总有那么一点点纠结,这让我面对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父亲很内疚。一次,妈妈背地里和我说,你现在的父亲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要善待他,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我不冷不热的行为让妈妈担心和为难了。因为我而使家庭的氛围不和谐,这是我所不愿看到的,我很自责。

父亲沉稳的性格铸就了他的沉默,他是很少笑的,但他的愉悦,我能感觉到,那时眼睛里流淌出的温暖,细腻而柔和。家里细微的事都是妈妈在照顾,爸爸只忙外面的活,除了种地,还去给别人做些零活,即使这样没黑没白地奔波,日子还是捉襟见肘,有连续几年的冬天,父亲都要到山里给别人赶马车拉木头,每天只挣七元钱。一冬天的辛苦,换来的是我和姐姐半学期的生活费,我每一天的索取都建立在父亲的汗水之上,而我的所得并没有让父亲感觉到些许的安慰,哪怕是一句推心置腹的话。一天夜里,我听见母亲和父亲简短的对话:“最近你身体不好,歇两天吧。”“没事,宽裕点,不能让孩子在外面受委屈。”“你说二力这孩子,唉!”妈妈这长长的一声叹息,像压在我心里的一块石头,压抑的有些不能喘息,接着是一阵沉默,恍惚中我听见父亲说,其实这孩子非常懂事,只是和我一样不善表达。宽容和理解都是建立在大爱基础上的,父爱如山,我每一天都能感知到他的厚重。

一件突如其来的意外,让我卧床不起。那是我和同学出去玩时,坐在自行车后面的我不小心把脚伸到了轮子里,后脚跟血肉模糊,医生擦拭完,已露出铮铮白骨了。还有半个月,学校就开运动会了,我是旗手,而且还有项目要参加呢,身体的疼痛和心理的急迫,让我急得直哭,但这眼泪我没让任何人看见,我觉得,眼泪和坚强是不能成为朋友的。父亲很心疼,但一句都没有责怪我,那几天他没有出去干活,在家花了两天时间给我做了一个拐,很笨拙粗劣,但很适合我,我知道这是父亲按照心里的我量身定做的,那天父亲把新拐递给我并伸出一只宽厚的大手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孩子,一起来。”在那一刻,强壮的笑颜,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脆弱和愧疚,父亲这么多年的厚爱和付出,一股脑地涌现出来,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动,脱口喊了一句:爸,谢谢还没有说出来,已经是泪雨滂沱了。我看见父亲笑了!笑得很灿烂,而且有晶莹的泪在眼里滚动,父亲坚持地扶住了我,在那温馨的时刻,我们都被彼此感动着,我因为厚重如山的父爱,而父亲是因为含辛茹苦的付出而得到的两个字:爸爸,本来在父亲的心里,他什么都不奢望,他只是在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地演绎着这两个字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都说大爱无言,是的,任何语言都诠释不了这份爱。养伤的日子里,每天都有那样一段幸福的时光,在洒满阳光的庭院里,大手拉着小手,父亲拉着我,蹴蹴前行,相扶相携,一如我人生的路。

一家人清贫而快乐的生活着,不善言谈的父亲,更加辛苦和忙碌,我和姐姐都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那是来自心里的父亲给予的阳光。每当面对失败和挫折的时候,我都会想起父亲那一只伸过来的大手,那简单的一句话;孩子,一起来。这句话带给我的力量和温暖,将会陪伴我一生,一起来,不仅仅是共同面对困难,还要共同迎接美好的新生活,一家人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爸爸尽管是我的继父,但恩重如山!

第五篇:慈爱父亲的抒情散文

世上有一个人男人,深爱你一生,呵护你一生,把你视为上天赐给他的珍宝,对你关怀备至、宠爱有加,小时候是他第一次把你扛在肩上,任你的尿液冲刷他的脸,小时候是他把你驮到背上当马骑,为的是逗你开怀大笑,当你受了委屈的时候,是他把你拥入怀中,让你的泪水在他的宽厚的怀中淹没,当你遇到困难,感到沮丧的时候,是他拍拍你的肩,轻声说孩子不怕,有我在。回想到,多少次风雪交加的夜晚是他焦急的在门前等晚归你,多少次因思儿而彻夜未眠,回想到女儿出嫁的前夜您是整夜未眠,呆呆的望着远处的星星,我知道您是为您最宠爱的女儿担心,回想起很多很多……这个人就是父亲!

父爱深沉而厚重,父爱不在言语中,父爱不在浮夸中,父爱不在奢华中,父爱也许就是一个温暖的怀抱、父爱也许就是一双温暖的手、父爱也许就是关切的眼神、父爱也许就是默默的鼓励和支持!

父爱是什么,你看了大宅门你就有了诠译了,想必我们都看过大宅门这个脍炙人口的电视剧,其中有一幕让我很受感动,终于从中理解了父爱是那样的深沉和含蓄,但深刻而久远,这一幕就是白老七因犯下家规被白老夫人赶出家门,白老七领着媳妇黄春向全家辞行的时候,白景琦的那忠厚老实老父亲没有出来送儿子,站在院子里偷偷的掉着眼泪,望着儿子的身形渐渐地远去,久久的矗立在那也不想回去,我理解作为父亲的心,儿子手无分文领着怀孕的媳妇去闯荡,是多么的担心,是多么的牵挂、是多么不舍呀!多么想送唯一的儿子一程,多么想跟儿子说几句知心的话,但他知道,儿子必须的远行,这是不能改变的事实,作为性格有些懦弱的父亲,只有深深的牵挂、无限的思念、默默的祝福、暗暗垂泪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位父亲,父亲在我们心中永远是高大的、智慧的,是我们小时候的崇拜对象,是我们成长中的良师益友,父亲在我们成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儿女前进路上的灯塔,是儿女事业的基石,是儿女的精神支柱,是儿女成长的天梯,可以说父亲将影响儿女的一生,有一位好父亲是我们一生的幸福!也是我们一辈子的荣幸!

我们的父亲也许很平凡,我们的父亲也许并不伟岸,我们的父亲也许已经老迈,也许我们父亲已经白发常苍苍,也许我们的父亲已经耳聋背驼,也许我们的父亲已经长眠于地下,但在我们心中父亲的形象永远是那样的高大,父亲的精神永在我们心中,在我们心中父亲永远是那样的英俊、潇洒,就连父亲脸上的五线谱在女儿的心中都是那样的美。

们真的应该感谢我们的父亲,是父亲给了我们一个虽不华丽去很温暖的家,是父亲给我一个心灵停靠的港湾,是父亲让我们过上虽不富足但衣食无忧的生活,在父亲的呵护下我们度过了无忧无路的童年,在父亲严厉的父爱下让我们顺利的完成了学业,成为了有用于社会的人才,在父爱的感召下,让我们勇敢的迈过生活的一道道坎,让我们成为生活的强者!

我们真的应该感谢父亲,父亲不但给我们奠定了良好的生活基础,父亲也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父亲教我们学会什么是坚强、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正直、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勤劳、什么是宽容、什么是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父亲就像一座山,有山的雄伟和豪迈;父亲就像海,有海一样宽阔的胸怀;父亲就像一条河,绵延不断,九曲十八弯,一直流到千里万里以外;父亲就是一首诗,是一首豪迈的诗,每一词每一句都用生活锻造;父亲就像一首歌,一首来自心灵的歌,用心作词,用激情作曲,用真情演唱!

我们永远不要忘记父亲,不管我们走到哪里,不管我们今后做什么,不管我们今天有多少财富,不管我们是否身居要职,不管我们有多忙,我们都要常回家看看我们老父老母,不要忘了老父的期盼,不要忘了老父的嘱托,不要忘了老父的深深牵挂,给老父一个心灵的安慰就是我们做儿女的最好的孝顺了!

在这父亲节来临之际,我更加的想念我那长眠于地下的老父亲了,真的忘不了,忘不了我们父女相处的一幕一幕,忘不了父亲第一次手把手的教我写字的情景;忘不了每晚缠着父亲讲故事的情景;忘不了寒冷的冬日放学后手痛的通红,哭着往家跑,是父亲解开自己棉衣让我伸到父亲的怀里取暖的情景;忘不了晚自习的时候父亲站在教室窗下等我放学,冻得瑟瑟发抖的情景;忘不了父亲背着行李,一别走一别唱着京东大鼓的送我上学的情景;忘不了父亲病魔缠身是对女儿的那份依恋;尤其忘不了父亲临终前的对生的留恋和对妈妈和我们的那份不舍的眼神,忘不了……我们父女只相处了短短的26载,病魔就夺去了您的生命,你知道吗?我多想陪你到永远吗?你知道吗?你虽然病魔缠身,但你永远是我的精神支柱,我多想在听到您芹儿、芹儿的呼唤声,我多想拉着你瘦肖的手说说心里话,我多想……我知道这一切都成了奢望,只能期盼在梦中了!

父亲给予我们真的很多很多,我们穷尽一生也无法报答,我们做儿女回报给父母只有努力的工作,快乐的生活,不让父母为我们牵挂、为我操心,好好的孝敬我们父母,让他们度过一个幸福、快乐、安详的晚年!

下载父亲的前半生抒情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父亲的前半生抒情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风中的父亲抒情散文

    前一阵,父亲因为胃不舒服,我便带他到大医院做了一次详细的检查;做完检查父亲就回去了,他放心不下我的母亲,因为母亲身体也不大好。病检报告昨天才出来,还好不是啥大病。主治医生开......

    父亲的秋天抒情散文5篇

    每年的秋天,摆在父亲心中的头等大事,就是期盼有个好的收成。为人之父,对上要瞻养,对下要呵护。父亲十分清楚,他有着担当,有着责任。秋天,对父亲有一种天然的压力,就像他肩上的担子一......

    忆父亲抒情散文(最终定稿)

    读高中时,我的一篇“我的父亲”作文,老师给了满分。此后在我这四十多年的风雨人生中,一直把它珍藏着,作为对父亲的纪念。父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一生辛劳,却不曾过过一天好日子,年轻......

    征文:怀念父亲抒情散文(本站推荐)

    爸爸去世已经是半年前的事情了,那天,在广州打工的我刚上完夜班回到出租屋里,接到亲戚电话,说爸爸生病了,让我赶快回家。当时,一种不祥的预兆顿时笼罩在了心头。急急忙忙赶回家里,最......

    父亲的家国情怀抒情散文

    2007年的春天,我接到父亲病危的电报,千里迢迢回故乡探望父亲。父亲已经不能坐起来了,人瘦得变了形,皮包骨、脸蜡黄。他只能靠药物维持生命,但是头脑清楚。我坐在病床旁边,握住父亲......

    父亲的定义的抒情散文范文大全

    父亲离我们很近,他是生命的源头,父亲离我们很远,他是灵魂的归宿。父亲的爱,粗狂而纤细;父亲的情,含蓄而热烈;我们的血管里流着他的性格,我们的心胸里烙着他的尊严,我们就是父亲的一个......

    征文:怀念父亲抒情散文(写写帮整理)

    爸爸去世已经是半年前的事情了,那天,在广州打工的我刚上完夜班回到出租屋里,接到亲戚电话,说爸爸生病了,让我赶快回家。当时,一种不祥的预兆顿时笼罩在了心头。急急忙忙赶回家里,......

    我的前半生经典台词

    我的前半生经典台词 我的前半生经典台词1 1、两个人在一起,进步快的那个人总是会甩掉原地踏步的那个人,因为人的本能都是希望更多地探求生命生活的外延和内涵。2、没有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