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此季淡墨诗歌
喜欢上一首诗
便会反复品味
入境入戏
感觉自己就是
诗中的主题
喜欢上一首歌
便会单曲循环
醉在音符里
感觉世界
只剩下这一种声音
喜欢上一个人
便会日夜着迷
无法挣脱
感觉魂已不在那个人成了你的一切
喜欢
是一件美好的事
有了喜欢的东西
生活
变得无限精彩
秋去秋又回
四季更迭
丢在角落里的虚美
不只是虚的失落
换来的却是
无尽的真
走过的每一段
不是错亦不是对
是无份量的轻
飘在云端
等待秋风路过
换取二三片真
收获
足够多的情意
若有懂得
心便有感动
看一切
日见云淡风轻
想与秋说
淡相守默相伴
只求细水长流
相知相惜无尽处
尘世的烟火
太过烟火
因此
我惜这里
用一字一句
用一真一诚
在这心灵停歇处
抒写
喜忧参半的浪漫
将一切
交给
这个九月的秋天
由它给热闹
画上美丽的句点
而后
独自坐在秋事里
素默止止
第二篇:淡忆诗歌
一朵不带雨的云
浅浅飘过了额头
牵着我的目光
滑过尘世的炎凉
在阴暗的角落里细数伤痕
寸寸芳华
时光早已掠取了青葱的颜容
爱情在书页间凋落
浅浅的字里
往事留下温婉的笑容
覆盖的灰尘早已死去
青春 前尘 爱恨 冷风
守着杂乱的文字
却从不曾忘记
封着无法收拾的甜蜜伤痛
穿过清凉的溪流
挡不住飞舞的忧伤
甘愿屈曲爱情的掌心
不念世间的荣辱
却在意情缘去留
貌似潇洒地转身
谁能看见我一脸潮湿
爱情在书页里凋落了
浅浅的字里
往事留下温婉的笑容
覆盖的灰尘早已死去
青春 前尘 爱恨 随风
第三篇:墨落成花诗歌
煮一壶浓茶,
坐在岁月的摇椅上。
我把时光折叠成小船,让记忆乘满舟,以美好为风帆,淡然
驶向那波澜不惊的心海上。
春暖花开的季节,醉染了流年。
听,花开的声音,妙曼成深深浅浅的曲谱,在叮叮咚咚的诉说着美丽的故事。
看,风舞的纤姿,娇柔成莺莺燕燕的仙子,在缱缱绻绻的挥袂着惊艳的绝唱。
我把你,写进千词阙阙的小笺里,在字里行间填满。
瘦笔,惊动了沉香的脉络,叠落成一行行委委婉婉的小字,在宣纸上绽放,瞬间,墨落成花。
第四篇:此去经年爱情诗歌
捧书意,对目情;一去一别数年矣。
春风又起雨又泠。
期常梦回去年里,一笑曾令我痴狂。
温言婉语,牵动情肠;
笑靥轻扬,心目与向。
不觉彷徨,不觉神往;
付了倾心,付了至情。
也曾赋词轻吟唱,也曾同领秋风凉。
未知今还记?
谁执画笔,描了谁的清丽···
红白纸,素情倾;时换人非好如戏。
梦入梦回梦醒藏。
犹记当年笑谈景,轻羞掩唇发丝香。
那夜附耳呢喃语,而今还荡。
亦曾豪语说誓言:既得卿心倾我心,宁负苍天不负卿!
而今卿何方?宛似花已黄。
回首为卿疏狂,撒别亦未放!
曾经誓言欲将灵?又能灵几句。
却不过
错了花期,失了花信……
第五篇:淡墨散文的语言艺术鉴赏论文(精)
淡墨散文的语言艺术鉴赏论文
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淡墨散文的语言艺术鉴赏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语言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权势的争斗。没有分贝和尘埃的困扰,在皎洁的月光下,你可以静静的审视爱情的伤口。(《眷恋的红土地》)
正是作者强烈的情感,这里化抽象的“爱情”为实体的可以“审视”的伤口。用语言实现了描写客体的变形。正是这种变异化的言语体现了作者情感的真实性,想象和联想的自然性,具有审美客体作用上的正确性,反映了作者直觉的真
摘要:文章从艺术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淡墨散文的语言艺术。淡墨散文的语言是一种有意味的言语形式,这种有意味的言语形式打破了词与词的正常组合关系,根据情感的需要使词与词进行超常的、新的组合,它打破了语法的常规,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从散文的语言创造来看,它的语言是作者创造出来的表现性形式,是作者情感的外化。散文的语言沉淀着作者浓厚的审美情感,通过散文的语言创造了有我之境的情景交融,以及无我之境的物我同一的艺术世界,从而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和审美情感。
关键词:淡墨散文;语言艺术;言语形式;审美活动
认识淡墨源自《走进滇西》“滇西,未被触摸的原初,尚未开始的终点,溟溟蒙蒙,混混沌沌,一种很难表述清楚的感觉。”“滇西,一个长在深闺人未识得楚楚动人的女子。”情动《乌蒙山》“乌蒙山从南高原上站立起来,一个挺硬朗挺高大的汉子,让周围的众山都矮下去,不敢抬起头来。”出于对散文的热爱,得到淡墨亲自赠送的一册《淡墨散文精品选》,利用空余时间,精心阅读起来,被文集中的美文所吸引,爱不释手。先生用如诗的语言写出了充满喜怒哀乐的人生美境。翻开《淡墨散文精品选》,分八个部分随着情感的溶入,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情系红土地、人与自然、东方女人花、云南时空、情感驿站、梦萦故乡、哲理人生、今昔校园,把篇篇美文归类其中。用淡淡的墨笔托起凝练而警策的文字,显得淡雅而庄重。
淡墨,本名陈朝慧,云南昭通市巧家县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日以继夜地潜心于诗散文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淡墨的诗散文,极富云南特色,云南味道,主要是滇西味道和滇东北乌蒙山的味道。而且文字、韵味和诗意都惊人的美丽,让我们不得不感叹汉语汉字排列组合之后的独特的语言魅力。在他的作品里,以诗的构想、诗的意象、诗的笔墨、诗的语言,把他们一一传神地勾画出来。以“故乡情怀”与“山里人生”为基点,用“情感世界”展露出作者显露与未显露的人生。
淡墨散文的语言艺术在于作者负载着沉重的情感来完成其作品。散文中的语言是作家情感强烈时的自然流露,是心理感觉和艺术语言的完美结合。体现了文学是“语言”和“现实”的一种契合,文学语言就像一个生命体本身一样,是“语言”和“现实”生命聚合体,是文学的内容和形式本身。散文中的语言是作家情感强烈时的自然流露,是心理感觉和艺术语言的完美结合。
淡墨散文是云南高原的独特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人文精神的诗的雕塑,正如他自己所说:“红土地,艺术和生命的本源”,“诗和山茅草无声地在这里发芽,那弯弯的红土路,是我作品中无法甩掉的情结”(《淡墨散文选·序》)。以情感为纽带成为淡墨散文的一大语言特色,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及审美空间。如:
①他狠下心来要走了,像大叶岩角藤一样的爱情都缠不住他(《森林的女儿》);
②一个腰肢很细很细的女人,一把抱住了高原上一段很粗犷的历史(《庄硚王滇》);
③一个风流的娇女子,醉倒了整个汴京(《李师师》)。
著名的艺术语言学研究先驱云南师范大学骆小所教授认为,“艺术语言是情感思维的言语形式。”他将艺术语言中的文境解释为一种“虚无之境”,“是发话人主观情感和反映对象的统一,是一个深层境界的创造,即形与神的统一,情与理的统一”,它不仅给受话人感到直观无隔,而且气韵生动,传神显心,它是美的韵味。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它具有人文性和科学性。淡墨先生的散文语言是情感之心,淡墨散文的语言艺术鉴赏是情感的激活。通过语言把欣赏者带入了人化的世界,给人予无尽的美。
淡墨先生的作品具有审美知觉。审美知觉是指对审美化的艺术语言的感知,它是审美感受的基本心理形式。淡墨先生将已有的经验、情感、兴趣、意志的目的指向性融入于艺术语言所立的象的知觉之中,将一般感性映象改造为活生生的审美意象。例如:
①“金沙江,熔冶一种大起大落的性格。”(《魂牵梦绕金沙江》)
②“红河是从红土高原心脏里泵出来的血液,大山母亲流淌着的乳汁,养育了一方水土一方人。”(《写给红河》)
淡墨笔下的意象,深化为审美之象的境地。在淡墨的艺术语言中,象是拟态化的,是非实证之象。通过作者笔下所塑造的意象,往往使人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在淡墨的语言艺术中,作品中语言的情就不再是被物所感之情,而是意象化之情。淡墨散文的语言达到了“为文造语”的境界,“为文”的过程就是把象中之情变为艺术语言的辞之情,即辞之情发。这时,心中意象已经构成,情为文之经,语言之辞为理之纬。淡墨散文的语言为情造辞,情感真实,文辞精练,以象为载体,以辞为形式,达到对艺术语言的审美追求。
淡墨散文的语言是一种情感体验,通过巧妙的运用语言,将情感体验转化为一种新的存在。淡墨散文语言中的情感体验属于作者心灵的闪光、情感的火花,它反映了作者审美直觉的形象性、直观性和意象的气韵生动性。就具有强烈情感的淡墨散文语言来看,具有两方面的特征: 一方面将语言符号转化为艺术符号;一方面,努力扩大语言的张力。就淡墨散文的语言来看,不仅只是表达思想感情,它还在于创造出艺术符号,用符号来建构起相应的艺术体系,即超越语法规范,自然化的言语体系。淡墨散文中的语言是情感化的符号,它既是形式,又是表现,其内蕴是真实的情感。散文中的语言往往表现情感,或唤起情感,它往往以拟态表现情感。例如:
在这寂寞的山谷里,在世界的边缘倒似乎少了些金钱的烦恼,权势的争斗。没有分贝和尘埃的困扰,在皎洁的月光下,你可以静静的审视爱情的伤口。(《眷恋的红土地》)
正是作者强烈的情感,这里化抽象的“爱情”为实体的可以“审视”的伤口。用语言实现了描写客体的变形。正是这种变异化的言语体现了作者情感的真实性,想象和联想的自然性,具有审美客体作用上的正确性,反映了作者直觉的真实,从而唤起受话人丰富的情感。
在淡墨散文的语言中,作者塑造的意象偏重于作者的审美意识,语言的变异性形式表达了情感内容的言语形式,心象反映了客体的变异性。散文中语言是反映客体的再现与作者审美体验表现的统一。例如:
①呵,故乡!我还能找回我那失落在打谷场上的欢乐吗?(《写在故乡的土地上》)
②我把一切都化为一个绿色的心愿,决心用一颗小草的生命融入草原广袤的胸膛。(《草原,我心中的草原》)
③冷。火辣辣的情感在冰弦上战栗。(《马头琴》)
例①中的“打谷场上的欢乐”、例②中的“绿色的心愿”及例③中的“火辣辣的情感”,变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传递出了可体验的情感信息。所以,淡墨散文中的语言的表意特点,往往是含蓄暗示,若即若离,引人入胜。它美就美在言与意的距离,象与意的距离,情与理的距离。它求的并不是理性的、明白的,而是精神的,隐喻的。
散文中语言的创造,反映了作者的审美直觉。在艺术语言的审美直觉中,发话主体所关注的是反映对象的感性形式的存在,往往不注重抽象概念,它的最终成果也不以概念方式加以表述,它专注于对反映对象由于艺术直觉所得到的心象的呈现。而淡墨散文中塑造的形象不是物理之象,而是心造的幻想和想象、联想之象,也就是情感之象,始终伴随着丰富的想象、强烈的情感和心灵的跃动,由此而产生审美感受。因此,淡墨散文的语言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往往以活的形象来体现散文的意味性。
参考文献
.2、期刊论文
[1]骆小所.艺术语言是情感行为.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3).[2]骆小所,太琼娥.艺术语言的情感体验解读.学术探索,2008,(6).[3]骆小所.艺术语言:有意味的言语形式.修辞学习,2000,(4).[4]骆小所.论艺术语言的创造过程是一种审美发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