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遥远的声音中学生读后感
《遥远的声音》是日本佐佐木赫子的一篇幻想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名叫正彦的乖孩子,乖到事事都听大人安排,乖到事事都会向妈妈请示。当然,正彦之所以是个乖孩子,肯定跟妈妈有关,因为凡事妈妈都早已做好了安排,正彦只是服从即可。这不,春假第一天,当别的小朋友都在享受放假的轻松,尽情地钓鱼、打球之时,正彦已经听从妈妈安排乘车一个小时去私塾上课。按照正彦妈妈的说法是,“春假的课非常重要,可不要迟到啊”,一向听话的正彦连日期都没有确定就去了私塾,但私塾当天并没有课。就在正彦从私塾返回,即将到家时,正彦想玩耍一会儿再回家,但玩什么好呢?从没做过主张的正彦便打电话询问妈妈,但,就在正彦打电话刚说出自己的问题时,一辆车失控冲了过来,于是悲剧发生了,一个年轻的就此戛然而止。
但,悲剧并不仅止于此。
两个月后的周末,正彦家的电话铃响了,电话是正彦打来的……最初,大家都认为是正彦妈妈过度出现了幻听。但,后来,爸爸也说是正彦打来的。还有更奇怪的,这电话只在周末上午打来,声音很微弱,似乎反复说着同,以至于正彦爸爸妈妈认为是有人放录音搞恶作剧,但后来,周末上午的电话越来越频繁,几乎每隔十几分钟就打来一遍。
正彦的离开已使家人悲伤不已,现在这个莫名其妙的电话更让这个家笼罩在了恐怖和懊悔之中,因为他们听到正彦似乎在说“去玩好呢”,对于这句话,爸爸妈妈不太懂,是啊,这句话是一个什么样的秘密,在倾诉着正彦怎样未了的心愿?
一切都是谜,再到后来,当正彦又打来电话时,作为同龄人的“我”拿起了电话,认真倾听一番,“我”听懂了正彦的话,正彦正在用微弱的声音问:“我怎么去玩好呢?”听正彦这样问,“我”明白了,原来,离世的正彦仍然需要向妈妈询问他的玩耍方式,于是,我一边抽噎一边回答:“去找伙伴……找到伙伴,去玩足球,去玩骑马大战,不管玩什么都行。”从此,电话铃再也没有响过……
原来,车祸发生前,正彦在电话里只给妈妈提出了问题,但并没有听到妈妈的答复,所以,到了另一个世界的正彦就一直有疑问:该怎么去玩呢?
这,当属于正彦离去之后的又一场悲剧吧?一个习惯于服从、习惯于听话的“乖孩子”,即使死后,还在等待父母安排他的生活;一个被父母剥夺了所有参与权的孩子,即使死后,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尽管悲剧没有程度的区分,但后一场悲剧无疑加重了正彦离去的悲剧。
“我该怎么去玩好呢?”正彦的疑问,是否在质问着我们每个人?当我们只要求孩子“乖”的时候,我们是否只为了自己省心而忘记了培养孩子的主体意识?当我们要求孩子听话要求孩子服从的时候,我们是否只在强调自己而忘记了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当我们总在说我们是过来人,处处都是在用经验说话,处处都是在为他们好时,我们是否忘记了区分引领和包办?我们是否忘记孩子也有参与和思考的权利,并且,这权利谁也不能代替?()
尽管这是一篇幻想小说,尽管佐佐木赫子给小说起的题目是“遥远的声音”,但,仔细想想,这声音也许并不遥远,我们的身边,也许正有孩子在发出这样疑问。
放手吧,给孩子一片天空,把参与生活、感知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让孩子思考,让孩子行动,因为生活终将是他们的,我们可以代替他做很多事情,但我们无法代替他的感受!
第二篇:倾听遥远的声音
倾听遥远的声音
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的古典诗歌,是一棵艺术的常青树,内韵深厚,回味无穷。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我们“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需要我们对诗歌进行鉴赏。
诗歌是人类的母语,它以它独特的抒情性、凝练性、形象性、音韵性而成为人类语言文化最精华的体现,也是最集中体现语言“文学性”的一种样式。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必须根据诗歌的个性与特质,遵循规律,鉴赏和解读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并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呢?
一、读,感受诗歌中的感情基调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诵是诗歌学习的基本切入点,是通向审美的必由之路。诗歌教学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咏。在诵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停顿,掌握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味,把诗的抑扬顿挫读出来,从而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领会其深远的意境。如,在教学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时,就上阕的朗诵,可做这样的指导:“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中的“送”“迎”要重读,叙述季节的变化,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第四句“犹有花枝俏”中的“犹”和“俏”要重读,这样体现了梅花凌寒开放的特征。下阕“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中的“待”“笑”重读,突出梅花不争春,报春的品格。这样,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在朗诵中就可以感受到诗歌的感情基调。
二、读懂,以便把握诗歌内容
诗总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因此鉴赏诗歌实质上是从文本出发去探寻诗歌中所隐藏的意境和内容的过程。读懂文本才是诗歌鉴赏的起步训练阶段,读懂就是为了整体感知,以便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
拿到一首诗我们应该怎么指导学生来鉴赏呢?首先,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诗词是作者在特定时期思想感情的反映,它既离不开诗词家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更离不开产生诗词时具体环境和事件的刺激。
其次,理解作品主题。主题是作品中表现的思想、观点,是作品内容的核心。例如,我们讲授辛弃疾的《破阵子》时,就应该先介绍作者写作这首词的背景:是辛弃疾赋闲上饶时写给他的挚友陈亮的。在这基础上再介绍词人的生平、经历,让学生了解到辛弃疾不单单是一个词人,还是一位爱国的将军。对于这点的了解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容,也能让学生体会到词人当时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理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幻灭,这是辛弃疾一生政治身世的悲愤,也同样是陈亮的悲愤。
再次,了解诗人的写作风格。指导学生对一些重要作家诗风的了解,如李白诗自由奔放,颇显浪漫;杜甫诗沉郁顿挫,尤重现实;苏轼词雄健豪放;王维诗含蓄生动等等。这样,能使学生在进行诗歌鉴赏时少走不少的弯路,有利于他们理解诗歌的内容。
三、读深,体会诗歌的意境
初中阶段接触的诗歌一般有这么几类:边塞诗、抒情诗、送别诗、田园诗等。边塞诗中往往通过描写边塞特殊的景致来营造一种肃杀的气氛,从而表达忧国忧民,思乡思亲,有家难回的感情。抒情诗中往往通过对景色的描写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如:写高山、大川往往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写春、秋之景表达自身的喜、怒、哀、乐等。送别诗往往通过意境来抒发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友人前途的担忧等。田园诗往往表达的是一种远离城市喧嚣的惬意、恬静等。在鉴赏时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例如:写到“大雁”往往表达的是思乡思亲之情;“荷”往往体现的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操;“松”表达的是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等等。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中所包含的旨趣、意象中所体现的情调,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歌作品。
四、读出美,触摸诗人的灵魂
古代诗歌多为抒情诗,怎样读出诗的美呢?抒情性的古典诗歌都有它们内在的情感经纬与情感脉络,解读、赏析古典诗歌就必须探求本源、寻找内理、把握心声。对于抒情性诗作,教学时,要引导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体验诗人的情感,从而触摸诗人的灵魂。教学时引导学生知人论世、将心比心。像李白的诗歌感情都比较强烈。在教白居易的《观刈麦》时,我引导学生找出这首诗中描绘的两幅画面。一幅画是作者观看到的刈麦场景,并对刈麦者的心理加以刻画,揭示农民为了收割麦子而甘愿吃苦耐劳的美德以及令人同情的艰难处境。另一幅是令人心酸的画面。那就是一个贫苦妇女抱着孩子,在割麦者旁边拾取散落的麦穗,放入左臂上挎着的一只破筐。那这位妇人为什么不在家中带孩子,不在自家田里忙活,却抱着孩子来到别人田里捡麦穗呢?一只破旧的筐子已经透露出信息:都是贫困逼的啊!最后,由这两幅画引入对诗写作手法的讲解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总之,教师在进行诗歌鉴赏的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多读、多感、多悟,先读懂文本的内容,再理解文本的思想感情。既要继承前人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又要将一些灵活、实用的方法吸收过来,争取在每一堂课上都有不同的表现,让诗歌鉴赏的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倾听遥远的声音。
编辑 谢尾合
第三篇:遥远的声音诗歌
风还是一样唱着自以为动人的歌
雨还是一样跳动或许美丽的舞
人还是一样飘散抓不住的思绪
这里还是一样四季如一日的绿
生机的绿
可爱的绿
无忧的绿
我最爱的绿
只是一瞬
风已不再是那风
雨已不再是那雨
那绿被无情的撕成粉碎
只有那人
还是那人
一切已逝
静看风又平浪又静
第四篇:《遥远的岛》读后感
在《成长的岁月》的《内心的成长》这个分目录里,有篇名叫《遥远的岛》的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两个孩子内心成长的故事。
从前有两个孩子,他们一心向往着海上的那个神秘而异彩纷呈的小岛。可是当终于有一天,他们真的踏上这个小岛之后,才发现,这只不过是一片不成样子的荒野。他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曾日夜向往的小岛。他们回家之后一直很难过,也从此不再看这个小岛了。
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感触很深。从对梦的痴心幻想到逐步认识冰冷的现实,也是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每一个人的童年时代,都是梦的季节。小时侯,我们阅读的,是美妙的童话,画的,是无拘无束的想象画,听的,是欢快的儿歌,做的,是无奇不有一心向往的梦。小时侯,在我们的眼里,周围每个人都是笑着的,每个故事都有圆满的结局,天空,可以画成绿色,狮子,不会吃人……一切都是多么美好啊。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飞逝,我们长高了,长大了,看到的东西多了,也懂得了不少。其实我们有很多梦想,当我们真的涉足期间,却突然大失所望,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比不上人的想象那么美好。我们总会慢慢发现,不是每个人都是笑着的,不是每个故事都有圆满的结局,天空,毕竟还是蓝的,狮子,还是会吃人……
我想起了以前在作文选上看过的一篇作文。它讲的是作者快小学毕业了,想考上重点中学。一天晚上,作者的妈妈请了重点中学的几位老师到家里来吃饭,并给他们送礼,让他们帮帮忙,让作者“顺利”进入重点中学。作者当时感触很深,也很诧异,重点中学不是只有考好试才能进的吗?为什么有些人学习不好也能进重点中学?大人却对作者说:你是小孩,你不懂。
第五篇: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1
《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虽然很类近于西方高智力、高智商畅销小说模式,但是其内涵却是浓浓的中国式文化,最大的闪光处在于给读者打开了一扇窗,能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最喜欢书里的一句话:人原来可以这样活着,灵魂原来可以这样滋润。我常常在想,作者究竟是有过怎样的人生阅历,竟然可以写出一部可以傲然独尊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书中广泛触及人生、宗教、法律、文化、音乐、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命题,这该需要多么深的知识广度与深度来支撑,所喻言揭示的深层哲理,个人觉得已远超出自己知识架构下的认识境界。
书中有许多经典对白,充满智慧处比比皆是,特别能引起人思考:当生则生,当死则死。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强势文化在武学上被称为秘笈,而弱势文化由于易学、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种。
没有主,主义,主意从哪儿来?主无处不在,简单得说,支配人得价值取舍行为得那东西就是主,就是文化属性。
神是道,道法自然,如来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人从根本上要面对两个问题:一、生存,得活下来。二、是要回答生命价值的问题,让心有个安住。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越是头脑简单的人越需要点缀和填充,而头脑复杂的人,则对简洁有着特殊的心理需求。
这个年代,执着于出人头地并不难,难的恰恰是不执着于出人头地。
其实这本书,真的不好讲,书中关于文化属性、宗教、关于传统文化的解读,很难去讨论,因为一说就错,还是很推荐大家去读一下,如果用一句话总结的话:它给了我一个新的视角,就像开了一扇窗可以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2
第一次熬夜至凌晨三点把一本书看完,不说也知道肯定是本小说。书内的故事早已通过小视频剧透知道,熬夜的原因大概率就是想了解细节,沿着故事情节看一看小丹亚文她们的对白和感悟。
书评中有太多人点评男女主角,给我震撼最大的却是刘冰。原以为他还会继续要面子虚荣的活着,没想到以跳楼的方式结束了以“靠着”为支撑的生命。突然间想起小时候(大概小学期间)看过电影后的情节,具体什么电影忘记了,大概是个苦情片,女主人一生未被善待过着倍受折磨的穷苦日子,结尾女主人应该是得到善报,故事一般都是这样,用苦尽甘来用坚持不懈不畏艰难来教育来影响我们这群小学生。当时的我不是这样想的,与教育是背道而驰。现在依然记得如果以后的日子像电影里那样苦难,我会选择结束,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轻松去不是更好更解脱吗?那么小的年龄会有这样的想法而且现在还记得,我真觉得自己是个人才。(好像跑题了)
刘冰生活在贫困县的贫困村内,靠出售碟片营生,虽然不富裕但也是个小老板小个体户,就是这种优越感让他无限向往人上人的生活。在他传统观念的死结上有一个“靠”字,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如在贫困落后环境中的农民,他们都很虔诚的到基督教堂听布道,却不靠自己的双手改变生存状态,不靠自己来改变命运。最后一搏终于要靠自己做决策,可惜为了不劳而获,投机取巧断送自己的前程,更改自己的命运。从刘冰的身上告诫自己,做事一定要踏实,要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的做人做事。在有机会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更是如此的.虔诚努力尽力。
还有一个感悟:道就是觉悟,我悟不到就拿不住。特别有道理,开始学习得到内容,看过的内容仅限于看,没有思考不懂得思考更不懂得沿用到工作中。有一次同样是一篇文章,何店长给我们分享他的感悟,用房子里的大象,比喻管理层对常见问题的视而不见。对,这就是觉悟,别人说的再多讲的再多听的再多看的再多,悟不到就拿不住。觉悟就是从一次次观察一次次思考一次次学习一次次实践中得到的。坚持我的写作吧,坚持写觉察日记。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3
看了《天道》的电视剧与小说后,有一点想法,可能不太正确或者没有直击重点,但也是一点小小的个人观点。
像丁元英这样的人,也许是存在的,虽然我只见过这种人的碎片化,但我还是相信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是包容一切的,只因为太明白,他脑中永远是事物的本质,万事万物的规律。他只想静静地提升自己的普世智慧,把自己酝酿成一个淡淡的有点智慧的人。这样的人如果抛开除他本身之外的一切物质因素,他是不会被绝大多数异性喜欢的。因为追求觉悟的女性太少了,他觉得有无限乐趣的事在异性看来很迷惑,更没有趣味性。所以他的生活注定是孤独的,而这份孤独并不是他本身的孤独,只是世俗意义上的孤独,因为他内心太丰富了,并不断丰富下去。
可能有人会想,他万一生了大病或者老了生活不能自理,那不是太悲剧了,一个人没人照顾或者被社会组织照顾但不会有儿女那种情感的牵挂与交流。这一切在他看来可能是必然的,他既然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就要为决定承担,接受它。这就是他在他父亲归去前所表现出的一种尊重道的体现。他的那种超越当下世俗的思想,周围人无法理解。他把这些人提到井沿上扒在井沿向外望了一眼,真正能最终爬上井沿的人却极少,可能他以前的'助手亚文算一个。剩下的都是恍惚了一下,仍然回到井底。这可能与缘与悟有关。
小说中与电视剧中把一种巧合、缘分从众生中提了出来,展现出了两个有相似境界的人相遇是怎样的。
芮小丹可以说是世俗中天国的女儿。她能被丁元英吸引这就是缘。她能在丁元英影响下不断开悟,并发展为自悟,这是天分,只需要一个开启它的引。她与丁的相处方式只有他们两个人懂,其他人并不理解。而普通人相处的潜在的东西,提出来后,人们能理解。丁芮两人潜在的东西,提出来后大多数人并不理解。他们两个人可能都不会有悔恨,因为他们这种人能相遇就已经是天恩了。这种情感的一部分就像武侠小说中武学已臻化境的人,他的一辈子能遇到另一位相似的人,这种感受与情感可臆想,可心会不可言传,我们这些人或只能略微知晓一二。
或许他们两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宇宙,能相互映照,但不可能融为一体。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4
《遥远的救世主》讲述了女警察芮小丹和睿智的商业奇才丁元英一起策划了对王庙村超级贫困县扶贫的故事。道出了“本就没有救世主,有的是忍别人所不能,苦别人所不能”的自救生存法则;故事的最后,各个阶层面对困境的解决方法各有不同的格局,消极、积极、愤怒,把面对挑战时的人性,展现的淋漓尽致,总之这是一部值得深思的作品。
丁元英的扶贫是为了送个芮小丹一个所谓的“得救之道”的礼物,打破了常规的输血式的扶贫。传统式的扶贫在一个“靠”字,丁元英反其道而为之,打破了这种救主救恩的文化的束缚。因此,在帮助弱势群体上,规避了法律上的真空,采用了一些“非道德”的手段,出其不意的打败了大品牌乐圣公司。故事里,王庙村的所有村民活力全开,动员全家老老小小,在自家简陋的的屋子里生产设备,包装设备。想象一下,这个村庄,一年连四元的水电费都交不起,现在遇到了有工作做,农民成为了个体的经营者,各自负责自己的生产线,接受市场经济的生存法则,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再依靠过去几十年别人输血扶贫还越来越贫。说到底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扶贫的本质在于“扶”,如果自己不想站起来,那么谁也帮不了你,只有你自己才能救自己。
不同的思维,不同的见识造就不同的选择。故事里三个小人物股东,在公司遇到强力竞争对手后束手无策,在求和失败后选择退出,放弃了了三年来辛苦奋斗的成果。后来,公司发生转机时,前股东刘冰深感不是滋味。他与美好前程失之交臂,成为局外人,在他的`内心只有孤独,苦闷和痛苦。刘冰从普通的唱片老板,到光鲜亮丽的开着轿车的董事,又从这种高层摔落下来,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折磨?不甘心认输的他想最后扳回一局,哪知两边都得罪,成为货真价实的小人,再也没有他渴望的大好前程。他的梦碎了,最终跳楼解脱。另一位响当当的音响界领军人物乐圣董事长林雨峰,承受不住公司面临的困境,更害怕面子挂不住,把开车跳河自杀伪装成了疲劳驾驶所致。
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在浩瀚的宇宙,在生命的长河中,渺小如尘埃的你的选择,至少对个体而言有无限意义。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5
人性是自然属性,弱势文化不一定弱。
昨天看完了《遥远的救世主》,我想到了他们的爱情肯定不会圆满,可是我没想到是以芮小丹的死来结束的。
小说一开始,肖亚文就对芮小丹说,千万别喜欢上丁元英,我就知道芮小丹肯定会喜欢上丁元英,很多事情,我们往往越担心什么,事情就肯定朝着我们担心的方向发展,就像芮小丹的工作是刑警,他的父亲一直担心她的生命安全,果然,芮小丹就在执行任务中死了,心理学有一句话:担心他人的健康问题,就等于谋杀。
我决定看这本书,还是因为抖音才看的,那一段经典芮小丹和刑事犯之间的唇枪舌战,奥义很深。等我看完之后,我对作者关于人性方面的描写很认同,但对于他小说的核心思想,中国文化属性是弱势文化不认同,中国的文化向来不是见效快的西药,而是长时间见真章的。中国文化好比是舌头,狼性文化好比是牙齿,当耄耋之年时,牙齿还剩几颗,舌头依然是当年的舌头。
因为对这本小说的核心价值观不认同,所以对于我来说这本书就一般了,值得提一下的是,这个作者的文字功底,我觉得也还一般,写得有些生硬。相对于现代作家来说,我更喜欢都梁的文字。
我对这本小说的感情线更感兴趣,作者给男女主角起名字也有寓意的,丁元英、芮小丹,一个“元婴”,一个“内丹”,两个都是得“道”的.高人,天生一对,芮小丹的德国之行,最后和丁元英一起畅想将来的打算,隐隐中,我就觉得不可能实现。
小说从开头就奠定了他们爱情的悲剧路线,将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这是悲剧小说惯有的手法,结果确实让人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作文由此产生很难多联想,进一步发人思考。作者只有安排其中一个人死,否则还真没有理由让这样两个人分开吧,写大圆满对于这部小说又不合适,人生难得遇到灵魂伴侣,却又要失去,这对于丁元英来说,是莫大的打击。
如果注定要失去,是遇到好,还是从头到尾就没遇到好呢?就我个人而言,遇到过比不遇到好,只在乎曾经拥有,起码拥有过,但我不希望对方死,这种方式太让人接受不了了。
以上是我自己乱七八糟想的,结局让我难过。有没有看过的小伙伴,我想听听你们什么感想,一起交流一下。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6
《遥远的救世主》是作家豆豆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本书主要描写了精英阶级代表人物丁元英结束德国的私募基金后本打算在古城过清净日子,却意外认识了叶晓明等人,并且后来在芮小丹的鼓动下着手帮助王庙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故事。书中有很多晦涩难懂的道理,需要读者有足够的人生阅历。“遥远的`救世主”意即救世主并不存在,或者救世主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我们自己。书中丁元英想要帮助王庙村的村民实现发家致富,但他说了,这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因为要实现阶层的跨越很困难,因为你无法改变弱势群体的思维认知。书中对于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也有描述。本书中作者多次强调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问题,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就是规律。
两个主人公第一丁元英,博学睿智,冷静淡泊。书中老和尚说丁元英是: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一分痞气。三分静气,是说丁元英对物质和社交需求极少;三分贵气,是他对精神和艺术需求极高;三分杀气,是说他把市场解读为零和游戏,杀富济贫毫不手软;一分痞气,是说在为人处世上忽视道德,有些不讲道理,比如对父亲病重的态度,比如面对林雨峰的质问不屑解释。主人公二,芮小丹,随性洒脱,独立自主,不攀权附势,又敢爱敢为,是个性情中人,她视金钱,名誉,地位为粪土,一切都向“内”求,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却又不强求,一切都顺其自然。没有惧怕,没有忧虑,是为修行最高境界。她清楚的知道在她当上刑警的那一天,死亡随时会伴随着她,所以她很坦然自若地过着每一天,当生则生,当死则死,不贪恋红尘。
其实这世上根本没有什么救世主,心存救世主即是弱势文化,只有心存大道,依道而行,甚至反文化而行,遵循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才是自己的救世主。强烈推荐大家阅读与思考这本书。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7
《遥远的救世主》看后感觉也没有能免俗。
再说爱情,一个绝世聪明的男人和美丽无暇的女人之间的感情就比普通人之间的感情要美丽吗?未必!灵与肉的交融,幸福对于幸福的人来说,没有太大的差别。
再说说男主人公丁元英。一个聪明到极致的人,是否有权利剥夺那些不够聪明,甚至不是很善良的人的生命呢?对于刘冰,丁元英和他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先不说这个剧情是否有可信度,谁会不事先看看自己手里的材料就贸然当砝码使。小人多了,这么傻得比较少。如果真的这么傻,这样的人其实对他人的威胁程度并不大,何必要逼他自杀呢?当丁元英听到刘冰因为他的试探,而自杀时,作何感想?是否也能泰然处之?这个崇尚一切顺从自然规律法则的人,为何不能让刘冰自生自灭,自己去感受人生,慢慢顿悟。而是给他下一个猛药,令他快速结束自己的生命?
聪明的人们啊,能不能不要那么自我感觉良好,一方面满嘴的禅啊,悟啊,觉啊,一方面仍然跳不出自己那个对另一些人来讲“俗”的圈子。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跳不出的圈子,都有自己俗的地方。谁也未必比谁高明。小的`时候觉得瞎子摸象很可笑,其实谁不是在瞎子摸象?恐怕真能跳得出自己的局限,纵观全局,有一个完整认识的,也就只有上帝了。
不过这本书的主题是对的,这个世界上没有救世主,要靠自己,唯一能救助自己的,只有自己。只有自己从态度观念的改变,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也是我在外漂泊最大的感受。亲人朋友能给与的是情感上的寄托,如果还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只有自己努力,每一次痛的涅磐,都会有一次质的腾飞。
再补充一句,听说这部电视剧在很多地方禁演了,我很支持。这部小说的结尾是个败笔,三个人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自杀来解决问题,这对于年轻人和很多不年轻的人都是个非常不好的误导。自杀不解决问题,勇敢地面对,珍惜自己的生命,没有过不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