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画杨桃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范文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教诲、受用、想当然等词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实践中学着运用。
2、通过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大胆质疑,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道理,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的熏陶。
3、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把课文片段的内容加以复述。
学习重难点
1、重点:理解重点词句,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老师通过练习画杨桃的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课前准备
本课重点段及杨桃的不同角度的样子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基本上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我们还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下面谁来说说课文都讲了些什么?
指名回答,教师作简要小结。
二、引导学习课文第二段
导:是的,课文讲的就是一次美术课上画杨桃引发的事情。课文第218小节就写了画杨桃的事情,我们先来看看。
(一)请同学们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课文,要求:
1、用笔勾画课文当中你认为最值得琢磨的地方,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2、提提自己真正不懂的问题。
(二)汇报交流。
1、说说自己读懂的地方。(根据学生所谈,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习相关的词语,再读读有关章节等)
2、提提自己真正不懂的问题。
预计涉及课文内容理解方面的有(请学生在黑板上写问题,抓住关键词语)
**我是怎么画杨桃的?
**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后来为什么又和颜悦色了?
**什么是审视?老师为什么要审视?
**同学们有什么变化?
(三)深究
1、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参加小组讨论。
2、汇报:通过探讨,你们解决了哪些问题?汇报时可综合小组意见,也可是个人看法。
(1)重点抓住学生的变化。
不像!不像。
像五角星!像五角星。
联系上下文读这两组句子。
分别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为什么同学们的态度会发生变化呢?
(2)结合理解我是怎样画杨桃课件展示:从不同角度去看杨桃的不同样子。(或出示杨桃实物让学生仔细观察,体会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也不同。)
①我的座位是前排*边的地方,在我那里看,杨桃的确像个五角星。
②我怎样画杨桃,出示句子。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指名读,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谈。(可以想象我当时是如何观察,如何落笔的。)
相机引进学习课文第一段,体会父亲的话的含义。
导:刚才我们同学都说到了作者画杨桃的事情,的确作者是在父亲的影响下认真画的,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课文,找出文中父亲的话。
出示父亲的话。
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什么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指名读父亲的话,父亲的话怎么理解?
是圆的就,是方的就,不要把圆的画成,也不要把方的画成,否则就是。
练读父亲的话,指名读读,评议。(注意抓住提示语,读出父亲的严肃、语重心长)
(3)结合理解老师的神情。通过刚才的学习,现在同学们肯定知道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的严肃的原因了。
a、凭想当然说我画得不像;
b、没弄清事实真相就取笑人;
c、老师从我的角度去看杨桃,知道就像五角星。
(4)读好同学当时说的话,读出难过、内疚、惭愧。指名读,比读,齐读。
(5)小结,不同的标点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这就是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6)课件出示老师的话。
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7)老师的话说得多好啊!谁来读一读?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a、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看就有所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8)指导读。老师的教诲同样是语重心长的,谁能把这个语气表达出来?先自己练一练,看看那些地方应该重读,体会体会。a、抽读评价;b、男女同学分虽竞争赛读。
(9)引导,课件出示父亲的话和老师的话,明白其中相似之处。总结归纳,板书: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四、提升
1、同学们说得很好,确实,在父亲和老师的影响下,作者最终成长为一个作家。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情况。
岑桑,生于1926年,笔名岑桑、端木桥,广东顺德人,我国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1950年参加工作,1985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当你还是一朵花》、《在大海那边》、《岑桑散文选》,诗集《眼睛和橄榄》等20余种。评论集《美的追寻》获第二届广东鲁迅文学奖,《岑桑作品选》获首届冰心儿童图书奖等。
岑桑说:多年来,我一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做人、做事,这是从小时候老师、父亲对我的教诲。几十年来在文学上我自己留下的却只有几行脚印,那些浅浅的脚印为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便将不留半点痕迹了。
2、读了这段文字材料,你又有什么体会?(学生谈)
3、看来小时侯父亲和老师的教诲对作者岑桑的一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真的使他一生受用。让我们再好好地来读读课文中老师、父亲的那段话。(课件出示)
4、同学们,通过大家充分地考虑、讨论,我们真是深有启发,让我们拿起笔把我们心里的想法写下来,作为我们的格言。(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摘录课文中的语言作为格言)
(1)学生写话。
(2)集体交流。
五、延伸。课外阅读《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眼睛》。
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眼睛
网站总裁 张朝阳
一个人要使有很强烈的成功愿望,除了奋斗之外,得不停息地去思考,忍受内心的炼狱和折磨,能够从灰烬中站起来,反败为胜。
我走到今天这一步,并不是我念书念得有多好,虽然书我也念得不错,但我认为,事业的成功是应该首先归因于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观察和文化感受。
我喜欢从人的本原心理上去思考问题,这样能不断地医治自己心灵上的创伤,在内心深处做一个勇敢者,做一个成功的人,最后就会有许多机会向你走来。
学会观照内心,独立思考,经常体会自己本原的东西是什么,学会以第三只眼睛看自己,通过每件事情来了解内心。
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一个人想获得成功,首先要相信自己。世间的道理没有任何规矩可言,没有成套的既定的说法。也许某种既定的说法是对的,但未必适合你,一定要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
你也许目前是弱小的,对某些事情内心感到很恐惧、很不安,没有信心,你会听到别人对你的评论和批评,但你必须告诉自己:你自己对你才是最重要的,相信你自己,一切从自己出发,这样你才能不断设计出一条适合你自己的道路。
从具体操作上来讲,你必需多参加各种活动,不止是念书。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观察自己内心的成长,做一个内心成功的人、内心的勇敢者,消除误区。
与任何人的交往都是你成长的部分,你要加大你每天事情发生的频率。必须牢记,重要的是去做,只有做才能带来某种真实,如果只是在思想里打转,你就永远跳不出自己潜意识的圈子。
让事情发生,让单位时间里事情的发生频率加大,这样,机会就会加大。这里面,做是最重要的,再从做里悟出很多道理来。在做的时候同时想。只有在做的时候,你的潜意识才会最大限度地来吸收你做时的感悟,这也是一个重要思想,一种务实传统。
第二篇:《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画杨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父亲和老师说的话。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教学方法
采用讲读法和谈话法,进行层层比较,步步深入,通过对比理解文章内含。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课文主要内容。
2父亲怎样教育我。
二、新课。
(一)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A抓住人物对话、神态描写,理解课文内家。比较:1同学们前后不同的态度。(嘲笑——知错)
2老师神情的变化。(严肃——和颜悦色)
3老师的做法。(自己“坐”“审视”——请同学“轮流”“坐”)
分角色朗读课文。B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1理解话中的意思。
①讲看到杨桃的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一样。
②讲看到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时,不要忙着嘲笑别人。
③讲应该实事求是。
2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指出老师与父亲说的相似的话,理解话中蕴含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2有感情地朗读。
三、总结全文。
1总结全文。
2有感情地朗读父亲和老师说的话。
四、拓展学习。
五、作业。
背诵父亲和老师说的话。
画杨桃
父亲: 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认认真真地看
“我”
老老实实地画
老师: 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第三篇:画杨桃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二、讲读课文
1、从课文第3部分入手,达到牵动全文之目的:
⑴ 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受用”是什么意思,“一生受用”呢?
⑵ 使作者“一生受用”的教诲一定是使作者终生不忘的。是谁的教导使作者终生不忘呢?
⑶ 请同学们找出父亲与老师的话轻声读一读。自己体会一下相同点是什么。
2、学习课文第1部分(第1自然段):
⑴ 指名读父亲的话。
⑵ 齐读并思考:
父亲的话有几层意思?每一层各说的是什么意思?
⑶ 小结。
3、学习课文第2部分:
⑴ 分析“老师”说的话的第一层意思。
⑵ 指名读课文中倒数第2自然段“老师”说的一段话。
⑶ “老师”说的这段话共有几句?
⑷ 引导分析“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前三句话的意思:
① 第一句说大家对杨桃“都非常熟悉”,能说明什么呢?
② 第二句话中的“但是”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
③ 第三句话中的“真像”是什么意思?(特别像。)“有时候”指什么时候?
④ 这三句话以画杨桃为例,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
小结。
⑸ 齐读“老师”说的前三句话,加深理解。
4、讲读课文第2自然段:
⑴ 作者在一次图画课上,就把杨桃真的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个意思?(指名读)
⑵ 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有几个?第一个原因是什么呢?这能说明什么?也就是前面学的“老师”说的哪句话?
⑶ 杨桃画成五角星的第二个原因又是什么呢?
⑷ 小结。
5、导读分析第3至5自然段:
⑴ “有几个同学”看到作者的画为什么哈哈大笑?
⑵ 课文中写了两个学生的两句话。一句末尾用了问号,另一句用了叹号,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① 第一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如果把它改成陈述句,表达的语气变了没有?
② 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嘲笑和叽讽的语气。
③ “有几个同学”看了作者的画“哈哈大笑”,说明什么?
6、讲读课文第6至12自然段:
⑴ “老师”听了“几个同学”的议论,又看了作者的画,与“这几个同学”的态度一样吗?用先后顺序的词说说老师是怎么样做的。
⑵ “老师”审视了之后,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大家画得像不像,而是举起作者的画去问大家像不像?
⑶ 听了学生的回答,“老师”的态度变得怎样了?为什么要变呢?从文中的哪一个词能看出“老师”严肃的神情延续了很久?他是怎样考虑呢?
⑷ 指导学生朗读“好──笑”,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几个同学故意拉长声回答,要读得声调高些,声音长些。
7、指导学生学习第13至17自然段:
⑴ 对于认为“好笑”的同学,“老师”没有去批评责备,而是“请他们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目的何在呢?
⑵ 第一个同学看后,在回答“老师”的问话时,为什么中间加了省略号?
⑶ 指导朗读,声调、声音都要低,读出不好意思承认错误的语调。与刚才“好──笑”的读法恰恰相反。
⑷ 引导学生找出有关词语,体会作者只写“第一个”同学的对话,而省略其他同学对话和经过这种抓住重点,叙述的好处。
8、继续剖析“老师”说的话:
⑴ “老师”从学生回答的语气中,已经知道同学们的态度转变了,他抓住这件事因势利导,要启发同学们从中懂得一个道理。所以老师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他是以什么样的态度说下面一番话的?“和颜悦色”是什么意思?
⑵ 默读“老师”的话。找一找第几句是说应该怎样看别人的画这个意思。并指名读这一句。这句话实际是对哪些同学的批评?
⑶ “老师”说的话中,哪一句话是对作者绘画态度的肯定?找出来读一读。
⑷ 小结:
我们把“老师”说的后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分析,不难看出这是“老师”借画杨桃这件事告诉学生: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要学会这种看问题的方法。
⑸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体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用课文结尾的一句话“这位老师的话同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直奔中心,层层深入,用一个支点,支撑起整个课堂教学。我知道在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指导者、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机智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灵活地加以引导,课堂上教师能够机智的处理问题,会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机智是课堂的灵魂。在教学中由于自己的教学不够机敏,引的太多,放的不够开,致使课堂上的许多亮点没有爆发出来。通过上《画杨桃》一课,我认为自己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提高:
1、深入钻研、挖掘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
2、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
3、深入地研究自己的薄弱之处,提高评价的能力。
【评析】
《画杨桃》课文语言浅显,但是文章的内在联系紧密,故事也有吸引学生的较不曲折的情节,同时,文章还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如何把握文本,让学生在课堂投入到文本呈现的语言材料中去,并且又出乎其中,这是这一堂课的难点。
陈老师在这一节课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处理得较好,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把握入点
陈老师以“父亲的话让我一生受用”入文,展开教学,“受用是什么意思?父亲的话是哪一句?”这两个问题的讨论,自然地将学生引到了文本中,继而对课文产生兴趣。
二、适时比较
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以父亲的话为经,以画杨桃中的插曲为纬,引导学生深入地解剖课文,在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掏出老师的话,并与父亲的话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观察仔细,做事踏实,相信自己!
三、顺势拓展
教育即生活,课堂教学要联系生活。入文是其一,出文便是其二。陈老师在学生感悟课文的内在意蕴的基础上,顺势将学生面前的文本材料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画杨桃是这样,那么做其它事呢?”将引向学生的生活。
四、讨论
1、课堂中教师的引导,层层剥笋,条理清晰,但是过多细小的问题引导,导致课堂上学生主动质疑能力的削弱和探究主动性的弱化。
2、学生的角色转移没有做好,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在被动地认识他人(文中的主人公和其他学生)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创设像观察事物那种情景,让学生体验文中主人公或其他学生的感受和反应,或许课堂还会精彩的多,这样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怎么想?”就行。
第四篇:《画杨桃》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语气表现角色的身份和态度的变化。理解严肃和颜悦色等词语。
2、学习抓住重要段、重点词句读文章的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在课文不懂之处提出问题。
3、学习从课文描写的事件中跳出来,体会课文所蕴含的哲理,并从中得到启发,体会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难点是从课文内容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准备】
杨桃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
二、理解严肃和颜悦色
1、课文中有两个表示神态的词语,看谁最先找出来。
2、请一名学生表演这两种神态。
3、还有一个词语也有颜色两个字(课件出示五颜六色一词),这两个颜色表示的意思一样吗?那么和颜悦色就是说神态怎么样?
三、研究文中泡泡里提出的问题
1、课文泡泡里抓住严肃这个词语提了个问题,一起读一读这个问题。
2、研究这个问题,必须要做什么?(读书)而且要联系上下文认真地读书,因为有的问题可能会涉及到全篇内容。下面请自由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个问题。
3、学生交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4、分角色读师生对话部分:
⑴ 请三个学生分别读叙述的话、老师和学生说的话。提两个要求:一是分清角色,不要读错了话;二是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和态度的变化。其他同学在听他们读的过程中可以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提出在读方面的建议。
在这一轮朗读中,主要引导学生用严肃的语气读老师说的话,用讥笑、嘲讽的语气读同学们说的话,重点指导读好不像!像五角星!和不像。像五五角星。
⑵ 全班一起把这部分再读一读,两名学生分别读叙述的和老师说的话,其余的读同学们说的话。如果仍有读得不到位的地方要停下来指导再读。
四、抓重点段、关键语句深入理解
1、这部分写老师和同学的对话占的篇幅真长,全文共19个自然段,这部分就用了16个段来写,但它是不是文章的重点呢?实际上重要的段落主要是哪几个段?找出来,在你认为重要的段前画上星号。
2、男生齐读第一段,说说这段主要写什么?(板书父亲)
女生齐读第二段,说说这段主要写什么?
全班齐读第十八段,说说这段主要写什么?(板书老师)
3、刚才我们在回答泡泡里的问题时,很多同学都引用了这三个重点段里的语句,可见,读文章有个重要的方法,那就是紧紧抓住最重要的内容深入理解。就像这篇课文,真正的道理在哪里呢?在这三个段里。因此,读文章的第一步,抓住最重要的段来读;第二步,重要的段里再抓最重要的词句,明白了吗?下面就请大家认真地默读重点段,看看自己都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注意一边读一边想,想好你要说的话,好不好啊?
4、学生读后汇报自己读书的感受、体会。
5、课文最后讲到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老师讲的哪句话与父亲讲的相似呢?请一名学生读老师的话,其余的勾画出那句话。
6、课件出示那两句相似的话,男女生分别齐读。
7、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这是什么意思?能否用一个成语对它所表示的含义进行概括?(板书实事求是)
8、正由于我听从了父亲的教诲(板书教诲),所以我才能做到画画时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课件出示该句话),请把书上这句话里的认认真真老老实实两个词语加上着重符号。
9、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位摄影师从不同角度拍摄的杨桃吧,或许对我们理解我老老实实画杨桃有一些帮助。注意观察杨桃的不同形状。
五、跳出课文感悟蕴含的哲理
1、课文学完了,我们能不能从画杨桃这件事中跳出来看看别的事情呢?我在第三期《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文摘里读到这样一则名人轶事。讲的是一位记者在采访了巴金老爷爷后写了一篇报道,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他起身取一部书时,只听背部喀嚓一声,人一下瘫倒,脊椎粉碎性骨折。后来在巴金老爷爷94岁华诞时这位记者也到场祝贺,巴金叫住这位记者,凑在他耳边轻轻说:你的文章我看到了,写得很好,但是喀嚓那个词用得不好。当时,我没有听到喀嚓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位记者两年前下楼时,重重摔了下去,当时听到喀嚓的骨头断裂声音。于是,他便想当然地用上了这个词。
2、巴金对写文章就是一种什么态度?(实事求是)
3、那么画杨桃这件事就是告诉我们看问题做事情时应该怎么样?
4、道理似乎懂了,在生活中真正面临这样的考验时能否做到实事求是呢?
课件出示:
⑴ 当我因为在上学路上看热闹而来迟到时,不要________,要________。
⑵ 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时,不要________,要________。
⑶ 我不小心弄坏了爸爸的刮胡刀
5、也许这对你来说还算不上什么考验,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在你们踏上不同的工作岗位后,会面临真正严峻的考验,在那样的时刻,仍然要做到实事求是,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无论怎样,不要凭空想象,不要想当然,一定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相信这样的教诲也能使你一生受用。
六、指导背诵第18段中老师说的话
怎么才能较快地记住这段话呢?我有两点建议:一是弄清这段话的层次。老师讲的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层讲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第二层讲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第三层讲应相信自己的眼睛,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讲的同时用课件演示出这段话的层次)。第二点建议是抓住段中但是因此不要要等起着联结作用的词语来背。(有时间就当堂练习背诵,没有时间就留作家庭作业。)
七、课后质疑
还有什么不懂的?像泡泡里一样,在不懂之处提出问题,争取当堂解惑。
【板书】
11、画杨桃
实事求是
父亲 老师
教诲
第五篇: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标准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重点句、段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质疑能力。
2.引导自主学习,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老师说的话,弄懂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学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教学重点:
1.引导提问,培养质疑能力。
2.理解老师的话,弄懂句与句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课文写的是作者发生在小学四年级一次图画课上画杨桃的事。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2.昨天,有同学向老师提出,为什么用《画杨桃》来做课题?那如果让你把课题换一个,你打算怎么说?
(一件难忘的事;一件耐人寻味的事;发生在课上的一件事;)
同学们能换成这样的课题,说明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不错。
二.引导质疑:
导: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大胆提问题,现在老师来了解一下,读课文之后,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或想法?
1.引导质疑。
2.同桌相互交流讨论。
3.指名交流。
4.结合学生回答,梳理板书一些问题:
(1)
父亲、老师的话相似在哪?作者为什么说一生受用?
(2)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了?老师为什么不直接说明?
(3)这件事为什么这么难忘?
5.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认真读书思考,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想法、问题,说明你们已经在主动的学习了。你们提的问题不错。涉及了文中的重点句段,你们能从重点句段中发现并提出自己不明白、不懂的问题,很好,老师先不解答这些问题,希望在互相交流讨论过程中,自己弄懂。这样记得更牢,印象更深,对吗?
三.
抓重点,理解课文:
1.第二自然段:
(1)图画课上,我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画成这样?文中哪一自然段写到?(第二自然段)
(2)默读第二自然段:
(用------划出我画的杨桃是什么样的句子。用~~~~划出为什么会画成这样的句子。)
(3)把划和~~~~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因果关系)
(4)试着用因为所以连句,加深理解。
2.第三至十七自然段:
(1)看了我画的杨桃,同学们的态度怎样?(哈哈大笑、嘲笑)老师听了几个同学的笑声和他们的对话后,态度怎样?老师做了几件事?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后交流讨论。
(3)师生交流归纳:a审视杨桃
b提出像不像好笑么的问题
c请同学们轮流坐我的座位,并问他们像什么
d对同学们说了一段话
(4)相机引导学生自己解答刚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老师的神情变了?老师为什么不直接回答?
3.第十八自然段:
(1)自由读,认真读懂每句话。
(2)指导分层。
(3)指导朗读:a指名读b评一评他读的怎样c引导抓住不要要相信是什么样的就画成(4)齐读这一段话
(5)读了老师这段话,你懂得了什么?
(6)解答老师、父亲的话相似在哪?(找出父亲的话,师生分读父亲、老师的话,加深理解)
四.
师过渡总结:
他们的话告诉了作者深刻的道理:画画,看到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别人画的与自己不同,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来画。同学们想想,他们的话是不是仅仅讲了画画的道理?
他们的话还讲了做人的道理。当别人的看法、做法和自己的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认为别人的错了,很可能别人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去想的。我们做事不能想当然,应该实事求是。
作者把这些话牢记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一生都得到帮助,得到好处,所以,他说他们的教悔使我一生受用。这件事也因此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
指导背诵:
(1)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背诵?
(2)自由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
板书设计:
画杨桃
从重点句段提问:
实事求是
父亲
叮嘱
不要想当然
印象深刻?
终生受用
老师
和颜悦色
相信自己的眼睛
相似在哪?
一生受用?
神情变了?
直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