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下雪的诗句
下雪是一种自然现象,空中的水汽凝华后,又重新落到地面上的过程,水是地球上各种生物存在的根本,水的变化和运动造就了我们今天的世界。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下雪的诗句,欢迎阅读参考~
1、最大的雪花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知道诗仙李白好用夸张手法,但雪花有如席子大小,还是吓得我一跳,赶快喝口酒压压惊。
2、下得最早的雪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西北边疆很冷,即便如此,阴历八月就下雪,也够早的了。估计那个时候的气候,比现在寒冷。
3、最雄壮的雪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唐代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四方战鼓齐鸣,积雪如同海浪翻滚,三军将士声声呐喊,地动山(阴山)摇。那场面,壮观得不能再壮观了。
4、最灰暗的雪
黄雾涨天雪晦冥,黑云拂地风膻腥。
——南北朝沈约《昭君辞》
元帝闷闷不乐,是因为失去了一位绝色美女。王昭君心情低落,是因为远嫁大漠回头太难。狂风卷起黄沙和大雪,天空一片昏暗,黑云压地,空气中充斥着膻腥的味道。这样的一场雪,注定历久难忘,留下一声叹息。
5、最寂寞的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代柳宗元《江雪》
一江一蓑一木舟,一个渔翁一钓钩。无鸟,无人,无声。雪,下得寂寞,渔翁钓的也是寂寞。
6、最不正经的雪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代韩愈《春雪》
雪是好雪,就是不正经。春天来不来,干卿何事?
7、最无奈的雪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清代纳兰性德《采桑子》
我知道雪花是一种轻浮的花儿,我之所以喜欢她,只是因为它在群芳尽绝的寒冷地带里如此惊人地显示了它那与众不同的美。雪花的根芽不是来自泥土,而是来自天外,它和我一样,不属于这个绚烂富贵的世界。我的生活是一场早经注定的悲剧,以一己之力极难摆脱,然而,又不得不这样继续下去。
8、最深的积雪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唐代李白《独不见》
又一次吓倒我,三丈深的积雪,原谅我的想象力。
9、最有气息的雪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元代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谁说雪没有香味?你仔细看看,只不过是天上来的风,把她的香气一点一点吹散了。
10、最久的积雪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代杜甫《绝句》
西岭的雪,积了上千年,一直不曾融化,时间真够长了。
第二篇:精选描写下雪诗句
下雪才是冬天的标配,才是冬天应有的样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下雪诗句,欢迎参考阅读!
村居苦寒
唐代: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紖被,坐卧有馀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译文
译文元和八年的十二月,接连五天大雪纷纷。
竹子柏树都被冻死,何况那缺衣的农民!
遍观村里所有人家,十有八九户小家贫。
寒风吹来好似利剑,衣衫单薄不能遮身。
只有点燃蒿草取暖,终夜愁坐盼望清晨。
我才知道大寒年岁,农人更加痛苦酸辛。
反思自己在此时刻,紧紧关上草堂屋门。
穿着皮袍盖着棉被,不论坐卧都有余温。
庆幸免遭饥寒之苦,且又不必躬耕力勤。
想起他们我很惭愧,叩问自己算是何人?
赏析
唐代中后期,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吐蕃入侵,唐王朝中央政府控制的地域大为减少。但它却供养了大量军,再加上官吏、地主、商人、僧侣、道士等等,不耕而食的人甚至占到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民负担之重,生活之苦,可想而知。白居易对此深有体验。他在这首诗中所写的“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同他在另一首诗中所写的“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夏旱诗》)一样,是他亲眼目睹的现实生活的实录。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一部分写农民在北风如剑、大雪纷飞的寒冬,缺衣少被,夜不能眠,过得十分痛苦,后一部分写作者在这样的大寒天却是深掩房门,有吃有穿,又有好被子盖,既无挨饿受冻之苦,又无下田劳动之勤。诗人把自己的生活与农民的痛苦作了对比,深深感到惭愧和内疚,以致发出“自问是何人?”的慨叹。
古典诗歌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很多,把农民的贫困痛苦与剥削阶级的骄奢淫逸加以对比的也不算太少。但是,像此诗中把农民的穷苦与诗人自己的温饱作对比的却极少见,尤其这种出自肺腑的“自问”,在封建士大夫中更是难能可贵的。除对比之外,这首诗还具有这样几个特点:语言通俗,叙写流畅,不事藻绘,纯用白描,诗境平易,情真意实。这些特点都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特有的通俗平易的艺术风格。
从军行
唐代: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译文
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却看不见人,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
鉴赏
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写得十分壮美。
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诗人以这一笛声,使人产生这里有人的联想,同时又将人隐去,以“不见人”造成悬念——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何处呢?从而自然转出末句: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这首诗在艺术上善于映衬与妙用指代。
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试想,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山明水净的条件下行军,又怎能见出士气的昂扬坚强呢?适应氛围描写的需要,在押韵上采用了入声的韵脚,一、二、四句末一字入韵,“裂”、“折”、“雪”都是入声“屑”韵字,韵尾为舌尖音,收音短促,适宜于抒写或悲或壮的诗情。
前两句的氛围描写与入声韵的选用,为抒写壮美的诗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映衬毕竟是陪宾,描写的成败,关键在于作为主体的三、四两句。后两句意在写人,却不正面写出,更不和盘托出,而只是拈出与人相关的二物——“横笛”、“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这种指代手法的运用,既节省了笔墨,又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军中物品无数,只写笛、旗二者,不仅出于只有笛声、红旗才会被远处发现,还因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见行军将士的精神。在写法上,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符合人们对远处事物的注意往往“先声后形”的一般习惯。特别巧妙的是“不见人”三字的嵌入。“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从而形成文势的跌宕,使末句的动人景象更为显豁地突入人们的眼帘之中。
这首《从军行》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望蓟门
唐代: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笳鼓 一作:箫鼓)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译文
登上燕台眺望不禁感到震惊,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
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边塞的曙光映照着旌旗飘动。
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
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
鉴赏
这首诗写作者到边地见到壮丽景色,抒发立功报国的壮志。全诗一气呵成,体现了盛唐诗人的昂扬情调。
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燕台一去”犹说“一到燕台”,四字倒装,固然是诗律中平仄声排列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起笔即用一个壮大的地名,能增加全诗的气势。诗人初来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游目纵观,眼前是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不禁激情满怀。一个“惊”字,道出他这个远道而来的客子的特有感受。这是前半首主意所在,开出下文三句。
客心因何而惊呢?首先是因为汉家大将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叠。此句运用南朝梁人曹景宗的诗意:“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表现军营中号令之严肃。但仅仅如此,还未足以体现这个“惊”字。三四两句更进一步,写这笳鼓之声,是在严冬初晓之时发出的。冬季本已甚寒,何况又下雪,何况又是多少天来的积雪,何况又不止一处两处的雪,而是连绵千万里的雪;这些雪下得如此之广,又积得如此之厚,不说它是怎样的冷了,就是雪上反映出的寒光,也足以令人两眼生花。“万里寒光生积雪”这一句就这样分作四层,来托出一个“惊”字。这是往远处望。至于向高处望,则见朦胧曙色中,一切都显得模模糊糊,唯独高悬的旗帜在半空中猎猎飘扬。这种肃穆的景象,暗写出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边防地带如此的形势和气氛,自然令诗人心灵震撼了。
以上四句已将“惊”字写足,五六两句便转。处在条件如此艰苦。责任如此重大的情况下,边防军却是意气昂扬。笳鼓喧喧已显出军威赫然,而况烽火燃处,紧与胡地月光相连,雪光、月光、火光三者交织成一片,不仅没有塞上苦寒的悲凉景象,而且壮伟异常。这是向前方望。“沙场烽火连胡月”是进攻的态势。诗人又向周围望:“海畔云山拥蓟城”,又是那么稳如磐石。蓟门的南侧是渤海,北翼是燕山山脉,带山襟海,就像天生是来拱卫大唐的边疆重镇的。这是说防守的形势。这两句,一句写攻,一句说守;一句人事,一句地形。在这样有力有利气势的感染下,便从惊转入不惊,于是领出下面两句,写“望”后之感。诗人虽则早年并不如东汉时定远侯班超初为佣书吏(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定西域三十六国,可是见此三边壮气,却也雄心勃勃,要学西汉时济南书生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缚番王来朝,立一下奇功了。末联连用了两个典故。第一个是“投笔从戎”:东汉班超原在官府抄公文,一日,感叹说,大丈夫应该“立功异域”,后来果然在处理边事上立了大功。第二个是“终军请缨”:终军向皇帝请求出使南越说服归附,为表现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他请皇帝赐给长带子,说是在捆南越王时要用它。祖咏用了这两个典故,意思很明白,更有豪气顿生之感。末二句一反起句的“客心惊”,水到渠成,完满地结束全诗。
这首诗从军事上落笔,着力勾画山川形胜,意象雄伟阔大。全诗紧扣一个“望”字,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格调高昂,感奋人心。诗中多用实字,全然没有堆砌凑泊之感;意转而辞句中却不露转折之痕,于笔仗端凝之中,有气脉空灵之妙。此即骈文家所谓“潜气内转”,亦即古文家所谓“突接”,正是盛唐诗人的绝技。
苑中遇雪应制
唐代:宋之问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译文
清晨的朝阳破云而出,就像皇家的銮驾从天边驶来。高楼上谁穿着青袍眺望,就像望春台边随风飘扬的青旗。
我不知道今天庭院中竟然落下了雪花,还以为是昨夜院中的树枝上开出的花。
简析
不知道庭院里今朝落下了雪花(庭霰:指落在庭院里的雪花),还以为昨夜庭院枝上开了花,比喻生动、贴切
第三篇:形容下雪诗句集锦
下雪的诗句都是怎么去描写雪景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形容下雪诗句集锦,欢迎参考阅读!
北风行
【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赏析:
《北风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古诗,出自《全唐诗》。此诗通过描写一个北方妇女对丈夫战死的悲愤心情,揭露和抨击了安禄山在北方制造民族纠纷,挑起战祸的罪行。诗人从一个“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一般题材中,出神入化,点铁成金,开掘出控诉战争罪恶,同情人民痛苦的新主题,从而赋予比原作深刻得多的思想意义。全诗信笔挥洒,时有妙语惊人;自然流畅,不露斧凿痕迹。它抓住焚毁白羽箭的行动来刻划思妇睹物思人的矛盾心理状态,捧土塞黄河的比喻突出了思妇“恨难裁”的愤怒心情,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其他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等,也历来被人们称为诗歌中夸张的典范、比喻的佳句。
望雪
【唐】李世民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赏析:
此诗为唐太宗李世民所创作,全诗通过描绘李世民在游历自己江山中所看到的美丽雪景,回想起自己在开国时的一些人和事,抒发了人生的感慨!该诗的中心意思:李世民在游历自己江山中,看到这幅风景想起了自己在开国时的一些事物和感叹人生的历练!
南秦雪
【唐】元稹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翻译:
帝都到清明时间寒意才尽,而骆谷到了春深时节却未见春意;
刚看见峻岭上云似华盖,就发现岩石下白雪如尘。
如笋石般的山峰好像上千矗立的玉石,松萝班的树林也披上了万多银花。
在这个不见飞鸟不闻猿啼的时节,年轻的御史走在了去南秦的路上。
咏雪
【唐】骆宾王
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
影乱铜乌吹,光销玉马津。
含辉明素篆,隐迹表祥轮。
幽兰不可俪,徒自绕阳春。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他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
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又名李敬业)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敬业败,王那相斩其首降。
宿迁道中遇雪
【宋辽金】陆文圭
登车宿迁北,万顷铺琼田。
墨云淇水光,上下玻璃天。
六花时时飘,集我车上毡。
左右拍手笑,翁似日鹤仙。
失却翁白髯,顿觉翁少年。
作者简介:
陆文圭(1256-1340年),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南宋咸淳初,陆文圭18岁,首中乡试,宋亡,隐居城东,人称“墙东先生”。元代延□年间恢复科举,官员强令他就试,再中乡举。他的对策有:救流民、革贪吏、拯盐法、拯钞法等,皆切中时弊。朝廷几次征聘他入朝,都因年老多病,未能成行。陆文圭现存词28首。其中约有一半是以描写歌妓和艳情为内容的。他晚年所写的词,内容上比较充实,艺术上也趋于成熟,寄托了他对亡宋的怀念,感情也沉郁真切。有《墙东类稿》收文300余篇,诗词600余首,计20卷。《元史》评论“文圭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
第四篇:下雪的诗句
下雪的诗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句了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高度凝练的句子。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下雪的诗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2、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4、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6、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7、秋冬雪月,千里一色。——苏轼《放鹤亭记》
8、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9、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10、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1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13、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贾岛《送邹明府游灵武》
14、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
15、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
16、朔方正月雪澌澌,单于策马至京西。——沈约《昭君辞》
17、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
18、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19、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佚名《采薇》
20、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21、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22、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23、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曹操《苦寒行》
24、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罗邺《早发》
25、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
26、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27、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陆游《金错刀行》
28、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李商隐《对雪二首》
29、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苏轼《定**·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30、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3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2、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33、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34、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卢梅坡《雪梅·其二》
35、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36、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37、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38、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39、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40、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时彦《青门饮·寄宠人》
第五篇:关于下雪思乡的诗句
故乡,是游子儿时记忆中片断,游子越理越无法理处头绪,越来越无法剪接出来完整的画面。下面是关于下雪思乡的诗句,欢迎参考阅读!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云雪离披山万里,别来曾住最高峰.暂到人间归不得,长安陌上又相逢.(卢纶)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译文
到剑外赴军中任职离家遥远,家中无人再给我寄寒衣来。
大散关有三尺厚的大雪,梦中回到妻子原来的绣具旁。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
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
译文
柴门多日紧闭不开,门前石阶铺满白雪皑皑。
如今有人琼玉般的积雪踏碎,是友人从京城给我寄诗来。
附:关于思乡的句子
1、思念故乡,其实是想念故乡儿时的伙伴,想念那间老屋子,想念那片土地。但是,游子最想念的还是那已经苍老的父母双亲。
2、当空中再也望不到南飞的雁群,当梧桐树上的叶子黄又青,我那不变的乡愁却又如此悠悠荡荡地演奏着,一如故乡那清远的笛声,缕缕不绝;亦如李后主的“离恨恰如青草,更行远还生”。
3、故乡,故乡是什么?故乡是你儿时的一个梦,故乡是你在成长过程中的一块基石。有一首歌这样唱到:“走遍天下的路,最美的还是故乡,喝遍天下的水,最甜的还是故乡。
4、走在故乡的小路上,那种自然那种和谐那种舒服,像风一样,慢慢地飘进我的心。故乡的小路有的是水泥路,有的是泥土路,但这却没有影响到我对家乡的热情。
5、夜夜那是一条梦中的彩虹,连接着心与故乡的距离。日日,那是一腔滚烫的江河,默默流淌着心灵的乡情。那是谁,在黄河边,声浑厚的豫腔,又将我迁回那片中原厚土;那是谁,在嵩山上,一句思乡的诗句,又将我带回心灵的故园。
6、故乡,是游子用谷子酿造出来的陈年老酒,搁置年代越远,放置时间越长,酒的味道有醇香。
7、故乡,多少个夜里我面向西躺在床上,仰望夜空,思念向故乡生长,遥每一颗繁星上都藏有一个笑脸,让人望眼欲穿,心动欲摘。
8、虽然,端午节那天,我们有吃粽子,吃鸡蛋,赛龙舟等风俗,但都远不及家家大门两旁插艾,那样必不可少。端午节那几天,整个村子到处弥漫着艾的清香。
9、长大,离开家,去外地。再也没有端午节采艾蒿的机会,奶奶的病不但没有好,而且永远的离开我。自此,名叫艾蒿的植物,它在我心里和杂草一样,无一用处。
10、一度沉湎于生活的失意,然而那山那水,那纯朴的人家故乡的恒古不变的姿态,在诗歌中演译着淡化成一首无字的歌,一篇无韵的诗章。
11、故乡的炊烟象一根丝线,一头系着家乡,一头系在我的心头,它陪伴我度过漫漫岁月,成为我生活中难以忘却的记忆。
12、故乡是我们生长的根,故乡是我们记忆的家园。故乡见证着我们的快乐,故乡记录着我们的成长。远在他乡的游子事故乡为母亲,不改乡音的儿女是故乡为磁场。浓浓乡情,悠悠情思,谁也割不那绵绵的故乡情。
13、来到大庆,没有一次端午节让我找回从前的影子,因为大庆没有山,更没有蜿蜒的江河。
14、一条白色的铁轨拉长冬天的痕迹。淡紫色的炊烟,清晰又杂乱,缭绕着候鸟的优美踪迹。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沉浮于无边的雪野之上,刻骨铭心的记忆渐模糊。
15、每当面对皓月当空的时候,思念故乡如潮水一般涌来,如洪水涌来一般不可收拾。
16、如今,离开故乡,离开奶奶已经四年有余,四年中的每一个端午,都没有能品尝到奶奶亲手包的粽子。但是每一次一拿起买来的粽子,甚至于一看见粽子脑海里总是会浮现出奶奶包粽子是娴熟的动作和粽子那甜润的清香,且挥之不去。
17、时间飞快,恍惚间已到端午节,记得过去在老家,每到五月初五,天一早,娘到家前的地边,割一大捆野艾回来,插在大门两旁。说能辟邪,也是风俗。
18、我很思念,因为我有一个美丽的故乡;我很思念,因为我有一个美丽的回忆;我很思念,因为我有一个美丽的童年;我很快乐,因为我有一个美丽的梦想;我很快乐,因为我有一朵美丽的云彩;我很快乐,因为我有清澈如秋水般的思念。
19、夜很漫长,思乡的情绪也正在滋长,我没有任何的一丝睡意,我的绪会去追逐家乡亘古灿烂的太阳,水悄然而逝。我想家。
20、闭着眼,沉睡着。在梦乡中,在家园里,没有喧嚣,没有纷争,只有安宁,还有一个挥不去的影子,帆的影子,那是船帆,那是真情的呼唤,回家,这么简单
21、深情的大海张开温暖的臂弯。白云一朵接着一朵,声声有情地亲吻着脸颊,飘忽不定的足音随着风儿掠过憩息着的大地。丝丝怀想潜入我心,随后迷失踪影。
22、每逢端午节,都会泛起思乡的情怀。也许是家乡的山、家乡的水,更有端午节的气氛。
23、乡愁是一杯茶,这是一个平庸的比喻,但我却很喜欢。我不愿乡愁说成酒,因为乡愁没酒那么浓烈,乡愁只能是在无人的暗夜的一缕清香,将远离喧嚣世界的我们一点一点溶解。乡愁是茶,总在苦涩中带着那么一点甘甜;乡愁是茶,但却不会愈冲而愈淡。
24、故乡,思念故乡,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
25、这个城市繁华空旷,膨胀着虚浮的快乐,而我满目荒,找寻陌生的熟悉。你的手伸过来的时候,我隐忍着的疼痛与柔弱,层层蕴开。你说,该回家。这里虽繁盛喧嚣,却始终不属于我们。乡音袅袅,生生扯落我眼底的泪。
26、在那一缕缕的思乡,时光我带向远方,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她那无忧的快乐和青春,在记忆里,它变得渐行渐近,又变得渐行渐远。刻下留恋的目光,让我永久收藏。
27、乡愁总与距离有关,总与去国离乡有关。乡愁是条穿越时空的线,这端是游子,那端是故乡。游子走得愈远,乡愁收得愈紧。当游子头发斑白,累,心上也勒出最深最深的痕。
28、故乡,是游子儿时记忆中片断,游子越理越无法理处头绪,越来越无法剪接出来完整的画面。
29、有个美丽的地方,是住在我心里的人间天堂,那里山美、水美、人更美。而我,早已将灵魂丢在依山傍水的小村庄。逢佳节,倍思乡,思那一草一花,一树一木,一砖一瓦。
30、夕阳西下,黄昏降临,袅袅炊烟轻柔无骨却万种风情,那是父亲躬耕的犁,那是父亲古铜色脊背上的汗,那是母亲的慈祥,那是我童年的温暖。
31、幽幽之夏夜,爬满丝瓜青藤的木格窗下,我读书倦,忽而一声鸟啼,划破寂寞的长空悠然飘入耳中。哦,我想故乡哪里,改也是端午!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32、有一些事情,经过,留下痕迹,成岁月,成回忆。虽然有一点疼痛,钝钝的落在心里,会偶尔忽略,但决不会忘记。有一些情感,像少年简单的心事,经历过如一场劫数过后的思念,便会透出淡淡的蓝。
33、离开家乡已经有十余年,每逢佳节思乡之时,总有一段难忘的记忆围绕在心间。
34、想起故乡,我在内心深处思念故乡。对于故乡的思念,年代越远久,对故乡的体会越深刻,灵魂的触动也大。
35、我站在远方向家乡遥望,眼中噙满苦涩的泪,思乡的情还那么长,我曾有的岁月,曾有的时光,让我怎能不想往?虽然时光改变它的迹象,我还是念它,想着它,不能它遗忘。
36、逢佳节,总觉得缺些什么,是习俗?还是曾经记忆?现想来,这些都或缺。而更缺的是逝去的亲人,我最亲爱的奶奶。两年多,仍像梦一般不肯醒来。
37、从前与我一起踏青的小伙伴儿,能联系上的所无几,那份甜美的幸福一直藏在心底,无人与我分享。每逢端午,倍觉思乡。
38、那“望乡台”啊,海外游子的望乡台!站在此岸望彼岸,站在彼方望此方,哪一处都是连着心扯着情的乡土,都是割舍不的家呀!
39、在一个停满船舶的码头上,一座绿色的小岛正酣甜地睡去。路灯在黑夜里无声地战栗着。车站里开走最后的一班车,夜归的人静静地走过乡间的小路。
40、山悠悠,水悠悠,一路上吹不散这点点情,也隔不断这相思愁,唯寄一颗相思的心,诉于皓皓的明月,正如明月千里寄相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1、酝酿已久的思念交给秋风,让明月演绎相思的旋律,将期待团圆的心放飞到天空,在异斑驳的夜空下又想起你——我的故乡。
42、离家外出打拼很多年,每到端午节时,浓浓的艾香便勾起我想家的念头。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草一木,家乡的亲人,又都萦绕在我的眼前。
43、思乡虽会给人带来一抹淡淡的愁绪,但它仍然是一种健康的高尚的情感,是维系游子和家乡祖国的精神纽带。我愿意为这种情感高唱颂歌。
44、故乡,多少个夜里我面向西而驻立在宿舍走廊里,仰望夜空,思念向故乡生长,想每一颗繁星上都藏有一个笑脸,让人望眼欲穿,心动欲摘。
45、家乡是一曲悠扬的清笛,总是让人魂牵梦绕;家乡是一抹皎皎的月光,总是让人心动不已;家乡是一串永恒的记忆,总是让人想起思念。家乡的那些人,那些事,是曲中最美妙的,是月光中最迷人的,是记忆中最深刻。
46、家乡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大河,因而取名“清江河”,她是那样恬静,那样美丽。她像一匹大绿绸缎铺在纵横决荡的山谷里,阳光下,熠熠生辉,她欢腾着,一路高歌,当清风过,荡起层层涟漪,又似乎要掀起她那美丽的裙裾一睹芳姿。
47、一场霁雨打湿我所有的记忆,乡愁尤如满园的韭菜;长割;割又长。故乡的一切都在我的记忆中闪烁。在我孤寂的心灵中思绪如鱼在畅游。
48、如今,故乡的青山依旧,绿水依流,故乡的炊烟已脱去锦织的轻纱,离我愈来愈远,我难以再见徐徐升腾的炊烟。但是,无论走到哪,在我的记忆深处,故乡的袅袅炊烟,让我刻骨铭心,让我永远怀恋。
49、莫说乡路长,再长也长不过我的思念;莫说天涯远,再远也远不过我的目光;莫说云天高,再高也高不过我的畅想。故乡啊,你是人们心中永远的根
50、家乡的方向,是记忆深处最美的凝望。当自己融入那片故土,太多的情感流露,太多的情景再现,太多的感伤弥漫,太多的喜悦徜徉。当自己又不得不起身挥别,在心灵的故土上,卸下多的倦意,托上自己满满的梦想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