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麻雀的叹息儿童故事
红喉歌鸲是很有特色的鸟,他背上的羽毛褐色,喉部有显眼的红色羽毛。他不仅歌唱得好,还会惟妙惟肖模仿昆虫的叫声。红喉歌鸲生活得无忧无虑,整天快快乐乐。红喉歌鸲见一只麻雀在草丛中连声叹息,关心地问道:“你身体不好,还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麻雀说:“我身体没有什么毛病,只是肚子饿得慌,连飞的力气也没有了。”
红喉歌鸲笑着说:“我当是什么事情,原来你只是为没有找到食物烦恼。食物到处都有,你只要努力寻找,怎么会饿肚子呢?”
麻雀说:“如今植物种子已经很难找到了,我只能抓些昆虫充饥。刚才我发现了蟋蟀,心想可以美餐一顿了,哪知他钻进草丛逃跑了。我在这里等了很久,再也没有发现昆虫走过。我怎么就这么倒霉呢?”
红喉歌鸲对麻雀说:“我可以让蟋蟀自己走到我们面前,你就等着抓他充饥吧!”(童话故事:)
红喉歌鸲见麻雀不相信自己的话,就张开嘴巴开始模仿蟋蟀的叫声。他发出的“瞿——瞿瞿——”声和蟋蟀的叫声一模一样。蟋蟀听到叫声,以为是同伴在呼唤自己,毫不犹豫跳了过去。麻雀见果然有蟋蟀自己跳过来,欣喜万分,急忙把他一口咬住。麻雀津津有味地吃完蟋蟀,对红喉歌鸲说:“你模仿昆虫叫声的捕食方法很了不起,我十分佩服!”
红喉歌鸲说:“模仿昆虫叫声的捕食方法不是我的创造,是我们我红喉歌鸲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生存绝招。我还能逼真地模仿蝼蛄、金铃子、油葫芦等昆虫的叫声,能够把他们引诱出来。”
麻雀叹了一口气,说:“你掌握了这个绝招就不愁找不到食物了,生活过得那么幸福、快乐。我却常常为吃饱肚子担忧,生活过得艰难、痛苦。”
红喉歌鸲语重心长地说:“消极的叹息毫无意义,应当积极地面对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等待机会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能够千方百计创造机会,成功的机会就更多了啊!”
弱者坐失良机,强者制造时机。
第二篇:一只麻雀的故事
一只麻雀的故事(值得深思)
宁静的夏日午后,一座宅院内的长椅上,并肩坐着一对母子,风华正茂的儿子正在看报,垂暮之年的母亲静静地坐在旁边。
忽然,一只麻雀飞落到近旁的草丛里,母亲喃喃地问了一句「那是什么?」儿子闻声抬头,望了望草丛,随口答道:「一只麻雀。」说完继续低头看报。
母亲点点头,若有所思,看着麻雀在草丛中颤动着枝叶,又问了声:「那是什么?」儿子不情愿地再次抬起头,皱起眉头:「我刚才告诉过您了,妈妈,是只麻雀。」说完一抖手中的报纸,又自顾看下去。
麻雀飞起,落在不远的草地上,母亲的视线也随之起落,望着地上的麻雀,母亲好奇地略一欠身,又问:「那是什么?」儿子不耐烦了,合上报纸,对母亲说道:「一只麻雀,妈妈,一只麻雀!」接着用手指着麻雀,一字一句大声拼读:「摸—啊—麻!七—跃—雀!」。然后转过身,负气地盯着母亲。
老人并不看儿子,仍旧不紧不慢地转向麻雀,像是试探着又问了句:「那是什么?」这下可把儿子惹恼了,他挥动手臂比划着,愤怒地冲母亲大嚷:「您到底要干什么?我已经说了这么多遍了!那是一只麻雀!您难道听不懂吗?」
母亲一言不发地起身,儿子不解地问:「您要去哪?」母亲抬手示意他不用跟来,径自走回屋内。
麻雀飞走了,儿子沮丧地扔掉报纸,独自叹气。
过了一会儿,母亲回来了,手中多了一个小本子。他坐下来翻到某页,递给儿子,点指着其中一段,说道:「念!」
儿子照着念起来:「今天,我和刚满三岁的小儿子坐在公园里,一只麻雀落到我们面前,儿子问了我21遍『那是什么?』,我就回答了他21遍,『那是一只麻雀。』他每问一次,我都拥抱他一下,一遍又一遍,一点也不觉得烦,只是深感他的天真可爱……」
老人的眼角渐渐露出了笑纹,仿佛又看到往昔的一幕。儿子读完,羞愧地合上本子,强忍泪水张开手臂搂紧母亲,深吻着她的面颊……
原来,母亲不是患有老年痴呆症,只是看到麻雀,回忆起往昔母子间的亲密,故意反复的提问。日记本中那位可爱的孩子,如今已长大成人,不再追着妈妈问「那是什么」,却只是低头自顾看报,对于身边的母亲,不再关怀。往日的温馨已成追忆,眼前的他,仅仅被母亲问了四遍就火冒三丈,不能耐烦。
这是一个令人反思的故事,不足五分钟,却浓缩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假如爱有长度,儿女对父母的爱,比起父母对儿女来说,相差几许?
21与4之间的差距,不是数字,而是难以言说的爱;
是儿女穷尽一生也无法偿还的亏欠,那里面蕴含着太多牵挂; 从小到大,从生到死,伴随我们人生的每一步,始终如一;
父母深挚的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毫无保留,毫无怨言,因为不求回报,才更加难以还清。
如果父母老了:不要责难他们大小便失禁弄脏了衣裤,他们也曾因此为你擦屎端尿。不要怪他们弯腰驼背脚步迟缓,他们也曾扶着你直起腰杆,蹒跚学步。不要嫌弃他们把饭菜与口水流在衣服上,他们也因此为你喂过饭。不要烦他们言语唠叨含混不清。因为你曾经的牙牙学语,叽叽喳喳, 他们却当动听的歌来听。
不管爸妈在干嘛,都为自己的爸妈看一下。愿自己的爸妈健康长寿。
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爸妈,一定要健康!
爸妈,我爱你
看到的人请告诉爸妈,我爱你们 千般苦,万般苦,为了儿女苦多年,不舍吃,不舍穿,风风雨雨多艰难,苦和累,说不完,一生坎坷多心酸,儿和女,放心间,奔波劳苦病痛缠,孩子成人把家建,父母年老步蹒跚,腰弓背驼难行走,鼻涕眼泪擦不完,都说养儿为防老,百行孝字应为先,儿女围前又围后,看似孝顺忙床前,老来伴,老来伴,老了有伴多笑颜,若有一人先离去,剩下那人多孤单,久病床前无孝子,伺候久了都嫌烦,父母付出多少爱,儿女回报能几年,抓屎抓尿你嫌脏,怎不想想你当年,一生为你苦和累,如今无力延残喘,只叹命运多坎坷,老了难活在几年,都把家庭事业顾,父母病痛谁人管,不用现在装为难,只把老人撇一边,不孝到头终有报,早晚轮到你眼前
第三篇:小麻雀的故事
小麻雀的故事
我是一只小麻雀。听妈妈讲,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都生活在大森林里。哪里空气不仅新鲜,还充满了野花的芬芳清香。地上到处是花,和蘑菇。大家生活的都很和谐。蜜蜂弟弟如果蜂蜜采的太多了,我们会提着小桶,帮蜜蜂弟弟把蜂蜜运回他的家。我的朋友大雁姐姐经常送小蚂蚁去学校上课。到了森林狂欢日,大家在蚂蚁学校的操场上举办狂欢晚会,大家熙熙攘攘地在操场上来往。
听了妈妈的话,我十分羡慕。我回想现在:森林是什么样的我都不知道我一生下来眼前就是一座座楼房,空气还充满了一股臭味。听妈妈讲这都是人类建造的。他们大肆的砍伐树木,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向美丽的天空排放废气,工厂排出的废气污染了小溪,小溪里的鱼儿都被毒死了。
妈妈还说:“人类到处修建高压电塔,我们麻雀体积小不会触电,可是许多大个子鸟一碰到电线就会粉身碎骨。有些人类疯狂的捕捉我,不是用弹弓,就是用猎枪,我的许多朋友就死于人类的手下,甚至,它们还用捕鸟网,当我们成群结队地飞过去时,只要被捕鸟网捕
住的,不是被小孩玩,就是被大人抓来烤着吃。
不过人类也不都是坏的,有些少先队员在树杈上用木板给我们做鸟窝。有爱心的人发现我的朋友受伤了,还为他包扎伤口呢!
我希望人类能的保护动物,多保护大自然,这样大家的世界都会
更美好,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第四篇:儿童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
来源:中国儿童文学网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她从泥洞里爬出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水草上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
春风轻轻地吹过,太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下的卵慢慢地都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蝌蚪,他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
有一天,鸭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到池塘中来游水。小蝌蚪看见小鸭子跟着妈妈在水里划来划去,就想起自己的妈妈来了。小蝌蚪你问我,我问你,可是谁也不知道。
“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呢?”
他们一起游到鸭妈妈身边,问鸭妈妈:
“鸭妈妈,鸭妈妈,您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请您告诉我们,我们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呀?”
鸭妈妈回答说:“看见过。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你们自己去找吧。”
“谢谢您,鸭妈妈!”小蝌蚪高高兴兴地向前游去。
一条大鱼游过来了。小蝌蚪看见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他们想一定是妈妈来了,追上去喊妈妈:“妈妈!妈妈!”
大鱼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鱼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到前面去找吧。”
“谢谢您啦!鱼妈妈!”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一只大乌龟游过来了。小蝌蚪看见大乌龟有四条腿:心里想,这回真的是妈妈来了,就追上去喊:“妈妈!妈妈!”
大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乌龟的妈妈。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到前面去找吧。”
“谢谢您啦!乌龟妈妈!”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一只大白鹅“吭吭”地叫着,游了过来。小蝌蝌看见大白鹅的白肚皮,高兴地想:这回可真的找到妈妈了。追了上去,连声大喊:“妈妈!妈妈!”
大白鹅笑着说:“小蝌蝌,你们认错了。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鹅的妈妈。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服,唱起哥来„各各各‟的,你们到前面去找吧。”
“谢谢您啦!鹅妈妈!”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小蝌蚪游呀、游呀,游到池塘边,看见一只青蛙坐在圆荷叶上“各各各”地唱歌,他们赶快游过去,小声地问:“请问您:您看见了我们的妈妈吗?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有四条腿,白白的肚皮,穿着绿衣服,唱起来„各各各‟的………”
青蛙听了“各各”地笑起来,她说“唉!傻孩子,我就是你们的妈吗呀”
小蝌蚪听了,一齐摇摇尾巴说:“奇怪!奇怪!我们的样子为什么跟您不一样呢?”
青蛙妈妈笑着说:“你们还小呢。过几天你们会长出两条后腿来;再过几天,你们又会长出两条前腿来,四条腿长齐了,脱掉了绿衣服,就跟妈妈一样了,就可以跟妈妈跳到岸上去捉虫吃了。”
小蝌蚪听了,高兴得在水里翻起跟头来:“啊!我们找到妈妈了!我们找到妈妈了!好妈妈,好妈妈,您快到我们这儿来吧!您快到我们这儿来吧!”
青蛙妈妈扑通一声跳进水里,和她的孩子蝌蚪一块儿游玩去了。
小兔子乖乖的故事
兔妈妈有三个孩子,一个叫红眼睛,一个叫长耳朵,一个叫短尾巴。
一天,兔妈妈对孩子们说:“妈妈到地里去拔萝卜,你们好好看着家,把门关好,谁来叫门都别开,等妈妈回来了再开。”
兔妈妈拎着篮子,到地里去了。小兔子们记住妈妈的话,把门关得牢牢的。
过了一会儿,大灰狼来了,他想闯进小兔子的家,可是小兔子把门关得紧紧的,进不去啊!
大灰狼坐在小兔子家门口,眯着眼睛,在想坏主意,突然看见兔妈妈回来了,他连忙跑到一棵大树后面躲起来。
兔妈妈走到家门口,推了推门,门关得紧紧的,就一边敲门,一边唱:
“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
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
小兔子一听是妈妈的声音,一齐叫起来:
“妈妈回来啦!妈妈回来啦!”他们给妈妈开门,抢着帮妈妈拎篮子。嗬,妈妈拔了这么多红萝卜!
兔妈妈亲亲红眼睛,亲亲长耳朵,又亲亲短尾巴,夸他们是好孩子。
那只大灰狼躲在大树后面,偷偷地把兔妈妈唱的歌记住了。他得意地想,这回我有办法了。
第二天,兔妈妈到树林子里去采蘑菇,小兔子们把门关好,等妈妈回来。过了一会儿,大灰狼又来了。他一边敲门,一边捏着鼻子唱:
“小兔子乖乖,小兔子乖乖
把门儿开开!
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
红眼睛一听,以为妈妈回来了,高兴地叫着:“妈妈回来啦,妈妈回来啦!”
短尾巴也以为妈妈回来了,一边跑,一边说:“快给妈妈开门,快给妈妈开门!”
长耳朵拉住红眼睛和短尾巴说:“不对,不对!这不是妈妈的声音。”
红眼睛和短尾巴往门缝里一看:“不对,不对!不是妈妈,是大灰狼。”
小兔子们一齐说:
“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
大灰狼着急了说:“我是你们的妈妈,我是你们的妈妈!”
“我们不信,我们不信!要不,你把尾巴伸进来让我们瞧一瞧。”
“好啦,我就把尾巴伸进去,让你们瞧一瞧。”
小兔子把门打开一点儿,大灰狼就把自己的尾巴伸了进来。嘿,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一,二,三,嘭——小兔子一齐使劲,把门关得紧紧的,大灰狼的尾巴给夹住了。
大灰狼疼得哇哇叫:“哎哟,哎哟,疼死我了。放了我,放了我!”
这时候,兔妈妈回来了,她放下篮子,捡起一根木棍,朝大灰狼的脑袋狠狠地打。
大灰狼受不了啦,使劲一挣,把尾巴挣断了。他拖着半截尾巴逃到山里去了。
兔妈妈这才松了一口气,扔下木棍,拎起篮子,一边敲门,一边唱:
“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
小兔子们听见妈妈的声音,抢着给妈妈开门,抢着帮妈妈拎篮子。嗬,妈妈采来了这么多蘑菇!
猪八戒吃西瓜
唐僧、沙僧、八戒、行者一齐到西天去取经。一路走来,到了一个地方,看见前面有一座高山。山上是黄土乱石,没有一棵树木。山下也都是荒地,没有一户人家。唐僧说:“大家都走累了,到哪里歇一歇才好?”行者抬头向前一看说:“前面有座古庙,快点走吧!”
这时候,正是6月天气,太阳当头照,晒得人嘴也干了,舌头也焦了。他们四个人,过了中午还没吃饭,也没喝上水,又饿又渴,真想赶到庙里,喝上几碗凉茶,吃上几个馒头。哪里知道到了庙里,一个人也不见。
行者说:“师父不要着急,大家在这里休息休息。我出去找点果子来!”说着就要走。八戒在旁边听见了,心里想:“我跟他一起去,要是找到果子,就可以早点吃到。”他连忙对唐僧说:“我也去!”唐僧说:“好吧,你们早去早回!”
八戒跟着行者出了门,脚踏在晒热了的土地上,烫得难受。心里后悔起来。可是又不好意思不去。走了一程,看见路边有棵白杨树,八戒想:“要是能在这树下睡一会儿多好!”他就假装肚子痛,嘴里“哎呀,哎呀”叫起来。行者问他:“怎么了?”他说:“哥啊,我肚子痛,走不动了,你自己去吧!我在这里等你,要是找到果子,快点回来,可别自己吃了。”行者知道八戒偷懒,也不去说穿他,就说:“好吧,你就在这里等着,不要走开。等我采了果子回来,一起去见师父,分果子你吃。”八戒连忙答应:“好的,好的。”
行者点点头,一个筋斗翻上天去了。八戒等他走了,就在大杨树边躺下。一阵清风吹来,十分凉快。他正想睡一会儿,忽然看见山脚下,有个绿油油的东西,阳光照得闪闪发光。八戒连忙起来,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个大西瓜。八戒心里高兴极了。
他把大西瓜搬到树下,拔出刀来,正想要切又放下了,嘴里说:“师父和沙僧在庙里等着呢,我不能自己一个人吃了这个大西瓜。”他想不吃,可又实在嘴馋,眼睛看着这个绿油油的大西瓜,嘴里直流口水。他忍不住举起刀来,把西瓜切成四块。一边又说:“师父!我把这瓜切成四块,我先吃自己的一块,也说得过去。”说着拿起一块,大吃起来。
再说行者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来到南海边上。这里到处开满香花,树上结满了果子,桃、杏、梨、枣,什么都有。真是个好地方。行者来不及细看,急忙爬上树去,采了些蜜桃、甜枣、玉梨、黄杏„„解下围裙,满满地打了个包袱,往身上一背。又一个筋斗,回到原来的地方,正要落下,忽然一想:“慢着,让我先看看八戒在干什么。”就停在半空中,从云缝里往下看,正巧看见八戒捧着一块西瓜在大吃。
行者想:“好小子!找到大西瓜,躲在这里一个人吃,把师父和咱们都忘了。”正想下去说话,看见八戒吃完一块,嘴里不知在说些什么,便停住细听。只听见八戒说:“一块瓜不解渴,我再把猴子的一块吃了吧!留下两块给师父和沙僧,也说得过去。”行者听了心想:“难得他还记得师父和沙僧,就吃了给我的一块,也不去说他了。”只见八戒几口就把那块西瓜啃完了,接着又说了:“可越吃越想吃了,嗨!我把沙僧的一块也吃了吧,给师父留下一块。”说着又捧起一块吃起来。行者看了心想:“这傻子也真贪吃。总算他还记得师父。”这边行者在天空中想,那边八戒又把一块西瓜啃光了。想不到他捧起最后一块西瓜来说:“师父,师父!不是老猪不留给你吃,一来是老猪实在口渴;二来拿回去一块西瓜也不好意思,就让我代你吃了吧。”说着就把西瓜往嘴里送。行者看得又好气又好笑,心里骂着:“馋猪!有了吃的,什么都忘了!”便在空中叫了声:“八戒!”
八戒听见有人叫他,心慌了,捧着西瓜,不知怎么办好。行者又叫了一声:“八戒在哪里?”八戒不敢答应。他想:“要是猴子知道我在吃瓜,多不好意思呀。”想着连忙把手里的西瓜皮,扔得远远的,又急忙拣起地上的三块瓜皮,使劲一丢,丢得看不见了,这才放心。他掀起袍子擦了擦手,轻声问:“是谁叫我呀?”行者在半空中看得明白,慢慢地从空中降落下来。八戒看见赶忙跑过去,说:“哥哥辛苦啦!”行者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说:“你这半天在干什么?”八戒说,“没干什么,就在树下睡了一会儿。”说着伸出舌头舔舔嘴唇。行者看着笑问:“你做梦吃果子了?”八戒连忙说:“没有,没有,嘴还干着呢。”行者说:“我倒采了些果子,你方才肚子痛,不敢给你吃了。”八戒才吃了个大西瓜,肚子正胀着,就说:“不忙,不忙!先带回去送给师父和沙僧吃,我不着急。”行者听了好笑,说声:“那就走吧。”八戒就跟着行者回去了。
才走几步,八戒就踏上一块西瓜皮,摔了一跤,脸都跌肿了。行者连忙把他扶起来,问他怎么这样不小心。八戒站起一看,是自己丢的西瓜皮,不敢响了。行者倒骂起来:“是哪个懒家伙把西瓜皮乱丢,害得八戒掉了一跤!”一边又对八戒说:“你摔这一跤,就算是给师父磕了个头吧!”八戒忙说:“不要紧,不要紧!没摔痛。”说着赶忙就走。
想不到走了十几步,又踏上一块西瓜皮,身子一摇,跌倒了。行者把他扶起,叫声:“哎呀,又是哪个懒家伙?偷吃了西瓜,把西瓜皮乱丢。”八戒看了一下西瓜皮,心想:“真倒霉!”行者忙说:“不要生气,这一跤就算给沙僧行礼吧!”八戒也不敢多嘴,慢慢地向前走去。
这回,八戒倒是小心了,眼睛看着地,一步一步走。偏偏行者跟他谈起南海地方多么好,到外有果子吃。八戒听了,心里只想到南海去吃果子,忽然脚下一滑,跌倒在行者身边。行者笑着扶起他,叫声:“八戒!干吗给我磕头呢!”八戒低头细看,又是一块西瓜皮,心里想:“真奇怪!”
看看来到庙前,八戒心想:“总算到了,让我老猪进去,好好休息休息,这一路摔得我好苦。”心里一急,脚步加快,一不小心,又摔了一跤。行者在旁笑起来说:“真是个好徒弟,没进庙门,就跟师父磕头啦!”
行者扶着八戒进去。唐僧、沙僧看见行者带回大包果子,十分高兴;又看见八戒脸上一块青一块红,肿了一大半,看来更加胖了,忙问:“这是怎么的?”八戒哼着说:“别提了!是我不该一个人吃了个大西瓜,这猴子一路上倒请我吃了四块西瓜皮。”说得行者笑痛了肚皮。
第五篇:儿童故事
项目四
儿童故事
一、儿童故事阅读指导(一)把握作品的叙事结构
儿童故事要求有完整的情节和引人入胜的故事,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多注意引导学生洞悉作者创作思路,在情节架构上,怎样合理安排叙事结构,怎样有意识地控制着叙事的详略疏密,从中感受由故事带来的审美愉悦。例如美国儿童故事《绿色的史蒂文》以其独特的叙事框架,描绘了一幅儿童生活图景。故事讲述有一个叫史蒂文的小男孩,只吃绿色的果冻,其余食物一律不予理睬。突然有一天,史蒂文变成一个绿小孩:
“一天,当史蒂文走进洗澡间时,妈妈吃惊地喊起来:“史蒂文,快看看,你的身体怎么啦?”史蒂文走进镜子一看,惊呆了,原来,他从头到脚全都变成绿色了,就像一个绿色的大果冻。
后来在医生的诊治下,史蒂文恢复了常人的颜色。从此以后,他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只吃一种食物了。故事头尾呼应,浑然一体,情节线索简单清晰,然而细节处却折射出奇异的色彩,构成儿童乐于接受的结构形式。指导学生读这样的故事,就要学会细心体察作者叙述故事的基本框架。这则小故事基本秉承传统故事的叙事风格,各情节单元组合环环相连:史蒂文只吃绿果冻——变成绿小孩——到医院诊治——变回常人的颜色,故事在延伸过程中,没有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没有隐性情节的干扰,这种单线型结构方式符合儿童特有的自然阅读习惯。然而,尽管它总的叙事功能出奇的简单,但并不排斥其内部结构的奇思妙想,史蒂文“从头到脚全都变成绿的了”则是故事最精彩的点睛之笔。诸如此类结构形式的作品还有《幻想家》(前苏联 诺索夫)、《三个伙伴》(前苏联 奥谢叶娃)、《乡下来的丹丹》(罗佳)等等。
(二)体味情节的奇异趣味
儿童故事还很强调情节的动态起伏,奇趣、险趣、情趣是儿童永不厌足的心理期待。因此,在阅读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寻找、欣赏和分析故事出奇、出新、出趣的情节。仍以儿童故事《绿色的史蒂文》为例,故事最令人惊奇之处无疑在于史蒂文全身透绿,“就像一个绿色的大果冻”,故事以超乎寻常想象的想象,在真实中植入奇异的元素,由此调动儿童的阅读趣味。同时,局部的奇异感又形成了叙事的张力,给原本平淡无奇的结构增添了富有魅力的生命形式,成为情节跌宕起伏的原动力。而篇名“绿色的史蒂文”,人物与色彩悖理重叠所营造的悬念氛围,使读者在不解之谜的化解中,获得极大的阅读乐趣。此外,任大霖的《无法道歉》、任霞苓的《野猫真的来过了》、《煎饼帽子》(选自《孩子们的天方夜谭——世界儿童趣味故事精选》)等,在情节的设置上,也都有出人意料之举,它们都带给孩子无尽的愉悦,使阅读过程充满了趣感。
(三)透析内容的思想价值
儿童故事总是要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这就是思想,优秀的儿童故事作品都有着积极的主题。当然,此类儿童故事之所以具有艺术价值,在于没有让主题去支配故事,让故事为主题服务,而是自然地融入故事情节、场面氛围、人物言行之中,使故事、人物有一个附着点,也使故事有了人性的光辉,从而渗透着思想的意义。在阅读引导中,要关注隐蔽在情节、人物身上闪现人性品质的细节。例如系列故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在天真稚气的童趣中包蕴着深厚的父子深情,故事不仅成功地塑造了人物,也无处不渗透着具有人类永恒意义的主题:爱。在小读者为故事而愉悦时,父子之爱、家人之爱,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理解帮助等等,这些人性美也都潜移默化地浸润了儿童的心灵。再如《绿色的史蒂文》在神奇的夸张中,让孩子自然而然的领悟到偏食的危害。《彼得的新自行车》通过匠心独运的情节构思,塑造了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儿童形象,从而透射出思想主题:帮助别人是最快活的事。这些思想主题,对儿童的智慧、性格、个人生存能力的养成同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不仅使故事好看,而且具有持久效应。
【课堂讨论】:儿童故事的思想意义和它的趣味性之间存在矛盾吗?谈一谈你的见解。
二、儿童故事导读
吹牛大王和飞机
刘兴诗
三个吹牛大王在一起谈飞机。
—个说:“我家有一棵大树。我给树浇水,树就往上长。有一天,我浇的水多,大树一直长上天。第二天早上,我起来一看,啊呀!树上挂着一架飞机。我费了好大劲,才搭着梯子爬上去,把吓得半死的乘客一个个接下来。”
第二个说:“有一次,我驾着飞机和敌人在天上打仗,子弹和汽油都用光了。我连忙飞到敌人飞机的上面,轻轻往下一跳,正好骑在敌人飞机背上。我拔出手枪,对准敌人飞行员的后脑勺。他吓坏了,乖乖地听我指挥,连人带飞机都做了我的俘虏。”第三个说:“这算什么稀奇!有一天,我在山上放马,一架飞机飞来。我把套马索往上一抛,就套住它的尾巴,把它从天上拉了下来。”
三个吹牛大王说完了,比谁的本领最大,谁也对谁不服气。正好,天上飞来一架飞机。第二个对第一个说:“你家的大树能把它挂住吗?”
第一个说:“它不敢飞到我家去呀!要去,准会挂在树枝上。我家的树已经挂了许多飞机,像一棵圣诞树。” 第三个对第二个说:“你快飞上天,把这架飞机抓住呀?”
第二个说:“瞧,它怕我,已经夹着尾巴逃了。我抓的飞行员太多,家里已经关不下了,就饶了他吧!”
第一个对第三个说:“你用套马索,把它拉下来呀!”
第三个搔着后脑勺说:“嗨,我的忘性真大,今天忘记把套马索带出来了。” 天上的飞机听不到他们谈话,越飞越远了。【导读】
这是一篇用“实话实说”口吻讲述的“吹牛”故事,逗乐的效果非常突出。
在比赛“谁的本领最大”的游戏中,三个“吹牛大王”仿佛生活在梦想的世界里。他们把想要的东西转变为真实的东西,从而使各自的自我精神渴求得到满足、补偿和改善。梦想是幼儿把握世界的另一种方式。幼儿在听赏过程中,会把这个故事作为鲜明的现实来感知,使思想的幼芽迅速发育起来,进入一个比现实更有诗意也更为宏大的世界。
三个“吹牛大王”中的无论哪一个,吹起牛来都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这完全得力于极端夸张的艺术手法,所带来的快活人生的审美效果。故事中的人物虽已“符号化”,但荒诞不经的情节将会在幼儿心中永驻。
听鱼说话
(美国)海·格里费什 韦苇译
琼儿的外公是个非常有趣的人。他爱钓鱼。琼儿看外公把蚯蚓挂上钓钩,就说:“蚯蚓不疼吗?”
“我来问问它。”外公把蚯蚓拿到面前,对它说,“你挂在钩上,受得了吗?” 接着,外公把蚯蚓搁到耳朵边听了听,然后对外孙女说:“它说,没事儿,它说它最喜欢钓鱼了。”
琼儿不相信外公说的,她要自己亲耳听一听。她把蚯蚓放到耳朵边听了听,说:“蚯蚓什么也没有说呀。”
“它跟你还不熟呢。蚯蚓的心思我知道,它是急着要下水去钓鱼了。”外公说着就把钓钩往前一抛,蚯蚓立刻沉到水里去了。不一会儿,外公钓上来一条鱼。接着,外公把钓竿递给外孙女,让她也碰碰运气。
琼儿学着外公的样子,把钓钩抛进了水里。没多久,她也钓到了一条鱼。是一条小鱼。小鱼躺在岸边草地上,小嘴一张一张的。琼儿看着有些不忍心了。
“小鱼好像在说什么。”琼儿说。
“是的,鱼儿真的像是在说话哩。”外公说着,拿到耳边听了听,说:“小鱼说,‘拿我做汤,一样很鲜的’。” “我要自己来听。”琼儿说。“你能听懂鱼话吗?”外公问。
“试试看吧。”琼儿说着,把鱼搁到耳边听了一下,说,“小鱼说‘我还小呢,放我回水里去吧’!”
外公又惊又喜,说:“你说的是真话吗?”“一点不假。”琼儿说。“那好,你就把它放回去吧。”外公说。
琼儿把小鱼轻轻放回了水里,看着它尾巴一摇一摆地游远了。
外公又把钓钩抛进了水里,又钓起鱼来。他边钓边谈:“我还从来没见过,学听鱼话竟有像你这样学得这么快的。一学就会了。”
“下一回,我要学听蚯蚓说话,准也能一听就会。”琼儿说。
【课堂讨论】:《听鱼说话》这篇故事的教育意义是什么?请分析这篇故事的教育意义与儿童情趣是怎样有机地融为一体的? 【导读】
如果外公在这个故事里只是讲上一段他自己的经历,一件他耳闻目睹的事情,让外孙女听后懂些做人的道理,学些做事的经验,那么这故事就可能是功利意义一目了然、很一般的作品,其价值也就只在事理本身,而非作为文学作品首先应负载的审美价值。作者没有这样做,自然也就脱出了窠臼。在这个故事里,祖孙关系没有落入教学关系的俗套。亲缘关系在这里不是表现为一种隶属关系,而是表现为具有亲缘特点的朋友关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外孙女不是外公说什么就听什么就信什么,“我要自己来听。”——这句话里有一种值得好好去寻味的东西。
“听鱼说话”.如果这是一个童话,那是很平常的了;在童话里,听鱼作个关于污染水源将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的报告也不会让我们大惊小怪的。然而这是一个生活故事,外公听蚯蚓、听鱼说话,是此时此地、此情此境中他有趣性格的具体表现。常在外公身边接受乐天熏染,并在此环境中成长的琼儿,很快心领神会,心照不宣,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听真了外公听歪了的鱼话。“我还小呢,放我回水里去吧!”——小女孩用她的一颗童心去听,才听到了小鱼的心声!小鱼和小女孩两“小”之间心有灵犀一点通。没有小女孩听出小鱼心声的这一精彩情节,这个故事将站不起来,更经不起久久的品味。
三、儿童故事创作指导
(一)选材的生活化
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儿童生活故事倍受孩子们欢迎的原因之一,因此,直接取材于儿童生活,真实地反映他们的思想、兴趣、举动是儿童故事创作时必须通盘考虑的前提条件。创作者必须站在与儿童平等的位置上,立足于儿童本位,用儿童特有的好奇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儿童特有的澄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选取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加以艺术构思。如罗佳的《乡下来的丹丹》以朴素的笔调写一个乡下来的小男孩——丹丹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丹丹在乡下赤惯了脚,在幼儿园上课的时候也会想:“脱了吧,把袜子扔到椅子底下,老师不会看见的。”故事中,丹丹不习惯和小朋友手拉手,在大树下随便小便等等细节,都使人觉得丹丹就像在自己眼前一样。
(二)结构的生动性
儿童们喜欢故事性强,情节起伏跌宕的作品。不喜欢静止的、沉闷的描写。那些淡化情节的结构勾勒方式,也许透露了作者创新思考的讯息,但始终无法成为儿童故事创作的主流。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参与意识决定了他们对情节性强的作品的偏爱。因此,为迎合孩子们听读兴味,使作品能在他们心中激起听读的波澜,情节结构是否生动有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使情节生动有趣,就需要在搭建结构框架的过程中运用那些能产生辐射能量的现代叙事技巧。
1、设置悬念,形成波澜
悬念是“结构本身的游戏”,也是儿童故事对小读者形成“召唤情结”的关键所在。通常有两种情况可以造成悬念:一种是在事件正常叙述的过程中说出部分情况,但扣留一部分至关重要的情况,等待后文解密;另一种方法正相反,提前抛出一个谜面,而让后文在事件的正常发展中说出全部情况。两种方法都需要故意扣留部分信息,也就是“故弄玄虚”。如任霞苓的《一亮一暗的灯》,是运用悬念很成功的一个例子。故事梗概如下:爸爸妈妈不在家,天黑了,小晴怕起来了。咦,阁楼的灯怎么一亮一暗?可是小晴刚刚跨出一步,就听到“悉悉沙沙——扑托!”的声音,她吓得转身就逃。小晴叫来了好朋友兰兰,两人一起去。可两个人都害怕了。忽然阁楼里“扑托”一声,灯灭了。吓得俩人一起转身往外逃。她们又找来好朋友虎娃,虎娃本来很神气,但听两人一说也害怕起来。最后,三个孩子手拉手并排走上楼梯,从阁楼的门缝里往里一瞧,:原来是小花猫咬住电灯的拉线开关‘扑托’跳了一下,灯暗了;‘扑托’再跳一下,灯又亮了。”故事开篇即笼罩在刻意设置的神秘氛围内,“阁楼的灯怎么一亮一暗?”在这个延续主要情节线索的大悬念中,又纵横穿插了多个小悬念,“悉悉沙沙——扑托的声音来自哪里?随着’扑托’声灯灭了,什么人在阁楼?最勇敢的虎娃也害怕了,怎么办?”从而使故事越发变得扑朔迷离,直至最后才揭开谜底。这种设置悬念的方式,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驱使他们急切地顺着情节发展追踪下去。
2、巧妙构思,有出人意料之处
儿童故事要尽量做到线索单纯,情节铺展顺畅。但情节简单并不等于平铺直叙,要注意将单纯与曲折结合起来——注意波澜的引发、矛盾的激荡、趣味的穿插等,使情节单纯有味。此时,借助精巧的构思增强故事的可读性不失为一项良策,而且常常会产生出人意料的阅读效果。如薛卫民的《小猫叫,小狗叫》:如来和米多两个玩捉迷藏。米多先藏起来,如来去找他的时候,正想开大橱的门,听见里面有小猫叫:“喵——喵——”如来想:小猫在里面捉老鼠呢。如来找不到米多,最后米多“喵喵”叫着走出来了。噢,如来想,原来米多装小猫叫把自己给骗了!轮到如来藏起来了,米多听到一个大纸箱子里传出来“汪!汪——”的小狗叫,米多把纸箱子一掀,就见如来在里面蹲着呢!如来很委屈:为什么米多不上当!米多说:“„„我一想就知道是你了。我学猫叫,是因为家里养了猫;你学狗叫,咱们家根本就没有狗哇!”你瞧,好办法不一定在什么条件下都适用,如来被发现不是因为象诸葛亮的空城计——不能用第二次,而是因为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拆开这篇作品的结构,我们发现它的情节是这样运行的:玩捉迷藏——米多学猫叫骗过如来——如来学狗叫却被米多找着——为什么——原来家里有猫没有狗。作品的精巧构思有这样一个特点:以一个事件(捉迷藏)的戏剧性变化为情节元素,当猫叫骗过对方时,读者的定势思维便被圈进事先设好的圈套中。当情节顺着这条轨迹行走——狗叫自然也能骗过对方时,情节突然一个反转,学狗叫被对方轻而易举地找到。前面艺术铺垫的内容和后面作品实际达到的目的完全相反,作品出人意外的结局便形成了。
另外,在故事的大框架中加入荒诞的因素,也是很独特的构思方法。如周锐的《动物园的猴子变成了人》:希儿听说,猴子会变成人,再去动物园的时候,就特别注意猴子们。“妈妈,猴子像是少了几只了。”
„„“它们,”希儿压低嗓门,“会不会变成人了?”
接下来,希儿再也没有心思看动物了,她很仔细地在看那些看动物的人。„„希儿说:“我想找已经变成人的猴子。’
妈妈正在和希儿讨论这个问题,忽然,希儿追上了一个既不矮也不瘦的人,大声问:“你是猴子变的吗?”
“„„”
“第一次,不怪你.”希儿边说边将橘子皮拾进废物箱,“给刚变成人的猴子做个榜样。”故事在这里嘎然而止,留给人很多的回味空间。开头希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人觉得有趣而佩服,而结尾处希儿的认真又让人体味到了感动,还有一点辛辣的讽喻意味。类似这样的构思方式就好象相声里的“抖包袱”,到最后,包袱抖开了,给你一个完全出乎意料又颇有余味的结局。
巧妙的构思方式还有很多,如在现实的叙述中插入幻想的成分,如周锐的《希儿把爸爸从牢里救出来》。再如巧妙地运用前后对比和转折,如刘谦的《丹丹老师》,陆弘的《谁要我帮忙》等。
3、写活细节,使故事具体可感 细节是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情节较简单、篇幅较短的幼儿故事,更要善于捕捉细节。儿童故事不能象成人故事那样,以高度概括和浓缩的方式实现大的时间、空间的转换以及事件的简略交代,给成人看的故事时间跨度可以是数年、甚至数十年,空间上可以转战千里,而幼儿故事往往是撷取生活中富于生气的一个片段、一个场景,演绎成一个活泼动人的故事。因此,儿童故事创作要特别重视细节描写的具体可感与丰富多彩,作品线索串起的每一细节都应该使故事顿生鲜活生动的气息。如郝月梅的《孵小鸡》中敲碎鸡蛋找小鸡的细节,冰箱里取鸡蛋孵小鸡的细节,女孩才能孵小鸡的细节,把鸡蛋圈在怀里“人工”孵小鸡的细节等都妙不可言趣味横生,既刻画了人物,又强化了阅读兴趣。
(三)语言的直观感
儿童故事是提供给孩子们听读的,使他们看得懂,喜欢看,并且真正可以从当中得到有益的东西,就一定要善于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讲话。因此,儿童故事语言形象的要求比成人文学更具体、直观,更富有现场感和立体感。它要求造句平易,句子短小;力避艰深词语和不常用的字;多用名词、具体动词、代词、具象化形容词,摹声词、语气词、叠音词,少用连词、抽象词语、成语、文言词语;多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摹状、夸张等,它们使句法变得单纯而又不呆板,语汇丰富多彩而又不堆砌,具有儿童化的表现力。
何群英的儿童故事《神奇的棍儿》讲述了一群孩子把一堆很普通的竹棍宝马、汽车、飞机、火箭等,开心嬉闹玩耍的故事。其中的语言就具有非常鲜明的直观感:
小强抽出一根,跨上去。嘿!这哪里还是竹棍,明明是匹马,金色的宝马。“得儿——驾!”呱哒呱哒,宝马撒开四蹄,在草原上奔跑起来。
在另一个男孩手里,神奇的竹棍变了,变成红色小汽车。“嘀嘀嘀嘀”。院子就是马路,又宽又长。汽车飞跑着,四个轮子转呀,转得离开了地。
在有些男孩子手里,竹棍变成了飞机,变成了火箭,变成了宇宙飞船。在他们眼里,院子就是天空,蓝蓝的,还飘着白云,他们飞得才快哩,个个都喘着粗气。
一个男孩,手上竹棍成了金箍棒,他就是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多了不起!有个小不点儿娃娃,拖根短竹棍,慢慢地走,也是一辆“车车”。
胆小的帆帆,手也痒了,他抽出竹棍,变成解放军的快艇。院子里装满了水,成了大海,波涛哗——哗——
喝,这阵子,大院可就热闹啦!飞机、火箭在飞,轰——轰—— 汽车、马儿在跑,嘀嘀,哒哒。快艇、轮船在开动,呜——呜——
小不点儿的“车车”在走。什么声音也没有!飞机抢了汽车的路,马儿又拦住了火箭,摩托车撞翻了快艇,骆驼又踩坏了火车…… 这篇故事的语言尽显儿童充满动感的心理特征,用词浅显,口语化特征鲜明,体现了儿童故事的可讲述性。作者运用了很多的拟声词、结合动作性的描绘,把一群顽童的嬉闹场景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
(四)写作练习及要求
1、创作一篇儿童生活故事,故事的内容要体现时代特色。
2、结构线索清晰,情节构思要有新奇感,能吸引儿童读者。
3、语言表达自然、直观,要具有可讲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