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初中教师教学内容和表达清晰度问卷调查论文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具有很强的实践品性。清晰性是课堂教学行为的基本要求,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变量,提升教师授课清晰能力是有效教学的旨趣。教师教学清晰性通常被界定为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资料的能力和在信息发送者(教师)到信息接收者(学生)的传递过程中,信息保真的能力。它通过运用言语和非言语信息,在对教学材料有一个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因此,了解教师教学清晰性现状,探讨影响教师教学清晰性因素,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的技能,促进教学的微观化研究,为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提供更为直接和有效的帮助。
一、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先后对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的6所初中一年级学生展开调查,发出问卷496份,回收问卷471份,回收有效率为95%。其中男生266人,女生205人,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56.5%和43.5%。
2.研究工具及方法
主要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首先对6所初中教师进行半结构化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有关条目,并借鉴国外相关文献,构想教师教学清晰性结构,编制具体的测量题目。其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师教学清晰性现状,加强教师教学清晰性培训,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问卷经过SPSS统计分析,发现教师教学清晰性由内容清晰和表达清晰两个因素构成。其中内容清晰有10个题目,主要涉及教学目标、有效提问、举例说明、授课小结等,信度为0.91;表达清晰有5个项目,包括教师普通话、授课口误、语言清楚度、语速、语调等,信度为0.78。问卷总信度为0.88,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广泛用于教师课堂教学清晰性评价。
二、结果与分析
1.初中教师教学清晰性现状
本研究发现,在所调查的471名初中生中,只有143名学生认为教师授课清晰,328名学生认为教师授课不清晰,教师教学清晰性现状不容乐观,亟待改善。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教师教学实然状态与学校、教师本人重视程度不无关系。自2001年国家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涌现,“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启发式”“研究式”“分层式”模式等层出不穷,各种富丽堂皇、结构复杂的“花样课”“表演课”成了汇集新课程理念的集结地,成为颇受推崇的主流教学理念的有效载体,而清晰、简约、朴实的知识课堂很难入流,被打入了“冷宫”。可是,每一次改革的尘埃落定,人们总会发现,虽然改革在某个方面成绩斐然,但是课堂讲授却“涛声依旧”。有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合法性,教师课堂教学理应回归本然状态:清晰、简明。
调查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后发现,数学教师的教学清晰性得分低于语文教师得分。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它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决定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课程改革的初中部分关注大众数学,删除了部分“难”“繁”“偏”“旧”的内容,增加了应用性强、贴近生活、富有挑战性的内容。
由于过度强调实用性,导致对数学本质的关注度不够。一方面,是热闹的讨论、流行的合作、低效的提问充斥着课堂,为讨论而讨论、为合作而合作、为活动而活动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教师为追赶教学进度,节省时间,实施“满堂灌”注入式教学,忽视了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培养,以致学生缺乏思考,发生理解上的困难。流行的应试教育观念与盛行的主体教学理念矛盾,是造成当下课堂教学混乱的主要原因。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上,要遵循数学学科的科学性、严谨性、规范性原则,任何一节教学内容都是数学知识链上的一环,前有生长点,后有发展点,数学教学必须居其根,顺其势,承上启下,才能彰显其价值。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螺旋上升,合理安排核心概念和数学思想,强调数学本质,善用启发教学,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教师教学清晰性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因素
教师教学清晰性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清晰性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结果显示,教师教学清晰性与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达到0.743,属于较高正相关,与国外研究成果相吻合。说明教师教学清晰度越高,学生学业成绩就越好。统计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内容清晰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大,是影响教师教学清晰的主要因素。内容清晰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清晰地提出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教师对概念、命题、原理的阐述简明、准确而不模糊,易于学生理解和正确掌握。本研究调查对象是初一学生,年龄介于13~15岁,思维正处在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概括、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关键期,在这一思维转型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在授课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阶段性、连续性和整体性,使得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旧知识中获得解构与重建,拓宽与发展。
三、讨论与建议
1.教学清晰性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变量,应纳入教师教学行为标准
西方教师教学行为专业标准为我国制定相应标准提供了可借鉴的典范。如美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或称基于标准的改革)驱动下,制定的《课堂行为评定标准》和《教师专业实践构成》中均提到教师教学要做到“准确清晰地授课”;英国颁布的合格教师专业标准中也明确规定“教师授课时要用学习者能够接受的语言,清晰地介绍新的观念和概念,有效地解释、提问”。这些标准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实践性,对编制我国本土化的教师教学行为标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近日教育部相继出台教师教育标准(简称三个标准),从内容、领域、基本要求三个层面对学前教师、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的专业标准加以规范。三个标准的内容框架一致,领域和基本要求大同小异,虽然对促进我国幼儿园、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具体操作层面却面临诸多难题。相对于国外“小而细”的标准,我国更偏向“大而泛”的规定,语言表述较为宽泛,难以把握的形容词、副词居多,上位描述主题大,欠缺对具体行为的阐述,对实际操作非常不利。因此,对教师教学标准的表述应为具体、明确,具有可观测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清晰性是教师教学不可或缺的能力,建议纳入教师教学行为标准。
2.加强初中教师教学清晰性培训,促进课堂授课能力的提高
研究中发现,内容清晰是影响教师教学清晰的主要因素。因此,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授课内容清晰性的培训。一方面,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理解所学知识,通过描述、解释等方式讲解新的词汇、概念,帮助学生澄清事物之间、概念之间的异同,以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完成知识的迁移。另一方面,初中教师还可以借用传统授课的做法,将教学重点系统地书写在黑板上,或以其他方式标注要点,或通过言语信息重复要点,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求教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相互连贯、重点突出。除明确教学目标、强化要点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举例、提问、练习等形式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用课堂提问及作业来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一种灵活的、适时的、富有成效的反馈方法。总之,教师教学授课清晰方法众多,途径甚广,教师唯有在教学实践中持续反思,不断修正,将教学清晰性作为自己教学生涯的一种追求,其教师教学能力必将不断提升,走向一个有效的动态发展过程。
第二篇: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现在我们初中物理学习的是人教版教材,而且教材又刚刚进行了调整,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更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具有时代性,有一定的弹性,为不同的学生发展提供了空间,具体表现为:
1、内容次序进行了重大调整
将原来八年级下学期的电学内容放到了九年级进行了,将原来九年级的“机械运动”调整到了第一章,先学习测量知识和速度。相当于将力学放到了八年级,九年级重点是电学的相关知识。这样的调整降低了八年级下学期学习电学的难度,待学生能力有所发展再在九年级突破电学的难点。
2、删去了部分内容
从第一册看,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整合到了“科学世界”、删去了“颜料的混合”,将“看不见的光”放到了“光的色散”一节中等,这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
3、修改了部分习题
比如:第一章中的“列车时刻表”相比老教材,学生更容易看懂。
4、增加了部分内容
比如: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增加了“测平均速度”的实验。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每一维度的目标有不同的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与技能部分相当于以前《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与要求,在《课程标准》中可以称作“知识技能点”。有四种知识技能点,其中“基础知识点”三种:了解、认识、理解,“基本技能点”一种:独立操作。另外,在基础知识点中,还有比上述的三种要求较低的要求:初步了解、初步认识、初步理解。2.过程与方法目标: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教学建议”特别重视科学探究教学,探究一般以实验为基础,因此实验探究教学应该尽可能地落实在教学过程的各个角落。在《课程标准》中有许多必须进行的“探究活动点”,它们是探究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每一个探究活动点,在《课程标准》中用“经历(探究)”来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在《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出了一些这样的“情感点”,这些点是我们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的重点内容。这些情感点在外在的形式上也是一种探究活动,这种探究不同于以实验为基础的“经历”的探究,而是一种查阅资料式探究或者物理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这样一种活动,让学生在对社会、生活、物理问题上做出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的同时,将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表现出来。情感点在要求上都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反应、第二层次——领悟。现在我就结合新课程标准将初中物理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向大家介绍一下,希望能对各位老师进一步熟悉初中物理教材有所帮助。
一、需要举例、记忆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要求:掌握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机械运动; 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定义式、单位及其换算,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平均速度;速度公式;知道时间和长度的单位、单位换算、测量工具、误差概念;粗略估测时间、长度;会测量时间、长度、平均速度。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3节
声的利用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要求:掌握声音由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空气中形成声波;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不同介质的声速比较的情况;乐音,音调,响度,音色;噪声,噪声的控制途径;声音强弱的单位——分贝;声的利用:传递信息、传递能量;声能也是能量的一种形式。第三章
物变态化 第1节
温度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要求:掌握温度的单位——℃及其规定,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0℃、37℃、100℃等);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基本构造、量程、分度值、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体温计;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三种物态、物态变化,熔化,凝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常见的晶体、非晶体;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熔点,凝固点;水的熔点值;汽化、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汽化的方式、液化的方法;沸腾,沸腾的过程;沸点;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蒸发,蒸发快慢的因素;升华、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雾、露、霜等自然水现象的成因。第四章
光现象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第2节
光的反射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第4节
光的折射 第5节
光的色散
要求:掌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光的反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反射面、入射点;反射定律(三条);镜面反射、漫反射,光路可逆,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物体的原因;平面镜成像特点(四条);光的折射;折射光线、折射角;折射规律(从空气斜射到水等透明物质、从水等透明物质斜射到空气时的两角关系);色散,白光的组成;色光、颜料的三原色(两个三环图);这里删去了“颜料的混合”的内容,透明、不透明物体有不同颜色的原因。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
透镜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要求:掌握透镜、凸透镜、凹透镜,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的定义;平行于主光轴或经过焦点、经过光心的光线透过透镜的光路;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主要部件是一个凸透镜,它们成的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2f>u>f、u)(像的大小、虚实、倒正)。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1节
质量 第2节
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要求:掌握质量及单位,质量不随温度、位置、状态、形状变化,质量的测量工具;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知道密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定义式、单位及换算,水的密度值;密度是物质一种属性;密度定义式;用量筒测固体、液体体积;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第2节
弹力 第3节
重力
要求:掌握力,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弹性,弹性限度,弹性形变,弹力,弹力的方向、作用点;弹力在日常的称谓(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及实例;会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重力,重力的方向,重心及位置确定;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公式。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2节
二力平衡 第3节
摩擦力
要求:掌握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惯性的利用和危害;几个力平衡,物体的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运动和力的关系;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摩擦力的方向、作用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摩擦力测量方法,增减摩擦的各种方法,两种摩擦的比较。
第九章
压强 第1节
压强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第3节
大气压强
第4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要求:掌握压力,压强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增减压强的方法;影响压力效果的因素;压强公式;液体的压强,连通器及其原理;液体压强规律及公式;大气压强及实例,大气压的变化及影响因素(高度、天气); 标准大气压;大气压的测量方法,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流体(气体和液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十章
浮力 第1节
浮力
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要求:掌握浮力,浮力的方向;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方法;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公式表述(F浮=G排=ρ液gV排)、使用范围;物体浮沉的条件(上浮、下沉、悬浮、漂浮)及实例。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1节
功
第2节
功率
第3节
动能和势能
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要求:掌握功的定义、单位;用功的定义式进行计算;功的二要素;功的原理;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功率定义式;能量,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动能及大小决定因素,重力势能及大小决定因素,弹性势能及有关决定因素;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第2节
滑轮
第3节
机械效率
要求:掌握杠杆的定义,杠杆中的几个名词,三种杠杆及其特点;杠杆平衡及其条件;杠杆示意图;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斜面;滑轮组的特点及公式;斜面越长越省力;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定义、大小范围、表示方法、影响因素;机械效率定义式,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关系式。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三章
热和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第2节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要求:掌握纳米技术应用;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组成,固、液、气态分子特性及外在特征,原子的核式模型;分子动理论;分子热运动,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及种类;扩散现象及范围;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热传递,热量及其单位;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水的比热容及其特点;热量计算公式;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第1节
热机
第2节 热机效率
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要求:掌握热机,热机的能量转化,热机的种类,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热机的效率;燃料的燃烧及能量转化,热值及其单位;能量守恒定律。第十五 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第3节
串联和并联 第4节
电流的测量
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要求:掌握带电、两种电荷、摩擦起电、电荷相互作用、电荷量及单位、自由电子;验电器的作用;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方向规定;电路及其组成,通路、短路、断路,常见电路元件的符号,电路图;常见的电源——电池、发电机;物质的导电性,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结构、特点、作用、区别;两个用电器的串、并联电路、电路图;电流(强度)的意义,单位,测量工具;使用电流表;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的规律及公式(仅限于两个用电器)。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第1节
电压
第2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第3节
电阻 第4节
变阻器
要求:掌握电压的概念、单位、测量工具,常见的(36V、220V、1.5V)电压值,电源的作用,电池串联后的电压值;用电压表测电压值;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的规律及公式(仅限于两个用电器);半导体,超导现象,超导体;导电性,电阻的概念、单位,电阻器及其符号;电阻大小与长度横截面、材料的定性关系;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符号、作用、使用方法(4个接线柱);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规律及公式(仅限于两个用电器);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2节
欧姆定律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要求: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第十八章 电功率
第1节
电能
电功 第2节
电功率
第3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4节 焦耳定律
要求:掌握电能及单位,电能表的作用、读数方法;电功及其单位,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的过程;电功定义式;电功率的意义、定义、定义式、单位;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及公式;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电流的热效应及能量转化;焦耳定律。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第1节
家庭电路
第2节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第3节 安全用电
要求:掌握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输电线:火线、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保险丝,空气开关,两孔插座,三孔插座,漏电保护器等),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家庭电路中的电流与用电器的总功率的关系及公式;两种类型的触电;试电笔的使用,几种容易触电现象,触电急救措施;保险丝材料的选择,安全用电常识。第二十章 电与磁 第1节 磁现象 磁场 第2节 电生磁
第3节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第4节
电动机 第5节 磁生电
要求:掌握磁性,磁体,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磁场的方向,磁感线,条形、蹄形磁体的磁感线,磁化,日常中的磁现象;磁极相互作用、磁场形状;奥斯特实验及其意义,电流的磁效应,电流的磁场及方向,电磁铁,铁心的作用;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形状、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继电器读图;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能量的转化; 电动机的原理、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法拉第实验,电磁感应,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谁有关,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发电机的原理、能量转化。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第1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
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第4节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要求:掌握电磁波及应用,电磁波可以传播信息、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及速度,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 能源 第2节 核能
第3节 太阳能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要求:掌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核力,核能,裂变,聚变; 核能的优劣,核污染;太阳能的利用方法(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能量的转化与转移的方向性,不可逆过程,内能只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能源危机,可持续发展。
二、需要解释、说明的知识点
透明、不透明物体有不同颜色的原因;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熔点,凝固点;沸点;蒸发,蒸发快慢的因素。
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定性关系;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规律(仅限于两个用电器);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焦耳定律;家庭电路中的电流与用电器的总功率的关系及公式;电磁继电器读图。密度是物质一种属性;惯性,惯性的利用和危害;杠杆平衡及其条件;滑轮组的特点及公式;斜面越长越省力;压强公式;功的二要素;功率定义式;动能及大小决定因素,重力势能及大小决定因素,弹性势能及有关决定因素;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分子热运动,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及种类;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水的比热容及其特点;能量守恒定律等。
三、需要计算的知识点
根据计算的综合程度,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1.一级计算:单一公式的计算,包括原型、变型。
速度公式(包括“桥”):v= ;浮力测量公式:F浮=G1—G2;热量计算公式:Q=cmΔt;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2.二级计算:两个公式的组合计算。压强公式:p= ;密度公式:ρ=。3.三级计算:多个公式的组合计算。
⑴电学综合题:仅限于两个用电器的电路。
欧姆定律:I=U/R ;电功:W=UIt;电功率:P=W/t,P=UI;焦耳定律:Q=I2Rt;家庭电路总电流与总电功率的关系:I= ;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关系:R=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关系式。
⑵力学综合题:机械效率:η=,W总=W有+W额;功的定义式:W=Fs;功率:P= ;滑轮组绳端拉力:F=。
4.四级计算:下列两个关系,可以参与上述所有的计算中。重力公式:G=mg;效率:η=。
四、人文的知识点
要记住下面这些科学家的名字和他们做出的与初中物理相关的科学贡献:
欧姆、焦耳、奥斯特、法拉第、安培、伽利略、牛顿、阿基米德、格里克、托里拆利。
五、作图的知识点 1.一般作图:
⑴光的反射: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会做一条光线的光路作图。⑵平面镜成像:点、线的成像;能通过两条光路确定像。
⑶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从焦点(虚焦点)发出或对准焦点(虚焦点)的光线,经过透镜前后的光路。
⑷画电路图、连接实物图:限于两个用电器(包括滑动变阻器)的电路,可以外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要求会运用4个接线柱;节点用加粗黑点表示。⑸安培定则、磁场及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画出磁感线方向(箭头);磁体N、S极;小磁针N、S极;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电源的正、负极。
⑹力的示意图(受力分析):用黑点、箭头、线段长短、字母表示力,进行物体受力分析,最终达到难度为:一个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或静止的情况、两个静止物体接触的情况;对于成一定角度的力,不要求写出度数,只按该方向画出带箭头的线段即可;各力的大小用线段的长度大致表示出来;不区分静摩擦和滑动摩擦;不必在重心标注O点。
⑺杠杆的示意图:在已知支点O的情况下,做出F1、l1、F2、l2。力臂的画法:双箭头实线或垂直符号加虚线均可。2.特殊作图:
光学黑箱、光路设计(一条光线的光路:光的反射、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的综合);电学黑箱、电路设计(范围同上述电路图相同)。
六、实验、探究的知识点
声现象:声音由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反射定律(三条);平面镜成像特点(四条);折射规律(从空气斜射到水等物质、从水等物质斜射到空气时的两角关系)。
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2f>u>f、u)(像的大小、虚实、倒正)。
物态变化: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影响蒸发,蒸发快慢因素;沸腾,沸腾的过程。
电流和电路:两个用电器的串、并联电路;电流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的规律(仅限于两个用电器)。
电压 电阻:用电压表测电压值;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的规律(仅限于两个用电器);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定性关系;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4个接线柱);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
电功率: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焦耳定律。
电与磁:磁极相互作用、磁场形状;奥斯特实验,电流的磁效应,电流的磁场及方向,电磁铁,铁心的作用;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形状、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能量的转化;电动机;法拉第实验,电磁感应,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谁有关,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发电机。
质量和密度: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固体、液体体积;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运动和力 :粗略估测时间、长度;测量时间、长度、平均速度。
力和机械: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弹力;重力,重力的方向,重心及位置确定;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摩擦力大小因素,摩擦力测量,增减摩擦的各种方法,两种摩擦的比较;杠杆平衡及其条件;滑轮组的特点。
压强和浮力:影响压力效果的因素;液体压强规律;大气压强;大气压的测量方法,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流体(气体和液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功和机械能:机械效率概念及影响因素。
热和能:动能及大小决定因素,重力势能及大小决定因素,弹性势能及有关决定因素;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及种类;扩散现象;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比热容的概念。
七、情感点
情感点在要求上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 ——价值判断、第二层次——价值取向。1.价值判断:它是较低的层次要求。是“价值取向”的基础。⑴要求:
能对某问题或事件表达感受,做出反应。具体地说:能够通过搜集有关的信息、通过阅读有关材料等途径,根据自己的感受,判断、选择有关问题的对错。⑵举例:
对:“能简单描述声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的要求:
能通过收集信息、阅读资料、相互交流,判断声能和我们生活的有关说法是否正确。
⑶价值判断点:
声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电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电磁波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探索历程将不断深入,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将不断深入,纳米材料的发展前景;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机械使用的历史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机械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内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太阳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核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2.价值取向:
它是较高的层次要求。⑴要求:
在“价值判断”基础上,潜移默化,通过多次 “判断”逐渐形成较稳定的意识或价值取向。具体地说:能够通过搜集有关的信息、通过阅读有关材料等途径,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对提出的问题找到可行性的解决办法。⑵举例:
对“有节约用水的意识”的要求:能够通过搜集信息、阅读材料,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判断有关说法的对错,提出自己的节约用水的观点和可行性建议。⑶价值取向点:
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节约用水的意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八、需要记住的常数
15℃时空气中的声速;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水的密度、比热、沸点、凝固点;冰的熔点、密度;照明电路电压、安全电压、干电池电压值;重力加速度g;标准大气压值。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很多学生不懂得学习的规律和学习的方法,没有掌握学习的基本技能,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生多投入、低产出、负担重、效果差。怎样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呢?下面我就结合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情况谈一谈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及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的问题。
(一)转变教学方式,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主要是直接兴趣,因此,他们对演示实验大多数呈现较强烈的直接兴趣,特别对课堂教学中成功而有趣味的实验表现出较自觉的注意,能有意识的将注意力聚焦在演示实验上。他们对动手操作有浓厚的兴趣,愿意进行物理实验,但这种兴趣的特点是只对操作对象本身感兴趣,却忽视了事物本质的认识。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往往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学生的物理思维基本上还处在具体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存在思维片面性、肤浅性和动摇性。基础教育的任务不在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转变教学方式,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特点之一。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许多物理概念、定律和原理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得到的。根据物理学的学科特点,探究、合作、自主等学习方式更适合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教师应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要挫伤他们处于萌芽状态的物理学习兴趣;要注意形象思维的特点,特别要注重准确而鲜明的物理表象的建立以及物理表象的丰富和储藏,要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要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训练他们对演示实验的观察陈述,物理语言的使用力争准确而规范,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对实验的口头和书面描述能力;还要注意控制学生的情绪,保持课堂气氛活跃而不紊乱。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一切学习成果归根到底都源于社会需要。物理学科有其本身内在的发展规律,但是都受制约于社会需要。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己利用物理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是前人知识经验的总结。这对于前人来说,或许他们也有与之相关的生活经验;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种知识的传递。如果学生只是学习了这些知识,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去使用这些知识,或者永远都没有使用到所学的知识,那么,学生自己也不会产生一种学习的成就感。但是,如果学生能够主动或被动地使用这些知识,让他们自己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不仅使理论知识真正变成学生的知识,而且使他们觉得物理知识有用、好用,是值得好好学习的,从而对学习物理产生了强大的动力。比如,在讲解了“显微镜和望远镜”这一节之后,在临下课前让学生每两人一组,提供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学生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透镜看前面的物体。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观察物体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前后对调又会有什么样的发现。开展这一活动,学生都感到十分新奇,都应用到了显微镜、望远镜的工作原理,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提出了问题:如果把两个凹透镜组合,通过透镜看前面的物体,会不会也出现像被放大的现象?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实验并提供凹透镜,这时学生的反应更加热烈。这样做提高了学生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的掌握程度,而且能够做到灵活运用,这个结果当然要归功于能够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认识得到不断满足,将促进兴趣水平不断提高,并使物理学习兴趣日益浓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物理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好物理。
(三)重视观察和实验
绝大多数同学对物理实验感兴趣。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有效措施,通过实验教学与理论讲授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正确确立,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强调学生重视观察,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对于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因为只有通过对观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例如,学习投影仪成像原理,老师讲到投影仪时,许多同学都会联想到:看露天电影,会观察到放映机中射出的光投到白色的屏幕上时看到影视画面。这个生动的实例使学生对投影仪成像有了形象的认识。强调学生注意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物理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判断、思维等能力,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决问题更全面。
(四)学习方法与态度
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总要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较清晰地认识,善于发现问题的症结,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密切注意学情,加强调查与观察,同时指导学生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学习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自我矫正,从而改进学法。例如,许多初中学生都有作笔记的良好习惯,但没有找到合适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应把认真听课放在第一位,听课的同时要善于跳过障碍,不钻牛角尖,不陷入卡壳状态,可以先不多想,暂时把问题记下先顺着教师讲授的思路继续听下去。但在学习过程中不宜过分突出笔记的作用。有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默笔记,结果考完全忘记 ”导致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但是课堂笔记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它是构建知识大厦的原材料,也是学习的备忘录和里程碑,即使有课本也不能代替笔记,要指导学生合理地去记录和使用笔记。适合学生的方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应该在这方面多作努力,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物理知识的特点是由简到难,逐步深入,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多,许多同学都感到看书看得懂、上课能听明白,但是物理题做不好。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理解不透,没有真正掌握。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记错、记混。鼓励学生制作章节知识结构图,把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使所学的内容化繁为简,重点突出,脉络分明,便于自己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可以不断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统化,不断地把新概念纳入旧概念的系统中,逐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概念系统,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篇:初中教师师德论文
一、为人师表
李岚清副总理最近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
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
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
垂范,真正为人师表。”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地;自己要率
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学生不迟
到,预备铃一响,教师就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等等,看似区区
小事,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做表率。为人师表对学生是一种无
声的教育,它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因此,为人师表是当好
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二、身教重于言教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一所学校的校风校
貌与教师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一个教师的师德好坏对教风、学风影响极大。应该承认,目前,敬业乐教、无私奉献于教坛的教师是绝大多数,他们在工作台繁重,生活清贫的情况下以
自身高尚的师德与良好的师表行为影响与培育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学生,的确令人可敬可贺,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存
在,也有少数教师在改革开放特定环境中表失师德和人格,在学生中、社会上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如有的工作消极,纪律
涣散;有的弄虚作假,活名钓誉;有的赌博成性,作风下劣;
有的吃喝玩乐,贪图享受;有的计得患失,事必讲报酬。如此
种种,都玷污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的基本要求。因此,提倡“身教重于言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敬业精神
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人民的教
育事业能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即使碰到这样和那样的困
难也会想办法克服。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
满意不满意,学生快乐不快乐,启发没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工作台的出发点和归宿
点,尽管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拮据,敬业者仍能以积极因素的心
态饱满的热情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台。
四、服务心态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着的蜡烛“等称号,是社会对教
师职业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要像
商口行业一样,将“为顾客服务”溶进“为学生服务”之中去,并且要具备这种心大态。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高高丰,对学生
指东点西,把他们当作指挥的工具来使唤。教师在教学中的服
务心态,不应只少数优等生服务,而应该平等对待那些后进生,因为他们同样也是“财富”的源泉。教师甚至要给予他们最
优惠的服务,设法调动全心全意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善于捕捉
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且有特色的“产品”
。此外,教师的课外辅导,上门家访,以及与学生的抵足谈心
等,都可以看作是这种服务心态的具体表现。只有当我们的教
师具备了这种心态,才会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竟争中立于不败之
地,并使“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更焕以光彩。
天地,也是一方包含情感的空间。姑且从理想境界的高度,来谈师德的高尚,要求:
1、师品,德高为师。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
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
2、师智。学高为师,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要求教师
学识渊博、学业精深、个性鲜明的教育教学风格,把握教育问
题的高超学术、和谐、感人的师生关系,无不闪现着现代教育
思想的智慧之光。
3、师能。技高为师,一、是要以科学的施教知识,深入
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
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
度完整地统一起来。
二、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
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
传授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三、是要有创新精神,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
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教学中提炼师艺、升
华师技。
4、师表。身正为师,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
考教育者和师德示范者。我国现代哲学家杨维说;“师者,人
之模范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会则从,其身不正,虽会不从
”。教师不仅要有这种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
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
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正如奥地利教育哲学家马丁*
布贝尔所说;“教师只能以他的整个人、以他的全部自发性,才是以对学生的整个起真实的影响,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完美
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师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建立
平等的师生关系、仪表端庄、举止文雅,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
魅力来影响学生。
高止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与各位同
行共勉!!
第四篇:资阳市初中地理教师问卷调查
资阳市初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您好!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初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们特开展本次调查。本次问卷不记名,回答没有对错之分。请根据您的情况和看法,如实填写问卷。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您所在的学校是:
一、个人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是:()A男 B女 2.您的年龄是:()A 25岁以下 B 25-35岁 C 36-45岁 D 46-55岁 E 55岁以上 3.您的教龄:()A.1-3年 B.3-5年 C.6-10年 D.11-20年 E.21-30年 F.30年以上 4.您从事教学工作之初的学历是:()A.硕士及以上 B.本科 C.大专 D.中师 E.其他 5.您的最高学历:()A.硕士及以上 B.本科 C.大专 D.中师 E.其他 6.您的所学专业是否地理:()A.是 B.否
7.您的教师专业技术职称:()A.未评
B.初级
C.中级
D.高级
8、您曾获得的最高荣誉称号:()A.特级教师 B.省级骨干教师 C.市学科带头人 D.市级骨干教师 E.区级骨干教师 F.校级骨干教师 G.无 H.其它:
9、您最近三年以来开设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的情况是:()A.无 B.1 次 C.2次 D.3次 E.4次 F.5次以上
10、您最近三年以来发表的论文:()A.无 B.1篇 C.2篇 D.3篇 E.4-5篇 F.6篇及以上
11、您的获奖论文最高等次:()A.全国级 B.省级 C.市级 D.区级
12、您主编或参与编写的书籍:()A.无 B.1种 C.2种 D.3种 E.4种及以上
13、您最近三年以来负责或参与课题:()A.国家级 B.市级 C.区级 D.校级 E.未参加
二、自我评价
14.您对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态度:()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很不满意
15、您对自己目前的专业发展状况的评价是:()A 满意 B 基本满意 C 不太满意 D 很不满意
16、您本人专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A 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争当更优秀教师 B 自己对学习本身感兴趣 C 追求职务职称的提升 D 适应时代要求,不被淘汰
17、您认为制约你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工作压力大,无暇顾及 B 管理部门还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 C社会对教师职业还不是很重视 D教师个人原因,缺乏动机 E培训跟不上
18、您认为目前自己最需要发展的方面是(选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三项)::()A 多媒体教育技术 B 课堂教学技能 C 现代地理教育理念 D 地理专业方面的素养 E 教育科研、论文写作能力 F 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
三、教学情况
19、您现在任教班级数:()A.1个 B.2个 C.3个 D.4个 E.5个及以上 20、您任教年级数:()A.1个 B.2个 C.3个 D.4个及以上
21、您是否担任其它学科课程或担任其他工作:()A 是 B 否
22.您每周课堂教学课时数(课表内的课时,不含兼职工作量):()A.1-5 B.6-10 C.11-15 D.16-20 E.21节及以上
23、您对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理解:()A 全面深入 B 较好地理解和把握 C 一般 D 较差 24.您是否任教过高中地理:()A.是 B.否
25.您认为,是否有必要了解现行高中新课改和新教材:()B.是 B.否
26、您平常的教学效果:()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27、您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新课标的情况:()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28、您在教学新教材过程中的感受:()A新教材与你的教学实际很相符 B新教材与你的教学实际较相符 C新教材与你的教学实际有一定距离 D新教材与你的教学实际不相符
29、您对新教材的使用情况:()A 完全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进行教学 B 对教材进行改编后进行教学 C 自已创编教材进行教学。30、您的课堂教学效率()A 很高 B 较高 C一般 D 较低
31、您的学生是否喜欢上地理课()A 很喜欢 B 较喜欢 C 一般 D 不喜欢
四、专业发展现状
32、您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无明确的目标:()A 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B 考虑过,但没有具体的目标和规划 C 没考虑
33、您在参加工作后哪个阶段参加专业学习(培训)的时间最多?()A 前5年 B 5-10年间 C 10-15年间 D 15年后
34、您参加过级别最高级的培训是:()A 区级 B 市级 C 省级 D 国家级
35、近五年来您参加的培训和学习主要是:()A 侧重于学历的提高 B 围绕地理课程改革或者科研的培训 C 完成国家继续教育要求的培训 D 几乎不参加,或没有机会参加
36、您认为参加培训和学习对您来说:()A帮助很大 B有些帮助 C几乎没有帮助
37、您感到培训收获最大的是:()A 校本教研 B 骨干教师培训 C 区域内教学研讨 D 网络教研 E高校进修
38、平均算下来,您大概每天看教育类书籍期刊的时间是:()A 不到半小时 B 半小时至1小时 C 1小时以上 D 几乎没有时间学习
39、如果您没有时间进行业务学习的原因是:()A 工作任务重 B 家庭负担重 C 没有学习的氛围和兴趣
五、专业发展环境
40、学校对教师外出参加听课、教研、学历提高等学习活动支持吗?()A 非常支持 B 比较支持 C 不太支持 D不支持
41、教师在赛课、论文、学历培训等方面获得的荣誉您学校有奖励吗?()A 有财、物奖励 B 精神鼓励 C 什么都没有
42、您学校订阅的供教师学习的教育杂志有几种?()A 1-2种 B 3-5种 C 6-10种 D 10种以上
43、您学校对教师订阅、购买教育杂志、书籍有补助、奖励吗?()A 按规定全报销 B 有一点补助 C 没有
44、您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业务学习吗?()A 经常 B 很少 C 没有
45、您希望学校为你的专业发展提供哪些机会或条件?()A学习化环境 B激励制度 C业务进修 D成果评优 E学历提高
五、发展模式
46、您学校组织教师业务学习的形式有:()A 听课并研讨 B 校内组织讲座 C 请校外的专家来校讲座 D 经常派教师外出学习
47、您最喜欢的专业发展形式是:()A听课、听专家评课 B听讲座并与同行、专家交流 C参加培训班的脱产学习D校本教研 E网络教研 F外出考察学习
48、您喜欢通过网络学习、交流吗?
A很喜欢 B喜欢但没有条件 C一般 D不喜欢
49、您最想得到的帮助是:
A 图书资料 B 网络信息 C 校内同行 D 教研人员 50、在专业发展上你实际得到的帮助主要来源于(选三项):
A 图书资料 B 网络信息 C 校内同行 D 教研人员 E 高校专家
51、您认为自己最需要进一步提高的专业素养:()A.教育理论素养 B.学科专业知识 C.学科专业技能 D.科研能力
E.信息技术实用能力 F.其他
六、专业发展管理与评价
52、您学校对教师的专业水平纳入考核吗?()A 要纳入考核 B 有些纳入考核 C 完全不纳入考核
53、您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主要由:
A 自我评价 B 同事评价 C 学生评价 D 家长评价 E学校综合评价
54、您学校建立了教师业务档案了吗? A 有,且完善 B 有,但不完善 C 没有
55、您学校开展了哪些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评选?
A优秀教研组评比 B教学能手评选(类似的都归为此类)C科研标兵评选(类似的都归为此类)D其它:
七、简答题(最好用条文式回答)
1、你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看法、意见或建议?
2、你认为影响你的专业发展的因素还有哪些?
第五篇: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现在我们初中物理学习的是人教版教材,而且教材又刚刚进行了调整,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更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具有时代性,有一定的弹性,为不同的学生发展提供了空间,具体表现为:
1、内容次序进行了重大调整
将原来八年级下学期的电学内容放到了九年级进行了,将原来九年级的“机械运动”调整到了第一章,先学习测量知识和速度。相当于将力学放到了八年级,九年级重点是电学的相关知识。这样的调整降低了八年级下学期学习电学的难度,待学生能力有所发展再在九年级突破电学的难点。
2、删去了部分内容 从第一册看,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整合到了“科学世界”、删去了“颜料的混合”,将“看不见的光”放到了“光的色散”一节中等,这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
3、修改了部分习题
比如:第一章中的“列车时刻表”相比老教材,学生更容易看懂。
4、增加了部分内容
比如: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增加了“测平均速度”的实验。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每一维度的目标有不同的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与技能部分相当于以前《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与要求,在《课程标准》中可以称作“知识技能点”。有四种知识技能点,其中“基础知识点”三种:了解、认识、理解,“基本技能点”一种:独立操作。另外,在基础知识点中,还有比上述的三种要求较低的要求:初步了解、初步认识、初步理解。2.过程与方法目标: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教学建议”特别重视科学探究教学,探究一般以实验为基础,因此实验探究教学应该尽可能地落实在教学过程的各个角落。在《课程标准》中有许多必须进行的“探究活动点”,它们是探究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每一个探究活动点,在《课程标准》中用“经历(探究)”来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在《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出了一些这样的“情感点”,这些点是我们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的重点内容。这些情感点在外在的形式上也是一种探究活动,这种探究不同于以实验为基础的“经历”的探究,而是一种查阅资料式探究或者物理综合实践活
动。通过这样一种活动,让学生在对社会、生活、物理问题上做出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的同时,将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表现出来。情感点在要求上都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反应、第二层次——领悟。
现在我就结合新课程标准将初中物理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向大家介绍一下,希望能对各位老师进一步熟悉初中物理教材有所帮助。
一、需要举例、记忆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要求:掌握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机械运动; 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定义式、单位及其换算,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平均速度;速度公式;知道时间和长度的单位、单位换算、测量工具、误差概念;粗略估测时间、长度;会测量时间、长度、平均速度。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3节 声的利用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要求:掌握声音由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空气中形成声波;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不同介质的声速比较的情况;乐音,音调,响度,音色;噪声,噪声的控制途径;声音强弱的单位——分贝;声的利用:传递信息、传递能量;声能也是能量的一种形式。第三章 物变态化 第1节 温度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要求:掌握温度的单位——℃及其规定,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0℃、37℃、100℃等);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基本构造、量程、分度值、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体温计;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三种物态、物态变化,熔化,凝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常见的晶体、非晶体;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熔点,凝固点;水的熔点值;汽化、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汽化的方式、液化的方法;沸腾,沸腾的过程;沸点;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蒸发,蒸发快慢的因素;升华、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雾、露、霜等自然水现象的成因。第四章 光现象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第2节 光的反射 第3节平面镜成像 第4节 光的折射
第5节 光的色散
要求:掌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光的反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反射面、入射点;反射定律(三条);镜面反射、漫反射,光路可逆,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物体的原因;平面镜成像特点(四条);光的折射;折射光线、折射角;折射规律(从空气斜射到水等透明物质、从水等透明物质斜射到空气时的两角关系);色散,白光的组成;色光、颜料的三原色(两个三环图);这里删去了“颜料的混合”的内容,透明、不透明物体有不同颜色的原因。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 透镜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要求:掌握透镜、凸透镜、凹透镜,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的定义;平行于主光轴或经过焦点、经过光心的光线透过透镜的光路;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主要部件是一个凸透镜,它们成的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2f>u>f、u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要求:掌握质量及单位,质量不随温度、位置、状态、形状变化,质量的测量工具;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知道密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定义式、单位及换算,水的密度值;密度是物质一种属性;密度定义式;用量筒测固体、液体体积;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第2节 弹力 第3节 重力 要求:掌握力,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弹性,弹性限度,弹性形变,弹力,弹力的方向、作用点;弹力在日常的称谓(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及实例;会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重力,重力的方向,重心及位置确定;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公式。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2节 二力平衡 第3节 摩擦力 要求:掌握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惯性的利用和危害;几个力平衡,物体的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运动和力的关系;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摩擦力的方向、作用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摩擦力测量方法,增减摩擦的各种方法,两种 摩擦的比较。第九章 压强 第1节 压强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第3节 大气压强 第4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要求:掌握压力,压强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增减压强的方法;影响压力效果的因素;压强公式;液体的压强,连通器及其原理;液体压强规律及公式;大气压强及实例,大气压的变化及影响因素(高度、天气); 标准大气压;大气压的测量方法,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流体(气体和液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十章 浮力 第1节 浮力 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要求:掌握浮力,浮力的方向;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方法;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公式表述(F浮=G排=ρ液gV排)、使用范围;物体浮沉的条件(上浮、下沉、悬浮、漂浮)及实例。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1节 功 第2节 功率 第3节 动能和势能 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要求:掌握功的定义、单位;用功的定义式进行计算;功的二要素;功的原理;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功率定义式;能量,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动能及大小决定因素,重力势能及大小决定因素,弹性势能及有关决定因素;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第2节 滑轮 第3节 机械效率 要求:掌握杠杆的定义,杠杆中的几个名词,三种杠杆及其特点;杠杆平衡及其条件;杠杆示意图;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斜面;滑轮组的特点及公式;斜面越长越省力;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定义、大小范围、表示方法、影响因素;机械效率定义式,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关系式。 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三章 热和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第2节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要求:掌握纳米技术应用;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组成,固、液、气态分子特性及外在特征,原子的核式模型;分子动理论;分子热运动,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及种类;扩散现象及范围;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热传递,热量及其单位;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比热 容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水的比热容及其特点;热量计算公式;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第1节 热机 第2节 热机效率 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要求:掌握热机,热机的能量转化,热机的种类,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热机的效率;燃料的燃烧及能量转化,热值及其单位;能量守恒定律。第十五 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第3节 串联和并联 第4节 电流的测量 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要求:掌握带电、两种电荷、摩擦起电、电荷相互作用、电荷量及单位、自由电子;验电器的作用;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方向规定;电路及其组成,通路、短路、断路,常见电路元件的符号,电路图;常见的电源——电池、发电机;物质的导电性,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结构、特点、作用、区别;两个用电器的串、并联电路、电路图;电流(强度)的意义,单位,测量工具;使用电流表;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的规律及公式(仅限于两个用电器)。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第1节 电压 第2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第3节 电阻 第4节 变阻器 要求:掌握电压的概念、单位、测量工具,常见的(36V、220V、1.5V)电压值,电源的作用,电池串联后的电压值;用电压表测电压值;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的规律及公式(仅限于两个用电器);半导体,超导现象,超导体;导电性,电阻的概念、单位,电阻器及其符号;电阻大小与长度横截面、材料的定性关系;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符号、作用、使用方法(4个接线柱);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规律及公式(仅限于两个用电器);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2节 欧姆定律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要求: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第十八章 电功率 第1节 电能 电功 第2节 电功率 第3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4节 焦耳定律 要求:掌握电能及单位,电能表的作用、读数方法;电功及其单位,电流做功的 过程就是电能转化的过程;电功定义式;电功率的意义、定义、定义式、单位;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及公式;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电流的热效应及能量转化;焦耳定律。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第1节 家庭电路 第2节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第3节 安全用电 要求:掌握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输电线:火线、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保险丝,空气开关,两孔插座,三孔插座,漏电保护器等),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家庭电路中的电流与用电器的总功率的关系及公式;两种类型的触电;试电笔的使用,几种容易触电现象,触电急救措施;保险丝材料的选择,安全用电常识。第二十章 电与磁 第1节 磁现象 磁场 第2节 电生磁 第3节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第4节 电动机 第5节 磁生电 要求:掌握磁性,磁体,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磁场的方向,磁感线,条形、蹄形磁体的磁感线,磁化,日常中的磁现象;磁极相互作用、磁场形状;奥斯特实验及其意义,电流的磁效应,电流的磁场及方向,电磁铁,铁心的作用;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形状、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继电器读图;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能量的转化; 电动机的原理、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法拉第实验,电磁感应,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谁有关,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发电机的原理、能量转化。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第1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 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第4节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要求:掌握电磁波及应用,电磁波可以传播信息、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及速度,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 能源 第2节 核能 第3节 太阳能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要求:掌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核力,核能,裂变,聚变; 核能的优劣,核污染;太阳能的利用方法(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能量的转化与转移的方向性,不可逆过程,内能只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能源危机,可持续发展。 二、需要解释、说明的知识点 透明、不透明物体有不同颜色的原因;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熔点,凝固点;沸点;蒸发,蒸发快慢的因素。 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定性关系;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规律(仅限于两个用电器);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焦耳定律;家庭电路中的电流与用电器的总功率的关系及公式;电磁继电器读图。密度是物质一种属性;惯性,惯性的利用和危害;杠杆平衡及其条件;滑轮组的特点及公式;斜面越长越省力;压强公式;功的二要素;功率定义式;动能及大小决定因素,重力势能及大小决定因素,弹性势能及有关决定因素;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分子热运动,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及种类;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水的比热容及其特点;能量守恒定律等。 三、需要计算的知识点 根据计算的综合程度,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1.一级计算:单一公式的计算,包括原型、变型。 速度公式(包括“桥”):v= ;浮力测量公式:F浮=G1—G2;热量计算公式:Q=cmΔt;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2.二级计算:两个公式的组合计算。压强公式:p= ;密度公式:ρ=。3.三级计算:多个公式的组合计算。 ⑴电学综合题:仅限于两个用电器的电路。 欧姆定律:I=U/R ;电功:W=UIt;电功率:P=W/t,P=UI;焦耳定律:Q=I2Rt;家庭电路总电流与总电功率的关系:I= ;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关系:R=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关系式。 ⑵力学综合题:机械效率:η=,W总=W有+W额;功的定义式:W=Fs;功率:P= ;滑轮组绳端拉力:F=。 4.四级计算:下列两个关系,可以参与上述所有的计算中。重力公式:G=mg;效率:η=。 四、人文的知识点 要记住下面这些科学家的名字和他们做出的与初中物理相关的科学贡献: 欧姆、焦耳、奥斯特、法拉第、安培、伽利略、牛顿、阿基米德、格里克、托里拆利。 五、作图的知识点 1.一般作图: ⑴光的反射: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会做一条光线的光路作图。⑵平面镜成像:点、线的成像;能通过两条光路确定像。 ⑶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从焦点(虚焦点)发出或对准焦点(虚焦点)的光线,经过透镜前后的光路。 ⑷画电路图、连接实物图:限于两个用电器(包括滑动变阻器)的电路,可以外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要求会运用4个接线柱;节点用加粗黑点表示。⑸安培定则、磁场及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画出磁感线方向(箭头);磁体N、S极;小磁针N、S极;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电源的正、负极。 ⑹力的示意图(受力分析):用黑点、箭头、线段长短、字母表示力,进行物体受力分析,最终达到难度为:一个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或静止的情况、两个静止物体接触的情况;对于成一定角度的力,不要求写出度数,只按该方向画出带箭头 的线段即可;各力的大小用线段的长度大致表示出来;不区分静摩擦和滑动摩擦;不必在重心标注O点。 ⑺杠杆的示意图:在已知支点O的情况下,做出F1、l1、F2、l2。力臂的画法:双箭头实线或垂直符号加虚线均可。2.特殊作图: 光学黑箱、光路设计(一条光线的光路:光的反射、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的综合);电学黑箱、电路设计(范围同上述电路图相同)。 六、实验、探究的知识点 声现象:声音由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反射定律(三条);平面镜成像特点(四条);折射规律(从空气斜射到水等物质、从水等物质斜射到空气时的两角关系)。 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2f>u>f、u 物态变化: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影响蒸发,蒸发快慢因素;沸腾,沸腾的过程。 电流和电路:两个用电器的串、并联电路;电流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的规律(仅限于两个用电器)。 电压 电阻:用电压表测电压值;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的规律(仅限于两个用电器);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定性关系;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4个接线柱);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 电功率: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焦耳定律。 电与磁:磁极相互作用、磁场形状;奥斯特实验,电流的磁效应,电流的磁场及方向,电磁铁,铁心的作用;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形状、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能量的转化;电动机;法拉第实验,电磁感应,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谁有关,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发电机。 质量和密度: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固体、液体体积;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运动和力 :粗略估测时间、长度;测量时间、长度、平均速度。 力和机械: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弹力;重力,重力的方向,重心及位置确定;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摩擦力大小因素,摩擦力测量,增减摩擦的各种方法,两种摩擦的比较;杠杆平衡及其条件;滑轮组的特点。 压强和浮力:影响压力效果的因素;液体压强规律;大气压强;大气压的测量方法,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流体(气体和液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功和机械能:机械效率概念及影响因素。 热和能:动能及大小决定因素,重力势能及大小决定因素,弹性势能及有关决定因素;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及种类;扩散现象;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比热容的概念。 七、情感点 情感点在要求上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 ——价值判断、第二层次——价值取向。1.价值判断:它是较低的层次要求。是“价值取向”的基础。 ⑴要求: 能对某问题或事件表达感受,做出反应。具体地说:能够通过搜集有关的信息、通过阅读有关材料等途径,根据自己的感受,判断、选择有关问题的对错。⑵举例: 对:“能简单描述声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的要求: 能通过收集信息、阅读资料、相互交流,判断声能和我们生活的有关说法是否正确。 ⑶价值判断点: 声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电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电磁波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探索历程将不断深入,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将不断深入,纳米材料的发展前景;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机械使用的历史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机械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内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太阳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核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2.价值取向: 它是较高的层次要求。⑴要求: 在“价值判断”基础上,潜移默化,通过多次 “判断”逐渐形成较稳定的意识或价值取向。具体地说:能够通过搜集有关的信息、通过阅读有关材料等途径,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对提出的问题找到可行性的解决办法。⑵举例: 对“有节约用水的意识”的要求:能够通过搜集信息、阅读材料,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判断有关说法的对错,提出自己的节约用水的观点和可行性建议。⑶价值取向点: 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节约用水的意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八、需要记住的常数 15℃时空气中的声速;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水的密度、比热、沸点、凝固点;冰的熔点、密度;照明电路电压、安全电压、干电池电压值;重力加速度g;标准大气压值。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很多学生不懂得学习的规律和学习的方法,没有掌握学习的基本技能,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生多投入、低产出、负担重、效果差。怎样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呢?下面我就结合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情况谈一谈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及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的问题。 (一)转变教学方式,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主要是直接兴趣,因此,他们对演示实验大多数呈现较强烈的直接兴趣,特别对课堂教学中成功而有趣味的实验表现出较自觉的注意,能有意识的将注意力聚焦在演示实验上。他们对动手操作有浓厚的兴趣,愿意进行物理实验,但这种兴趣的特点是只对操作对象本身感兴趣,却忽视了事物 本质的认识。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往往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学生的物理思维基本上还处在具体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存在思维片面性、肤浅性和动摇性。基础教育的任务不在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转变教学方式,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特点之一。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许多物理概念、定律和原理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得到的。根据物理学的学科特点,探究、合作、自主等学习方式更适合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教师应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要挫伤他们处于萌芽状态的物理学习兴趣;要注意形象思维的特点,特别要注重准确而鲜明的物理表象的建立以及物理表象的丰富和储藏,要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要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训练他们对演示实验的观察陈述,物理语言的使用力争准确而规范,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对实验的口头和书面描述能力;还要注意控制学生的情绪,保持课堂气氛活跃而不紊乱。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一切学习成果归根到底都源于社会需要。物理学科有其本身内在的发展规律,但是都受制约于社会需要。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己利用物理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是前人知识经验的总结。这对于前人来说,或许他们也有与之相关的生活经验;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种知识的传递。如果学生只是学习了这些知识,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去使用这些知识,或者永远都没有使用到所学的知识,那么,学生自己也不会产生一种学习的成就感。但是,如果学生能够主动或被动地使用这些知识,让他们自己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不仅使理论知识真正变成学生的知识,而且使他们觉得物理知识有用、好用,是值得好好学习的,从而对学习物理产生了强大的动力。比如,在讲解了“显微镜和望远镜”这一节之后,在临下课前让学生每两人一组,提供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学生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透镜看前面的物体。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观察物体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前后对调又会有什么样的发现。开展这一活动,学生都感到十分新奇,都应用到了显微镜、望远镜的工作原理,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提出了问题:如果把两个凹透镜组合,通过透镜看前面的物体,会不会也出现像被放大的现象?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实验并提供凹透镜,这时学生的反应更加热烈。这样做提高了学生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的掌握程度,而且能够做到灵活运用,这个结果当然要归功于能够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认识得到不断满足,将促进兴趣水平不断提高,并使物理学习兴趣日益浓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物理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好物理。 (三)重视观察和实验 绝大多数同学对物理实验感兴趣。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有效措施,通过实验教学与理论讲授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正确确立,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强调学生重视观察,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对于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因为只有通过对观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例如,学习投影仪成像原理,老师讲到投影仪时,许多同学都会联想到:看露天电影,会观察到放映机中射出的光投到白色的屏幕上时看到影视画面。这个生动的实例使学生对投影仪成像有了形象的认识。强调学生注意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物理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判断、思维等能力,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决问题更全面。 (四)学习方法与态度 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总要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较清晰地认识,善于发现问题的症结,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密切注意学情,加强调查与观察,同时指导学生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学习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自我矫正,从而改进学法。例如,许多初中学生都有作笔记的良好习惯,但没有找到合适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应把认真听课放在第一位,听课的同时要善于跳过障碍,不钻牛角尖,不陷入卡壳状态,可以先不多想,暂时把问题记下先顺着教师讲授的思路继续听下去。但在学习过程中不宜过分突出笔记的作用。有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默笔记,结果考完全忘记 ”导致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但是课堂笔记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它是构建知识大厦的原材料,也是学习的备忘录和里程碑,即使有课本也不能代替笔记,要指导学生合理地去记录和使用笔记。适合学生的方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应该在这方面多作努力,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物理知识的特点是由简到难,逐步深入,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多,许多同学都感到看书看得懂、上课能听明白,但是物理题做不好。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理解不透,没有真正掌握。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记错、记混。鼓励学生制作章节知识结构图,把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使所学的 内容化繁为简,重点突出,脉络分明,便于自己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可以不断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统化,不断地把新概念纳入旧概念的系统中,逐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概念系统,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就说这些吧,不妥之处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附:旧人教版教材目录: 第一章声现象 第二章光现象: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四章物态变化: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六章电压 电阻: 第七章欧姆定律 第八章电功率: 第九章 电与磁: 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 第十六章 热和能: 第十七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青云二中 刘建芳 2013、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