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踏春的经典散文
阳春三月,蓝羊茅已被东风染绿,低声呢喃着春的消息。此情此景,不游园,怎知春色如许?
湖边的柳条似乎未来得及经历初黄,叶子突然就抽出了新芽,“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诗句说的便是此意。站在东风里,任她拂面,听鸟声鸣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园子里,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吃过午饭,独行一人来到学校后边的小山上。山脚下是暖意融融的早春,山顶的气温却被海拔拉开了差距。铺地草似乎还躺在秋霜里,顶着蓬乱的黄叶,慵懒的冲萹蓄撒娇,没有一丝迎接春姑娘的意思。松树脚下的萹蓄倒是个勤劳的姑娘,一簇一簇的泛着春色,为路人平添一抹浓绿的惊喜。
无论是矗立的柳树还是矮小的萹蓄,她们都迎着东风努力生长,最近流行的清代诗人袁牧的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大抵也是此意。无论生命的姿态如何,都应该向上生长,是春姑娘为我上的第一课。
白日里,暖阳照面,令等闲之辈有幸识得面纱下的春姑娘,感受“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美景。谁知黑夜一降临,料峭的春寒也悄然而至。“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经过宿醉的苏轼,虽然在冷风中瑟瑟发抖,却恰有山头朝阳迎面扑来,平添一抹暖意。学会开阔、豁达,是春姑娘借宋代苏轼的笔墨为我上的第二课。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春天来了,大自然焕然一新。应着春景,想到自己与优秀的友人之间的差距,平添一腔春愁,“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踏春,在春日里,迎着和煦的东风,一步一脚印,踏实的走好每一步,是春姑娘为我上的第三课。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
第二篇:踏春散文(精选)
一场春雨过后,天空露出淡蓝的晴。清晨,推开窗,微醺的风夹杂着青草的芳香拂面而来,清清凉凉,沁人心怀。忽地,怦然心动,想要背着单反,带上孩子,去邂逅那一片红、拥抱那一叶绿,还有,追逐那翩跹蝶影。
嗯,就这么定了!
娇小的我在素简的短发、衬衣、牛仔裤、高帮帆布鞋的映衬下稍显修长。我如一只蝶儿漫步在乡间小道之中,自由、快乐地寻一地的芬芳。昨夜,那还是不安分的心顿然平静,正如那淡淡宣纸上的一抹水墨,黑白分明。
是的,人适时的要出去走一走,接接地气,沐身于青山绿水之间,寻一泽芳香、享一饮甘醇,给心情透透气、给自己补补钙。
雨水冲洗过的旷野,清新、亮眼。抬眼望去,空中几只燕子掠过,停歇在刚冒绿的柳枝上,叽喳呢喃,是在唠家常?亦或在诉着衷肠?太阳释放着它那不太耀眼的光芒,透过云层,筛过枝叶,在树荫下扑闪着斑斑驳驳的金灿灿的影,宛若一个个跳动的精灵,和着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响,上演着一场曼妙的舞剧。河岸边的草地带着点雾气,光脚踩上去,软绵绵的、湿答答的、冰心透凉的。绿油油的草丛点缀着些许不知名的野花,粉的、紫的、黄的、蓝的,远远望去好似一匹碎花缎锦。
“妈妈,快看!”跑到前头的儿子似乎发现了什么新大陆。
我快步跟上,蹲在儿子身旁,寻着他那新奇的目光望去:哦,原来是一只大蜗牛驮着着一只小蜗牛趴在草叶上。
“妈妈,它们是蜗牛爸爸和蜗牛宝宝吗?它们要去旅行吗?怎么不动了?是累了吗?它们的家在哪儿啊?”儿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生物,连珠炮似地提着问题。可不等我回答,即刻便转身离去,嘴里哼着《爸爸去哪儿》的主题曲奔向草地的另一头。本想拉着儿子继续观察对“父子”,可转念一想,作罢了。——谁都有自己的世界,我们何不悄声经过,以免打扰它(他)们的清幽呢?
草地的另一头是一口半亩方塘,清澈见底,静如宝镜,映衬着蓝天、白云、绿树……像极了哪位大师留下的墨宝,独具匠心,自成一派。“妈妈,我们来打水漂吧!”儿子提议着,见我默许,便捡起旁边的小石子,甩手扔去,“咚”的一声脆响,落入池中,泛起层层涟漪。
“儿子,妈妈教你吧!我可是打水漂高手!你学着点啊!”瞬间,童心被点燃,颇有爆发之势。我找了块扁平的石块儿,侧身、弓步、弯腰,以最快的速度将石块儿甩向水面。一级、两级、三级……水漂连着打到了池塘对面。儿子欢呼不已,缠着闹着要我教他。我自然乐之不疲,但还是不依不饶地要他把《爸爸去哪儿》的歌词改成《妈妈去哪儿》方可作罢。哈哈,别说我霸道:歌词这么一改不刚好应了此情此景吗?
“妈妈,妈妈,我们去哪里啊?有你在就天不怕地不怕!”儿子稚嫩的歌声在空中悠扬,化作一串串幸福的音符涤荡心间。于他,有人陪伴,爱就满满的。于我呢?我想:若心中有景,必然处处花香满径!不管风不管雨,只要是你经历着的,都值得歌颂!不是吗?
第三篇:踏春的散文
(一)
日子流水般的从眼前划过,转眼又是春暖花开的盛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渐渐地爱上了山山水水、花草树木,哪怕是一粒沙一滴水都感觉它们藏着心思似的,闲暇时总想去了解它们的另一方世界,来丰富这清淡如水的日子。这不,春天的风将所有的寒意都打包成了一朵朵花蕾,一浪浪地绽放在山村田野里。流淌地馨香陶醉着闲情雅致的游人也陶醉了我。使得我如蜜蜂般的采着这醉人心脾的芬芳,滋润着干枯了一个冬季的笔尖,洒落着内心的感受。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妹妹说她家附近有一片油菜田,田里的油菜花全都开了,金灿灿的一片花海,真美!妹妹的话像窗外挂在枝头的月钩,亲切,柔和,又不乏朦胧里的神秘。诱的我这个不太爱出门的人迫不急待地想去看看妹那儿的春景。当时就将想去妹家赏玩的事告知家人,意欲与他同往,他也欣然同意。这一晚我们都在妹妹的诚意里度过。
等一梦醒来之后,清晨的阳光早早的就透过浅色的窗帘,不用说肯定又是个艳阳高照的大晴天。家人说:“我先去上班看看,把事安排好了就去妹家”“嗯,好吧”。高兴地我一边做家务一边应允着,等着他回家好一路去妹那儿。还将这计划告知妹妹,结果他事务缠身没去,害的妹在家准备了好多菜,也耽误了我久等的时间。可即使他不得陪我同往,我也不负妹的盛情和这晴好的风光哦!
一张车票、一路乡音,就把去妹家的路段铺得满满的。
(二)妹妹家住在离市区不算太远的乡镇——殷汇街,殷汇街的面积不大,车流却挺密集的,车子在经过殷汇街道时,坐在车里像摇篮一样的慢慢地摇了几分钟才过了这段颠颠簸簸的路面。估计这儿不是城市规划范围的原因吧,未经修复的路面在每辆车过后都扬起一层蒙蒙的灰尘,阳光下无形中将这小镇披上了薄薄的轻纱。
穿过这朦胧的街道就到了妹的家门口,妹早就在门口候在那了。一见我就怪我不该带礼品(其实也就是几杯酒,准备“贿赂”哈没交流过的妹夫的。免得他不高兴怨我找他老婆玩),怎么一个人来了的,姐夫呢?我也只好如实相告。妹也高兴地接过我手里的袋子。见妹这样的热忱,原本还保留点的“斯文”形象,早就丢到九霄云外去了。我这里正卸着繁琐的礼数,妹妹的爱人就跟在妹的话音后问我家的那位咋不来呢,再忙中饭也得吃啊!呵呵,一听就感受到妹夫也是个热情好客的人。
在她们两的盛情里,我粗略的看了看妹家的房子。妹家的房子挺大,宽敞的前后厅,亮堂的过道,整洁的厨房,铮亮的楼梯,还有那散发着书香味的别致的小空间。三间三层的小洋楼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被妹收拾的井井有条,角角落落里无一处积尘,如硬要说有积尘的话,就是几盆花钵了。花钵里的泥土正孕育着这儿的新春呢!春意盎然的盆栽虽说不在田园山岗,在妹家里却也不缺它们沐浴的春光。嫩绿的叶片也如绽放的花朵,轻描淡写着,这几间简雅的房舍,为回家的人散发着轻松的味儿。
虽然我不是妹家的成员,但在妹的眼里却也没拿自己当外人,举手投足间都无拘无束。时间也和我一样很随意地流着。动作麻利的妹不一会儿就整了几道喷香可口的菜肴,一边摆放一边问可喝些什么。这对于我这个有点不拿自己当外人的人来说就很直接的告诉她:“什么都不喝,吃饭”,“嗯,那就吃饭,吃过后我们就去玩”“嗯”妹见我这么说,很快将饭盛了来,四方的餐桌弥漫着浓浓的情谊。
在这方桌旁妹还是位特孝顺的儿媳妇,吃饭间她为她的八十多岁的老公公夹着菜。老公公没牙了,她就夹柔软的,老公公的饭将要吃完时,那水瓶和杯子已在妹的手上准备上了,就等着老公公放下吃完的碗筷,再倒上一杯开水让老人润润嗓子。只见一粒饭粒黏在老公公的嘴角,妹妹的爱人连忙轻轻地给擦去。老人像孩子似的被儿子和儿媳服侍地清清丝丝的。嗨!在妹家还没出门呢,我已已经欣赏到来自妹家里的馨香罗!妹说的美丽菜花比这还陶醉人嘛?带着期望和妹一同出门沉溺在午后的阳光里。
(三)出门后妹计划着先往东穿过田野去秋浦河,再从下游绕到西面的那片花海。因为花田面积广,游遍了就到家门口了。我说听你的,你说去哪就去哪。因为妹是萍水相逢的妹,第一次和妹并肩在她家乡的乡间小路上,陌生的地理,妹自然就成了我免费的导游了。
和妹走在田间小路上,未免会想起她曾经拍过的那些诗情画意的田野风光,虽说不是春季的景色,却蕴藏着无限的生机,着实令人向往之。呵呵,这天我倒也成了那些画里的一点了,而且是点缀在绿草如茵的春色里。一路的小草,柔软的跟个舞蹈艺术家似的,在风里不停地排练着,婀娜在我们的影子里。
一路上和妹边聊边赏,这时妹说:“姐,你还记得我写过的《鸳鸯柳》么?就是这两棵。”我说:“记得,你可真能写!也就这两棵普通的柳树却给你带来那么多的深思。”站在离树几米之遥的我不禁对妹的文笔羡慕起来。如今它们可是真真实实的立在我的面前,浓密的枝条、青绿的新叶,在春日的光辉里无不散发着无限的生机。走进细看,才知它们的心胸远比我想象的还要空荡,只见从分枝处往下直至根部已经空荡的只剩下薄薄的外壳了。此时再看那一树的生机却给人无比的震撼:真可谓是情不死,心依然啊!岁月给予的无非是无根的风雨,但从这薄薄的树皮里衍生的根须扎在泥土里却生长出无限的春秋风韵,相互着守望着这岁岁年年。这怎能不使人再从它们的神色里来感受妹在笔端上流淌的感动么!看,今年的它们:叶,更密!绿,更深!渐长的柳丝似乎更柔了!唉!这两棵“没心”的生命啊!仿佛又在讲述着另一段震撼灵魂的故事呢!
踏过这段感人的田间小路,就到了那条流传千古的秋浦河了。只见弯弯的河道,清澈的河水,光玉的河石,如绸的绿茵,一切的景象构造成小家碧玉样流连在这乡村田野里与世无争,只数着她身边的花开花落与青黄交接,还有陪伴她的那些千古诗魂。
河水不是太深,但在她清澈的眸子里,你能清清楚楚的认识自己,同时也仿佛在告知你,她出生在最低的泥坑,而心如明镜。使你不得不读她那一河的石子,读她对世俗凝结的结论,翻阅她千年积攒的古训,最后情不自禁地留下一抹深情,来浸润她留连忘返的灵魂。或许也就是从古到今千千万万的爱她的人,才使得她更加的天生丽质的穿越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来净化这世上的污渍吧。
这时,一阵风儿吹过,两岸如绸的春草将所有的光晕都抖落在这清清的河水里,散乱的绿影复又连成一片围裙似的系在了那弯弯的河腰上,与岸边洗衣的母亲们相称着。纵然这些母亲们不再是青春靓丽的淑女,但在河水里映衬下却显得那么的年轻纤柔。我想这天的我们也是她视觉里的倩影吧!
绕过这清清的秋浦河就直接往那片油菜田了,这里成片的农田有的被庄稼人收拾成一垄一垄的躺在薄膜里,妹说那里面埋的都是甘蔗。以前只在外地见过成片甘蔗的我,没想到咱本地也有。嗨,任何一方泥土啊掺上汗水都能酿造出甘甜的味儿。别看在这百花怒放的季节,这些光秃秃的菜地啥也没有,可她们却怀抱着涓涓的甘泉和农家的希望。
我们路过这稀稀朗朗的埋着甘蔗的菜地,妹说:“姐,你看,前面就是整片的菜花了,好看吧!”顺着妹指的方向,一片金黄的花海荡漾在我的期盼里。如其说金黄的花海,不如说是灿烂的希望绽放在农家人的心田。默默地,我为这家农田的主人庆幸着今年的好年头,将给她、他们一季好的收成。
看着这宽阔的花田,未免会想起以前在家栽油菜时的情景,常常的我家老是菜秧不够,村里人会你家一篮子,他家一粪基的送来。不是栽的多,而是菜秧打少了,有的又被牛啊猪啊的给害了。等到计划中的田栽满了,差不多又快到春季了。别说整片的花海,就是小块的花棒也不多,它们总像迟到的参赛者一样,落在最后才含蓄地开放。
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公公婆婆拉着个板车,载上我那不满三岁的孩子在菜地里揉菜籽的画面。五月的天气也热浪滚滚了,一把晴雨伞罩在一摞一摞的菜籽杆旁,孩子玩弄着野草,拨弄着一瓣一瓣的菜籽壳,两老一边揉着菜籽一边盯着孩子,嘴里不停地招呼着:“别害,别害啊。”等菜籽揉完了,两老再载上孩子和菜籽回家做饭。回家的路上婆婆的脸上总是荡漾着灿烂的笑容一路上逗着孩子。这情景,在当时千里之外的我虽未能亲眼所见,但从天真无邪的描绘里,一幅温馨无比的画面却清晰完整的展现在我的眼里。
而眼前的这片花海不用说将会构造出多少幅这样的画面哦!妹说:“姐,你去那儿站好,我给你拍张照片。”“好吧。”走进菜地的我想找个地沟站站,一看,耶,这油菜不是栽的是撒的,乱的很呢,根本找不到地沟。我忙叫着:“妹,这没地儿站,油菜不是栽的,没地儿放脚。”妹说:“呵呵,这儿的油菜都是机械播种的,要是栽的还不把人累坏了。”“就是,种田还是机械化效率高。”一时间,和妹你一张我一张的把自己的身影定格在这片花海里了。那片灿烂的春光也把我们从田头邀到田尾,感受着它们绽放在智慧上的芬芳。
在拍这些景色时,一顶小草棚孤单的耸立在花田的中间,渺小黑黑的形态与这诱人的春色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清贫的景象却让人联想起“荣辱不惊”的成语,这是不是无意中给人创造了一幅从极富有的环境里,而过着清贫生活的画面呢?妹笑着说:“姐,你瞧,那小棚子多沧桑啊!”当时我真不知怎么来形容那单调的情调。嘿嘿,现在我想跟妹说:“那叫淡定,这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咱们啊!慢慢地体会吧!”
赏玩间渐渐地脚也重了,午后的太阳也重了,一滑就离西山不远了的,正好也到妹家了。可这天的心情却是最轻松的。回到妹家,一见妹家春意盎然的盆栽和她那青丝的老公公是那么的和谐、自然,我复又和妹楼上楼下的转了个遍,妹见我看上了她家的盆栽,连忙找来小剪子翘了几棵用方便袋装好让我带上,毫不客气的我当然受之。连上车了,妹还将她姐送她的鸡蛋揣给我,说我在城里没养鸡也就没鸡蛋。可她家也不养鸡的,我怎能像接花秧一样的来接妹塞来的鸡蛋呢!推拉间,妹还是将蛋塞进了车里。
我带着妹满腔的热忱坐在车上细细地回味着这趟春游。初次来妹家,妹却这样的客气,心头突觉得友谊的花环好比那金色的花海,妹清澈的眼神堪比那秋浦河的水韵,妹的情丝更比那经风历雨的根须还要细密。原来这些合起来就成了妹生活里和谐自然的春天。
尤其是妹在餐桌旁的形象,一幅传承美德的画面,将会是我往后生活里的榜样!一抹永不褪色的春光!
第四篇:踏春龙王山散文欣赏
记不起何时,听有人隐约说起龙王山,但没有机会去一睹他伟岸的身姿。不知怎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去龙王山的念头愈来愈强烈。是好奇?还是寄托一种念想,我说不清,亦道不明。
甲午年清明节第二天,众亲友在我的倡议下,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龙王山一游。男女老少十五人分乘两辆面包出闹市,绕北门,直奔关庙方向,表弟张三峰一边驾车,一边狂呼:龙王山,我们来了!
龙王山,位于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包湾村,和天柱山、牛山、凤凰山并称汉滨四大名山,亦是汉滨八景之一,有陕南小武当之美誉。谈笑间,车子已来到龙王山脚,一条玉带似的盘山公路从安旬公路派生出去,众人说应由此上山,我抬头一瞅,但见一架灰白色大理石门楼屹立在山边,上书:龙王胜境,篆文,不太好认。便认定由此入山。立山下,探不见山顶,给人的感觉嵯峨,山势如峭,恰似一根蜡烛屹立在汉江之畔,让人心生后怕。迟疑间,素有“风火二郎”之称的表弟率先打响了汽车马达,驱车左拐上了盘山道。我放眼窗外,水泥路,窄,弯度大。由于恐高,我不时提醒表弟“搞消停”,但回答只一句话“把心放进肚子里”。我只有无语,边走边向后张望,看哥哥的车是否紧跟其后。也许是艺高人胆大,两袋烟功夫,两辆面包车一会儿云间冲浪,一会儿山脊沐阳,龙王山便被踩在我等脚下,回目四望,公路两旁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龙王山的子民不知在繁衍生息多少年了。龙王甘泉由此山孕育,滋润并抚育这一方热土,成为安康的一张名片。
山门前泊车,高大气派的寺院第一道门楼便突兀在面前,举目一看,“龙兴寺”三个字苍劲有力,雄浑天成,山门两边有楹联曰:龙兴寺古山古水古佛道场,小武当奇峰异洞世外桃源。才知晓这里是佛家胜地,一丝肃穆之情便缠绕在心田。百步云梯有些陡,众人劝我绕行水泥路,只有儿子给我打了气:“爸爸,今天我要自己上去,不让谁背”,于是父子俩拉攀着两边铁链子努力向上爬,吃力的很,每走一步都是提心吊胆,生怕铁链不牢发生闪失。儿子也是手脚并用,边爬边吩咐我慢点,听得我心里暖暖的。进得寺院大门,视野豁然开朗,山顶甚是平整,约摸有20余亩,四周用山石堵围,细察之:高约三米,蜿蜒于悬崖峭壁边,没有沙浆水泥浇铸,却密不透风,原来这里的石块宛若书状,坚硬有形。龙兴寺大大小小的庙宇亭台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顶。这里古木林立融,鸟语花香。立此间,放眼四望,悠悠汉江、太极城、石梯古渡、安康市区尽收眼底,还真有一种山高我为峰的感觉。一群年青人手做喇叭状,向着远山高呼,仿佛是倾吐着什么心愿。因为三月三庙会刚过,这里的游人不是很多,三三两两善男信女穿梭其间,山林及院落却也不失生气。时值当日午时,龙兴寺内钟声袅袅,烟雾缭绕,给人一种肃穆之感。漫步于松柏掩映的龙兴寺,心灵顿时宁静了许多,雄伟的大雄宝殿,幽静的念佛堂,神秘的藏经阁,古朴的钟鼓楼,让我们一行赞叹不已,这些建筑飞檐走廊,雕龙画栋,古色古香,无不体现设计者和建设者的别具匠心和鬼斧神工。见我们造访,一位年长居士忙招呼我们喝茶小歇,还教小孩子上香拜佛,祈求我佛保佑孩子们健康成长,学业有成,让我们这些为人父、人母者感动不已,忙不失时机地向功德箱里塞进我们的一点心意。
移步换景。我阅碑文、看匾额,进一步收集了一些关于龙王山及龙兴寺的信息:龙王山海拔867米,景色优美,还有很多神秘的传说。“龙兴寺”建于明天启年,建筑群颇具规模,香火极盛。相距百米的“祖师殿”,建于明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签卦最灵,每年三月三庙会数日内,香客逾万。这才想起龙兴寺大门的朱红对联: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我们到此间,不就是为了洗涤心头的尘埃,抚慰受伤的灵魂吗?人生如白驹过隙,如果能放得下功名利禄,经得起悲欢离合,受得住伤残病死,人生岂不快意十足!龙兴寺应该是一个参禅悟佛的理想胜地。
转出寺院大门,偶遇一位龙王山老农,于是和他攀谈了一小会,他告诉我们:山的西北中腰还有黄龙洞、白龙洞、黑龙洞。传说在很古以前,一个大白天,突然一声巨响,从三个龙洞中冲天喷出三道豪光,随即从三个龙洞中飞出黄、白、黑三条巨龙腾空而起,环山飞绕了几周后即回原洞深居而得其名。周围的人民在山的最高处修了一座龙王庙,每逢初一、十五都有不少的人敬香、叩头、朝拜。遇到大旱时,人们组织起来在炎热的高温下,披蓑衣、戴雨帽到龙王庙烧香叩头祈祷,求龙王爷给给雨水。然后,所有的人到龙洞口跪下,将用黄蜡封好口的并系好绳子瓶子丢进龙洞水中,一直跪等到瓶中有一定的水后为止。说来也神,只要瓶中一有水,瞬时就下起大雨来,太灵验了。对于几个龙洞,不能前去探访,但不由的思忖: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如果有龙入住,佑一方平安,保一片风调雨顺,此山不就更加名扬海外了吗?
下山路上,没了上山时的那份紧张,因为这是一方神圣的土地,来此间祈福赏光的人们一定会乘兴而来,平安而归,我是千千万万中的一员。窗外的春色似乎更加葱茏,一些不知名的野花竞相恕放,人工种植的侧柏也铆足力量向上生长,满身的绿纱既养眼又提神,好一派龙王山春色!
第五篇:踏春遇险记散文
阳光和煦,清风徐来,到处一片鸟语花香,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
今天,女儿从菜市场上买回了一把小春笋,她知道我平时最爱吃小笋炒肉、小笋炒蛋,就连韩国泡菜里的凉拌小笋,也时常会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
接过女儿买回来的小春笋,使我想起了去年踏春采笋的险事,令我现在还心有余悸。
那是多年的一天早饭后,我和几个退休了的姐妹们来到了单位老干活动中心,准备舒展舒展筋骨,快活快活心情。我们有的打乒乓球,有的在跑步机上健身,大家快快乐乐、有说有笑。我和几个历来主张“老年静养”的姐妹坐下来玩起了扑克。
一盘牌还没打完,只见萱姐兴匆匆地走到我面前对我说:“晨子,老坐在这打牌也没啥意思,这么好的天气,不如我们一块出去走走,踏踏青,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可以可以。我带你们到一个好地方去走走,说不定还有很大的收获呢!”还没等萱姐的话落音,坐在我旁边心直口快的,人称“快嘴妈”的岚姐,立马把手中的牌往桌子上一放,站起来迫不及待地说。“那个地方有好多好多的小竹笋,去年,我去那里采了一大袋子回来。没吃完,还晒了干呢!”听快嘴妈这么一说,大家都兴奋起来,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
岚姐出生于农村,是一个很会持家的人,对于什么拔笋、采野菜、捡地耳等等活儿,她是无所不能。而且,她又认识很多能吃的野生植物。每到春季,什么蕨菜啦、野芹啦,甚至野蘑菇,她一大把一大把地往家里采。她曾对我说,她们家每年春天基本不要买什么菜。有时拔来的蕨菜,新鲜的吃不完,还要晒一部分干的。
对于那些野菜,我总是担心怯怯,不是觉得这种有毒,就是觉得那种不卫生,从来就不敢去胡乱尝食。我也常劝岚姐不要去乱吃那些野生植物,提醒她“生命尤可贵”,可她什么也不怕。今天,听她这么一邀,对于喜欢吃竹笋的我,也心动了,很想一块去玩一玩,看一看,尝试一下采野菜的乐趣。于是,我们一行五人,每人准备了一个朔料袋,由岚姐带路向目的地走去。
荡漾的春风,迎面吹拂在我们欢快的脸庞上,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无比舒畅的感觉。大家说说笑笑,欣赏着春天迷人的美景,闻着沁入心田的花香,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岚姐所提到的地方。
原来,这是一座低矮的小山林,山林里有很多油茶树,树上开满了油茶花。油茶树下有一丛一丛的小竹子,被密密麻麻的荆棘、杂草围绕着,看样子,这是一片很少有人光顾的地方。
我们一行在岚姐的带领下钻进了小山林,拨开了低矮的荆棘和杂草,“哇!”只见竹丛中长着一大片二三十来厘米高的小竹笋,瞧着这么多小竹笋,大家欣喜得眼睛都发光了,几乎同时发出了一声惊叹。
“光看着干嘛,还不快动手拔。”岚姐一边说,一边动手忙脚乱地干了起来。见她那麻利、熟练的样子,我真是佩服极了。我也拨开面前的荆棘杂草,猫着腰将地上的小笋一棵一棵地拔出来,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朔料袋里。
我平时虽然喜欢吃竹笋,但亲自动手采拔,这还是第一次。对于这偶尔的劳作,虽说感到新鲜和有趣,但仅仅拔了一会儿,我就觉得口干舌燥、腰酸背痛,手也被荆棘划出了一道道血痕,有一种火辣辣的刺痛。顿时,我很怜悯那些卖竹笋的农民,他们为了赚点小钱不知要付出多少辛劳,真是不容易啊!
不一会儿,大家的袋子都鼓鼓囊囊的了,兴致勃勃的我们,不由得喜笑颜开地扯开各自的袋子互相比,互相看,看谁最能干,谁拔的笋最多、最好。你说我把得多,我说你拔得多,都在谦虚地夸着对方。
“哎呀!”我们正在评论的兴头上,只听见站在一边的岚姐一声尖叫,吓得我们同时扭过头向她望去,只见她的叫声还没落音,手里的袋子也随之落到了地上。
顺着她惊恐的目光看去,啊!我也吓懵了,原来,一条一米多长的大花蛇,正向岚姐的脚边溜来,眼看就要溜到岚姐的脚边了,我的心吓得提到了嗓子眼,站在那里发懵。
猛然,我想起一本《大自然》的书中介绍,蛇是靠腹部的感觉器官来判断猎物的位置,看见蛇千万不能跑,否则,蛇会根据地面的震动一溜烟地跟过来。
于是,我立刻小声地叮嘱大家;“别动!原地别动!”那一刻,几个人仿佛都屏住了呼吸,惊恐地站在原地,象被钉子钉住的木头人似的,谁也不敢挪动一丝毫,唯恐发出一点声响而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耳边只听见“哧哧哧”,大蛇溜过时压到杂草的声音。
还没等大家定下神来,只见那条大蛇从岚姐的脚背上“唆”的一声溜过去了,长长的蛇尾扫了一下岚姐的裤腿。这一瞬间过后,只见岚姐两腿一软,瘫坐在了地上。站在旁边的萱姐立马过去扶住了她,只见她脸色苍白,两眼紧闭,似乎有点不醒人事了。
惊魂未定的我,看见岚姐这种情形,吓得立即上前用拇指摁住她的人中,并告诉其他的姐妹用拇指掐揉她两手的合谷穴。这是我从一本《人体筋络》使用手册上得知的,这两个穴位往往用于急救,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为防万一,我吩咐另一个姐妹马上打电话给岚姐的家人。我们几个姐妹急得围着岚姐掐的掐,摁的摁,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忙得不可开交,每个人都使出了自己的招数。
大家本已被那条大蛇惊得失魂落魄,又被岚姐这么一吓,这一惊一乍,弄得我们几个姐妹个个魂飞魄散,气喘吁吁。
过了一会儿,岚姐慢慢地缓过气来了,她半睁着眼睛,有气无力,结结巴巴地问:“那……那条蛇……”我们赶快告诉她:“放心吧!那条大蛇早已溜走了。”看见岚姐没事了,我们才舒了一口气,几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看着岚姐那副像霜打的茄子,说话结结巴巴的样子,惊魂还未定的我,心里不免又有点好笑,这副尊容,哪还象个平时人人所称的“快嘴妈”,完全没有了那种风风火火的辣利像。
见大家垂头丧气的样子,我说:“今天是老天爷保佑,我们幸免一劫。谁也不能判断那条蛇是有毒还是无毒,如果被咬了,那只有死路一条了。”大家也都觉得这是不幸中的万幸,想起来的确有一种后怕。我心想:岚姐这次虽然没被蛇咬着,但也可以说是脱了一层皮,不知道她今后是否还会痴迷于拔野菜。
仰望天空,太阳已经西下。我们就象几个残兵败将,带着一颗被吓破了的胆,拖着一双被惊软了的脚,走在回家的路上。想着刚刚发生的险事,想起那条恐怖的大蛇,我们谁也不吭声,任其再美的春景也无法吸引我们的眼光。
我们几个人,原本开开心心为踏春采笋而出去,结果被吓得半死扫兴而归来,虽然拔了一点点不要钱的小笋,但险些危及了性命,想想真是莫大的得不偿失啊!
自那年踏春采笋遇到的那件险事之后,无论哪里有再好的竹笋,我再也不愿去亲手采拔了。虽说那次没被蛇咬着,但那恐惧的心理留下的阴影,一时间是难以抚平的,正如人们常形容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