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芳香扑鼻”、“闷热”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自觉保
护弱小者。
教学重点:
理解课后习题4两个重点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萨沙所说的反问句的含义。
教学媒体:投影、录音
教学时间:2课时
板书设计:我不是最弱小的相 让 雨 衣
爸爸 妈妈 萨莎 蔷薇
保 护 弱 小 者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听录音,揭示课题。
师:假日里,一家人来到森林里游玩,在林中旷地上发
生了这么一个动人的故事。请听录音《我不是最弱小的》(出示课题)。
检查:听了故事,你知道课题中的“我”是谁?故事中还有哪些人物?
质疑:当你只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头脑中产生了哪些迫切想弄明白的问题?(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区分前、后鼻音。
前鼻音:闷 纤
后鼻音:旷 滂
(2)读谁下列多音字:假日()
(3)朗读下列词语:
聊天 滂沱 旁边 芳香扑鼻 聚精会神 旷地
附近蔷薇 闷热 大雨如注 娇嫩纤弱
2、再读课文,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检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指导朗读好下列句子:
父亲、母亲、五年级的学生托利和四年级的学生萨沙。(注意停顿)
“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萨沙反问道。(读出反问语气)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妈妈笑着回答说。(读出反问语气)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问道。
3、三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指导书写生字。
1、找一找:哪些生字不容易写好?说说书写时什么地方
应该注意?
2、教师范写下列生字:
蔷、薇:草字头占整个字的四分之一。
聊:左高右低,左偏旁约占整个字宽的三分之一。
四、作业。
1、见习字册。
2、比一比,再组词。
旷()蔷()娇()滂()
扩()墙()骄()傍()
第 二 教 时
教学要求:
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萨莎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
教学重点:
理解课后习题4两个重点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
1.(点示课题)“我”指的是谁?
2.出示,朗读。
闷热 雷声大作 滂沱大雨
蔷薇 芳香扑鼻 娇嫩纤弱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3.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能根据以上词语的提示,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1)同桌说说,后指名说说,用上刚才的词语。师生评议。
2)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那句话最有道理?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齐读。
3.过渡:这一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萨莎又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指导细读课文
(一)细读第一自然段
1. 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时间 天气 地点 人物
2. 联系课题,你还知道什么?
(萨莎是一家人中最弱小的)
(二)细读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读,思考:这一段中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森林里的美好景象;下起了大雨,一家人相让雨衣。)
2. 森林里非常美好?我们一起来看这句话。
(1)出示句子:
“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2)认真地读一读,体会一下,你觉得什么地方最美?该怎么读。
指名读,师生评议。
(3)想欣赏林中的美景吗?媒体演示画面: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蜜蜂在花丛中“嗡嗡”地叫。
理解“一丛丛”。“ 芳香扑鼻”是什么意思?
(4)指名学生口头造句。
“芳香扑鼻”指的是花草的香味很浓郁。你能用这个词语说上一句话吗?
3、森林是这样美好,一家人坐在草地上,有的聊天,有的看书,心情多么舒畅啊!突然,天空下起了大雨,在这“大雨如注”的时刻,萨莎的家人是怎样做的呢?
(1)出示句子:“爸爸赶忙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接过雨衣没有穿,却把它给了萨莎。”
(2)自由读,说说从这句话中你了解了什么。
(他们只有一件雨衣;他们都想到的是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最后雨衣让给了最小的萨莎。)
(3)指导朗读。该怎么读好这句话呢?
4.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过渡:萨莎的家人在大雨中挨个儿相让雨衣,这是为什么?萨沙也不明白,我们来看课文。
(三)细读第3-8自然段
1. 同桌练习朗读这几个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话用笔画出来。
2. 读后交流。
1)相机出示句子:“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联系上文说说萨莎的父母是怎样做的?
相机再次出示:爸爸赶忙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接过雨衣没有穿,却把它给了萨莎。
从他们的行动中你明白了什么?
(他们每个人都在自觉地保护弱小者)
指导朗读。
2)相机出示句子:“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吗?”
(1)这句话什么意思?
(2)朗读体会,你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读出来吗?
3)相机出示句子:“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
这句话什么意思?
媒体出示句子:“现在我就不是最弱小的了,妈妈!”朗读对比
(1)萨莎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因为前面妈妈说过要是……,现在他保护了比自己弱小的蔷薇花。)
(2)你觉得萨莎说这话时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语气呢?指导朗读。
(3)那么谁是最弱小的?
媒体演示画面:滂沱大雨中,蔷薇花毫无抵抗能力的画面。
指名说说画面意思。
现在我们来读读书上的句子。
(4)媒体出示:第7自然段,女生读第3句话。还记得下雨前这些花儿是怎样的吗?齐读有关句子。现在萨沙看到滂沱大雨……(引读),是怎样做的?
自读第7自然段,用“--”标出描写萨莎动作的词,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联系上下文,练习用上“因为……,所以,萨沙把雨衣盖在蔷薇花上”来说说。
A妈妈是怎么说的?
B花儿怎么样了?前后两段进行对比。
C萨莎不想当最弱小的?
结合理解“滂沱大雨”。课文中还有哪个词与它的意思相近?
你还知道哪些词也是形容雨下得很大的?
结合理解:“娇嫩纤弱”
D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3. 练习分角色朗读萨莎与妈妈的对话。
同桌分角色练习,指名分角色朗读。
三、总结课文
萨莎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会了保护弱小者。再一次朗读课文,感受萨沙全家保护弱小者的可贵品质。同学们,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该怎么做呢?(学生交流)老师相信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一定会做到的。
四、指导造句
闷热
1. 师述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闷热的天气中,人们有什么感受?(气都喘不过来,身体发热、易出汗等)
你还知道小动物有什么反应吗?
(蜻蜓低飞、鱼儿浮出水面透气、蚂蚁要搬家等)
闷热的天通常会发生怎样的天气变化?
2. 学生练习说话,师生共同评议。
五、作业
1. 造句。
2. 课后将这个故事讲给邻居的小弟弟、小妹妹听。
第二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设计
课
件www.xiexiebang.com 作者:卢燕
柳亚芳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68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设计 卢燕
评析:柳亚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好描写野蔷薇的语句,体会萨沙的心理变化,分角色读好母子间的对话。2.理解“滂沱大雨”、“大雨如注”等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自觉保护弱小者,并学习萨沙不甘于做弱小者。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一个育人故事:《我不是最弱小的》。读题。那谁来介绍一下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呢?
评析:中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概括理解能力的培养,卢老师在第一课时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很好的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同时在学生概括的时候,卢老师还注意引导学生用一些生动的词句、比较动情的来叙述故事的梗概。
二、感受“野蔷薇”的弱小。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吧!
五年级的学生托丽亚、四年级的学生萨沙和他们的父亲、母亲在一个假日到森林里去游玩。在美丽的森林里,一家人聊聊天,看看书,心情是多么舒畅啊!林中旷地附近一丛丛的野蔷薇引起了萨沙的注意。
那文中描写野蔷薇的句子在哪呢?需要我们自己去找找。1.学习浏览课文。
今天老师教给大家一个新的读书方法——浏览课文。(师用鼠标演示快速阅读)请同学们追随着老师鼠标箭头所指的文字逐步浏览整篇课文,寻找文中描写野蔷薇的句子,然后把它画下来。开始!板书:野蔷薇
说说你找到了几处?看来,大家的小眼睛都很尖嘛!2.对比感受弱小。
【交流句子一】你先找到的是哪一句?(生读)
出示:林中……
野蔷薇
见过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枝。喜欢吗?说说这是朵怎样的野蔷薇。()的野蔷薇
很好,再试着用你们的鼻子去闻一闻。
听出来了,你们也十分喜欢这娇艳欲滴的蔷薇花。那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交流句子二】那还有一句描写野蔷薇的句子呢?(生读)
出示:滂沱大雨…… A
轻轻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两名学生来读)B
再来读一读这个词——“滂沱大雨”,在文中找找它的近义词(大雨如注)。
读了这两个词,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 好大的雨啊!还知道哪些表示雨大的词语吗?(倾盆大雨、瓢泼大雨……)读好这些词!c
(图片激情)你看,刚刚还迎着阳光灿烂绽放的美丽花朵,转眼间就被无情的风雨吹打成这样。你看,它耷拉着脑袋,是那样的纤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D
看到此情此景,假如你就在这朵弱小的野蔷薇的旁边,你想说点做点什么呢?
评析:教师通过动情的语言描述引出前后对野蔷薇的不同描写。结合图片,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出示图片后,指导学生通过口头练习:()的野蔷薇,体会野蔷薇在雨前和雨后所展现的不同姿态,从而读好句子。在交流句子二时,通过指导学生用换词的方法理解“滂沱大雨”学生一下子说出了很多,如:大雨如注、倾盆大雨、暴风骤雨、狂风暴雨……这样的交流,使学生积累了更多的词汇。为紧接着的“看到这样的雨中蔷薇,你会怎么做?萨沙是怎么做的?”做了很好的铺垫。体会萨沙一家人在雨中的做法
1、(出示:萨沙朝着……)
师:瞧,萨沙和你们一样,他也要去保护弱小者。谁来读。师:找找描写萨沙动作的词,谁来细细地读。
师:萨沙保护野蔷薇的这些动作,让我们感受到他有着一颗保护弱小的美好心灵。谁再来读读!
师:是呀!每个人,每株花都有生命,当生命受到打击时,我们就要伸出援助之手。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2、.师:那萨沙为什么会这样做呢?除了要去保护蔷薇花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师:原来,在雨中,萨沙母子还有这么一段对话,看看萨沙共说了几次话?
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读读课文的3-8节,想想萨沙在说这些话时是怎么想的,妈妈的话又是什么意思?(生读书)
有句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再读读,你或许就能体会到人物的心境了。
3、出示对话
※“妈妈,爸爸把雨衣给您,您……”说这话时,萨沙是怎么想的?
A那请你学着萨沙奇怪的样子,读读这句话。
B(欣赏图片)是呀,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大雨,萨沙见到“爸爸赶忙把雨衣让给了妈妈,妈妈接过雨衣没有穿,却把它给了萨沙。”谁来读读这句话。指两生读。板书:爸爸
妈妈
萨沙
让雨衣:
c萨沙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让我们一起来问问妈妈。
D你能说说萨沙父母为什么这样做吗?
※理解妈妈的话:“每个人……”(妈妈是怎样回答的呢?)请学着妈妈的样子,读读这句话。(板书: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A那你能用“因为所以”回答萨沙他的爸爸妈妈为什么要让雨衣吗?(先说说爸爸为什么把雨衣让给了妈妈?)因为在 眼中,所以
。B姐姐托丽亚对妈妈的做法有什么反应?哦,书上没写,但有照片呀?姐姐在()。那你能用这个句式说说姐姐为什么笑吗?
c生活中,你们的父母肯定也做过类似这样的事情,你也能说说他们为什么那样做吗?
D母亲的话语重心长,引人深思。让我们再来读读母亲说的这句话。
E多有教育意义的一句话呀!这里的每个人不仅包括了妈妈和爸爸,还包括了姐姐托丽亚和四年级的学生萨沙,更包括了我们大家。女同学一起来做做妈妈,意味深长地读读这句话。※
理解萨沙的反问。“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 很会读书,老师想和你合作一下,你做萨沙,我当妈妈,咱们用读来表现一下那个不服气(倔强)的小男孩,好吗? ※
理解妈妈的第二句话。
A同学们,妈妈笑着告诉萨沙:“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妈妈这话是什么意思?(换个说法)B萨沙听了这话会怎么想?
你能用这个句式来说说吗?
因为
不是最弱小的,所以
。c
萨沙是怎么做的?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萨沙朝着……” D
这时候,萨沙的心情怎样?
※理解萨沙的话。“现在,我该……?” A 的确,萨沙他人小,心却不小。现在他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了,多令人高兴啊!读出这种感觉了。B
瞧,他多自豪啊!(图片引读)谁再来学学萨沙,读出这句话的味道来。c
老师忍不住了,我想来当当妈妈,想问问这萨沙。你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是呀,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你是个强者,你很勇敢。)
4、萨沙是那样的天真、可爱,妈妈亲切、和蔼的教导引人深思。现在,小组里来分角色朗读,怎么分工呢? 请你们来读读。
这段话中,我们感受到了萨沙由“奇怪”到“不服气”,再到“自豪”的心理变化。哪一组再来读读。
评析:教师注重学生的自读感悟,学生在读读、说说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理解了妈妈、萨沙的话所包含的意思,体会到萨沙聪明、可爱,能自觉保护弱小的高贵品质。同时既注意学生注意文本内容,还注意引导学生对“姐姐对于爸爸妈妈做法有何反映”,体会在这一家人身上都存在这种高贵品质。同时通过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萨沙的内心情绪变化。引起共鸣。
四、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学到这儿,请大声地告诉老师,你是最弱小的吗?(读课题)说响亮些!你是不是最弱小的?我是怎样的人?
2、同学们,这还仅仅是萨沙的心声吗?
3、师小结:这可爱的一家人用他们的行动证明自己是强大的。(板书:强大)
他们照顾、关心、保护着自己眼中的弱小者,连萨沙也不例外,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不是最弱小的。你呢?生活中遇到过比你弱小的吗?当你面对弱小,你又是怎样做的? 请用“我不是最弱小的,因为
。”来说一说。
交流。评:你很有爱心!老师相信你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强者。
你真棒!能给人带来快乐。
说的真好。我们都应该成为善良的人,在生活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别人。
朋友的鼓励确实能激人奋进,你真聪明!你还懂得循序渐进呢,方法也不错!
小结:听了你们的发言,老师很感动。真没想到,你们的心是如此细腻,说得实在是太精彩了!
4、其实,只要是路边的小野花,也有快乐,让我们轻轻呵护他“别踩了这朵花”。师配乐朗诵。
多美的诗呀,大家自己也读读。
5、师:同学们,冰心奶奶用这首诗告诉我们:保护弱小也是一种(快乐)!
6、是呀,只要你能真诚地去关爱别人,只要你献出爱心,伸出援助之手,去关心、爱护比自己弱小的,你就是一个生活的强者。这样,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多姿多彩,世界会充满爱。
评析: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平时保护弱小的做法,体会付出能收获快乐,并通过冰心奶奶的诗歌进一步升华自己的感情,懂得只要能真诚地去关爱别人,只要献出爱心,伸出援助之手,去关心、爱护比自己弱小的,就是一个生活的强者。生活会变得多姿多彩,世界会充满爱。教师在学生交流后评价性语言能恰如其分,真正激励学生。
五.布置作业:
师:老师以前在《家庭教育》一书上也看到过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篇。不过,它在选入课文时,文字有所改动。所以我想请同学们将原文《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与课文做一比较,找找两篇有哪些地方不同?看看你特别欣赏哪些改动?也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好好地想一想,到时,我们可在阅读课上交流。
评析:注重文本的拓展,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语文,自觉使用语文的能力。板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
让雨衣:爸爸
妈妈
萨沙
野蔷薇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强大
总评:本课教学教师能准确把握教材,注重文本、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对话,课堂上教师有动情的描述语言,学生有感情的语句朗读,体会到了关键词句的表情达意,很好地体会了的主旨。同时教师还注重发掘资源,拓展跟文本相联系的一些内容,使学生扬起了积极主动学习语文的风帆。稍嫌不足的是学生在交流对萨沙和妈妈对话的理解时条理还不够清晰,重复次数、语句较多,在述说自己平时是怎么保护弱小的花费的时间也较多,教师可进行适当的引导,使整个课堂更精练。转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
一、我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
爱,是人类文明永恒的主题。在家爱父母,在校爱老师、同学,在社会爱别人。因为爱,才甘于奉献、乐于助人。《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以爱为主题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文章情节简单,文字鲜活,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课文讲述的是小萨沙与一家人外出度假,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一家人手无足措。课文讲了萨沙与家人出外度假,突然遭遇暴风雨,因为出门时只带了一件雨衣,所以父母亲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最需要保护的萨沙。而萨沙在父母亲的影响下,也不甘于做弱小者,把雨衣盖在了蔷薇花上。尽管文章说的是一件简单的生活小事,却阐明了深刻的做人道理,这既渗透了“不甘于做弱小者”的文本价值观念,又饱含着“保护弱小者”这样的信念情感,更体现了文本生命的高度意义。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萨沙和妈妈之间的对话。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本班学生认知水平的了解,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滂沱大雨”、“大雨如注”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引导学生不甘于做弱小的人。
二、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1、以读为主,读写结合“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学生自由读、默读、对比着读、边读边做记号、分角色读等形式,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感知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体验文章浅显文字中蕴涵的浓浓的亲情和深刻的道理。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在由读至写的倾吐中发展语言、陶冶情操。
2、想象体验,发展个性。
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学生在读书时的联想、对生活的回想、转换角色时的畅想中,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了对人物内心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将课堂与生活“链接”,感受到了今后怎样做人,从而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
1、我注重突出重点,层次分明。
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抓住写景和人物对话的重点句子,重点解读这两个部分。
2、注重体验,自读自悟。
例如:感受“野蔷薇”的弱小。
1、让学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蔷薇花的句子。
交流自己所画的句子,相机出示描写蔷薇话的句子。(这两个句子尽管都是描写蔷薇花的,但第一句重在通过朗读感受花儿娇嫩美丽,惹人喜爱;而第二句则重在体会花儿已被滂沱大雨折磨得毫无生气,完全没有抵抗能力了。让学生对比着读,读出雨前、雨后野蔷薇不同的景象,自然生发对滂沱大雨冲击后的野蔷薇的同情心和关爱之情。)在交流句子二时,通过指导学生用近义词的方法理解“滂沱大雨”学生一下子说出了很多,如:大雨如注、倾盆大雨、暴风骤雨、狂风暴雨……这样的交流,使学生积累了更多的词汇。为紧接着的“看到这样的雨中蔷薇,你会怎么做?萨沙是怎么做的?”做了很好的铺垫。
接着提出问题:“假如此刻你就在蔷薇花的旁边,你看到了这一株野蔷薇,会怎么做呢?
[适时想象,启发学生和蔷薇花对话,引导他们走进教材,走近萨沙。]
理解母子的对话时,我注重学生的自读感悟,学生在读读、说说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理解了妈妈、萨沙的话所包含的意思,体会到萨沙聪明、可爱,能自觉保护弱小的高贵品质。同时既注意学生注意文本内容,还注意引导学生对“姐姐对于爸爸妈妈做法有何反映”,体会在这一家人身上都存在这种高贵品质。同时通过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萨沙的内心情绪变化。引起共鸣。
3、联系生活,促进迁移。
1、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体会。
例如:让学生知道萨沙和他们一样,只是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可萨沙却不甘心做弱小者,不愿只享受别人给予的关爱,那你们是否也曾伸出过援助之手,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其他东西呢?让学生联系生活的实际写一写。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凭借教材中的萨沙这个同龄人的形象,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感受、体验萨沙的话,就能让学生和萨沙产生心灵的共鸣,满怀和萨沙同样的感情走出教材。]
第四篇: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我不是最弱小的》叙述了萨沙在爸爸、妈妈和哥哥的影响下,把雨衣盖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蔷薇花上的故事,赞扬了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这篇课文以平实、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段真实感人的雨中情。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并重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以培养学生保护弱小的意识。
1、初读课文,使学生有所知:
感知内容。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实践、自觉朗读来完成。完成这一过程教师有意引导,让学生对课文的含蕴有所感知。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进而弄明白文章所写的事情。在学生了解本文所写内容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重点内容,在读书中对课文所揭示的道理有所感知。
2、再读课文,使学生有所悟:
在初读的基础上,再读的重点首先放在深入领会“妈妈”两次说话的用意上:第一句话“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意在教育萨沙要懂得同情弱者,保护弱者;第二句话“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是在激励孩子。可变换形式反复朗读,然后进行句式练习:“妈妈”说的第二句话还可以怎样说?(⑴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⑵ 要是你能保护别人,那你就不是最弱小的人。)学生理解“妈妈”对萨沙的良苦用心。同时,联系前文一家人递让雨衣的情景,学生对“妈妈”的话有更深刻的感悟。其次重点读好萨沙说的三次问话:第一句“妈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学生体会萨沙不懂他们为何这样做的心理,读出天真幼稚的语气;第二句“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要揣摩萨沙不甘为弱、也想保护弱者的心理;第三句是萨沙把身上的雨衣盖在蔷薇花上之后说的话,“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指导学生体会萨沙的自豪感,因为他已经不是最弱小的了,能够保护比他弱小的蔷薇花了。这样,通过不断深入地朗读,不仅培养了语感,也受到了健全人格的教育。
3、又读课文。使学生有所得:
这一环节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萨沙一家人的高尚品质,让学生把自己当作萨沙家庭中的一员,在有感情地读好人物对话的同时,赏读课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和对萨沙一家人行为的描写,让人物的言行有一个美好的背景:广大的森林中间,宽阔的旷地边缘,娇嫩纤弱的蔷薇花上,披盖着梅红色的雨衣,一家人在滂沱大雨中谈笑风生、情深意浓……伴着优美的音乐,在人情人境的朗读中感情得到升华,人物的品质行为得到内化。
第五篇: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自觉保护弱小者。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入情入境
假日里,天气闷热,萨沙和姐姐托利亚,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森林里的景色是那么美好,空气是那么清新。他们来到林中的一片空地,这里长着一丛丛野蔷薇。(课件播放,把学生带入夏天美丽的森林中。)
二、细读品析,积累词句
1、学习第二自然段
(课件出示特写:野蔷薇)(1)你想说什么?(2)这朵花真美呀!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划出描写野蔷薇的句子。
(3)屏显:
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4)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引导体会花的美:一丛丛
刚刚开放
粉红粉红
芳香扑鼻
(5)练习用“芳香扑鼻”说话。(6)指导朗读。
2、学习第三、七自然段
(1)粉红粉红的蔷薇花在微风中摇曳着身姿,芳香扑鼻而来。这时:
(课件播放:雷声大作,大雨如注,蔷薇花在雨中无助地摇摆)
(2)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课文中第几自然段描写了雨中的蔷薇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划出描写蔷薇花的句子。
(4)屏显: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引导体会野蔷薇在大雨中柔弱无援的样子,并指导朗读。
3、前后对照读,从先后两次对野蔷薇的描写中,你读懂了什么?
(屏显:
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4、假如你就在这朵雨中弱小的野蔷薇旁边,你想说点什么?做点什么呢?
三、精读感悟
1、萨沙和你们一样,他也像你们一样保护弱小者。自渎第七自然段,用“。”标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
(朝着
走去
掀起
盖在)
2、指导朗读。
3、萨沙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小组讨论。
4、交流
着重理解“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总结原因:(1)父母言传身教。(对句子:“爸爸赶忙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接过雨衣没有穿,却把它给了萨沙。”的理解。)
(2)萨沙不甘于做弱小者,不愿意只享受别人给予的保护。(对对话:“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吗?”的理解)
4、滂沱大雨中,爸爸把雨衣让给了妈妈,妈妈把雨衣让给了萨沙,萨沙又将雨衣盖在蔷薇花上。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5、指导分角色朗读。
四、联系生活
1、其实萨沙和我们大家一样,只是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可他却不甘心做弱小者,不愿只享受别人给予的关爱。你们是否也曾伸出援助之手,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其他东西呢?
2、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