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的构成论文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作为土建类专业影响最大、历史传承最深远的龙头专业,面对当今以能力为木位进行高职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其职业专业能力标准的构成与评价,已经成为该专业内涵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木文将通过对一些职业能力的概念内涵与构成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实践,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专业能力的构成与评价进行探究。
一、职业能力的内涵与构成在职业教育领域,随着人们对能力的认识不断发展,强调一种整合的能力观,就是将一般素质与具体的工作情景结合起来,一方面承认能力不等同于特定仟务,能力是个体知识、技能、态度等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素质结构,是完成具体操作仟务的基础。这种素质结构总是与一定职业情景或工作角色联系在一起,只有通过个体在完成特定职业仟务时才能表现出来。目前,“关键能力”一同成为与职业能力研究密切相关的关键同汇。“关键能力”(KeyCompetenciesorCoreCompetence)的概念于1972年由德国人梅藤斯(D.Mertens)提出,1974年他在《关键能力——现代社会的教育使命》一文中作了系统论述,认为关键能力即组织和执行仟务的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学习技能和思维能力、独立性与责仟感、承受能力。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成为各国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木指导思想。“关键能力”是指具体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与单纯特定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关系,是在一定专业能力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提炼,与进一步发展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重新融合提升而构成的综合职业能力。当职业发生变更时,关键能力依然存在,并且可以在不同的专业岗位表现出来,已经成为劳动者自觉的素养,对劳动者的未来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关键能力包括专业关键能力、方法关键能力、社会关键能力。专业关键能力,是从事各专业都必须要具备的基础能力,如外语能力、数据信息处理能力,是通用的一种专业能力。方法关键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和学习方法,包括制订工作计划、设计工作步骤、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新技术新方法的自觉学习接受、工作结果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等。方法关键能力还包括分析归纳、逻辑推理、抽象提炼、联想创造等,它是最基木发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对方法能力的要求是具有科学的思维模式并强调方法的逻辑性、合理性。社会能力作为个人对从事执业活动所需要的行动能力,包括社会责仟感、主动性、自信心、成功感、包容心、与人交流协商的能力、诚信度、乐于助人、环境意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不难发现,德国学者注重职业能力的心理学特征,也更重视职业能力与相关背景的不断发展创新,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职业能力的现在形式与未来内涵。
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的构成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界与德国职业教育界密切交流合作,各高等职院校派出了相当数量的教育工作者赴德国学习交流,基于理性主义哲学、格式塔心理学、教学论三块思想基石的当代德国职业教育思想逐渐成为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的一种主流思想。徐国庆、姜大源等人对职业能力内涵元素的阐释更是对以上种种职业能力的构成进行了准确地辨析,对职业能力的结构从纵、横两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至今为止,这是一种较为明晰的构成分析,从能力内容的横向角度看,德国学者把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能力构成的纵深层面来看,职业能力划分为基木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即关键能力。
专业能力是在特定方法的引导下,有目的、合理地运用专业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并能够对成果作出评价的能力,包括单项的及综合的技能与知识。它可以通过学习某个职业(或专业)的专业知识、技能、行为方式和态度而获得,包括工作方式、方法,对劳动生产工具的认识和使用,对劳动资料的认识等。方法能力是个人对在职业生活中的发展机遇、要求和限制做出解释、思考和评判,并开发自己的智力,涉及发展道路的能力和愿望。特别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术的能力,能在给定工作仟务后,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包括制订工作计划、工作过程和产品质量的自我控制和管理,进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社会能力是经历和建构社会关系,感受和理解他人的奉献和冲突,并负责仟地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和愿望,是与他人合作、交往和工作的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际交流(伙伴式交流及解决冲突矛盾)、公共关系(与同龄人相处的能力、在小组工作中的合作能力、交流与协商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劳动组织能力(企业机构组织和生产作业组织、劳动安全等)、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仟。
三种能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具有较强的方法能力可以有效地促进专业能力水平的提高,不同专业领域里的方法能力具有共通性,是一种跨专业的能力素养。而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则为方法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技术支持平台,有一个明确的施展对象,专业内在的各元素渗透进人方法能力的各个分支,为方法能力的提高提供营养。专业能力与方法能力更多是针对个体,而社会能力则是群体性的,离不开群体基础,是更高层面的宏观背景能力,是专业能力与方法能力基础上的综合抽象提升。从基木职业能力层面到关键能力层面,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内涵要求不断深化,专业能力从机械的模仿程式深化为过程优化、质量意识及合理化建议;方法能力从面对某一具体岗位工作的一般工作方法步骤提升到信息采集、全局综合分析决策,赋予了创造力的内涵;社会能力则提升到富有“人格魅力”的高度。
笔者通过对建筑行业长期坚持的调研及历届木专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进行分析,对岗位工作仟务进行深入细化、整合,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土建类指导委员会组织多家建设类示范高职院校的参与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在建筑行业主要的岗位,通过对这些岗位的能力要求进行分解细化,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力结构总体布局要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12项专业综合能力是木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为了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每项综合能力分解继续分解为专项能力,第三层分解为单项能力,具体的分解技术路线为:专业一岗位一综合能力一专项能力一单项能力。岗位群有:施工员、造价员、资料员、材料员、安全员、质检员。从中提炼出12项专业综合能力:建筑工程图识读能力、基木建筑构件验算及一般设计能力、常见建筑材料应用及检测能力、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能力、建筑施Ti组织与管理能力、建筑施工成木控制能力、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能力、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能力、建筑施T测量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主要T种操作能力。其中,第2项综合能力分解为5项专项能力20项单项能力上。
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力评价实践
(一)专业能力评价手册的设计思路
在专业能力评价中,我们注重评价指标的全面性,保证评价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都有明确的内涵和科学的解释,全面、客观地度量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具有的专业能力,在各专项与单项能力权重上进行适当调配,灵活掌握,确保被选择的指标具有持续性、导向性功能。同时,在基木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全面性的前提下,指标体系尽可能简化,减少或去掉一些对结果影响甚微的指标,力求用较少的指标来获得更多的信息,以减少评价的T作量,提高评价T作的效益。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量化评价的可行性和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尽量选用那些能够直接量化的定量指标,并且这些指标是可以直接采集到的统计数据。
评价是结束点,也是出发点,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学,在评价中,我们注重评价与教学相结合,采用过程性评价,在学生接受每一个学习仟务的同时,就相应有一份学习评价手册,这一仟务学习结束,评价也相应结束。这种适时评价而又总体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方法,对老师的教学组织提出了很多要求,老师设计出大量的学习仟务表与学生各能力模块评价表,汇集成为评价手册。教学过程及时做出评价,然后调整。学生毕业的时候,对学生能力的判断,不再只是一张简单的成绩单,我们给用人单位提供出每一个学生各能力项目的学习考核结果,汇集为该同学的能力评价手册,该手册成为用人单位选材最重要的参考。
(二)能力评价手册案例
能力评价手册以单项能力评价为基木实施单元,内容有能力目标、项目工作仟务、考核环境、考核时间、评价方法、标准及记录几个方面,具体案例如下:(1)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工作仟务,熟练查阅相关规范,正确选择计算公式,正确查找各项材料力学指标。(2)考核项目(工作仟务):某结构构件的设计项目,确定应查阅的相关规范,确定需选用的资料(相关的手册、案例等)根据需计算的基木构件材料标号或级别,确定需要的各项材料力学指标。(3)考核环境:校内实训室或资料室;实训施工图纸;相关结构设计规范;相关标准图集。(4)考核时间:45分钟。(5)评价方法:以学生小组为评价对象,小组互检资料的正确性,穿插教师提问答辩。(6)评价标准及评价记录表。
(三)能力评价手册实践的成效
我们采取教师的评价、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学生自我的评价相结合,通过对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009级、2010级部分班级进行教学实践,同学学习热情明显提高,学生之间交流活跃。对老师课前的组织准备提出了很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再只是在讲台上讲授,老师更多成为组织者而不是演讲者。在与企业的交流中,企业对这种能力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模式给予了较高评价,并对其中部分能力构成要素提出了参考意见。
四、结语
由于国内高职学院普遍存在班级人数众多、教师实践能力差的特点,高职学生专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面临一些客观的问题,如教师增大了课前课后很多工作量、老师需要紧张大量的案头准备工作。实施过程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必须具备较高课堂组织应变能力,相应的教学设备条件要求也提高了。评价体系伴随教学改革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如何在客观现实条件下,寻求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优化路线,需要我们更多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我们将会继续深入。
第二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的提升论文
现在的专业技术教学已经改变的传统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观念,逐渐将职业能力作为对学生的第一培养重点。为此各大高等院校都在对自身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进行建设和改革,希望能够以此来提升学生们的职业能力,增加其日后就业的竞争筹码。
想要提升学生们的职业能力,就必须从日常的专业教学中下功夫。要明确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基本思路,将专业的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养,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一、为提高专业职能进行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就像船必须有导航仪引导一样,在对本专业课程进行建设和改革时,也需要明确改革的基本思路,并以此作为课程的发展方向逐步开展课程建设。现在很多院校都已经在校内开展了一段时间的改革工作,有了一定的经验,所以在对本专业进行改革时,可以借鉴相关的成功经验,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变为具有操作性较强的方案。
要做大量的市场调研,了解和掌握市场对于本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并以此为依据对专业课程和实训内容进行调整,要始终坚持把切实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作为教学的主导思想,制定实用性较强的人才培养计划,让学生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综合型人才。
二、对课程进行改革,提升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
有了基本的改革思路之后,就要以此为大纲对课程进行建设和改革,下面笔者从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要重新制定教学比重,打破以前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格局,要将培养学生能力作为专业教学的主要目标进行教学内容整合。首先,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明确在教学中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活动的内容比重,要建设项目教学课程,根据本专业的教学内容将其分为测量项目教学和建筑工程基础项目教学以及施工技巧目标教学等几个方面。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之上开展实训内容,帮助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其次,要将理论课教学现场化,即改变固定的课堂教学地点,去施工现场以及实训基地等场所进行理论部分的教学。这样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会便于学生理解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同时能够通过实际观看和操作提升自身对知识点的实际运用能力。最后要改进评价考核制度,加强对专业实际运用能力的考察,将实训环节的分数加入其中,促进学生对实训课的学习热情。
(二)要建立独立性较强的实训教学系统
对于本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较好的实际运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笔者将对实训课程的建设和改革进行详细介绍。
各院校要建设较为独立的实训教学系统,要对本专业的专业岗位进行深入的研究,准确分析出该改革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以此为根据指定相应的实训目标和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方式等,并对指定的整体计划进行客观的评估,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调整,保障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一方面,要保证实训教学部分的独立性,要与理论教学的模式有所区分,这样能够有效提升该部分教学的监督以及评定;另一方面,要保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度和内容的统一性,要在培养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优化对其人文素养的教学。除此之外,要与相关企业签订实训协议,让本校的学生能够在实习期间去合作企业进行顶岗锻炼。这样的工作机会,会帮助学生在实际的施工现场中学到很多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综合能力,使其符合企业对于人才的标准,为自己增加毕业后的就业机会。
实训教学是一项长久的工作,不可操之过急,以免适得其反。要设计教学计划,按步骤进行教学。第一步,要教授学生每项岗位的基础技术,并对其开展相应的技术训练教学;第二步,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技术的传授,组织实践活动巩固学生所学;之后才能让学生去合作企业进行实习,锻炼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优化师资力量与配套的教学设施
因为教师是对学生专业培养的直接执行者,所以各院校要将优化本校的师资力量作为课程改革工作的重点,要扩大本校双师型教师的规模。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来提升本校的师资水平:一方面,要引进一些专业能力较强的人才来进行执教,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要为本校专业教师提供去施工现场实践的机会,通过顶岗等实际的操作经历,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进而提高其专业教学的水平。与此同时,各院校要强化本校的实训基地和配套的实训教学设施,主动寻找相应的合作企业,增加本专业的校外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而且这种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也能够帮助学校及时了解各岗位的最新技术和最新的人才需求,使老师在教学时能够及时加入新的教学内容,保障本校毕业生能够符合企业的录取标准;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条高效的人才供应渠道,这种方式实现了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双赢的目的。
结语:
总而言之,对本专业的课程进行建设和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升学生们的综合职业能力。各院校要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训教学,要始终以市场的需要作为专业课程的主要导向,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系统,不断改进和完善本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内容,进而提高学生们的工作适应能力,使其能够在毕业之后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之中。
第三篇:建筑工程技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前言
作为一名大学生,走在人生的转折道路上,内心不免有些慌乱,不知所措。面对未来,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样去做,是时刻困扰我们的人生难题。我们不应该把大学当作人生的避难所,只知道无休止地享受和索取,昏天寥日的堕落。我们应该做的,是理性的面对现实,面对自我,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不管未来的人生旅途多么艰难和危险,都应该勇敢地面对。相信只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充满十足的信心,任何困难都难不倒坚强的自我,我们的人生也会更加精彩和丰富。
美国的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斯曾经提出过一个成功的万能公式:成功=明确目标+详细计划+马上行动+检查修正+坚持到底。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要想成功,一般我们要首先明白我们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我们在职业生涯领域也是同样。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大学生首先要认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
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自我认知
1、自身优点
(1)务实、实事求是,有目标有想法,追求具体和明确的事情,喜欢做实际的考虑。
(2)为人谦逊、有同情心,对朋友忠实友好,有奉献精神。
(3)做事有很强的原则性,学习生活比较有条理,愿意承担责任,依据明晰的评估和收集的信息来做决定,充分发挥自己客观的判断和敏锐的洞察力。
(3)动手能力强,能吃苦,能坚持。
2、个人劣点盘点
信心不足,不敢去尝试一些新事物。有时想找一份兼职,但由于信心不足,始终无法迈出第一步;对失败和没有把握的事感到紧张和压力;脾气有时温和,有时暴躁,容易激动,在公众场合不敢展现自己,有些害羞。
二:职业分析
1、建筑工程技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必须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理论知识,从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建筑识图与构造、土木工程力学、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测量、建筑设备、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种训练、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造价综合练习、顶岗实习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在建筑施工企业、建材生产加工企业、安装工程公司、专业(建筑防水、地基处理等)工程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监理公司、甲方基建部门、结构设计事务所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项目组织、现场施工管理、质量验收、施工安全、材料检测、技术资料及工程造价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与管理工作。
三:职业生涯规划计划 短期目标(2012-2015)
获得大学专科文凭,获得建筑 施工员执业资格证书,英语过四级,获得二级建筑师证。
个人发展状况:与同学和老师相处融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中期目标(2015-2022)
进入一家建筑企业工作,有较好的收入;获得一级建筑师资格,通过自学考试不断进修升值自己。
个人发展状况:结识一些建筑界的精英人物,提高人际关系网的质量。长期目标(2022以后)
经济情况较好和人际关系较好的话,成立自己的小公司,积累财富,让自
己的事业所日益壮大。
具体实施方案:
认真学习,阅读大量关于建筑的书籍,多看各类优秀设计的图片和图纸,积极与前辈交流,也能锻炼到自己的交际能力,认真干好学生会的干事工作,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
社会在进步,竞争也越来越大,做一份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打有准备之仗,美好的未来靠自己去争取,加油!
应用工程学院
建工1209周定远2013.3.25
第四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关领域工作岗位能力和专业能力,适应工程施工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科技人才。
主要课程
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建设法规、施工资料管理、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制图、建筑工程测量、建设工程监理概论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在建筑行业就业,具备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建筑公共环境装饰设计、建筑装饰平面设计的能力,可在建筑行业从事装饰项目工程管理、装饰工程设计、装饰工程概预算等工作
第五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具有本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适应建筑施工一线的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并具有满足个性发展的基本素质。
专业特色:该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有大量毕业生在建设行业从事领导和技术工作。该专业的课程始终紧贴着行业各工作岗位的要求设置,毕业生的适应性广,就业面宽,从事该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除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外,绝大多数为活跃在建设行业生产一线的“双师型”教师,他们把实际工程经验融入课堂教学中,把建设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在第一时间传授给学生,为该专业学生毕业后零距离上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主干课程: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地基与基础、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施工组织与进度管理、工程质量测评与资料管理、建筑设备知识、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施工项目管理概论等。
实践课程:住宅或商住楼设计、钢筋混凝土整体楼盖设计、网络图综合练习、建筑施工图识读、钢筋砼工程模板设计、工程预算综合练习、测量实习、工程工种操作实训、计算机操作(预算软件应用)、带型基础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级钢筋工和中级测量工职业技能训练、毕业实习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面向建筑、市政、房地产开发、基建部门及其
他企事业单位,可从事项目施工、管理、工程预决算以及在监理单位从事监理等方面的工作。
工程监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工程监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和工程项目监理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专业特色:工程监理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中“双师型”、高学历教师比例高,教学团队成员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和丰富的本专业实践经验;专业教学条件优越,面向社会办学、行业赞誉度高,就业面广。
主干课程:建筑力学、建材使用与保管、工程制图与房屋构造、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工程质量测评与资料管理、工程项目监理概论、工程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等。
实践课程:钢筋砼整体楼盖设计、网络图综合练习、钢筋砼工程施工设计、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综合练习、测量实习、工程工种操作实训、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级钢筋工和中级测量工职业技能训练、毕业实习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面向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施工单位,可从事土建工程的监理、施工、概预算、招投标及其他行业相关的基建行政管理工作。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工程测量技术知识和技能,在测量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特色一是实践环多,通过各种实习,培养学生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多,实行计算机教学不断线,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应用计算机解决测绘问题的能力;三是与测量工种技能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学生在第三学年可报考测绘行业通用的“中级测量员”和建设行业通用的“中级测量放线工”;四是加强土木工程方面的课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土建理论、知识和技能,力争成为在测量技术上有专长,在施工技术上有一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控制测量、土地资源学、地籍测量、土地规划与开发利用、地籍管理、土地法规概论、土地经济学、建筑力学、土木工程概论、计算机地图绘制等。
实践课程:测量实习、中级测量工职业技能训练、计算机操作、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面向国土测绘、房地产、城镇规划、林业、交通、建筑施工等企事业单位,可从事控制测量、数字绘图、工程测量、地籍测量、房地产评估及管理工作。
基础工程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基础工程技术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适应基础工程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教学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要求掌握基本理论、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侧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专业实验室设备齐全,除校内有实习基地外,校外设有多个实习基地,实验、实训开出率100%。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教师定期不定期地外出为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有8人获得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证、注册造价工程师证等执业资格证。
主干课程: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工程测量、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建筑结构、施工组织与进度管理、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地基与基础、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等。
实践课程:工程地质实习、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地下结构施工模拟实训、岩土工程勘察实习、计算机辅助设计、毕业实习等。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从事基础工程施工与岩土工程监测工作,也可以从事地基与基础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质量控制、材料监测、安全监督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