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师巧用评语的教育艺术范例
评语的教育效应如何,取决于评价的正确性,导向的可行性和对学生的尊重程度。为大家分享了老师巧用评语的教育艺术,欢迎阅读!
闲暇时我常常反思自己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的一言一行,在面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时,我是否能先静下心来考虑清楚再处理事情呢?有时候因为事情多,听到学生告状心里就烦,也有没有考虑学生心理感受的时候。事情过去以后才感觉自己作为班主任没有处理好问题。往常大课间,看到我们班学生总是不能整理好队伍做到:快、齐、静,而其他班级的体委俨然像个小将军,把队伍管理的整整齐齐的,我一看从心里对个别学生感到不满,说过几次陈某都没有自觉改正的倾向,还是像往常一样,松松垮垮。仔细想想我完全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只是关注学生一时的表现效果,导致学生跟老师有距离感,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我想,每个孩子都有犯错误的时候,面对他们层出不穷的小错误,我们作为班主任应该怎样引导孩子,怎样合理使用批评权呢?我体会到在批评学生时应该怎么做呢?
(1)几个时间不批评:老师在生气或激动时,切忌施用发泄式严厉批评的方式;早上不批评,早上批评学生容易引起学生情绪一天的低落,影响学习;提问或回答问题时不要批评学生,人能够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会影响教学秩序。
(2)对于自尊心过强的学生要暂缓批评。
(3)批评学生后要做到:防止学生情绪低落,防止学生疏远,防急于求成,防重复批评,防撒手不管。把批评和鼓励安慰教育相结合,给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4)要明确批评目的,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注意选择好批评教育的时间、场合、方式,把握好批评的分寸。
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一定要慎用批评权,也许有时因为老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话语导致孩子走向自卑,也许因为老师的一个细微的动作,一个体谅的眼神,点燃学生心中上进的灯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需要班主任的教育艺术。
第二篇:老师评语VS教育艺术
孩子每天完成当天规定的作业后,都会找我过目,并在作业本上签字,这已经形成了惯例,是老师的要求,也是家长对老师的配合和支持.
今天照例检查了作业--速算完成情况,签字的瞬间,不经意看到了孩子昨天作业下面有一行红色字体的评语,见红肯定不是好事情!睁大眼睛把老师的那行红色评语看了个真真切切.老师的那行评语是这样写的: “你的字体能够比现在写的更好”.这时候,妈妈也凑了过来,仔细研究数学老师的评语.齐声感叹道:“这位新换的数学老师还真行!老师的这行评语非常地有水平!佩服!佩服!”
老师给孩子这样的作业评语, 事出有因, 十几道速算题都正确,就是数字的字体书写不是十分工整.而数学老师给孩子的评语很有艺术性,没有直接指出孩子的不足, 但孩子却能真切地体会到老师喻意, 老师给予了孩子足够的宽容和充分鼓励、肯定及努力方向。这种无痕教育方式,孩子很容易快乐接受。
这就是艺术,艺术的教育,教育的艺术,教育需要无痕。
老师的评语获得了孩子和家长赞誉,赢得了尊重,孩子和我们家长,不禁从内心深处对数学贾老师,敬佩有加。
虽然我们家长对这位数学贾老师不是很了解,但他的教育艺术:很平常的一行红色作业评语,的确征服了孩子和家长。有这样好的老师,是多么欣慰啊。
第三篇:数学作业批改巧用评语
数学作业批改巧用评语
2007-07-23出处:教育论文网 作者:综合报道 编辑:李明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我意识到数学作业的批改,单纯地用“√”和“×”来评价影响了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于是我尝试在作业批改中利用评语弥补这些不足.作业中的评语,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肯定其成绩,指出其不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指导方法,激发兴趣 ,强化动机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如“先找准数量关系式”,“再仔细读读题目的要求”,“下一步该干什么”等评语实际是向学生提示思考的路线.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自己去思考,改正.不仅如此,恰当的评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解得巧,真棒!”,“你肯定有高招,老师相信你!”.对于质量差的作业,应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准行!”“你的进步很大.”“看到你在进步,老师发自内心地为你高兴,希望你更上一层楼.”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从而会使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作业做得又对又好,除了打上“☆”外,还加上各种评语展开竞赛.如“你好棒!”“太妙了!”“very good!” “best!”对于这些陌生而新鲜的评语,学生充满了兴趣,自然使其更爱学习数学.二,严格要求,积极鼓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作业的评语除了可以指导做题方法,激发学习动机,还能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评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地加以改正.例如,“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 “最近你有点马虎,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战胜它!”,“和细心交朋友!”,“你的字写得可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或者“再细心一些,准行!”这样,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另一方面使其纠正不良倾向,培养严谨的致治学态度.实践证明,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可以弥补“√”“×”的不足,还能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了学生作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更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篇:作文评语的巧用
作文评语的巧用
作文是学生精神的个性创造,人格的充分体现,也是心灵的直接映射和精神家园。从学生的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所思所想。作文评语是老师对学生作文水平的评价,又是老师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为人处世诸多方面的引导。为此,给学生的作文写评语,不能只是评述其优劣,更重要的,要利用作文评语与学生进行平等的、耐心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敞开心扉,说出心里话,说出与别人不同的话,让写作材料更丰富,写作更轻松,发展学生完整的人格。下面谈谈我多年在这方面的体会。
一、巧用评语,激发写作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可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至关重要。小学生写作文只是初学初练,他们的习作多半是半成品,缺点、毛病自然很多,这是很正常的。我们不能过高去要求学生。况且,学生有希望得到老师肯定和表扬的心理。新课标也指出,对学生的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所以,作文评语要有的放矢,富有鼓动性,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如:“你已能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若边写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内容更具体、生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多写多练,就一定能提高写作水平”等等。要尽量避免一些“方程式”的、冷冰冰的评语,如“条理不清楚,内容不具体、语句不通顺”等等,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切忌埋怨、训斥,别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恐惧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表扬学生的微小进步,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勤于写作。
二、巧用评语,增强学生作文真实性
作文取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真实的,作文也应当是真
实的。一些学生找不到写作的素材,只好编选一些空洞、虚假的内容,甚至抄袭别人的习作。因此,作文常常出现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
象。教师在写评语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一些身边的小事、趣事,要鼓励学生去留心观察,自己动手做一做,让学生取材于自己亲身经
历的生活,引导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如五年级一位学生一次写一
篇“我学会了——”的习作,我发现有抄袭的成份,我没有在评语中
道出,也没有对其训斥,而是评语:“你真能干,第一次洗衣服便能这
么流利,改天,我请你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学生看了评语之后犯难了,因为他是男同学,在家里又最小,根本不用做家务,更别说洗衣服了。
他主动向老师承认了错误。我也没有批评他,而是鼓励他自己动手去
做一做,然后把过程写下来。我还指导他把做后的感受写出。这样,习作既取材于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又表达学生的真情实感,大大
丰富了作文的素材。
三、巧用评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孔子有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同样,写而不思则罔,学生的作文都是他们的思想品质、道德行为的一种流露。因此,我们在指导
学生写作文时,要重视作文的育人功能。特别是写作文评语时,可以
很好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让学生反思生活、品味人生。通过情
感式的评语,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
对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及时地加以引导。通过谈心式的、对话式的、劝勉式的评语,指导学生的行为。如写“我后悔的一
件事,”有位学生写自己在家里拾到50元钱交还妈妈,不但没得到表
扬,还挨了一顿骂,因为他曾偷过一次钱,这次妈妈仍怀疑是他偷的,怕被发现,所以自动交出来并说是拾到的。他在作文中写道:“我真后悔把钱交出,要是我不交出来,说不定妈妈还不知道。难道一次错误,便永远都错误吗?做一个诚实的孩子真难,要是有下一次,我一定据为己有。”我看了之后,在评语中写道:“你能知错就改,说明你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人总有犯错的时候,妈妈也一样,你应该给妈妈一次机会,让她知道事情的真相。同时,也让她知道自己的孩子已改过自新了。”过后,我特地打电话给学生的妈妈,让她看看孩子的习作。妈妈看了之后,很有感触,向学生道了歉,解除了隔阂。这样的例子,在平时作文教学中还有很多。
四、巧用作文评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作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很多,如命题上的创新,选材上的创新等等,但不管是哪种途径,教师评语中的引导都是非常关键的。我们有的老师把创新教育看成是高不可攀的。其实,著名教育家齐佛说过:“什么叫创造?我想只要有一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得上创造。”因此,我们在作文评语中也应尽力去挖掘这样的内容。只要学生作文中有一点新内容、新思想,有一点新见解,老师都予以充分的肯定。如写《我的好朋友》,有位学生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写朋友怎么爱学习和乐于助人等优点,而是写了好朋友的两大缺点:爱吃零食和爱捣乱。我在评语中写道:“写一个人的缺点,也是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来写,你的习作别出心裁,愿意把你的写作经验与同学们分享一下吗?”经过这位同学的介绍,其他同学恍然大悟:写人不一定要写优点,缺点也可以写。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作文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因人施教,从多角度、多形式、多渠道激活学生创新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巧用评语,融洽师生关系
教师应尊重、理解学生,以“朋友”的身份写评语,同学生交流文中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切忌居高临下的咄咄逼人之势。如一位学生在他的作文中写道:“老师我真的好怕写作文。每次作文,我都不知要写什么,不是草草收笔就是偷抄他人的作文。老师,请你帮帮我,好吗?要不,干脆你别让我写作文了。”我看了之后震动很大,评道:“你能把你的心里话告诉老师,老师感到很高兴!写作文其实并不是很难,只要你能把看到的、想到的或自己做过的事或物写下来,再坚持多看一些优秀的作文,你就一定能把作文写好。像这次,你把你的心里话写了出来,就很成功了。要对自己有信心,告诉你自己,你能行,老师等着你的好消息。”
通过作文评语,我明显地感到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与学生的关系融洽了。这不仅让学生获得了一种被理解、被尊重的情感体验,而且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巧用作文评语,使学生喜欢学习,喜欢表达,喜欢写作,给学生的写作带来了一份愉悦,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潜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素质。
第五篇:巧用教学艺术 激发物理兴趣
巧用教学艺术 激发物理兴趣
电白县大榜中学 唐海岳
摘要:针对传统教学在教法上偏重于灌输,而疏于启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忽视对学生继续学习的培养,在新标下,本文以激发学生物理兴趣为主要手段,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从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愉快”情境,创设“成功”机会等教学方法与技巧,创造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以达到教师在教学上得心应手,学生在学习上轻松愉快。
关键词:艺术;兴趣;情境;
卢梭在其《爱弥儿》一书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问题不在于教他们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们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们以研究学问的方法。”①可见:要优化教学艺术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怎样才能真正找到让学生打心里喜爱物理,并确有信心学好物理的窍门呢?笔者就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把握心理特征,创设“问题”情境
现在的中学生年龄大都是十五、六岁,他们“好奇、好问、好动”,对周围新鲜的事物产生许多疑问,总想知道个为什么。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摸准他们的“疑点”、“难点”、“热点”,善于运用教学艺
沉浮条件”一节中,我向学生讲述这样一个历史故事:在两千多年以前,罗马军统帅狄杜处决一批戴手铐脚镣的奴隶时,将奴隶推入咸湖之中,但几次水浪去将这批奴隶们推回岸边。狄杜以为是神保佑他们,便率部队逃跑了。接着问学生:“真是有神鬼保佑他们吗?”学生立即产生兴奋点,议论纷纷,然后把学生引导到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把握其真正道理,进而对学生进行反封建迷信,坚持科学真理的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要善于利用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可以演示与内容有关的若干现象,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旧版初二物理教本演示实验,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我把杯拿在手中时,硬纸片上的鸡蛋摇摆不定,有的学生已是情绪紧张,当我右手执硬棒猛击硬纸片时,有的学生紧张得不自觉伸出了手来,以示要接住下落的鸡蛋,至看到鸡蛋掉进杯中,安然无损,才不约而同地“啊”一声,情绪放松下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实验不但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对后来理解“惯性”将是非常大的帮助,记忆犹深。
(四)要把知识运用于实践
我们的中学生乃至大学生,普遍存在“两弱”现象,即动手(包括实验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外国的弱。这应该说与偏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有重大关系。大量事实证明,人的各种能力,离开了实践活动就不可能形成,更说不上发展下去。教学中,我们不仅让学生掌握书本的间接知识,更要让其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因此,应注意多举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的例子,学生既听懂,又感兴趣,使课堂气势活跃,印象
高中阶段他对物理特别感兴趣,学得也最起劲,毕业后终于考进了重点大学并选择了他喜爱的物理专业。又如,一位比较喜爱物理,但学得又很费劲的同学,每次考试都是因为物理科拉后腿,几乎到了放弃的边缘。我对他作了详细的分析,了解到他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信心不足,老是觉得物理难学。于是,我每次提问他都是适当降低了要求,并对他在学习上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均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对他的学习方法作了适当的引导,他学习信心也越来越大了,最后终于冲上去,并考进个重点师范大学计算机系。诸如此类的例子兴不胜举。
由此可见,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还要对他们学习实际创造学习上成功的机会,这是激发、巩固并发展他们的学习情趣,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的重要手段,正如第斯多惠说的那样:“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鼓舞。”④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我这样来理解教育的艺术,教育者同自己的教育对象的每一次接触都能激发他的心灵热情,这件工作做得愈细致,愈有感情,以孩子的心灵深处涌出的力量便愈大,他们便在愈大的范围内复现教师自身的形象。”⑤
综上所述,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若能不断激发学习物理兴趣,不断地激发学生追求新知识的欲望,并且创设成功的机会,树立学习信心,就一定能把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收到良好的效果。以致使教师教起来得心应手,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