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立冬遐想抒情散文
立冬已经过了,北中国的山野上,树木的叶子已经落尽,光秃秃的枝条向人们宣告,秋天已经向人们告别后走向了远方,冬天已经义无反顾地向人间走来。所有的候鸟都走了,只有高天里的山鹰还在森林的上空翱翔,奋勇着,迎接那寒冷的冬天。
东北平原上,那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的庄稼也许早已收割完毕,裸露着坦荡迢迢的黑色沃土了吧。再过一个时段,那将是茫茫的雪原。松花江上的航船将要鸣响它今年最后的一声汽笛,停靠在码头上等待春天的航行。哈尔滨的冰雕、雪雕艺术将要向全世界展示它的风采了。远离了第二故乡的我,在这个冬天即将到来之际,不禁对她有了无尽的思念。
辽阔的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现在大概已经是荒草连天了,那牧民毡棚里的火锅正在飘荡着牛羊肉的香味,马头琴的歌声一定从毡房里飞出来,在草原的上空传送者福音。大庆油田的上空熊熊燃烧的火炬,正在向大自然展示他的威严。大小兴安岭的森林里,一定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丽景象了。亚布力滑雪场的雪道上,一定有滑雪的人在演示翻越的技巧。傲雪人眉毛上的白霜正冒着热气呢。
长城以南的地区现在还感觉不到冬的气息,燕山上的红叶越发的发紫了,看样子是要和将要到来的冬天来一个挑战,不过,无论如何也已经没有夏秋季节那样苍茫和葱笼了,就连避暑山庄那皇家园林及其宫殿楼宇也都不得不在沧桑中显出它的萧索,春夏那熙熙攘攘的游客早已销声匿迹,园林里的飞鸟也不剩下几只了。中原和华南这几天还在下雨,也许是今年秋天的最后一场秋雨了吧。可是,尽管如此,我似乎看到了那绵绵的秋雨中,有一把油纸伞在雨中游动,一对恋人撑着伞手挽着手,在雨中悠闲地漫步,那乌黑的秀发从伞下面垂落下来,被雨打湿却毫无知觉,他们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雨雾之中,雨雾里传来了清脆爽朗的笑声……
长江的江畔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我故乡六朝古都南京城里,那街道上的法国梧桐那硕大的叶子也许都快要凋落了吧,中山陵的石阶两旁的青松一定会越发的青绿,我知道那是孙中山年先生的英灵所在。人的一生,不管你有过多么辉煌,也不管你是何等的平淡,最终都要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千古如此。据说孙中山先生当年与他的随从一起在南京的钟山上打猎,休息时坐在这里的山坡上,先生看着卧在长江边又有玄武湖和古都相依伴的钟山说,这是一块风水宝地,死后能葬在此处也算满足了。谁想先生也许仅仅是随口说的一句很不在意的话,后来真的被后人为他修建了陵墓!不过,那里不仅仅有孙先生的陵墓,还有帝王的王陵。不知道再过多少年以后,那里有会是什么样子?溯江而上望去,那里便又三国的古战场,也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墨迹。无数的古人已经作古,只有江山永存,山石树木,河川尽管有所变化,但是它们都比人要好,能永恒地留在这个世界上。
不知道武汉此时是否还能“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了,黄鹤楼的上空还是蓝天下白云远飘吗?还会让人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那种唤起人们灵感的的思乡之情吗?真想去看看,和我的爱人一起去看看那个唐代的“鹦鹉洲”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在长江大桥上牵着手着留个影,看看江面上的航船;夜晚,也许能在江面的水里欣赏到那楼宇上的灯光吧!要是真的实现了,也就算是了却了我的一个心愿。可是我的爱人却在病中,她还有心情去赏阅那些古籍和风景吗?
上海的黄浦江码头还是那样的一派繁忙的景象吗?南京路的繁华与繁荣我还记忆犹新。虹桥机场大概不时地就有飞机起飞和降落,国际大都市的高楼“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壮观景象在我的心里昂扬着,好想飞过盘旋鸟瞰一番。转眼间四十年过去了,就好像是一梦醒来,记忆还在昨天晚上,可是,毕竟是时代在飞速地发展,黄浦江边的那座大都市,一定与我记忆中的印象面目全非了。初冬的上海一定是一位西装革履等待结婚典礼的新郎。
海南岛的椰子树也许不那么生机盎然了吧?不过那香港九龙灯火辉煌的夜景,一定在维多利亚海湾里荡漾着;闪烁的霓虹灯里正传来夜生活的歌声,令人想往;港口的那些进进出出的过客,都在各有各的心事的奔忙着,去努力的创造自己的新生活。
新疆的吐鲁番的冬天大概也会有缀满枝头的葡萄了吧?维吾尔族人的屋里一定热闹,那葡萄酒的芳香正在羊皮鼓的鼓声里散发,那美丽的姑娘正在歌声里进行低舞蹈着,达坂城的姑娘会赶着她的马车嫁给我吗?我相信,天山的雪莲一定在这个冬天里绽放。
青藏高原冬天的风光一定更加迷人,雪域的阳光一定在雪山上绽放着耀眼的光芒,拉萨的冬天也许更加靓丽,那布达拉宫在辽阔的蓝天下会更加的金碧辉煌吧!真想坐上高原列车去一睹那高原的冬天景象,把我的梦播种在高原上,让她陪伴着我去享受雪域高原冬季傍晚的夕阳。
我喜欢冬天,不仅仅因为她是春的母亲,还因为我大半生的生命都融化在冬天北国的时光里。那冬天的冰雪里有春的精髓,那冬天呼啸的寒风里有春的乐曲,那冬天的北国里有春的梦想,那冬天的中原大地上有春的灵魂,那冬天的长江边有春的约会,那冬天的高原上有春的萌芽,那冬天的天山上有春的恋人。我是春,冬天就是我的母亲,也是我的恋人,她诞生了我,并陪伴我一生。
冬天到了,她是春的母亲,那春和春的恋人,还能不急忙的来吗?
第二篇:冬天的遐想抒情散文
顶着寒风走进冬天,突然发觉,季节比人还要疲惫,霜和雪让田野长出白发,落叶和枯草给人间铺上皱纹,令人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寒风像刀子一样左劈右削,削去了乱糟糟的发须,切去了不切实际的梦想,当然也祛除了心中的烦躁和不安,让人慢慢沉静下来,融入到冬天所独有的安静和祥和之中。
冬天里,如果能成为一片雪花就好了。尽管来自遥远陌生的天国,尽管要经过长途跋涉历经艰辛,但可以在降落过程中欣赏别样的风景。从天而降本来只有神仙才能做到,那是多么奇妙的经历。不需要苦练轻功,不需要长出翅膀,只要把自己化成一片雪花,就可以像白衣飘飘的仙女一样,从空中缓缓而来。雪花在降落的过程中并不寂寞,可以结交很多原本素不相识的雪花,成为挚友,成为知己,成为一起装扮冬天的同仁志士。作为一片雪花,可以在路过故乡的时候稍作停留,看一看魂牵梦萦的亲人;作为一片雪花,可以选择停留在树梢,幻化出晶莹剔透的童话世界,也可以落到麦田,成为青青麦苗的养分,待到来年春天,以另一种姿势点亮人间。
冬天里,如果能成为一片阳光就好了。阳光是冬天最动人的舞者,那灵动跳跃的舞姿,是生命最纯粹的演绎,是生活最忘情的一幕。尽管可能会夹裹灰尘,但绝不会在红尘中苟且偷生;尽管可能遭遇黑暗,但驱走黑暗的战斗壮怀激烈让人豪情顿生。冬天里,每一缕阳光都是生命的坚守,每一丝光线,都在撒播热情和爱心。没有比这种爱更能感染人了,不管老人还是孩子,不管男人还是女人,来到阳光下,吹着冷风,晒着太阳,一定会忍不住跟着阳光的节奏舞动起来。这种舞蹈,不仅是肢体上的动作,更是心灵的契合,是真情的流露。有了这光和热,就有永不放弃的希望,有勇往直前的信念,有不畏严寒的精神。
冬天里,如果能成为一句歌声就好了。冬天的歌,激昂有余悠扬不足,但并不妨碍对生命和生活的赞美。寒风令人讨厌,但也是冬天的歌者,它呼啸凌厉,严苛得没有半点人情,却也是生活的另一面。越是冰冷生硬的歌声越是需要人的灵气来伴和。歌声可以从傍晚的窗里飘出,可以从停滞的小船里响起,可以在亮堂堂的堂屋萦绕,也可以在暖意洋洋的厨房里迸发。冬天的歌,有雪花飘落的轻柔,有腊梅盛开的清幽,有鸡鸣和狗吠,有阅读和诵经,有锅碗瓢盆交响曲,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有爷爷的啧酒声,有孩子的嬉笑声,总之是生活全部的合音。天气再严酷,但生活不会停止,歌声和笑声会消除严寒,会传递亲情,伴随着生活的快乐永存。
冬天里,每一个愿望都不会落空;冬天里,每一个生命都不会逃避;冬天里,每一句祝福都格外温馨;冬天里,每一刻的快乐都会更加枝繁叶盛。
第三篇:中秋遐想
中秋遐想(3)
一夜寒风过,地上有些潮湿,山上的雪迫不及待想走下来却被松树们紧靠着互相取暖的身子挡住了。白云急匆匆地从处子一般蓝色的天空中走过没有半点停留的意思,草原的绿色忽明忽暗却流露出掩饰不住的疲惫。太阳湿漉漉地照在片片金黄的麦茬地上,点点露珠闪闪发光,黑色的公路被石人子缓缓走来的秋色陪伴着向远方延伸。此时巴里坤的小麦刚刚收割完毕,粮食部门的工作人员早已在各乡村忙着收购工作。看着一袋袋的粮食被装上车拉走,看着农民们满脸风尘而又面带笑容的脸上我想起了小时候跟着父亲拉着地排车去交公粮时的情景,年幼的我趴在粮食袋子上,父亲那套着袢绳又红又黑的肩膀在太阳底下闪闪发亮,知了在路旁拼命地喊着。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年近五十的父亲有了自己的运输公司,再也不用拉地排车了,而他的儿子却再一次回到农村,来到这个边疆小镇,并且即将在这渡过他的第二个中秋节。
小时候过中秋节,感觉就是吃月饼走亲戚,而且月饼那么难吃就不能换个别的食品?小时候我特别腼腆,最怕串门走亲戚,但一到年节的时候,妈妈串门走亲戚总要带着我。这对我来说一件特别难受的一件事情。在别人家我几乎不敢抬头,别人问我话我也不吭气,只是低着头摆弄手指头,这个时候妈妈就会推我一下,插上一句:你三姥爷问你话呢!然后对我的无礼表示道歉:这孩子忒腼腆,不大说话。这时亲戚就会安慰到:“孩子忒小,大了就好了,不说话,心里啥都有。哎呀!你看恁小长的多俊,浓眉大眼嘞!要是个妮子就好了„„”。所以那时的我不喜欢过中秋节。我老是问妈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节日让人们互相串门,这月饼你送给我,我送给你,送来送去啥意思?妈妈就会说:这就是个纪念,平常各忙各的,再没个年节,你不来,我不往的,亲戚也就不是亲戚了。现在我长大了,我用十几年的时间去克服我性格上的弱点。看来老人们说的是正确的:大了就好了!。长大就好了!长大了远离家乡才真正理解这些节日对人们是那么的重要。
说到中秋自然少不了月亮,现在月亮已经离我们很近了,因为我国的“嫦娥”马上就要奔月了。我初中时候写过一篇科幻小说,小说中我写到了嫦娥工程,没想到与现实如此巧合,而且我小时候的梦想这么早就成为了现实,比我设想的时间还要早两年。一想到这里我就为我小时候的幻想飘飘然起来,甚至有些得意忘形。长大了我依然有许多幻想,可我不敢说出来,怕有人说我有病。当然中秋我不能忘了田田,因为她的生日就是中秋节。送她点什么呢?我想来想去做一张电子相册给她吧!于是折腾了几个晚上把我以前给她拍的照片进行重新加工再加上她最喜欢的音乐刻进了光盘里,价值人民币两块五。我想嫦娥不会做这样的礼物给后羿吧!嫦娥只有把她的思念和孤独都做进了月饼里自己吃,所以月饼才这么难吃。唉!你怎么就能一个人跑到这广寒宫里来呢?唉!同样是圆,不同的人做出来的结果不同啊!唉!中秋节吃块月饼吧!
第四篇:中秋遐想
中秋遐想(4)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妈妈每年都要亲手给我们做月饼吃。妈妈做的月饼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你看,农家餐桌上,除家禽肉类,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越来越多的餐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肉类、蔬菜、海鲜。“无酒不成筵席”,喜庆的日子,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过去,多是二锅头等高度白酒,现在人头马、茅台等国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这些都预示着祖国经济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红火。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真。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中秋节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或许,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
第五篇:邮政遐想
无所谓 谁会爱上谁 无所谓 谁让谁憔悴 有过的幸福 是短暂的美
幸福过后 才回来受罪 错与对 再不说得那么绝对 是与非 再不说我不后悔 破碎就破碎 要什么完美 放过了自己 我才能高飞
无所谓 无所谓 原谅这世界 所有的不对
无所谓 我无所谓 何必让自己 痛苦的轮回 我无所谓 错与对 再不说得那么绝对 是与非 再不说我不后悔 破碎就破碎 要什么完美 放过了自己 我才能高飞 无所谓 无所谓 原谅这世界 所有的不对 无所谓(无所谓)我无所谓(谁会爱上谁)何必让自己 痛苦的轮回(无所谓)无所谓(无所谓)无所谓(无所谓)原谅这世界 所有的不对(Ya..........)无所谓(无所谓)我无所谓(无所谓)何必让自己 痛苦的轮回 我无所谓 Ah............Ye...............Ze............我无所谓
无所谓 谁会爱上谁?
无所谓 谁让谁憔悴?
既然你选择,又何必去悔?
工作以后,才知道受罪
错与对 再不说得那么绝对
是与非 再不说我不后悔
破碎就破碎 要什么完美 放过了自己 我才能高飞
无所谓 这样的感觉累
既然已离开 就不要回头
眷恋的滋味 痛彻心扉!
无所谓 你无所谓
何必让自己陷入爱与悲
无所谓 你无所谓
你就这样轻轻给粉粹,把我的梦给粉粹!
错与对 再不说得那样绝对 是与非 这样的猜测感觉累 既然已离开 就不要回头
眷恋的滋味 痛彻心扉!无所谓 你无所谓
如今的我已无力去挽回
无所谓 你无所谓
就把一切当风筝已远飞 当风筝已远飞!
邮政人的生活,源头,自然要从进入邮政的那天开始。
错误地留在了邮政这条将沉不沉的贼船上。
一群畜生。我在心中骂了几句,终究还是认命地做着„本分‟工作。
邮局的气氛很压抑,仿佛是行将就木的老人,死气沉沉。
临时工队伍中看不见几张发自真心的笑脸,似乎都被贫穷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怪异得很。
拿交往算不上太深的前台营业来说,总能在上班前或下班后,听见一群阿姨大姐面对面地指桑骂槐,无非是某人抢了本该属于自己的业务收入,又有某人巴结领导,打小报告,被大家群起攻之的。那场面,着实叫人冷汗淋漓。
才进单位没几天,我已经嗅到了空气中那丝不寻常的味道,恶心。
在这个功利心及拜金主义横行的时代,能当面欣赏到一幕幕反映社会丑陋的现实剧,无疑能帮助我尽快成长。
当官的自然要打官腔,那才是领导做派。任务猛于虎,邮政职工苦。
邮局里的各项任务,唉……储蓄、年册、明信片等等,足够将一正常人活活弄死。刚进局里的几个月,多少还有几样可怕的任务没落到头上,发下来的十本年册早销售出去,眼目下最关键的就是完成储蓄揽收。
一年要揽收主人杯储蓄任务好几十万,这东西跟你工资挂钩,奖励不怎么高,可要考核起来足以让你一月辛苦付之东流。好在老爸未退休前没少向亲戚们揽收任务,大家对这动作都不怎么陌生,饭桌上聊了几回,定下几张空头支票,感恩戴德地回来了。
总认为自己是个幸运儿,父母两边亲戚也还讲点义气,勉强能完成任务。其实大部分邮政职工都属于“逢庙烧香,见菩萨就拜”的可怜典型,忍受无数白眼,堪堪保住基本收入,渐渐地,变成亲戚朋友嫌恶不已的边缘人,造孽。
工作一般,表现一般,不被批评,也不被表扬。上不了超产奖的榜单,也落不去考核榜,平时话不多,极少推销自己,就连局里推行的青年团员大会也没去参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