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卯卯走在梦想路上的兔斯基励志人物故事
不知从何时起,有一只兔子,它始终眯缝着眼做一些令你忍俊不禁的动作,不经意间出现在你的QQ、MSN中,它就是兔斯基。随着兔斯基的爆红,它的“妈妈”王卯卯自然也跃入公众的视野。
最干净的时光
王卯卯至今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在她出生之前,父母离异。在很长的时间里,王卯卯和母亲住在天津一间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平房里。小时候,别人穿旅游鞋,她穿花布鞋。
4岁时,王卯卯被母亲带到天津市少年宫学画画。小学初中高中一路下来,她的专业课一直是班上第一,但用的颜料却是全班最差。她喜欢中午蹲在学校门口等一个老婆婆,那里有全天津最便宜的颜料,因为“是变质的,但即使上面长了绿毛,去掉后也照样能用”。
在王卯卯的新书《卯个人》中,曾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考中国传媒大学动画系面试时,队伍排得很长。面试老师从早上问到晚上,轮到王卯卯时,老师说,现在挺晚了,不多说了,请用三四个词形容你的家庭。王卯卯答:“两根筷子、三条腿的凳子和股票走势板。”老师立刻问:“能解释是什么意思吗?”
“我是单亲家庭,跟我妈相依为命,缺一不可,就好像两根筷子一样。平常的凳子都是四条腿的,我家的少一条腿,但三角形是稳定结构,可能比四条腿的更加稳固。我跟我妈很多地方相反,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就好像股票走势板,忽上忽下,但总会有一方包容另一方,即使吵,我们相处也很融洽,有个比较平稳的走势。”后来,她以全班第二的成绩考进了传媒大学动画系。
在上大学之前,王卯卯没有电脑。原因很简单:买不起。以至于她大一一整年,都无法适应用电脑制作Flash。她大学拿的是贫困生补助,用全班最小的手写板,但她从不自卑,也对金钱没有过多追逐,最受不了的事情是老师当着她的面表扬谁比她画画好。她会偷偷跑去对方的班里探个究竟,然后自我安慰说:“那个人比我年龄大,等我到他的岁数,一定比他强。”
大一那年,为了赚外快,王卯卯去动画公司实习。初涉社会,她觉得“公司比学校还单纯”。那年,她刚接触电脑,一个打斗动作经常做一下午都做不出来,旁边的男孩会偷偷做好放进她的电脑。
在她的回忆中,成名前的生活是“贫穷,但最干净、最纯粹”。
始料不及的蹿红
2007年,“兔斯基”开始在网上蹿红,成为网友之间最喜欢用的表情符号之一,这让王卯卯始料不及。“大概是2006年9月,那时我还在念大三,有大把的空闲时间,那时流行开博客,我自己也想开,因为是学动画专业的,为什么不发挥一下自己的特长呢,于是就创作了兔斯基的漫画,一张图配一行字,用来表达情绪。之后,我又把它做成动画表情,很快我就发现,兔斯基在网上火了起来。”王卯卯说,那只兔子50%代表自己:眯着两只眼,有些茫然,有些孤独。慢慢地,她开始用兔子记录生活,并赐予兔子一个有趣的名字:兔斯基。
两个月后,就有记者采访了她,她的博客也一下子有了很高的人气,很多网友给她留言,让她继续创作一些兔斯基表情。
随着越来越多的网友喜欢上兔斯基,王卯卯也渐渐改掉了以往随性的创作态度,在创作上更加认真负责。“因为以前多数时候只是觉得好玩,比如,我今天做了一样东西,过了几周在别的地方发现,只是觉得好玩,但经过不断的发展,很多人知道了它,给我留言说喜欢它,我开始觉得在创作态度上应该更认真一些。以前可能只是信手涂鸦,但现在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了。”谈到成功背后最关键的东西,王卯卯说,她从来不去想太遥远的事情,“因为想得太遥远是没有太大用处的,如果你每天都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得到什么就是什么,只要接受就好,因为你已经尽力了,对自己问心无愧”。
王卯卯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也许”出名了,是身边的同学告诉她“你赶紧把兔斯基卖了吧,再拖,就拿不到钱了”。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一个同学跟她说:“有人要出50万买你的兔斯基,你出手吧,再过一段时间,网络表情不火了,你就卖不出去了。”可王卯卯并没有这样做。
当年的21岁女孩,还没有足够的智慧应对复杂的社会。她的一个朋友设计了一款动漫形象,后来去动漫公司打工时,老板建议她把形象交给公司统一推广。朋友同意了,后来公司通知她:可以走人。她这才发现,最初和公司签的合同有问题,自从签约那天起,这个动漫形象就和她一点关系都没有了。王卯卯唏嘘:“幸亏我这个朋友上当的事情发生在先,否则当年,我也差点上当。”
2007年,兔斯基火了以后,王卯卯总结自己的生活是“跟一拨又一拨的骗子斗智斗勇”。她开始学着看各种合约,安排通告,并提醒自己要时刻保持谨慎。“比如,我到现在还坚持,不到最后时刻绝不轻易在任何文本上签字,这个事情太敏感。能少写就少写。”
有人在网络上抢注了TUSIJI。COM的域名,找到王卯卯说:“我们抢注了你的域名,你必须买,出50万,归你。”王卯卯回复:“我出不起50万,也不要这个域名了,如果你敢在上面放任何兔斯基的东西,我告你侵权。”
2007年,是兔斯基大红大紫的一年,这只慵懒的兔子相继成为惠普、摩托罗拉的动漫形象代言人。王卯卯开始在各种活动场合露面,举着奖杯发表感想。2007年,也是王卯卯最痛苦的一年。她形容自己像一个小孩,拿着一沓钞票站在马路上,谁看见了都想抢。“当年,我感觉像坐过山车。许多不可能的事情都发生了,用四个字形容:大开眼界。”
我是王某某
早在2008年,时代华纳就提出和王卯卯合作。对方给出的理由是:作为内地知名的动漫形象,兔斯基至今没有签约任何一家公司。的确,一直抱着无所谓心态的王卯卯无意间让兔斯基成了动漫表情中的幸存者:当年的很多设计者因为无法抵挡金钱的诱惑,早早选择商业合作。
“兔斯基最火时,我没有进行疯狂的开发,这恰好给了时代华纳一个可以开发的商业空间。现在想想,我只能说,2007年成名后,我所做的所有决定都是可选择中最好的。”王卯卯说,“到了2008年,我意识到要和一个可信任的公司合作,过去,一些知名品牌找我,就因为我不认识,给推掉了。”
时代华纳和王卯卯合作的方式很特别:邀请她到位于香港的公司学习,成为其“亚洲年轻艺术家培训计划”支持的第一位艺术家。美国“飞天小女警”的设计师和王卯卯一样,早在求学时就被时代华纳盯上。
就这样,王卯卯飞到香港,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在香港的两年,王卯卯思索最多的是:“为什么内地有才华的人很多,大家画出的形象也不错,但之后就不行了呢?”
“内地的团队注重利益,我经常听到某个老板说,这个形象要在几个月内出多少周边,赚多少钱。这就好像我每天在北京坐地铁,看到那么多人抢座,心里想‘你多站一会儿会死啊’慢一点,少赚一点钱会死啊。”王卯卯说。
在时代华纳,王卯卯得到最多的建议是:你的想法可不可以再疯狂点。进入公司两年,老板一直没有和她过多谈商业合作,而是帮助她实现兔斯基形象的良性发展。
两年后,王卯卯终于放心地把兔斯基交给时代华纳打理。在动漫界,兔斯基卖给华纳的消息掀起轩然大波,有评论认为:“在2010年,中国动漫市场规模空前的当下,兔斯基的远嫁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对王卯卯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终于能每天睡到下午自然醒了。回到北京,她成为一名自由漫画家。每天忙忙碌碌,为杂志写专栏拍照,创作新的动漫形象,拥有数量不少的粉丝,衣食无忧,快乐自得。
她的照片被高高挂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系的橱窗里,作为优秀毕业生,和她一起展示在那里的,还有开发出三国杀游戏的两个男孩。
很少有人知道,王卯卯并不是她的本名,她笑言自己的真名“太俗,打死也不能说”。“‘王卯卯’听上去像是‘王某某’,我只是一个姓王的人而已。”
王卯卯的生活很“宅”,空闲时间她大多待在家里。“有朋友说我与熟人和其他人在一起时区别很大,因为从小比较自闭,喜欢一个人安静独处。”王卯卯是那种没有太大野心、顺其自然、自得其乐的人,她说,在兔斯基身上有自己的影子,“我的作品中有一些比较积极的东西,同时也有一些灰色的东西,如果放到兔斯基身上,人们了解的还是积极方面的比较多。当我有能力或者有机会影响到一些人,出于一种责任感,我还是想把一些好的影响带给大家。”王卯卯有个愿望,希望将来能把兔斯基拍成电影或者动画片。
关于兔斯基的三大疑问
No.1为何取名“兔斯基”
王卯卯:小时候,我很喜欢一篇名为《请用“S”拼我的名字》的短篇小说,主人公Zebatinski,在故事里把名字中的“Z”改成了“S”,从此命运发生了很大转变。因为这个故事,我对“斯基”这个后缀很有感觉,于是我的兔子就叫兔斯基了(Tuz-ki)。兔斯基,只是一只兔子的名字,其他的兔子,以后会取别的名字。
No.2为何兔斯基是男的王卯卯:兔斯基的创作完全来自于灵感,它是脱离现实的一个卡通形象,经过艺术加工后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一开始我也想过是否将兔斯基设定成一只母兔,但发觉它做的那些动作和表情,女生做不太合适,于是就将其设定成公兔了。
No.3为何兔斯基永远眯缝着眼
王卯卯:兔斯基的形象,比如它的动作、它的眼神,其实代表的是兔斯基的人生观,一种乐观的精神,就好像大家平时想象自己一年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大家小时候都会想长大之后当科学家,这是普遍理想,但长大了当成科学家的又有多少。想象跟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很少有百分之百契合的。人生是由每一天组成的,过好了每一天不就是过好人生了吗?与其想太长远的事情,不如抓住眼前。
第二篇:朋朋的梦想励志人物故事
朋朋今年八岁,可他站在案前熟练地做拉面的样子,让你无论如何也不能把那些跟一个八岁的孩子扯到一起来。和面,揉面,一会儿工夫,一个不软不硬的面团就和好了。
看着朋朋一脸的少年老成,再看看旁边床上一直在静静观望的朋朋爸爸,我的心酸了。这个家,一大一小两个男人,已经彼此支撑着走过五个年头了。屋子很小,屋里几乎没什么家具。一张大床占去了小屋子的大半,床前一张木桌,木桌上摆着一个电磁炉,他们爷儿俩的一日三餐都是朋朋在那个小电磁炉上做熟。
“他妈妈在他三岁那年就走了,留下我们爷儿俩……我四十岁才得这么个小娇儿,还没来得及疼他自己就成了这样子……”爸爸不能坐,几年前的一次煤窑事故让他的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出事后,他们给了朋朋爸爸两万块钱,那两万块钱,像一片叶子落到漩涡里,一眨眼就不见了,朋朋爸爸的病却丝毫不见好转。
“那年,朋朋才五岁,我天天躺在床上,连自己都不能照顾了,更不用提他。那时真的不想活了。朋朋怕我想不开,天天寸步不离地蹲在我的床上。他的记忆里没有妈妈,他说,朋朋只有一个爸爸,爸爸在,家就在……”
朋朋什么也没说,悄悄爬到床上,伸出一双小手去擦爸爸腮边的眼泪。
朋朋的那双小手,黑黑的,瘦瘦的,手背上布满皲裂的小口儿,手掌上却是厚厚的茧子,手指上,虎口处,还有一道道深深浅浅的伤。那些伤,是几年来朋朋给爸爸切菜做饭时留下来的。
“他五岁就开始给我做饭了,那时候,我们家里没有电磁炉,只有一个煤炉,他往煤炉上提一壶水都提不上去,后来自己想了办法,就只装小半壶。切菜,够不到菜案子,就踩在小板凳上……经常把手指切得哗哗流血……我躺在床上干着急、心疼,这小子倒是很勇敢,切破了手指从来不哭,自己找点破布缠缠就没事了……”
穷人的日子有穷人的过法,强大的苦难面前,会有更强大的心灵与之抗衡。朋朋爸爸的脸上那会儿才露出一丝笑容。朋朋已经将一碗热腾腾的拉面一口一口喂爸爸吃下去,之后,他跳下床,到院子里去打水洗衣服。
一口压水井,是村里帮他们爷儿俩打的。朋朋双手握住压井的压水柄,整个小身体几乎都压在上面,双脚一缩,压水柄被压下去,再放下脚去,压水柄被抬起来,一股白亮的水从井口哗哗流下来。朋朋笑得咯咯的,一边玩儿一边就把水桶压满了。大半桶水,朋朋拎起来还有点费力,他只能靠那股惯性带着它往前走。
“去集上买菜太贵了,俺跟俺爸一个月才有一百块钱,那些钱光给爸爸吃药都不够,哪有钱买菜啊。俺就在这里种了些小菜。”朋朋和爸爸每天都靠那些小菜和缸里的米对付日子。“俺已经两年没吃肉了,就吃这菜。”朋朋伸出小舌头轻轻舔了下嘴唇,或许他早已忘记了肉是什么滋味儿。
几年里,朋朋除了照顾爸爸的饮食起居,还有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给爸爸翻身活动腿。爸爸常年躺在床上不动,最担心的就是肌肉萎缩。为了避免那些,朋朋从五岁就开始站在床上,抱着爸爸的腿帮他拉伸。
“一,二,三,四……二十九,三十。”每天上午三十下,晚上睡前三十下,从来没有间断过。爸爸人不能动,一条腿的重量几乎就超过朋朋的体重。他双手抱着爸爸的腿,前腿弓,后腿蹬,嘴里还在清晰地数着,一下不多,一下也不能少。每次下来,他的头上都得冒出汗来。
“朋朋,累吗?”
“累。”
“想没想过偷懒不做?”
“没。”朋朋摸着脑袋笑。
“朋朋,说一说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或许叔叔阿姨能帮你实现。”采访的最后,我问朋朋。说真的,对于这个问题,我真的没想过朋朋会给我一个什么样的答案。一个八岁的孩子,与同龄的孩子相比,他所欠缺的实在太多了,一顿美味的大餐,一件可爱的玩具,一个书包,甚至一个疼爱他的妈妈……他都没有。
朋朋眨巴着黑黑的大眼睛,好奇地盯着同事的镜头,看了一会儿,回身问我:“你们真的能帮我实现我的梦想吗?”
“只要我们能做得到,就一定帮你实现。”
“我的梦想就是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好有力气背着俺爸到街上转转。”朋朋认真地说。
我的眼泪“哗”一下涌了出来……
第三篇:坚守一个梦想的励志人物故事
如果不是错失了两次机会,“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人生,也许会被完全改写。
袁隆平从小就热爱游泳,不到10岁时,就敢横渡长江;16岁时,在武汉读高中,参加湖北省举行的游泳比赛,他一举获得汉口赛区男子100米自由泳第一名和全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考上西南农业大学后,他是全校的游泳冠军。一次,西南赛区进行游泳选拔赛,前三名,将被选入国家游泳队,成为专业游泳运动员。很可惜,这一次,袁隆平只获得了第四名,因一名之差而落选。袁隆平错失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机会再一次向袁隆平招手。大学快毕业那年,部队招收空军飞行员。当时,全校报名的人数达到了800人,经过严格的体检,最后,只有8人通过了全部的36项指标测试,袁隆平幸运地成为其中之一。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空军飞行员,这对年轻的袁隆平来说,确实是一件大喜事。可是,在即将进入空军预备班之前的庆祝八一建军节晚会上,袁隆平和他的同学们被告知,大学生一律被退回。原因很简单,当时国家已经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建设需要一大批知识分子,而当时全国只有区区20万名大学生。因为大学生太宝贵了,空军放弃了大学生,是为了让他们在自己所学的领域,为祖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袁隆平因此再一次与近在眼前的机会失之交臂。
就这样,袁隆平痛失了两次绝好的改写人生的机会。
采访袁隆平院士的记者,在听了袁老讲述的这两个故事后,连用了两个“幸亏”:幸亏当时你没有被选入国家游泳队,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幸亏当时国家出台了新政策,让你没有成为一名飞行员。
可是,这两次机会,对当时还只是一名农大的普通学生的袁隆平来说,却是十分难得的机遇。我忽然想,假如袁隆平抓住了这两次机会,他的人生将会怎样?
以袁隆平当时的身体素质来看,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后,袁隆平可能会成为一名不错的游泳运动员,甚至有可能进入全国前三名,退役之后,他也许会和大多数运动员一样,成为一名游泳教练员;抓住了第二个机会后,袁隆平会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飞行员,在蓝天飞翔,是多少人的梦想,然后,他有可能成为一名飞行教官,直至光荣退休。
运动员和飞行员,这都是受人尊敬的职业,以袁隆平一向不服输的性格来看,无论在哪个行业,他都可能有所作为。但是,如果那样的话,袁隆平从小就想学农的梦想就很难实现;我们今天,就没有了“杂交水稻之父”,就没有了他培育出的可养活7000万人的水稻增产。所以我们说,幸亏袁隆平没能抓住人生中的这两次重要机会,幸亏他一直没有改变对于粮食和农业的梦想。
袁老说得好,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
他这一辈子,就做好了一件事,培育优良的杂交稻,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
每个人都会怀揣各种各样的梦想,一生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机会,然而,梦想无限,生命有涯,你不可能去实现每一个梦想,也就不需要抓住每一次机会。坚守住一个梦想,抓住一次机遇,专心努力一辈子,你就可能在某个领域有所作为。
第四篇:唇间的梦想花开的励志人物故事
7月15日,是香港“高考”成绩放榜的日子,多少学子寒窗苦读数载,成败得失在此一举。学生和家长,激动难安。然而,那种喜极而泣、悲欣交集的复杂况味,没有哪一家人能比英华女校的应届女生曾芷君一家体会得更为清晰。
那是一个很普通的香港家庭,爸爸是一家点心店里的糕点师傅,妈妈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在那颗繁华的东方之珠侧畔,那该算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草根一族。然而,就是这个普普通通的草根家庭,却在今年的“高考”中输送了一位“女状元”。在本届文凭考试中,曾芷君获得了三科5++、两科5+的佳绩,按照当地的评分标准,这样的成绩相当于“状元分”。
金榜题名,红袍加身,是多少学子心中无法企及的梦,也是世人眼里最美最可艳羡的一幕场景。今年的这位“女状元”却格外惹人注意,不仅仅是来自她的草根出身,还有她身上那个特殊的名称——特教生。
是的,女生曾芷君是一位特教生。特教生,或聋或盲,身体上的某些缺陷让他们无法与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他们只能接受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要付出比常人多百倍千倍的汗水方能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在这个社会上生活立足。当然,他们中间,也有冲破重重障碍登上人生巅峰的励志人物。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因19个月大时的一场高烧导致失明失聪,却靠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完成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父母曾不止一次用海伦的事迹来鼓舞教育女儿。因为曾芷君也是一个又盲又聋的孩子。双耳中度至严重听障,平时须戴助听器才能倾听到一点微弱的声音;双眼仅看到光影,弱视程度在医学上被界定为完全失明。他们也曾想象着自己的女儿像海伦·凯勒一样,在凹凸不平的盲文书上触摸到一片彩色的世界。可他们很快就痛心地发现,那样一条路,吝啬的上苍也不曾给,命运对她的刻薄程度让人震惊。曾芷君长到四五岁时,才发现手指有触感缺陷,抚摸点字全无感觉。
看不到世界就来倾听吧,听不到世界就来触摸,曾芷君的指尖,却触摸不到丝毫这个世界的温度。像她这样的视觉、听觉、触觉三感都有着严重障碍的孩子,就连特教学校的老师们也很少遇见。上帝似乎把曾芷君面前所有的路都堵死了。
哭泣过,挣扎过,爱女心切的父母也曾带着她跑遍香港大大小小的医院。无果,现实就那么无情地摆在那里。曾芷君却不甘心认输,她坚信在险要的高山大川面前,只要耐心寻找,总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唇读就是她于险要逼仄的人生途中为自己开辟出的一条路。一本书,捧到脸前,红润的嘴唇,轻轻地在那些突起的文字上一一小心地吻过。不了解情况的人,乍看过去,以为她是在亲吻那些洁白的纸张。却不知,那是她与这个世界联系的唯一途径。中国文学科、英语文学科,对正常的学生来说都是极其繁重的两门课,大量的阅读、记忆,让他们放弃了对这两门课的选修。曾芷君却毫不犹豫地选修了这两门课。
唇读阅读速度相当慢,文学科又需要极大的阅读量。一般人一两个小时就读完的文章,曾芷君却要花费七八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读完。那是一个苦乐参半的过程,也是一个看上去怪异的过程。文文静静的一位小女生,捧着一本书在“吻”,一“吻”就是数个小时。天冷时,纸张冰冷,刀片一样硬,曾芷君的嘴唇,像吻在冰冷的冰面上,一字一句,一行一行,嘴唇慢慢冻得乌紫,没了知觉。停下来,活动一下,再继续。夏天天热,长时间的伏案“吻”书,额上、颊上的汗流下来,打湿了唇下的盲文书,又滑进曾芷君的嘴里,又苦又咸。看到女儿如此辛苦地用功“读”书,做父母的曾不忍,劝她休息,不要那么苦累。曾芷君每每都笑着拒绝:凡事不可逃避啊,不然以后困难就会跟着我。她坚持当日事当日毕,再苦再难也要坚持把每天的计划完成。
十多年来,多少次月白风清,多少个严寒酷暑,就在曾芷君的双唇间悄然滑过。她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读书学习,却还是坚持走在他们中间。她像他们一样背着书包读小学读初中升高中;她像他们一样,通过文字,通过接受学校教育这样的方式与这个世界亲密接触。时间老人很公平,给每个人的时间银行里都是每天分配二十四个小时。她不能分到更多。她亦无法像平常人一样向时间要效率,便只有“借用”,她把自己娱乐、休息甚至连正常的吃饭睡眠时间都借用了,用来“亲吻”那扇命运留给她的唯一的机会之窗。
多年的坚持,无数的泪与汗,终于浇开了那朵梦想之花。得知她在今年的考试中取得如此佳绩时,做父母的喜极而泣。曾芷君却表现得很是淡然,她依旧低头,轻轻“吻”着那些洁白的纸张。她打算入读中大的翻译学系或社工学系,以助人为业之余,更希望用自己的经历鼓励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人,以勇气面对人生挑战。前面的路还长,曾芷君继续走在那条寻梦的路上……
第五篇:我的梦想是绿肥红瘦励志人物故事
他生就一张男主角的脸,也有着不错的家庭背景,却心甘情愿地去综艺节目当一个跑龙套的,低三下四地扮演着丑角,被人污辱被人踩,就连最伤心的失恋都会被人拿来当笑料调侃,却仍旧要表现得谈笑自若,全力做观众们的“笑果”;他以选秀者的身份出道,一直在别人身边当绿叶,却直言不讳自己的目标是走红,毫不介意别人调侃自己的功利心。在他看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换取一样东西没有错,只要能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走下去,就能换得让自己骄傲的人生。他的名字叫陈汉典。
直言不讳:我就是个超想红的人
陈汉典出生于法学世家,爷爷是受人尊敬的大法官,爸爸也是一丝不苟的书记官,陈氏家族拥有不错的社会声望。没想到,在这种严肃的家庭氛围中,居然培养出了一个搞笑明星。陈汉典自小就有着非同凡响的搞笑天赋,小时候,只要他一站上讲台,就算是不说话,同学们也会不由自主地发笑,因为他长着一双吉娃娃一样的大眼睛,眼睛一眨就能传递各种幽默讯息,引得大家不禁捧腹,搞得陈汉典自己都莫名其妙,经常以为自己牛仔裤的拉链没拉好。
慢慢地,陈汉典的笑话越讲越好,还经常在文娱晚会上模仿各种卡通形象,搞笑的他成了班里的开心果。老师对陈妈妈说:“这孩子,活脱脱就是个大活宝,将来不当笑星可惜了!”
听了老师的话,陈妈妈却有点不以为然,她觉得儿子乖巧又听话,成绩也很不错,将来完全可以考律师或者医生,再不然做生意也不错,没必要当个演员逗人笑。
考大学的时候,一向孝顺的陈汉典在妈妈的建议下报考了真理大学国贸系,并开始准备攻读硕士课程。可是,他没有选择继续读热门的国贸系,而是向家人提出要改读传播学,大家这才知道,原来陈汉典心中藏着一个艺人梦,他不但想从事演艺行业,而且下定决心要做出成绩。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家人决定支持他,他们对他说:“不怕吃苦就大胆去做吧,只要你开心!”
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后,陈汉典果断申请了佛光大学的传播学硕士,并于同年参加了校园选秀节目《全民大闷锅》。选秀中他一出场就表现非凡,获得了“选秀模仿王”的称号,在台湾的年轻人中小小地红了一把。
然而,夺得选秀冠军并不意味着陈汉典就此进入演艺圈,选秀王带来的光环很快就消失殆尽了。还好不久后小S待产,《康熙来了》剧组邀请Selina替班,因为担心节目的现场气氛不够活跃,策划组决定增加一个新人来调动气氛,最好这个人还是个超级想红的人,这样调笑起来会更有意思。这时,有人推荐了陈汉典。看完《全民大闷锅》的录像带,蔡康永十分满意,当即决定将陈汉典招入麾下。
最初收到《康熙来了》节目组的邀请,陈汉典高兴坏了,但还没来得及给大家报喜,他就接到了制作方的简讯:“请你来不是做主持的,而是给小S按摩的。”听到此言,陈汉典的心有点冷,但他天性乐观,转念一想便又高兴了起来,他给对方说:“按摩就按摩,按摩也是一种出镜啦,只要拍到小S的镜头就会带到我,这样就能增加我的曝光率。我是新人,有曝光率最重要。”
难得陈汉典如此想得开,于是他顺利进入节目组,开始任劳任怨地做绿叶。有人问陈汉典:“你真的就那么想红吗?”“想红有什么错,我一不靠背景,二不靠潜规则,坦坦荡荡地红,有什么问题?”反倒把对方问得哑口无言。的确,比起许多明星口中陪别人考试却一举高中、无心成名却被星探发现等千篇一律的故事,陈汉典的确坦率得可爱。他想成名,然后努力,就这么简单。就是这份简单,支撑着他一路向前,忍他人所不能忍,努力做到无可替代。
微笑受“辱”,做块最棒的人肉背景板
就这样,陈汉典开始拿着每集1350元新台币的通告费,被嘉宾和主持人们开着各种玩笑。为了节目效果,小S和蔡康永会时不时狠“踩”陈汉典,甚至要他做各种各样贱贱的表情。《康熙来了》里最常出现的一幕是:小S怒目圆睁,狠狠瞪着插嘴进来的陈汉典说:“有让你说话吗?还不快点给我闭嘴!”
有一次,陈汉典偶然聊到自己大学失恋的事,小S和蔡康永居然大声叫好,被戳到痛处的陈汉典只能默默苦笑,不做任何反抗,一副“欢迎来打脸”的可怜模样。就这样,陈汉典在舞台上窘态百出,频频受辱,而与他的出丑次数成正比的,是《康熙来了》节目飙升的收视率。
与此同时,大家在笑得流泪的同时,也会对陈汉典大加议论,纷纷说:“他怎么那么窝囊啊,被小S欺负成那样,还一味傻笑,真的是够呆的!”的确,虽然一切都是为了节目效果,上节目之前主持人也同陈汉典打过招呼,但他们说的话的确够激烈,冷嘲热讽的功夫也十分到家。但陈汉典却能照单全收,难道他心里真的无所谓?
陈汉典说,最初自己受虐时也会难过,但是转念一想,如果连自己都认为自己受了委屈,那么还怎么把工作做好呢?于是,他便努力从工作中寻找乐趣,引导自己多看事情积极的一面,这样一来,日子不但不难熬了,反而能找到不少乐子。
不过,虽然陈汉典很看得开,但陈妈妈的心疼却是实实在在的。每次看到儿子被逼着做各种动作,或被小S欺负嘲笑,陈妈妈就难过得悄悄抹眼泪。陈汉典看见了,便叮嘱家人在他的节目时间换台,还买了首饰哄妈妈开心,宽慰她说节目中发生的事都是假的,私下里大家都待自己极好。
事实证明,陈汉典当初甘做人肉背景板,争取曝光率的做法相当有效,在《康熙来了》的舞台上走红之后,不少剧组开始对陈汉典产生兴趣,开始找他洽谈合作事宜。陈汉典首次“触电”是在电影《艋舺》中扮演一个小流氓,他带点痞气的本色出演很快就赢得了不少好评。尽管演的只是男八号,但陈汉典的星途却从此平坦了起来,他的努力甚至打动了王力宏。
2011年夏天,王力宏通过陈汉典的经纪人找到他,诚邀他参演自己的电影《恋爱通告》。乍听到消息,陈汉典有点蒙,完全不知道王力宏看中了他什么,而他本人也与王力宏并无私交,两人只是在公共场合有过两面之缘,甚至连一般朋友都算不上。但王力宏在看了陈汉典在节目中的表演之后,十分欣赏他,觉得他特别有文艺范儿。这个评价让陈汉典大吃一惊,虽然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和文艺挂上钩,但还是很努力地向影片里的形象靠拢,出色地演绎了影片男二号的角色。这一次,他不仅博得了满堂彩(其中还包括来自小S的力赞),还和王力宏成了好友。
在《恋爱通告》的首映现场,陈汉典见到了很多支持者,他们用热情的呐喊声告诉他,不管在港台还是在大陆,他都很红很红。而陈汉典的微博飙升的粉丝数量,也昭示着他事业上的巨大成功。
不断提高,我的梦想是“绿肥红瘦”
陈汉典是个头脑清醒的人,自出道以来,他就对自己的优缺点一清二楚。他知道自己最拿手的本事是模仿,其次是演戏,而他最薄弱的环节是主持。所以一开始,他就会下意识地扬长避短,吸引观众们注意自己的优势。
于是,陈汉典在节目中屡出奇招,他曾惟妙惟肖地模仿过美女和木乃伊,甚至还模仿过《赤壁》中那匹难产的母马,他的卖力演出换得了观众们的笑声。然而在模仿的过程中,陈汉典也感到困惑,总觉得自己应该做些改变,但又找不到突破口。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很认真地问陈汉典:“汉典,我怎么觉得你模仿来模仿去就一个路子呢?”
听闻此言,陈汉典心里“咯噔”一下,他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症结所在:原来这种重复模仿的模式禁锢了他的发展,也让他忽略了去拓展自己。于是,陈汉典开始关注自己的薄弱面,试图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陈汉典说,自己的周围都是高手,只要足够用心,就可以学到好些东西,比如向蔡康永学习说话之道,向小S学习制造话题的技巧,而这些都是从学校里学不来的,唯有用心揣摩,才能巧妙吸收,为自己所用。
在这个过程中,陈汉典的模仿技能日益纯熟,很快摆脱了“人肉背景板”的身份,成了助理主持人。但他依然保持着一贯的清醒,他说:“做我们这行,一定要有思想准备,因为节目设置比较灵活,变数也大,所以搞不好哪一天这个节目就突然停掉了,或者说突然有一天人家就不要我了,所以,我每次做节目都会把这一期当做最后一期,努力把自己调整到最好的状态。”
在这种心态下,陈汉典的表现愈发精彩。在此期间,陈汉典还一面主持一面接了不少新戏,并尝试了配音,甚至还写了一本书。新书付梓前,蔡康永和小S特意为之作序,蔡康永在序言中夸奖陈汉典说,不管他想尝试什么,都会勇敢地先去做了再说,如果做不好,再修正,这是很珍贵的优点。而正是这种优点,注定了他能得到各方贵人的赏识,左右逢源。
而一向习惯恶搞陈汉典的小S,也热情地推荐了陈汉典的新书,并在新书发布后以搞笑的方式向陈汉典致歉。但此后不久,小S又“卷土重来”,继续恶搞陈汉典,说自己的新年愿望就是希望他彻底消失。而陈汉典早已习惯了这种无厘头的搞笑方式,他插科打诨,熟练应对,继续敬业地待在自己的位置上,希望能和众人齐心协力做出最佳的节目效果。
正如陈汉典的那句搞笑名言所说,只要观众喜欢,他就可以奋不顾身地“贱”下去。而这种“贱”,其实就是一种执著、认真的人生态度,也是敬业的表现。虽然经过这么久的努力,陈汉典仍然是一片“绿叶”,用来映衬红花点缀春意,但陈汉典对此毫不介意,因为在他看来,做绿叶照样可以绽放出自己的光彩,只要努力汲取养料,释放能量,他就一定能做一片最好的叶子,完成“绿肥红瘦”的终极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