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局外人,全程一边看一边睡觉杂文随笔
这只是个中篇小说,我竟然都困得睁不开眼。文风太过沉稳了,有种在写流水账的感觉,就是整个事情都和主人公没什么关系一样。不过很吻合主题了,主人公就是个局外人嘛。他生他死他做什么,都和他本身没什么关系。他就冷眼看着大家对他加以各种无理由凭空臆想自己还信了的批判,表示随意了,对什么都是随意了。
现在想想觉得困,大概是因为主人公的性格像极了我们,或者我们身边百分之80的人类。对什么都不敏感,也不在乎,没什么主见,对什么都抱着无所谓爱谁谁的态度。我们每天直面生活也没有多大的起伏,审视着自己也会觉得无聊吧。
然而就是因为主人公冷漠的态度,导致了他的末路。他全程也没说几句话,大家就七嘴八舌的在法庭上把他道德审判了,媒体因为没有新闻可播,只能揪住他不放。揪住的原因也不是因为他为了自己的朋友,也为了自卫杀人,而是因为他为什么对自己母亲的死亡不流泪,为什么就这么正常的过自己的生活,为什么在当天还喝酒,和姑娘厮混,为什么这么冷淡,为什么把母亲送进养老院(一开头就解释了因为主人公的经济能力负担不了独自赡养母亲,母亲跟他在一起生活也很无聊,所以去养老院还有同龄人一起说话,这是母子双方都认同的事情),为什么不信神,怎么能无神论呢,他是不是用冷漠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看到这里突然一激灵,主人公最后被判处了斩首示众,和他本身的行为是没什么关系的,法律在这里是没什么作用的,他的命运是捏在舆论手里的。他的淡然和冷漠,他的性格导致他的最终死亡,但是话说回来,这种性格又有什么错误呢。
最后牧师费劲口舌的让他信主,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人公作为一个无神论者在最后一刻忍无可忍。检察官判处他死刑的时候他都没有这么大的反应,但是逼他信神的时候他就彻底崩溃了。讲真这个事情他彻头彻尾的就是个局外人。
但是,我们现在,谁又不是像他一样呢。
第二篇:局外人杂文随笔
局外人是可怜的,自大的,狂妄的,和冷漠自私的。没错,我说的是自己,不是你。
从幼年的记忆开始,在与同伴的交往上,我便常常充当一个局外人的角色。不融入圈子,不主动搭理别人,但一直默默期待别人来搭理我。希望听到她们说,我们一起去吧,然后再故作姿态地答应或者拒绝。
小时候大孩子不让我一起玩跳皮筋,我委屈地很。回去哭诉后,爸爸给我买了跳皮筋,用凳子撑起来陪我玩。便有小朋友要来我家一起玩橡皮筋,我沾沾自喜。但不应该把自己作为朋友的价值附着到物品上的,物品会坏会旧,朋友也就会失去。
四岁进入校园后爸妈把我托付给一对年长的姐弟,每天给他们零食并拜托他们照顾我,包括陪我去厕所,让我无聊的时候可以去找他们,放学陪我回家。这就像给了我保护伞,于是我安心的收到陪伴与保护而不再自己主动去寻找朋友。
但还是会交到朋友,邻居或者是同桌,都是那种特别温柔的小朋友。对我好,我也愿意对她们好。我的朋友们一直以来都是很温柔的人,包容而体贴。所以我好像也不会去刻意收起自己的刺,只要有人包容,刺猬也不会觉得有很多刺是自己的错。
大学对我来说,是重要的成长。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没有理由包容你的坏脾气,每个人都想要开始展现自己被考试和家长压抑的个性。没有条条框框,也没有非要和睦相处。
痛苦才最能催促人成长。我不想赘述我遇到的人际问题,我只想告诉你,我放弃了局外人的身份。我融入了圈子和集体,在圈子中体贴他人,服务集体而毫不抱怨。我会主动关心别人的感受,对一些些恶意理解包容和忘记。我不觉得自己变得没有个性,因为那种看起来很酷的个性,尝起来很苦。尖酸刻薄一点都不酷。
也许还会有像我一样的小孩,想要被温柔以待,又任性乖张。我希望她们也能体会到,当你想要善意却没有得到善意的时候,抱怨没有用,恶毒没有用,做一个善良的人可能有用。我们不能没有自己,也不能只有自己。
扭捏敏感的人的生活像是被揉皱了的纸,有的人觉得那些纹路扭曲却美丽,但我想要舒展大方的生活,就像一张干净平坦的白纸。
开心的班级聚会。开心的笑,大口喝酒。
第三篇:一边打开窗一边害怕烟雾报警器杂文随笔
一个星期前在超市看见一个电磁炉,是之前没有想过要买的类型,因为是电线圈发热的,感觉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超市就在家附近的原因,竟很想买这个炉子,然后煎一个鸡蛋。
于是昨天就去买了,但是买回来也没有力气去使用它,今天终于下定决心打开了包装,洗干净一年没用的锅子,开火,下油,打了个鸡蛋。
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原来那么简单就能做到,是什么真的需要痛下决心才能做到的事情吗?
如此简单的事情,我拖了一年才终于做到,很多你害怕的东西其实都可以先试着去做,会发现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尤其是当你坚信这件事情是可以给你带来快乐的时候。
就像我在炒粉丝的时候害怕触发烟雾报警器,于是在冬夜打开了窗户,总有办法可以应对的吧?关键是你想不想去应对。
第四篇:我们一边怀疑自己,一边向前杂文随笔
01
很久没有更新了,一直在犹豫。不知道做这些事,码这些字是不是有意义。
临近毕业,就剩数着时间往前走了。
离开学校之后的路,该何去何从?没有人给我指明方向,只有靠自己一步步地去摸索,去试错。
时间不等人。总想着有什么捷径,可以快速地通往自己想要走的道路。不用花那么多时间,不容许失败。
可是,人真的有很多路可以走啊。那些稳定的工作,路径分明。只要通过考试和面试,你就可以去工作了。然后就只用担心自己分内的事了。其他的与你无关。
那些梦想啊,不过是年轻时候的梦。梦醒了,总归是要回到现实的。可总有那么多不甘心。
02
可我们真的有能力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那些你羡慕的生活,背后是什么样,你知道吗。那些你羡慕的安逸,终究是要付出代价的。
我们不愿意付出,又怎么奢求回报呢。曾经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慢慢地,也变得开始怀疑了。因为年龄,是一道太过于现实的门槛。
尽管才二十多岁,再一转眼就要三十了。看着父母慢慢老去,而自己却还没能养活自己。确实很糟糕,不是吗。
或许是在大学的温室里待太久了吧。担心离开了,便找不回自己。
总想学到更多知识,可出了学校,还会有毅力去学新的复杂的东西吗。说实话,现在有些不知道了。
午休起来,总有些低落。睡觉好像变成了罪恶,可是不睡,越会觉得做不好事情。
我想,我一定是太焦虑了吧。
03
大概是不能接受现在不够好的自己。
看到专业知识,有些书还是看不懂,特别是涉及到另一个领域的时候。越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
想去多看些书,才发现以前看过的书,都忘光了。我不知道有多少真的记到了脑袋里。只是别人问起时,我还是什么都不懂。
是没有用心吧。也没有去看很多书,速度和效率都没有跟上。
快写毕业论文了,也只能多看看和论文有关的书了。争取把毕业论文写好一些,算是对自己和这段时间的交代了。
自己的步伐总是比别人慢一些。看着别人在前面奔跑,自己还像在爬一样。记得上学的时候,大家都一样。现在,差距也慢慢拉开了。
大学也即是社会吧。
只是希望,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和别人太大差距才好。
第五篇:一条鱼杂文随笔
这是很久很久的往事了。
那一年的8月,我大约6岁大点,正在念小学一年级。
那一天早上,母亲送我到10公里外的二爸家。
头天晚上,下了一夜的暴雨,到凌晨6点左右,暴雨才逐渐小起来。早上7点,我和母亲从离县城5公里的邓双镇中心小学出发,到县城时,雨基本上停下来。但天空上仍是乌云阵阵,凉风习习,零星小雨还时不时将油布雨伞打得滴滴作响。
县城外,柏油路面被暴雨冲刷的干净光亮。路两边,到处是七零八落的梧桐树叶。路边沟渠,水流湍急,裹卷着一些枯枝残叶,匆匆向岷江奔去。
母亲在我前面走,一路默默无语。我穿着短裤,手提布鞋,打着赤脚跟在她后面。
赤脚走在被雨水冲得干干净净、光光滑滑、湿湿漉漉柏油路上,我感觉开心极了。遇见柏油路上凹处清亮的积水,我还欢快地用脚去踩一踩,然后又飞快地追上母亲。
走了一段路,突然,听见母亲兴奋的叫起来:魚!宁儿,快看,这里躺着这么大条活魚!
我赶紧走到母亲身边,往她手指着的地方一看,果然一条又大又肥的鲤鱼,鼓着亮晶晶的双眼,在靠小沟边的柏油路上扑楞楞翻腾。
母亲轻轻走到鲤鱼身边蹲下,用极快的动作按住它,同时,要我把鞋子和雨伞放下,把她包里的手绢拿给她。
我没想到,平时斯斯文文当教师的母亲,此刻动作是那么敏捷,瞬间就用手绢将鱼包紧打了个结,将它提溜起来。
母亲看着手上提着的鱼,笑嘻嘻的对我说:宁儿,这条鱼起码两斤多,我正愁没有礼物送给你二爸,没想到暴雨帮了妈妈个大忙。
我看着母亲的笑容,感觉母亲心情好像好了不少。
但是,我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这条鱼有问题,绝对不能要。
于是,我对母亲说:妈妈,这条魚我们不能要。
母亲不解的问:为啥不能要?
我着急的说:这条鱼是鬼变的。
母亲说:啥子鬼变的,不要打胡乱说。
我振振有词对母亲说:鱼都在河里游,它不是鬼,怎么会在柏油路上?
母亲说:昨天下了一晚上的暴雨,这条鱼可能是被上游暴涨的河水冲到路边水沟中,然后又被冲上柏油路上,被搁浅了。怎么会是鬼变的呢?不要信神信鬼的!
母亲说完,生气的快步往前走。
我追上去,拽着母亲的衣角,边走边说:它是鬼变的,您把它放了吧,放了吧。
母亲见我如此固执,便停下脚步,耐心地对我说:宁儿,我先要严肃的批评你,相信封建迷信是错误的。然后我还要告诉你,这条鱼对于我们家的重要性。今天为什么妈妈要送你到二爸家,那是为了节省你一个人近半个月的口粮。节省下来的口粮,可以还给上个月借给我们的罗大娘。
母亲蹲下身子,眼睛湿湿的说对我说:你外婆瘫痪在床,你爸爸又被送去监督改造,你们三姐弟和外婆全靠妈妈教书这点工资来艰难维持生活。你二爸为了帮我们,才让我送你到他家过两个星期。为什么妈妈一路上一句话都没说,那是因为妈妈只带了一点点钱,这点钱如果在县城给外婆买了药,那么就没有钱给你二爸买礼物,所以心里既矛盾又难受。仅管二爸嘱咐妈妈不要带任何东西,但妈妈也要表达一下谢意才行。有这条大鱼,不正好是对二爸的感谢吗?
母亲说这话时几度哽咽。我也听得十分难受,眼晴也湿了。
但是,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这条躺在柏油路上的大鱼是不祥之物。
我哭着对母亲说:妈妈,我知道家里穷。但这条鱼肯定是鬼变的。放了这条鱼吧,放了吧,您把它放了吧。
母亲再次生气了,没有理会我,继续抬脚往前走。
我紧紧跟在母亲后面,仍然不停的哭喊着:它是鬼变的,您把它放了吧,放了吧。我回家把捡的牙膏皮卖了,给外婆买药。
母亲看着我如此执着,叹了口气:,行,放吧,你去放吧。
我擦掉脸上的泪花,从母亲手中接过这条大鱼,赶紧将它放到马路边沟渠里,看到它迅速游走后,心里才完全踏实下来。
到了二爸家,母亲谈起这件事,二爸说我简直太憨厚、太老实了。同时,也笑母亲居然让我把这么大一条鱼给放了。
而母亲摸着我的头,只是淡淡的笑了笑,没作解释。
多年以后,我长大成人,懂事了。回想起这条鱼的故事,我明白了两件事:
第一、我当时为什么看见这条鱼就固执的认为是鬼变的这是那个特殊时代给我们这代人造成的特殊影响。
当时那个年代文化生话极其贫乏。很多晚上,与我差不多大小的娃娃,就围在昏暗的电灯杆下,听大娃娃讲神仙与鬼怪的故事。这是我们业余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可供我们少年儿童读的图书中,就有不少神仙鬼怪,变来变去相互打斗的绘画和文字。
因此,看见本应该在水中的大鱼活鲜鲜躺在马路上,自然联想到鬼怪之类的事情。
第二、母亲为什么最终让我放了这条鱼
母亲是教师,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她绝对不相信鬼神一说。也绝对不会相信这条鱼是鬼变的。之所以最后让我放了这条鱼,完全是心疼我。
因为她见我如此执着求她,而求她的这副稚嫩的脸上写满着对这条鱼的惊恐。她不能因为这条鱼让她的年少的儿子心灵受到伤害,更不能让儿子觉得妈妈完全不顾他的感受而心生艾怨。
至于这条鱼是不是鬼变的,儿子大了,自然会明白。
转眼40年过去了,母亲也病逝了。
再回首时,我已不会单纯的想,如果不放掉这条大鱼,贫穷的家里该节约多少钱;
或者,如果将这条鱼熬些汤给严重缺营养的外婆喝有多么的好;
或者,补一补母亲赢弱的身子,有多么的重要。
我想得更多的,是母亲的爱,那种对子女真心似洁雪,感情如深潭般的爱。
一条鱼,曾经引发我多少次的回忆,以及回忆中对母亲满满的怀念。
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再”。
唯有,母亲秀丽的脸庞,清瘦的身材,一直在我心中鲜活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