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希望教育实践报告

时间:2019-05-15 12:30: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希望教育实践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希望教育实践报告》。

第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希望教育实践报告

这篇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主要是关于本人利用寒假时间当一名农村英语教师在大连庄河市大营子勤工俭学的经历和感想,分为做人篇和为师篇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做人篇

我于20xx年1月20日清晨乘上沈阳—丹东的返乡度假的列车,下午到家后,稍做一晚的休息,便又匆匆背上行囊,踏上前往庄河旅程。由于在那里有姐姐照应,因此我并不十分害怕。在汽车行驶途中下起了大雪,我的心情也像这漫天飞舞的雪花有点乱,也有喜悦的激动。因为这毕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我将收获这20年来第一份报酬,将拥有自己支配的一笔数额可观的工资。我为它做了无数美妙的计划,我最终决定应为父母各买一套新年的衣服,想让他们在走亲访友的时候感到自己是最幸福的父母。但我的这个心愿最终还是未能达成,因为从庄河回来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四,父母都忙着添置年货,没有时间和精力陪我逛街,最主要的是他们都舍不得花我的钱。最后这笔钱进入了我大一下学期的生活费中。

做人——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普天之下最珍贵的情感,当我们羽翼渐丰即将翱翔于天宇之际,我们是不是应该先学会感激我们的父母,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答谢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情呢

路途中的景象对我的触动很大:道路两旁放眼望去稀稀两两的人家,且相距很远,这让我想到农村的孩子上学不容易啊!这里属于山区,从收割后遗留的庄稼茬可以看出,这里的农民是靠种玉米为生,没有种水稻和小麦,更没有建大棚的。我想,这里农民的收入一定不会很高,接下来的所见更加肯定了我的猜想。这里的房子很少有砖瓦房,大多是石头砌的房子和泥土房,有一些农民甚至还住的是破旧的茅草房。我心里开始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我们国家的一些地区也许也像这里一样落后,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但这里荒凉却并不颓废,因为这里的农民已经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有一批像我姐姐那样甘愿在农村吃苦的普通教师,我相信通过一代人,两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会在这里取得成功!雪依然漫天飞舞着,随着离目的地越来越近,我的心情更多的是一种因责任感而产生的紧张与不安:尽管即将面对的是小学三年级的英语教育工作,但我没有做老师的经验,万一教不会孩子怎么办 我怎么对得起姐姐的信任,怎么对得起把自己的血汗钱拿来让孩子上课,渴盼他们成才的父老乡亲 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用十倍的认真和努力做好我的工作。

做人——要有责任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他人的期待,更要对得起对社会的责任。

第二部分:为师篇

20xx年1月21日下午,我来到大营子超凡英语培训学校,与校长匆匆见过面,姐姐就把我拉到教室进行培训,让我了解上课的流程,如何管理学生,如何带领学生做游戏,上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等等。听到这些,我脑袋一下子就大了,心里异常紧张。为了增加我的实战经验,姐姐找来几个小孩临时当我的学生。开始时我讲课的声音非常小,而且经常笑场。经过姐姐的多次纠正和指导,我渐渐进入角色。

第二天,我一大早就起床了,把昨天刚刚学到的东西又演练几遍,不到七点钟,已有学生和家长陆陆续续地来到了教室。看到那一张张可爱的面孔,我真想笑,不过我一直提醒自己要严肃,记住自己是老师而不再是学生。那些来早的小孩自觉的坐在座位上读单词。不一会,学生都来了。上课铃一响,他们都自觉的坐好,不再说话。我用英语简短的做了一下自我介绍,便开始讲课。第一节课校长还来听课了呢!当时我默默暗示自己越是这样越要保持镇定,不能出差错。第一节课就这样在焦虑和紧张中匆匆上完了。有了第一节课的“开门红”,接下来的三节课上得还比较轻松。不知不觉一上午的四节课都结束了,我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此时的我,腿站得生疼,嗓子都快冒烟了,可我还是很高兴,一种成就感在我心中慢慢生长,这给我以后上课增添了信心。

一些学生没有书,我就天天给他们抄录课文。为了增加他们的阅读兴趣,我还在每篇课文的旁边用彩笔画了一些图案,为了奖励表现好的同学,我还自己出钱给他们买粘贴。他们尽管上课时也有走神和做小动作的时候,但都非常听话,读单词的时候声音都非常响亮,回答问题也都抢着举手。二十天悄悄的从眼前飞逝。其间也遇到过不少麻烦,比如上课孩子突然哭了,放学时领生病的孩子回家,处理我们班的学生被高年级学生欺负的事情等等,但现在想起来却觉得很有趣。不过和有趣比起来,这二十天给我最多的还是感动。这些孩子的家离学校都很远,可他们每天都能在天刚刚亮的时候提前到学校学习。他们有的是在家长的陪护下来的,有的是骑自行车来的,有的是步行来的。尽管路很远,尽管天很黑很冷,尽管很累并且少了许多玩的时间,可他们从来不迟到。这让我想起了今年春晚那些打工家庭的孩子说的一句话:“别人和我比父母,我和他们比明天。”农村的孩子深知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因此他们分外珍惜。虽然他们的家庭条件比不上城里的孩子,但他们唯独不缺少的就是吃苦耐劳的坚毅品质。只要他们的这种品质加上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将取得成功。从孩子那渴求知识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对农村的未来……

林学院团委书记董伟英老师评语:假期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作者通过寒假担任英语教师的打工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及农村的教育有了切身的感悟。她在完成学生与教师的角色转变的同时,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在其朴实亲切的语言背后,在其孝心,爱心与赤子之情交融时,我们看到了当代无数走在时代前列的优秀大学生的缩影。同时,也真诚的希望在校的大学生珍惜人生中的美好时光,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感悟生活,永远拥有一颗感动的心。

第二篇: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实践报告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报告

—基于典型示范村西双塘村发展模式的思考

摘 要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它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多方面内容。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发展现状等方面的研究,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对策,使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与精神需求不断得到满足,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一、实践活动的情况简介

(一)实践内容的选题背景

经济、政治、文化是任何社会形态不可或缺的三大构成要素。其中,经济是基础,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则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对政治和经济产生极大的影响。对此,邓小平在1980年强调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总要求,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提供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是传播先进理念,形成文明乡风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当前农村存在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在此背景下,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示范村西双塘村文化建设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促进西双塘村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实践活动的思路基础

本课题村选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西双塘村作为研究对象,认为西双塘的发展模式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的发展与建设。本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建有文化广场和丰富的文艺组织。该村还在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独具特色的绿色生态观光农业,先后开发出便于游客自己种植、自己采摘、自己养殖的都市生态园、酒保植物园、林果采摘园、林荫活动园和渔业养殖园等农业休闲项目,建设了一大批休闲观光住宿场所。抓住本村文化发展的模式,我们展开理论上的探讨与实践的考察。

(三)实践活动目标

为了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并且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重要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同时研究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巨大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实地走访新农村,以了解其文化建设情况,更好地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

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向来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并在关于农村工作的许多决定中做出了明确部署,揭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明确将在文化上,坚持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目标,并就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作了专门论述。2005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还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门部署,并高度评价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我们党之所以把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到如此高的战略地位,是因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乃至我国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政治、文化是任何社会形态不可或缺的三大构成要素。其中,经济是基础,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则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对政治和经济产生极大的影响。经济、政治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进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从本质上讲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社会。对此,邓小平在1980年强调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总要求,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既要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调整和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既要提高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又要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20字总要求”强调的是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进步,是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

文化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建设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文化建设依赖于经济的发展,以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基础;另一方面,文化建设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促进和推动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离不开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的新型农业劳动者。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是要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支持,灌输和加强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切实将“科教兴国战略”的战略举措落实于农村。惟有如此,才能转变农民的传统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打破传统的农村经营格局。用健康有益的先进文化去教化农民群众,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自觉抵制封建残余和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革除陈规陋习,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增强农村社会的凝聚力,稳定农村的经济政治秩序。

(三)文化建设是传播先进理念,形成文明乡风的重要途径

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有文化的发展,文化发展已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农村文化建设不只是手段,它本身就是目的,因为文化是反映农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大的作用。”③所以,要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就必须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在广大农村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社会风尚。

(四)文化建设是解决当前农村存在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农村文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各种深层次矛盾逐步凸显出来,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如有些地方仍存在封建落后思想,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封建迷信活动猖獗;有些地方社会治安状况不佳,打架斗殴、酗酒闹事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农村文化事业基础薄弱,群众文化生活枯燥;相当一部分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缺医少药,农民就医看病难的状况仍然威胁着农民的身体健康。要解决农村中存在的这些现实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除了从根本上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外,必须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强化领导,增加投入,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思想、信仰、道德、法律、唯物主义无神论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三、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西双塘村的基本情况

1、西双塘村的基本情况:本村现有330户,村民1121人,其中党员110人,村民代表25人,全村有耕地4600亩。地理位置优越,京杭大运河、京沪铁路贯穿其中。本村主要产业为工业企业、观光农业和旅游服务业等。该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天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天津市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天津市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20项荣誉称号。

2、发展情况:(1)“兴工致富”发展乡镇企业。在村党支部书记陈立新的领导下,积极引导乡镇企业推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实现健康发展。1995年本村建成企业17个,总资产多达30个亿,人均年收入达7000余元。发展至今,西双塘村赢得了“全国最佳乡镇企业”荣誉称号。(2)“发展农业”近年来,西双塘村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大力开展绿色生态旅游,发展现代循环农业,投资1.8亿元,开发项目7个,吸引17个国家的5万多名游客来这里观光。2010年,全村固定资产达3.2亿元,人均年纯收入3.2万元。该村“生态农业”具体划分为八个区域,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3)“发展第三产业”本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该村还在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独具特色的绿色生态观光农业,先后开发出便于游客自己种植、自己采摘、自己养殖的都市生态园、酒保植物园、林果采摘园、林荫活动园和渔业养殖园等农业休闲项目,建设了一大批休闲观光住宿场所

3、村民生活情况:本村实行集体经营、全面发展、共同富裕。1992年该村实行土地流转,集体经营,管理集体化,经营市场化,居民收入逐年增加。村民居住环境相当优越,堪称共产主义的雏形。该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建有文化广场和丰富的文艺组织。

4、领导班子建设:陈立新自1990年起担任西双塘村党总支书记以来,坚持打造好班子、带出好队伍、建立好机制、创造好业绩、赢得好反响,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重活,哪里就有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

5、发展前景:《西双塘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勾勒出未来20年西双塘发展的美好蓝图。陈立新正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带领西双塘村干部群众向着“天津生态民俗旅游第一村”、“现代循环农业示范村”和“中国北方新农村社区建设先导村”迈进。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1、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出部署,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不断深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农民的传统观念逐步更新;在农村中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意识日益增强;农村文化载体明显增多;农业科技逐步普及;城市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加大等等。总的来讲,现阶段是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黄金时期。在取得许多喜人成绩的基础上,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高涨,他们的文化素质也正在提高,为促进和谐农村的形成,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也面临着无法回避的问题与挑战。从总体来看,当前农村的文化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农村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建设的总目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不相适应的。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负面文化影响扩大;(2)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思想政治观念淡薄;(3)农民对农村文化产业的认识不到位;(4)农村文化事业经费不足,文化设施落后。

四、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一)参观西双塘

11月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科技哲学与办公室联合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全院的研究生来到天津市静海县西双塘村,进行参观学习。马克思主义学院副书记兼副院长孙利老师、退休支部书记宗文举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西双塘村特聘主管宣传工作的原静海县宣传部刘部长和村支委冯主任盛情接待了我们,在本村村委会会议室里,冯主任对西双塘村的基本情况为我们进行了介绍。

(二)交流心得体会

12月7日我院全体同学在25教学楼907举行了参观西双塘系列活动二----交流心得体会。同学们就西双塘的具体情况各自发表了自己的体会,在交流过程中,同学们就西双塘发展模式取得共识,一致认为西双塘村的领导班子建设是西双塘建设的有力保障,村党支部书记陈立新同志在西双塘村的建设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陈立新的事迹使我们感觉到楷模就在我们身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应该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同时,同学们一致认为,文化建设与发展在西双塘村的建设中起到了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交流完后全班同学表示以西双塘为鉴,我们要齐心协力,为班集体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五、实践活动的主要成果及政策建议

(一)主要成果

1、认识成果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重要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同时充分认识到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巨大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更好地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实践成果

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以让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意义,感受到党中央的“三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和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新时期农民的创新思维所带来的巨大的财富。号召同学们一定要学好本专业知识,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对策

要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文化事业的协调发展。同时,联系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切实夯实农村教育建设工程和道德建设工程,改进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在此基础上,政府、社会和农村群众必须齐心协力,采取有效措施继续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

1、多渠道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组织和支持多种形式文化下乡活动。

2、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结合农村教育的实际,筑牢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教育工程“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

3、充分利用城市文化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城市应该为农村社区输送现代文明形式,使其摆脱“贫困文化”的困扰,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文化新风尚。

4、鼓励大学生充实基层发挥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旺盛的工作热情、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来改变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局面,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与繁荣。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我们已经深刻地意识到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性,并且也分析出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现状,从而我们的对策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在国际竞争极其激烈的当代社会,许多国家可能更多的关注的是经济的腾飞与科技的超越,唯独我们的民族能够驻足思考文化建设这个更具时代意义的问题。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向我们证明:文化的发展始终是我国发展的重要课题,一个聚焦于文化发展的民族,是一个向上的民族,一个有希望的民族。因此,我们应该深入探讨西双塘的成功发展模式,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全体村民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应该针对新农村的发展实际需要,努力寻求本专业与其发展的结合点,使当代大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三篇: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查实践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查实践报告

土木093班 200904174 于瑞今年暑假,应学校要求,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我对自己所在的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在这十多天的调查中,我了解了现在农村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我采访了一些农户和村干部,我对农村中的一些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只有近八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之前,我并未真正体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现在终于明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现代化农村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庄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最基本得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具体而言,所问的“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造了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春风沐浴下,新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问题得到改善与提高。首先就是农村中的教育问题。因为从几年前农村中就开始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即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段家庭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这是又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好政策。而且落实的比较到位.副村支书说: 为了响应中央号召,我们村为中小学免费发放教科书和免杂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扩大我省“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资助范围,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同时免除杂费。2.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在“两免”资助范围内,对贫困寄宿生在校住宿期间补助生活费,老百姓都说这是一件好事啊。这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利国利民的大事。老百姓确实感受到了党的温暖。除了教育方面,在农村医疗方面,也有十分显著的变化。第一、加强了乡镇卫生院建设,定好位,找准位置,使其真正起到了初级医疗卫生保健的功能;第二建立了农民看病的统筹制度,对于一些特困患者,政府则考虑解决部分款项,减免他们的就医负担,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第三、改善了农村医疗条件、提高农村医疗水平;第四、增强了责任感,进一步关注农民兄弟的身体健康,部分医院和医护人员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利于农民就医的活动。

虽然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如火如荼的举办起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群众观念落后,对新农村建设认识欠佳。在农村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群众都知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词,但问其涵义,知道者聊聊无几,更不用说新农村建设的标准是什么。由于农民知识较低,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同时,对新农村建设不关心,积极性不高,存在严重的“等、要、靠”思想。

(二)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缺乏公众参与。虽说近几年我们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民主管理方面仍存在些许问题,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但是在村某些重大事项的建设上,村两委会没有广泛的征求群众意见,在建设当中,部分群众对此提出异议。

(三)缺乏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近几年,群众都比较重视发展经济,而忽略精神文明建设,农村文化生活单调,导致赌博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对于以上问题,我觉得可以利用以下方式进行解决。

(一)抓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利用宣传栏、标语、宣传单及广播等有效宣传媒体,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使全体村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二是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和全体村民大会,组织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提高群众认识,使广大村民了解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增强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使村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角色、主体作用。通过这些方式,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抓制度建设,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建设新农村为了群众,新农村建设要依靠群众,新农村建设的成果由群众共享。建设新农村,就是要从群众最需要解决,最关注的问题入手,充分听取、采纳群众的建议和意见,让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迸发出来。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上急下冷”的尴尬局面,才能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二是落实村民自治,不但要进一步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民议事和公示公开制度,重在落实好,让村民广泛享有村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通过这些举措,使全体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投入到民主管理和新农村建设之中。

(三)抓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村民关系。一是要村、组干部带好头,节俭办理农村红白喜事,努力减少铺张浪费;二是要加强农村文化娱乐氛围,成立锣鼓队、篮球队和群众自乐班,不定期的开展活动,不断繁荣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认真组织开展“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的评选活动,在村里树立榜样,在广播里对她们的先进实际进行宣传,号召全体村民向她们学习,树文明新风,构建和谐村民关系。

这次的社会实践我的收获很大,我常常被有思想、有远见、有决策的农民所感动,更被他们的勤劳、朴实的品质所折服。总之,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中国的农村建设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虽短,但它留给我们的启迪却是深刻而长远的。我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了社会,明确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了自己的学习热情,真正达到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

第四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希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希望

——对六安市金安区大学生村官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大学生毕业下基层”实践团队(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村官——这样一个特殊的青年人才群体在近几年迅速发展壮大,日益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笔者以今年7月份在六安市金安区的实践调研为基础,深入地了解大学生村官现状,分析这一群体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前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因此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深远。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心。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提倡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也是我国政府不断拓展就业渠道,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之一,而事实上,很多基层部门也需要具备高等学历及出色能力的大学生。此外,对于准备加入公务员行并立志有所作为的大学生来说,基层锻炼的经验不仅能帮助自己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将来职业的发展,能够切实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身体力行地为大家谋取幸福,充分体现其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感。

自1995年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起,2005年7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我国社会中出现了一个新生群体——大学生“村官”,这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形势和机遇下,经过一定招录程序,遴选出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特殊青年人才群体。他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也面临许多实际问题。

笔者借此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契机,分别对六安市金安区的大学生村官、村委会干部和村民三个群体进行了调查走访,比较深入地了解大学生村官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得到一些实际数据,结合自己的所见所感和相关的资料略加分析,撰写报告。二、六安市金安区大学生村官的基本情况

自2005年安徽省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起,截止到目前为止,六安市金安区已选聘大学生“村官”55 名,其中包括今年六安市选聘的130名大学生村官中分配至金安区的20名,分别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

在我们调查的20名大学生村官中,有65%为男生,35%为女生,而今年金安区选聘的女大学生村官占到高达50%的比例,充分体现了女性基层工作者的地位和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巾帼女杰也加入到了建设新农村的队伍之中,这样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了解女干部,从而使我国个干部结构更加合理。在这些大学生村官中有中共党员15名,占75%,可见新时代的青年党员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胸怀祖国、立足农村,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从学历结构看,本科18人,占90 %,专科2人,占10 %。

金安区大学生村官主要来自于农村和城镇。由于农村基层的村务工作十分复杂、琐碎,作为农村人,对农村的一些基本事物、风土人情相对比较了解,更加容易理解农村人的生活方式,能够更快地和农民群众融合在一起,做起工作来也相对容易一些。在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许多农村籍的大学生村官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挥洒自己的汗水,利用自己所学为农村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对应聘大学生村官动机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有8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锻炼自己,积累经验”,在同当地大学生村官举行座谈会的时候,谈论的一个重点便是他们选择这项职业的初衷。当时许多大学生村官就明确表达了这个观点,许多大学生村官表示“农村是一片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是一个砺练人生的大课堂”。有一名大学生村官,在已经任职的近三年时间中,带领下当地农民发展科学种植,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而众所周知,农村基层的工作相当复杂和繁琐,必须要忍耐孤独寂寞。在农村基层任职的经历使他们学到了很多,提高了他们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在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时能够游刃有余,经受了农村的磨练,还积累了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收获了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有4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可以走进社会、了解国情”,有60%的被调查者选择“热爱农村,希望参与新农村建设”,可见大部分的大学生村官是怀着远大的抱负和崇高的理想来到农村进入基层的,许多大学生村官表示他们从小就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而现在又恰逢国家实行新农村建设,因而希望能够发挥一己之长,大显身手。有40%的被调查者选择“工作不好找,先就业再说”,有35%的被调查者选择“考公务员能加分”。近年来,就业问题成为众多高校毕业生面临的最大难题,使得不少人将就业目光由城市转移到农村。特别是对一些出自农村的想考研、考公务员的高校毕业生来说,选择做“村官”成为了一个不错的选择,三年合同期满后,他们就可以享受到考研加分和公务员优先录取的优惠政策。采访中,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毫不讳言,他们做村官的动机是因为找份合适的工作太难,希望能在将来成为公务员,这也是应聘大学生村官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在大学生村官住所这个问题上,金安区绝大多数地方的做法是集中安置在镇里,一般都是靠近镇政府的地方,房子是由镇里免费提供的,这样有助于安全,相比较村里来说,住宿条件也要好些,镇里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也更加方便。调查数据表明,85%的大学生村官不在所任职的村里居住,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村里无法提供安全舒适的条件和乡镇领导爱才惜才的态度。而另外少部分的大学生村官在村里居住,多是因为自己想多体验农村生活,或是住在亲戚家中。由于大学生村官多是集中住在镇上,所以他们下村的次数就不是很多。此次调查中,笔者得知:有近7成的大学生“村官”不经常下村,只是在上级领导布置任务和村领导通知的时候才去村里,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在镇上。而在访谈和观察中,笔者也得知,镇里安排大学生村官住在镇里也处于借调大学生村官比较方便的考虑(有调查显示超过70%的大学生村官被借调过)。然而,按照中共中央和省委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初衷和战略意图,大学生村官应住在任职村里,这样更有助于熟悉本村情况,与村民和谐相处,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但事实上,由于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客观条件的制约和乡镇领导对大学生村官的“偏爱”,导致绝大部分大学生村官都不住在村里。据我们调查了解,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明确颁布关于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政策,各地都根据不同情况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上述矛盾的做法应该尽快得到妥善解决。

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金安区大学生村官主要从事农村基层管理工作、宣传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及日杂、勤务、矛盾调整等具体事务性工作。在村委会干部协助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目前很多村干部的文化水平都还比较低,大学生村官的到来正好弥补了这个空缺,他们文化理论基础好、思维活跃、更易接受新生事物,所以来到农村基层后就往往担负起整理档案、负责宣传以及日杂等工作,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却往往可以赢得当地村干部的普遍好感和尊重。当地村干部希望大学生的到来能够提高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通过播放科教视频、讲授农业知识,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种植经验,从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在走访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在大学所学专业为经管、教育、法律、哲学等专业,而很大部分的大学生村官认识到自己在大学所学的专业对当前工作的作用有限甚至基本用不到。我们在通过走访村民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村民都表示需要更多有农业专业技术背景的大学生来担任村官,以便直接对他们的农业生产进行指导。专业与农村实际不符,在农村的许多工作中根本运用不到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使得有时候开展工作非常困难,也很难取得村民们的信任。由此可见,村民对于先进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十分渴求,只不过由于各种限制使他们所能了解到的知识相当有限,一方面,村民对于非农科专业的大学生村官并不买账,而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也认为自己只是在混时间,不能够发挥所长,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同样地,在工业发展较快的乡村,村委会干部和村民希望有经济头脑,能够引进项目的大学生村官进村工作。可以看得出来,村民们对于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知识是非常渴求的,只不过由于各种限制,他们所能了解到的知识相当有限,一方面,村民们对于非农科专业的大学生村官并不买账,而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们也认为自己只是在这里混时间,并不能够发挥所长,限制了自身的发展。而在有些商业服务业或者工业发展较快的乡村又希望有经济头脑,能够引进项目的大学生村官进村工作。村民对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需求和大学生村官所掌握的知识常常不符,迫切需要大学生村官选拔和管理部门加以改进和完善。

就大学生村官本人认为“影响和决定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外部条件”的结果值得关注:60%的人选择“地、县、乡(镇)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40%的人选择“村干部是否对大学生村官放手使用、使其参与决策和管理”,30%的人选择“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20%的人选择“村民的认可程度”,还有15%的人关心“待遇的落实程度”。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发现能否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大部分大学生村官最为看重的,而第二大选项实际上说的也是能否得到本村村干部的支持,还有人关心待遇问题,这些都说明他们得到的支持不够,在基层不能完全放手工作,并且个人待遇也不尽如人意。

我们了解到,很多大学生村官认为与外部交流太少,生活单调,有孤独感。因此在他们这个群体内,大学生村官内部进行交流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他们是年龄相仿的一群人,工作背景相差不大,有着相近的知识结构,面临着很多相似的难题,有许多值得交流的地方。从我们所得的数据中也可看出,90%以上的大学生村官经常同其他大学生村官的交流,从而互相帮助,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又丰富了业余生活,增进友谊。除了召开座谈会,分享工作上的经验,他们还建立了大学生村官QQ群来私下交流,并希望管理部门组织相关活动加强其群体之间的交流。三、六安市金安区大学生村官面临的问题

(一)、大学生村官选拔机制不完善

大学生村官录用考试偏重于对政治理论素质的考查,在适合农村工作的专业方面考虑不足,所录用的大学生村官专业不对口的有近一半之多。很多大学生村官在大学阶段所学专业与农业没有任何联系,在专业知识结构上,远离农业、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的实际需要。大学生村官长期在学校读书,年纪轻、阅历浅,普遍对农村工作和农业知识缺乏了解,没有经历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工作经验都相对缺乏,对农村工作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整体思路,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困难限制工作的开展,由于缺乏独当一面解决矛盾和驾驭局面的能力,虽在胸中怀有一腔热情,却在工作实践中很难取得成效。调查结果表明,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现已成为制约大学生村官施展才能的一大因素。

(二)、大学生村官培训机制不完善

目前,大学生村官采用政府雇员制进入基层,起着出谋划策及执行的作用,没有行政编制,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决策权。在这个前提下,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中得自身角色定位就是:在新农村建设中,自己只是村干部的参谋或配角,更多参与的是为农民和村干部的服务事务。虽然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想利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的巨大机遇,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自己的所学为农民们办实事、办好事,但面对有些事情他们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在认识到了处境不利一面的情况下,不同个体持有不同的想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想法是:既来之,则安之,从自身发展看,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当“村官”起码可以磨练自己的意志,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从大学生村官对自身的定位可知他们普遍存有心理落差,一些人扎根农村的意识不够强,没有从根本上把自己融入到农村中去,到农村任职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做出的无奈选择,只是把当前职位作为日后报考公务员或者谋求更好发展的“过渡期”,缺乏长期在农村锻炼成长的打算。不少大学生村官都报着这种“就业跳板”、“增加履历”的心态,在合同期满后能真正留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可能并不多见。在这部分人的潜意识中,存在着“单身者”的孤独寂寞感、“乡下人”的自卑无奈感、“边缘人”的失落压抑感、“失败者”的挫折无能感、“局外人”的迷茫无助感。这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从大学生村官自身角度来看,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思想观念问题。部分城市大学生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从城市来到农村是一种暂时的体验和锻炼,当村官只是增加一点经历而已;二是人生规划的问题。一些出生在农村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本来就是想通过读大学的机会来完成“鲤鱼跳龙门”的蜕变,此时选择村官只是迫于形势的权宜之计,合同后期满离开农村进入城市那是必然;三是生活条件问题。大学生长期都是在城市生活和学习的,已经习惯了城市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而农村物质生活内容的丰富程度、以及基本的公关设施等,与城市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巨大的反差对他们合同期满后的人生道路选择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村官有其特定的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但目前仅有个别农业大学首开“村官专业”之先河,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尚未开设专门的村官专业课程,致使众多的大学生村官在校期间基本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来到农村突然面对知识和能力、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巨大落差,一时间难以胜任工作。他们对农村社会问题认识不深、了解不全,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懂得农村的“人情世故”,不善于和农民群众打交道,缺乏足够的人际沟通能力;只会讲“普通话”,不会讲“地方话”;只会与群众论“大道理”,不会与群众拉家常。在农业技术指导、农村各种纠纷的调解、涉及民宅基地等一些特有问题的处理上,大学生村官往往感到“本领恐慌”。

由于上述原因,大学生村官上岗培训和在职培训显得尤为必要。在大学生村官政策中,教育培训虽有规定,但太过原则化,尤其是对培训内容缺乏具体规定,因而培训大多缺乏针对性,且培训机会太少。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的能力培训,弥补他们能力结构的不足,让其尽快成长成熟起来,是今后组织部门和行政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不完善

工作地址问题安排欠妥也是大学生村官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的一个原因。多数高校毕业生被录用到远离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工作,由于人地生疏、语言不通、交通不便等条件的制约,生活和工作困难较多,村民在心理上与这些“外籍” 村干部的距离感, 也平添了他们的工作难度。

大学生村官的住所问题也严重限制着他们与村民加强交流,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地区的大学生村官经常被借调到镇里,协助处理乡镇党政办公室事务,只有很少的时间真正在村里工作,影响到了对农村工作的了解和参与。大学生村官的大多数工作只是“日常事务”和“协助村干部完成某些工作”,“独立承担某些主要工作”的机会很少,而工作方式也都是依靠村干部传授以往的经验,自己探索创新的工作方式几乎没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学生村官做的工作只是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只是对原先农村工作的修修补补,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面貌。

(四)、大学生村官保障机制不完善

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大学生村官希望能够通过引进项目、自己创业等形式带领广大村民致富,但这些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大多数大学生村官都是刚刚走出校门,没有能力筹集足够的资金,少数自筹资金的大学生村官也缺乏经验,易于导致创业失败,不仅使自己投入的资金不能收回,丧失工作的积极性,而且还会遭受当地村干部的风言风语。现实对那些想要创业的大学生村官仍然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

我们了解到,与很多没有后顾之忧的下派到农村去的县镇机关在职的工作人员相比,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村官对自己的前途和出路十分担忧。在如今的社会里,青年人所背负的压力已经达到了难以附加的程度,而作为半公益半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关注自己合同期满后的去向问题,就和在校生关注自己毕业后的去向问题是一个道理。据了解,一些大学生村官打算任职期满后,报考公务员(部分已经考上公务员),更多的人无从选择、等待观望,有想要留任村干部的,也有想要另行择业、回归专业的„„然而事实上,村官任期满后的出路仍有待进一步拓宽。

四、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教育管理的思考

基于以上对于六安市金安区大学生村官现状的调研结果,笔者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推动作用,并结合自身的理解,以“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准、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为主要目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健全选拔机制

在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切实把有志于农村基层工作,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高校毕业生选拔到大学生村官队伍中来。首先,政府部门在选拔大学生村官之前要做详细的调研,掌握每个乡村所需要的特色人才,然后在招聘过程中有目地性,因地制宜地从优选择人才,而不是随意笼统的安排大学生村官。其次,要严格选拔标准,按照招聘计划,进一步细化选拔对象的基本条件、专业要求,坚持做到优先录取立足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所学专业满足岗位需求的大学生与有工作打算和发展思路的大学生,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毕业生选拔到村官队伍中来。再次,要进一步完善选聘程序和方法,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选拔、测评体系,逐步引进和运用科学的测评手段,加强对心理素质、实际能力和择业观念等方面的测评,重点考察高校毕业生内在的发展潜力。最后,要改善大学生村官专业结构,在今后招录工作中,对大学生村官专业结构要有明确的比例要求,坚持选用一批农村最需要的具有农林牧副专业知识,符合农村发展实际的人才;具有村镇建设知识,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才;具有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知识,符合发展农村产业、打造农村品牌需要的人才。

(二)、进一步健全培训机制

在现在短期大学生村官供需情况无法改变的状况下,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其急需相关知识的培训,从而解决其燃眉之急,更大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创业、宣传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大学生村官尽快完成准确的角色定位。这需要农业部门以及相关高校的配合,政府可以与各高校以及培训机构联动,形成固定的长期合作机制,为提高大学生村官业务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贡献。除了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训,还要创新培训方式,可以尝试地方政府组织部门与有关高校深入合作。利用高校积极探索新时期、新农村建设所需村官的培养方法和实践,积累宝贵经验,甚至可以尝试开办“村官专业”等短期教学活动,为地方政府培训大学生村官;地方政府也可以选拔年轻有潜力的“本土村官”进入高校“充电”,以提高“本土村官”的知识文化水平,以有利于“本土村官”与“外来村官”的合作共事。此外,国家可以借鉴“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方式,在高校招生阶段增设“村官专业方向”,在大学期间有侧重的培养村官所需技能素质,并确定定点实习单位(农村社区)让学生进行实践,由国家支付该专业学生在校的学费及提供生活补助,该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要服从国家分配,承诺在农村村官岗位上服务若干时间。同时,也可以尝试不同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村官“换岗轮值”,使基层干部(包括大学生村官)走出去,加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经验交流。另外,除了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全面系统的岗前培训,还可以针对政治思想、生产技术、调解能力等方面的进行“一对一”的传帮带,邀请农业专家、企业家、有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及模范人物为大学生村官讲课,定期组织大学生村官到实践培训基地、发达地区考察学习,使广大的大学生村官开阔视野,掌握更多的业务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创业激情,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与村民建立互相交流的话题和平台,建立相互信任的机制,从而为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开拓出一片全新的天地。

(三)、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

中央在最初推行大学生村官政策时,也许没想到会出现大学生村官被借调或“圈养”的现象,可是农村基层的复杂工作环境促成了这一现象的发生,我们无需大加责备,但需要相关部门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以明确大学生村官的主要职责,也对其他部门借用以及大学生村官的其他活动予以规范,在符合政策和规范的前提下,允许各地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特点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合理地管理、使用和锻炼。而目前大部分地区的选聘工作已经提倡在大学生村官本人家乡或学校的本县区任职,大大解决了工作地址问题对个人业务水平的限制。除此之外,组织部门要建立交流沟通机制,以及时了解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设身处地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此同时,尽量让大学生村官在重要业务、重要岗位上去锻炼,不断提高其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县组织、人事等部门要参照公务员考核制度,建立大学生村官科学考核体系,加强对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考核工作,把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好坏作为评价、考核乡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目标考核相挂钩,避免造成人才浪费。还可以尝试让村民参与评价,并将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实行“绩效工资制”,以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

(四)、进一步健全保障机制

一方面,大学生村官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政府可以模仿高校设立创业基金,由大学生村官根据本村实际情况申报项目并上报管理机关论证,通过后可以得到一定的创业资金,并由高校、政府农业科技等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和技术指导。如果创业成功,由申报人负责偿还创业资金;假如创业失败,那么损失的创业资金就由基金发放部门承担,不需大学生村官偿还。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的创业和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大学生村官长期扎根农村,也解决了优秀大学生村官易流失的问题。同时,政府与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深入合作,建立政府与大学生村官共同担保体系,扩大小额贷款覆盖范围,简化贷款程序,方便大学生村官筹集创业资金,也可以尝试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大学生村官创业,激活民间资本活力。在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创业资金问题的同时,建立成功企业家与大学生村官结对帮扶机制,通过项目合作、成立企业子公司、组织村官到企业学习等形式,帮助和带动大学生村官创业。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评审机制,合理解决大学生村官创业与履职之间的矛盾,防止“一窝蜂搞创业”的现象发生。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风险评估机制,为大学生村官创业保驾护航。探索实施大学生村官创业园计划,使之成为大学生村官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广阔平台。搭建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平台,在引导和鼓励一部分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的同时,兼顾好大多数村官在农村基层发挥作用,通过组建专业团体、产业协会、服务小组等形式,对大学生村官实施分类管理,发挥好不同类型大学生村官的优势,为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提供广阔的舞台。

另一方面,要参照社会其它途径就业的大学生的收入状况,确定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补贴标准,适当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大学生村官始终忧虑自己未来的前途,影响其在农村基层准确定位、安心工作,也难以保证大学生村官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及其长远发展。对此,要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大学生村官合同期满的后顾之忧:一是优秀村官的留任,积极有效地运用绩效考核结果,按照一定的比例把专心基层工作、群众认可度高、成绩比较明显的大学生村官继续留任下来,作为基层干部培养对象进行递进式培养;二是预留岗位的招考,报考各级党政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优秀大学生村官,享受放宽报名条件、笔试加分等优惠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市、镇机关公务员每年专门拿出一定名额面向大学生村官定向考录;三是扶持创业的转型,引导大学生村官克服等、靠、要思想,注重培养自己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利用掌握的知识、技能和信息等,结合当地资源和产业优势,尝试选择和发展创业项目,实现自主创业;四是机关部门的充实,对在村(社区)表现比较优秀、市、镇部门又确实需要的、且本人愿意到机关岗位进行工作的大学生村官,由组织人事部门协同有关部门,调剂出一定数量的岗位,采取双方自愿、签约聘用的形式,使大学生村官成为用人单位的聘用制合同工。建立合同期满大学生村官再就业后长期跟踪机制,做好再就业大学生村官的回访工作,定期了解他们的发展状况,及时掌握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为今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村官选拔、管理和培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第五篇: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报告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马润东 带着一颗激动的心,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作这样一个调查,我还是头一次呢。有着0%的经验,带着100%的信心我开始了我的寒假调查活动。其实回乡作调查在我回乡之前就已经在自己的日记本上排上了日程,我早已经把它当作了自己的一份工作,一个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回去的当天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乘了六多个小时的汽车,我早已累得爬不动了,只想找个地方好好休息。但想想毕竟自己还有任务没有完成呢,还是趁早为好,吃过晚饭我便来到了几个小小学同学的家里,找到几个现在也在上大学的学生,想让他们和我一同做好这份调查。他们是我最好的朋友,当然义不容辞地答应了这门差事了。我们觉得在自己本村开始为中心再到周围几个村里去调查,有必要的话我们还会去别的乡镇 里去,因为他们也分别给自己安排了各自的任务。

一、农民的生活如今已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一)农村的交通大为改观 我们调研的第一个村子是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前赵村。虽然说的只是这一个村子,但从市里回来的路上我们已经已经看到了,现在的农村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那些原本比

较贫穷的村子,一改过去那种落后面貌:道路崎岖,交通中断的状况,现在条条水泥路修进了村子里,村民再也不用担心天气给他们的交通带来的不便了。

(二)农民的观念提高了 现在的农村已经免农业税几年了,农民对国家的政策的认识水平也提高了,每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也是他们必看的。农民感激政府对农民的照顾,对这几年兴起的“新农村建设更是喜上眉梢。农民一改往日那种只靠种田,秋天卖粮食来获取收入的方式。他们开始寻找自己的致富项目。村里的果园、大棚、养殖场像雨后春笋一般到处兴办。

(三)生活水平达了小康 过去的农村,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想都不敢想,而现在呢?嘿嘿…… 全村彩电的普及率几乎达到了100%,包括年龄已高的老人,我奶奶今天已经是70多岁的高龄,而他们家今年把自己原有的黑白电视机封存起来,购置了一台彩电。今天村里还要实现家家连有线的目标!这样更放便了农村及时了解国家的最新方针政策。通信发展也是更赶得上了速……固定电话已经是每家一部,手机普及也已过半,年轻人差不多人人一部了,好多家庭也已经购置了电脑,每晚回家的时候也会上网冲浪,那种感觉实在是好……

二、农村也有自己的不足

(一)计划生育做的不够到位 国家政策规定一对夫妇只要一个孩子,如果第一胎是女孩的可以再生二胎。但现在农村近些年政策好了,收入增加了,有的人也通过做生意或搞运输赚到了一定的积蓄。虽然自己的家庭不符合生二胎的标准,但是冒着被罚款的惩罚,躲着藏着最后再生孩子,我的一个邻居本来有一个男孩,今年又要了个女孩,当我们问及他们为什么还再孩子,现在都有一个男孩了,他们的回答却是:现在只要有钱,就可以再要嘛。听说他们被罚了接近三万元钱。

(二)农业机械化程度还太低 因为我所处的村子位于山区,山路曲折,田地也多在山坡上,而非在平原地区,每户的每一块土地也是比较狭长的,很不适合使用农业机械。所以到目前山上的田地还保持着最原始的耕作方式。

(三)村干部队伍状况令人担忧 我们在村里及周围几个村里调查,每每提到村干部的,村里人都很是村里的百姓都无语。村里的人民普遍反应村里的干部为政不够谦洁,每次选村干部的时候那些所谓的候选人则会挨家送礼,送烟,送酒……百姓只有收的份,因为毕竟大部分老百姓收了烟都会选那个送烟的人,如

果不选他的话,等以后请村干部办什么事情或帮忙的话都会受挫的,在村里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然而选了村干部后,那些当选村干部的人在村民眼里又成了一个个大米虫!把公款装进了自己的口袋。而百姓却又无能为力。偶而出现一个为百姓某事的好官,不愿与其他人同流合污,并且在村干部里处处受到排挤……

三、通过调查,我也颇受启发,我觉得发展农村要对症下药

(一)加强农村领导队伍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1、国家的政策再好如果不执行那也只是一纸空文!而一批有素质,有文化,有道德的农村领导干部则是国家政策顺利执行的有力保证。

2、一个好的农村干部会时刻想着怎样为百姓办事,怎么才能让村里上过上好日子,怎么才能让本村的经济有所发展!他也会利用各种信息途径为村里人寻找致富的项目,而这一点是我们所调查的村子里的干部做不到的,受各方面因素限制我们也不可能对国内所有村子进行调查,若大农村,我们只见一斑了吧!

(二)加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在农村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重树”,现

在路修好了,而孩子去还是生得那么多,怎么致富?这使得本来收入就欠佳的农民负担更回重了,虽然农村的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但生活费用的支出去不见得少,意外的病灾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一旦发生了,又有多少家庭困苦不堪呢? 拿种瓜来讲吧,一颗瓜上苦只结一个果子,这个果子往往会又大又饱满,而一颗瓜上苦结两个果子则往往不会结得太大,而结三个四个五个则往往根本就长不成果子,因为根吸收养分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认识加强实行计划生育就是”强制”农民走致富的道路!

下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希望教育实践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希望教育实践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调查报告 近年来,莱阳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把握形势,积极应对挑战,以“三年大变样、五年翻一番......

    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调查报告专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调查报告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党的十七届全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

    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一、前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报告

    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 指挥十二队:赵江涛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90%的山区农业县,如何在基础差、底子薄、经济欠发达的条件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是学习实践......

    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实践报告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实践报告 背景: 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无论阶级关系如何变化,农民始终是我国的主要生产力。而在新时期的中国,对农民重视就是对国家重视,因此,中央提出的......

    实践报告,新农村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报告 ——葫芦岛市绥中县 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无论阶级关系如何变化,农民始终是我国的主要生产力。而在新时期的中国,对农民重视就是对国家重视,因此,......

    新农村实践报告

    高长营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导言 还差一年就要进入十二五了,新农村建设的口号喊了这么久,到底都有哪些成果,又有哪些不足呢,下面是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有关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成果显......

    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含义:“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