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新小学综合实践课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度,我校将继续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从我校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强化综合实践课意识,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积极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内容、活动形式、评价方案的探讨,努力探索“综合实践”与“校本课程”的关系、与课外活动的关系、与“信息技术”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知识、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结合学校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目标要求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工作措施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三大指定领域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因此我校根据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综合主题和综合项目的形式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三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1、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扎实抓好校本的课题试验,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充实“周三新课程研讨日”的活动内容与形式,每周指定好研讨的内容和中心发言人。
(2)准备参加新课程实验(校本课程)研讨会及丰泽区新课题实验专题(综合实践)研讨会。
2、在校内和社区开辟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
校本资源如:
(1)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进一步增添藏书量,并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
(2)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并举行“网上小能手”竞赛;
(3)充分利用“自然实验室”、“科技活动室”、“美术室”、“红领巾广播室”等各室,为学生的科技制作和个性发展提供展示成果的舞台;同时,举行学生科技“制作展评”、“自然学科教学观摩评选活动”、“自然学科优质课和优秀课件制作评选活动”、“指导看科普书,写一篇科技小论文”等各项活动。
社区资源如:
(1)与增城电视台、社区居委会、工厂、科学技术协会、污水处理厂等联系,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查;
与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挂钩,比如青少年活动中心、泉州青少年实验基地等,定期带领学生参加学习、活动;
(2)各年段、各班级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充分利用家乡资源,以“刺桐古今”的名人、名胜古迹、历史事件,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爱乡之情。聘请关心学校教育而又有特长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担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3、在活动目标和内容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各有特点和侧重点,但也不是绝对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在实施具体的活动主题和活动项目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在完成某一领域的具体任务上,而应注重各领域任务和内容的相互渗透和延伸。
4、学习的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第二篇:中新小学综合实践课活动计划
中新小学综合实践课活动计划
2013—2014学
一、指导思想:
本学,我校将继续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从我校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强化综合实践课意识,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积极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内容、活动形式、评价方案的探讨,努力探索“综合实践”与“校本课程”的关系、与课外活动的关系、与“信息技术”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知识、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结合学校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目标要求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工作措施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三大指定领域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因此我校根据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综合主题和综合项目的形式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三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1、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扎实抓好校本的课题试验,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充实“周三新课程研讨日”的活动内容与形式,每周指定好研讨的内容和中心发言人。
(2)准备参加新课程实验(校本课程)研讨会及丰泽区新课题实验专题(综合实践)研讨会。
2、在校内和社区开辟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
校本资源如:
(1)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进一步增添藏书量,并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
(2)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并举行“网上小能手”竞赛;
(3)充分利用“自然实验室”、“科技活动室”、“美术室”、“红领巾广播室”等各室,为学生的科技制作和个性发展提供展示成果的舞台;同时,举行学生科技“制作展评”、“自然学科教学观摩评选活动”、“自然学科优质课和优秀课件制作评选活动”、“指导看科普书,写一篇科技小论文”等各项活动。
社区资源如:
(1)与增城电视台、社区居委会、工厂、科学技术协会、污水处理厂等联系,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查;
与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挂钩,比如青少年活动中心、泉州青少年实验基地等,定期带领学生参加学习、活动;
(2)各年段、各班级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充分利用家乡资源,以“刺桐古今”的名人、名胜古迹、历史事件,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爱乡之情。聘请关心学校教育而又有特长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担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3、在活动目标和内容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各有特点和侧重点,但也不是绝对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在实施具体的活动主题和活动项目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在完成某一领域的具体任务上,而应注重各领域任务和内容的相互渗透和延伸。
4、学习的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四、具体工作
九月份:
1、学习有关新课程改革和综合实践活动等理论书籍,提高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
2、讨论、制订本学年教学、科研活动计划。
3、举行了解社区、帮助社区活动。
4、准备参加新课程实验(校本课程)研讨会。
5、举行“公民道德建设”专题教育。
6、准备参加自然学科优质课和优秀课件评选。
7、参加丰泽区学生英语口语竞赛。
十月份:
1、参加丰泽区课题实验专题(综合实践)研讨会
2、综合实践课优秀课评选
3、参加区自然学科教学观摩评选活动
4、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十一月份:
1、综合实践教学质量分析与整改
2、进行“校本课程”研讨
3、开展“我爱家乡、美化校园”主题活动
4、教师“教学案例”交流
5、开展了解家乡,爱家乡活动,大家来“学闽南语,唱闽南歌”。十二月份:
1、综合课程实验研讨
2、进行学生科技小制作展评
3、劳动技能竞赛
4、开展“上网小能手”活动
2004年元月
1、指导全体学生看科普书,写一篇科技小论文
2、综合实践课学期阶段小结
二月份:
1、召开期初工作会议,研究确定学期工作。
2、组织少先队员走进社区开展社区活动。
三月份:
1、科技小制作展评。
2、举行体验环保征文比赛。
四月份:
1、举行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
2、组织四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3、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环保知识宣传活动。
五月份:
1、举行小学生技能素质竞赛系列活动。
六月份:
1、庆祝“六一”系列活动。
2、综合实践成果展评。
3、学年工作小结,表彰先进。
六、评价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本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的方法,可采用作品(手工、劳技、科技作品、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小论文等)评价、展示交流、成果汇报活动、技能比赛等多种方法进行。
2013年9月
第三篇:小学综合实践课计划
小学综合实践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课程改革。
二、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为: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基本要求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变革,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不在于让学生获取多么高深的研究成果,而在于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一种积极的学习体验,受到新的方法的熏陶,从而改变长期以来习惯的偏重知识接受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2、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由于研究性学习涉及的学习内容大多来自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许多问题自身带有很强的综合性,这些问题的解决自然要求学生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于问题解决过程中。
3、注重过程。淡化知识目标,强调对过程的参与、理解与体验,是研究性学习的一大特色。从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两方面来看,注重学习者对过程的参与和在过程中的表现,都应是研究性学习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对研究性学习而言,学生的广泛参与就是目的,在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体验就是成功。
4、强调开放。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类正规课程,必须具有自己特定的目标、内容、实施规范和可依据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材料。但综合实践活动自身的课程性质在本质上又决定了它有着不同于其他类型课程的一个基本特点:开放性。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过程、评价诸环节都呈现出很强的开放性,为师生自主选择活动和创造性地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活动留下了必要的空间。
5、重视师生互动。正因为研究性学习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因此实施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研究性学习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将预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再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接受教师发出的指令。在开放的情境中,师生将共同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和实施主体,依赖自己的智慧和创意,在交互过程中共同构建课程的内容,设计实施的方案,完成课程的评价。
四、活动重点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形态,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它与其他课程领域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为了增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本学期,活动重点是:
1、与读书活动整合2、与语文教材的实践活动结合3、走进乡土文化
六、活动安排九、十月份
1、制定活动计划
2、书香伴童年
(一)――-布置“我们的小书屋 ”
十一、十二月份
1、搜集有关春天的词语、句子、短文和图片
2、给妈妈做一个小礼物
3、书香伴童年
(二)――-制作书签
月份
1、家乡的节日(节日的时间、名称及风俗习惯)
2、知道家人、亲戚的称谓三、四月份
1、和植物交朋友
(一)―――认识校园里的植物
2、书香伴童年
(四)――-诵读古诗文五、六月份
1、和植物交朋友
(二)―――制作一件动(植)物标本
2、书香伴童年
(五)――-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
七月份
书香伴童年
(六):
1、参加读书夏令营
2、好书伴我过暑假
第四篇:小学综合实践课计划
本学期我主要负责五、六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开学初期,现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针,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理论基础,切实开展以培养我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综合实践活动,扎实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推进我校的课改工作,全面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二、工作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等。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通过利用各种符号与工具,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善与他人沟通,并能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与资讯。
三、教学方法及实施
1.全面了解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多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在独立观察和思考中培养自我分析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4.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要从启发兴趣、激发操作的欲望入手,使学生产生想要亲手实践的欲望,知道怎么去动手操作。
5.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将自己活动后的感想、体会写下来,并且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激发他们大胆想象,创造条件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放开来写,提高写作水平。
第五篇:小学综合实践课计划
本学期我主要负责五、六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开学初期,现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针,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理论基础,切实开展以培养我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综合实践活动,扎实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推进我校的课改工作,全面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二、工作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小学综合实践课计划。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等,工作计划《小学综合实践课计划》。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通过利用各种符号与工具,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善与他人沟通,并能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与资讯。
三、教学方法及实施
1.全面了解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多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在独立观察和思考中培养自我分析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4.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要从启发兴趣、激发操作的欲望入手,使学生产生想要亲手实践的欲望,知道怎么去动手操作。
5.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将自己活动后的感想、体会写下来,并且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激发他们大胆想象,创造条件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放开来写,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