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实验教学的化学论文
一、让实验将学生带入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
很多化学知识的产生与形成都是相对抽象的,教材中的符号、公式很容易将化学枯燥化,这也是许多学生感觉化学难学的原因所在。实验教学却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个不一样的化学世界,当不同的物质在相互碰撞、溶解、分解中产生奇妙反应时,当课堂中被五颜六色的气体、液体以及固体充满时,当形态不
一、各具不同功能的实验器材呈现在学生眼前时,化学已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公式,也不再是单调抽象的符号,而是有声有色、有趣的一个崭新世界。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通过实验的创设和组织,为学生开辟自主探究的空间,引导他们体验实验情境,培养他们的化学思维。如在进行“二氧化碳制取实验”时,可以引导学生先将氧气的制取装置与氢气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对气体的制取装置进行一个小的归纳与总结,形成比较系统而完整的思路,再以二氧化碳反应原理为基础,让学生亲自对制取装置进行选择、设计和动手装配。实验可以分小组进行,完成制取装置后可由每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对本小组装置的优势、特点进行推广介绍,通过各小组之间的比较,选出最合理、最科学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案。这种让学生亲自体验实验情景的模式,对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调动十分有益。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教师辅助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并能激发探究欲望的问题,为学生开辟更多动手与思考的机会和空间,就会让学生在实验情景的体验中获得化学灵感,擦出创造火花。
二、适当补充实验内容,强化化学知识的系统性
为了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将化学知识整理得更加系统和全面,教师应注重对实验进行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和拓展,为实验注入更多探究因素。如在进行酸溶液和金属氧化物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就可以让学生在实验教材的基础上,补充稀硫酸、稀盐酸与氧化铜的实验,这种实验操作简单,选料方便,而且化学现象比较突出,容易给学生形成深刻印象。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补充实验,可以让学生对金属氧化物与稀硫酸、稀盐酸之间通过化学反应成为水和盐的一般性规律其形成过程有更深入而全面的认识,便于学生加快对化学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同样,在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溶液的反应实验中,也可以加入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拓展实验。做完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之后,让学生闻气味,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之后振荡,再让学生进行气味对比。借此引入现实案例,生活中化学对人类环境所造成的污染,针对这种现象,如何运用化学知识加以解决,减少污染,降低有害气体对人类的威胁,引发学生深思。这种方法既可让学生对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溶液之间的化学反应形成一个系统认识,同时又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化学的现实意义,建立起环保意识,以及致力于化学研究的决心和信心。
三、将实验交给学生,为培养创造能力提供契机
通过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化学创造能力,培养优秀的化学人才无疑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开发和挖掘实验中每一个探究因素都能够为中学生展现化学不同的魅力。在初中化学新课标中,特别指出了注重学生能力与知识的共同发展,让学生体验实验的全过程,其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学生是否学会了做实验,是否能够成功地将实验完成,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去感悟、体验实验的整个探究过程。因此,适当对实验方案进行合理优化与设计,给予学生更多探究和思考的课题,对提高学生的再创造能力非常有效。如在进行“加热分解5%过氧化氢溶液放出氧气”的实验中,观察不到带火星小木条复燃后的现象,这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原因所在,并通过探究分析,自己设计改进实验。学生在查找到原因之后设计了两组方案,一是用不太高的温度来加热20%过氧化氢溶液,当有大量气泡产生时,插入带火星的小木条;二是用盛有碱石灰或者是生石灰的干燥管将生成的气体引入,然后用带火星的小木条进行检验。当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完成整个过程后,不但对原实验有了全新理解,而且在独立设计与操作完成的实验中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和浓厚的兴趣,他们被化学的神奇与魅力深深吸引。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无疑是为学生化学学习注入新鲜活力与多彩魅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要注重实验教学,并要学会科学利用实验教学,给予学生更多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在实验中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探究中和实践中形成终身学习化学的意识。
第二篇: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教学论文】对新课程下化学实验教学方式的几点认识(转)2010-01-07 13:06
【摘要】新化学课程赋予了化学实验新的理念、新的目标与新的评价标准,非常适应当今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对广大教师而言就是如何落实的问题。本文就实验教学方式的转变上与各位作些探究,旨在更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更好的实现化学新课程的教育目标,特阐述以下几点认识:重视科学方法培养;重点情感培养;实验技能与探究相结合,另外应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关键词】激发探究兴趣;培养探究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最自主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为学生创造了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激发兴趣、培养科学精神的生动的学习情境。新教材中正是通过“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联想与启示”、“拓展视野”、“练习与实践”等栏目来体现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观。新课程中对实验内容的选择注重实验探究活动,如对化学物质组成的实验探究,对化学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对化学物质变化的实验探究。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学领域中过分夸大了化学实验所起的验证知识、原理、培养实验技能的作用,而忽视了实验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的探究功能。坦率地说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是学生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通过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而且能够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新化学课程实验功能及其内容形式已呈现在我们面前,但再好的设想和理念也需要落实,其关键还在于“如何教”和“如何学”。可以肯定的是“穿新鞋走老路”的办法是走不通的,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1.重视科学方法的培养
我们知道新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通过探究,让学生主动体验探究过程,积极主动的获取化学知识,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1.1在化学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我们知道,化学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活动,可以把观察、实验控制、收集事实、分析和统计结果等科学方法融于一体。让学生经历科学知识与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相互作用,并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中理解科学、理解化学,从而形成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当学生学会怎样去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后,就会自觉地去学习、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将让学生终身受益。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要求初中化学实验中的探究性实验都能体现科学实验的全过程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体现探究的某一过程,如实验现象探究、实验结果探究、实验方案探究等,同样也可以起到引导学生探究的作用。例如:质量守恒定律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2强调主体学习,增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转变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倡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1.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情感教育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及时进行情感教育不仅是学生成长的需要,而且对中学生终身发展也非常重要。就目前的实际情况,中学化学实验多是小组实
验,合作配合是完成实验的关键之一。
2.贴近学生,重视情感教育
新课标的实施需要我们转变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居高临下的态度,要走到学生中,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创造教学情景,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同时,注意学科体系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和认识的规律,实现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更注重情感、态度的升华。
教学中要善于用鼓励性语言,如:“你已经知道为什么……”、“考虑并与同学讨论”、“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你知道为什么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你是否试着……”
3.正确的操作是顺利完成化学实验的基本保证
实验技能训练是化学实验的功能之一,而不是唯一功能,应将实验技能的训练与培养置于实验探究活动之中,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换句话说,就是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实验探究活动上,在积极、主动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形成化学实验技能,使实验技能的训练成为实验探究活动的结果之一。
例:如何鉴别两瓶同体积的饱和NaCl溶液和蒸馏水?
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考虑得到蒸发溶剂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学科、多层次的分析,得到两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得出许多鉴别的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
4.联系实际,贴近社会和生活
实验教学是最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和学以致用。教学中把有关问题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启发学生思考,可以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等的密切关系。要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实验室中进行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做家庭小实验。
例1:家庭小实验—制作无壳鸡蛋
将白醋倒在玻璃杯中,放入一只鸡蛋,通过观察蛋的沉浮,培养学生兴趣,并体验化学与生活的内在联系。
例2:家庭小实验—自制简易净水器
用一个空的剪去底部的塑料瓶、带导管的单孔胶塞、洁净的膨松棉、纱布和活性炭即可制成。整个实验取材方便,制作简单。通过该活动,培育学生欣赏自我的能力和体验成功的喜悦。
又如某些家庭小实验如清洗餐具、自制汽水、制作叶脉书签等内容都贴近社会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亲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完善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落实新课标需要我们善于从多方面的途径获取信息,如通过观察实验、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获取信息;也可通过实地调查,访问专家、学者得到信息。当然同学间讨论、辩论也是获取信息的途径之一。另外,新教材中不少信息是以图表的形式出现,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从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深刻领会图表所要说明的化学问题。
第三篇:化学实验教学论文(7篇)
化学实验教学论文(7篇)
第一篇: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法
1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高校化学实验改革势在必行,传统高校化学实验中的验证性、演示性的化学实验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训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已经过时了。当前我国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主要表现出以下问题:首先,高校的化学教学实验器材、手段都比较落后。由于高校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仪器、设备的采购和资金投入不足,实验教学经费被挤压,陈旧的实验设备其仪器功能、性能都难以满足现代化学发展的需要。一些高校的仪器、设备的数量不足,在实验教学中难以满足学生动手实验的需要,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学生不能逐个实验,只能由教师或部分学生实验演示,因此实验教学的效果不佳。其次,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手段比较单
一、落后。高校的实验教学一直都针对课程内容设定,学生在实验课程上也是严格按照实验教材的步骤逐一测试、验证,实验整个过程缺乏实验方法设计、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个性化实验教学的环节,因此单一的验证实验教学不仅难以提起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的的兴趣,更难以达到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目标。再次,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考核标准落后,缺乏一套科学的考核体系。高校对实验教学课程的考核主要依靠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对于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对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没有很好地考核与体现。因此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实验学习的积极性都难以提高,学生通过实验体现出的操作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都难以在现行的实验教学考核中体现。
2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要求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应重视对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化学实验的技巧、技能等的提高,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目前,我国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中仍存在诸多制约化学实验教学发展的问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仍然亟待提高,化学实验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化学实验课程的效率、提高化学实验课程的操作性、化学实验教学的考核与评价等都有待完善。许多高校的化学实验还存在受应试教育与工具教育传统思想束缚的现象,许多高校重视理论教学,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对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学分、考试等管理机制还不甚重视,从而导致化学教学过程浮于表面,学生对化学实验教学积极性不高,整个化学实验构成疲于应付,化学教学质量整体不高,学生在化学教学实验过程中只能收获验证性理论,而创新性和研究性往往无从谈起。为了提高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提高高校化学实验有效性势在必行。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尚存的诸多问题证明了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对当前的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深化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化学实验课程的基础性和研究性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置疑,构建科学合理的化学实验教学课程,对于提高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深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教学主题,从而改革实验教学、创新教学效果具有必要性。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课程主要分为有机实验、无机实验、分析实验、物化实验等实验教学,这些传统的实验教学在教学模式上表现出研究性实验课程较少,验证性实验课程偏多的弊病,且综合性实验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不利于学生对化学各个体系与模块的整体融合。一些大学生在做大学毕业设计时,由于课题研究设计化学实验的各个方面,因此学生很难全面地融入到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实验仪器设备的准备与使用、的利用与借鉴、论文的整体撰写与答辩思路的清晰、明确这一过程。近年来,我国许多优秀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已经意识到现有的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传统的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提出了不足与改进思路。一些高校开展综合性化学实验课程,迅速融合学生学习的无机、有机、分析、物化等实验教学模块,提高了综合实验水平。此外,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传统的独立成体系的化学实验教学不利于学生全面地掌握化学各个分支之间的联系与融合,更别提学科之间的融合和渗透,现阶段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通过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上的方法,我国高校、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家学者等都明确了应当以创新思维为目标,深入推进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3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3.1构建现代化的高校化学实验室
落后的高校化学实验室制约了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推进。目前我国一些高校的仪器、设备的数量不足,在实验教学中难以满足学生动手实验的需要,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学生不能逐个实验,只能由教师或部分学生实验演示,因此实验教学的效果不佳。构建现代化的实验室不仅能够充分发挥高校实验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更能够为我国化学实验和化学先进技术研究奠定基础。高校实验室的设备、仪器以及实验的硬件设施直接影响试验教学的效果,对高校的科研力量和科研成果都有关键性的影响。因此,要推荐我国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首先应当大力改善当前的高校化学实验条件,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在设备仪器的购置上应当根据实际需要,采购与添置先进的设备系统,配置足够数量的设备仪器,为实验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将现代化的仪器设备配置齐全。此外,应当通过健全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将高校化学实验室打造成为具有科研特色的先进的实验室,为高校化学实验室实现综合性、高层次的实验室奠定物质基础。
3.2构建多层次的创新实验教学体系
培养创新的实验人才是现代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构建创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是培养创新思维教学的基础。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应当将化学实验与各门化学理论有机融合,同时针对化学前沿技术和现代化学发展趋势确定不同层次的实验目标。创新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应当构建综合实验能力培养、科研、工程实际应用与实验技能训练、发散思维培养、个性化实验创新等模块有机结合。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体系应当明确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知识框架,明确学生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基础知识框架范围内应当掌握的目标和技能,包括化学实验的知识、基本技能等。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化学实验的教学层次应当更高,不能只局限于基础的化学实验技能,而应当设立综合性的实验课程辅以研究性的实验课程。通过更高层次实验课程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化学实验课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有机化学大纲上要求的普通实验的基础上加强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联合课程的学习,创新化学实验内容,通过基础化学实验和中级仪器实验训练的基础上构建开放型的实验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实验、独立思考,甚至可以挑战最新的前沿学科技术。此外,高校化学实验教学还应当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学以致用是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目标。通过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一些高校在实验教学课程中安排学生到化学生产企业或科研单位实习,通过在实际过程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了学生的个性能力,为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
3.3改革高校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高校现行的评价体系对实验教学课程的考核主要依靠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对于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对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没有很好地考核与体现。这种评价体系对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意义不大,通过改革高校化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科学完善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验方法设计、实验动手能力、实验熟练程度、实验思路是否清晰、实验目标是否明确、创新能力等方面综合评价。实验质量的评价体系应当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验技术水平。高校化学实验教学应当构建以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主体的全面的评价体系,除了学生在实验评价测试上的方法、动手能力、思路和目标的评价之外,还应当综合评价学生平时的学习成果、实验课上的操作方法、操作水平、多样性和思维发散性、创新性等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机制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确保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够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教学的兴趣,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总结
总之,高校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创新的根本,要通过化学实验课程的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不断探索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形式和发展方向,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常艳香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第二篇: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
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学生缺乏创造性、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实验只是按标准的程序验证原理和定律,实验教材对所需的仪器设备、线路连接、操作步骤、观察内容乃至实验结果等均已详细说明。这样的实验,很难达到培养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二、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课程
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各自设置实验、实验又依附于理论课程的教学体系,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1)实验课程仅是对理论的简单验证,缺乏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2)实验内容重复,缺乏完整性,仅局限于本课程内容的实验,而与其他课程的横向联系较少;(3)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综合实验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每一课程实验结束时,学生仅仅是做完了某门课程的实验,而对实验课程的总体缺乏认识;(4)实验内容陈旧老化,不能体现现代科技发展水平;(5)实验室、实验仪器被各分科实验室占有,利用率低。为了克服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中的弊端,我们将实施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将我校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林产化工四个与化学紧密相关的本科专业所有化学实验课程整合为一体化、四层次的基础与专业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新体系,打破传统的按二级学科各自开设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构建完整的、贯通的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实现一体化、四层次、开放式的基础与专业相结合的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的特点。具体过程中将根据实验教学对象和内容,按以下方案构建化学实验课程新体系:第一层次为:化学基础实验课程内容包括原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普通化学实验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部分。该课程在1-2学期开设。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术、熟悉实验仪器、学会实验方法,为综合设计实验以及专业基础实验准备条件、打好基础。第二层次为:综合设计实验课程内容以研究性和设计性实验为主,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初步培养科研能力。该课程在3-4学期开设。第三层次为: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内容按专业不同而不同,以夯实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创新能力为主。该课程在3-6学期开设。第四层次为:科研创新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由所在学科的指导老师制定,并依据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实时更新。由于指导老师所申请科研项目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在此基础上设置的实验,必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且指导老师的科研团队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势必出现教学相长的局面。课程以师生双向选择为主,时间以周末、假期等业余时间为主,学时数由相应指导老师核定。
三、总结
总之,通过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克服传统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单纯的验证性实验和低水平的重复实验)的弊端,使化学实验真正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培养和造就创新性人才。面临现实的就业形势和求职压力,学生在提高实验技能方面有迫切的内在需求。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之后,可增加更多专业实验,受益众多学生;可提供更多实验时间,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可更新实验内容,进一步强化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尤为突出的是,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郭鑫 胡云楚 吴义强 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理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三篇: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1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无机化学是高等工业、农业、林业、牧业、水产类院校本科生的一门概论性重要基础课,无机化学实验是无机化学理论的应用实践环节,课程共16课时,优选7个实验项目。根据理论教学重点知识、重点章节挑选整合实验项目内容,根据不同专业性质选开不同实验,这些都是有关实验教学质量水平的重要问题。通过参考国内重点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材和本校基础化学实验教材,增加实验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开设的实验分别有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纯度分析。以便不同专业、不同学时的班级根据需要选做。目前,大部分本科院校的无机化学实验所使用的仪器数量不足,实验课时有限。通常是一次实验需要安排几个学生共用一台仪器。这样不可能让每个学生自始至终地进行实验操作。结果,实验技能较好的学生没有成就感,实验技能较差的学生没有压力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失去了探索未知的条件和勇于创新的动力。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实验教学时空内,尽量多的了解仪器的基本结构与重要部件的功能,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必须对现有的实验教学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创新。实验内容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少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实验兴趣不高,导致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低,解决问题能力差。教师讲授实验内容所占时间太长,造成学生实验时间不够。目前,国内外许多名牌大学均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而我校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急需改革。
2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化学实验纷繁复杂,学生只有能够有目的、有条理的观察和深刻地思考,才能从复杂的化学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掘课本中理论知识与实验的结合点,从不同途径去解决问题。对那些有创意的学生要及时鼓励和肯定,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在实验技能知识运用、观察现象等能力方面得到锻炼,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严格的实验条件下进行的,如果条件没有控制好,也许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果。这就告诉我们,学生在进行实验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并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进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是高质量的实验教学的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对实验教学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取决于教师的能力、经验、积极性和责任心。好的实验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规范操作,还要教会学生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优良品质。因此,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对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过去,在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教师只注意到化学实验与化学知识的结合,而没有注意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因而导致部分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废气、废渣等随意倾倒,造成环境污染。实际上,化学实验与社会、环境关系十分密切,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往往都包含了一定的化学因素。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把实际生产中防潮、防锈的化学方法应用到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去,对学生适当进行环保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传统观念上化学实验很多是有污染毒害和燃爆危险,使得不少学生在实验中缩手缩脚,实验能力锻炼很受影响。而绿色化学则强调生产和使用化学产品时有效利用资源,减少和避免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有毒有害的试剂。因此我们必须用绿色化学思想指导实验教学,努力使化学实验成为环境友好、技术清洁先进的科学研究。我们在实验室现有条件下不断进行了通风改造,删除了毒性大的试剂等试验;部分实验强调试剂用量减量或微量化操作;用金工实习的废铁屑做原料制取硫酸亚铁铵,然后回收产品用作电化学实验试剂,提高了化学品的利用率;教育学生废液废渣不随意乱倒乱扔和仪器试剂原地取原地放,使学生实验时有成就感和责任感,环保概念得到增强,绿色化学思想得到体现。
3结语
通过对无机化学实验改革的初步探索与实践,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综合素质为核心,采用互动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实验教学改革对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方法不断出现,要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新方法和新技术,就必须不断增加与新技术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实验内容要不断更新,而如果没有相应的设备是做不到这些的。只有教学模式、方法等紧跟时代步伐、整体优化,才能更好地发挥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作用。
作者:杨富国 朱琼霞 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环境与土木建筑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第四篇: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师范生技能培养
1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不够合理。
现有的实验教材内容上大多是理论验证型的经典实验,主要是滴定分析,实验过程和步骤有很多相似之处,实验过程中多是分析天平、移液管、容量瓶、酸碱滴定管等仪器的使用,造成学生思想上对该课程不重视,认为分析化学实验无非是滴定操作和简单计算,对课程内容感到乏味。
(2)教学方法单一。
多是由教师将实验目的、仪器和试剂、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先写在黑板并详细讲述,然后由学生操作。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3)学生对实验课重视度不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主要表现如下:实验操作不规范,读数不严谨,滴定时多加一滴或少加一滴、终点时颜色深点或浅点认为影响不大,随意记录数据,不善于思考实验现象,实验出现反常现象第一时间向老师问为什么,而不是自己查阅资料独立思考或与同学讨论后再找老师,甚至连滴定管漏液或堵塞这样的事情都不去找原因动手处理;缺乏反思和评价意识等。这些不良习惯一旦养成,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很难纠正。
(4)成绩评定单一,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虽然在成绩的考核中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操作考试两部分组成,但平时成绩的评定主要以实验报告为主,造成学生只重视实验报告,甚至编造实验数据。针对上述问题,近几年来,我们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行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尝试。
2教学改革的内容
2.1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包括基础训练型实验、验证型实验和综合设计型实验三部分。教学过程中,删除了与无机化学实验中重复的内容,精选验证性实验内容,引入了综合设计型实验内容。在基础训练型实验部分,重点是培养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和熟练性,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严格要求学生正确掌握分析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正确洗涤和使用、溶液的配制、滴定、量取、如实正确的记录实验数据,为后继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验证型实验部分,主要是四大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这部分实验内容验证所学分析化学理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正确树立量的概念,进一步熟练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型实验是对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的全面考核,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部分教学过程中,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给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且具有趣味性实验题目,如奶粉中钙含量的测定,这样有助于调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和主动性。学生分组查阅资料、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独立配制所需溶液,验证实验方案可行性,最后写出实验报告。这个过程允许有失败,但要有失败的原因分析,找出解决方法。
2.2改进教学方法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将传统的教师详细讲解学生操做这种简单的授课方式,变成学生讲解示范听课学生纠正补充教师总结并正确示范的授课方式。这就要求学生充分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对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仪器和试剂、实验注意事项等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要用正确的语言清晰的表达出来。由于每次上课都是随机抽取学生讲解,每个学生都会认真准备,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师范生技能的培养。学生讲述内容存在的不足,被大家及时指出,最后教师总结纠正,这个过程加深了大家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种授课方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对化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掌握了实验技能,而且把所学到的知识用正确的语言表达传递出来,体现了师范生技能培养教学目的。
3总结
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教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给予解决,而是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可能原因,鼓励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在综合型试验中,引导学生思考,多问为什么,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究的机会。针对不同的实验,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到问题的答案并总结出来。在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当场处理数据,这样可减少学生涂改数据的机会,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时指出数据不规范的地方,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实验误差较大的原因,本次实验的收获及存在问题,下次实验加以改进。通过这些手段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贾华丽 周娟 周冰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第五篇:开放式教学化学实验应用
1.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由来
开放式教学模式最早是1921年英国人尼尔提出的一种教育理论。教育目标是培养儿童的自由、平等、互助、自信的理念,其教育方式是在游戏中学习。之后,美国教育家科恩以题目为中心和开放课堂模型,形成开放式教学的雏形,强调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愿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2]强调了创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时空的变换,学习过程的多样性和多变性,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力。主动求知和探索的欲望,使学生的素质在开放的状态下得以提高和发展。
2.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开放式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兴趣中学习。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了辩证思维和开放思维,明确了教师的催化剂作用,教师要善于观察追踪和配合学生的作用。在尊重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发现和尊重学生的问题的前提下,观察和帮助学生完成求知和探索过程。开放式教学就是通过教学内容、资源、形式和评价的开放来实现课本知识与学生经验,课堂实验与课外生活体验的融合,使教学更具有民主性、主动性,渗透性、动态性、互助性、创造性、科学性、和谐性等特点。使教学目标符合社会需求,教学内容符合现代要求,教学方式符合人才培养目的。
3.开放式教学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开放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所以必须要树立开放的观点:调整资源,重新整合,与时俱进。化学实验教师要结合开放教学的理念优先学习,优先收集化学在生产、生活和临床医学上的应用,把与化学有关的热点融于实验教学中,抛砖引玉,使学生能感受到现代科学进步的脉搏,同时又可以不断完善和发展整个教学过程。使化学实验能够培养意志品质,自主能力和创新意识。
3.1开放的化学实验
首先要选择相应类型做开放式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教师要把教学经验与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验前的准备情况结合起来。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开展与生活必需,专业需求,前沿发展相关的实验,如氯化钠的提纯,重结晶和过滤,水杨酸的性质检验及阿司匹林的合成,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等。学生则根据自己的认识,喜好作出有关实验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查找资料比如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来确定方案,通过教师指导,也可以师生一起共同研究,学生的讨论和辩论等过程来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其次,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实验方案开始分组实验,实验的过程需要经过实验备品的收集领取,配置的药品,使用的仪器,遇到的问题和寻求帮助解决的方法,一直到实验结束。这个过程,学生之间通过分工、合作、讨论,总结,再观察,体会,分享,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完成实验形成的报告不一定是一个结论,但一定是通过总结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后得出的结果。对于实验结果及结果误差的讨论使学生能更深的体会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样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2创建开放的实验教学情境
开放式教学有知识和情感两条主线,在相互作用下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才会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潜能的实现,学生才会有热情,才会积极参与。首先开放的化学实验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选取适合学生的开放实验内容。其次是要相信学生,相信他们对实验问题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旁边指导,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比如乙酰水杨酸制备反应器中不干燥会是怎样的结果,加热温度过高了又会导致怎样的状况,来发表见解,然后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再次是尊重学生的情感,对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认识,不同的结论。开放式实验就是让学生在探讨中拓展思路。
3.3合理运用开放的教育资源
开放的实验要广泛运用现代教育资源,深入挖掘开放的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放教学空间,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如运用多媒体辅助化学实验,可以选择像常规操作,验证性实验,化学物质性质实验等在虚拟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分析,吸引学生自主实验,反复实验,主动求知。让学生在真正进入实验室之前熟悉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效率。这种虚拟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实验技能。
3.4传统教学与开放式教学在化学实验中的比较
举例水杨酸的性质检验及乙酰水杨酸的制备:水杨酸(学名邻羟基苯甲酸),具有有机酸的性质,酚的性质,成酯反应。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解热镇痛药,有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预防血栓形成,治疗心血管病,价格低廉疗效显著,可人工合成。
4.结束语
开放的化学实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学生在兴趣中获得了知识,获得了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与当前所倡导的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有综合素质的实用型人才相一致,开放性实验教学把师生从学生学的累,教师教的辛苦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满足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使学生的良好品质得到充分发展。开放式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要求,就是要有开放性教学的能力。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新的时代,如何把师者的角色赋予更丰富的内涵,开放式教学模式体现了这种积极正面的作用。
作者:李萍 单位:锦州市卫生学校
第六篇: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1引言
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一起称为四大基础化学课程。分析化学不仅对化学各学科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国防安全、资源开发等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很多的领域都需要运用到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近年来,分析化学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环境检测、食品安全检测、公共安全、营养成分分析等领域凸显出了其重要性。它可以给人们提供检测食品、蔬菜等中Vc的测定;农药残留量的检测;血液、头发中微量元素的分析;确定糖类、蛋白质、DNA、酶以及各种抗原抗体、激素及激素受体的组成、结构、生物活性或免疫功能;控制产品质量等。鉴于分析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几乎各大高校化学专业的本科教学中都开设了分析化学这门课程。
2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分析化学实验课是与分析化学理论课相配套并独立开设的一门实验课程。开设实验课的目的就是要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对培养人才的综合水平及创新能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训练,是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等。然而,就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来看,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目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目的仍停留在使学生巩固并加深对分析化学理论课中某些理论和概念的理解,掌握实验基本方法和实验技术,了解常用仪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及处理实验结果能力的基础上,实验内容几乎都是延续了很多年的验证性实验,这些验证性实验与分析化学发展前沿相距甚远,因此,很难培养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兴趣,难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分析化学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性。这些都是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也是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只有真正地将实验教学内容与分析化学前沿结合起来,将实践中涉及到的分析化学技术适当地加入到本科实验教学中来,并通过增设一些课外兴趣实验等辅助实验教学,建立新型实践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实践型、应用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3实践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分析
(1)结合分析化学发展的前沿,将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适当调整,在环境检测、食品安全检测、营养成分分析、公共安全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设计一些调动学生兴趣的实验,使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不再局限于教材中经典的实验内容。(2)实验教学手段也做适当改变,除了在大部分已设计好的实验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巧外,留一到两次实验课的时间给学生,使其发挥创造性,自主设计实验并验证自己的想法,从而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创新和实践在分析化学学习过程中的意义。
(3)改变传统的只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模式,增设一些涉及分析化学前沿且与实践相关的课外兴趣实验,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分析化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使他们真正从思想上体会到分析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结语
实践型、应用型、创新型的高素质的化学人才培养模式,顺应了21世纪的时代要求,符合当今社会对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实践型的分析化学教学模式能从根本上处理好高校教学中学与用的关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加学生就业的筹码。这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自身自我发展和提高的愿望,也保证了化学专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和与时俱进性,使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保证高校能够输出一大批优秀专业人才,体现出高校的价值。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做好实践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结合,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化学知识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将分析化学研究的前沿和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分析化学技术渗透给学生,使他们切身体会到分析化学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打破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调整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内容,增设一些辅助性的课外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兴趣,使他们切身体会到分析化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特色的实践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
作者:祁文静 吴狄 饶灿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重庆市綦江中学
第七篇: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和创新性初步探索
1引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2014年白春礼院士在第29届化学年会中指出对于未来化学的发展,要进一步增强创新自信,勇于挑战化学领域的重大问题,取得更多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希望化学家们为社会创造出更加绿色、安全的化学物质和产品。当代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工程中的重点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如何从源头上阻止污染,保护人类的健康和赖以生存的环境,使化学能够真正的为人类创造清洁无污染的财富,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改革化学实验教学、走绿色之路,在大学化学教育中势在必行。因此,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研究性的课题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体现绿色化和创新性。
2创新性和绿色化意识的培养
笔者作为一名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工作的化学老师,深刻的感受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绿色化意识不强,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在于学生对大学三、四年级开设的创新性实验课的兴趣不大,自愿报名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少。追其原因在于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太薄弱。大多数学生认为创新性离他们很远,创新很难。应告诉学生现在大多数所谓的创新都是在别人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拔高,只有很少一部分工作是完全的自主创新。个人看法:或思想创新,或手段创新,或应用创新,或集成创新,在别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就是创新。因此,可以是研究对象创新,可以是实验方法创新,或是同样的实验方法、过程,但结果更好等等都可以认为是创新,消除学生对创新的畏难意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下,教师可通过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来建立实验教学绿色化理念。在大学化学教育中,绿色化学意识的培养是实现绿色化学最便捷和最有效的选择,通过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绿色化教育,能增强学生的绿色化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因此,从学生开始进入大一的学习起,就要不断的进行创新性和绿色化意识的教育。
3用绿色化的理念看待问题来寻找创新点
1990年,美国环境保护总署Anastas及其合作者首先提出了绿色化学的概念。绿色化学是指利用化学原理,在化学用品的设计生产和应用中,消除或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生产,设计研究没有或尽可能减少环境副作用。很多学生认为创新点很难找,如何找创新点呢?我们可以以绿色化的理念在我们已学习的实验课中的实验实例中寻找创新点,具体的说就是看化学药品、化学反应、反应过程、反应产物及反应用量等等的能否实现绿色化,即:①实现原料绿色化:在实验过程中,要尽量使用无毒、无害以及可再生的原料;②实现化学反应绿色化:在实验过程中,尽量确保反应的中间产物及所使用的催化剂无毒无害;③实现生成产物绿色化:反应产物,例如所生产的气体、液体等没有毒害或进行无毒无害处理;④实现实验用量绿色化:在满足实验要求的前提下,所使用的试剂的用量最少;⑤实现实验方案绿色化:实验装置尽可能的重复利用,尽量使用低能耗的物质等。所以用绿色化的理念看待问题可以让我们寻找到许多创新点。
4在创新性实验中体现绿色化
目前,多数高校在学生本科的化学实验设置中大致分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合成实验、化学综合设计实验以及创新性实验这四大类,其中,创新性实验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实验中尤其是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学生真正是自主设计创新实验中的主体角色,老师做为辅助和建议功能的角色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实验设计中进行作用的实验路线,选用无毒、无害的原料,无毒、无害的溶剂,尽可能进行绿色化化学反应,得到环境友好性产品。学生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也要有意识的体现绿色化,减少化学实验三废对环境污染,尽可能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由于完成化学实验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试剂,可以采用微小型的仪器,尽可能减少中间生成物的转移过程,以减少试剂在器皿上的附着量,用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进行实验,从而极大地减少了实验三废的排放。
5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实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迅速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技术是实现和开展化学仿真实验教学的有力保障。近几年,兴起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的化学实验教学。但在民族地区使用并不广泛和深入,关于多媒体教学,对其评价可谓毁誉参半。但是有一点,大家不可否认的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化学实验是一种绿色的实验方式,因为它的化学试剂和仪器装置都是零投入,而产物可以实现废弃物零排放。特别适用于演示一些复杂的实验过程尤其是有一定危险性或有有毒害性物质释放的难以成功的实验过程和不易理解的实验设备工作原理。计算机辅助的仿真化学实验是实验教学、走绿色化之路的途径之一。6改革实验内容,体现绿色化和创新性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化学实验脱离生活,所以在实验教学中,将实验与日常生活相关联,有意识的鼓励学生进行解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可以选择多个具有社会意义的活动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从中自由挑选,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结合地方资源,在实验项目的设置上,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在教学中,改变以往传统的实验模式,从而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性。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还可以通过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通过对成果的提炼和转化,凝练成本学科的研究热点。教师设计出创新型实验,通过老师的的创新,带动学生创新,这样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是这就要求实验的内容新颖,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可以进一步探索、思考创造的空间,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真正地有机会去思考。作为高校化学教师,应将绿色化和创新性的理念融入到化学实验教学中,大力鼓励学生在实验课中发现问题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培养具有绿色化和创新性意识的化学人才。
第四篇: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实验教学已经成为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点部分。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系统地将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
不论是从人类认识规律,还是从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培养他们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等角度来看,化学实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概念的形成,常常需要一个过程。从实践出发,首先获得一种感性认识,然后经过分析、概括、推理,慢慢形成了一个概念,并在以后的发展中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因此一个概念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的,化学概念也是这样。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科学地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同样,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入地领会化学定律和化学原理,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实验教学还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化学科学的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理论的感性认识,并通过抽象思维形成理性认识,而通过实验又可以验证和巩固概念、理论,使之发展和深化。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对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陶冶思想情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应当注重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实验,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操作,在亲自实践的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创新精神。但是,通过教育实习和见习的亲身体会,以及一些走上讲台的化学教师的介绍,目前中学的学生实验课中,一般做法是将实验目的、内容预先按实验报告顺序列于黑板上。这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如果改为根据实验特点提出课题要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根据实验目的及内容,选择仪器药品,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操作。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又能获得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第五篇:化学实验教学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洪江市群峰乡中心学校 吴赵
摘要: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程理念,是我们初中化学教师面临的新问题。本文结合新课标对化学实验的要求和当前实验教学的现状,认为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改革验证性实验和封闭式实验、改进实验及其手段、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化学 实验教学
1、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以来,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往往是理论知识的“副产品”,基本上处于“照方抓药”、“验证前人”的状况,操作也基本停留在“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规范上。这样的实验仅仅是为了达到学科教学目标而进行实验,教师心中没有课程意识,没有把实验教学与学生的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这样的实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发现和解决化学中的问题,更不利于创新思维方式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因而改革实验势在必行。加强实验教学,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创新试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精神,以适应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的需要。
2、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对策
针对以上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弊端,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应努力渗透新课标理念。在现有的初中化学课程体系中,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和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抓起。
2.1、更新实验教学观念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验证及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训练的培养模式。依照新课标理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纠正一些学生不爱动手、喜欢背实验的学习习惯,培养 1 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实验教学成为他们质疑、信息收集和处理、探究的实践活动。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科学探究。
2.2、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成才的先兆。学生有兴趣,才会自觉地花时间、下功夫、动脑筋,积极地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例如,在上绪言课时,我一般是避开课本,做一些有趣的实验。我拿出一块用60%酒精溶液浸过的手帕,做“烧不坏的手帕”实验,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疑惑中,接着拿出一杯澄清石灰水,让学生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杯中的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学生欢欣不已,继而惊讶,提出疑问:“是真的牛奶吗?”老师摇头。进而把学生情绪推向高潮。其后讲到,如果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就要学好另一门基础自然科学。这时老师用课前准备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向挂在黑板上的一张白纸喷液,两个醒目的大红字“化学”跃然纸上。至此,使学生感到化学学科的奥妙无比,趣味无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3、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
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学生应能自己找出实验的原理,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实验方案并选择实验仪器。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经历与科学家相似的探究过程,亲自参加了化学问题的提出、假设、实验及问题的验证解决等活动过程。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敏锐观察,丰富想象,有效类比的周密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而形成的,既达到了开拓思维,交流合作的目的,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验中得到加强、训练,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如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所收集到的氧气是红色的,显然,这不是氧气的本色,是什么原因呢?如何改进装置呢?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试管口部要塞一团棉花;也有的说:可塞上一团海绵、纱布、餐巾纸、玻璃丝等等,答案真是五花八门。又如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让学生得出生成物是烟还是雾的结论十分困难,教师硬说是白色的烟,学生难于接受,不如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到底是烟还是雾。引入开放性实验,其意义不在于立即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而在于激发学生不断探索、追求,在一定条件下得到相对满意的结论,这才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
2.4、开放化学实验室,提供探究的平台
探究性实验由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我通过开放实验室,轮流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以补充时间及设备的不足,实验时可以以两人或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实验研究。开放实验室要求有专职教师负责,负责老师要有科学探索精神和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能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改进和 创新。
2.5、改进实验装置,优化实验设计,使实验探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如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白磷属于剧毒品,取用时不太方便,有时将白磷置于锥形瓶内,还未称量好整个装置的质量,白磷就自燃了。因此,我引导学生这样改进:取一小粒火柴头(将火柴折断后得到)连同红磷一起置于试管内,用橡皮塞塞紧,并用试管夹夹住,一同置于天平上称量,然后加热试管,让火柴头燃烧完再称量,可以观察到天平仍平衡,同时还清晰看到试管内生成的白烟且白烟不断下沉,进一步说明五氧化二磷密度比空气大。改进后的装置简单明了,现象生动直观,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科学设计实验的能力也得到培养。
2.6、改进实验手段
要想得到更好的实验效果,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多样化的实验手段。借助幻灯投影,有助于学生更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如:镁、铝、锌、铁分别与酸反应速度的比较等等,投影出的现象明显,效果非常好。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电化教学设备,可把一些在教室做不了的实验和不适合做的实验,如:从微观角度解释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和有毒的、有危险的或装置过于复杂的实验,制成教学软件,在课堂上反映,也能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7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
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我们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科技节,化学晚会列为专项内容之一。在晚会上表演节目(趣味化学实验、化学小魔术、小游戏等)的都是化学兴趣小组的成员,而观众大多是本校学生。丰富多彩的晚会把他们带入五光十色的化学世界,听到“爆竹声声”,学生自然联系到不纯氢气点燃时的爆鸣,看到“空瓶生烟”、“清水变色”,就急着想了解“这是什么变化?” „„兴趣的激发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还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学习§3-1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要求学生调查了解“你家附近的河水清澈吗?请问你们父母,在他们当学生时,这条河是不是像现在这样脏?”此外我还开辟了“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以及限用厨房内的用品 3 来鉴别精盐和碱面(NaHCO3)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总之,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体会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在实验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郭仪敏、马胜利:一氧化碳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 《教学仪器与实验》2004.7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01年第一版
3、戴珊玲.化学实验教学与探究性学习整合管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269~270(1~2):30-3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制订,《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34。
5、刘红云.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探究能力[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274(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