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时间:2019-05-15 13:10: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第一篇: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导语:关于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学生现状

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初具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已经有了个人的认识,上课的准备,课堂的发言,困惑的作业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习惯。虽然他们的自制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都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继续抓好学生的良好的上课习惯、听讲习惯、完成作业的习惯等。

知识能力情况:

(1)能初步认识20以内的数,并能初步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数量。

(2)能初步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3)能够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4)一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对辨别方向也初具一定的能力。学习习惯情况:

1.大部分孩子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弱。

2.课堂的常规养成上较差,注意力时间短。

3.没有形成数学规范的在作业本子上书写的习惯。

4.主动思考的习惯以及与人合作的习惯没有完全形成。

5.仍不会自查作业。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2.经历观察实物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读、写0——100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会进行口算。

4.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准确地说出图形的特征,会用七巧板拼图。

5.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6.会进行100以内的数的计算,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会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熟练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及一位数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一单元“加减法(一)”主要学习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和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主要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实物,使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主要学习100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和数的大小比较。是学生能够学习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发展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结合日常生活认识几种常见的图形,在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动手能力。

第五单元“加与减

(二)”,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第六单元“加减法(三)”,学会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提问题的能力。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四、提高质量的重点措施

1.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2.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

3.给学生多提供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

4.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实物、学具的作用。

5.平时多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6.规范认真的书写的好习惯。要求学生认真按时完成作业。

7.重点巩固口算,并且以多种形式和校本教研为重点提高

五、课时计划

第一单元:加与减

(一)9课时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2课时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7课时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4课时

整理与复习3课时

第五单元:加与减

(二)8课时

数学好玩 1课时

第六单元:加与减

(三)11课时

总复习5课时

第二篇: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六单元“购物”。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结合购物情境进行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会”“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全册教学建议:

(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或语文是否完整,老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老师要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老师不要急于求成,对学生过早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例如,在实践活动“小小运动会”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一个童话故事,在讲故事的进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还可以结合学校的运动会,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三)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四)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六、课时安排:

1、生活中数——5课时

2、观察与测量——4课时

3、加与减(一)——10课时

4、我和小树一起长——1课时

5、有趣的图形——8课时

6、整理与复习(一)——1课时

7、加与减(二)——15课时

8、小小运动会——1课时

9、购物——5课时

10、加与减(三)——6课时

11、今天我当家——1课时

12、统计——3课时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六单元“购物”。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结合购物情境进行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会”“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全册教学建议:

(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或语文是否完整,老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老师要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老师不要急于求成,对学生过早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例如,在实践活动“小小运动会”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一个童话故事,在讲故事的.进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还可以结合学校的运动会,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三)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四)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一、生活中数…… 5课时

二、观察与测量…… 4课时

三、加与减(一)…… 10课时

我和小树一起长…… 1课时

四、有趣的图形…… 8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 1课时

五、加与减(二)…… 15课时

小小运动会…… 1课时

六、购物…… 5课时

七、加与减(三)…… 6课时

今天我当家…… 1课时

八、统计…… 3 课时

整理与复习(二)…… 2课时

总复习…… 4课时

我和小树一起长…… 1课时

四、有趣的图形…… 8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 1课时

五、加与减(二)…… 15课时

小小运动会…… 1课时

六、购物…… 5课时

七、加与减(三)…… 6课时

今天我当家…… 1课时

八、统计…… 3 课时

整理与复习(二)…… 2课时

总复习…… 4课时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3

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生活中的数、观察与测量、100以内的加与减和有趣的图形。

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是: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注重通过调查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四)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任教年级基本情况本年级共有学生288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掌握较扎实,对学习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中。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兴趣较大。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仍有畏难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还不错,但是成绩并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们应更多地关注的是保持学生已有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加以引导,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4

本期教学目标和总要求:

(一)、数与代数。在“生活中的数”学习中,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学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加与减”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 “购物”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结合购物情境进行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在“观察与测量”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在“有趣的图形”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在 “统计”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教材概况:

本教材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它不仅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学生知识现状简析:

本期一年级共有学生15名,分为两个学习小组。从年龄上来说,学生年龄比较小,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弱,学习自觉性较差,有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实现最终的学习目标。全班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比较好,但是主动探索学习数学的学生不多,学生对经历、体验数学缺少经验,本期有待进一步提高。

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1、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3、重视让学生体验数学生学习的过程。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5

一、学生现状

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初具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已经有了个人的认识,上课的准备,课堂的发言,困惑的作业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习惯。 虽然他们的自制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都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继续抓好学生的良好的上课习惯、听讲习惯、完成作业的习惯等。

知识能力情况:

(1)能初步认识20以内的数,并能初步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数量。

(2)能初步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3)能够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4)一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对辨别方向也初具一定的能力。学习习惯情况:

1. 大部分孩子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弱。

2. 课堂的常规养成上较差,注意力时间短。

3. 没有形成数学规范的在作业本子上书写的.习惯。

4. 主动思考的习惯以及与人合作的习惯没有完全形成。

5. 仍不会自查作业。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2.经历观察实物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 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读、写0——100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会进行口算。

4. 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准确地说出图形的特征,会用七巧板拼图。

5.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6.会进行100以内的数的计算,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会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熟练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及一位数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一单元“加减法(一)”主要学习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和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主要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实物,使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主要学习100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和数的大小比较。是学生能够学习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发展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结合日常生活认识几种常见的图形,在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动手能力。

第五单元“加与减(二)”,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第六单元“加减法(三)”,学会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提问题的能力。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四、提高质量的重点措施

1.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 。

3.给学生多提供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

4.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实物、学具的作用。

5.平时多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6.规范认真的书写的好习惯。要求学生认真按时完成作业。

7.重点巩固口算,并且以多种形式和校本教研为重点提高

五、课时计划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 9课时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2课时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7课时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4课时

整理与复习3课时

第五单元:加与减(二) 8课时

数学好玩 1课时

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11课时

总复习5课时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6

一、学情分析

本年级一(5)班共有同学们45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同学们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掌握较扎实,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中。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兴趣较大。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仍有畏难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同学们的成绩都还不错,但是成绩并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同学们,我们应更多地关注的是保持同学们已有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加以引导,培养同学们数学思维品质,使同学们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生活中的数、观察与测量、100以内的加与减和有趣的图形。

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是: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同学们的数感。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同学们的空间观念。

(三)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注重通过调查活动发展同学们的统计观念。(四)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发展同学们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并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同学们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同学们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同学们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同学们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学会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应用题。

2.培养同学们的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

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五、教学措施

1.重视以同学们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同学们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同学们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同学们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同学们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同学们的方法。

4.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5.继续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6.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7.重视引导同学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六、教学进度安排

课时安排:

一、生活中数…………………………………… 8课时

二、观察与测量………………………………… 6课时

三、加与减(一)……………………………… 15课时

我和小树一起长……………………………… 1课时

四、有趣的图形………………………………… 8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2课时

五、加与减(二)………………………………… 15课时

小小运动会………………………………… 1课时

六、购物………………………………… 6课时

七、加与减(三)………………………………… 10课时

今天我当家………………………………… 1课时

八、统计………………………………… 3 课时

整理与复习(二)…………………………… 2课时

总复习………………………………… 4课时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7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3)班有学生四十九人,(4)班也是四十八人。通过师生一学期的共同努力,绝大部分部分上课能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具有一定基础的学习习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学生上课纪律松懈,精力不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经常拖拉作业,以致学习成绩较差,还需要在新学期里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这部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工作。

二、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共六个单元和一个总复习,分别从数与代数、空间图形、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是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降低了一年级上学期学生们学习数学的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较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法的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的: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这些方法中,学生们喜欢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要求,自己怎么快怎么算,但是要介绍这些方法。

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在“加与减”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且可以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现在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的拼图,用它可以拼出很多的图形,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不同方式的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安排学生填数游戏,旨在对孩子的口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训练,感受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熟练计算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

2.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学习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难点

1.20以内退位减法。

2.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四、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1.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教科书里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的方法、理论,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息息相关。

4.在教师的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事地批评自己、评价他人。

(二)知识与技能: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探索并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向课堂要质量。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特别是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开展一帮一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决心。

4.加强口算练习,逐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5.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6.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7.每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做到及时复习,及时考核,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补差补漏。

8.从作业上严格要求学生,不但书写工整,且准确率高。对每天的作业老师要及时批改,并让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

9.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效率。

10.做好培优扶差工作,提高数学及格率,力争使及格率达95%。

六、学困生辅导和转化措施

1.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促使他们的转化。

2.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

3.思想教育,转化观念端正学习态度。

4.根据学生的知识缺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补缺补漏。

5.多一份关心、帮助,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使其体验成功、努力学习。

6.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7.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逐步提高要求。

8.加强作业指导、抓质量。

课时安排:

一、加与减(一)…………………………………… 9课时

二、观察物体………………………………………… 2课时

三、生活中的数……………………………………… 7课时

四、有趣的图形……………………………………… 4课时

整理与复习…………………………………… 3课时

五、加与减(二)………………………………… 8课时

数学好玩……………………………………… 2课时

六、加与减(三)………………………………… 11课时

总复习………………………………………… 5课时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8

一、教材内容体系分析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是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降低了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较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法的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的: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欢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要求,自己怎么快怎么算,但是要介绍这些方法。

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在“加与减”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现在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

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的拼图,用它可以拼出很多的图形,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不同方式的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安排学生填数游戏,旨在对孩子的口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训练,感受数学的乐趣!

这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购物,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

的意义,能够熟练的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盒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逐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展和欣赏数字美得意识。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在数的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逐步树立学好数学动的自信心。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有学生30人,通过师生一学期的共同努力,绝大部分部分上课能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具有一定基础的学习习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学生上课纪律松懈,精力不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经常拖拉作业,以致学习成绩较差,还需要在新学期里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这部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工作。

四、教学进度安排

五、教学内容检测及评价

以课程改革新理念为指导,遵照数学课程标准四个方面的目标要求。把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主方向,尊重学生的差异,探索发展性学习评价机制,关注人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激励、诱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作出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对终身学习有价值的、公平的、客观的评价。一年级数学课程学习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激励学生进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力求做到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突出评价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合作意识、数学反思能力、思维的条理性和创造性。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着重体现评价内容的多维度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开展学生的自主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基础,仍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同伴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使学生学会欣赏、学会互相学习;让家长也来关心学生的成长历程,并从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给予恰当的评价

六、综合实践活动安排

我们一年级学生虽小,但个个见多识广,有目的的动手动脑的习惯与思考却很少做的好,因此在活动中要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捕捉了一幅幅令孩子们心动的画面,挑选一个个在他们身边的、为他们感兴趣和乐于思考、乐于接受的学习素材,以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不管是在知识、方法或能力等各个方面,只要有收获就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有些准备活动要与家长有机的联手,使孩子都能重视活动,并附诸行动,而不要流于形式。

七、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提问时适当降低难度。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及时进行学习水平反馈,及时查漏补缺。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6、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9

具体性计划具有明确规定的目标,不存在模棱两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20xx年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基础、智力因素等原因,学习成绩较差,缺少学习的积极性,有时课堂提问即使知道问题答案也不敢举手回答,这些方面需要我在今后加以注意,这学期我在数学方面重点就是抓好这部分“后进生”。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乘法的初步认识、统计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5、初步理解乘法,会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措施

1、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本学期我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改进教学方法。课堂上尽量使用儿童化语言,寻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方法,使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发展学生能力,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2、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在课堂上获取方法,解决问题,实现解决问题能力和基础知识同步发展。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提高作业的时效性。我要想办法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自主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形式上要活泼有趣,课内外结合,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我们班有不少家长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在指导孩子学习方面的确有不少问题,我要加大与他们的联系,本学期我要走进孩子们的家里,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掘家长的“潜力”。

5、重视培养习惯。好的习惯使学生学习数学事半功倍。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快速口算,使用尺子,认真思考、书写工整等良好习惯,并在数学学习中逐渐形成自觉行为。

五、教学进度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61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有3课时六做机动,便于教师创造性地安排教学。

一、下雨了——学看钟表……2课时

二、丰收了——100以内数的认识……6课时

三、牧童——方位与图形……4课时

实践活动——趣味拼图……1课时

四 、绿色行动—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12课时

五 、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5课时

六、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17课时

智慧广场……1课时

七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

八、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4课时

九、我换牙了——统计……2课时

十、儿童乐园——总复习……5课时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0

一、学情分析:

一、三班学生40人,四班41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性的去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是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降低了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较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法的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的: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欢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要求,自己怎么快怎么算,但是要介绍这些方法。

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在“加与减”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

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现在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的拼图,用它可以拼出很多的图形,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不同方式的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安排学生填数游戏,旨在对孩子的口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训练,感受数学的乐趣!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数感,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汇总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

1、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2)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

(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关于100以内的加减法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

(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4)把加减运算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在实际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2)在从立体到平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3)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三) 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

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购物,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

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提问时适当降低难度。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

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及时进行学习反馈,及时查漏补缺。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

方法。

6、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7、课堂主要是提高学生能力

8、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9、引导学生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10、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1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3)班有学生49人,(4)班也是49人。通过师生一学期共同努力,绝大部分部分上课能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问题,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具有一定基础学习习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学生上课纪律松懈,精力不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经常拖拉作业,以致学习成绩较差,还需要在新学期里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这部分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工作。

二、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共六个单元和一个总复习,分别从数与代数、空间图形、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是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降低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习数学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较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法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欢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要求,自己怎么快怎么算,但是要介绍这些方法。

2.第三单元“生活中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模型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在“加与减”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可能是不同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现在平面图形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拼图,用它可以拼出很多图形,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一个大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根据事物非本质、表面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特征进行不同方式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同时,安排学生填数游戏,旨在对孩子口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训练,感受数学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熟练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

2.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3、学习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二)教学难点

1.20以内退位减法。

2.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四、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实际问题,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信心。

2.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教科书里解更多有关数学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方法、理论,是人类文明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发展是息息相关。

4.在教师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事地批评自己、评价他人。

(二)知识与技能: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2.探索并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3.观察身边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可能是不同,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作用,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同时获得一些初步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能力。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向课堂要质量。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和富有现实意义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提倡学法多样性,关注学生个人体验。

2.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特别是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开展一帮一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学校里学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与决心。

4.加强口算练习,逐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5.能掌握一些常见数量关系和应用题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能力。

6.增加动手操作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周长、面积和体积。

7.每学完一个单元内容,做到及时复习,及时考核,这样可以及时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补差补漏。

8.从作业上严格要求学生,不但书写工整,且准确率高。对每天作业老师要及时批改,并让学生养成改错好习惯。

9.向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效率。

10.做好培优扶差工作,提高数学及格率,力争使及格率达95%。

六、学困生辅导和转化措施

1.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促使他们转化。

2.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

3.思想教育,转化观念端正学习态度。

4.根据学生知识缺漏,有目、有计划地进行补缺补漏。

5.多一份关心、帮助,努力发现他们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使其体验成功、努力学习。

6.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掌握。

7.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力所能及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逐步提高要求。

8.加强作业指导、抓质量。

课时安排:

一、加与减(一)…………………………………… 9课时

二、观察物体………………………………………… 2课时

三、生活中数……………………………………… 7课时

四、有趣图形……………………………………… 4课时

整理与复习…………………………………… 3课时

五、加与减(二)………………………………… 8课时

数学好玩……………………………………… 2课时

六、加与减(三)………………………………… 11课时

总复习………………………………………… 5课时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2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xx——20xx)下期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数学新教材学习后,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并能有一定个性的去完成学习任务。但学生的课堂常规还不算好,尤其是倾听的习惯和随便插嘴的习惯。本学期要在扎实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这一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生活中的数、观察与测量、100以内的加与减、有趣的图、购物、统计等知识。

教材的编写特点有: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数感,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汇总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

1、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交流信息。 (2)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 (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关于100以内的加减法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 (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4)把加减运算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在实际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2)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的长度单位。

(3)在从立体到平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三)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注重通过调查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四)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三、本册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1

(一)数与代数

1、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四、教法及学法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4、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5、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8、关注两头。一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学会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应用题。

2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二)教学难点:

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六、教学具体措施

1、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3

七、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4

第三篇: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全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

(一)”、第五单元“加与减

(二)”、第七单元“加与减

(三)”。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六单元“购物”。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结合购物情境进行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会”“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课时安排:

一、生活中数…………………………………… 5课时

二、观察与测量………………………………… 4课时

三、加与减

(一)……………………………… 10课时

我和小树一起长……………………………… 1课时

四、有趣的图形………………………………… 8课时

整理与复习

(一)…………………………… 1课时

五、加与减

(二)………………………………… 15课时

小小运动会………………………………… 1课时

六、购物………………………………… 5课时

七、加与减

(三)………………………………… 6课时

今天我当家………………………………… 1课时

八、统计………………………………… 3 课时

整理与复习

(二)…………………………… 2课时

总复习………………………………… 4课时

第四篇: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概况:

本教材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它不仅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

(一)”。是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降低了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较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法的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的: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欢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要求,自己怎么快怎么算,但是要介绍这些方法。

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加与减

(二)”,第六单元“加与减

(三)” 在“加与减”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现在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的拼图,用它可以拼出很多的图形,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不同方式的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安排学生填数游戏,旨在对孩子的口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训练,感受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学会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 1、20以内退位减法 2、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四、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发展数感,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汇总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

1、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2)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关于100以内的加减法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4)把加减运算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1)在实际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2)在从立体到平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3)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三)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五、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3、引导学生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4、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六、教学进度安排:

加与减

(一)7-10课时 观察物体

生活中的数

有趣的图形

整理与复习

加与减

(二)好学好玩

加与减

(三)总复习

2-3课时 7-8课时 3-5课时 3-5课时 7-8课时 2课时 10-12课时

5-6课时

第五篇: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下册

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写相关的教学计划,所以小编整理收集了相关的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欢迎大家阅读!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下册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年级现有学生39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

(一)》。第五单元“加与减

(二)”,第七单元“加与减

(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编写意图和特点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数感,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汇总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

1、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生活清净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2)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

(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关于100以内的加减法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

(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4)把加减运算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在实际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2)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的长度单位。

(3)在从立体到平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经历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下载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高 萍 2014.2. 本期教学目标和总要求: (一)、数与代数。在“生活中的数”学习中,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学会数、会读......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永济市城北中心校 晓朝学校 高继英 一、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性的......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推荐

    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希望大家喜......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大全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师生一学期共同努力,绝大部分部分上课能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问题,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具有一定基础学习习......

    2015-2016年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5-2016年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新课程标准总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一、情况分析我班有学生40人。全部进入学前班,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因为学前班学生学习习......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米稔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内容及目的要求 (一)“数与代数”领域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和小数”的基础上,扩......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日照市金海岸小学 厉磊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三班、四班的数学。两个班的学生共有132人。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