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下语文开学第一课
八下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教学目标 :自我介绍,建立良好的师生初次见面印象谈语文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学习语文的要求,规范学习行为
教学步骤 :
一、开场白(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板书名字)我的父母希望我成为优秀的人,今天我更希望我的学生各个都成为优秀的人。在这个温和的九月我们初次相识,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我们将朝夕相处,我希望与大家在语文学习的天地里快乐地耕耘收获,更希望与大家成为知心的朋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聊聊,让我走近你,也让你了解我。
二、语文学习的认识(读书的作用)
我们同学从幼儿园开始认字,到小学初中一直到高中,已经学了近十年的语文,那我想问问同学,学习语文有什么用?
会听说读写,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如果仅此,那我们只要学到小学的程度就可以了。为什么高中大学还要学呢?
巴金曾说过一句话:“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意思是说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要有精神需求。一个人只有精神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而学习语文,阅读书籍就是我们获取精神食粮的重要途径。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读书已经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
阅读使人充实,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在温州这样一个非常物质的城市,人们浮躁功利,同学们平时也经常会遇到一些麻烦的不顺心的事情。如果在这个时候能静下心来读一篇好的文章,就像吃了一剂定心丸一样地舒畅。
举例子:一个学生很聪明,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即使趴着睡觉最后也能通过考试——当然成绩是不理想的。他喜欢理科,不学语文,觉得语文学习没用。性格偏激,行动鲁莽,与同学老师关系紧张,自己也很痛苦,如果他能多读一点书,陶冶性情,心态自然会平与许多。
古今中外有大智慧成大事业的人都是喜欢读书的。古代有个钱思公家里虽然非常富贵,但很少其他嗜好,曾跟朋友说:“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宋代的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这就是著名的“三上”的由来。可见古人阅读写作思考之勤。
三、学习读书三境界: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3)“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1)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虽然环境不好,但应该登高远眺,树立大志。如果立志考浙大,纵然考不上,温大也必唾手可得。
(2)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经过辛勤劳动的过程,“为依消得人憔悴”,就是说要像渴望恋人那样,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人瘦带宽也不会后悔。
态度决定结果。
情商重于智商。
保龄球规则:10+10+10+10+10+10+10+10+10+10=300
9+9+9+9+9+9+9+9+9+9=90
语文学习重在日积月累。别忽视自己平时比别人少学一点。平时小小的差距会使你莫名其妙地落后。要重视自己比别人多一份努力,相信量变一定会达到质变。
(3)是说经过反复追寻,研究,到底取得了成功。可见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四、语文学习的要求
三要求:一预习的要求——①标段落②抄写课文生字词(注解)
二上课的要求——①圈点勾画②写批注
三课后的要求——①作业 本②文海拾贝
准备三本本子:预习本(课代表1负责收发批改,每课一次)
练习本(课代表2负责收发,披阅,每课一次)
文海拾贝(教师批改讲析,每周一次)
我会给两位课代表各一张作业登记表,每次作业分五个等级登记。按一定比例记入学期结束的成绩单中,未即使上交的你要向我说明理由。
五、结束语
所谓“教学相长”,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意见,请向我提出来。你可以在下课之后跟我聊天,也可以在随笔里向我提出来,也可以在qq里讲。我希望成为你们的好老师,更希望成为你们的好朋友。
现在我需要两个非常负责认真又能干的课代表,假如有意向的同学课后可以跟我讲一下。
课代表一定要选很负责很听话的。最好有一个能力也很强的。可以向班主任咨询,也可以向学生了解。也可以让学生自我推荐。
八下语文开学第一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
①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②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③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④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⑤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⑥上下楼靠右行。
2、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3、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①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②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③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④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项。
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1、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
2、乘坐公交车注意事项:
①车停稳后,方能上下车,上下车时注意秩序,不要拥挤。
②乘车时,要站稳扶牢,不要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时,应该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谨防扒手。
③注意公共场所礼仪,不要大声喧哗,保持环境卫生,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等。
第二篇:八下语文第一课《背影》
《背影》学习要点
《背影》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1925年这篇文章一发表,立刻轰动文坛。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有人认为:“要谈五四以来的散文,就不能不提到朱自清;而要谈朱自清,又不能不提到《背影》。”(林非《现代散文六十家札记》)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本文所反映的是1917年的事,那是我国近代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时期。文中写家境的“惨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民生计的艰难。《背影》写的是家庭的平凡琐事,以质朴无华的语言表现了深沉的父子之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背影》这篇著名的纪实散文,多少年来一直被选作语文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它之所以能经久不衰、深深地打动读者,在于它充满了亲子之爱,这是个永恒的主题,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其次,这篇散文构思的角度不同一般,语言文字平平实实,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怀念之情,因而十分感人。
一、字
1、借助教材或者字典写出下列加红字的读音
蹒跚(pán shān)踌躇(chóu chú)举箸(zhù)浦口(pǔ)
狼藉(jí)簌簌(sù)迂腐(yū)
琐屑(xiè)颓唐(tuí)
2、自己试着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
┍sàng丧失
┍bēn奔波
丧┥
奔┥
┕sāng丧事
┕bèn奔命
┍jìn禁止
┍chāi出差
禁┥
差┥chà差生
┕jīn情不自禁
┕chā差别
3、自己借助字典区别下列字的字形字音
┍卸
┍拭
┕御
┕试
┍倾
┍琐
┕顷
┕锁
┍藉
┍卖
┕籍
┕买
二、词语
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变卖典质:(把财产、衣物)出卖和典当出去。典,当。质,抵押。
光景:境况;状况;情景。
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颓唐:精神不振作。文中指衰颓败落。
聪明:在课文中的意思是反语,指自己愚蠢不懂事,表达自己内疚、悔恨、自责之情。
漂亮:在课文中的意思是指说话得体。
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
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
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
箸:筷子。
大去:意思是与世长辞,一去不返。这是委婉的说法。
2、理解运用词语
祸不单行 狼藉 光景 惨淡 聪明
变卖典质 踌躇 颓唐 漂亮 蹒跚
关于本文内容:
1、第一段的“二年余”指什么时间?第二段的“那年”是哪一年?
第一段的“二年余”,指1923年到1925年;第二段的“那年”是1917年,因为从第四段中提到“其实我那年已20岁”,而从第二段开始是回忆往事。
2、文章写徐州见父,为什么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怎么院子里会满是“狼藉的东西”?父亲的那句话(“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包含着什么意思?
作者看到因父亲卸职失业,不得不打点行囊回家,院子里乱七八糟的凄凉的景象,又想起祖母的去世,眼泪便禁不住簌簌地流下来了。这时候,父亲心里一定比儿子更加悲伤愁苦,可是,当他看见儿子流泪的时候,便强抑悲苦,反过来安慰儿子,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是多么的体贴、爱护。
3、为什么说“家中光景很是惨淡”?变卖典质、借钱办丧事说明了什么?
作者的父亲在徐州当烟酒公卖局长(在旧社会被认为是一种肥缺)不仅没有发财,还要借钱办丧事,变卖典当了家财去偿还亏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父亲的为人。父亲失了业,又背了债,悲和愁相交煎,所以说“家中光景很是惨淡”。
4、为什么写南京“游逛”只用“勾留了一日”五个字一笔带过,而写父亲是不是亲自送行却用了不少笔墨?
当时父子俩对游逛没有心思,而且它对写父亲也没有什么关系,用一句话交代一下就可以了,重点是写父亲对儿子的关怀爱护。
5、“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不要紧”,是父亲对自己而言,尽管“事忙”,但认为这无关紧要。“他们去不好”,是对儿子而言的,就怕别人照顾得不妥帖。这简短的一句话,说明他关心儿子胜过关心自己,充分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
6、作者为什么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而且还要叹气说“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这两句话是作者的自责,责备自己那时年幼无知,不仅没有体会父亲的一片爱心,反而嫌他“说话不大漂亮”,“心里笑他的迂”。现在想来,内心深感愧疚。
7、进站上车,父亲是怎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儿子的呢?
文章中两个“忙着”说明父亲全然不顾自己,只想着为儿子劳神费力。文章中一个“嘱我”,一个“嘱托”,说明父亲像慈母一样对“我”关心体贴。即使是找一个座位,他也要认真地“拣定”进出最方便的地方,真是细致入微,用心良苦。
8、作者为什么要在买橘子这件小事上做文章?
看见父亲的背影,令作者泪下的并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就连父亲穿戴的一身布帽,而儿子却穿“紫毛大衣”的事也没令作者大写特写,为什么偏偏在买桔这等小事上大做文章昵?首先,事物不在大小,感人与否主要看事物出现的具体背景。在此之前,作者用四段文字做铺垫,目的是渲染父亲的困境。在失业后靠变卖典质度日的困境中,把成年的儿子仍当小孩似的百般照顾,连路上需要吃水果的小事都考虑到了。因此这事虽小却蕴含着父亲无限的爱和动人的情意。其次,扬州有一种风俗,赠人以桔,意味着把好运气馈予对方。因为扬州话中好运气叫“局气”与“桔”同音。父亲将桔作为象征顺利的吉祥物送给儿子,凝聚了父亲多少至情痴爱。第三,再看买桔的具体情景。作者先交代“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这样的道路,即便是年轻人,跳下,爬上,爬上,跳下,也够吃力的,更不用说上了年纪又是个“胖子”了,“走过去自然费些事”。因此,这件平常小事在特定的情景中就变得不平常了。
9、作为儿子的“我”,是否能理解父亲的一片苦心?
文章中第5至7段生动写出儿子对父亲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儿子开始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继而“心里暗笑他的迂”,最后,当看到父亲年老体衰,蹒跚而行的身影与自己“紫毛大衣”形成鲜明对比的一身寒酸衣着,不觉流出泪来。这里儿子看到的是一颗赤诚的炽热的爱子之心。由“暗笑”到“流泪”是儿子对父亲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这是对父亲充满敬意的泪,无限同情的泪,也是对造成父亲不幸命运的淡淡哀怨的泪,辛酸的泪。
关于练习:
1、父亲的背影原是作者常常看见的,现在写的却是使他非常感动的背影。那么,本文着重写的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的那个背影?
2、本文写父子相爱相怜的感情,真挚动人。但这感情中渗透着淡淡的哀愁。这“淡淡的哀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着重写背影有两处:(1)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时候;(2)父亲送子时,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时候。
2、本文是在特定的背景下写父亲的背影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离别,父亲“大去之期不远”,不知往后还会发生什么灾祸。可以说,这是人生莫大的痛苦,是一种灰暗社会的世态。这样一来,就给全文定下了惨淡、衰败、哀伤的感情基调。但作者并没有就此绝望,只是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第三篇:语文开学第一课
腹有诗书气自华
(刘玄德三顾茅庐、秦昭王五跪得范睢、曹植七步作诗赢得性命)
观书有感(其二)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腹内全无
一秀才将试,日夜忧郁不已。妻乃慰之曰:“看你作文,如此之难,好似奴生产一般。”夫曰:“还是你每生子容易。”妻曰:“怎见得?”夫曰:“你是有在肚里的,我是没在肚里的。”
第四篇:语文开学第一课
语文开学第一课
教学目标:
1.回顾上学期的各科成绩,明确取得成功(或造成失败)的原因。
2.了解本册语文书的内容。
3.说说自己在假期中的收获。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提出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1.明确自己本学期应有的学习态度,认真扎实地上好每一节课。
2.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过程:
一、谈谈假期生活的收获
愉快的寒假就这样结束了,假期中我们经历了一年中最隆重,也是让我们最快乐的传统节日——春节,你心里有什么特别留恋的吗?谁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二、谈谈考试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1.回顾上学期的学习成绩。
2.由学习优秀的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方法。
3.请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说说自己平时是怎样学习的。4.让学生分析一下他们考试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以此给学生提个醒:不要把过多的心思花在玩或者别的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三、了解本学期的语文课本。1.和学生一起翻阅语文课本,对课本有个大体的了解,以便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作好准备。
2.明确本册语文课本的学习任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等等。
四、谈谈自己的打算,对学生的课堂常规进行要求。
1.让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谈谈自己的新学期打算,有什么新目标?
2.对学生的课堂常规做一些新的要求:
(1)上新课的前一天要对新课文进行预习,以便在上课时自己进行查缺补漏,做重点记录。
(2)上课时要求对课文中的重点字词进行勾画,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并主动与同学进行交流,以求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
(3)课后进行复习巩固,按时认真完成作业。
五、总结。
师小结:古语说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光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所以,我们要抓紧学习的分分秒秒时间,不要给自己留下任何的遗憾。
第五篇:语文开学第一课
语文开学第一课
欢迎进入初中语文世界
什么是语文?
• 语文就是语言与文字
• 语文就是语言与文学的简称
故事一:
• “吃”----“去” • “包子”----“报纸” • “大肥鸡”----“搭飞机”
故事二:
• 仇敌:“我是不给傻瓜让路的” • 歌德:“我恰恰相反” 故事三:
• 蒋介石:“我简直在对牛弹琴!” • 周总理:“对,牛弹琴!” 故事四:
• 我要炒肉丝
• A、我想要一份炒肉丝的菜; • B、我要亲自炒一份肉丝
生活就是语文
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留心处处皆语文” • 语文的“四大天王”:听说读写
仔细听
大胆读
广泛读
勤奋写
用心做一切,让别人因自己的存在而幸福!要想干,总是有办法的;不想干,总是有理由的!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
上好语文课要准备些什么呢?
• 物质准备:
•••••
1、练习本(2本)
2、小测本(1本)
3、练字本(一本装订好了的原稿纸)
4、随笔周记(B5不少于30页的软抄)
5、字典
6、古文译文本(A4不少于60页的硬抄)• 每日常规活动:
1、课前五分钟:我来推荐---名言、成语、好书等
2、硬笔练字:每天练字50个字左右
3、与课文对话:预习或复习10分钟课文,至少要朗读一遍。
• 每周常规活动:
1、每周练字一则(300字以上)或做综合练习题一份(由老师出题)
2、美文摘抄一则(300字左右),与硬笔练字同步进行
3、背诵积累:古诗词三首,美文一段(逢周五检查)
祝大家在语文世界里玩得开心,游得畅快!
参考:小升中语文衔接
要学好语文,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的学习习惯就是听、说、读、写的习惯。
1、养成预习的习惯。在老师教授语文新课前,应该先看看单元提示、多读几遍课文、预习好拼音字词、划出好词好句,试着概括文章的内容、找出文章的中心、思考课后的练习等等。
2、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老师的讲课是最关键的,老师一般都能抓住重点来教大家,要做好笔记,尤其是你不懂的地方更要认真听。在课堂上专注听讲,不仅听,还要思考和记忆,注意记住课文的重点、难点。除此之外,还应积极发言,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
3、养成对文本质疑的习惯,这是培养自己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手段。
4、养成复习的习惯时,复习语文要有计划:比如说,我今天计划哪些学习内容要看的,哪些内容要背的,要理清主次。复习的时候要认真,才能达到较高的效率!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用铅笔做上记号,找时间问问老师或同学(有些记不住的地方可以用一张纸抄下来,放在口袋里,随时背记)。早晚读也不要浪费时间,大声念出来!一般早晚读用来念念生字、文言文及其翻译(两者结合着一起背,虽然文言文不易学,但勤能补拙呀!)、背背古诗词、课文下面一些重要的词语注释等等。
5、养成阅读的习惯。阅读不仅仅是读课本上的课文,每周还应该抽时间看一下好的课外书,把好的词语、句子积累下来。这几年的中考,语文都要考名著阅读,因此还要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要边读边思考,学会制作读书卡的,养成圈、点、评的习惯。
6、养成积累的习惯。作文在语文考试中所占的分数是最多的,想写好作文,就要多积累:多背些古诗词、名言警句啥的,平时要看像《读者》《文摘》等优秀的书籍杂志,遇到优美的段子就摘抄下来,有感想也在一本本子上写几句自己的体会。
7、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要想把作文写好,除了积累外,还要做到善观察,勤思考,多练习,乐表达。
8、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写好字,书法是自己一生的名片。书写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平时要多多练字,注意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整洁。在作文评比中,书写尤为重要,书写潦草是得不到高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