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思念亲人的诗句

时间:2019-05-15 13:05: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母亲节思念亲人的诗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母亲节思念亲人的诗句》。

第一篇:母亲节思念亲人的诗句

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即将到来,小伙伴们知道有哪些关于母亲节思念亲人的诗句吗?不知道的话就一起看看吧!

母亲节思念亲人的诗句

1)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燕诗示刘叟》

2.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

3.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王建《短歌行》

4.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蒋士铨《岁暮到家》

5.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 徐熙《劝孝歌》

6.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 卢仝《示添丁》

7.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 李洞《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

8.一间茆屋何所直,父母之乡去不得。—— 王建《古从军》

9.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10.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11.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12.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 诗经《小雅?蓼莪》

13.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王昭君《怨词》

14.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 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15.无父何?无母何恃? —— 诗经《小雅?蓼莪》

16.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王建《渡辽水》

17.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 徐熙《劝孝歌》

18.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 欧阳修《画地学书》

19.袴襦砧动地,父母歌闤闠。——

贯休《上孙使君》

20.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诗经《小雅?蓼莪》

21.父母吞声哭,禽鸟亦为啼。—— 孟郊《尧歌》

22.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燕诗示刘叟》

23.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黄景仁《别老母》

24.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燕诗示刘叟》

25.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燕诗示刘叟》

附:母亲节想念妈的句子

1、妈,我愿您快乐多一点,烦恼少一点;健康多一点,伤病不再有;幸福多一点,我不再让你担心。母亲节来到,我只想和您说声:妈,辛苦了!愿您永远健康,永远快乐,永远美丽,永远幸福!

2、最温暖的是母亲的怀抱,最慈祥的是母亲的目光,最温柔的是母亲的话语,最柔软的是母亲的手掌,最无私的是母亲的疼爱。我最爱的是您——亲爱的妈,母亲节快乐!

3、母爱如水,长流不息;母爱如树,挚伞呵护;母爱如屋,默默庇护;母爱如灯,照亮前程。母亲节里,感恩母爱,祝福母亲,快乐幸福!

4、很多话,离开了想说给你听,很多事,远离了才记起回忆;很多爱,千山万水仍有牵挂。母亲节到了,祝福妈您健康长寿,我会一直想您,念您,爱您,不论我在哪里。

5、你瘦小的身躯,给我足够的保护;你纤细的手掌,给我足够的坚强;你微笑的脸庞,教我在风雨中成长;你温暖的话语,催我在挫折中昂扬!母亲节,我祝心爱的妈事事顺心,喜气洋洋!

6、当岁月把黑丝染成白发,当风雨在肌肤上印下深痕,当夕阳下的身影逐渐矮小,当电话那头的声音日益微弱,当我们在健康成长,才知道亲爱的妈正在变老。母亲节,愿天下母亲幸福安康!

7、走遍千山万水,牵挂不变的是你;时光再过遥远,回忆不变的有你。我亲爱的妈,我爱你。母亲节,送你我的真心实意,我会让我做到,因为我,你更幸福!

8、妈,您常说,“儿女的幸福快乐就是最好的的礼物”,母亲节里,我把“所有的幸福和快乐”用“短信包裹”发送给您,祝福最最亲爱的您: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幸幸福福、永永远远!

9、银发丝丝串成思念,眼皮松松变成牵挂,皱纹条条连成叮咛,腰身弯弯制成勤劳。母亲节到了,妈您辛苦了,我以后一定好好孝敬您,我爱您。

10、您勤劳的双手为我的成长开路搭桥,您温暖的目光为我的成长加油鼓劲;您无私的心灵为我的成长默默付出,伟大的母爱照亮我的一生。母亲节到了,愿母亲身体安好,心情愉悦,生活幸福!

第二篇:思念亲人诗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是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这个时候,我们更加的思念亲人,一起看看下面的思念亲人诗句吧!

思念亲人诗句

1、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选自徐干的的《室思·其三》

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选自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3、疏影横斜安在哉。——选自吴淑姬的《长相思令·烟霏霏》

4、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选自郑愁予的《赋别》

5、西湖岂忆相思苦。——选自刘将孙的《踏莎行·闲游》

6、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选自范仲淹的《苏幕遮》

7、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选自李白的《秋思》

8、寻思依样到心头。——选自龚自珍的《浪淘沙·写梦》

9、锦带吴钩,征思横雁水。——选自吴文英的《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

10、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选自徐再思的《折桂令·春情》

11、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选自李白的《长相思·其二》

12、曲阑凭遍思偏长。——选自叶小鸾的《浣溪沙·初夏》

13、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选自梁启超的《台湾竹枝词》

14、此心终合雪,去已莫思量。——选自虚中的《送迁客》

15、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选自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

16、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选自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17、日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选自李白的《长相思·其二》

18、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选自张籍的《节妇吟》

1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选自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20、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选自王国维的《点绛唇·屏却相思》

21、天涯万一见温柔。——选自史达祖的《临江仙·闺思》

22、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选自魏承班的《满宫花·雪霏霏》

23、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选自高鹗的《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24、艰难薄俗犹多事,漂泊南冠愧此身。——选自王逊的《西夏重阳》

25、迢迢五原关,朔雪乱边花。——选自李白的《千里思》

26、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选自张籍的《节妇吟》

27、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选自鲍照的《代出自蓟北门行》

28、黯乡魂,追旅思。——选自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

29、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选自陆叡的《瑞鹤仙·梅》

30、枕障薰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选自的《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31、旧游帘幕记扬州。——选自史达祖的《临江仙·闺思》

32、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选自朱彝尊的《桂殿秋·思往事》

33、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选自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

34、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选自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5、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选自周密的《扫花游·九日怀归》

36、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选自纳兰性德的《虞美人》

37、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选自李商隐的《无题》

38、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选自王沂孙的《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39、屈宋魂冥寞,江山思寂寥。——选自马戴的《楚江怀古三首》

40、凉意思,到南楼。——选自吴文英的《诉衷情·秋情》

41、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选自张籍的《蓟北旅思》

42、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选自李白的《送张舍人之江东》

43、何事东君,解将芳思,巧缀一斛春冰。——选自朱晞颜的《一萼红·盆梅》

44、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选自李白的《千里思》

45、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选自李冠的《蝶恋花·春暮》

46、心事孤山春梦在,到思量、犹断诗魂。——选自吴文英的《极相思·题陈藏一水月梅扇》

47、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杀长安轻薄儿。——选自贾至的《春思二首》

48、试听别语慰相思。——选自辛弃疾的《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49、相逢不尽平生事,春思入琵琶。——选自刘迎的《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

50、怀春情不断,犹带相思旧子。——选自吴文英的《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

51、一尺过江山,万点长淮树。——选自吴伟业的《生查子·旅思》

52、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选自苏轼的《临江仙·送王缄》

53、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选自皇甫冉的《春思》

54、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选自李清照的《一剪梅》

55、往事空馀元昊骨,壮心思上李陵台。——选自李梦阳的《夏城坐雨》

56、淡淡横朝烟,脉脉深秋思。——选自刘道著的《湘江秋晓》

57、屏山遮断相思路,子规啼到无声处。——选自高鹗的《青玉案·丝丝香篆浓于雾》

58、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选自李白的《长相思·其二》

59、叹绀缕飘零,难系离思。——选自王沂孙的《花犯·苔梅》

60、又争知、一字相思,不到吟边。——选自王沂孙的《高阳台·残萼梅酸》

第三篇: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

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

中秋思念亲人的诗句一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中秋思念亲人的诗句二

1、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思念亲人的诗句

5、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6、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11、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经典诗句

12、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13、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14、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5、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第四篇:清明思念亲人的诗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是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这一习俗已有XX多年历史。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宝库里,关于清明的诗作汗牛充栋。流传下来的经典诗作有如下八首,特与读者分享: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评:这是流传最广的一首清明诗。最精彩的词句是“欲断魂”,凭吊的人那种悲伤之情跃然纸上。后人还将这首诗以不同的断句方式改编成情景短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点评:这是一首写于清明时节的爱情诗。苏轼19岁与王弗结婚,夫妻琴瑟调和,恩恩爱爱。没想到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妻故十年后,在密州做官的苏轼在清明时节梦见了亡妻。生者与死者虽然幽冥永隔,却“不思量,自难忘”。特别是梦中夫妻相顾无言的情景,令人感动。

《寒食野望吟》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点评: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擅长用描写来渲染氛围,那随风而吹的纸钱,那一座座古墓,都给人萧杀之感,也让人顿生幽古之情。棠梨白杨本是风景所在,但在白居易的眼里,“尽是生死离别处”,道出了人生之无常。

《寒食上冢》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评点:这是作者上坟时的感受。重点渲染上坟的路上那凄凉之景。那孤零零的破屋,那危桥,都给人无依无助的感觉。所以“只愁余”。

《清明》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点评:由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篷蒿一丘,只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这正如当代人所说,无论你作官还是为民,最后都要回到同一个点:老去。只是生命的过程并不一样。作者这首清明诗,立意就深刻了很多,不仅仅是凭吊亡人,更是警醒活着的人。

《寒食》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点评:与其他写清明的诗作不同,这首诗明显地赋予了政治色彩。唐代于清明前在宫中赐大臣们清明烛火,于是,那些蜡烛之火燃起的烟雾笼罩了宫殿,并四散开去,巧妙地讽刺了特权及权贵之多。

《闾门即事》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廓,清明几处有新烟。

点评: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无新烟,说明四处都在凭吊亡人,那燃烧纸钱的烟分明是去岁的,年年依旧,思念依旧。特别是“试上”一词,把作者不敢窥望凄凉之景的心情生动地勾画出来了。

第五篇:节日思念亲人的诗句

当我们逢年过节的时候总会想家,思念亲人,古时候的人也是一样,他们把这种思念之情都写在诗中,一起来欣赏欣赏。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有些版本作《十五夜望月》,此处以《全唐诗》为准。杜郎中,名不详。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主要应该十五夜望月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此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他选取“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不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玉兔,那挥斧的吴刚,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也是如此。诗句带给读者的是十分丰富的美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诗人不再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在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痴情,手法确实高妙。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有言外之意,即“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在炼字上,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录此诗,末句的“在”作“落”字。徐竹心认为,“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全唐诗》录此诗,“落”字作“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此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赞王维诗“著壁成绘”,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画”。这一评语也可移之于评一切有意境的唐诗。正因为如此,所以历代画家喜作唐人诗意画。明《唐诗画谱》中就有以此诗为题材的版画。它的背景为曲岸远山,长空明月。画面中心是一处临水的胜游之地,曲栏围着竹木太湖石,一株高大的落叶梧桐树上有几只栖鸦,树旁生长着枝叶婆娑的秋桂。树下五人,两人望月而语。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李白的这首思乡之作,被称为“千古思乡第一诗”,感动了古今无数他乡流落之人。

诗的起句,“床前明月光”,可谓平实朴素之极,以此清静之景来衬出诗人的寂寞孤单。此诗在写法上,能注意心理刻画和行动举止描写相结合,第二句中,一个“疑”字点出诗人的内心深处迷离之因。由于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因此很容易产生错觉。这是诗人极写思乡之切,因而才情思恍惚,眼目迷离。后两句诗人从沉思中转而清醒过来,便是一“举头”,再一“低头”。为何要“举头”?因为诗人后来既然已醒悟到地上应是月光而不是白霜,所以就产生了无穷的遐想,这就是“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类的古人有关月光传情的诗句所表述的思亲之情。他感到光看地上的月光还不足以寄托自己的情思,因而便“举头”仰望,这样便可看得更加真切一些,清晰一些,似乎要从这明月里寻找家人从远方寄送来的美好祝愿。仰望既久,思念愈深,诗人便又转而“低头”了。为何还要“低头”呢?这是因为虽久久仰望,甚至望眼欲穿,依旧不能从明月那里得到一份慰藉,无奈之中,只得低头沉思不语了。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从无意写有意则意真。于是,诗人将对故乡的思念,化为寄情明月之举,头上的明月,心中的故乡,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此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和作者有多种说法。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木斋提出《古诗十九首》及建安诗歌的重要组成大部分诗作是曹植之作。李善注《昭明文选·杂诗上》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认为作于东汉时期,这也是二十世纪以来的主流观点。今人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在汉末那个时代,文人往往为营求功名而旅食京师,却又仕途阻滞,进退两难,因此有像《明月何皎皎》这样反映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之作。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词人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了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是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词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词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我安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苏轼的词作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下载母亲节思念亲人的诗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母亲节思念亲人的诗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代思念亲人的诗句

    满怀思念遥寄月一弯,丝丝眷恋托付星几点,无论你是在他乡孤独的旅途,还是刚踏上归乡的客船,满天的星光和月色,都是我对你最真的思念!一起来看看思念亲人的诗句,仅供大家参考!谢谢!1、......

    思念亲人的诗句[推荐阅读]

    思念亲人的诗句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句子。诗句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念亲人......

    思念亲人的诗句(五篇材料)

    思念亲人的诗句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句吧,诗句是诗的句子,泛指诗作。那什么样的诗句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思念亲人的诗句,欢......

    中秋节思念亲人诗句(精选合集)

    中秋节思念亲人诗句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句子。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

    中秋思念亲人的诗句五篇

    中秋思念亲人的诗句15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句都不陌生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高度凝练的句子。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

    思念亲人的诗句有哪些

    导语:念是一种幸福的忧伤,是一种甜蜜的惆怅,是一种温馨的痛苦。思念是对昨日悠长的沉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正是在不尽的思念中,人的感情得到了净化和升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

    中秋思念亲人的诗句_古诗

    团团圆圆中秋节,月圆饼圆人更团圆;快快乐乐中秋节,明月圆圆幸福无限!下面就是有关写中秋思念亲人的诗句与古诗,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中秋思念亲人的诗句 古诗篇1:1、戍客望边色,思......

    哪些思念亲人的诗句5篇

    思念亲人,又是一年中秋夜,又是一轮明月高悬。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哪些思念亲人的诗句,欢迎来参考!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