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三体》中从猜疑链到他者问题论文(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13:00: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幻小说《三体》中从猜疑链到他者问题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幻小说《三体》中从猜疑链到他者问题论文》。

第一篇:科幻小说《三体》中从猜疑链到他者问题论文

一、从猜疑链到他者问题

世界上的不同国家、民族为什么会冲突不断? 这个问题虽然幼稚,但是正如刘慈欣在小说《三体》中提出的猜疑链概念,---两个个体在没交流前对对方猜疑: 你猜疑我是怎么想的,我猜疑你是怎么想的,就算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我也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你还会猜疑我是怎么想你的,我也会猜疑你是怎么想我的……这样的猜疑链在没有进行交流前会一直循环下去,形成一条链,即猜疑链。从博弈论的角度讲,即两文明无法形成共同知识。这样的猜疑在文化甚至在人与人之间同样存在。

不难发现,这种对他者的猜疑其实更多的就是关于“他者”的问题,而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他人心中是如何想的,也就是他人心事中的具体内容。这将直接产生与我们自身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并引发利益矛盾。而在现实中,人与人之间都甚少可以就基本的价值观和现实利益作出让步,国家与国家之间,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利益让步就更加艰难。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时候即使我们对他人的观点有彻底地理解,但是却难以在行动上确保自己接受对方的提案。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便是,我们都声称完全理解对方,但是出于各种原因,无法接受对方的提案。这当然与我们决定事情的方式不无关系,虽然我们一再宣扬理性,但是在行动的决策中,人们情感上所相信热爱的事物,远比冷酷的逻辑更能影响我们的判断。

逻辑与情感的不统一,在文学的表述中经常体现为理智与情感的挣扎。以至于在哲学家的眼中,如何使二者得以统一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事实上,不少哲学家也对此提出了充满想象力的解决方案。苏格拉底就试图以“没有人愿意犯错”这样的前提,来论证当人们拥有了充分的“知识”时,是否还会犯下道德错误。然而如他同时代的多数哲学家一样,一个美好的前提往往无法推断出实际的结论。在实践中,既是人们了解了充足的信息,以利益和情感压倒逻辑上理智的情况仍然是更为常见的情况。

二、如何理解与接受“他者”

这样看来,现代发达的理性主义从某种程度上毫无疑问地为人们相互的理解提供了更为标准化的平台。但是这样的所谓“理解”,更多的是保守、退缩性质的消极理解,即我完全理解你,我也不会反对你,但是我可以选择不去做。利益双方在这样的情景中,都试图通过“非反抗不合作”的形式,来消解对方的话语权,最终保护自己。但事实上,这样的消极理解方式,实则伤害了对话双方的利益。

正如卖家只有在存在买家的前提下才有意义,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只有学生在听才有意义。我们现在却使用这样的消极理解,对对方所说的一切不表态、不给反应,虽然避免了进一步的冲突,但是却让整个对话失去了根本存在的意义。就如同夫妻之间最让人受伤的其实不是吵架拌嘴,反而是双方间的不理不睬。

对于个体来说,应对中策略的最好选择,只能是怀揣着美好的希望,将对话一直进行下去。同时我们还不能抱有对方接受自己想法的奢望。这就让人不禁疑问,这样的对话有什么用? 如果仅仅是为了对话而对话,那么对话就失去了其意义。

其实我们不妨这样看待与他者的对话,首先可以明确的一点,就是理解不能确保接受; 其次,即使我们在拥有了关于对话问题的所有知识,仍然无法确保对话能达到良性的共识。其中的原因如上文所述,信念和情感的偏向都会让我们无法接受对方的想法。因此,在他者的问题中,“接受”就成为了关键的难题。

那么我们如何来解决接受的问题就成了对话中最重要的问题。在哈贝马斯提出的“理想的对话”中,人们可以在近似于无限的时间里,以真诚的方式谈论着真实的事物。且不论哈贝马斯所设定的对话环境有多么的乌托邦,至少可以看出他对人类的理性是抱有十足的乐观态度的。在他的观点里,在理想的对话氛围中,对话者将会自愿地接受对方,达成一致的观念。

也许在这种乌托邦式的交流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确有创造出乌托邦式社会的机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场乌托邦式的对话包含着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对话必须持续非常长的时间。

然而,这种过于长久、耗时的交流在现实中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哈贝马斯在纯粹知识论上的乌托邦想象如果不能在时间中成为一种在有限时间内达成目的的实际策略,那么终归无法解决实际的问题。哈贝马斯理论的重要性固然毋庸置疑,但是这种理论似乎过度地忽视了人际关系中关于“接受”的问题。

三、倾听与发言

不可否认的是,纵然有诸多的乌托邦因素,哈贝马斯所表述的观点在今天仍然可以被视为对话概念的逻辑出发点。在哈贝马斯看来,在对话中“谁在说话”以及“我们在对谁说话”是语言交流中的基本问题。如此一来,语用学就需要进一步变成语言政治学。这于是形成了语言问题的发展顺序,如赵汀阳所表述的“由针对任何'所说的'之意义分析走向'说者与听者'的互相理解,再由'说者与听者'的互相理解走向关于'各自所说的'之可接受性的价值分析。”由此可见,为了确保最后的接受结局,出路也许应该去重新定义关于“接受”的概念。

正如上文所论述的,为了达成最后的“接受”状态,我们首先尝试着去进一步理解他人,尝试着学习有关于他者的全面知识,但是这所有的努力仍未能确保接受。因此,“接受”问题便成为人际关系、不同共同体间关系和文化间关系、甚至如果有可能---星际间不同文明交流中的最后问题。而要解决与他者对话中“接受”的问题,我们又被迫重新考虑“他者”的概念,什么是对话中的“他者”,或者我们该如何看待对话中的“他者”.在一场标准的对话场景中,发言的一方多少暗含了一种想要教训和指导对手的权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被说教的人感觉“话不投机”,那么自然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这种“和你对着干”的态度在个别情况下虽然能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但是更多的时候却是建设性对话的毒药。因为对抗性的对话无疑会中断任何建设性的对话。

因此不难看出,如果对话的双方希望在发言和倾听的不断转换中形成知识的帕累托优化,否则这样的对话就不存在太大的意义。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倾听的一方,一般来说,由于个人的知识都存在局限性,所以倾听就自然变得很重要。通过倾听,我们能够了解我们所不知道的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发言与倾听行为构成的对话是一种良性的循环,发言者和倾听者通过频繁的身份互换来建立信任并重新建构人际关系,而不是仅有一方倾听某个至高无上的发言者的讲话。对于发言者来说,倾听首先意味着倾听者给予自己以发言的权利,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尊重与认同; 再者,需要强调的是,倾听者同样也负担有从他者的发言中发现可接受的思想的义务。于是,即便我们无法达到哈贝马斯的理想对话,但是通过有效的倾听,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倾听就近乎接受,更重要的是倾听和发言是互相的和循环的。

参考文献:

[1]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美]威拉德奎因。从逻辑的观点看[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的概念[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4][日]中茂成文。哈贝马斯交往行为[M].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第二篇:从《三体》看我国的科幻小说发展史

摘 要:《三体》是中国文学界的一朵奇葩,它的光芒让人不忍直视。社会的抗拒与排挤终究无法抹杀其影响。公众仍然接纳了它,可见社会公众的思潮,恰如前进的社会历史洪流,都是无法阻挡的。中国的文学界太需要一个改变、一场洗礼,一个类似《三体》的“怪物”,或者它代表了另外一种出路,或许它能带领中国文学走向另一个更符合中国公众胃口的未来。本文分析了《三体》对中国社会的直观影响,由此分析了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新鲜血液的构成。

关键词:三体;科幻小说;社会现实;中国文学

作者简介:陈方齐(1994-),男,汉族,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0-03

1、引言

中国的科幻题材类小说的雏形可见于清朝末年,可见科幻思想以及对未来的焦虑与期待,古而有之。通过科幻小说,我们可以表达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它意味着更加美好的生活,更多的科技成果、更高的生活水平,然而同时,当前人类发展的一些弊端如环境的污染、资源的开采等等,又使得我们对未来充满焦虑。《三体》的出现,综合了以上的这些思潮,作者刘慈欣丰富的想象带我们进入了一个扑朔迷离而又忧喜参半的未来社会,它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同时又发人深省,或许通过它,我们能够更加明白人类与宇宙的关系,我们并不是宇宙当中的主宰,在浩瀚的星河当中,可能存在许多比我们更加文明、更加神秘的生物,而人类所要做的,还有很多。本文分析了《三体》对社会的客观影响以及其作为中国优秀的科幻小说在文学界、it界、科技界的特殊意义。

2、《三体》简介

五年前,中国出现了一本奇怪的书,首先它有一个奇怪的书名:《三体》(本书共三部,全名是《地球往事》,后两部的书名分别是《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但在国内人们还是习惯把三部曲统称为《三体》)。这是一部科幻小说,科幻小说在中国是一个处于十分边缘位置的文学体裁,被认为是低幼的少儿文学,不受关注。而《三体》的主题:外星人入侵,在中国同样是一个虽不陌生,但很少有人关心和提及的话题。这样,《三体》在中国所发生的事确实有些出人意料,它出版后引起了中国各阶层的广泛关注,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对于科幻小说来说,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情。

3、《三体》对社会的客观影响分析

3.1对it界的影响

最初关注《三体》的读者在中国其实为在校学生,他们是《三体》传播于中国社会的第一个读者圈,在此之后,该小说传播到了it业界,业内许多的企业家开始对其进行热议,甚至在许多场合内开始讨论第二部《三体》,即《黑暗森林》所体现的相关原理,这一种对人类文明所带来的危机的前瞻感,恰如电影《超级战舰》当中的桥段一般,表达了对人类发展的一种忧患意识,人类的文明的高度发展可能正是人类灭绝的导火线,而it业界是与该危机距离最近的行业。在《三体》的第三部当中体现了一种焦灼的竞争状态,来自外星的文明对太阳系的攻击,就好比当前我国互联网行业当中的竞争态势,是一场集合了人类顶尖文明科技但却仍然不知道竞争对手真实实力的一种扑朔迷离的战争。

3.2对文学界的影响

《三体》继而影响了文学界。实际上,中国的文人并不擅长幻想,或者说,中国的文学更加偏向现实主义流派,因而刘慈欣的《三体》的强势切入,好比业内涌入的一股逆流,或者是一个怪胎,文学界不接纳它、不尊重它、不正视它,但却又无法抗拒其带来的直观影响。过于现实主义带来的情况是中国文学的越发“阳春白雪”,或者从某种角度来说,它代表文学界的衰落,或许,正是因为有一股类似《三体》的新鲜血液的涌入,中国的文学才能找到它的新生命。中国人过于现实,不善憧憬或者幻想,或者说我们对待未来的看法本来就是悲观的,那么《三体》是不是能教给我们更多客观对待未来的看法,毕竟从某种层面来说,它向我们昭示了中国文坛的出路。

3.3对科技界的影响

正如《三体》能够强势切入it界一般,其影响当前已经毫不意外地开始向科技界包括航天技术界渗透,它代表我国科学技术的顶尖水平,从中我们可以理解《三体》的科技想象水平,已经凌驾于一般的科幻文学体裁。许多的理论物理学家,比如李淼门,在研究宇宙学和弦论的时候,对《三体》当中的物理学非常感兴趣,其中对于反物质、反重力等等方面的想象,已经具有很高的物理科学水平。其独特的思维角度,甚至有可能带领我国的物理学家走向新的思维开创角度。在航天领域,《三体》已经开始影响国家空间技术研究机构。虽然在文中该机构的形象并不理想,甚至是保守和僵化的代名词,这一在中国绝无仅有的情况,在国外却能代表一定的社会现实,中国的官方舆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打压科幻思想,因而人们不敢公然抨击敏感权利,然而在国外人们的思想确实自由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中国相关机构约束社会科幻思维的一种抵制。

3.4对公众生活的影响

从当前的网络世界中,我们已经可以找到很多有关《三体》题材的音乐作品,《三体》电影在国内2016年7月的上映也是众望所归。实际上,在电影上映以前,已经有相关电影发烧友进行了虚拟的电影预告片的制作,制作的素材来源于三体已公布的视频材料。人们在自己的微博当中、推特当中以《三体》中的人物名称命名自己的id,我们甚至已经可以在网络上发现所有《三体》当中人物的名称,它好比一个自发形成的组织,通过对《三体》当中的视角的模仿,获得了对现实世界的新的看法。以至于有人推测,《三体》中外星入侵者在人类中的第五纵队:地球三体组织(eto)已经在现实中出现了,网上甚至在销售eto的徽章。在去年国内最大的主流媒体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一次以科幻为主题的访谈节目中,演播室中的上百名观众突然高呼《三体》中eto的口号:“消灭人类暴政,世界属于三体!”让两位著名的主持人错愕不已。实际上,这些事件的发生,代表着中国科幻小说的进步升级甚至是脱胎换骨。中国的科幻小说在过去的一整个世纪当中都在左顾右盼、小心翼翼,《三体》的出现带领中国科幻文学走出了这样的一个困境,公众社会对它的认可程度已经使得它将受到当局什么样的待遇已经不再重要。

4、三体作为科幻小说的特殊地位及意义

4.1中国科幻小说发展史回顾

中国人从清朝开始写科幻小说,可见古人也有丰富的想象力,也有对未来的憧憬。西方科学技术当时正在飞速发展,它引起中国人的好奇、身亡。进步人士明白,科幻思想恰如一种对社会落后的经济、政治、科技体制的反思,它能带领我们走进更好的未来,反之国家将积贫积弱,科学技术的大量普及是当时的中国所需要的,而这种需要基于想象。当时的中国科技的致命弱点,正是在于不敢想象。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就写过一篇名为《新中国未来记》的科幻小说,其中想象了百年后才变为现实的上海世界博览会。

科幻小说在中国,一度仅仅是因为某一现实目的而存在,具有强烈的工具化色彩,其产生的初期,是用来帮助政府宣传中国的强国梦思想,古代的中国在科幻题材当中,喜欢将自己描述成独一无二的先进和富强的大国,能够接受所有国家的向往、尊重和朝拜,而这样的一种乐观的想象并未赶上社会现实。新中国成立以后,科幻小说的工具化色彩仍未淡去,但相对清朝而言,却已经现实得多,它被用来普及科学知识,帮助儿童掌握科学理念,帮助他们建立人生的理想,帮助他们建立对国家与未来的信心。科幻技术也多数是基于现有的技术基础,并没有天马行空,而是显得有条有理。大多数此时的科幻作品都喜欢进行技术设想,些少融入人文内容,过度偏向少年儿童的题材,使得这一时期的科幻作品题材显得相当简单、青涩与幼稚,甚至被成人世界所唾弃。在中国上世纪的成人电影题材当中,我们很难找到一个科幻的主体,此类主题多出现于针对儿童群体的动画片、动画综艺节目当中,小说中所描写的空间范围基本上没有越出火星轨道,时间也都在近未来。在那一时期的中国科幻小说中,科学和技术都是以完全正面的形象出现,科技所带来的未来都是光明的。

从这一时期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浓厚的政治氛围,出于执政党稳定社会舆论、塑造青少年儿童思想的目的,科幻题材对社会的描写多是正面的、积极的、乐观的,极少描绘社会现实,极少坦诚负面的社会问题与情况。它为青少年儿童描绘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理想世界,却让成人群体非常失落。

4.2《三体》对中国科幻小说的客观影响

在《三体》出版之际,中国的科幻界正处于焦虑和压抑之中。科幻文学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科幻小说的市场很小,只有一个很封闭的读者圈子。中国的科幻迷一直是一个顾影自怜的群体,他们一直认为自己生活在孤岛上,感到自己的世界不为别人所理解。而在这时,科幻作家们正在为吸引科幻迷圈子外的读者做出巨大的努力。他们认为,要想吸引圈子外的读者并获得主流的承认,必须抛弃坎贝尔式的“科幻原教旨主义”,提高科幻小说的现实性和文学性。

《三体》的前两部也体现了这种努力。第一部描写了文革的故事,在第二部中,在抗击外星侵略的近未来,中国仍处于现在的社会体制之下。这些,都是试图增加读者的现实感,为科幻的想象找到一个现实的依托和平台。也正因为如此,作者和出版商都对即将出版的《三体》的第三部失去了信心。因为随着故事的发展,第三部不可能再与现实接轨,只能描写遥远的未来和更加遥远的宇宙,而这些,被认为是中国读者不感兴趣的。于是作者和出版商达成了一致意见,认为既然第三部不太可能取得市场上的成功,就干脆抛弃科幻圈外的读者,写成一部很纯的科幻小说,这也算是对身为铁杆科幻迷的作者的一个安慰。于是,第三部成为科学幻想的狂欢,描写了多维和二维世界、出现了人造的黑洞和小宇宙,故事在时间上一直到达宇宙末日。但出乎作者和出版商的预料,正是只写给科幻迷看的第三部造就了《三体》三部曲的巨大成功。

《三体》的经历让科幻作家和评论家们重新思考中国科幻和中国本身,他们发现自己以前忽略了中国读者的思维方式正在悄然发生的变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新一代的读者不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把思想局限于狭窄的现实,而是对未来和星空产生了更多的兴趣,这一时期的中国,很像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美国,科学技术使未来充满神奇感,机遇和挑战都同样巨大。这是科幻小说生存和成长的肥沃土壤。

不久前,加拿大科幻作家罗伯特?索耶来中国,在谈及《三体》时,他给出了作者选择最糟的宇宙的原因:他认为这同作者的民族和国家在历史上的遭遇有关,而他作为一个加拿大人,对人类与外星文明的关系就持一种乐观的态度。其实不是这样,在上世纪的中国科幻小说中,宇宙是充满善意的,外星人大都以慈眉善目的形象出现,以天父般的仁慈和宽容,指引着人类这群迷途的羔羊。金涛的《月光岛》中,外星人抚慰着经历文革的中国人心灵的创伤;童恩正《遥远的爱》中人类与外星人的爱情凄美而壮丽;郑文光的《地球镜像》中,人类的道德的低下,甚至把技术水平高出几个数量级但菩萨心肠的外星文明吓跑了!

但反观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地位,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宇宙中不像现代的加拿大,倒更像500年前欧洲移民到来之前的加拿大土著人。当时,由不同民族组成并代表至少10个语族的上百个部落,共同居住在从纽芬兰省到温哥华岛的加拿大。他们面对外来文明的遭遇,显然与《三体》中的描述更为接近。在不久前的出版的由加拿大土著人作家乔治斯伊拉兹马斯和乔桑德斯所著的书《加拿大的历史:一位土著人的观点》引起广泛关注,其中对此有着刻骨铭心的叙述。

5、结论

在《三体》这样的科幻小说描写最糟的宇宙,是为了能有一个最好的地球。通过它对未来的描述,我们可以对当前人类发展现状的一些弊端进行展望、反省,明白我们当前的发展模式可能导致的后果,由此导致的影响人类生存的危机等。刘慈欣对于未来超信息化社会的描绘,对于极端情境乃至末日情境下人们的激烈反应的叙写,以及关于太空环境的黑暗对人类价值观和伦理观的深刻挑战的想象等都值得我们严肃而认真的思考与探讨。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当中,需要始终保持一个虚心的态度,没有任何一个说法比“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更适合《三体》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在浩瀚的宇宙当中,也许真的有另外一种或者许多种文明,他们或者比我们强大、或者比我们弱小,而我们并不是宇宙中的唯一。这样的一种非唯一性,带给我们的也许是危险、也许是另外的一种生存状态和希望,宇宙的扑朔迷离,在这一课题上给我们的体验是深刻的,而我们人类此刻,除了反思《三体》,其实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下载科幻小说《三体》中从猜疑链到他者问题论文(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幻小说《三体》中从猜疑链到他者问题论文(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