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念奴娇昆仑的赏析
念奴娇·昆仑》毛泽东作于1935年冬天。念奴娇昆仑的赏析是什么?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念奴娇·昆仑》原文
念奴娇·昆仑
一九三五年十月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融,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念奴娇昆仑的赏析
上阕都是“横空出世”的大胆想象。“横空出世,莽昆仑”,说的是岷山,昆仑山的中支,如毛泽东原注中说“夏日登岷山远望,群山飞舞,一片皆白”。夏日登山,能够看到山峰上的雪本来就是让人激动的一件事情。这个“昆仑”在诗词里代表什么意象呢?有人说是压迫中国的帝国主义,我想毛泽东在写作上阕的时候是没有这个动机的。当时,一个没有见过雪山的诗人毛泽东看到这莽莽昆仑,皑皑白雪,怎么能不激起无穷的想象?站在高峰,把周围雪线上的山峰想象成条条飞舞的巨龙是典型的毛泽东式的大胆而又新奇的想象。然后,毛泽东继续想象了下去。到了夏天,积雪消融后就会变成滚滚洪流冲下山来,但决不至于到“人或为鱼鳖”的程度。红军长征翻越雪山的时候,正是盛夏,积雪融化大概并没有造成水灾。而毛泽东说“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这就很奇怪了,即使“玉龙”变成了危害人民的洪水,也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并不是人力使然,何来的“功罪”呢?有一种解释是昆仑山有功罪,让人评说。巍峨屹立的山脉有什么主观的动机呢?似乎不通。我想,是毛泽东自己已经把主观意志不自觉地渗透到了这种想象当中去,那么他自己就成为了这莽莽天地中的一分子,觉得自己能够像“横空出世”的昆仑群山一样强大,甚至和它们有了一定的关联,人的力量可以使“周天寒彻”,也可以使“江河横溢”,这样才能说是有功或者是有罪。
下阕是更加新奇有趣的设想和议论。“我”既然可以这么强大了,自然可以跟昆仑对话:你不须要这么高,也没必要积这么多雪。何时可得倚天宝剑,将昆仑山平均切成三段,分给欧洲、美国和日本。这样的话,全球都太平了。这段想象很能代表毛泽东的后期思想,就是全世界人民的解放和团结。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毛泽东渴望拥有对整个世界的发言权,身在陕北一隅却有着对“全人类的使命感”,并且有着改造世界的理想和抱负。这种想法放在新中国建立的十年以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一度比较强大,还能够解释得通。但是,当时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两万多人疲惫不堪地到达陕北,西北有马步芳的骑兵,北面有西北军,东面有张学良的东北军,革命的形势可以说是危如累卵,不说掌握中国的命运,连能否自保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他居然能够有“环球同此凉热”的雄心壮志,可见当时的毛泽东已经预见到了日后的胜利,而他脑海中经常闪现出的“不合时宜”的想法,正好说明了他精神的强大。
诚然,毛泽东豪迈的胸襟和奇崛的想象都是出色的。但是豪迈的英雄主义气质并不代表能够把词写好。在这首词的上半阕里,“横空出世”的“玉龙”具有巨大的神话色彩和悲怆感,让人感到坚韧不拔的生命力的巨大震撼。
第二篇:念奴娇昆仑赏析推荐
《念奴娇·昆仑》毛泽东作于1935年冬天。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这首诗毛泽东成功地表达了他的思想,好使“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念奴娇昆仑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念奴娇·昆仑
毛泽东 1935年10月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它借用唐朝玄宗天宝年间著名歌女念奴的名字命名。宋代苏轼用这词牌填成《大江东去》一首,名声大振,所以这一词牌又称“大江东去”,此外又名“酹江月”、“壶中天慢”、“古梅曲”等。因为全词共一百个字,又叫“百字令”。昆仑:“昆仑”是山名,指昆仑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的葱岭,沿新疆、西藏边界向东伸展,包括青海、甘肃、四川的许多山,分北支、中支、南支,全长约2500公里,最高峰木孜格峰海拔7723米,是我国最大的山脉之一。本词原注及《长征》诗中提到的岷山就处于昆仑山脉的中支。横空:以浩大的形势出现在人间。莽:即“莽莽”,苍翠茂盛而又广大高峻的样子。阅尽:经历够了。飞起玉龙三百万:北宋张元的诗中有“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的诗句形容飞雪,这词借用前一句形容白雪覆盖的昆仑山,它的无数山峰就像玉龙一样。“岷山”就是昆仑山的分支。“三百万”不是实数,这里指的是很多。搅得:搞得,闹得。周天:满天,整个天空。寒彻:寒冷透了。消溶:消解溶化。横溢:泛滥。或:有的。为鱼鳖:指被洪水淹没了。千秋:千年。意思是自古到今。谓:对……说。安得倚天抽宝剑:楚,宋玉《大言赋》:“长剑耿介,倚天之外。“安得”是“怎么才能”的意思,“倚天”形容宝剑极长和带剑的人极高大,“抽宝剑”是“抽出颀长的利剑”的意思。汝:你。裁为:劈开成为。遗:赠送。还:归还。东国:指东方各国,即指亚洲。
第三篇:念奴娇·昆仑全诗赏析
《念奴娇·昆仑》毛泽东作于1935年冬天,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全诗赏析,欢迎查看!
【赏析】
《念奴娇·昆仑》的主题的丰富性会使细心的读者应接不暇,而又扑朔迷离。这是一首十分复杂的诗,诗人的胸怀在这首诗中不仅仅是容纳了祖国河山,而且容纳了整个人类世界,即气魄之大仅祖国山川已不能容纳,它必向外奔溢,穷尽八荒,涵盖环宇。关于它的主题,作者已在1958年12月21日为这首诗的批注中揭开了谜底:“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接着作者继续批注道:“改一句,‘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忘记了日本人民是不对的,这样英、美、日都涉及了。”
读者在读到“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时,一定要问毛主席为什么要把昆仑一分为三赠予英、美、日呢,根据作者的解释是反对帝国主义。
纵观毛主席的一生从来都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不屑于一寸一地之得失,他输得起也赢得起。他胸怀世界的抱负是从青年时代就开始的,他读过世界上众多英雄的传记并以此激励自己的壮志。他在长沙还是一英俊书生时就指点祖国江山,创办新民学会及稍后的《湘江评论》。青春时的抱负随着岁月的流逝没有丝毫减退,反而越来越高涨,一浪高过一浪,终于在1935年10月,借昆仑山为着眼点或壮志之出发点,一举表达了他对于全世界的义务、责任及抱负,这一切都是很具体的,说到底就是要把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而且要铺开到世界的每个一角落,形成燎原之势,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毛主席对于世界革命的整套思想体系露出了最初的光芒,从这一天开始,直到后来他提出了第一、第二、第三世界学说,在最大范围内团结了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革命同志,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为此,“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即是把中国革命的经验以及毛泽东思想传送给他们,而不是真的把昆仑砍成三段送给他们。
前面谈了此诗的思想境界之美,这里转谈一下此诗的艺术之美。
因为如此复杂的主题本身要表达清楚已不容易,而且要同艺术相结合就更非易事了,但天公(即昆仑)出来帮忙了,诗人“横空出世”般地胜任了。
词之上半阕写昆仑山之壮丽从冬天一直写到夏日,冬天的酷寒、夏天的水祸,功过是非,谁曾评说。诗人在此以昆仑象征祖国,并站在一个高度评说祖国几千年历史的功过是非。气势流畅,有一泄千里之感,从大象入物,又有细节描绘,“飞起玉龙三百万”化用前人“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二句,正如作者所说借此一句来形容雪山。此句用得灵妙自然、恰切精当。再有“人或为鱼鳖”一句,意象突兀,如超现实主义诗歌中的奇异比喻,指夏日从此昆仑横流下来的江河湖水已泛滥成灾,加害于人,同时又暗指中国旧社会的黑暗之云。然后破空斗胆一句提问:“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下半阕,诗人挺身而出,直面昆仑道:今天我要来谈一谈你了,这高度,这大雪都不需太多。“这高”、“这多雪”中的“这”字用得简省好看,显得诗人内心笃定大气,仅两个“不要”就解决了。接着是“安得倚天抽宝剑”一句,令人联想到稼轩的《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中二句“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以及李白《临江王节士歌》中二句:“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甚至还令笔者想到金庸一部武侠小说的名字《倚天屠龙记》。而诗人毛泽东正是在1935年10月“倚天拔剑斩玉龙”。
最后二行带有预言性质,在未来的和平世界里,全人类将共享一个冷暖适应的气候,这是字面之意,但它的潜在之意是诗人坚信他所捍卫及奉行的理想属大道中正,必将普行于全人类。这理想是世界革命进行到最后胜利,彻底埋葬帝国主义。
最后一行的“凉热”二字极富诗意,前者清凉后者热烈,放在一块加以辩证综合就调出一个恰切的温度,另外,这二字的象征意义也极为精蕴,含而不露,辗转达意,却又一语中的,最后应了作者自己所层层推出的主题:反对帝国主义而不是别的。
【评价】
这首词里,毛成功地表达了他的思想,他把昆仑裁为三截后,“一截遗欧,一截赠美”,好使“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这是“大同”理想;联系到他的事业,这大同理想还不是《礼记》里幻想的那种,而是马克思设计的那种。马克思得以在中国传播、托根,很可能与《礼记》那个古老理想深入民族心灵有关,康有为曾依傍那个理想,直到近来讲“小康”,名字还从《礼记》那段里摘出来的。
叫人惊异这个以流变不居著名的世界上,会有那样顽固的继承性;一个学说在民众间的传播,往往不在于它论证得使人信服,而别有更深微幽隐的因素,任何时代,群众都没有从学理上了解过自己所信奉的理论。当然,词不是政治学说的论文,它也不可能介绍大同理想的细节,所以,通过昆仑这个意象传达的大同理想,其实还是个两面派、具有兼容性,既适合《礼记》那个本土的型号,也适合马克思那个舶来的型号。读者得参照作者的生平、思想,才能给这个理想贴上特别的标签——这是文艺写作天生具有含糊性、作者的限制不可能天网恢恢的一个例子,同时也是读者具有理解主动性的一个例子。
第四篇:宋江念奴娇赏析
《念奴娇·天南地北》该词表达了宋江对李师师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希望北宋朝廷能够早日对梁山义军进行招安的迫切心情。小编整理的赏析内容,供参考!
宋江念奴娇赏析
1该词上片前面四句描述了宋江自己曾为世道所不容纳,竟然到了无处安身的地步,后来投奔了梁山,做了梁山泊的寨主,现在来到东京,观赏灯景。接着后面的五句,笔锋转向李师师,表述了宋江对这位名妓的倾慕之情。先是描述了李师师的衣着服饰,“翠袖围香,绛绡笼雪”,衣袖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红色绢纱里笼罩着的是如雪的洁白肌肤。面对这样一位佳丽,是值得掷干金来买她的一笑的。像这样美如仙女的人,是薄幸的男人无缘消受的。
这首词下片前面的五句,回述了宋江身在粱山水泊的寂寞情怀,色沉雁杳,日夜盼望朝廷降旨招安的消息。结尾五句描述了他满怀忠义之心,却不能够被理解,为此常只能是借酒浇愁,把头发都愁白了。宋江这一次冒险来到东京观赏花灯的真实目的便是设法打通关系,想要通过名妓李师师能让宋徽宗体察到他宋江的“忠肝义胆”,殷切希望朝廷能够对梁山水泊的起义军进行招安。这首词集中披露了宋江投奔梁山只是暂时栖身,最终将投降朝廷的用心。
宋江念奴娇赏析
2元宵节,宋江带着燕青等去东京观灯,见到名妓李师师,李师师以酒食款待他们。席间,李师师低唱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宋江乘着酒兴,填写了这首词,呈给李师师,表达了宋江对李师师的赞美之情,希望李师师借助自己的特殊身份向北宋朝廷转达自己期待招安报国的适切心情。宋江作这首词,展示了他的文学才情和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刻画了他重情重义不贪女色的优美品质,故此词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词的开首三句,石破天惊,天地之大,竟没有自己安身立命之所。道出作者心中深深的无奈。
“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一个“借”字,表明了山寨只是暂时栖身之地,梁山烟水浩渺,景色优美,但是“梁园虽好”,不可能成为永久的归宿之地,而只是暂时借住,并打算以此换来“凤城春色”。
“翠袖围香,鲛绡笼玉,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销得?”接着宋江赞美了李师师的美丽。“翠袖围香,绛绡笼雪”,衣袖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红色绢纱里笼罩着的是如雪的洁白肌肤。像这样美如仙女的人,是薄幸的男人无缘消受的。宋江此处赞美李师师的美色,而且说自己薄幸如何销得,说明自己并不是贪图美色而来,自来引出下片。
“回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词的下片,首先描写了梁山泊的景色。一望无际的水面上,生长着茂密的芦苇,绿色的苇叶,白色的蓼花,在夜晚冷月的映照下,景色显得分外的凄清。廖廖数语,就描绘出一幅幽美的画面,宋江确实有较高的文学才能。
“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字面上的意思是,鱼在水中雁飞天上,只盼金鸡报晓、天明日出的佳音。深层意思为,梁山上的一百单八将和数万士兵,都有翘首期盼朝廷的招安的消息。
“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此处宋江表明自己忠义无人能解,间接婉转的表达出希望李师师能将自己的忠心上达天听的愿望。这才是本词的中心意思。
“闲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此处的“闲愁”,可不是文人的嘲风弄月的愁,而是作为一个几万人的一把手,为今后梁山事业的命运而担忧、为把梁山这艘航船终将驶向何处而愁,一至于愁白了头。
这首词风格婉转、清丽,一咏三叹,读之让人唏嘘不已。
念奴娇
天南地北①,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②? 借得山东烟水寨③,来买凤城春色④。翠袖围香⑤,绛绡笼雪⑥,一笑千金值⑦。神仙体态⑧,薄幸如何消得⑨?
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⑩,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词语注释
①天南地北:指代普天之下。
②狂客:狂放不羁之人。此处为宋江自谦之词。
③山东烟水寨:指梁山泊。
④凤城:旧时京都的别称,谓帝王所居之城。
⑤翠袖:青绿色衣袖,泛指女人的装束。
⑥绛绡:红色绡绢。雪:比喻李师师洁白的肌肤。
⑦一笑千金值:值得千金买一笑。
⑧神仙体态:意谓美如仙女。
⑨薄幸如何消得:薄幸,薄情;负心。消得:消受得了。
⑩芦页滩头,蓼(liǎo)花汀畔:指梁山水泊。
六六:六六三十六,暗指天罡星数,八九七十二,暗指地煞星数。
金鸡消息:黄鸡报晓的声音。指朝廷招安。
四海:泛指大下。
醉乡:喝醉酒时神志迷离的状态。
第五篇:念奴娇·春情赏析
导语:在相公赵明诚出仕在外的一个春天,风雨连绵,-阴-晴不定,词人独守深闺,离情万种。她欲饮酒赋诗,又怕招来闲愁;欲寄万千心事,又恐传递无人;欲倚栏远,又觉娇慵无力;欲拥衾独卧,又感被冷香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念奴娇·春情赏析,欢迎借鉴!
念奴娇·春情
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①,扶头酒醒②,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③。被冷香消新梦觉④,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⑤,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注解
①险韵:以生僻字协韵写诗填词。
②扶头酒:能让人精神振作的好酒,饮多则易醉。一说“扶头”为酒名。
③玉阑干:白石栏杆。
④香消:香炉中的香已烧尽。
⑤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出自《世说新语·赏誉》。初引:叶初长。
译文
萧条冷落的庭院,吹来了斜风细雨,一层层的院门紧紧关闭。春天的娇花即将开放,嫩柳也渐渐染绿。寒食节即将临近,又到了令人烦恼的时日,推敲险奇的韵律写成诗篇,从沉醉的酒意中清醒,还是闲散无聊的情绪,别有一番闲愁在心头。远飞的大雁尽行飞过,可心中的千言万语却难以托寄。
连日来楼上春寒泠冽,帘幕垂得低低。玉栏杆我也懒得凭倚。锦被清冷,香火已消,我从短梦中醒来。这情景,使本来已经愁绪万千的我不能安卧。清晨的新露涓涓,新发出的桐叶一片湛绿,不知增添了多少游春的意绪。太阳已高,晨烟初放,再看看今天是不是又一个放晴的好天气。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它叙写了寒食节时对相公的怀念。开头三句写环境气候,景色萧条。柳、花而用“宠”、“娇”修饰,隐有妒春之意。接着写作诗填词醉酒,但闲愁却无法排解,已有万般怨尤。一句“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道出词人闲愁的原因:自己思念远行的相公,“万千心事”却无法捎寄。下阕开头三句,写出词人懒倚栏杆的愁闷情志,又写出她独宿春闺的种种感觉。“不许愁人不起”,写出作者已失去支撑生活的乐趣。“清露”两句转写新春的可爱,因之产生游春心思。结尾两句最为佳妙:天已放晴,却担心是否真晴,那种心有余悸的感觉,表现得极为凄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