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下学期家长会通知
家长会一般是由学校或教师发起的,面向学生、学生家长,以及教师的交流、互动,介绍性的会议或活动。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大班下学期家长会通知,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班下学期家长会通知篇一
亲爱的家长朋友:您好!
时间过得真快!开学将近一个月了,咱们的宝宝在幼儿园进入正常的游戏、学习和生活。能够与您携手相伴,共筑孩子美好的明天,我们感到非常的荣幸与喜悦。为孩子描绘完美的人生起点。我们特诚邀您来园参加本学期家长会,我们共同探讨、畅所欲言……希望能与您就孩子的成长教育问题做一次良好的沟通。你的建议是我们的收获,让我们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
一、家长会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9月27日(周二)晚18:40—20:00
二、温馨提示:
为了让您能够更专心的与老师交流,请将您的宝宝留在家中照顾。当天请爸爸妈妈提前为您的宝宝做好安排,准时出席,谢谢配合!
三、配合事项:
1、当日请家长18:40准时到校。地点:本班级教室。
2、会议时请将手机设为振动。
3、家长离园前将意见表投到园门口意见箱内。(另请各位家长自带一把笔)
大班下学期家长会通知篇二
尊敬的家长:
新的学期开始了,感谢各位家长一直以来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为了让您更好地了解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如何教育好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了解我园开展的各项园本课程,九牧幼儿园全体教职工诚挚邀请您参加9月28日(星期六)晚上19:00举行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新学期家长会”.具体事项如下:
一、会议时间:201x年9月28日(星期六)晚上19:00
二、会议地点:九牧幼儿园
三、温馨提示:
1、为保证会议安静有效进行,请不要带宝宝到幼儿园参加会议,请各位家长自觉遵守,保证会议有序开展。
2、请妥善安排时间,准时参加我们的会议;并且尽量由爸爸或妈妈亲自参加此次家长会。
3、进行会议时,请把手机调至无声、振动或关机状态。
要培养一个健康、快乐的宝宝,需要家庭、社会、幼儿园的共同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您的到来将是迈向成功教育的第一步!
第二篇:大班下学期家长会
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
首先,让我代表我班所有老师和全体小朋友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感谢你们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个家长会,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你们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和对孩子成长的关心,正是有了你们的信任、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在此,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光阴似箭,转眼您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度过了一天又一天,日月如梭,一瞬间,他们马上就要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学习生活的,所以这是孩子在幼儿园的最后一次家长会,这次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有:
一、大班孩子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们班有2名插新生,共有幼儿20人。经过大班上学期的学习,分析学期末班级幼儿评估情况,总的来看: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习惯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特别是在动作协调性,体能方面、语言表达、社会交往、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表现较为突出,(比如跳绳举例)一日活动的常规也很有序,但是班级幼儿因为上课倾听习惯、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幼儿间能力相差较大。(举例语言表达、思维方面)但总体上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本学期具体工作。
(一)重点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具体措施: 1.培养孩子养成安静倾听的习惯
为了能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现在我们大班延长一堂课时间,大约是30—35分钟,和小学的一堂课40分钟接近。首先重视孩子坐姿的培养,小学里基本要求:头正,肩平,背直,手放好。我们要求孩子除了举手,小手放放好,怎样舒服怎样放,不可以在剥剥指甲,弄弄衣服,这样孩子很容易分心。同时提醒孩子,当你没坐好时,老师会用眼神提醒你。其次,利用讲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求孩子专心听、坐安稳,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故事内容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或让幼儿试着复述故事内容。这样的讲故事、听故事过程,不仅让孩子练习了坐端正,还很好地提高了孩子的听的能力和思考能力。2.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感觉到,现在的孩子写字方面最大的问题不是写不好字,而是写字姿势不正确,很多孩子在写字姿势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学习极为不利。比较常见的问题有:写字时身体趴在桌上,眼睛离书本太近,扣笔、手腕往里抠、手指离笔尖太近、无名指和小指不蜷起来„„这些主要是由于孩子年纪小,手腕力量不够,所以在写字时为了写好,往往不自觉地用力,以致造成了不良的写字姿势。不良的写字姿势一旦形成,要改正就非常困难。所以,希望家长们让孩子完成一定的小任务时,要特别注意留心孩子的写字姿势,一旦发现问题要马上纠正,而且要不厌其烦。在最近的数学活动中,还发现有小朋友个别数字不会写,例6、7、8,还有个别幼儿自己的名字不会写,有的会写,但笔顺是不对的,希望家长引起重视,在家多给予指导。
3.开展《走近小学》主题活动,4月中旬我们的主题教育是《走近小学》,到时我们将要求孩子背书包,估计还将邀请老师给家长做幼小衔接的讲座,我们幼儿园还将组织孩子去小学参观,或许还要聆听哥哥姐姐上课,了解小学生的生活。激发他们入小学的愿望。
4.数学方面的渗透
这学期,我们要让孩子掌握1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加减运算(比较抽象举例)。孩子带书包以后,我们会适当布置一些作业,让孩子养成回家做作业的习惯。另外,让孩子认识钟表、日历等本学期我们试着让孩子理解整点和半点。在家可以多问问孩子现在几点钟了,做事要抓紧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二)本学期我们将组织的活动。
1.本学期我们还将幼儿春游活动,还有故事表演活动,希望大家踊跃报名,上学期我们班王鹏皓和李姝研的妈妈积极报名了,给孩子们讲了绘本故事《想要飞的小猪》,增进了亲子感情,增加了孩子的自豪感。
2.本学期6月份,我们除了要进行六一文艺汇演之外,大班的孩子还要进行毕业典礼,到时会邀请家长来观摩,见证孩子的成长。学期末还要拍毕业照。
三、讲讲家长配合的一些工作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进步成长不单单只是老师或者你们家长来教育培养的,他是要靠我们共同努力配合来实现的。现在我把你们家长需要配合我们老师做的一些工作简单说明一下,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得到你们的积极配合和理解。若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周到的还请你们多多包涵和谅解!
1.现在幼儿已经是处于大班下学期了,班级的学习内容很多、而且活动也特别的多,所以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请您让孩子坚持每天上幼儿园,不迟到也不早退,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来园,请您及时的和班级、老师请假,我们好清楚你的孩子是什么原因没有来园。
2.上学期我们就让家长为幼儿准备绳子,经过一学期的练习,现在班里大部分孩子已经学会了,还有三分之一的孩子不会跳绳,请家长关注自己的孩子学会了没有,没有学会的在家要鼓励多练习。
3.孩子的安全要重视,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首先,孩子背书包以后,请你要检查孩子书包里带的东西,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尽量玩具不要拿。另外接送方面,为了安全起见,尽量自己送进来。如果来不及,请叮嘱好孩子不要跑,或者看孩子进教室了再走。
4.另外,我希望家长平时教育孩子时,要让孩子在思想上,克服以往漫无目的地玩耍,开始关注有目的、有系统地学习;在生活方面,克服依赖性,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提高自理能力;在学习上,克服随意、被动倾向,朝自觉、主动的方面发展,安排好“坡度”,让孩子的生活逐渐向小学靠近。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难免会有疏漏和不足,感谢你三年来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总之,我们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一起走过了将近3年的时间,我和武老师非常希望我们的孩子们在幼儿园能够愉快的度过最后一学期,也希望我们大班这个大集体,所有的老师和小朋友们能够珍惜这半年在一起的时间,给彼此留下美好的回忆!也希望今天的会议能让你满意。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全家幸福,祝愿孩子们健康、活泼快乐的成长!
第三篇:大班下学期家长会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过完热热闹闹的春节,我们迎来了大班最后一个学期。在此首先我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各位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这一学期,我们说它既是过度期,也是关键期。我们不仅要进行正常的教学,还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要让他们初步了解小学生活与教学模式,并激起他们争做小学生的欲望;同时,为了给孩子们一个记忆深刻的童年,我们还会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记录他们的成长和快乐。因此,这个学期对孩子们来说一定是忙碌而又难忘的。
这个学期是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最后一学期,也是孩子们入小学前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一学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怎样能让孩子顺顺利利的进入小学以及您的相关困惑。作为教师,我们将更耐心、仔细、认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培养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让孩子们顺利有效的完成幼小衔接。
一、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本学期是大班下学期,下9月份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可能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上小学跟不上,特别想抓紧上学前这段时间给孩子提前喂点知识,免得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和父母想得不同的是,小学老师发现,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习惯的培养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这也是我们教师和家长共同努的方向。本学期,我们将幼小衔接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加强幼儿前阅读、前书写能力的培养。将学前的准备工作融入到一个学期的主题探索、生活环节当中,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1、家长应重点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与书写时正确姿势。孩子在刚开始接触书写时,坐姿、握笔姿势一定要正确。坚持“一拳、一尺、一寸”,如一味地只要求孩子写,却不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会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有重大影响的。孩子在家书写时,请家长协助做好提醒,挑选合适的桌椅,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姿势。
2、五大领域的学习(语言、健康、社会、科学、艺术)
3、数学知识的渗透
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那孩子入小学前,或孩子入小学之后的一段时间,我们家长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
1、孩子的心理准备 在幼儿园里,由于幼儿教师时刻关心着孩子在园的全天活动,对孩子的照顾比较周全,孩子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大。而在小学里,老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孩子的生活、活动的关心会相对较小,因此最初会使孩子不易用适应,进而出现抗拒心理。
幼儿园的生活是松散型的,进入小学后,学习的模式成为课堂教育,课间休息时是充分自由的,要自己整理书包,自己喝水,自己上厕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和问题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学习生活不能再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慢慢地学会自己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
孩子不仅要尽快适应新的学习要求,还要能独立解决原来由幼儿园老师帮助解决的许多日常生活问题。因此在入小学前关注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前提。家长要让孩子学会的。
2、培养孩子生活规律化。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晚上,规定孩子应在9:00——9:30之间睡觉;早上,家长要按时把孩子叫醒。起床后应要求孩子迅速穿好衣服,洗脸、刷牙、梳头等等,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培养孩子做事不拖拉、不磨蹭的好习惯。
比如每天晚上规定有30分钟是让孩子写作业和看书的,每天晚上9:30分钟就必须上床睡觉,可能有些家长会认为很难,但我相信原则,只要我们坚持了,就不会怕做不到,要让孩子懂得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什么时间不能做什么事,就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
还要教育孩子保持仪表整洁,爱护玩具用品,学会整理书包,等入小学后就容易养成这种爱护书籍、文具,保持作业清洁的好习惯了,那时候当你们在带孩子时就会觉得很轻松了。
3、要让孩子学会承受挫折,学会忍耐,正确面对挫折。
对孩子进行一些挫折教育尤为重要。首先家长要对孩子形成一个正确评价。一直以来在爸爸妈妈的保护下成长的孩子,许多都没有受到过什么挫折,一直觉得自己是最好的,所以心理的承受能力差。
有些家长采取的赏识教育方法是,无论孩子做什么事情,做得如何,都千篇一律用“你太棒了、真不错!”之类的词语表达赞赏。虽然这些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但空洞的评价也会造成孩子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
其次让孩子明白大人没表扬我不代表我做的不好。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经常得到表扬。但进入小学后,老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经常表扬每个孩子。这时,孩子也会感到失落和怀疑。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自我暗示:没有表扬我,不等于我做的不好,下次我会做的更好。
将来比如上小学后,为某种原因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之间产生了摩擦,因自理能力的欠缺遭遇尴尬而受到同学嘲笑等等,这些小挫折都是有可能遇到的,怎么办?让孩子知道,谁都会遇到这些事情,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有越来越多的同伴,要让孩子慢慢懂得,与同伴相处要学会分享、合作,不可能凡事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三、家园配合
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必须家园沟通,综合家庭与幼儿园综合因素对实施教育的影响下面简单提一下需要家长配合得方面:
1、希望家长在家的教育要与老师们的要求基本保持一致,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明确告诉孩子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不应该做,我们和家长都是孩子的老师都有责任教好他们,我不想家长们把全部的责任都放在我们的身上,请家长理解我们。
2、孩子都已进入大班,生活自理方面的是希望家长们不要包办,这样会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
3、现在幼儿已经处于大班下学期,马上就要升入小学,班级的学习内容很多,所以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请你坚持每天送孩子来园,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来园,请您及时的跟班级老师请假,我们好清楚你的孩子是什么原因没有来园。
4、如果你的电入园话号码有变动也请及时告诉我们,以免有急事时联系不上。
5、早晨、下午离园请家长一定要按时,为让幼儿能参加晨间活动和不耽误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希望各位家长能按时送孩子来园,尽量让孩子在8:00前到园,如果有特殊情况请预先向老师通知一声。
6、当班里要求孩子从家里带一些材料的时候,请家长给予支持和协助,这是为了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而必须的资源。
最后,我们老师面对的是全班孩子,很多东西我们都只能给予引导,所以家长们的辅导是很重要的,如:孩子的书写、阅读、计算这些家长完全可以给予督促的。幼小衔接的最佳途径是培养孩子好的习惯,而非超前学习。超前学习的确会影响孩子对今后学习的兴趣。小学一年级新生暴露出的问题,其实多数是学习习惯问题,这并不是超前学习就能解决的。孩子的幼儿园生活仅剩这短短的几个月。孩子能否顺利地进入小学,这几个月起着关键的作用。希望各位家长,在这几个月内不要放松对孩子的督促。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第四篇: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
解读《指南》 引领成长
——大一班家长会发言稿
开场白:
尊敬的家长:大家上午好!感谢你们从百忙中参加今天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在听完二节课后呢,是我们的家长会。今天的家长会和以往的形式有所不同,以往我们都会围绕每个孩子的发展谈一谈,今天我们要围绕的是大部分孩子的发展来谈一谈。相信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我的孩子发展情况到底怎样?他的一些水平在同龄孩子中处在怎样一个位置。相信通过今天的讲座您一定会有所了解。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是“解读《指南》,引领成长!”
一、什么是《指南》
为了指导我们幼教的工作,国家之前就版布了一本《纲要》,结合另外一份文件,中国教育部2012年10月15日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主要的目的就是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二、《指南》的基本框架
《指南》从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是: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学习与发展目标,分别对3~4、4~5、5~6(我们大班就是5~6岁)刚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二是教育建议,根据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简单地说,《指南》对于家长的帮助在于,了解自己孩子这个年龄段各方面大致可以达到怎样一个水平,并根据合理性地教育建议,知道可以从哪些方面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的孩子。
当然,《指南》提供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和典型表现是家长和老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参照,但不是评价和衡量幼儿发展快与慢、好与差的“标尺”,不能简单地对照指标评判幼儿,更不能将《指南》作为分领域训练的“清单”,为追求“达标”而对幼儿进行强化训练。(在接下来的讲座中我会举例说明的)
三、5~6岁幼儿各领域的学习与发展 健康
举例:有关情绪方面的问题,5-6岁幼儿的情绪表达具有一定的内隐性,他们开始因为各种原因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但因为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他们的伪装一般情况下很容易被家长戳穿。比如孩子在做了大人禁止做的事情后,为了逃避惩罚,掩饰自己的负罪感,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孩子可能会撒谎,但是他们的策略是简单的,比如嘴里说着没有,但是手却揉着衣角,很紧张的样子,这其实很容易被成人发现。家长此时不要发怒,首先应该检查自己的禁令是否合理,如果合理就要和孩子讲清楚道理,提醒他下次不能再这样。同时一定要记住,原先如果申明要惩罚的,就一定要执行。此时家长应该仔细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鼓励孩子说出心里真实的想法,然后告诉孩子正确的情绪应对方法,防止孩子过度地掩饰自己的情绪,而产生心理 问题,这样才能杜绝孩子继续犯错和说谎。
举例:关于孩子的动作,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如提到“能在斜坡、荡桥和有一定间隔的物体上较平衡地行走。”家长可利用公园或者小区的体育设施,鼓励孩子完成。这也是为孩子在小学能顺便完成各种更大难度的动作作好准备。
举例:“运动时能注意安全,不给他人造成危险。”这点非常重要,孩子到了小学里,下课时间是自由的,没有老师看护,必须自己把握好安全问题。家长可以多给孩子提供与小伙伴一起运动、玩耍的机会,并适当提醒,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行为不安全,应该避免。语言:
目标1 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在定向性注意向选择性注意发展的过程中,5~6岁幼儿一般已经可以完成选择性注意的培养与发展了,他们能够根据需要选择自己必须听的事情,且不受过多的干扰。因此,家长应该注意培养5~6岁幼儿,使其了解,当集体情景中有人讲话且需要幼儿听的时候,即使他们身处比较杂乱的群体之中,也应尽可能地将自己的注意转移到说话人身上,将注意力集中于说话人的表达内容上,而不要受到群体中任何事件的干扰。
5~6岁幼儿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已经能够意识到信息的充分性,并在头脑中对于所接受的信息自行加工处理,当说话人对某事物的描述信息提供得不足,导致他们无法听懂时,他们能够意识到并要求对方对于含糊信息给予详细的解答或说明。因此,应该鼓励幼儿在听不懂时大胆地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不仅培养他的勇气,也可以丰富他的知识。
目标2 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5~6岁幼儿的语音已经基本完善,除去个别方言的影响所导致的发音不准外,幼儿应该能够实现普通话发音清晰准确。
5~6岁幼儿的思维能力已经具有连贯性,他们的信息加工能力也随之增强,记忆容量有所扩充,因此,他们能够清晰地记忆一件事情,并用语言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出来。
目标3 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5~6岁幼儿已经学会了情绪抑制,他们能够认识到,感情和行为是可以不对应的,因此为了实现他们的交往行为,他们能够隐藏自己的情绪,能够分清“想”和“应该”,从而遵守很多规则。当然,由于幼儿特有的天真,他们无法隐藏自己的观点或好奇,当他们在听到想提问题的话语时同样会出现打断他人讲话的情况,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应给予合理的解答,然后再引导幼儿逐步养成听完话后再提问的习惯,帮助幼儿真正养成按次序轮流讲话、不打断他人表达的好习惯。
(二)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策略一 开个小小家庭会议吧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的,有的时候家长会认为说话就是表达能力,但实际则不然,幼儿能否使用适当的句子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幼儿组织语言是否得当,表达过程中会不会出现思路断线等都是幼儿表达能力的评价标准,仅仅是能说话不等于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因此,家长应该尽可能地有意无意地为幼儿创造表达空间,让他们参与到各种事情的讨论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之前的策略建议中经常会提到要尊重幼儿、耐心倾听幼儿的语言表达、不要随意批评幼儿的表达错误等,当幼儿5~6岁时,他们的社会性情感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了,他们不再满足父母的一个拥抱,更多地会在意父母是否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信任等,因此,结合5~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让幼儿参与到家庭决策中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幼儿的是非观念等各种品质向正确方向发展。
家庭会议可以讨论家庭中的各种决策,小到明天买什么菜来吃,大到家长如何安排工作中的一些变动等,主要是为了让幼儿有说话的机会、有与人争论的机会,让幼儿学会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能力,有勇于表达想法的信心。无论他们的观点对与错,都可以变为讨论内容中的一部分,也许他们无法给予什么真正的意见,但是这样的家庭会议会让幼儿获得很强的认同感,有利于其自信心的培养,有利于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在有意创设的情境中锻炼了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策略二 “我说你猜”的亲子小游戏
这是一项成人与幼儿都愿意玩的游戏,对于5~6岁幼儿来说,我们可以将难度设定得较低,将描述内容的范围较成人缩小一些。
第一,家长需要准备若干幼儿小时候看的图卡,如小动物、生活物品等等。
第二,开始描述让对方猜。首先应该由家长示范描述,但描述过程中不可以出现被描述对象的名称,如妈妈拿起一张小白兔的图片,这时图片不应让幼儿看到,妈妈说:“白色的小动物,红眼睛,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的,爱吃胡萝卜”,在家长描述的过程中幼儿就可以尝试着去猜测妈妈描述的是什么,也许只说到“红眼睛”时,幼儿即可猜出是小白兔,如果没猜出来可以继续进行更加详尽的描述直到猜出为止。然后由幼儿选择一张图片进行描述,妈妈来猜。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幼儿对于事物的描述能力,培养幼儿用尽可能丰富的词汇进行表达。
策略三 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方式解决问题
生活中幼儿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玩具汽车坏掉了、与小朋友争夺同一玩具等等,家长不要试图为了保护幼儿而帮助幼儿解决,应该引导幼儿自己去解决问题,如果一种方式无法解决,可以与幼儿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去尝试。
例如,玩具汽车坏掉了,4~5岁的幼儿可能会哭闹,但是5~6岁的幼儿会更关注如何使汽车恢复正常。因此,家长要做的不是立刻帮助幼儿找到问题所在并修理好汽车,而应与幼儿逐步分析汽车为什么会坏掉,如何能够修理好。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与判断能力,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耐心和注意力,更可以在讨论过程中增进幼儿的表达能力。但这里要注意的是,幼儿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耐心也是有限的,家长应根据幼儿的个性特征把握住临界点,不要试图一次就让幼儿完全安静地无休止地等待,每次可以延长一两分钟,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的耐心和讨论分析能力。
又如,当幼儿正在玩的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抢走时,有的家长会出于保护幼儿的心态而出面将玩具要回来,长此以往会让幼儿形成过度依赖的心理,遇到问题只会想到找爸爸妈妈而不会自己解决。幼儿之间的矛盾应该由幼儿自己来解决,当其他人抢走了幼儿的玩具时,幼儿的第一反应必然是委屈和寻求帮助或保护,这时家长应该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能够把玩具要回来,当然,每个幼儿的个性不同,所选择的解决方式必然不同,家长可以根据幼儿选择的解决方式给予一定的引导,通过这个引导与商量的过程,教会幼儿用多种方式去解决问题。同时让幼儿明白,出现矛盾时以暴力解决是不明智的选择,甚至会导致双方都受到伤害,而且会影响小朋友之间的感情,鼓励幼儿用语言协商的方式去解决冲突。例如,引导幼儿去跟抢玩具的小朋友商量是否可以用另外的玩具换回他要的玩具,或者商量是否可以一起玩,等等。
这样的引导,可以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不论遇到什么问题,尽可能不依赖成人的帮助,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问题,当一个办法不成功后不是放弃而是想第二个办法来尝试。同时,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让幼儿明白语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当出现的问题是矛盾冲突时应该尽可能用语言协商的方式去解决。
(二)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策略一 给幼儿一点空间
5~6岁幼儿在很多时候会抛开父母跑去跟同伴玩耍,或独自坐在那里静静地玩某种玩具或看书,当父母亲给予过多的干预或打扰时他们会感觉受到打扰。这一切的现象都说明,孩子长大了。
因此,对于幼儿的独立性,家长应该给予尊重和支持,过多的干预和帮助只会让他们的依赖性变强。幼儿上学后将独自面临很多问题,如果形成过强的依赖性,他们将放弃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的过程而直接向父母亲寻求帮助。此外,过多的干预和帮助也会让幼儿产生腻烦心理,认为父母亲干预了他们的私人空间、侵犯了他们的私人领地。
当然,给予幼儿自己的空间不等于放任不管。幼儿毕竟还是幼儿,他们无法独立解决一切问题,也无法独立完成一切事情。当他们向父母寻求帮助和关爱时,父母亲也要及时给予回应,甚至在他们独自阅读或跟同伴玩耍时也可以给予适当的观察和关注,在适当的时机帮助他们分析其言语、行为是否得当,帮助他们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
策略二 看图说话
家长千万不要认为看图说话是小孩子做的事情,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可以选择不同的难度。这里的图画可以是以前幼儿使用过的看图识字卡,也可以是与幼儿一起收集来的有趣的图画。家长可以和幼儿共同将卡片整理到一起,然后从中随意抽取几张,最初两三张即可,可以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适当增加图片。先对单张图片进行描述,然后家长引导幼儿将几张图片的内容连接起来,让幼儿选择用合适的逻辑进行衔接。
这样的看图说话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的逻辑推理能力。对于图画的搜集整理也可以促使幼儿看更多的图书,增强他的读书欲望。
也可以反之,家长引导幼儿自己编个小故事,然后鼓励引导幼儿为小故事配上相应的图画做成图画书,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绘画能力,也能够锻炼幼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力的共同提高。
策略三 “我是小记者”
幼儿经常会在电视上看到记者,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记者只是一种职业,如果身边的亲友没有从事记者职业的,记者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比较遥远的。所以首先应由家长做示范,让幼儿知道记者是如何工作的,了解记者的任务。例如,幼儿园举行了比赛活动,幼儿得到了一个二等奖,回到家后,幼儿肯定会兴高采烈地告诉家长。家长可以借此机会,拿着水杯或将杂志卷成卷当做话筒,采访幼儿:“小朋友,我是记者,今天你得了一个二等奖,请你讲讲你的感受好吗?”当幼儿做出回答后,家长可以继续根据幼儿的说话内容进行追问,从而不仅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促进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的角色可以使幼儿学会用提问题的方式来逐步寻找事情的真相,从而让幼儿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当幼儿能够进行记者角色的扮演时,可以在采访后与幼儿一起将采访内容整理成文字材料或图画材料,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张贴在家里的墙壁上。这样可以促进幼儿读写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社会
科学
(二)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策略一 与“小小科学家”一起做实验
6岁幼儿的科学探究已经不再满足于“问问题——给出答案”的过程了,他们开始对自己感到好奇的事物或现象做出若干种猜测与假设,喜欢自己创造探究过程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因此,也就会经常看到很多稀奇古怪的小实验出现在6岁幼儿的面前。
例如,当幼儿对家长告诉他冬天下雪、夏天下雨的自然现象感到好奇时,他们也许会追问雪和雨到底是什么,当他们得知雪、雨、冰等等都是水的各种表现形态后,他们不再满足于理论上的知识,开始寻找各种途径去进一步认识水的各种形态。于是,有的家里经常会在冰箱冷冻格发现一瓶冻成了冰的水,有的家长甚至会发现幼儿将冰块握在手里让它们逐渐在手心融化成水滴,这一系列的行为都是幼儿对于水的形态变化的科学探究。也许他们的探究行为会导致冰箱冷冻门没关,也许会导致家里满地都是水,也许会使他们的小手冰冷,但是,家长应该从另外的角度去看待这些行为,幼儿的这些行为恰恰体现了他们的探究欲望,说明他们已经开始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了。
因此,家长与其责备幼儿的探究过于淘气不如跟幼儿一起做实验,一起享受探究过程所带来的乐趣。家长的引导可以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探究习惯,能够使幼儿更好地明确探究目标、更好地设计探究过程。家长还应引导幼儿养成敢于在实验前进行大胆猜测做出实验预期的习惯,逐步规范幼儿的思维方式,逐步引导让他们做事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策略二 接受幼儿的探究错误
幼儿喜欢探究是其年龄发展必经的特征之一,在探究过程中,幼儿会尝试各类方法来获得结果,而由于其判断能力尚未发展完善,他们的目的只限于获得探究结果,无法兼顾到其他,例如物品破坏、环境脏乱等。
例如,当他们对闹钟感兴趣时,他们会通过多种方式来研究。“为什么别的表都不响,这个表就会唱歌呢?”“它是怎么唱歌的?为什么只在早晨唱啊?”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幼儿想看看闹钟的内部结构。于是,拆开看看成为幼儿的首要任务,但是他没有考虑到的是,拆开后是否还能安装回去、闹钟是否就此被破坏掉。怎么拆呢?有的幼儿能够找到螺丝刀之类的工具进行拆卸,还有其他的方法,只要拆开就行。于是,家长会发现一大堆的零件散落在地上,旁边的沙发上可能还有小手抹出来的机械油的印记。当面对幼儿如此的破坏行为时,请家长不要一味地责骂幼儿,不要一味地责备他破坏闹钟这种行为,不要将这一探究行为主观地定性为错误。如果幼儿是故意将闹钟摔在地上的话,家长应该批评幼儿的错误行为,但是为什么闹钟变成了零件呢?家长首先应该问一问幼儿的目的何在。
如果幼儿是为了探究而将闹钟拆开了,而且拆开后装不上了,那么家长首先应该肯定的是幼儿的探究行为和求知欲望,当然,探究可以,破坏性探究还是要纠正和引导的,家长可以引导幼儿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探究,或者与幼儿一起动手查查资料、简单拆开看看,在保证不破坏的情况下进行探究,教幼儿学会爱惜物品。
这样,不仅保证了幼儿的探究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引导他们学会珍惜劳动成果,一举多得。如果仅仅是主观地、一味地批评,幼儿最终将失去探究的热情和勇气,从而放弃对一切现象的思考。
(数学中的一些指标要讲清楚些,可适当举例)
(二)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策略一 关注小小摄影师
幼儿对于方向与角度的判断基本依赖于生活经验,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他们会比较容易判断出位置、方向等,如果给他们完全陌生的事物,他们判断的正确率将大为降低。但是,伴随幼儿的成长,他们要不断地去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环境,对于多数幼儿好奇而又恋旧的矛盾状态,家长需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习惯于快速熟悉新事物、适应新环境。而在空间认知方面,如果能够让幼儿更多地接触新事物,让他们更多地融人到新的环境中去,那么,他们也能更快地发展自己的空间认知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码相机在多数家庭中已经不再是奢侈品,有能力的家庭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个较为低廉的数码相机,让他们习惯将自己生活中的点滴用相机记录下来,也发展其辨别方向与拍摄角度的能力。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家长可以逐渐教会幼儿使用数码相机,当他们很有成就感地拿着照片给家长展示时,家长也可以鼓励幼儿对图片进行描述,引导幼儿讲述是如何拍摄的、拍摄的目的以及为什么要从那个角度进行拍摄,等等。有能力的家长也可以不断培养幼儿的构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相信5、6岁的幼儿会很愿意成为一个小摄影师的。
策略二 “寻宝”游戏
幼儿最喜欢不断发现新事物,然后去探究他们所发现的事物。寻宝是幼儿很喜欢玩的一种游戏,可以在外出旅游或特殊日子里让幼儿来参与其中。
如果是与幼儿外出旅游,可以将其当做是一次寻宝旅程。家长可以与幼儿在出行前一起做计划,选择出行时间,然后规划路线,并将一切计划记录下来,例如安排好时间表,画好路线图等。
如果在节日要送给幼儿一些小礼物,与其直接交到幼儿手中,不如画一个寻宝图让幼儿自己来发掘。如果经历一个愉快的发掘过程,即使礼物不是非常合心意,相信幼儿也会很开心,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判断方向等空间认知能力。同时,如果幼儿乐于参与寻宝游戏,也许有一天,他们会同样递给家长一张寻宝图作为母亲节的礼物而让你惊喜不断。
寻宝游戏,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绘画能力,更能提升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他们将他们所知道的路线或见到的事物经过大脑的反馈,重新落笔反应在画纸上,不仅需要他们清晰地记住所要描画的路线,更需要他们对方向有正确的判断,在经过大脑反馈的过程中不出现信息转换的偏差。
策略三 一起做个有规律的人
规律的发现是数学认知能力中的一个部分,幼儿需要通过观察来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甚至创造出有规律的动作,规律性的排列也反应出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所谓家长与幼儿一起做个有规律的人,不仅仅是要求作息时间规律,还要求其物品摆放规律、生活常规事件的安排规律等多个方面,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对于类别具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书应该如何分类放在书架上,衣服应该如何归类整理放回衣柜内,玩具究竟应该如何放置才能容易找到,这一系列的摆放规律都需要家长引导幼儿来逐渐形成。
因此,与幼儿一起收拾房间将是锻炼幼儿分类能力、了解物品的最佳办法。在收拾过程中,家长首先要做到具有较高的分类能力,然后给幼儿讲解为什么这个东西要放在抽屉里而不是柜子里、为什么那个东西不能放在太阳底下等,这种归类时的讲解可以是与物体材质相关的知识、可能是与形状相关的知识,也可能是与数字有关的内容。艺术
四、运用《指南》的一些建议与实例 1.优优的故事
大班幼儿优优在数学、语言 等方面已经发展得很好了,但家长依然担心他上小学后跟不上,还给她报名去上园外的各种幼小衔接班。教师认为,优优在很多知识的学习上已远远超越同龄孩子,但其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薄弱,对此,家长却没能意识到。
在学习了《指南》后,家长渐渐明白:做好幼小衔接不仅仅要做好知识上的衔接,还要做好社会性发展方面的衔接。社会性方面的发展能促进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根据教师的观察,优优相对薄弱的恰恰就是社会性方面,班上小朋友都不太愿意跟他一起玩,对此家长应引起重视。因为孩子上了小学更多是和同伴在一起玩,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孩子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没有同伴,孩子会感到很孤独,这会影响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
根据《指南》的建议,家长决定回去多观察,尤其要把孩子放到同伴群体中去观察,可以根据《指南》中的各领域目标对孩子各方面发展情况作个诊断,发现自己孩子的“短板”在哪里?没过多久,家长发现了问题。她一方面认真学习《指南》,另一方面观察孩子与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以下是妈妈的发现:
我发现他常常说其他小朋友傻,不尊重他们。比方说,他会主动给小朋友讲他喜欢的“三国”故事,可要是小朋友表示不知道他说的故事或人物时,他就说:“你是傻子,我不和你玩了。”几次下来,他不愿意去找其他小朋友玩,小朋友也都不喜欢和他玩了。这段时间,我天天和他讲“要和小朋友好好相处,”可是一点用都没有。
《指南》的社会领域有一条教育建议:“引导幼儿学习用平等、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差异。如,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可以相互学习。”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发现“别人知道的事儿我不知道的”的情况也是有的。比如,可以当着他的面问问和他一起玩的小朋友有什么特长。请学弹琴的说说弹琴的事儿,请喜欢汽车的讲讲他知道的关于汽车的事儿„„要让孩子意识到人各有所长,只有尊重他人,才能有朋友。一段时间后,家长开心地分享优优的变化:昨天优优自己说“人各有所长”了。他开始认识到别人的想法和自己不一样,会认真听其他小朋友说话了。
优优的故事,告诉我们—— 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关注孩子发展上的“短板”,并调整教育重点,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和谐发展。2.冬冬的故事
《指南》社会领域的“人际交往”子领域中有一条教育建议:“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乐。”冬冬的家长看了之后想:“我家冬冬不喜欢和小朋友玩,这下我有办法了,我这就去把小朋友请到家里来。”她请了一群小朋友到家里去玩,结果那天家里闹得鸡犬不宁。她就来跟老师抱怨:“《指南》上面写着,‘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可是家里来这么多小朋友我真没办法招架了。而且,冬冬好像更不愿意和小朋友玩了。那天因为小朋友抢他的东西,两个人还打起来了。老师,这怎么办?这个方法不灵嘛!《指南》是不是写错了?”
教师就帮她分析原因:“刚开始,不能一下子请太多小朋友,因为从冬冬的角度考虑,他本来就不善于和别的孩子在一起玩,缺乏人际交往的兴趣和策略,你一下子请了那么多小朋友来,他招架不住,效果适得其反。同时,你邀请的那些小朋友的人际交往水平也有高低,他们之间也会产生矛盾冲突,这样的阵势还不把冬冬给吓着了吗? 较为合适的方法是:一开始先邀请一个小朋友。最好是比冬冬年龄稍大一点的,能够关心、谦让的小朋友。等冬冬开始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同伴交往经验丰富一些了,也掌握了一定的交往技巧以后,再逐步增加人数,增加交往难度。慢慢地还可以邀请一些跟冬冬性格反差较大的、比较强势的孩子,并和冬冬讨论:这孩子一来就抢东西,你要怎样做才能和他友好相处?怎么让他既跟你玩又听你的话„„”家长感叹:“原来‘邀请同伴’还有这么多学问在里面啊!冬冬的故事,告诉我们——
有的家长看到文本怎样写就依样画葫芦,照搬照做,不会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发展水平作灵活的调整。这样在做的时候必然会产生很多问题。3.《指南》不是《标准》
《指南》描绘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一般样态与普遍规律,无法涵盖丰富的个案,不能简单的对号入座。
不能用《指南》列举的指标僵化比对鲜活的幼儿。
家长朋友们:您不可能仅仅通过一次讲座、一次现场观摩、一次讨论学习就完全领会《指南》精神,但是,只要您用心去关注孩子,对照《指南》,不断学习与总结,相信您会有更多地教育的好方法、好点子,您的孩子也会得到更好地发展。(《指南》的目标网上都有,可以自己去查找)
第五篇:大班下学期家长会总结
家长会意见反馈及整改措施
大五班
大班是幼儿在幼儿园期间最为关键的一个时期,它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开学至今快2个月了,为了让家长们更多地了解幼儿在园的情绪、进餐、午睡、游戏、生活自理能力及学习等情况,也为了让家长对幼儿园工作有更深入地了解、更好地进行家园合作、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我们大五班的老师和家长聚在一起,召开了开学以来的第一次家长会。家长会应到家长45人,实到45人,可见,家长对本次会议还是比较重视的.这次家长座谈会在宽松自由的环境里圆满的结束了。
在家长会上,首先向家长介绍了本班幼儿各方面情况,让家长对幼儿园逐渐放心。其次,要求家长配合的事情,然后与家长一起探讨了幼儿安全,需要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我们向家长介绍了园中老师所采取的激励措施,如:双休日保护好自己不受伤的幼儿,老师进行表扬、奖励红花等,让家长从中得到一点启示,在家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而不是无条件地接受孩子们的要求。我们还让家长了解了孩子们在这一学期所要达到的目标,只有心中有尺度,孩子的教育才能搞好。
在这次家长座谈会上,家长朋友们很受启发。有的家长说:“我们原来就认为你们只是看孩子而已,还真不知道你们的工作量这么大,工作做得这么细,由于我们做家长的工作太忙,与你们沟通的真的太少了。”……
当然,在会上个别家长也向我们提出小小的建议: 1.教师的空间小,幼儿能不能坐下。
2.家长说孩子回家不做作业,老师能不能给孩子说说回家家长辅导时,能认真做一做。
针对家长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作如下答复:首先,感谢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对老师的理解,对班级工作的配合。1.针对教室空间小的问题,我们把区角进行了整合,尽量腾出空间,让幼儿活动自如;另外我们现在到一楼孩子活动比较方便,大部分时间孩子就到外面去活动了很方便,并且把孩子分成了三组,前后距离始终,孩子看黑板上的东西清晰、方便,一点不觉得教室小。2.针对孩子回家不做作业的事,我们会根据个别家长的需求,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为入小学做好衔接工作,让孩子回家做一些动动手,如画画画、剪剪纸等益智活动,不要求孩子做作业。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是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乐,不能像小学化一样教育孩子,更谈不上给孩子布置作业,所以请家长们能理解。
这次家长会增进了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双方的沟通和信任,取得了预期的目的。相信家长会后,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会更顺利,家园沟通会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