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精选
写景类散文是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写作手法,以表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特定物件为主要内容的散文。下面是关于优美的写景散文精选的内容,欢迎阅读!
篇一:初冬之歌
虽说时间已进入冬季,但今年的冬天仿佛特别留恋秋天那一抹金黄,迟迟不肯进入冬的世界。太阳就像一位初上花轿的小媳妇,扭扭捏捏的,时而露出半截身子洒下一抹金辉,时而躲进云层,送来一抹清寒。让人回味着秋的悲凉,冷落与萧瑟。
群山显得更苍翠了,松柏换上了那一身身坚毅的绿色,把山林点缀得威猛严肃。漫山遍野的花柳木把那原本青绿的叶子着上一缕金黄,在秋风这位美容师的精心打扮和设计下打起了美丽的褶皱,漫天飞扬給大地镀上了一层灿灿的沙金。
枫树姑娘绽开了久违的笑容,将红色的连衣裙尽情地摇摆,嫣红的脸上不时挥洒出两行清泪,把一片片火红的叶子抛撒在淡淡的天空。逗乐了正在闹腾的铁甲木。它把青绿的叶子涂上一层金色的颜料,远远望去就像春天里那一簇簇金色的水仙欣然怒放。低矮的救命粮树上结满了密密麻麻红艳艳的果实,像集市上葫芦架上插满的一串串酸溜溜的褶褶生辉的冰糖葫芦。这黄的叶,红的果,苍绿的树,把山林染成一副浑然天成的水彩画。
田间地头,金黄的冬菊花绽开了那张张太阳般的笑脸,万花朵朵,分外妖娆,和着煦暖的阳光,让原本冷酷的冬季也然起浪漫般的遐思,再加上枯草下那刚刚冒出的一丛丛嫩嫩,绿绿的小草,给庄严的冬天增添了一份春天的浪漫。
轻拈一朵冬菊,嗅着那浓浓的花香,让阳光打开心灵的窗扉。陶醉在冬的空旷,漫步在宽阔的马路上与三三两两穿行的人群并行,疾步,领略冬的轻键。
山坡上那一丛丛翠绿的竹林中传来几声犬吠,使你不得不驻足凝望。粉墙琉瓦下一串串白色的玉米棒子和鲜红的柿饼撩拨了你的眼球。家家户户的蚕架早已一溜儿摆在了院中,上面放满了蚕箔。不过里面装的不是蚕,而是红艳艳的薯条。一群喜鹊围着它戛戛直叫,偶尔叼起一根薯条,停落在掉了叶子的柿子树上,让冬天多了一份淘气。
远处叮叮当当的马蹄声打破了你的思绪,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牛从朦胧的薄雾中驶来,随后是羊群咩咩的合唱曲。摩托车的滴答声给这冬的盛会又谱写了一首华丽的篇章。
初冬,它总是用梦幻般的笔,给大自然来一幅写意画,让人为之惊叹,陶醉;初冬,它总是用大自然有节奏的音符来为世界谱写一曲雄浑的欢歌。初冬是神奇瑰丽的,它让世界在沉寂中活跃起来,赋予人们纯洁与健康的心灵。给人以希望,因为明年的春天,它将还你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
篇二: 碧園仙境,瑶庄翡翠
在川东第一大县——渠县城北不远的山林中,坐落着一座占地1000余亩的徽派庄园。笔者一行考察后认为,堪称目前中国最大、最美、最具特色的山水园林私家庄園,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碧瑶”。该庄園收藏盆景无数,奇石名花上千;建筑依山傍水,融山水花林、亭台楼阁、廊桥湖泊于一体。古朴自然,精雕细琢,气势恢弘。
打鼓山下顺坡随沟种植水杉、松柏及各种花卉,生态而美丽。满山漫道的花儿草儿树儿,一簇簇,一丛丛,一排排,一朵两朵万千朵,一树两树千百树。或红彤彤,或淡紫紫,或浅黄黄,或青翠翠,无不美艳诱人。有的丰盈而娇媚,白洁而无染;有的性致纯真,恣情而任性;有的热烈而富贵,馥郁而张扬。有的丝绢一样柔美,浓浓禅意;有的云彩一般自然,楚楚动人。最可爱的是,湖边杨柳微风轻拂,纤枝灵动,万般柔情;山坡银杏秋来落金,遍地深黄,一派风光。
两山之间便是长达数公里的滴水岩沟,该沟壑经庄園主人精心布局,呈五级部署,从第一个“碧瑶湖”起,过“定慧湖”到“灵感洞寺”下的20余个彩色池,顺水而上,斑斓夺目,颗颗明珠。山风习习,花香阵阵,溪水欢腾,湖水涟漪,沁人心脾。沟壑湖的两边青石板大道,极大方便游客观景。湖与湖之间由廊桥连接,曲折逶迤,湖中小岛建有亭阁,设有舒适靠椅,供游人小息。
碧水青山绕淡彩,瑶池琼阁映澄泓。
雁语莺歌鸣四季,休闲佳地盖寰东。
篇三:江南烟雨蒙蒙,抒发一段倾情。
当我漫步在氤氲着水汽的江南时,我完全沉醉在江南的美景之中。青瓦白墙的小巷,落英铺满的街道。
烟雨江南,温梦如织,千丝万缕,交织缠绕。我爱江南,因为戴望舒的《雨巷》和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那是别样的美感,不经意之间令人神往。伴着如丝的细雨,倾听那丝丝细雨拍打青石板的泠唱,看着沉在薄雾之中的人间碧玉般的地方。我爱雨,我爱看雨顺着长满青笞的屋檐滴下,滴在青石板上,留下岁月的痕迹,当我看时,除了那岁月的斑驳,我还感受到了千年的人世沧桑。推开窗子的那一刻,雨滴滴落的那一刻,我希望时间定格,不再流逝,让那古老的青石板去继续续写千年的沧桑,其实这一刻我也梦想可以在千百年前的雨巷,一任细雨拍打青石板,而我只是在一旁看着那撑着油纸伞的姑娘走过我的身旁。
江南的美我不能用语言形容,我觉得用语言会使江南降低她美的格调,但我还是忍不住要赞美她一番。我爱江南的烟雨朦胧,生活在水旁,闲坐小亭上,读一卷书,看着浣女在水旁浣洗衣裳,时而有牧童的笛声悠扬,水牛哞哞作响。有人说:诗画在生活中。果然是真的!在江南我看到了诗,看到了画,江南美在画里,江南也美在诗中。她的美是超脱意境的美,其实无需言语,已然令我神往。爱江南,我爱江南的村庄。傍依山水,竹楼木阁,青瓦白墙。伫立在水上,顺着石阶而下,用手指感受水乡水的柔滑。
江南是美的,美的令人感觉难以胜收,在竹楼上小憩,听着那窸窸窣窣的虫鸣,畅游在那梦中,别样的情调,别样的放松,在江南静听清风。忽而。回首时,我看见那撑着油纸伞的姑娘走过我的竹楼的窗下,随着她背影去的是我的凝视她的目光。在断桥上,在水旁,挥动着木帮,捶打着衣裳。江南里,看烟雨斜阳,诗画中品味芬芳。江南的美在夏,“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忽来风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还有那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古来多少歌颂江南夏季的诗作,可见江南夏季的令人神往!江南的夏季,是花的季节,芭蕉正绿,梅子已黄,一池无波,莲荷满塘。是别样的意境,是人间的天堂!江南是婉约的代名词,不同于塞北的粗犷,小家碧玉,朦胧而又令人神往!
第二篇:永远的三峡优美写景散文
很幸运,自己曾经多次乘船航行在万里长江上。时间最长、行程最远的一次是登船入江,从武汉启航,经三峡去重庆,再随船返回。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个春节,带着女儿上了妹夫工作的客轮,与妹妹一家三口在开往重庆的客轮上,度过了一个难以忘怀的春节。其实,难以忘怀的是气势磅礴的长江三峡。
长长的汽笛声在江面上回荡,轮船缓缓离开港口,逆江而上。带着我们的心愿游三峡。航行中多数时光是与两岸秀丽山水对视,无语目视从远古走来,从唐古拉山巅峰的融雪走来的滚滚江水,不禁心潮澎湃。
母亲生我养我在白云黄鹤的故乡,在长江边长大,见惯了一路奔流不息,一路高歌,流向远方,奔向大海的滚滚混黄的长江水。
不曾料到,轮船一过宜昌,水道明显变得狭窄,两侧青山夹碧水,丝毫不见浊浪滔滔。不曾想到,原来长江上游的水是这般的清澈,这江水有如镶嵌在中华大地上最长最美最动人的绿色飘带。不曾想到自己与亲人们畅游在绿色飘带上。由此开始了西陵峡之旅。西陵峡西起湖北巴东县香溪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约长七十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这里以滩多水急而闻名。一提到香溪就会想到杜甫有诗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相传香溪上游宝坪村是千古佳人王昭君的出生地。还有我国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也出生在这里——秭归县。不能不说被长江滋润的这片土地——长江三峡——地灵人杰。我们湖北人的骄傲,我们民族的骄傲。
江的两岸,连绵不绝千奇百怪的山峰由层次分明层层叠加如磐的岩石构成,酷似古书已成石,加之那直指江心的宝剑石,则被誉为兵书宝剑峡,传说这里是诸葛亮存放兵书和宝剑的地方。不免令人想起三国英雄,那些英雄豪杰曾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用带血的身躯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敬仰。
站在船头,视野开阔。随着全程导游――客轮播音员的介绍,我们亲眼见证了牛肝马肺峡、黄牛峡、灯影峡的气势与壮观。你会不由自主地展开想象的翅膀,我像灵魂出了窍,变成飞翔在群山峻岭的一只自由的小鸟,俯视绿色飘带,那缓缓移动的是条玉吗?还是硕大的珍珠落在玉带上?这时女儿扯了我的衣角说,妈妈,你看,天上有只很大的鸟。她唤我,我一激灵,就回过神了。巧合呀,也许,前世的我是只自由的鸟。
继续与女儿站在船头,迎着风浪前行。
水道越狭窄,山崖越挡道,眼见难以通行,船似乎会撞到陡峭的山壁,十分险阻,而有灵性的山壁数千年来听惯了川江舟子、轮船的一声声笛鸣,横亘的山壁向侧稍稍一让,轮船便从容地穿过了九曲回肠的西陵峡。
出了西陵峡,经过一段宽谷的航行,便进入巫峡。巫峡从巴东县的官渡口开始至四川省巫山县的大宁河口,全长42公里,巫峡以巫山得名。
这里奇峰绵绵,幽深秀丽。立在这里不知多少年的神女峰,让全船的客人在寒风中久久守候,当她隐隐约约向我们走来时,人们沸腾了,争相一睹神女峰的绰约风姿。
天寒地冻的时节,寒气逼人的江风阻挡不了同船的游客,除了夜寝,其他时光,人们都兴致勃勃立在甲板上,饱览三峡绮丽的风光。
船在峡江行,我在船头望,仰望千丈峰峦,只见云天一线,奇峰异石,千姿百态。俯视峡江,惊涛雷鸣,一泻千里,犹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
长约8公里的瞿塘峡也迎着我们的航船缓缓走来。它东起四川巫山县的大溪,西至四川奉节县的白帝城。白帝城一面靠山,三面环水,背依大峡,前临大江,气势雄伟壮观。可惜,只缘远眺,无缘亲临。
二十多年过去了,今天的长江三峡又因三峡大坝的建成而世界闻名。
今生有幸,与三峡大坝这座世纪丰碑零距离。
旅游车正向三峡大坝旅游景点坛子岭驶去,蓦然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部讲述三峡人凄美动人的爱情电影片——《等到满山红叶时》,撩拨人的优美旋律――动人的主题曲——满山红叶似彩霞,不禁在心中浅浅吟唱:满山红叶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峡……
很快到了坛子岭,远看坛子岭观景台,它像极了一个巨大的容器――酒坛子。坛子的四周已用花岗岩镶嵌,石壁上刻有大禹治三峡神话的浮雕,赋予土、石以灵性,使坛子岭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我想,这“酒坛子”莫不是大禹治水时豪饮之后的遗留,或许是诗仙李白“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时匆忙间的遗落。我想:这坛子旧时盛的是千古清风白云,还是贮的万世雨雪雷电;也许盛的更是近代华夏子孙屈辱的血与泪;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它实实在在盛的是三峡大坝建设者的汗水与泪水,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自豪和智慧。
我夹裹在熙熙攘攘的游人中,缓缓地攀登上坛子岭,心情有些激动,而脚步却是缓缓的,是想深深的感受这一级一级的台阶该是錾刻着三峡人的自信与自豪,是想深深的感知中国人的智慧而凝聚的力量,是想深深的感观眼前这个气势磅礴的长江三峡大坝,它圆了几代伟人勾勒的近一个世纪中国人的梦想。
登上坛子岭鸟瞰,已不见人山人海施工建设的盛况,只见长达2309米、海拔高程185米,气势恢弘的三峡大坝如同巨臂,紧紧锁揽住奔腾不息的长江水,望见了高峡平湖的胜景。中国人终于实现了毛主席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写下的“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光辉诗篇。我为中国人骄傲,我为中国人自豪。
很遗憾,无缘观赏水库泄洪时飞流直下卷起千堆雪的壮丽景观。
难免有些痛惜,为那些已经淹没于水下的文物而痛惜。也有些惆怅,为那一百多万的移民惆怅。更有些安慰,为白鹤梁、张飞庙、石宝寨这三项曾特别牵动人们感情的历史遗存的幸运保存而安慰。
……
在三峡大坝的涛声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春天的故事正在灿烂的阳光下继续……
第三篇: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本站推荐)
抒情散文是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感情的散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欢迎借鉴!
春思
(一):
春天是万物萌生的季节,是清纯的季节,播种的季节。桃花映面,绿树抽芽。你说,春天是生命的摇篮。
应对绿树红花,掬一捧溪水,总会想起厉雪酷冬,冰冻风寒;想起迎风霜挺立的树,破冰行驶的船,几经寒彻方有这灿烂的春天。
你看,冰雪融化着,它推着水波歌唱,歌儿又卷起了浪花。露珠站立在绿色的肩头来到了平野山川;花儿更艳了,草儿更鲜了,它们明白自己的幸福是因为有了冬的洗礼,冬的战斗,冬的牺牲;它们在生长中吸收了冬的坚毅,冬的清纯,冬的血液。
置身在这春光绚丽的队列里,哪能不热爱这播种的季节。站在梅花从中,必须会情不自禁的思考,想一些什么呢?
也许想春的广柔,人们只有努力付出包括汗水与智慧,它回报的礼品方会更多。春天是严肃的,一阵阵春风把一切渴望新生的植物,一概吹醒吹绿。春天是勤劳的,人们如果不抓紧耕耘,一年中只有叹息。春天是明媚的,它同阳光一齐灿烂,让笑声悠远悠长。
春天又是短暂的,人们务必抓紧这完美的时光,准备一年的基础,相反,秋季会变成对你的审判。因此,明媚的春天是多么宝贵。
从春天的播种,想到未来的耕耘,只有拉紧时间的手,不停顿,用心改造荒芜的土地,种植优等的禾苗,再经过夏天的管理,不怕未来没有好的收获……这,正是万物萌生的春季的气质,是朋友们思索的源泉。
最美的风景是什么
(二):
“有树的地方就有家,”这是流传在北方乡村的俗语。在我的家乡,所有的村庄都长满了树,从远处看,除了一片茂密的树林,你根本想象不到那里是村庄。在北方,走进村庄,其实也就是走进了树林。因为,没有树的地方,就没有村庄的存在。
很难想象,没有树的村庄,是多么的荒凉。那怕是大漠,只要有村庄,就会有树。就连庄户人家,如果房前屋后没有种几棵树,村人就会说:这家人呀,太懒了,门前连棵树也长不起来。
在乡村人的观念里,树与村庄是密不可分的。人们把树看的很重,他们认为,没有树的村庄,那里肯定人丁不旺,村庄就没有生机。而没有树的庄户人家,家道是会败落的。
北方的乡村,不仅仅每个村子里都长满了树,而大多的村子里,都有一棵树王。树王务必是历经岁月沧桑洗礼,树龄在百年以上,否则就没有封王的资格。树王一般都是挂有果实的树种,像银杏树、核桃、梨树之类的品种,象征着一个村子人丁兴旺,子孙盈门。
在我的印象中,我们村子里的树王,是一棵槐树,树很老,树干上长满了粗糙的裂痕,很容易让人想起一张饱经风霜的老人的脸。至于为什么选取一棵槐树而不是银杏或梨树做树王,那里面还有一个插曲呢!据说,我们村是个移民村,祖籍山西洪洞县,当时移民来此时,在洪洞县的老槐树下集合后,来到了我们此刻的居住地。大概是为了纪念吧,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门前种了一棵槐树。这棵被封为树王的槐树,就是当年种下的其中一棵。
树是村庄的标志,当你去一个陌生的村庄,不明白村庄的位置,人们就会告诉你:向前走,过条小河,转过一个山嘴,看见一片树林就到了。如果你去某户人家,村人也会说:村西边,两层楼房,门前有棵歪脖子柿树的那家。看看,树在乡村人心中的位置。
最能体现树与村庄亲密关系的是夏天。炎热的夏天,树绿的浓密,树冠遮天蔽日,为村人带给最佳的歇息乘凉的场所。人们带着劳作后的汗水,坐在树阴下乘凉,身上的汗水立马会被化解而去,顿时浑身凉爽。更多的时候,人们坐在树下,或打扑克、下棋娱乐;或是闲话麻桑、聊些奇闻轶事。在树下,乡邻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那么的亲切。
在乡村,没有树的村庄是不可想象的,不要说人无法承受,鸟也不来筑巢。一个没有鸟的村庄,那将是多么的寂寞!因此,人们对鸟来不来村庄筑巢,往往与村庄里树的多少联系在一齐。其实,在乡村人的眼里,树是村庄的风景,而鸟是点缀风景的最美的亮色。说透了,一个村庄的组成,就是人、树、鸟的完美和谐。
“只有绿树生长的地方,才能诞生美丽的家园。”在北方,在我的家乡,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而凡是长满绿树的地方,就是人们居住的村庄。因此,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时,我的心中,对树充满了尊敬。
石头上的树
(三):
见到这棵树时,我惊奇地瞪大了眼睛,这是一棵长在石头上的树。一个突兀光滑的石柱上长着一棵青翠欲滴的松,犹如一个人独自撑着一把伞,置身于美丽的风景中。石头上的树,像是一幅画,不同的是,树本身是真实的。
树就站在我的面前,鲜活、生机勃勃,充满生命的活力。健壮的松枝上,根根松针坚挺向上,饱含着对生命的渴望,显示着向生命的挑战。
我不明白,这棵树是如何长在光秃秃的石头上的。也许,是从飞鸟的嘴里坠落的,也许是从昆虫的身上遗留下来的,或是随风飘落而来的。巧合的是,这粒种子留在了石头上;更为巧合的是,石柱的上面有一捧土,种子就落在这捧土上,在它萌芽的季节,下了一场雨。于是,种子就发芽了,它把细小的根扎在土壤里,由树苗变成了小树。成了小树的松,为了生存,表现出无法理解的力量,它把根扎进石头内,使石头一块快地裂开,在坚硬的岩石上杀出一条血路,将根须延伸到土壤里,吸取营养,最终在石头上安了家。
我被我想象中的松树所感悟,在感动中我走进了这棵树。树高约七八米,宽约三四米,遮荫半亩有余,可供数十人乘凉,而那个石柱子,直径三米,高但是丈,如此巨大的树冠,石柱何以承受如此之重呢?
站在树下,听着呼啸的山风,看着随风摇摆的树冠,总有一种树要倒下来的感觉。然而,树却终不见倒。当我来到石柱前一看,不觉哑然失笑,难怪树迎风挺立。原先,石柱上缠满了盘根错节的根,有的扎进石缝中,有的沿石柱而下深深地扎进泥土中,环绕在石柱上的根,结成了一张疏密有致的网,将石柱紧紧地缠绕,凝聚着强大的力量,支撑着身体,使自己伸直了腰,昂起了头。
我再次为这棵树感动,不是树的高大挺拔拔,而是从这棵树上,我感到了生命的伟大。
第四篇:写景散文
当残阳隐去最后一抹红光,天边的火烧云暗淡了,夜,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融入我们的四周。
夜,是安静的。褪去了白天的浮华与喧嚣,厚重的黑色,掩盖了大地在阳光下花团锦簇的长袍,宽容地吸纳了所有的颜色,将它们统统装入自己博大的胸怀。夜的凝重,抚平了人们躁动的情绪,心跳的节拍也随着的安静平缓下来。放学的孩子、下班的成人,抛开了白天学习、工作的烦恼,平静地回家。在这安静的夜里,有一个温馨的家在等着他们回去。在这浓浓的夜色中,人们心里都静静地想念着家的美好。夜,安静而温暖。
夜,是宽容的。白天的色彩斑斓,缤纷得令人眼花缭乱。而夜,从不计较其它颜色的挑衅,融入自己宽广的胸襟,然后将天地万物,都笼罩在一片厚厚的黑色之中。万物仿佛接受了一次圣洁的洗礼,得到了净化,一切都在黑夜中变得和谐。有人说,黑夜将人们的欲望包庇,将丑恶掩盖,让人们看不清彼此。但恰恰相反,正是夜的宽容,包容了那些世俗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包容了人们膨胀的欲望,包容了和金钱、权力有关的争夺。它就像母亲,包容着整个大地。夜,是爱思考的。夜的深沉,让无数的文人骚客产生无边的遐想。黑色并不单调,寻浩瀚的黑色,会带着你的思维,畅游遥远的宇宙空间。思维不再受约束,在没有心头的黑夜里驰骋。于是乎,郭沫若看见了天上的街灯、天上的街市,在那遥不可及的仙境中玩赏。多少哲人,对着浓浓的夜色思考生命,思考生活。深邃的夜,带给人们无限的灵感与启发。
夜,像是一位长者。他的安静,在于他对生命的参悟,对生活的淡定,对世俗的不屑。白天的车水马龙,对他来说没什么可羡慕的,金钱权力,功名利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夜让人们懂得生活的意义在于让自己满意。仰观天上云卷云舒,坐看闲亭花开花落,没必要为身外之物劳累自己。夜的包容,在于它对人们的爱护,对于人们的过错,并不计较太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原谅孩子的幼稚无知,和一气盛所犯下的错。夜教会我们,宽容,才会创造和谐。
夜,静静的夜,告诉了我们许多许多——关于生命、关于生活……我们在夜里,也慢慢地发现了许多——关于生命、关于生活!
精选列举,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辛弃疾 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郑板桥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第五篇:写景散文
云南印象
没有来到云南之前,云南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概念来自于书籍、图片和各种媒体,并没有鲜活和生动起来。
今年的夏天真正走进彩云之南,领略这里独特的地方特色和少数民族气息。
喜欢怎么样的生活…
简洁、悠闲
1.昆明印象
昆明是个有着高楼大厦的现代化都市,繁华的商业街和热闹的人群,和其他城市并没有太多的不同,让我有些意外。走在昆明的街上,总想寻找到一些民族特色,却让我略感失望。
2.大理印象
很庆幸最初没有选择乘坐火车来到大理,我想铁路边并不一定有公路边所能看到的这样多的民居。下午乘坐的大巴上总是让人昏昏欲睡,但是当我睁开眼睛无意间向窗外一看的时候,立刻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眼前是连绵的群山,山并不高,郁郁葱葱的长满了各种绿的树,翠绿、苍绿、嫩绿……层层叠叠,山凹里夹杂着方正的梯田,油绿的稻子、深绿叶子带着黄绿穗子的玉米,一层高过一层,一块连着一块。山坡上绿树掩映着白色、浅清色的民居,飞檐上雕着各种象征着祥瑞的小兽,飞檐下面是圆形的图案,我看不清或是看不懂那都是什么图案,猜测起来大概是猴子、猫头鹰形状的小兽。我想应该都是云南农家人民祈求祥和平安的良好寓意吧。民居依山而建,三三两两的星罗棋布在山坡上、山凹里。民居后面就是云雾缭绕的山,山上的树长得并不粗也不高,但是都很茂盛,一阵阵的小雨洗刷着树叶,显得油亮有富有生机。厚的薄的云围在山顶,让人想起了武陵人家的世外桃源。如果住在这里,从家里出来,走上一段山间小路就到了自家的梯田,耕种一些农家菜,自给自足,养一些家禽,这样的生活不就是世外桃源了么。
初到大理,感受这里和昆明的不同。没有住在新城,而是选择了古城。建在苍山洱海之间的城市保留着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给我的感动和欣喜已经很多了,即使还没有真正走进她。汽车从容地行驶整洁宽阔的八车道上,一边是泛着微波、烟波浩渺的洱海,海边的小镇恬静地卧在山海相交的地方。一边是连绵起伏的苍山,山顶云雾缭绕、风吹云动、气象万千。
古城只有一条街,铺着青色的石板,路边有清澈的流水和小桥,当地人告诉我,水自苍山引出,泉水一年四季汩汩不断,清澈干净。街边小店林立,多的是木雕和饭庄。店门大多是红漆木门,上面雕着镂空的图案,中间部分的木板上有十二生肖或是松鹤延年,都有着祥瑞的寓意。踏着石板路,听着路边小桥下潺潺流水声,耳边传来当地方言,真想留在这山水之间,做个悠闲的大理人,日日月月和茶花作伴。
大理的花很多。我只认识家里长在花盆里的三角梅,在我的印象里这种花很娇气,养不好的话会发脾气不肯开花。但是在这里却到处都是,路的两边全是长得郁郁葱葱的三角梅树,是的,这里可以称为树,因为它不仅开得热闹更长得很高,树一样的茂盛。除了三角梅还有很多我不认识的花、粉的、黄的、紫的……古城路边随处可见用鲜花编的花环,生机勃勃的鲜花戴在头上走到哪里都洒满了一路芬芳。路边的花摊各种花争奇斗艳,价钱并不贵,我想每天买一束放在房间里,屋子里弥漫着淡淡的清香,要胜过任何昂贵的香水,这也是种随处可见的幸福
3.丽江印象
从大理到丽江并不远,建筑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相比较来看的话,丽江的民居少了大理的隽秀和精致,虽然也有半圆形的瓦和飞翘的屋檐,但是屋檐下却缺少了一份诗情画意。
丽江也有历史悠久的古镇,古镇的街道弯弯曲曲,路并不宽,大概有三、四米的样子。街边的小店鳞次栉比,轻松欢快的手鼓和着民谣吉他从敞开着的木门里传出来,门楣上挂满东巴文化的饰品,麻布、草绳、彩色的串珠、铜质的风铃和着叮叮当当的银器作坊里传出的声音,让整个古镇充满着神奇的色彩。走在繁华拥挤的古镇,随处可见的就是东巴文字,那些似画非画、似字而非、色彩斑斓的图文绘制在雪白的墙壁上,旁边和汉字相应,让人不得不惊叹祖先们丰富的想象力和过人的智慧。
束河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距离丽江市区还有一段路程。这座古镇像个深闺里的少女,羞涩而安静。踏着弯弯曲曲的石板路,穿过民居之间狭窄的空隙,来到了一座石桥上,当地人称它为“青龙桥”。我不知道它名字的由来,但是走在桥上,发现铺桥的大理石已经磨得特别光滑,大块大块的大理石露出了内部的纹理,像一幅幅画,仔细看来,这些无比光滑的石头,有的像起伏的群山,有的像浩渺的烟波……我不禁感慨:这座桥是经历了多少年的风吹雨打、经历了多少年的河水冲刷、经历了多少人马的踩踏,依旧岿然不动在这条清澈的河水之上啊。
顺流而上,我们找到到了河水的源头。这里没有了石板路和喧闹的人群,只有潺潺的水声和着鸟鸣,我坐在林间的小亭子里,一瞬间不知今夕何夕。
来到丽江就一定要看
看玉龙雪山。临近傍晚,我们驱车去看她,因为在我心里,她就像一位慈祥的老阿妈,用她甘甜的乳汁滋润着这片土地。避开旅游路线,我们选择了另一条路,通往一座山脚下的小村庄。这是一座住着纳西族村民的小村庄,小巧而精致。每一位见到我们的村民都露出淳朴的笑容。民居建筑就地取材,大块的火山岩建成了结实耐用的房子,冬暖夏凉。门前小路两侧有雪山上融化的雪水哗哗地流过,清凉清凉。随路而行,我们来到了玉龙雪山脚下,这里真的是雪山脚下,因为在她面前,我感到了神圣和美丽。苍翠的树木随着山势而长,一直到山顶我才看到了白色的积雪,云很低,像依恋着妈妈的孩子一样吻着山尖,真想张开双臂拥抱她。
就这样,我的心留在了彩云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