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汪元亨《醉太平·归隐》原文翻译与赏析
《朝天子·归隐》是元代散曲家汪元亨的组曲作品,以下就是小编分享《醉太平·归隐》原文翻译与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原文】
辞龙楼凤阙,纳象简乌靴。栋梁材取次尽摧折,况竹头林木屑。结知心朋友着疼热,遇忘怀诗酒追欢悦,见伤情光景放痴呆。老先生醉也!
【译文】
离别京城的龙楼凤阁,交回象牙笏板和乌皮靴。擎天柱地的栋梁之才都一个个被摧残夭折,更何况我们这些竹头林木屑?结交几个知心好友能相互关怀知疼知热,在开心的时候和朋友吟诗喝酒何等欢悦,见到伤情的世事不闻不问装痴呆。老先生我喝醉了也。
【赏析一】
元末明初散曲作家汪元亨作品。作品表达了对元末社会动荡和黑暗现实的无比痛恨之情,以及辞官归隐的决心。在艺术上语言质朴,风格豪放,是其一贯风格的体现。
【赏析二】
归隐为作者一百首《归田录》中的一部分。其中《警世》二十首。另以归隐、归田为题作《中吕。朝天子》、《双调。沉醉东风》、《双调。折桂令》、《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各二十首。总题《归田录》。本书选归隐共四首。
【赏析三】
汪元亨(生卒不详),字协贞,号云林,别号临川佚老,饶州(今江西波阳)人。曾任浙江省掾,后迁居常熟。他生在元末乱世,厌世情绪极浓。所作杂剧有三种,今皆不传。
《录鬼簿续篇》说他有“《归田录》一百篇行世,见重于人”。现存小令恰一百首,中题名“警世”者二十首,题作“归田”者八十首。
第二篇:王元鼎《醉太平·寒食》原文翻译与赏析
《醉太平·寒食》的者不直接宣泄自己的情感,而是采用融情于景、含藏不露的抒写手法,把对春天的喜悦之情完全融化在一片生机勃勃、情趣盎然的声光画面之中。下面一起来欣赏这首曲吧!
【原文】
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画楼洗尽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
【译文】
一声声,小乌鸦不停地欢叫,硬是叫破了暗夜,迎来了春日光华。昨夜里微微春雨润湿了江堤软沙,阵阵香风溢满万家。把画楼的鸳鸯瓦洗得干干净净,还打湿了系着彩绳的秋千架。一觉醒来时红日已照着窗纱,听到街上有人在叫卖杏花。
【赏析一】
寒食在农历三月初,清明前一二日,此时春已过半。
王元鼎的这组《寒食》小令共存四首,此是其中第二首。另外三首主要描述流逝的春光在作者心里引起的丰富、复杂的感受,或惹动莫名的困倦,或撩拨缠绵的情思,或萌发及时作欢的欲念,主观色彩表现得比较浓烈。
【赏析二】
寒食在农历三月初,清明前一二日,此时春已过半。王元鼎的这组《寒食》小令共存四首,此是其中第二首。另外三首主要描述流逝的春光在作者心里引起的丰富、复杂的感受,或惹动莫名的困倦,或撩拨缠绵的情思,或萌发及时作欢的欲念,主观色彩表现得比较浓烈。
这一首却不同,作者不直接宣泄自己的情感,而是采用融情于景、含藏不露的抒写手法,把对春天的喜悦之情完全融化在一片生机勃勃、情趣盎然的声光画面之中。
【赏析三】
王元鼎(生卒年不详),曾任翰林学士。与阿鲁成同时代人。
孙楷第《元曲家考略》说他为西域人。天一阁本《录鬼簿》在“前辈名公”中列有其名称为“王元鼎学士”。《太和正音谱》把他列入“词林英杰”中,现存散曲小令七首、套数二套。
第三篇:汪元亨《雁儿落过得胜令·归隐》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导读:这支小令通篇由一组组对仗构成,给人以整饬雅洁之感。而这些对仗在结构上各不相同,意境也无重复饾饤之处。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归隐
汪元亨
闲来无妄想,静里多情况。物情螳捕蝉,世态蛇吞象。直志定行藏,屈指数兴亡。湖海襟怀阔,山林兴味长。壶觞,夜月松花酿。轩窗,秋风桂子香。
至如富便骄,未若贫而乐。假遭秦岭行①,何似苏门啸②。满瓮泛香醪③,欹枕听松涛。万里天涯客,一枝④云外巢。渔樵,坐上供吟笑。猿鹤,山中作故交。
1.请简要概括曲中归隐的原因?(6分)
2.曲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参考答案
1.①世情险恶,危机四伏。②世人贪得无厌。③自己刚直不阿。(每点2分)
2.①抨击世态污浊,(2分)②赞美隐居生活恬静、闲适。(3分)
注释
[一]物情螳捕蝉:喻强者欺侮弱者。《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后也。”
[二]世态蛇吞象:喻人心不足、贪得无厌。《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吞象,三岁而出其骨。”
[三]行藏:出仕和退隐。
[四]松花酿:一种淡黄色的酒。又叫“松醪”。
①秦岭行:唐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远贬潮州,途中作诗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语。
②苏门啸:西晋高士阮籍与隐士孙楚相遇于苏门山(在今河南辉县),互相长啸逍遥。
③醪(láo):有色的酒。
④一枝:《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谓生活需求之少。
译文
与其富贵了在人前逞骄,不如安于贫困而其乐陶陶。与其像韩愈那样任高官后一朝贬经秦岭,不如像阮籍和孙楚那样在苏门山长啸。酒瓮中有的是香气四溢的美酒,靠在枕上可欣赏满山的松涛。虽然远离家乡,客居在万里天涯,可深山的一根树枝,便足以让鹪鹩鸟安巢。渔夫和樵父来我家做客,谈笑既欢,又给我提供了诗料。山中的猿猴鹤鸟,一见如故,伴我游遨。
赏析:
《礼记》引孔子的话说:“小人贫斯约,富斯骄。”《左传·定公十三年》也有“富而不骄者鲜”的断言。“骄”就是骄横蔑礼,为富不仁,这是为知书达理的正直之士所不齿的。而在《论语·学而》中,孔夫子在肯定“贫而无谄”品行的同时,明确指出这样还不够,“未若贫而乐”。小令将圣人的原话移来,说明安贫乐道是君子所为,这正是作者走上归隐之途的思想动机。另一组是“秦岭行”与“苏门啸”,也就是当大官危险与做平民自在的对比。这里用了两个为人熟知的著名典故来指代两种截然不同的下场,以事实代替雄辩,乃是作者选择归隐的现实动机。两组对比都颇具说服力。
有了前四句〔雁儿落〕的铺垫,作者在以下〔得胜令〕八句中,就尽兴歌咏了隐居的快乐。一是生活条件和环境的顺适,座上美酒,门外松涛,“欹枕”二字,足见主人的闲适自在。二是在万里客居之余,有了一处安身之地,再不愁风尘漂泊,无家可归。三是隐居决无寂寞之虞,有渔樵往来,猿鹤做伴。这三个方面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作者的“贫而乐”,是可以想见的了。
这支小令通篇由一组组对仗构成,给人以整饬雅洁之感。而这些对仗在结构上各不相同,意境也无重复饾饤之处。元人的散曲,“归隐”属于热门题材。撇开那些冒充风雅的不说,其余的好些作品,是作者在失意彷徨中的自我鼓励,对隐居生活的美化描写往往有夸饰失实之处。而本篇作者的态度既严谨,抒写又充实,当属真隐。有了真,美就在其中了。
第四篇:别严士元原文翻译赏析
别严士元原文翻译赏析
别严士元原文翻译赏析1原文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朝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译文
水国的天气带着初春的寒意,忽晴忽阴,忽好忽坏;在这春风乍起的日子,我所乘的船停泊在苏州城外。蒙蒙细雨润湿了衣服,自己却没有注意到;枝上的花朵飘落到地上,听不到声响。薄暮夕阳下,江上孤帆远去;太湖之南碧草如茵,绵延万里。或许有朋友会问到我的境遇,请转告他们,我这个一介书生,命途多舛,已被“青袍”所误。
注释
⑴倚棹:停船⑵青袍:唐三品官以上服紫,五品以上绯,六七品绿,八九品服青。
赏析:
这首诗,运用一连串“景语”来叙述事件的进程和人物的行动,即写景是为了叙事抒情,其目的不在描山画水。然而,毕竟又是描写了风景,所以画面是生动的,辞藻是美丽的,诗意也显得十分浓厚。
严士元是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写这首诗的年代和写诗的背景,现无可稽查。从诗的内容看,两人是在苏州偶然重遇,而一晤之后,严士元又要到湖南去,所以刘长卿写诗赠别。
阖闾(hé lǘ)城,就是江苏的苏州城。从“倚棹”二字,可以知道这两位朋友是在城江边偶然相遇,稍作停留。时值春初,南方水乡还未脱去寒意,天气乍阴乍晴,变幻不定。读者寻味开头两句,已经知道两位朋友正在岸上携手徘徊,在谈笑中也提到江南一带的天气了。
三四两句是有名的写景句子。有人说诗人观察入微,下笔精细。话是说得很对。可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却似乎看见两人正在席地谈天。因为他们同时都接触到这些客观的.景物:笑谈之际,飘来了一阵毛毛细雨,雨细得连看也看不见,衣服却分明觉得微微湿润。树上,偶尔飘下几朵残花,轻轻漾漾,落到地上连一点声音都没有。这不只是单纯描写风景,读者还仿佛看见景色之中复印着人物的动作,可以领略到人物在欣赏景色时的惬意表情。
“日斜江上孤帆影”这句也应该同样理解。一方面,它写出了落日去帆的景色;另一方面,又暗暗带出了两人盘桓到薄暮时分而又恋恋不舍的情景。最后,严士元还是起身告辞了,诗人亲自送到岸边,眼看着解缆起帆,船儿在夕阳之下渐渐远去。七个字同样构成景物、事态和情感的交错复迭。以下,“草绿湖南万里情”,补充点出严士元所去之地。景物不在眼前了,是在诗人想象之中,但也掺杂着游子远行和朋友惜别的特殊感情。
友人的远去,自然地激起了诗人心底的无限愁绪;因而他的临别赠言,听起来是那样令人心酸:你这回去湖南,如果有相识的人问起我的消息,你就这样回答他吧—“青袍今已误儒生”。这是一句牢骚话。唐代,公元630年(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上元元年又规定,八品官员服深青,九品官员服浅青。刘长卿当时大概是八九品的官员,穿的是青色袍服。他认为自己当这一员小官,是很失意的,简直是耽误自己的前程了。
诗中的“景语”,既有“春寒阴复晴”的水国气候特征,又有“细雨湿衣”、“闲花落地”的眼前景象,还有“草绿湖南”的意中之景,几个层次中,情、景、事同时在读者眼前出现,寄托了与友人相遇而又别离的复杂情思。诗人的这种手法,是很值得借鉴的。
别严士元原文翻译赏析2原文:
别严士元
唐代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译文: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水国的天气带着初春的寒意,忽晴忽阴,忽好忽坏;在这春风乍起的日子,我所乘的船停泊在苏州城外。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蒙蒙细雨润湿了衣服,自己却没有注意到;枝上的花朵飘落到地上,听不到声响。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薄暮夕阳下,江上孤帆远去;太湖之南碧草如茵,绵延万里。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或许有朋友会问到我的境遇,请转告他们,我这个一介书生,命途多舛,已被“青袍”所误。
注释:
春风倚棹(zhào)阖(hé)闾(lǘ)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任员外郎之职。倚棹:泊舟,停船。阖闾城:即今江苏的苏州城。相传春秋时伍子胥为吴王阖闾所筑。“水国”句:一作“水阁天寒暗复晴”,又作“水国春深阴复晴”。春,一作“犹”。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看:一作“人”。闲花:指野花。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湖:指太湖。情:一作“程”。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rú)生。
东道:一作“君去”。青袍:又称青衿。唐代贞观四年(630)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上元元年(674)又规定,八品官员服深青,九品官员服浅青。已:一作“日”。儒生:诗人的自称。
赏析: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年代,背景和本事,现在难以考证确切。从“春风倚棹阖闾城”句知道,此诗当作于今苏州城。从目前考知的史料看,作者一生中曾有过两次离苏州,一次是被贬为南巴尉时。一次是赴淮西鄂岳转运史判官时。被贬南巴在唐肃宗至德三年初,诗中“春风”、“春寒”句证明,作诗时是在冬末春初,时间与被贬南巴的时令相吻合。又诗末有“青袍今已误儒生”句。印证其作于遭贬之后,郁郁不得志之时。此外,青袍又称青衿,按唐朝的服饰制度,三品官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每品又有正、从和上、中、下之别。南巴尉属从九品下,正好服青。由此推断,此诗大约作于至德三年初,诗人第一次被贬,行将赴任之际。
这首诗气韵流畅,音调谐美,景物描写细腻委婉,耐人寻味。诗中抒情,于惜别中流露出愁哀,使人感到深沉凝重。“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水国指苏州一带,因这一带多江河水流而名。这一联说,在春风乍起的时节,诗人将起程作万里之行,船停靠在苏州城外,故友严士元前来送别。二人执手相向,百感交集。回首往事,瞻念前途,心中就象水国变幻莫测的天气,忽晴忽阴,忽好忽坏,还不时带些初春的寒意。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两句诗,从字面上看,明白如话,但细细体味,会觉得韵味无穷。雨细得让人无从感觉,直到衣服由潮渐湿,方才知道。这种自然景象,只有“水国”常有。花儿落地,皆因春风春雨所致,前后相承,互为因果。此联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对床夜语·卷三》云:“人知刘长卿五言,不知刘七言亦高。……散句如‘叹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措思削词皆可法。”对这两句诗,有的研究者认为,这是主客谈笑之间,忽略了客观环境的变化,偶然才发现雨已湿衣,花已落地。笔者以为这种解释不确。诗中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一“看”一“听”,表明作者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在探求。他看过,听过,然而一无所获。我们知道,残花落地,是十分零乱的,声音之微;一般也是听不到的,倘或落花有“声”,倒是奇事。那么作者何以如此下笔呢?试推想来,大概二人谈话之中,触及心中不快之事,默然相对。在这暂短的沉寂中,感到衣服已润湿,方知下着细雨,努力去望天空,却是一无所见。看到花办在纷纷飘落,认真去听,却也听不到半点声响。这里应是写一种极静的环境,以这种静反衬出二人心中的不静和无限忧郁。这样理解,全诗的气氛与作者的心境才统一。此外,作者将要远行,对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怀着依依惜别之情,所以观察的格外细致。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这是写作者想象中的景象,由儿体的细写转向宏观景致的粗描。薄暮夕阳下,孤帆远去;湖南碧草如茵,愈发勾起作者的情思。应该说,这情思是非常复杂的,有对朋友、亲人的思念,有对仕宦生涯变化无常的感慨,也有对前程黯淡、事业无成的忧愁,还有孤帆远行的寂寞,总之,作者设想着旅途上的景况和自己的心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东道可指严:七元,即东道主的省称;亦可指东路上的故交相识,与作者的南行相照应。临行之前,关照朋友,若遇到打听我的知己,请转告他们,我已被“青袍”所误。儒生,是封建知识分子的代称。按古代传统观念,渎书人当以匡世济国为己任。有一颗成就事业的勃勃雄心。但而今诗人一领青衿,官微职卑,满腹雄才大略无以施展,仕途生涯坎坷不平。从这句诗中,我们看到诗人这里既是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同时,也是对朋友们的劝诫,抒发了自己久抑心头的忧怨。
第五篇:醉桃源·芙蓉原文翻译及赏析
醉桃源·芙蓉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醉桃源·芙蓉原文翻译及赏析1醉桃源·芙蓉
吴文英〔宋代〕
青春花姊不同时。凄凉生较迟。艳妆临水最相宜。风来吹绣漪。
惊旧事,问长眉。月明仙梦回。凭阑人但觉秋肥。花愁人不知。
译文
荷花与百花开花于不同的时间,荷花因开花太迟而孤寂异常。荷花红装绿裳摇曳在碧水边是最合适的,风吹荷花,使水中的倒影也在摇曳起舞,水面上形成了彩色的涟漪。如当年的赵飞燕一般在风中翩跹起舞,如欲仙去,却忽然从仙梦中惊醒,只见月明如水。惊于旧事,便向旁边的侍女询问。可惜身倚栏杆的人只知道秋天的莲大藕肥,却不知荷花的凋零悲愁。
注释
醉桃源:词牌名,又名“阮郎归”等,双调,四十七字,上片四句四平韵,下片五句四平韵。芙蓉:即荷花。青春:春季。花姊:指先于芙蓉开放的其他花,因时节早于芙蓉,故曰“花姊”。姊,一作“柳”。绣漪(yī):形容涟漪如绣。漪,指涟漪,细小的水波。旧事:似指汉宫旧事。长眉:这里指宫人侍女。仙梦:似指赵飞燕风中托舞欲仙去之事。秋肥:形容秋季万物成熟肥美。
赏析
这是一首咏荷花词,先通过将荷花与百花相比来突出其“凄凉”,再采用临水涟漪衬托其绰约风姿,然后又用拟人手法写其孤寂,最后又以月明梦回表其高洁。
“青春花姊不同时,凄凉生较迟。”此词发端二句写荷花与百花花开不同时:百花开于明媚的春天,而荷花却开在六、七月中,“占断人间六月凉”(辛弃疾)。其中,“花姊”一词有拟人之意;“凄凉”二字写出荷花的无尽哀思,也表达了词人对荷花开不逢时的'同情。“艳妆临水最相宜,风来吹绣漪。”接着转笔写荷花如艳妆美人,临水而舞,柔风拂来,涟漪如同纹绣一般细密美丽。荷花虽然生不逢时,却天生丽质难自弃,艳妆照水之时,连风都来吹动涟漪,形成绮丽的纹绣,以衬托其美。“惊旧事,问长眉,月明仙梦回。”过片之后,又转笔写荷花感叹往事。这里,词人以拟人手法赋予荷花以高洁的品质,同时在这个形象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及生不逢辰的悲哀,无奈的是这种高洁品格无人看重。历来常说花不解人愁,如白居易《过元家履信宅》:“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白入池。”方岳《春词五首》:“花不知愁句又尘,晚寒独自倚栏频。”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朱淑真《菩萨蛮·咏梅》:“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晏残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此词结尾却说“花愁人不知”,做翻案语,颇为新颖,同时因有寄托而颇沉郁。
全词采用略貌取神法,两句一转,从荷花生不逢时的凄凉转到艳妆临水的高昂,再转到月明梦回,方知一切都是旧事,最后归结于“花愁人不知”,呼应起首“‘凄凉”之意,对荷花之形只言“艳妆”二字,一笔带过,着重刻画荷花的神。“花姊”、“艳妆”、“绣漪”,造语绮丽;“凄凉”、“旧事”、“梦回”,字字哀愁,共同构成一幅飘渺朦胧、含蓄深沉的惜花图。对比、衬托都是从虚处下笔写荷花之神,从而寄托了词人的理想与怨艾,正是“咏物而不滞于物”,暗含的家国之感,蕴藉深永,哀怨动人。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醉桃源·芙蓉原文翻译及赏析2原文:
青春花姊不同时。
凄凉生较迟。
艳妆临水最相宜。
风来吹秀漪。
惊旧事,问长眉。
月明仙梦回。
凭阑人但觉秋肥。
花愁人不知。
译文
荷花与百花开花于不同的时间,荷花因开花太迟而孤寂异常。荷花红装绿裳摇曳在碧水边是最合适的,风吹荷花,使水中的倒影也在摇曳起舞,水面上形成了彩色的涟漪。
如当年的赵飞燕一般在风中翩跹起舞,如欲仙去,却忽然从仙梦中惊醒,只见月明如水。惊于旧事,便向旁边的侍女询问。可惜身倚栏杆的人只知道秋天的莲大藕肥,却不知荷花的凋零悲愁。
注释
醉桃源:词牌名,又名“阮郎归”等,双调,四十七字,上片四句四平韵,下片五句四平韵。
芙蓉:即荷花。
青春:春季。
花姊:指先于芙蓉开放的其他花,因时节早于芙蓉,故曰“花姊”。姊,一作“柳”。
绣漪(yī):形容涟漪如绣。漪,指涟漪,细小的水波。
旧事:似指汉宫旧事。
长眉:这里指宫人侍女。
仙梦:似指赵飞燕风中托舞欲仙去之事。
秋肥:形容秋季万物成熟肥美。
赏析:
上片“青春”四句扣题,咏荷花。言荷花与百花并不同时在春季里开放,而是独自在盛夏中显示出她青春的美姿。荷花红装绿裳摇曳在碧水中最是相宜。风吹荷花,使水中的倒影也在摇曳起舞。水面被风一吹,皱成了彩色的涟漪。冯延巳有句“吹皱一池春水”,梦窗袭之,化作“风来吹绣漪”。
下片“惊旧事”三句,写观花而忆旧。言词人忽地想起旧日之事,抬头问眉月:“可有神女入梦来?”从此中消息透露出:词人旧时,有一次曾经携爱人在一个盛夏的月夜中,共同观赏过荷花,所以现在词人触景生情,而设此一问。“凭阑”两句,言那些倚栏观赏荷花的人们只觉得秋肥景美,根本不知道池中荷花却正在担忧自己马上就要枯萎了。其实此非花愁,实是词人心中愁绪百结,所以特地替水中荷花想象出“花”在“愁”。因此结句“花愁人不知”,实是一种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