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原文及翻译

时间:2019-05-15 14:14: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原文及翻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原文及翻译》。

第一篇:《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原文及翻译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帮到大家!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注释

疏:指稀疏。

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根据陈祖美编的《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后。


第二篇: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篇一: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高考诗歌精读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赏析

古诗鉴赏

1222 1100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篇二:《如梦令》教学设计

《如梦令》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及其作品,整体把握全词的主旨。

2、反复诵读,提高诗词欣赏能力。

3、感悟词人早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如梦令,词牌名。原名“忆仙姿”,后改为“如梦令”。因唐庄宗《忆仙姿》

词中“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之句而得名。词牌是词的曲调名称。

二、整体感知:

1、作者:李清照(约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文皆有成

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

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怨王孙》两首词,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

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菩

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永遇乐》

在这类词中为代表之作。李词语言既浅显自然,又新奇魂丽,富于表现力。她的词用典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李词的音节和

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

2、背景资料: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的一篇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词中

刻画了一个年轻女子爱花、惜花的细腻感情,创造了鲜明、优美的艺术形象。此

词写惜春敏感心理,并无深意,全凭高超的表现技巧和优美的艺术形象取胜。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三、细读品味:

1、“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虽是一夜的浓睡,也没有消尽昨晚

尽情饮酒的醉意。写出了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

2、“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试问”表明女主人公明知故问,表现了女主人公活泼的性格;一个“却”字,写出了侍女的回答很不经意。一问

一答,形式新颖别致,语言浅近自然,充满情趣。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知否?知否?”用叠句形式把女

主人公的活泼多情表现了出来。“绿肥红瘦”,采用借代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

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叶子更绿,花儿凋零。造语新奇,奇巧

无比,实为千古绝唱。

四、合作探究:

如何理解词中所表达的两个人的不同心情?

明确:这首小令虽然只是寥寥三十三字,却十分生动地表达了两个人物的不

同的心情。词人妙用对话,顿使闺中情趣盎然:女主人公设问,恳切认真;待女

回答,淡漠无情;女主人公再驳,凄婉痴绝。

五、教师小结: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诗中的主人虽是一夜的浓睡,也没有消尽昨晚尽情饮酒的醉意。然而她却有所关切,想到“昨夜雨疏风骤”,“试问卷帘人”,小院里的海棠怎样了?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时她根

据季节、根据经过一夜的“雨疏风骤”,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急切地更正: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由此看出,女主人是多么关切她周围美好的事

物。

《如梦令》:写一位贵族少女怜花惜春的感情,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怀,曲折的反映出一种悠闲、淡雅的生活情趣。

六、布置作业: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如梦令

昨夜风起雨不急(风急)——无忧;饮酒过量晨醉意(酒醉)——无虑;

关注海棠花儿落(问花)——情趣;绿肥红瘦仆未知(肥瘦)——急切。————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篇三:诗词13如梦令

诗词13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实战演练一(2011年中考试题)

7.“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项是______(2分)

A“雨疏风骤”的意思是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B“海棠依旧”是词人对“卷帘人”的回答。

C“绿肥红瘦”描写出雨后海棠花的情景。

D这首词篇幅短小,有人物,有对话,意味深长。

答案: 7.酣睡(沉睡)

8.B

实战演练二

7.诗句“绿肥红瘦”中“绿”和“红”分别是指。(2分)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写出了春末夏初雨疏风骤、海棠依旧的景色特点。

B.“浓睡不消残酒”写出了诗人第二天早上酒还没全醒。

C.这首词构思精巧、语言精练地写出了诗人和卷帘人对话的内容。

D.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爱春惜花、对美好事物和年华逝去的怜惜之情。

答案:7.叶(绿叶)

花(红花)8.A

实战演练三

7.词中“绿肥红瘦”的意思是(2分)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浓睡不消残酒”是说一夜沉睡,早晨酒意仍没有全然消退。

B.“试问卷帘人”句表达了欲知花事却又不敢直面残花的怯意。

C.“绿肥红瘦”运用夸张手法突出说话人对海棠的关切。

D.小令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方法来抒发作者的伤春之情。

答案:7.(2分)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8.(2分)C

第三篇:《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最终版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教案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教学目标】

1、读懂、理解字词句子,理解诗人曲折抒发的惜春之情。

2、以诵读为主,在多读中逐渐推进学生的领悟能力。

3、领悟表现手法,感受李清照言浅意深、含蓄曲折的语言风格。【教学重点】理解诗人曲折抒发的惜春之情。

【教学难点】感受李清照言浅意深、含蓄曲折的语言风格。【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南宋词风格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力图突破北宋的框架,而“极其工”、“极其变”的时期既有经历南渡的悲歌慷慨,又有极婉约之致的浅吟低唱。李清照词以靖康之难为界,前期清新自然,后期沉痛感伤。靖康巨变,使无数爱国志士发出慷慨激昂的歌声。岳飞的名作《满江红》,气吞山河,光照日月,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陆游词前期回响着“从军乐”,后期则满蕴着“爱国泪”。其词或激昂,或飘逸,或绵密,具有多种风貌。姜夔词于“婉约”、“豪放”之外,以“清空骚雅”别立一宗。其写丧乱的作品句句沉着,回肠荡气;咏物之作,更是寄慨遥深,隐约幽微。

2、知人论世: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生活在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皆有成就,成就最高的还是词。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醉花阴》中含蓄地述说闺中的寂寞和对爱情的向往。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李清照词风婉约,她的艺术特征表现在:⑴善于抒情造境。她善于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她还善于从描绘一段情节、一个思想曲折中,显示出感人的意境来。⑵造语浅显新奇。李词语言既浅显自然,又新奇魂丽,富于表现力。她的词用典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李词的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板书:南渡前多写悠闲生活,韵调优美。

南渡后多怀乡忆旧,情调忧伤。

二、朗读本次,根据诗词的特点,合理想像,理清全词大意。

(昨天一夜暴风骤雨。深睡了一夜觉,醒来还残留着一点醉意。问卷帘子的侍女,外面有什么变化,她说海棠花依旧绽放。我说,你知道吗?知道吗?那海棠应当是绿叶繁茂,红花萎谢。)

三、理解词意内涵。

1、朗读这首词,说说这首词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场景、对白?

人物:主仆两人

场所:春雨后的屋中

对白:“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结合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联系下文,说说李清照昨夜纵酒的缘由可能是什么?不忍见花被吹落。

3、李清照醒后第一件事是什么?了解经历风雨后,庭院之中的海棠情况如何。《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教案

4、既然如此关切,念念不忘,李清照为什么不自己去看海棠究竟如何呢?“试”体现出她怎样的心理?

很关切,又不敢于、忍心面对。

5、从“却道”的“却”字,你能品读出诗人怎样的心绪?

她心中早已知晓海棠花的境况,对侍女粗心的不悦。

6、“知否,知否?”怎样朗读才符合诗人当时真实的情感?

对侍女的粗心的嗔怪,自己的心境无人理解的无奈。

7、“绿肥红瘦”写出了什么?诗人的用字有什么高妙之处?

写出海棠花经历一夜风雨后可能的景象。仅仅四字就形象可感。用拟人的手法,更凸显诗人的爱花惜春之情。

8、作为一名女子,诗人的惜春其实还有怎样的一层含义?惜青春时光的短暂易逝。

四、朗读与总结。

1、从词的内容看,这首词当是李清照什么时期的作品?有怎样的情感?

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2、比较这首词和韩偓《懒起》,为什么李词比韩诗更给人以意趣横生之感?

懒起(节选)唐 韩偓

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黑夜至白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增加了情节,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而韩偓的词也写到春雨后的海棠,也写到词人对海棠的关切,虽然含蓄,却比不上李词的意趣横生。

3、这首词写出来后曾轰动京城,文人们特别欣赏“绿肥红瘦”一句,传说吏部侍郎之子赵明诚为之相思。试赏析此句。

“绿肥红瘦”一句,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

4、归纳:语言风格——言浅意深,含蓄曲折(板书)

五、作业:背诵本词。附:板书设计

如梦令 李清照

南渡前:多写悠闲生活,韵调优美。

风格:言浅意深,含蓄曲折

南渡后:多怀乡忆旧,情调忧伤。教学反思:

第四篇: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诗歌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原文: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如梦令·坐古画舱中

浊酒顿伤几许,舱外谁家歌女?

应是恨别离,强挽穿心哀曲。

秋雨,秋雨,掀起愁思万缕。

如梦令·春之殇(二首)

池柳垂枝风醉,红瘦绿肥冷香褪。

往事意悠悠,湖水如眸空对。

思味,思味,一缕愁肠心碎。

姹紫嫣红吹地,逝水东流无计。

谁解个中愁,看尽落花自去。

无语,无语,尝尽去年今意。

如梦令·乡思

残月疏影萧瑟

镜水远天乡客

幽梦折入墨

凉风秋蝉声侧

凄色 凄色

双鲤北去忐忑

如梦令·泛舟见怪

才渡十年书海,便恶学生百态。

男女较衣着,放肆手机恋爱。

奇怪,奇怪,不畏青春倦怠。

如梦令·雨后初晴

绿水青山雨散,碧草残红微颤。

横水欲遮拦,笑语银玲一串。

河岸,河岸,鹂语数声心乱。

梦语,残雪萤光(如梦令)

昨夜寒霜怀入

梦里佳人曾顾

虽是南柯一梦

回忆仍需留露

无趣,无趣

只是虚假幻构

第五篇:青少年必读书系(中学生必知的古诗词(上))_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下载《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原文及翻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原文及翻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样例5]

    指导阅读《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教学设想: 《唐诗宋词选读》第十专题是:“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该专题有6首,4首教学篇......

    如梦令原文翻译及赏析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前言】《如梦令·昨......

    《夜雨寄北》原文及翻译

    《夜雨寄北》,选自《李义山诗集》,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夜雨寄北》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君......

    如梦令古诗原文翻译[大全]

    如梦令这首词是婉约派诗人代表李清照的作品,下面就由小编为你分享一下如梦令古诗原文翻译吧,欢迎参考!如梦令作者: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昨梦录原文及翻译(合集5篇)

    《昨梦录》为南宋词人康与之的代表作品,《昨梦录》一卷,又名《退轩笔录》,宋人笔记小说,康与之撰。下面是昨梦录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了解。《昨梦录》原文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

    夜雨寄北原文及翻译范文大全

    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夜雨寄北原文及翻译!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曾赞扬魏征的奏疏“可为万代王者法”。对于魏征这篇奏疏,唐太宗非常重视,说它是“言穷切至”,使得自己“披览亡倦,每达宵分”。以下是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夜雨寄北原文翻译及赏析[本站推荐]

    夜雨寄北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夜雨寄北原文翻译及赏析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古诗简介《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