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欢度春节手抄报图

时间:2019-05-15 14:23: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简单欢度春节手抄报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简单欢度春节手抄报图》。

第一篇:简单欢度春节手抄报图

春节是一年四季中最隆重的日子,深受人们的喜爱,欢度春节手抄报陪我们一起过春节。小编精心整理了简单欢度春节手抄报图,希望对你有用!

简单欢度春节手抄报图内容一

1、春节不知不觉在忙忙碌碌中到来,每到这个时刻,每个人都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好好和家人及亲戚团聚一般,以续亲情以报亲恩以示孝顺。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特有的文化情缘。

2、春节快到了,人们都忙碌起来。去集市上转转,就会发现市场上的年货许多,购置年货的人们摩肩接踵,甚是拥挤。偶尔注目各色各式的花炮,便有了一种冲动,似乎快过年了应该高兴起来,然而我却很少有喜庆的感觉和释然的心情。

3、人生的意义是企盼,没有企盼,人生便没有意义。严冬来临,我们微笑面对,坦然处之,因为知道后面接踵而来的是春节,是春天。“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春节会治愈我们手脚上的冻疮,春天会抚平我们面庞上的皱纹。为了换取母亲的微笑,孩子会加倍刻苦学习;为了春节脚步声的诱惑,许多时候,我们“砍头只当风吹帽”。

4、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燃起鞭炮,放起礼花,辞旧迎新,释放一年的快乐。我当然也不例外,过足了放鞭炮的瘾。回忆起童年放鞭炮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5、春节悄悄的来到了人们身边,带来了喜气,福气还有那合家团聚的机会。整个城市好象是一个待嫁的女孩浓装淡抹,一派喜庆的样子。大街上人来人往,大家有的去拜年,有的去买年货,有的全家人去旅游,好一派喜庆的样子。

简单欢度春节手抄报图内容二

春节,是人们日夜盼望能够快点到来的节日。而对于“春节”这个特殊的日子,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大到每个国家,小到每个乡镇。今天,我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汉族过春节时的风俗习惯。

在腊月初

七、初八的时候,我们家家户户都要熬腊八粥。因为那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有着“腊七腊八,冻死寒鸦”的说法,听说吃腊八粥既可以暖身也可以暖胃。除此之外,那一天还要泡腊八蒜。其实就是把蒜瓣泡到醋里,封起来储存。等到过年时再打开,那时腊八蒜被泡得翠绿翠绿的,宛如一块块无瑕的翡翠。吃饺子时,将饺子和腊八蒜一起吃,那真是人间极品!

腊月二十四~大年三十,在这七天里面,每天都有活儿干,为此我们还编了一段顺口溜——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赶年集(就是买过年时需要的东西);二十八,把猪杀;二十九,做黄酒;年三十,包饺子。我们汉族过年时干的活在这段顺口溜中也可见一斑了吧!

除夕真热闹。家家户户围炉守岁,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等到了凌晨3点左右,人们便赶着做饺子,到处都是鸡鸭鱼肉的香味。孩子们穿上新衣,给亲朋好友拜年,当然,这年也不是白拜的,要给点压岁钱。当拿到钱的时候,孩子们就好像一群快乐的小袋鼠,蹦蹦跳跳的。可是,既是这么美好的春节也是有诸多“禁地”的。如:正月不让剪头发、不许翻箱倒柜……但不管怎么说,除夕对我们孩子来说总是快乐的。

当正月十五——元宵节一到,春节的又一个高潮便来了。正月十五晚,我们一起去看花灯。他们各种各样,有的外部绣着一朵朵鲜红的大花,那种灯叫花灯;有的是宫灯;有的是走马灯;还有的是孔明灯。元宵节还有一个风俗习惯——串黄河。所谓串黄河,就是在地上摆几十根柱子,柱子上面点着一根蜡烛,再用粗绳子将它们连起来,组成一条“绳路”,人们把它当作黄河,而人们呢?他们就在这条“路”中间串来串去。笑声连绵不断,热闹非凡。

元宵过去后,再过几天就要开学了。大人们又陷入了忙碌,学生们又陷入了学习,春节便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就是我们汉族过春节时的风俗习惯。你喜欢吗?

第二篇:欢度春节手抄报图(本站推荐)

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了,家家都在准备着年货,打扫着卫生,迎接着这个节日 的到来。如何做一份欢度春节的手抄报呢?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欢度春节手抄报图,供大家阅读和参考。

欢度春节手抄报图片欣赏

欢度春节手抄报图片

1欢度春节手抄报图片

2欢度春节手抄报图片

3欢度春节手抄报图片

4欢度春节手抄报图片

5欢度春节手抄报资料11、春节到了,各路神仙齐祝贺。财神祝你财源滚滚挡不住,美神祝你春青靓丽胜娇花,爱神祝你爱情美满甜如蜜,幸运神祝你好运连连剪不断。新年快乐!

2、把最美好的祝福,输在这条短信里,好久不见,十分想念。在这温馨的日子里,常常忆起共处的岁月。祝新年快乐!

3、春联贴在门上,爆竹响在头上,灯笼挂在墙上,年味洋溢心上,手机拿在手上,祝福发在正点上。烟花绽放,新年吉祥!

4、龙年到,我携龙族来贺岁:开心龙陪你去玩乐,温顺龙为你扫烦恼,吉祥龙送你大丰收,五彩龙为你点亮生活美好。祝你龙年吉祥展望!

5、如约而至的不仅是春节,还有情人节。短信里发出的不仅是祝福,还有我的默默柔情。我的心里一如既往地深深祝福:马年万事如意,今年情人节幸福快乐!

6、春节短信扑天盖地,我怕祝福塞不进去,提前行动占领高地,混个前面也不容易,祝你春万事如意!全家身体健康,春节快乐!

7、新年到来,只想对你说:今年的春节一定要特别地过,特别地开心,特别地舒心,特别的欢心,这样我就放心了!

欢度春节手抄报资料

2古代人过年吃什么

“五辛盘”——古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道凉菜

隋唐时期“正月之节食五辛以辟疠气”

到隋唐时代,魏晋时期形成的过年食俗被进一步强化。《荆楚岁时记》提到的南朝人过新年餐桌上常见的“椒柏酒”“屠苏酒”“五辛盘”,均为隋唐人所接受,并发扬光大,特别是“五辛盘”这道菜,在中唐以前,时人过新年时必吃。

所谓“五辛盘”,就是将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等五种香辛蔬菜,装在一个盘里子食用,有点像今天过年餐桌上的素菜冷拼盘。这个拼盘的营养价值,全在于其保健作用。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食忌》中说:“正月之节,食五辛以辟疠气。”他在《养生诀》中也称,“元旦取五辛食之,令人开五脏,去伏热”。过年时,正值寒尽春来的时节,气温仍较低,人们极容易患感冒生病,而这五种蔬菜都有疏通脏气、发散表汗的功效,能起到预防时疫流感的作用。所以,正月初一吃“五辛盘”在隋唐时特别流行,是少不了的一道冷菜。

魏晋时吃“五辛盘”一般放在正月初一的早晨,即晋周处的《风土记》中所谓:“当迎晨啖五辛菜,以助发五藏气而求福之中。”唐代是不是一早上吃,似乎尚无记载。

中唐以后,又流行起了“春盘”。春盘又称春饼,是在“五辛盘”的基础上变化出来的,在五辛之外又增加了一些时令蔬菜,汇为一盘。之所以称“春盘”,是取其生发迎春之义。《关中记》记载:“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从这段文字中透露出的制作方法来看,如今同样盛行的炸春卷或源于春盘。

不过春盘不是在正月初一食用,是立春日的必食。杜甫《立春》诗:“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记述的就是这种立春食俗。

可以说,“五辛盘”是中国古人过年时必不可少的一道冷菜,明嘉靖福建《漳平县志》中便称:“人家无贵贱,咸御鲜衣,诣所亲贺岁,主人辄出辛盘与其款洽,过此日以为常。”意思是过年家里来人,必定端出五辛盘待客。

明代“五辛盘”的菜品比唐代有所调整,明代名医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义,谓之五辛盘。”

“五辛盘”在中国古代流行不衰,说明古人过新年时很重视饮食健康,“椒柏酒”“屠苏酒”,欢度春节手抄报资料3

人们都知道,春节要放鞭炮,贴对联。你知道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传说中有一个怪兽——年,常常在大年初一来骚扰人们过春节,于是,村里的人们就会到深山去躲避那个怪兽——年。

第二个春节到了,人们都跑往深山去躲避年。正在这个时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挡住了跑往深山的人们,说道:“大家不要慌!我知道怎么挡住年。”人们不相信,更加快速地跳往深山。

到了晚上,年来了。老爷爷从房间里拿出一串鞭炮,在身上披了一块红布,就跑出了房间。

到了房门口,鞭炮霹雳啪啦地响,红布在风中飘动,年顿时不敢往前走了,转头就跑。人们欢呼着跑下山,称赞老爷爷很聪明。

哦!原来年怕声音和红色。所以,人们过年都要放鞭炮,贴对联。

第三篇:欢度春节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春节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所以春节就是中国每年最大的节日,以下是小编跟大家分享欢度春节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欢度春节手抄报图片一

欢度春节手抄报图片二

欢度春节手抄报图片三

欢度春节手抄报:春联的起源

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

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

到了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太祖朱元璋在金陵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清代,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春联最早是由避邪的桃符演变而来的。相传古代有一凶暴甚於鬼的人叫后羿,被桃枝打死,人们就相信在门楣上悬挂桃枝可以驱鬼;后来又盛传山林里住著「神荼」、「郁垒」两位神仙专门吃鬼怪,人们就把桃枝刻成这两个神的模样悬挂在门上,期能永久平安,这就是所谓的桃符。

后来桃符渐渐简化,以方形红纸画个桃形,再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代替。到唐朝以后,又在这红纸写些吉祥话,再修饰对仗,慢慢就形成今天的春联。

欢度春节手抄报:春节对联

安居乐业家家春满园 丰衣足食户户喜盈门

白雪映红梅春回大地 凯歌偕丽日福满人间

百花争艳风景无限好 万象更新江山分外娇

百鸟鸣春春风盈大地 群龙献瑞瑞气满神州

百业俱兴降九州祥瑞 万船竞发听两岸猿声

半分屏山台闽本相接 一衣带水骨肉盼团圆

爆竹更岁新桃换旧符 梅花迎春旧貌展新颜

爆竹两三声人间改岁 梅花四五点大地皆春

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 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爆竹三两声人间改岁 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第四篇:欢度春节手抄报素材

一想到春节很多人都会想到喜庆这个词,确实,每年的春节都是非常热闹的,平时大家都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相聚,但是春节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让家人团聚,下面是关于欢度春节手抄报素材的内容,欢迎阅读!

欢度春节手抄报





我家热闹的春节

今年春节,我们一家人在成都过年,在正月初三的那一天,我们全家来到了武侯祠逛庙会。

当我们走到离武侯祠大约有一公里的地方时,就感受到了过年时欢乐的气氛,与其他地方空空荡荡的街道相比,这儿可真是人山人海呀!人行道上人群川流不息,旁边所有的商店都开着门,许多商家趁着大庙会人多的机会,摆出很多的特色小吃,吸引了众多的“香香嘴”,生意好得火爆。

我们好不容易跟着人流挤到了庙会入口:南郊公园。只见公园大门口立着一个高大的牌坊,上面有一个大大的“蜀”字,“蜀”字前面有一个纸塑的刘备,刘备身旁簇拥着温文儒雅的军师诸葛亮,还有威风凛凛的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五虎上将。他们一个个都栩栩如生,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三国争锋的历史当中,体现出武侯祠大庙会三国的主题和蜀国的文化风情。

进入大门,我就听见了舞狮的锣鼓声,在我的再三请求下,爸爸妈妈同意先去观看舞狮表演,当我们来到场地边时,节目已经开始了。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钻到人群前面,终于可以近距离看到舞狮了。舞狮的场地中间是一个长方体的大平台,旁边有一排木桩。有两只“狮子”正在和自己的“同伴”对舞、盘旋,这两只“狮子”一黑一白,当它们快速旋转时,形成了一幅阴阳太极图似的形状观众们不由得为他们精彩的表演热烈地鼓掌。这时,有一只红色的“狮子”上台了,他表演的是踩木桩。忽然,有一个好奇的小男孩跑进表演场地,在木桩中间穿来穿去。观众们都为小男孩的安全担起心来。只见红狮纵身一跃,越过了小男孩的头顶,稳稳地落到了另几根木桩上。顿时,观众中响起了一片喝彩声。小男孩俏皮地向观众鞠躬表示感谢,原来他是一个小演员呀!

不知不觉中,就到了晚上,彩灯开始亮了起来,周围变得五光十色,游人也越来越多了。我们一家人在庙会里流连忘返,最后跟着人流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庙会。爸爸问我有什么感受,我开心地回答:热闹非凡,乐不思蜀!

春节古诗

《凤城新年词》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癸巳除夕偶成·其二》黄景仁

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

《癸巳除夕偶成·其一》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除夜》白居易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已酉新正》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田家元日》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第五篇:优秀欢度春节手抄报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重阳节、元宵节等等,其中最传统,最隆重节日就是春节,下面是优秀欢度春节手抄报,欢迎参考阅读!

欢度春节手抄报

1欢度春节手抄报

2欢度春节手抄报

3欢度春节手抄报

4欢度春节手抄报

5欢度春节手抄报内容1:欢度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传统、最热闹、也是最隆重佳节。每到春节前夕,常年在外工作人们都会迫不及待地往家赶,为就是能和家人一起热热闹闹吃一顿团团圆圆年夜饭。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充足年货,为孩子们买新衣服,长辈们会忙着蒸馒头、包饺子、炸圆子、卤菜,孩子们忙着放烟花炮竹、挑灯笼,个个喜气洋洋。

最忙、最热闹是年三十那天,一大早,姥姥、姥爷就忙着贴春联,爸爸则按照奶奶家习俗到晚上才贴春联,并习惯性将“福”字倒贴,预示着福到福到!

今年过年家里很是热闹,姨妈全家、舅舅全家和我们一起到姥姥、姥爷家吃年夜饭,一大早大人们就开始准备各式各样菜肴,五点多钟时候,菜开始上桌,满满一大桌菜,真是丰富极,姥姥告诉我每道菜寓意,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是鱼和圆子,红烧鱼代表着全家人来年红红火火、年年有余;圆子则代表着家人团团圆圆。我们一家老小围坐在圆桌旁,欢聚畅饮,小辈们向长辈们敬酒,祝愿长辈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长辈们则祝小辈们学业有成。大家边吃边聊,特别是我妈妈最搞笑,居然能记起她和姨妈以及舅舅小时候一些趣事,引得大家不时地哄堂大笑,眼泪都要笑出来啦!家人们笑声和热情祝福,让我感觉到不仅仅是春节热闹和喜庆,更多是亲情,我们相亲相爱一家人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晚饭后,长辈们开始发红包,然后舅舅带我们到楼下放烟花,五彩缤纷烟花,有像天女散花,有像盛开牡丹,有像绽放菊花,有红色、黄色、蓝色、橙色、紫色,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绚丽多彩烟花划过夜空,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我们尽情地笑着、跑着、闹着、享受着这欢乐时刻!

今年春节过得真是开心极!让我不禁又盼望着明年春节早点到来呢!

欢度春节手抄报内容2:春节来源

春节,是农历岁首,春节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历史发展中,形成一些较为固定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历史。关于春节起源有很多说法,其中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个乞讨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

“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乞讨老人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人们都知道驱赶“年”兽办法。(客家人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中国民间最隆重传统节日。

但较为公众普遍接受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这一月叫元月。

中国历代元旦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但民间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有鉴于此,1913年(民国二年)7月,由当时北京政府任内务总长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开始施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采用世界通用公元纪年。为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立春”恰在农历年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欢度春节手抄报内容3:春节食俗

在古代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食品。因为腌制腊味所需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口味,几乎成家家必备应景食品。年糕式样有方块状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意思。

年糕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和”字就是“合”意思;饺子“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下载简单欢度春节手抄报图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简单欢度春节手抄报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欢度春节手抄报

    春节意味新的一年的开始,很多喜欢制作欢度春节手抄报来表达自己的对春节的期盼,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关于欢度春节手抄报,希望能帮到你!关于欢度春节手抄报图片欣赏关于欢度春节手......

    欢度春节手抄报版面

    春节文化的重要特征,在于团圆与和谐。外出远门的的人无论离家多远都要回家过年,为了迎接春节的到来,分享了欢度春节手抄报,欢迎借鉴!欢度春节手抄报图片1欢度春节手抄报图片2欢度......

    二年级手抄报欢度春节

    手抄报是一种可传阅、可观赏、也可张贴得报纸得另一种形式。在学校,手抄报是第二课堂得一种很好得活动形式,具有相当强得可塑性和自由性。手抄报也是一种群众性得宣传工具。它......

    欢度春节手抄报大全

    年年新岁,旧年的脚步正冲向终点。今天小编要跟大家分享欢度春节手抄报大全,欢迎阅读。欢度春节手抄报大全资料1:欢度春节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出门在外的大家回到家里和亲......

    欢度春节手抄报文字

    春节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节日,2019年的春节马上就要到啦,相信大家都在期待着它的到来。每年的春节人们都会全家团圆,人们吃饺子,还有各种丰富的饭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好......

    二年级欢度春节手抄报大全

    导语: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各地纷纷显现出了欢度春节的样子,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欢度春节手抄报大全,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二年级欢度春节手抄报大全二年级欢度春节......

    小学生欢度春节的手抄报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临近年末了,春节也即将来临。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小学生欢度春节的手抄报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宝宝的春节安全一、春节防止宝宝将食物呛入气管节日里,宝宝......

    欢度春节手抄报图片(5篇)

    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出门在外的人们回到家里和亲人们欢聚一堂,晚上在一起看看电视、讲讲在外面的经历,腊月二十六也是新年前的最后一集市了,人们结伴去集市上买鞭炮、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