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新的驻村日记
驻村工作是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重点,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最新的驻村日记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篇一:田园春播
4月1日,星期天,天气阴。
今天,去查看小学后面的那片田地生产和早稻秧苗长势情况,顺便走访卢屋组上湾联系户龚树民。沿着村部门口的河堤顺水而上,时不时的看到田里有些农户在做农活。有一农妇在铲田塍,问其为什么要削掉一半的田坎,她说是削厚一点更容易发现鼠洞什么的,以后用稀泥糊回去才不会漏水;又一户人家刚播种,一家四口边聊天,边忙活着,做畦的做畦,平畦面的正拿一泥耥趟平畦面,还有一个在施肥,一个在播种,忙碌而又显得其乐融融。此情此景,不由地让我想起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青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一首诗,且不论作者对彼时政治环境的暗喻,单就其那种“在混杂的环境中,洁身自好,躬耕田间”,也是一种可取的选择。更表明了“劳作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乐趣,忙时种植,闲来自娱,纵身大化,忘情世外”的一种农家乐趣。这样满怀着希望播下的种子,相信今季的粮食一定能取得好的收成。
篇二:冬日暖阳
11月24日 晴
早上9点多,我与挂点的几名“三送”干部和乡里的领导相约前往津槎村小学。通过工人师傅几天的辛苦,第一批新的63套课桌凳和4个讲台已做好,今天将正式交付津槎村小学使用。(剩下197套课桌凳和1个讲台将于近期完工后再交付刀坑、固营、合头三个村小使用。)
双芫的冬天似乎比别的地方更冷,而且早晚温差特别大。从乡机关大院到津槎村小学约有10多里的路上,凛冽的寒风一直使劲拍打着车窗,似乎在寻找机会“钻个空子”,好让车上的人见识一下厉害。经过一小会的蜿蜒前行,车子来到了津槎小学,校门两侧贴上了用毛笔写上的欢迎标语,先前到达到的学校老师和乡干部也已在门口早早等候。孩子们在老师的指挥下在校园里排成了两排,一见到我们就开始拍着自己的小手表示欢迎。农村孩子腼腆羞涩,不爱说话,他们只能用他们认为最热情隆重的方式表达对我们的欢迎和感谢。
因为校门太小,货车开不进学校,课桌凳只能先在校门口卸下,然后一张一张地搬进学校。在我们的穿梭忙碌中,也不乏孩子们身影。他们用自己跟课桌凳差不多的个子,两个一群三个一伙地抬着课桌凳,虽然他们搬运一张课桌凳显得很吃力,但在场的大人们却无心制止他们,因为孩子们脸上绽放的纯真笑容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快乐。
摆放好课桌凳,学校举行了简短的捐赠仪式。仪式上,中心小学的廖校长代表学校给我赠送了锦旗,津槎村小学的朱校长则在发言中把最具有赞美力的语言送给了我。其实,我觉得最该赞美的应该是学校那些守着清贫坚守在农村教育一线的老师们。因为正是有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当地的孩子才有一扇从小启蒙认识世界的窗户;正是因为有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当地的孩子才能树立一种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我想,有这样甘于平淡的老师,是孩子们的福气;有这样乐于奉献的老师,是国家的福气。有机会为老师和孩子们做些事,则是我的福气。
回来的路上,肆虐的寒风已被太阳驱赶。上午的行程,让自己的内心充满了快乐和感动。的确,这世界能有什么事情能比看到贫困学校里孩子们的笑脸来得快乐,能比几十年如一日的为教育而坚守清贫的事迹更让人感动呢?暖暖的阳光透过车窗晒在车上每一个人身上,我想这阳光也一定能照射在或许正在教室里大声音朗读课文的孩子们身上吧?
篇三:可爱的小女孩
3月31日,星期六,天气阴。
去符山圩走访农户的路上,正碰上村小学放学回家,只见沿途红红绿绿小花朵似的学生排着二个纵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大路旁边缓缓行走。突然有一清脆的声音叫着阿姨,在我还来不及看清是否叫我的时候,一个小朋友已经走到我面前对着我笑和招手了,原来是她——龚慧玲,接着有一帅气的小男孩也跟着甜甜地叫我阿姨,我的心里顿时溢满了甜蜜。说起来我这才是第二次见到小女孩,第一次是前天晚上,队员小黄想去走访一个叫龚贱来的联系户,但他家周边农户养了几只狗,他有点害怕,不敢晚上一个人去走访,于是我们相伴壮胆来到了龚贱来家。刚到时发现其家门没锁,进去房子无人应答,后询问周边农家,得知其带小孩去公共浴室泡温泉了,致电龚贱来,说一会儿就回家,远远的,我们看见他骑着摩托车载着一男一女2小孩回来了,小女孩一进家门,看见我坐在她家,就象久违的熟人似的甜甜地喊阿姨,当我感动地说她真乖时,其读托儿所的小弟弟也跟着靠近我同我打招呼,并问我挂在胸前的岗位牌写的名字怎么念,我询问了姐弟俩的姓名、年龄,得知小女孩慧玲读小学二年级了,长得伶俐可爱,眼睛圆圆忽闪忽闪的。我和她谈了一会儿的学习生活,得知她母亲病了躺在床上,她家就这一间简易的房子住宿和会客,另一间老房子做厨房和饭厅,但是从小女孩和其弟弟的脸上,我们
没看到一丝的贫寒人家小孩的那种胆怯和怕生,想必父母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活动空间,小女孩很活泼地说:阿姨你人真好,我好喜欢你。这样的贴心话,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女儿小时候每天一放学就向我汇报学校一天发生的趣事的情景,心里不禁涌起阵阵的暖意。由此看来,“三送”的过程不单是我们在“送”,也有细物润无声之所“得”,这样的感受,没有亲身下基层的经历,就不会有如此深切的体验。
篇四:驻村日记
阴沉沉的天气持续了好几天,不觉中天空飘起了细雨,我们开着镇里的面包车,走在一条泥泞的山道上,看不清周围的景色,好象连事物的色彩也分辨不清,一片灰蒙蒙的,远处不停的传来阵阵闷雷声,偶尔会有一阵凉风吹过来,触及皮肤有点寒冷而又荒凉的感觉。。。
今天一早,我跟镇领导一起到我挂钩的村子,召开“外出乡贤回乡捐资修村道”欢迎会,虽然会议时间定为十点,但我心里还是有点急,恨不得快点赶到,因为我是这个村的挂沟工作组长,又是安排在这里的驻村干部,村庄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村里集体经济收入少,想修条村道不容易,现在机会来了,我的想法和村里一样,希望上半年能把路修通,改善村里交通状况,早日脱离贫困。
会议地点就设在村委会里,村干部们早早把会场打扫得干干净净,大门侧还写了十分醒目的欢迎标语,会桌前摆放了一些自产的时令水果。会议在十点准时介开,由镇领导主持会议,村书记介绍村里基本情况,我也代表镇村对捐资乡贤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整个欢迎会在简洁轻松中进行着,共捐资了七万多元,村书记双手捧着钱在微微发抖,一个劲地说:谢谢,谢谢大家的支持!请大家放心,我一定会用好每一分来之不易的钱,保质保量地把村道建设好``````
会散了,我和村主任的任务是统计捐款名单,用红纸张贴,主任写得一手好书法,不到半小时功夫全部写好了,正准备放笔的时候,我突然灵机一动,从口袋里掏出二百元出来,慢!主任增加一条名,我捐二百元。主任一愣,你不是捐了二百吗?我把你名字都写上了。我忙解释说:那是以镇干部名誉捐的,这二百元是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捐的,你看,驻村这么长时间了也没有给村里带来多大改善,就算驻村干部的一点心意吧。村主任会意地写上了驻村干部捐款二百元的大字``````
雨还在下,四只车轮子慢慢地在山路上翻滚着,我在沉思,驻村一年多了,我给村里做了什么?无非就是在那一年没开几次门的驻村办室贴几张喷墨宣传画,贴了几张驻村工作目标。驻村一年多来,给百姓带来了什么?我只是在做着工作组长应做的份内工作,只是多领了一份驻村补助罢了!
作为一名双重身份的我,已是一名镇挂沟工作组长又是一名驻村干部,而我对驻村工作感到的更多的是茫然和无奈。唉!
第二篇:驻村日记
丁青县甘岩乡色达村驻村日记:载歌载舞,喜迎党的十八大 作者:杜怀喜(丁青县中学教师)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多云转小雪
今天上午10时许,色达村各族各界人民群众将崭新的 五星红旗高高悬挂在屋顶、门窗上,此时此刻色达村的房前 屋后、家家户户红旗招展彩旗飘扬,社会各界群众共同喜迎 党的十八大即将胜利召开,我村热巴艺术舞蹈队为我村村民 表演了内容丰富的文体节目,有歌舞、拔河比赛、抱沙袋等 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节目,广大群众满怀热情观看节目,喜 迎党的十八大即将胜利召开。自从党的十七大以来,群众的 生产、生活及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盼发展、求富裕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小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牧民对文 化的需求日益强烈,发展文化、普及文化,已经刻不容缓; 绝大多数农牧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大事关心的多了,整天喝 酒、打牌和闹事的少了,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村里的发展变化 与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密不可分,只有拥护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坚决跟党走,才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正是基于 以上两点的考虑,我工作队协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 举办了本次“喜迎十八大”的专题文艺表演现场会。
当前,党的十八大即将又一次胜利召开,我村群众欢欣鼓舞、载歌载舞喜迎党的十八大,预示着我村未来5年的大发展和大变化,彰显着新时代藏东发展的新气象,也彰显着 我村牧业发展的蒸蒸日上,牧民群众生活水平飞速发展的牧区新景象。文艺表演结束后,大家怀着喜悦的心情,跳起了欢快的锅庄,展现着色达村牧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过上美好生活的喜悦心情。在十八大后的5年内,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将会有更多的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作为驻村干部,我们要时刻牢记:“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站在维稳的最前沿,坚决与**反动集团划清界限,并作坚决斗争,确保我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同时,也为老百姓致富奔小康创造了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大环境。牧民群众以喜迎十八大这一伟大节日,纷纷唱响了歌颂祖国好、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民主改革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更加坚定着“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今后,我们会一如既往坚守岗位,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解难事,教育引领群众学习新时尚、新文化,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进一步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为下一步驻村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也为党的十八大能够胜利召开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第三篇:驻村日记
2015年2月6日
星期五
我局(贺州市统计局)副局长易冬青、纪检组长张巧飞一行深入平桂管理区大平乡古那村开展春节慰问活动,走访慰问了邱美兰、陈启接等6户特困户,为他们送去冬日里的温暖,送去了新春的问候和祝福。
每到一处,易冬青和张巧飞都与大家促膝谈心,问寒问暖,详细询问他们生产生活、家庭收入等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并叮嘱他们要保重身体,及时将生活中的困难向村委和乡政府反映;鼓励生活困难群众要树立信心,加倍努力,争取早日过上好生活,并为他们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祝愿他们过一个欢乐融融的新春佳节。
2015年3月16日
星期一
今天到村民家里开会,主要是向农户宣传茶叶种植相关优惠政策。今天来了大约20户的户主代表,大多数家庭受限于大平瑶族乡林多地少的情况,他们迫切需要找到一条出路来摆脱目前的经济困境,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与生态和谐共同发展。茶叶种植,在未形成规模以前,种植主要是靠农户自行摸索,任其自由生长,产出的茶叶也是用于农户自家消费。所以没有太高的技术要求。但当农户需要靠茶叶种植来产生经济效益时,那对茶叶种植技术就会变成极度渴望,因此前期宣传工作到位之后,后期的技术培训也应当同步展开。2015年4月3日
星期五
为积极响应贺州市绿委《关于组织开展2015年植树节和国际森林日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通知》精神,市统计局在局领导张巧飞同志带领下,组织干部职工到大平乡古那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在植树现场,为确保植树活动取得实效,大家首先虚心向村民学习,仔细了解了挖坑标准、树与树之间的行距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然后就投入到了热火朝天的劳动中去。参加植树的干部职工个个热情洋溢、干劲十足,有的拿铁锹,有的放树苗,你追我赶,比干劲、比进度,各个环节衔接有序,样样做得认真到位,个个忙得满头大汗。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和劳动的欢声笑语。经过一个上午的忙碌,圆满完成了植树目标任务,为瑶乡小寨又增添了一抹新绿。
2015年5月6日
星期三
今天,在乡里召开了 “美丽大平”乡村建设专题会。会上领导首先传达了平桂管理区党工委、管委关于开展清洁乡村专项整治活动的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安排,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大平瑶族乡开展“美丽大平”乡村建设活动作出了工作安排和要求。
会议强调,要完善垃圾收集清运处理设施,建立保洁员队伍和监督队伍,推行科学的垃圾分类机制,建立完善的垃圾收集处理机制,健全长效的运行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加大资金保障力度。
会上,该乡政府还与各村村干部代表签订了“美丽大平”乡村建设活动责任状,督促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强化督查考核。美丽工作队的队员们也表示会努力促成保洁员队伍建设。
2015年6月24日
星期三
中国共产党建党94周年来临之际,贺州市统计局纪检组长张巧飞同志和总统计师、党支部书记蒋忠华同志带队,一行7名党员领导干部到联系点——大平瑶族自治乡古那村走访慰问留守儿童和困难老党员。
张巧飞、蒋忠华一行先到古那村村委向村干部了解了留守儿童和困难老党员学习、生产生活的基本情况,并向村委的党员书屋捐赠了农业种植技术和法律等方面的书籍。随后到古那小学看望了4名单亲、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党员领导干部与孩子们亲切交流,勉励孩子们要自强不息,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同时给他们送去了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并向学校捐赠了科普、童话类书籍。
接着,张巧飞、蒋忠华一行还到村里4名困难老党员家里,与他们拉家常,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和身体情况,并代表市统计局和局党支部给他们送去油、米、慰问金和节日的祝福。鼓励老人们保持乐观心态,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继续发扬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老党员余热,为新农村建设出力。
第四篇:驻村日记
扑下身子为民办实事
——新场驻村干部:张波
新场村地处丰乐镇的北面,距离丰乐镇9KM,距离务川县城15KM,北与牛塘村相接,西与丰乐村接壤,南与茶坪村毗邻,东与黄都镇燕龙村交界,总面积22平方公里,辖区内有22个村民小组,1299户,总人口518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1人),耕地面积6790亩,森林面积2375亩。交通便捷,有六条公路贯穿全村,是全镇交通较为发达的行政村。但也有一部分村民组至今未通公路。
当我得知这一情况以后,立刻向我们工作组的组长反应。我们实地考察后,决定打通此重要通道,我拿出5000.00元经费用于开通公路。
新场村罗家坪至龙洞湾组全场850米的距离,是罗家坪,飞洋坡,青岗元等七个村民组通往新场至牛塘主公路的重要通道,历史以来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进村后实地走访,确定将该项目纳入工作日程,通过群众自发组织集资和驻村干部帮扶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将基础打通。
下一步工作组将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把这条公路进一步完善,实行老百姓多年的梦想。
第五篇:驻村日记
不悔不怕村官路
生如远行,不惧陌路,才能看到更多的风景。未知的地方,存在无穷的期待
——题记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当这个村官已有一年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脑海里关于村官的记忆、体验越积越多。从懵懵懂懂到略知一二,这条路走下去,似乎每一步都是陌生,却因为未知,所以有着无穷的期待。
靠近才能了解
毕业的第一年,在市政府的一家政府机关上班,那时候的工作比较轻松,每天六个小时上班制,三天休一天,在那样的环境里,优雅舒适的生活让我渐渐地失去了战斗力也产生了惰性。由于工作的不稳定性,一个人在一所城市的漂泊,总觉得无根。走过霓虹灯闪耀的街头,少了一种归属感。城市很美,但却只是别人的。疏离的感觉越发的强烈。想着离开,也想着找到一种感觉。当时候每天的日常工作就是接听群众的来电,做好上传下达的任务,工作的压力固然有,但是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无法了解民情村意,面对着群众的来电反映问题大部分时候都无法理解。当时候印象最深刻的是林权改革制度刚启动,在那工作的时候接触到此类群众来电反映情况,望文生义地将“林权制度改革”记录成了“林泉制度改革”。当时候还疑惑着说怎么就有个“林泉制度改革”了,这个改革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涉及到泉呢,为什么那些人总是为了那么不起眼的山头挣扎甚至扬言要怎么样呢。说实在的,当时足不出户地坐听群众的来电,尤其是面对那些情绪激动村民的来电,整个人的感觉就是素质怎么可以那么低,怎么那么不开化,怎么就这样动不动要用蛮力解决问题呢。直到后来当上了村官,深入到群众之中才知道,原来自己一直记录的林泉制度是林权制度,这个制度改革之后涉及的山林权属有效期为70年,哪怕是几厘的地,那也是他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他们并不是无理取闹,只是各执一词。
了解才能开展
农村、农民的工作不好做也很好做。工作好做是因为大家都是乡里乡亲,有什么事情大家可以再田间地头里打声招呼递支烟,在闲聊桑麻话家常就能够顺带着把一些事情说明白讲清楚。农民的工作不好做,是因为民风。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有各自的信仰和图腾,如果开展工作的事情不了解风俗风土,那么很可能事半功倍。有人说农民是刁民,不懂礼不开话,其实不然。在党的春风吹拂了那么些年,他们很多人都不会公然和政府出台的政策法规唱反调。他们很多人都是顺民,对于很多的事情他们都懂也愿意去遵守。我说任职的村是青秀区长塘镇洞江村。在高速公路扩建、中国东盟农业园修建等工程都征用到我们村的土地。涉及到利益,多少人都为利益争得头破血流。作为这个征地上千亩的村的村官,第一感觉是问题矛盾会很多吧。到时候会有数不完的村民前来闹事吧。后来事实证明,其实并没有真正出现大面积的纠纷,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这之前我镇政府相关领导以及村干部在征地前就挨家挨户地上门前往宣传政策,了解群众所思所想,保证了民意畅通。在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之后,汇集群众想法向相关部门反映,对于个别的钉子户,村干部坚持一次不行两次继续直到说通为止的工作态度,再难缠的钉子户也在村委干部一次次地感化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情况下明白以大局为重的道理。
良好的沟通是成功的一半
懂得才能深入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一直相信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倘若无法感同身受,无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农村很多的工作是无法推进的。曾听见有人说,有些农民是得寸进尺,有些农民怎么怎么样,但真正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