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复习只要走好这四步,高分不是问题!
活在21世纪的新生代们却每天都要背几千几百年轻的历史内容,历史课的复习向来是老师学生都感到困惑的问题。毕老师最近探索出历史复习的四步法,即“史实→史通→史论→史感”,即以章为一个复习单元,以训练为主线,在老师的引导下,按照四个步骤,循序渐进,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形成系统的历史时空观,并让历史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历史复习只要走好这四步,高分就再也不成问题了!
“史实”——知识整合历史复习的第一步,就是要梳理该章的主要大事,归纳历史的线索,概括阶段的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对基本史实和阶段特征的掌握必须准确、全面,要建构清晰完整的历史体系。复习时,我们要学会快速阅读,迅速的翻检,准确勾勒出历史线索,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概括历史阶段特征。如“国共十年对峙”这一章,可以概括三条线索,即:国共两党由对峙对抗到合作和平;中日民族矛盾由不断上升到形成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史通”——联系比较
历史复习的第二步就是要联系与比较,触类旁通,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形成立体思维。这一步要求学生不能拘泥于本章的内容,而要以本章知识为主要出发点,前后联系,能力迁移。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就跨越两章内容,涉及两个阶段十件大事。历史复习的第二步显然比第一步要求要高很多,要放宽历史视野,善于纵横联系,这就要求历史复习不能支离破碎,要有通概的眼光。老师要精心设计一些问题,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
“史论”——史论结合历史复习第三步就是要运用所掌握的一些理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对历史现象进行探索质疑,科学分析历史的因果关系,使历史学习上升到较高理论层面。历史科《考试说明》列出的“能力要求”4项10条中,明确提出“史论结合”,这就要求历史阐释时要论从史出,立论鲜明,要把基本的理论观点溶入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评价之中,既不能把理论像标签样贴在史事上,也不能理论加史事搞成拼盘状。
“史感”——感受历史
历史复习的第四步就是要学生通过系统的历史学习和复习,感受历史,走进历史,体验历史,形成全新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新感受。“史感”更多的是体现出史学的功能,从历史中认识现实,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历史的成败得失,纵横比较中,产生新的经验教训、启发,以此指导生活,引领人生。
历史复习的这四步是我们在复习历史时大致的四个步骤,这四步之间是互相关联的,不要割裂开来,要互相渗透,互相联系。“史实”是前提,是基础。主要是掌握记忆的方法,提高归纳、概括的能力,复习时要求准确全面。“史通”、“史论”是核心,是关键,突出体现出历史系统复习要求,要善于联系比较,提高分析理解能力,尤其要善于运用历史思维和科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复习时要求深刻系统。“史感”是历史学习、复习的终极目的,是逐渐形成的过程,突出体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总之,历史学习、复习中有意识形成这四个步骤,会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学科能力,增加学习历史的乐趣。最后毕老师祝大家能够取得高分成绩!
第二篇:中考历史重点问题复习纲要
中考历史重点问题复习纲要
新疆问题: 1795年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设省.1949年和平解放.西藏问题:1951年和平解放.建国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一五期间,川藏,青藏,新藏铁路的修建。60年代初期西藏民主改革完成.党中央西部大开发。台湾问题:<<马关条约>>中被割占.抗战胜利后回归祖国.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新中国建立之初美国封锁台湾海峡.一国两制的构想.海峡两岸的交流.和平统一中的阻力.近年来台湾各党派访问大陆.中日关系: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全面侵华战争.中日建交.近年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目的明显。否认历史,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派兵海外,应引起包括我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广泛关注。
中美关系:华尔及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侵略朝鲜,封锁台湾海峡,威胁我国的安全.70年代关系好转.1979 年正式建交.与中国的关系始终是时好时坏.东北专题: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九.一八.东北抗日义勇军.辽沈战役.抗美援朝.一五计划.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问题.三农问题:1950年的土改.1953 的农业社会主义的改造.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
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苏俄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立及实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法律文件: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人权宣言、独立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农奴制法令、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7年美国宪法、1804年拿破仑法典、《共产党宣言》、、1936苏联宪法、1954年中国第一部宪法、1949年共同纲领。
会议专题: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一大、遵义会议、七大、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中美上海共识、汪辜会谈。
国际重要会议:万隆会议、慕尼黑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26国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26 届联大、APEC会议。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成果,影响。{代表发明} 人物专题:四册书中涉及到的人物。
改革与革命:明治维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1861年改革.罗斯福新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南北内战。法国大革命。巴黎公社。中国改革开放。
两次世界大战:从战争的性质,结果,影响进行比较。
周年纪念性专题:历史上事件的发生与本次中考所在年的时间是整数的。
第三篇:2018年历史复习中的重点问题
2018年复习历史中的重点问题
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密切交往,团结奋斗,共同开发祖国的疆域,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各族在历史发展中,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产生了极大的凝聚力。同学们要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要点: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休戚与共的紧密关系。各民族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
2、中国疆域的演变发展
历史上中国的疆域,不仅包括历代中央王朝或汉政权控制的疆域,也包括尚未列入中央王朝版图的各地方和少数民族政权的疆域,包括少数民族活动的地区。经过历朝经营,对西藏、新疆、东北、西南等地区,以及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海诸岛进行有效的管辖。通过学习,同学们要具有国家领土主权意识,包括国土和海疆意识。
要点:中国古代各历史时期疆域的四至。历代朝廷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3、民族政权的问题
历史上不管是处于中央王朝的统辖之下,还是在政权分立的时期,中国疆域内的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政权,其控制的区域也都是中国疆域的一部分。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央王朝的关系,以及各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是国内不同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
要点:各政权的关系,不是中国与外国的外交关系。民族政权之间的,平等相处和平友好往来是主流。
4、民族冲突与战争 首先,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和平相处是主要方面,而战争是次要的方面。其次,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属于国内战争。尽管交战双方互称敌我,但这是历史上民族关系出现极端矛盾的表现,而不是不同国家的主权冲突。如宋与辽、金的战争,属于我国内部的民族之间的战争,因为契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也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不是外国的政权或外来政权。
要点;从我国是多民族国家的角度上实事求是地评论。对于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使学生形成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七年级教材中有专门的课介绍这方面的内容。教学中要注意讲清文化成就的具体内容,概括出文化成就的突出特色,认识其历史上的作用与影响,引导学生从文化的发展看历史的进步,形成文化自信。
要点:本土性: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根植于本土,有着自身的道路和独特的风格。
多样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彩多姿,领域宽阔,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吸纳性:中华文化有着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具有着很强的包容性。
凝聚性:中华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特质,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 力。
连续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承上启下,不断发展,有顽强的生命力。
6、对外关系与中外交流
历史上的中国,并不是孤立、封闭地发展的,中外交流始终在进行着。在七年级教材中,安排有专门的课论述中外文化交流以及对外关系,尤其是两汉时期,以及隋唐以后,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都有很大的发展。通过相互交往,中国在多方面获取收益,也将中国在各方面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要点: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主流是友好平等。通过中外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7、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陷入灾难的深渊 自1840年以后,列强不断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使中国陷入灾难的深渊。列强凭借武力并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大量的侵略特权,包括侵占领土,破坏主权,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等。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
要点:认清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及侵略战争的本质。分析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给中国造成的灾难。
8、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的抗争
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列强侵略,对内反抗专制统治,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主要是围绕着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是中国近代史的一条主线。
要点: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振兴中华的抗争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普遍觉醒。
9、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解放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这是中国近代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要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局面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10、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时代的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现代史发展的主线。尽管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曾有过曲折发展,但最终探索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通过现代史教学,是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要点: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使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11、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都是历史产物,时代要求,是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两个前后衔接、不可或缺的环节。一方面,没有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就建立不起来,当今的社会改革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遗留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以后的实践中;逐 步暴露出来,使人们认识有了新的发展,才有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改革。而且社会主义改革也是为了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要点:无论是改革还是改造,目的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继承改造创造的成果,扬弃改造后遗留的问题。
12、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探索
在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也曾出现过曲折和失误,如“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运动。教材中对基本过程作了简要的叙述,侧重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曲折有其历史的原因,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
要点:要“宜粗不宜细,重点在总结经验教训。”党及时反思总结,最终走上正确的轨道。
13、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
建设一个强大的现代化中国,是新中国建立后几代人的追求。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奠定中国工业化的基础,一直到改革开放时代的不懈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发展成果,也是形成四个认同和四个自信的历史与现实的证明。
要点:要通过具体事实来说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强大与人民幸福有密切的关系。
14、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我国百年来的屈辱外交,开启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活动。尤其是改革开放,中国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活动,广泛参与多边领域的国际活动,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家的综合国力与其国际影响力有直接关系。
15、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提出实现中国梦,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力量。这关系到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新教材要体现时代性,对此要有所强调。
要点:认识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新成果。关注时事发展,增强学生实现中国梦的信心。
16、古代世界的多元发展
人类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各大文化区域的文明成果,构建了人类文明的多元性特点。古代世界的各个地区,各主要国家虽然是相对孤立发展,有一定的不平衡性,但仍存在着不断的交往和交流,这种交往和交流,对推动人类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要点:各地区的文化各具特色,并没有高下之分。各地区的文化在独自发展中亦有相互交流。
17、宗教问题的处理
世界古代史教材中会涉及到三大宗教的产生。对于宗教问题的论述,既要历史地看,也要坚持无神论,论述时不能有神秘主义,超自然力和鬼神迷信等内容。在教材中和教学中都不能宣传宗教的教理、教义和教规。对宗教领袖人物及图像、宗教礼仪、规诫和习俗等方面的处理要谨慎。
要点:要从历史的角度概述宗教的产生。对宗教问题的讲解不能随意阐发。
18、世界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人类历史进入到近代以后,才逐渐成为严格意义上的世界史。工业革命开辟了人类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随着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以及海外拓展,世界市场形成,过去世界长时间的相对隔绝状态被打破,整个世界逐步成为密切联系的、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整体。
要点:了解工业革命的具体成果及发展脉络。认识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9、民主政治的问题
世界史中会涉及到西方制度的发展,如雅典的民主政治,英美等国民主政体的建立等。对这方面的论述,既要说明其历史的进步性也要指出其历史的局限性。要根据历史事实说明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产生有其特有的原因,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其具体的过程,民主制度亦有自身的缺陷。
要点:不要将君主制、民主制与集权制混为一谈。在对政治制度进行比较时尤要谨慎,不能简单化。
20、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相互影响和斗争,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格局起伏变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级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要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世界的发展需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第四篇: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有关西藏问题.doc
有关西藏问题
历史: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地方行政区。
武昌起义爆发后,英国策动西藏独立未遂,又于1913年在中印东段边界制造了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把我国西藏东部9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在这条线以南。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西藏农奴制彻底废除,1965年西藏自治区建立。
地理:西藏自治区面积 120万平方公里,首府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并有古迹布达拉宫,保存了灿烂的藏文化。
西藏属西部开发的省份之一。青藏高原由于地势很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农作物主要为青稞。有天然牧场,牦牛号称“高原之舟”。毛纺织业中心:林芝。西藏地区位于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地热资源丰富。
新中国成立后,为支持西藏建设,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修建了康藏公路、青藏公路和新藏公路,大大改善了西藏的交通条件,加强了西藏与其他地区的联系。
2000年国家在青藏高原的青海省辖区内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这是对西部开发和保护并举的重大举措。
政治: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人民由农奴制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西藏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有了根本保障。西藏人民从此才真正享有人权,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反华势力企图利用宗教问题制造麻烦,企图把西藏分裂出去,或利用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制造边界争端,这些行为必将失败。
我国政府充分尊重和保护西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在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下实行西藏少数民族区域自治。
我国对西部开发的同时,又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这是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措施。开发是利用西部资源优势,发展西部,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的贫富差距;保护是要保持西部的可持续发展。联系矛盾的原理坚持两分法的方法说明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西藏和平解放50年的风雨历程,揭示了一个伟大真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有在祖国大家庭的怀抱中,只有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西藏才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武昌起义爆发后,英国策动西藏独立未遂,又于1913年在中印东段边界制造了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把我国西藏东部9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在这条线以南。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西藏农奴制彻底废除,1965年西藏自治区建立。
地理:西藏自治区面积120万平方公里,首府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并有古迹布达拉宫,保存了灿烂的藏文化。
西藏属西部开发的省份之一。青藏高原由于地势很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农作物主要为青稞。有天然牧场,牦牛号称“高原之舟”。毛纺织业中心:林芝。西藏地区位于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地热资源丰富。
新中国成立后,为支持西藏建设,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修建了康藏公路、青藏公路和新藏公路,大大改善了西藏的交通条件,加强了西藏与其他地区的联系。
2000年国家在青藏高原的青海省辖区内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这是对西部开发和保护并举的重大举措。
政治: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人民由农奴制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西藏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有了根本保障。西藏人民从此才真正享有人权,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反华势力企图利用宗教问题制造麻烦,企图把西藏分裂出去,或利用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制造边界争端,这些行为必将失败。
我国政府充分尊重和保护西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在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下实行西藏少数民族区域自治。
我国对西部开发的同时,又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这是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措施。开发是利用西部资源优势,发展西部,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的贫富差距;保护是要保持西部的可持续发展。联系矛盾的原理坚持两分法的方法说明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用心
爱心
专心 西藏和平解放50年的风雨历程,揭示了一个伟大真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有在祖国大家庭的怀抱中,只有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西藏才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有关山东问题
历史:1858年《天津条约》中山东烟台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俄、英、美、法侵略势力渗透到该地区。1895年,甲午战争后日军从荣城湾登陆,攻占威海卫,中国北洋舰队海军覆没。1897年德国借口两名传教士在山东被杀,强占胶州湾,并且取得在山东的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特权,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甲午战争中和战争后,日、英、德帝国主义势力深入山东,外国教会势力猖撅,恣意横行,义和团运动由此在山东兴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北伐,山东军阀张宗昌率直鲁联军阻止北伐被打败。
1928年国民政府派兵北伐,占领济南,日本帝国主义阻止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
地理: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半岛地形为丘陵,山东大陆部分为平原,黄河在山东境内入海。山东煤炭、石油资源丰富,兖州、淄博是著名的煤矿,胜利油田是全国较大的油田。山东省会济南是著名的泉城,烟台、青岛是著名的对外开放城市,青岛又是著名的纺织中心。山东利用资源和地理优势对外开放,工农业发展水平均在全国前列。
泰山位于山东境内,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运用有关地理知识分析泰山是怎样形成的。泰山是两块岩块相对上升、下降形成的地垒山。
政治:山东人民采取引黄淤灌的办法,综合利用水沙资源,化害为利,这体现了: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和改造客观世界,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和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而为人类造福的哲学道理。
有关东北问题
历史:近代中国东北,长期受到俄国和日本的侵略。1858年沙俄通过《爱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0年沙俄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
1894年甲午战争中,一路日军从朝鲜渡过鸭绿江入侵中国,占领九连城;另一路日军从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占领大连、旅顺,在旅顺对和平居民实行野蛮的大屠杀。
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把辽东半岛割给日本。割辽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利益,三国出面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
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俄国强租旅顺、大连。
1904—1905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进行,战后俄国与日本分别控制中国东北的北部和南部。辛亥革命失败后的军阀割据时期,东北地区由日本扶植的军阀张作霖控制。
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张作霖败退,日本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威逼张学良宣布东北独立。同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宣布服从国民政府。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九·一八”事变,炮轰东北军大营,攻占沈阳,不到半年,日军侵占东北三省。
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为傀儡,建立伪满洲国,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派大批干部去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1936年组成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有杨靖宇、周保中和李兆麟。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给70万关东军以歼灭性打击。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中国人民举行全面反攻。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8年9-11月,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地区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已成为我国重工业基地。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有: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鞍山无缝钢管厂。1963年开始建设大庆油田。
用心
爱心
专心 地理:掌握近代沙俄侵占我国东北地区的示意图。识图:甲午战争形势图,掌握九连城、花园口、旅顺、大连等城市的位置。识图:辽沈战役形势图。
东北地区西部是大兴安岭,北边是小兴安岭,东边是长白山,中部为辽阔的平原,土地肥沃,利于耕作,东北平原有东大仓之称。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第一大林区。
东北地区资源丰富:石油储量丰富,著名的煤炭基地有阜新、抚顺、鸡西、鹤岗等;鞍山、本溪是著名的钢铁基地。东北地区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哈尔滨发电设备制造业,沈阳、富拉尔基机器制造,长春汽车工业,齐齐哈尔机车制造业,旅大造船业,佳木斯造纸业,吉林化学工业都很发达。东北地区铁路、水路交通发达、便利。综合分析东北地区发展优势。
政治:纵观近代以来东北地区历史的发展,说明国家独立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前提和保障。
辽沈战役首先攻打锦州,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道理,主观和客现相符合的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理。
目前东北地区的发展遇到一些问题,其发展速度明显低于东南沿海省市。其原因主要有:企业设备陈旧,劳动生产率较低;思想观念落后,缺乏进一步改革、开放的经营理念;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体制仍有负面影响;自身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东北地区应扬长避短地适应新形势,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东北发展的方针;加大改革力度,树立改革、创新的理念,更新设备,提高科技含量;加强国际交流,积极发展与俄、朝、日等国的经贸关系。
香港问题
历史: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1842年《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1898年,清政府和英国签订条约,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及附近岛屿(统称新界)租给英国,租期99年;1984年中英就香港问题签署声明,规定到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了特别行政区。
地理:明确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组成,并能识图,明确各部分的位置。香港面积为1092平方公里,中国血统的人占绝大多数,祖籍广东省人最多。联系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布局、农业发展及特点,说明祖国内地是香港发展繁荣的强大后盾。祖国内地占香港进出口贸易的首位。香港工业属加工工业,并以外销为主。香港旅游业发达,被誉为“东方明珠”。
政治:我国政府采用“一国两制”方式和平解决了香港问题,掌握“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具体含义及表现。香港问题的解决,成为和平统一祖国的范例。理解香港问题与台湾问题的不同之处,香港问题的解决涉及到国际关系的中英两国间的问题,而台湾问题则是中国内政。了解“一国两制”方针在对台湾和对港澳的具体政策中的不同之处。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政治因素是什么?关注台湾问题的发展,掌握我国政府的处理原则及方法。
台湾问题
历史:三国时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军到夷州,加强夷州与内地的联系。隋朝时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台湾省。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及附近岛屿,割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
1949年大陆解放后,国民党残余势力跑到台湾,形成了与大陆暂时隔离的状态。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地理: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台湾名称的演变。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和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共约3.6万平方公里。
台湾岛山地约占全岛面积的三分之二。东部的台湾山脉纵贯全岛,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部最高峰。台湾岛西部为平原,山地和平原之间为丘陵区。
用心
爱心
专心 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属地震多发区。金、煤、石油、铜、铝土矿、硫磺等矿藏丰富。沿海有渔盐之利,布袋盐场是我国三大盐场之一。
台湾岛水力资源丰富,浊水溪为台湾最大的河流,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湖泊。
台湾发展外向型工业。台北是台湾最大的城市。基隆是重要的海港和渔业基地。高雄是南部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
北回归线从台湾岛中南部穿过,台湾属热带、亚热带气候。主要农作物为稻米、甘蔗。经济作物有橡胶、椰子、茶树。
政治:台湾问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我们坚决反对外来势力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
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政治因素是: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的领土,这是得到世界各国所公认的、不可辩驳的客观事实。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哲学道理。
“两国论”的政治本质是:蓄意分裂中国领土和主权,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否定一个中国的原则,破坏祖国的统一大业。
“两国论”违反国际法,分裂中国的主权,破坏了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反对和破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因此我们要坚决反对“两国论”。
理解并掌握我国对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只要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其他什么都可以谈。理解“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含义。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西部开发
历史:近代对西部的管辖和西部人民的斗争:
19世纪70~80年代,云南、西藏、新疆人民抗击英俄的侵略。
1875~1878年,清政府派左宗棠收复新疆。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
1913年西藏地方政府与英印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遭到北洋政府的拒绝。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转移到西南。许多近代工业企业先后从华北、华中迁到西南、西北各地,增强了后方的经济实力。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内蒙古人民进入了生活、生产的新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西部地区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西部地区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以后,党和政府根据少数民族的意愿,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革命或土地改革。1958年以后,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55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成立,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1965年西藏自治区建立。
“一五”计划完成后,西部地区修筑了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及宝成铁路,这些交通路线沟通并加强了西部和内地的联系,加速了西部的发展。
1957-1966年,我国对西部的开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包头钢铁基地建立,兰新铁路、包兰铁路建成,成昆铁路开始修建。
1966~1976年,国民经济在**中缓慢发展,西部地区建成了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
改革开放以后,西部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1989年葛洲坝建成,四川西昌、甘肃酒泉成为我国卫星发射基地。
地理: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利因素:自然环境相对处于劣势,纬度较高,气候条件差,多为山地、高原、沙漠,不利于农业生产;人口密度相对较小,消费市场不活跃;地处内陆,交通不便;教育落后,科技对经济影响较小;近代工业起步较晚;市场经济发育较晚,经济结构单一。
西部地区发展的有利因素:自然条件方面,拥有丰富的能源、原材料(如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利资源等)和广阔的市场;与十多个国家接壤,发展边境贸易有利。社会条件方面,西部大发展时机成熟;国家政策的优惠与支持,东部人民的大力支持。
用心
爱心
专心 政治: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西部大开发要集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发展农、林、牧、交通运输业,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能源、矿产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加工工业;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西部人民自身发展,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搞活边境贸易。
“十五”期间要突出重点,搞好开局,着重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力争五到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使科技、教育有较大发展。
要集中力量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
国务院已颁布重点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国家将增加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
用心
爱心专心
第五篇:2013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钓鱼岛及南海问题(精)
2013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钓鱼岛及南海问题
专题19 钓鱼岛及南海问题
材料一:日本实施“购岛”闹剧 2012年9月11日上午,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确认了将“尖阁诸岛”(即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中三个岛“收归国有”的方针,并决定从2012年财年预备会中拨出20.5亿日元(约合1.66亿元人民币)“购岛”,与所谓的“土地所有者”签订了合同。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发表评论谴责日本政府的“购岛”闹剧,警告日本政府“不要玩火”,中国政府和人民有决心、有能力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我国不少城市都爆发了针对日本的示威游行。
材料二:中日钓鱼岛争端仍在持续发酵。1月24日,台湾保钓人士带着大甲妈祖再度出海到钓鱼岛宣示“主权”。保钓船“全家福”号在逼近钓鱼岛时,遭到日本船只发射水炮拦截。
材料三:日前首相抵京开启四天访华行程 将谈钓鱼岛问题 中新网1月28日电 据央视报道,1月28日,日中友协名誉顾问、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抵达北京,开启访华行程。共同社报道称,村山率领的访华团此次是应中日友好协会邀请,将为钓鱼岛问题与中方交换意见。
材料四: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重申中国南海问题立场
菲律宾外交部长德尔罗萨里奥1月22日在记者会上说,菲外交部已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菲中领土纠纷提交联合国仲裁法庭。针对菲律宾将就黄岩岛的主权争议向联合国提出仲裁要求一事,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马克卿向菲律宾外交部重申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报道称,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在一份声明中说,马克卿大使重申了中方的原则立场,并强调中国对南海的岛屿及周围水域拥有不可争辩的主权。该声明还说,中方强烈认为,有关南海争议应该通过有关双方谈判解决。
材料五:外交部:黄岩岛是无争议的中国领土 新华网北京1月28日电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2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黄岩岛是无争议的中国领土,中方关于礼乐滩问题的态度是明确的。洪磊说,黄岩岛是无争议的中国领土。去年的黄岩岛事件是菲律宾军舰袭扰中国渔民、渔船引发的。目前,黄岩岛局势已趋于稳定。中方希望不要出现反复。关于礼乐滩问题,中方的态度是明确的。礼乐滩是南沙群岛的一部分,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
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双边谈判、协商解决南沙争议。这也是有关各方的共识。
材料六:习近平阐明中国和平发展原则底线
新华网北京1月29日电 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8日下午就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不断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和平发展带来的利益,不断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我们要广泛深入宣传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想,引导国际社会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的发展,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将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
相关材料链接:严重关切并坚决反对美涉钓鱼岛修正案;国家海洋局组织中国海监开展钓鱼岛海空立体巡航;南海问题;总参谋部颁发《2013年全军军事训练指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山口转交安倍晋三亲笔信。听众:2291209人 【命题设问】
(一)是什么、列举类; 1.国家安全的涵义是什么?
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机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2.日本“购买”钓鱼岛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
这是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和中国公民人权的非正义行为。
3.在“保钓”的背后,体现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的内涵和核心分别是什么?
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核心:爱国主义。
4.中国从不寻衅,从不好战,但绝不畏战。小小钓鱼岛绝对阻挡不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步伐。什么是中国的和平崛起?我国要实行和平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1)和平崛起就是和平发展。①中国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和平发展。②中国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③中国的日益强大不是对世界的威胁,而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贡献。
(2)①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潮流;②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④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5.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8日进行了第三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什么是和平发展?中国的核心利益指的是什么?
(1)和平发展就是通过和平方式或者和平途径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是通过战争、扩张、殖民和侵略的方式或途径来实现强国之梦。我国提出“和平发展”,就是向世界声明,我国决心避免重蹈历史上大国崛起的旧路,而要走出一条崛起的新路,就是决心要追求一个“例外”。第一、中国的发展主要依靠自己,不给国际社会增加负担。第二、中国奉行和平的外交方针,谋求合作,不搞对抗。第三、中国现在不挑战国际秩序,将来强大了也不称霸。第四、中国主张各国共同发展,平等互利,双赢多赢。
(2)2011年9月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首次明确界定了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二)说明、体现、表明、概括类; 1.南海周边紧张局势的出现反映了什么?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根源;中国的和平与发展,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面临着新的巨大挑战;建设和谐世界任重道远等。
2.中国派出海监船、渔政船去南海维权,而非像菲方那样出动军舰,向世界展示了什么?
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南海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神圣不可侵犯等。
3.2011年以来,中国渔民被扣事件频频出现,中国政府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成功化解说明了什么?
(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指挥,应对国际事务的能力不断提高。(2)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3)我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4)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4.随着东海伏季休渔正式结束,浙江、福建等地沿海渔船开始陆续赴东海作业,中国渔政船同步开展巡航护渔,以保护渔民安全。这体现了什么?
(1)中国共产党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3)党和政府尊重和关爱公民的生命健康权。(4)祖国是人民的坚强后盾。
5.在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这说明了什么?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政府坚决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6.钓鱼岛事件说明了什么现象?(或反映了当今世界一个什么重要问题?)这属于什么问题?
①说明了当今世界和平问题还未解决,当今世界还不太平,不安全,恐怖主义还威胁世界和平安宁。②是属于和平问题。
7.两岸民众抗议日本“购岛”计划,说明了什么?
两岸同胞同属一个中国,血浓于水;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中华民族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精神;等等。
8.迫于中国的要求,扣押中国渔民和渔船的国家,释放了中国渔民和船长,返还了中国渔船,说明了什么?
中国强大了,不再任人宰割。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强大起来,才有地位。等等。9.美国国务卿希拉里2013年1月18号在华盛顿与日本外务大臣岸田文雄举行双边会
晤。希拉里表示,虽然美国不在钓鱼岛主权归属上持有立场,但她强调,美国承认钓鱼岛属于日本行政管辖范围,美国反对任何侵害日本行政管辖权的单边行为。美国释放帮助日本夺岛的信号,让日本再次感到有恃无恐。美国对中国维护钓鱼岛主权说三道四,这说明了什么?对此,中国应该怎么办?
(1)是美国的霸权主义在作祟,同时也表明了美国“遏制”中国的思维和政策。美国此时放话别有用心。牵强附会地将钓鱼岛的管辖权与主权相混淆,煞有介事地表示美国承认钓鱼岛属于日本行政管辖范围。一言以蔽之,美国试图借此进一步打压和遏制中国的发展。(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但不可能以牺牲自己的领土主权和核心利益为代价。中国不希望战争,但也绝不怕讹诈。
(三)原因、看法、认识、理解类; 1.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
(1)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2)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自己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2.我国政府和人民为什么强调对钓鱼岛的主权?
(1)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独立、民族强盛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容分割。
(2)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拥有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和法律依据。
(3)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针对游行示威活动中少数人的打砸抢烧行为,你怎么看?
这是一种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财产权和人身权。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怀,民众在表达爱国热情时,要理性爱国、文明爱国、依法爱国。任何以“爱国”的名义践踏法律、损坏同胞合法财产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也绝非真正的“爱国”。
4.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8日进行了第三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对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习近平此次讲话至少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宣告中国将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则宣示中国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绝非毫无原则底线。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和平的外部环境,但这是共同维护、争取创造来的,而不是中国单方面放弃自己的核心利益、从别人那里
哀求乞讨来的。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四)意义、作用、启示、评析、辨析、重要性类;
1.钓鱼岛历来是中国的领土的一部分。“钓鱼岛”事件引起了所有中国人民的愤慨,下列是关于此次事件的有关新闻片段。请你评析这些说法和行为。
新闻一:钓鱼岛事件发生后,台湾人民都群情激愤。那些盼望两岸和平的台湾同胞,也都自发的举行游行,谴责日本这一非法行为。
新闻二:从事件发生后,我国政府就一直积极与日方交涉。
新闻三:有部分游行大学生表示“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每人一口口水,将日本淹没!”“坚决抵制日货,从此以后拒绝与日本国交往!”……
新闻四:针对全国各地的“涉日游行”活动,人民网在网上呼吁全国人民理性爱国。外交部表示,“我们主张,应当依法、理想表达爱国热情,对非理性、违反法规的行为是不赞成的。相信广大群众一定会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①新闻一中台湾人民自发游行和谴责的行为是正确的,台湾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行为是关爱国家,履行公民责任的表现。②新闻二中我国政府积极交涉的态度是正确的,是有责任意识的表现,展现了我国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③新闻三中大学生号召群众团结是有集体意识的表现,当将日本淹没是错误的,因为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闻中大学生表示拒绝与日本国交往是错误的,我们要积极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④新闻四中人民网和外交部的行为是正确的。对非理性、违法法规的行为不赞成,说明我国积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说明我们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2.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近日,总参谋部颁发《2013年全军军事训练指示》,对今年全军军事训练工作作出总体部署。《指示》指出,要强化打仗思想,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做好打仗准备,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
有人说,这份指示告诉我们中国不再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了,要亮剑世界,开始称霸了。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这份指示只是表明了中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信心。忘战必忧,为此我们必须“要强化打仗思想,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做
好打仗准备,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更好的保卫国家,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五)做法、建议、开放性类 1.公民应怎样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1)保守国家秘密;(2)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3)公民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和协助;(4)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2.青少年如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义务?
(1)要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维护国家安全这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
(2)发现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应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
(3)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条件和协助。3.2012年4月10日,12艘中国渔船在中国黄岩岛泻湖内作业时,被一艘菲律宾军舰干扰,菲军舰企图抓扣被其堵在泻湖内的中国渔民,遭到两艘中国海监船阻止,维护了中国渔民的正当权益。2011年以来,中国渔民外出海上作业时,经常遭遇邻近国家的骚扰、驱赶或抓扣,你认为中国渔民在应对态度上要注意些什么?
①当人身安全受到侵犯时,要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机智巧妙地与之斗争,同时维护祖国的荣誉、尊严;②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掌握自救的方法和技能;③要珍爱生命,不轻意放弃生的希望等。
4.从中国海监船阻止菲军舰抓扣中国渔民事件中,我们看到了祖国永远是人民最坚强的后盾。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如何感恩自己的祖国?
①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②当国家处在危难时,要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③要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同祖国的荣辱兴衰联系在一起,国家利益高于一切;④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成才,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等。
5.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祖国的完整统一,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呢?
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钓鱼岛问题和黄岩岛问题的方针和立场;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坚决同一切分裂破坏祖国领土完整统一的言行作斗争;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依法服兵役;树立国家观念,关心国家和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关心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当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时,应该挺身而出捍卫祖国。努力学习,掌握立志报国的本领;等等。
6.面对当前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作为一名中学生该如何有所作为?
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了解国际大事,关注事态的发展,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坚决拥护我国处理国际争端的方针、立场态度和原则,积极宣传我国的对外开放国策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让世界了解中国;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以自身实际行动和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行为斗争。
7.我们中学生应该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些什么?
我们青少年学生应当关注本国和本民族的命运,关注整个世界和人类的未来;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素养;培养参与意识,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提高合作与竞争的能力;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全球观念和国际意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而努力。
(六)综合设问
1.日本政府罔顾历史,非法“购买”钓鱼岛的行径激起中国民众的愤怒和不满。几天来,我国不少城市都爆发了针对日本的示威游行,然而也有少数不法分子混入其中,扰乱秩序,甚至打砸烧……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但是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也不能随心所欲,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否则就会损害国家和他人利益,甚至构成违法犯罪。因此,民众上街示威游行时,必须按照游行示威法规定的程序进行,而不能采用“非理性”的手段,不能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2.面对当前黄岩岛(钓鱼岛)严峻的形势,你最想对菲律宾(日本)政府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黄岩岛(钓鱼岛)是自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中国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容侵犯,我们捍卫主权领土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国家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的个人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任何危害我国安全的,我们都将战斗到底,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3.中新网1月11日电 香港《文汇报》11日刊文说,安倍政府在军事上摆出对华高压态势,有专家预测,新一年中国将以更加强硬的步骤加强对东海海洋国土实际控制。历史一次次证明:中国从不寻衅,从不好战,但绝不畏战。小小钓鱼岛绝对阻挡不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步伐。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
“中国从不寻衅,从不好战”说明中国在处理与邻国的关系上始终坚持睦邻友好、和平相处的原则。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但绝不畏战”这显示了中国的自信和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已位居世界第二;科技进步,已经在诸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人们生活不断改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社会上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个强大的中国正在和平崛起。
4.中新网1月24日电 综合消息,在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访华之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围绕中国打起“两手牌”,一方面宣称日中关系的重要性,希望双方展开对话,并给总书记写了一封亲笔信;同时却顽固坚持拒不承认钓鱼岛主权之争的立场,妨碍着双边关系的切实缓和与改善。对于安倍致中国领导人亲笔信的举动,《人民日报海外版》在23日刊登的一篇评论中指出,“什么信都不如言而有信”。
怎样理解“什么信都不如言而有信”?
诚信是做人之本、兴业之基,是生命之水,是人生最亮的招牌。尊严从诚信中立,友谊从诚信中来,事业从诚信中兴,诚信让人格有泰山之重。从与人交往的角度看,诚信才能赢得友谊;从商业经营的角度看,诚信能够树立良好的信誉;从治理国家的角度看,诚信才能赢得人心。表示友善的举动,中国当然不拒绝,但是,要看这背后有没有诚意。目前看来,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还没有诚意。所以说“什么信都不如言而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