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职文科类学生对基础文化课的需求和建议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文科类学生对基础文化课的需求因人、因专业而异。学生对基础文化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经常会提出合理化建议。文章仅以大学语文为例在调研和思考后加以论述,供教学管理者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参考,同时也供相关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借鉴改进。
关键词:高职;文科类;基础课;需求类别;建议思考
蓬勃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不断完善,在对学生技能培养方面也相应明确了目标。与此同时,在如何对待基础文化课的学习上却相对欠缺,存在内容杂乱、方法陈旧、标准含糊等问题,给高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许多研究课题。“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高职教育工作者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才能科学地研究这些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才会使基础课教学显示出职业教育的特性。笔者作高职文科类教务管理工作多年,时常留心各科教师和不同专业学生对基础文化课的反馈,并有针对性地作了相关调查研究。现仅就“高职院校文科类学生对大学语文究竟有什么需求”阐述几点思考。
对大学语文需求类别的思考
大学语文是多数高职院校目前只在文科类专业开设的必修基础文化课,也是学生的母语文化课程。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语文几乎伴随了他们整个学生时代。在接受高职教育阶段,他们对大学语文应该有更深切、更务实的需求。所以,笔者主要采用抽样问卷和个别访谈两种方法,对近几届二、三年级部分在校生作了有针对性的调研。结果显示,高职文科类学生对大学语文的需求有一定的差别,对大学语文有不同的重视。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种类型。
大学语文的学习应有利于就业持有这种需求的学生入学前多数为“三校生”或以较低高考分数进入高职院校文科类专业学习的学生。他们主要因为入学前文化基础知识较差,或者虽然文化基础知识较好却因家庭生活条件不好,就不想在文化基础课上过多劳心费脑,只想在高职教育阶段掌握一门专业技能,毕业后即去工作。他们认为大学语文只要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即可,以利于求职。所以他们对大学语文的实用性更注重一些。
大学语文的学习应有利于深造 持有这种需求的学生或因入学时文化基础分较高,或因家庭生活条件较好,希望继续求学深造,不急于高职毕业后马上就业,希望直接专升本。严峻的就业形势也使他们认识到:在当代社会,高学历、复合型人才的就业面较宽,因而工作机会也会更多,所得薪酬当然也更高。所以他们把考取高一级院校并掌握一门热门专业知识乃至多门专业知识视为能有良好未来的重要筹码。大学语文又是文科类学生专升本必考科目之一,同时他们还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是熟练掌握高新技能所不能缺少的形象思维工具。因而,此类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要求就更高了一些。
大学语文的学习应对就业、深造都有利持有这种需求的多数学生是家庭生活条件欠佳,但又不愿放弃学业的学生。他们计划在完成高职教育后边工作,边求学,希望能通过成人高考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途径取得本科以上文凭,借此来竞聘到更理想的职业或者在职场上更快提职提薪。这类学生就想借助于大学语文的学习,达到既能学到系统的语文知识,又能掌握一定的语文自学方法的目的,以便为高职毕业后就业中的再深造打下良好基础。经粗略地统计,上述被调查学生各类需求所占比例大致为:第一种类型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60%;第二种类型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20%;第三种类型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20%。
对大学语文教学提出的积极建议
在这项调查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几乎所有被调查学生热情而真挚的回应,很多学生不仅认真回复了笔者所问问题,还主动提出了许多对大学语文教学从方法到内容等诸多方面的富有价值的建议。归纳起来建议主要有:(1)大学语文学习要有别于中小学语文的学习,应轻基础,重语言训练,兼顾阅读欣赏练习。力求在以后工作、生活中尽量减少“平常时候讲不好话,关键时刻不会说话”的现象。(2)大学语文讲授应以文学史为经,以名家名篇为纬。在学习各朝代的经典作品的同时,也应对中外文学史有一定的了解,避免出现与高职毕业生身份不符的、类似“关公战秦琼”的低级笑谈。(3)语文课的内容应以中国文学为主,而中国文学又应以古典文学为主,究其原因在于:中国文学更贴近于学生今后长久的生活,而多学习一些古典文学当然是弥补学生古代文学知识普遍较缺乏的最有效方法。(4)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思想性特征,让学生在学习大学语文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借以提高对复杂社会现象的认知能力,主动地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轨迹,对国家的繁荣发展做出最大贡献。
综合分析后的几点思考
借助多年从事高职文科类教务管理的有利条件,从与学生的日常谈话中,从教师上交的教学资料中,从历届毕业生的反馈信息中,从各类报纸杂志中,笔者都有意识地查阅、搜集与基础文化课相关的信息,已充分感受到基础文化课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基础文化课之一的大学语文的调查研究,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应是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础文化课,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优先顾及如上调研中第一种类型学生的需求,尽量满足第二、三种类型学生的需求。
高职语文教学必须从为高职教育服务这个目标出发,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第一种类型需求的学生是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语文的工具性特征也是与此种类型学生的需求相吻合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应充分做到“文、道、技”合一,注重探索恰当教学模式以利培养出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技能型人才。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大学语文应彻底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赏几个重要环节的分配比例,重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人类社会中,语言是最基本的交流工具。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差正在成为大学生求职的最大拦路虎。许多优秀的毕业生竟然因为不会“说话”而找不到工作,80%的学生在招聘测试时智商顺利过关,跟头却栽在了语言交流上面。独生子女的任性孤傲,代沟冲突的相对无言,应试教育的闭门考学,网络信息的无序交往,楼宇居住的邻里冷漠,这一切已使学生潜伏了语言交流先天不足的隐患,而高职教育阶段是学生补足这一缺陷的最后良机。所以,大学语文教学应有意设立一定的语言情境,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表达能逻辑严谨、层次清晰、幽默高雅,甚至在口头语言训练中可以苛求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音调流畅,节奏分明,感情充沛。至于强化学生欣赏等方面能力的重要意义,在当今社会强调企业文化大环境中的背景下就不辩自明了。
从对大学语文的调研思考中举一反三,就完全可以映衬出高职文科类学生对其他基础课的需求动向。如大学英语、体育课等等。笔者在对每科基础文化课调研后,都会做出科学系统的分析和思考,借以辅助提高相关教师教学的社会效果。基础文化课学习的外延只有与专业技能的外延相等,才能使学生在受到完整的高职教育之后谋求到理想的职业,扎实立足于职场。所以高职院校课程的设置,内容的筛选,教法的选择应以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要为前提。高职院校的基础课教师,面对纷乱的课堂、厌学的学生,有必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各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是否应当及时适宜地加以改进。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结合自身的教学管理体会,笔者认为,学生的反馈信息是真实的。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如果不断改进中的高职教育能真正做到针对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要来制定基础文化课教学计划,目前在高职学生中较为普遍的重专业技能课、轻文化、基础课的学风就会有质的改观。
参考文献:
[1]冯其庸,等.历代文选[M].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2]尹世玮.大学语文教与学指导[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3]曾琦.新课程与教师心理调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4]田锋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成人教育,2007,(2).
第二篇:酒店服务礼仪论文高职《酒店礼仪》课程设计及对学生素质的影响
酒店服务礼仪论文:
高职《酒店礼仪》课程设计及对学生素质的影响
摘要:酒店礼仪是培养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复合性、实用性、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必修课,是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程。酒店礼仪是酒店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能力、素质与职业道德。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课程内容等多方面探讨以职业能力为主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酒店礼仪核心课程建设,研究其对整体学生素质的影响。
关键词:高职高专;酒店管理;酒店礼仪;核心课程;课程设计;学生素质近年来,我国为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快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展开。职业教育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直接为酒店业提供一线的高技能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酒店以“宾客至上,服务至上”作为酒店服务宗旨,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能力,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并求得可持续发展,顺应形势探讨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之一——《酒店礼仪》的教学整体设计,加强学生素质与能力培养,进行课堂与实践教学的研究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酒店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势在必行。
一、融“教、学、做”一体化的酒店礼仪教学整体设计
(一)课程定位
《酒店礼仪》是介绍礼仪常识,培养酒店各部门服务礼仪基本操作技能的一门理论+实践的应用性课程;是培养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复合性、实用性、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必修课,是高职旅游类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能力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酒店礼仪是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并能运用礼仪知识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和服务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有道德、受人尊重和欢迎的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通过酒店各部门服务礼仪知识的讲解与实操,从而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目前企业选人,一看人品、二看素质、三看能力的新要求。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劳动者。职业道德是职业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用人单位对技能型人才的第一要求也是职业道德水准,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本课程在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教给学生“诚信、责任、协作”的待人处世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并为后续核心课程《前厅管理工作技能》、《餐饮管理工作技能》、《客房管理工作技能》、《专业实习》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1}职业基本服务能力。具有敬岗爱业、乐于奉献、宾客至上的良好服务意识和操作应用能力,缩短与新的工作岗位的磨合期,加快理论性知识向实用能力转化的速度,能够胜任酒店、旅游、物业、会展等服务行业的工作;{2}学习创新能力。能善于观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善于自我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基本发展能力,使学生在未来职业活动中,既善于继承,又要力图有所革新,能在终身学习的社会中具有拓展性和可持续发展性;{3}基本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先做人,再做事,具有良好心理调节能力、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社会适应能力、灵活处理事务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努力营造健康和谐人际氛围;{4}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诚信守法、尊老爱幼、生态环保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职业道德、有社会公德、有责任心,能说会做,善学懂礼,成长为一个高素质的文明公民,这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2.职业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树立良好服务意识与职业道德,能够运用所学礼仪知识,做好接待服务工作,处理好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宾客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2}能够通过自我训练培养优雅端庄的仪表、仪容、仪态,能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并逐步完善与提高自我礼仪修养。{3}能够了解主要客源国的风俗礼节,熟悉前厅、餐饮、客房、宴会等酒店各部门服务礼仪,具备初步酒店管理与服务技能。
(三)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
1.从学校实际出发,坚持“以德树人、特色居上”的指导思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按照“淡化学科、能力为本,强化素质”职业教育理念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以“学习的内容是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学习”的思路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以综合职业能力形成的要素构建课程体系;以岗位需求及工作过程组织教学。
3.本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实践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大方的仪表仪容仪态,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服务意识。
4.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实践性教学活动采用角色扮演、现场演示、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等教学方法,实战性强。
5.根据完成任务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度,选取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内容进行重组和序化,将教学内容按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规划教学模块,设计教学实训项目。
6.在教育理念上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力,满腔热情地投入学习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和驾驭者。
(四)课程内容设计
本课程计划共36学时,5个教学单元模块。其中第一个为基础知识模块,主要介绍礼仪的概念、内涵、内容、原则、功能等(6学时);第二个为行为能力模块,主要介绍仪表、仪容、仪态、交往礼仪等(12学时);第三个为酒店主要岗位服务技能模块(10学时)、第四个为主要客源国和地区礼俗知识模块(6学时)、第五个为综合复习,以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2学时)。每个模块分别配合相应的能力训练项目。
(五)课程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六)课程教学环境和条件要求
课堂教学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室授课。作业练习利用网络工具搜索资料,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料开拓知识视野,作业报告使用多媒体教室演示。实践教学有的实训和模拟情景在教室就可以进行;有条件的话可在形体与礼仪实训室、旅游管理系客房、餐饮实训室等环境进行仪态实训和酒店服务技能角色扮演模拟综合实训。
每年,学院都会依托各种节日,开展相关的文娱和校园文化活动,如一年一度的南华文化节、迎新晚会、毕业典礼等,以及学生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都可以随时随地地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另一方面着力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领导、交际、沟通、协作等能力,学会为人处事,提高文明素养,为学生所学礼仪理论知识提供学以致用的实践和综合锻炼的机会,这些活动不占用课内课时。
(七)考核方案设计
1.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期末考试为开卷考试,由教务处统一安排时间、地点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为酒店礼仪理论知识,主要了解学生对酒店礼仪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成绩占百分之三十。